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亏空政府无力弥补 解决养老医疗只能靠自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1:19:37
<p>社保亏空政府无力弥补 解决养老医疗只能靠自己 </p><p><a href="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lcdh/20060317/07272425239.shtml">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lcdh/20060317/07272425239.shtml</a><br/>&nbsp;<br/><a href="http://finance.sina.com.cn/">http://finance.sina.com.cn</a> 2006年03月17日 07:27 新浪财经 <br/>&nbsp;</p><p>&nbsp;&nbsp;&nbsp; 来源:国内最大的主流人士理财社区新浪“精英理财”论坛</p><p>&nbsp;&nbsp;&nbsp; 网友:雯雯18653</p><p>&nbsp;<br/>&nbsp;<br/>  1.引子 </p><p>  路经小店,发现有大堆2002年以前发行的书籍打3~5折,浏览去,都是当年泛滥的股票投资、技术分析、EQ培养、管理技巧、高考写作、奥数练习……好些当年名声赫赫的书籍簇然如新,一笑,难怪人家说:“流行书籍大可不看,等它5年后还有人津津有味地提起,方值得拿来一读。”信然。 </p><p>  但新浪理财的网友阿非却走得更远,说:“即使是投资、心理学、管理学,也不值得去赶潮流呢!”这可太沉着了吧?现在的职业生涯可是赶着我们去学习呢!一个时髦词汇不懂,立刻像职场落伍人。 </p><p>  “可是,经济学的书,大浪淘沙,最后还不是100年前的被奉为经典?太时髦了未必有实用价值呢!就像当年苏联解体时的休克疗法,那么出名,最后证实是行不通的。”阿非坚持自己的意见,“我只看本职专业的新书,其他的再流行都不看。说实话,即使是IT行业,我见过的技术消亡的,也不少!行业进步的方向也拐了好几个弯。现在想起来,我详细读过的专业书,竟有1/2是废的。有时间,不如看看唐诗宋词、世界历史啊!” </p><p>  既然她曾经这么说,我就从书堆底部抽了一套美籍苏裔的教授写的世界史给她。这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全球通史》。之所以挑外国作者,是小时候读书时,我们都深厌农民起义推进历史的老八股。以至于一位书友说:“中国的真实历史,莫非要到国外才能看到?”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基于上述理由,更兼历史书少人问津、惠而不费,我就送给阿非消烦解闷去。 </p><p>  2. 新鲜的论点 </p><p>  还没有送出手,我就翻到中国篇看起来。但觉观点新鲜,立论特别。作者除了从宗教、文化、种族角度来看问题外,比之国内的历史学家,更多了一个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改朝换代。片断摘抄如下: </p><p>  “人们历来把中国历史解释成是一再重复的王朝循环史,不过,比王朝循环更为根本的是所谓的经济管理的循环。”。 </p><p>  “这种循环是从每个重要王朝刚建立时所共有的安宁和繁荣开始的。社会安定的恢复导致人口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相应地使收入增多、国库充实。但是,个人野心、家族影响和制度的压力这三者的结合必然迟早会使皇帝们去承担过多的义务。他们将人力和财力分散到公路、运河、防御工事、宫殿、宫廷铺张和边疆战争上。因而,每个王朝在它建立约100年后都开始面临财政上的种种困难。 </p><p>  为了弥补亏空,政府提高赋税,赋税大部分沉重地压在中国社会的主要成分农民头上…随着赋税的增加,他们愈来愈被迫将自己的小块土地让与地主…地主凭借与他们的财产相当的政治影响,只交纳微不足道的税,所以他们占有的土地愈多,政府的岁入愈下降…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赋税增加,岁入下降,公路和沟渠的整修被忽视,生产率下降,最后是饥荒、盗匪活动和全面的农民起义。在这同时,边防可能也被忽略,招致游牧部落越境前来劫掠。常常正是这种内乱和外侵的结合,使摇摇欲坠的王朝溃灭,为新的开端扫清道路。” </p><p>  这个说法比起农民起义,有意思得多了。这让我想起了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话。 </p><p>  3. 理论联系实际 </p><p>  难道这跟理财有什么关系吗?恐怕是有的。 </p><p>  westvilla在新浪“理财师之家”论坛上,贴了“面对养老残酷现实,看牢自己的保命钱”的帖子。