广东“血汗工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43:07
<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2005年9月和12月,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两次高调公布了共计20家“血汗工厂”的名单。种种举措背后,释放出广东省再造珠三角的某些信号。而这场正启动的变革,影响所及已超越珠三角地区。2005年年9月和12月,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先后公布了两批共20家工厂的名单,其共性是存在拖欠工资、严重超时加班、逃避参加社会保险等违法违规行为。</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整个珠三角地区情形更不容乐观。据当地媒体报道,广东省2005年缺工达200余万。目前,珠三角产能不足的工厂约占到总数的1/3。广东企业“招工难”最直接的原因是“工资缺乏吸引力和用工条件差所致”。有1/4以上的员工不能按时领取工资,近一半的人被迫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约62%的员工一周工作7天,1/5的人曾受到身体或精神上的骚扰,半数以上工人的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p><p>&nbsp;</p><p>&nbsp;&nbsp;&nbsp; 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定价上没有主动权。缺工严重的制衣、鞋帽、玩具等行业,国际品牌商和渠道商留给中国制造商的利润率普遍只有5%~10%。跨国零售商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低成本产品,只要你的价格比别人高出一美分,他们都会撤单。珠三角数量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依存的根本,就是廉价劳动力资源。</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 以“三来一补”等加工贸易企业为主体的外源型经济,帮助广东解决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难题,也确立了广东在中国大陆的排头兵位置。但是,长期依赖外源型经济也给广东埋下若干隐患。1990年以来,该省规模以上的内源型企业从2.7万多家锐减至目前的9300多家;相反,外源型企业则从743家上升到9800多家,超过了内源型企业的数量。问广州本田汽车负责人,是否需要博士?回答是:“我们需要熟练的流水线操作工。”</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利益全球化,而是竞争与资源配置全球化。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必将会为此付出代价。”丁力所言的代价,当然不仅指在这场全球化的经济演练中,财富被人带走,GDP和FGI(外商直接投资)等展示地区形象的数据留在广东。更重要的是,占珠三角企业总数80%的加工贸易企业被始终定格为“组装车间”而无法向上游走,珠三角仅仅是为外资提供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有着超低环保标准、超低社会责任标准的生产基地。</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血汗工厂”正是这种代价的直观体现。在东莞的一家出口企业中,电扇、榨汁机、烤面包机的平均批发价格从10年前的7美元,下降到2003年的4美元。“只有最廉价者才能生存下来。”在珠三角,引进外资被地方政府普遍提升到“经济发展生命线”的高度。20多年,干了两件事:吸引有钱的人到这里来投资办厂,吸引没钱的人到这里来打工。</p><p>&nbsp;</p><p>&nbsp;</p><p><br/>&nbsp;&nbsp; </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2005年9月和12月,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两次高调公布了共计20家“血汗工厂”的名单。种种举措背后,释放出广东省再造珠三角的某些信号。而这场正启动的变革,影响所及已超越珠三角地区。2005年年9月和12月,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先后公布了两批共20家工厂的名单,其共性是存在拖欠工资、严重超时加班、逃避参加社会保险等违法违规行为。</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整个珠三角地区情形更不容乐观。据当地媒体报道,广东省2005年缺工达200余万。目前,珠三角产能不足的工厂约占到总数的1/3。广东企业“招工难”最直接的原因是“工资缺乏吸引力和用工条件差所致”。有1/4以上的员工不能按时领取工资,近一半的人被迫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约62%的员工一周工作7天,1/5的人曾受到身体或精神上的骚扰,半数以上工人的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p><p>&nbsp;</p><p>&nbsp;&nbsp;&nbsp; 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定价上没有主动权。缺工严重的制衣、鞋帽、玩具等行业,国际品牌商和渠道商留给中国制造商的利润率普遍只有5%~10%。跨国零售商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低成本产品,只要你的价格比别人高出一美分,他们都会撤单。珠三角数量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依存的根本,就是廉价劳动力资源。</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 以“三来一补”等加工贸易企业为主体的外源型经济,帮助广东解决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难题,也确立了广东在中国大陆的排头兵位置。但是,长期依赖外源型经济也给广东埋下若干隐患。1990年以来,该省规模以上的内源型企业从2.7万多家锐减至目前的9300多家;相反,外源型企业则从743家上升到9800多家,超过了内源型企业的数量。问广州本田汽车负责人,是否需要博士?回答是:“我们需要熟练的流水线操作工。”</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利益全球化,而是竞争与资源配置全球化。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必将会为此付出代价。”丁力所言的代价,当然不仅指在这场全球化的经济演练中,财富被人带走,GDP和FGI(外商直接投资)等展示地区形象的数据留在广东。更重要的是,占珠三角企业总数80%的加工贸易企业被始终定格为“组装车间”而无法向上游走,珠三角仅仅是为外资提供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有着超低环保标准、超低社会责任标准的生产基地。</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血汗工厂”正是这种代价的直观体现。在东莞的一家出口企业中,电扇、榨汁机、烤面包机的平均批发价格从10年前的7美元,下降到2003年的4美元。“只有最廉价者才能生存下来。”在珠三角,引进外资被地方政府普遍提升到“经济发展生命线”的高度。20多年,干了两件事:吸引有钱的人到这里来投资办厂,吸引没钱的人到这里来打工。</p><p>&nbsp;</p><p>&nbsp;</p><p><br/>&nbsp;&nbs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