里面说“2005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超过3万亿,而社保年亏空1000亿左右,恐怕要政府拿出3%来填补亏空并非难事。”我个人觉的,这话没有分清国家财政跟个人养老孰轻孰重的关系。 </p><p>&nbsp;</p><p>&nbsp;让我们来看看两会的消息,根据2005年12月21日财政部新闻办公室的发布,2005年1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28941.9亿元,同期增长18.5%,而全国财政支出25326.28亿元,增长17.3%。从收支平衡的观点看,似乎形势喜人。但是,全国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是基于国家要求税务征收做实的基础上的。(所谓税务征收做实,粗浅地说,就是核定为100万的税,以前可以地方酌情减免10万或者20万,现在一律不减免)。由于财政收入的90%以上来自于税收收入, 税务征收做实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财政收入。然而,这种增幅到了税务征收完全做 <br/>&nbsp;<br/>&nbsp;<br/>&nbsp;&nbsp; <br/>&nbsp;<br/>&nbsp;<br/>&nbsp;<br/>实后马上就会减缓(国家要求现在就做实,但各地的实际操作程度不一样)。 </p><p>  事实上,国家财政收入一般与GDP同步,因此,类似于10%的增长才是长期可以期待的结果。但是支出呢,人大代表提出了一些尖锐的意见。例如:“25年行政管理费用增长87倍”,“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到2003年上升到19.03%,而且近年行政管理费用平均每年增长23%!”所以,从综合来看,2005年的财政支出同期增长17.3%并不是很过分的一个增长数额。 </p><p>  所以,虽然社保年亏空只有1000亿左右,但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去财政支出也只有3000多亿,如果还要每年负担上社保,每年的财政储备就非常低了。 </p><p>  更加严重的是,如果财政收入按GDP每年增长10%的速度,而财政支出按现在增长17.3%的速度,只要5年时间,财政支出就会比财政收入高。这时候,还要动用以前的财政储备。 </p><p>  所以,你说,国家会不会动用财政收入填补社保亏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际上,社保的亏空一定会用新人和雇佣新人的企业的徼费来补足。鉴于有的地区社保账户支出还在逐步增加,估计现在的社保条件,在15年内还会再次修改。所以,我们还是要有心理准备,不能靠社保的钱养老。这笔钱就当捐给父母一辈的老人家养老算了,横竖是单位交大头。 </p><p>  4.引申 </p><p>  书上说,“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在它建立约100年后都开始面临财政上的种种困难”。这是一个前六七十年进行储备,后三十年花费储备的过程。难道不也是当时其他王朝的问题吗? </p><p>  即使到今天,美国号称全球第一强国,其外债的数量也是全球第一,财政隔三岔五的入不敷出(这20年来,只有克林顿的连任任期,财政情况是良好的)。还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只要一天亚洲国家继续大量买入美国的长期国债,美国一天就不担心没钱花。 </p><p>  现在已经进入虚拟经济的时代,由于财政透支引起的朝代更迭已经烟消云散了。唯一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美国似的透支和美元贬值,能够支持美国的繁华多久?如果其他国家竞相学习美国式的财政透支和货币贬值,又能够繁华多久? </p><p>  不过,我想,这不是以后30年的问题。30年后,我们都是老头子老太太,自由自在地休养生息去了,哪个国家破产又与我何干呢?(何况,虽然我出生晚,到底还是赶上了看巴西破产、以及俄罗斯拒付国债本金和收益的盛况。幸好当时巴西和俄罗斯的大债主都是美国和美资投资公司,美国还亏得起。看过了,也就够了)。 </p><p>  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在是虚拟经济,每一个国家的财政都存在赤字问题。从而,相应地调整个人的理财计划。空谈无益,老是盼望国家把社保、医疗和教育的重担全部背起来,也是不现实的。这是国家调整社保政策给我们的启示。</p><p><br/>&nbsp;</p><p>社保亏空政府无力弥补 解决养老医疗只能靠自己 </p><p><a href="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lcdh/20060317/07272425239.shtml">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lcdh/20060317/07272425239.shtml</a><br/>&nbsp;<br/><a href="http://finance.sina.com.cn/">http://finance.sina.com.cn</a> 2006年03月17日 07:27 新浪财经 <br/>&nbsp;</p><p>&nbsp;&nbsp;&nbsp; 来源:国内最大的主流人士理财社区新浪“精英理财”论坛</p><p>&nbsp;&nbsp;&nbsp; 网友:雯雯18653</p><p>&nbsp;<br/>&nbsp;<br/>  1.引子 </p><p>  路经小店,发现有大堆2002年以前发行的书籍打3~5折,浏览去,都是当年泛滥的股票投资、技术分析、EQ培养、管理技巧、高考写作、奥数练习……好些当年名声赫赫的书籍簇然如新,一笑,难怪人家说:“流行书籍大可不看,等它5年后还有人津津有味地提起,方值得拿来一读。”信然。 </p><p>  但新浪理财的网友阿非却走得更远,说:“即使是投资、心理学、管理学,也不值得去赶潮流呢!”这可太沉着了吧?现在的职业生涯可是赶着我们去学习呢!一个时髦词汇不懂,立刻像职场落伍人。 </p><p>  “可是,经济学的书,大浪淘沙,最后还不是100年前的被奉为经典?太时髦了未必有实用价值呢!就像当年苏联解体时的休克疗法,那么出名,最后证实是行不通的。”阿非坚持自己的意见,“我只看本职专业的新书,其他的再流行都不看。说实话,即使是IT行业,我见过的技术消亡的,也不少!行业进步的方向也拐了好几个弯。现在想起来,我详细读过的专业书,竟有1/2是废的。有时间,不如看看唐诗宋词、世界历史啊!” </p><p>  既然她曾经这么说,我就从书堆底部抽了一套美籍苏裔的教授写的世界史给她。这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全球通史》。之所以挑外国作者,是小时候读书时,我们都深厌农民起义推进历史的老八股。以至于一位书友说:“中国的真实历史,莫非要到国外才能看到?”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基于上述理由,更兼历史书少人问津、惠而不费,我就送给阿非消烦解闷去。 </p><p>  2. 新鲜的论点 </p><p>  还没有送出手,我就翻到中国篇看起来。但觉观点新鲜,立论特别。作者除了从宗教、文化、种族角度来看问题外,比之国内的历史学家,更多了一个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改朝换代。片断摘抄如下: </p><p>  “人们历来把中国历史解释成是一再重复的王朝循环史,不过,比王朝循环更为根本的是所谓的经济管理的循环。”。 </p><p>  “这种循环是从每个重要王朝刚建立时所共有的安宁和繁荣开始的。社会安定的恢复导致人口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相应地使收入增多、国库充实。但是,个人野心、家族影响和制度的压力这三者的结合必然迟早会使皇帝们去承担过多的义务。他们将人力和财力分散到公路、运河、防御工事、宫殿、宫廷铺张和边疆战争上。因而,每个王朝在它建立约100年后都开始面临财政上的种种困难。 </p><p>  为了弥补亏空,政府提高赋税,赋税大部分沉重地压在中国社会的主要成分农民头上…随着赋税的增加,他们愈来愈被迫将自己的小块土地让与地主…地主凭借与他们的财产相当的政治影响,只交纳微不足道的税,所以他们占有的土地愈多,政府的岁入愈下降…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赋税增加,岁入下降,公路和沟渠的整修被忽视,生产率下降,最后是饥荒、盗匪活动和全面的农民起义。在这同时,边防可能也被忽略,招致游牧部落越境前来劫掠。常常正是这种内乱和外侵的结合,使摇摇欲坠的王朝溃灭,为新的开端扫清道路。” </p><p>  这个说法比起农民起义,有意思得多了。这让我想起了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话。 </p><p>  3. 理论联系实际 </p><p>  难道这跟理财有什么关系吗?恐怕是有的。 </p><p>  westvilla在新浪“理财师之家”论坛上,贴了“面对养老残酷现实,看牢自己的保命钱”的帖子。里面说“2005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超过3万亿,而社保年亏空1000亿左右,恐怕要政府拿出3%来填补亏空并非难事。”我个人觉的,这话没有分清国家财政跟个人养老孰轻孰重的关系。 </p><p>&nbsp;</p><p>&nbsp;让我们来看看两会的消息,根据2005年12月21日财政部新闻办公室的发布,2005年1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28941.9亿元,同期增长18.5%,而全国财政支出25326.28亿元,增长17.3%。从收支平衡的观点看,似乎形势喜人。但是,全国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是基于国家要求税务征收做实的基础上的。(所谓税务征收做实,粗浅地说,就是核定为100万的税,以前可以地方酌情减免10万或者20万,现在一律不减免)。由于财政收入的90%以上来自于税收收入, 税务征收做实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财政收入。然而,这种增幅到了税务征收完全做 <br/>&nbsp;<br/>&nbsp;<br/>&nbsp;&nbsp; <br/>&nbsp;<br/>&nbsp;<br/>&nbsp;<br/>实后马上就会减缓(国家要求现在就做实,但各地的实际操作程度不一样)。 </p><p>  事实上,国家财政收入一般与GDP同步,因此,类似于10%的增长才是长期可以期待的结果。但是支出呢,人大代表提出了一些尖锐的意见。例如:“25年行政管理费用增长87倍”,“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到2003年上升到19.03%,而且近年行政管理费用平均每年增长23%!”所以,从综合来看,2005年的财政支出同期增长17.3%并不是很过分的一个增长数额。 </p><p>  所以,虽然社保年亏空只有1000亿左右,但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去财政支出也只有3000多亿,如果还要每年负担上社保,每年的财政储备就非常低了。 </p><p>  更加严重的是,如果财政收入按GDP每年增长10%的速度,而财政支出按现在增长17.3%的速度,只要5年时间,财政支出就会比财政收入高。这时候,还要动用以前的财政储备。 </p><p>  所以,你说,国家会不会动用财政收入填补社保亏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际上,社保的亏空一定会用新人和雇佣新人的企业的徼费来补足。鉴于有的地区社保账户支出还在逐步增加,估计现在的社保条件,在15年内还会再次修改。所以,我们还是要有心理准备,不能靠社保的钱养老。这笔钱就当捐给父母一辈的老人家养老算了,横竖是单位交大头。 </p><p>  4.引申 </p><p>  书上说,“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在它建立约100年后都开始面临财政上的种种困难”。这是一个前六七十年进行储备,后三十年花费储备的过程。难道不也是当时其他王朝的问题吗? </p><p>  即使到今天,美国号称全球第一强国,其外债的数量也是全球第一,财政隔三岔五的入不敷出(这20年来,只有克林顿的连任任期,财政情况是良好的)。还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只要一天亚洲国家继续大量买入美国的长期国债,美国一天就不担心没钱花。 </p><p>  现在已经进入虚拟经济的时代,由于财政透支引起的朝代更迭已经烟消云散了。唯一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美国似的透支和美元贬值,能够支持美国的繁华多久?如果其他国家竞相学习美国式的财政透支和货币贬值,又能够繁华多久? </p><p>  不过,我想,这不是以后30年的问题。30年后,我们都是老头子老太太,自由自在地休养生息去了,哪个国家破产又与我何干呢?(何况,虽然我出生晚,到底还是赶上了看巴西破产、以及俄罗斯拒付国债本金和收益的盛况。幸好当时巴西和俄罗斯的大债主都是美国和美资投资公司,美国还亏得起。看过了,也就够了)。 </p><p>  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在是虚拟经济,每一个国家的财政都存在赤字问题。从而,相应地调整个人的理财计划。空谈无益,老是盼望国家把社保、医疗和教育的重担全部背起来,也是不现实的。这是国家调整社保政策给我们的启示。</p><p><br/>&nbsp;</p>
<p>不懂</p><p>不过楼主的贴几个月前就有人发过,也有人回答过.</p><p>还是请高手来回答吧.</p>
我的对策是老婆买社保,我买房养老
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又能怎样?如果到头来一场空,也只能默默忍受一切。
<p>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了,估计政府到时候可能真会改动基数的即每个xx年以后退休的人员的退休金减少。因为钱就这么点可是拿钱的人却多了很多自然分到的钱要少了。而且现在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拿上海为例子。很多辞职下海的人还有外地嫁到上海来的人只要现在开始交金将来也可以享受养老金,换句话半路交钱的人将来也享受相同待遇。所以现在能有机会提前退休的人快点想办法退休吧,以后真的难讲了。</p>
苦就苦了我们年轻,做工的了。
社保之外,买房养老是正解,至少在还清贷款以后,将来还有一立锥之地……今天中国还在上升阶段,但是一直爬坡也会有累倒的情形,存款和轿车到时就非常的靠不住了
明明知道是个坑还是要往里面投钱,都是没办法的事啊!
<p>在中国,有社保未必有保障,没社保未必没保障。</p><p>社保由全民缴纳,属全民所有,一旦国家必须动用财政收入填补社保亏空,可能会倒逼行政体制改革,那样的话倒是一件好事,现在的左中右派们可以团结起来,为了自己的钱,为了国家的将来,一起推动政府政体制改革,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p><p>“政府到时候可能真会改动基数的即每个xx年以后退休的人员的退休金减少。因为钱就这么点可是拿钱的人却多了很多自然分到的钱要少了。而且现在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拿上海为例子。很多辞职下海的人还有外地嫁到上海来的人只要现在开始交金将来也可以享受养老金,换句话半路交钱的人将来也享受相同待遇。所以现在能有机会提前退休的人快点想办法退休吧,以后真的难讲了“</p><p>这个也太悲观了吧,退休的人别的干不了,去政府门口静坐还是没问题吧。</p>
你敢去政府门口静坐算你狠,小心人家当你是圈圈功教徒给关起来。这年头政府不怕你网上发牢骚就怕你们集中起来闹事,影响太大收不了场的。不多说了,隔墙有耳
社保的问题是太多了,大家都没信心.到我老了,恐怕只能靠社保呼口吧.
那么多外汇储备留着干吗啊?
<p>社保缺口的确很大。现在正在论证的方案是:国企划拨10%的股份给社保基金,这个基本上要实行了,比例上可能有变化。现在社保基金已经拿到中国银行5%的股份了,正在争取中国工商银行的</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智动铅笔</i>在2006-3-18 3:47:00的发言:</b><br/>社保之外,买房养老是正解,至少在还清贷款以后,将来还有一立锥之地……今天中国还在上升阶段,但是一直爬坡也会有累倒的情形,存款和轿车到时就非常的靠不住了</div><p>想请教一下为何买房就能养老?能详细解释下吗或者给个地址什么的让我看看吧。</p>
<p>你对你手中的房子拥有多少年的产权?!</p>[em05]
这还不好办,立个法,退休年龄提高到100岁,未满100岁死亡的社保由其亲属补交到100岁.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zking675918</i>在2006-3-20 8:23:00的发言:</b><br/>这还不好办,立个法,退休年龄提高到100岁,未满100岁死亡的社保由其亲属补交到100岁.</div><p></p>好办法,赞一个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benfei8818</i>在2006-3-19 22:51: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智动铅笔</i>在2006-3-18 3:47:00的发言:</b><br/>社保之外,买房养老是正解,至少在还清贷款以后,将来还有一立锥之地……今天中国还在上升阶段,但是一直爬坡也会有累倒的情形,存款和轿车到时就非常的靠不住了</div><p>想请教一下为何买房就能养老?能详细解释下吗或者给个地址什么的让我看看吧。</p></div><p>这是我自己的小盘算,没有什么地址,但是中国发生经济衰退或者通货膨胀也是很正常的,反正现在节约一点,多供点房子,到时总归比完全依赖社保可靠。</p>
<p>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哭去吧,没辙</p>
计划生育政策下,后面几代,两夫妇最少对应四个老人,养老保险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桂系军阀</i>在2006-3-20 15:53:00的发言:</b><br/>计划生育政策下,后面几代,两夫妇最少对应四个老人,养老保险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div><p>太过悲观也不好。发达国家普遍也存在这个问题,但并不是无解,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在中国养老保险靠不住是因为政府的信用越来越低,跟多少人来缴保险费,多少人来领取还挂不上钩。</p>
<p>呵呵</p><p>不急的啊,还好多年的啊</p>
除非象前苏联那样才会出现这种问题,可能吗?等于砸自己饭碗.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吾爱吾家</i>在2006-3-21 0:07:00的发言:</b><br/>除非象前苏联那样才会出现这种问题,可能吗?等于砸自己饭碗.</div><p></p>可能性不大,但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