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记者与拉登共处3日披露基地组织内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13:29
<strong>英国《圣城阿拉伯人》报总编阿特万讲述与拉登见面的情景,披露“基地”内幕。</strong> <p>  伊拉克什叶派宗教圣地上星期遇袭事件把伊拉克进一步推向了内战边缘。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此事与“基地”组织有关。曾在1996年与“基地”头目乌萨马·本·拉登“同吃同住”过的英国《圣城阿拉伯人》报总编阿卜杜勒·巴里·阿特万结合自己当年的采访经历,对“基地”试图借袭击挑起教派冲突的目的进行了分析。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6日刊登了阿特万以第一人称撰写的《全面战争:新“基地”内幕》一文,其中部分内容节选自阿特万著作《“基地”秘史》。 </p><p>  <strong>与本·拉登共处</strong></p><p>  一直盘腿坐在毯子上的乌萨马·本·拉登把“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放在地上,站起身向我走来,脸上带着热情的微笑。在看到我的打扮后,这种微笑变成了毫不掩饰的大笑。 </p><p>  为掩人耳目,秘密抵达本·拉登在阿富汗南部托拉—博拉山区的这个藏身地,我换上了当地常见的装束:一条宽松的长裤,一件长衬衣,还裹着头巾。尤其是这块头巾,令我感到很不自在,因为我这一辈子还从没戴过它。 </p><p>  我在托拉—博拉和本·拉登一起呆了3天,成为唯一一名与他共处时间如此长的来自西方的记者。我与他长时间交谈,并排睡在同一个山洞里,吃着同样的食物。 </p><p>  在10年前的那次采访中,我就意识到本·拉登不是一个普通人,但未曾想到,这个彬彬有礼、说话温和、面带笑容、看上去颇有教养的人居然会成为全世界头号危险分子,对西方国家的首都发动一次次恐怖袭击,令美国遭受巨大损失,并使它卷入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 </p><p>  <strong>伙食太差劲</strong></p><p>  自从来到阿富汗,我一直就吃得很糟糕。因此,对于在本·拉登住地“鹰巢”的第一顿饭,我满怀期待。我甚至想像,我们可能会吃烤鹿肉或烤羊肉。 </p><p>  而在看到这里的情况后,我想大概也就只能吃点鸡了。但令我“震惊”的是,第一场“晚宴”竟然简单到如此地步:阿拉伯式的棉籽油泡土豆片,一盘煎鸡蛋,一种即使在埃及农村地区也早就看不到的咸奶酪,以及一种肯定混有沙子的面包——因为每咬一口都会硌到牙。在勉强吃了几口后,我就谎称自己因为健康原因通常都不吃晚饭。 </p><p>  另一顿饭上了本·拉登的最爱——米饭和佐以酸奶酪的面包,还有番茄土豆汤,上面漂着动物油脂,实在令我难以下咽。后来,我把吃下去的都吐在了洞外一棵松树下。 </p><p>  <strong>装备很先进 </strong></p><p>  我对本·拉登选择的这条道路感到困惑。是什么促使这个来自名门望族的富翁,躲在这片危险重重的大山中过这样一种艰苦的生活,时刻要面临袭击、逮捕或死亡? </p><p>  我们谈到过他的财产。他不愿说自己到底有多少财富,但承认通过一个复杂的地下网络控制着很多生意。但他强调,这些财产都属于整个伊斯兰世界。 </p><p>  “伊斯兰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有义务把财产用于这场斗争,”他说,“伊斯兰世界就像电流一样联系在一起。”这个现代化的比喻令我很吃惊,因为本·拉登的整套理念似乎是要把世界带回到1500年前。 </p><p>  我发现,与简单的食宿条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font color="#ff0000">,“鹰巢”装备有电脑和先进的通讯设备,本·拉登甚至还能上网。要知道,在1996年,互联网还远没有如今那么普及。他曾说:“现在,世界正在变得像个小村庄。” </font></p><p>  <strong>长期计划</strong></p><p>  第二天,本·拉登带我出去走走。他告诉我一些关于过去“基地”袭击美国人的事件,包括1993年美军在索马里遇袭,他说那一事件被错误记在了索马里军阀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头上。 </p><p>  本·拉登说,还有更多袭击正在策划中。他强调,这些行动将需要很长时间去准备。他曾暗示,将对美国本土发动一次袭击。但我承认,在他说“我们希望在不太遥远的未来到达燃点”时,我根本没有料到其严重性。 </p><p>  本·拉登还告诉我,他知道他永远不可能凭借常规武器在美国本土击败美国人。所以,他准备了另一个计划,一个需要多年才能实现的计划。</p><p>  “我们希望把美国人引到伊斯兰世界来和我们交战,”他说,“如果在我们的土地上与他们交手,我们就能击败他们,因为这场战斗将在一片他们不知道也不理解的土地上展开。” </p><p>  现在,我们正在目睹这个计划的一部分:伊拉克已经成为流血的战场,而最冷酷和最好斗的“基地”成员都集中在那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正在发现“基地”新的一面:处心积虑地在伊斯兰世界内部挑起血腥的派别冲突。 </p><p>  <strong>“9·11”促分裂 </strong></p><p>  在现在看来,2001年的“9·11”事件对本·拉登的长期计划有不利的一面。在这一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过后,“基地”失去了伊斯兰世界中温和派的支持,也失去了在阿富汗的藏身地和训练营,更重要的是,“基地”本身也出现了分裂。 </p><p>  “基地”在欧洲的“精神领袖”、激进宗教人士阿布·盖塔达说,一些“基地”核心成员因为对本·拉登的这一“灾难性”决策不满而离去。</p><p>  盖塔达告诉我,“9·11”事件也遭到了阿布·穆萨卜·扎卡维的反对。扎卡维在2001年时还只是“基地”在约旦的一名普通盟友,但在美国出兵伊拉克后,他很快就蹿升为“基地”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头目。 </p><p>  <strong>伊战成转折点 </strong></p><p>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可以说是本·拉登一直梦寐以求的“基地”组织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p><p>  伊拉克在很多方面都比阿富汗更适合充当“基地”的基地。它以阿拉伯语为母语,有着阿拉伯文化环境。在地理上,它是中东地区的心脏地带。在伊斯兰教意义上,它的重要性也不亚于沙特阿拉伯和巴勒斯坦。 </p><p>  而且,“基地”得到了人口占少数的伊拉克逊尼派阿拉伯人的支持。伊拉克战后,逊尼派被美国人从过去的统治者地位上赶下来,眼睁睁看着过去低自己一头的什叶派阿拉伯人掌握了国家大权,自然渴望报仇雪恨,重新夺权。 </p><p>  扎卡维借此机会迅速崛起,并宣布正式与“基地”结盟。此后,“基地”在发动袭击方面更加肆无忌惮,很多袭击目标直接针对什叶派,目的显然是挑起派别冲突,进一步搅乱局势。 </p><p>  伊什叶派宗教圣地阿里·哈迪清真寺22日遭炸弹袭击,清真寺金顶被严重损毁。这很有可能是“基地”的又一“杰作”。从后果来看,制造混乱和冲突的目的已经达到。袭击发生后,伊拉克各地连日来不断发生暴力事件,累计造成200多人死亡,其中大多数都是逊尼派人士。 </p><p>  <strong>扎卡维更疯狂 </strong></p><p>  对扎卡维而言,挑起教派冲突有3大“理由”。</p><p>  首先,让伊拉克陷入内战可以阻止逊尼派加入政治进程。扎卡维谴责伊拉克的民主进程违背伊斯兰教义,因此属于“异端”。</p><p>  其次,内战可以让在扎卡维眼中属于“异教徒”的什叶派领导人下台,让伊拉克处于无政府状态,从而使美国的计划彻底破产。</p><p>  第三,扎卡维想借此鼓动伊拉克周边国家的逊尼派,让他们前往伊拉克对付受伊朗支持的什叶派。</p><p>  伊拉克的内战可能还会迅速蔓延到整个中东地区。许多邻国的逊尼派领导人已经对什叶派主导的伊朗对伊拉克内部事务的影响力不断增长感到紧张。受伊拉克局势影响,巴林、沙特和黎巴嫩等几个国家也出现了教派间紧张气氛加剧的情况。 </p><p>  扎卡维对于什叶派的憎恶早溢于言表。他在2004年7月写给本·拉登的一封信中曾把什叶派形容为“潜伏的毒蛇”,声称“他们可能对伊斯兰世界造成的危害比美国人还大”。 </p><p>  <font color="#ff0000">起初,本·拉登反对袭击什叶派目标,并敦促扎卡维尽量避免造成平民伤亡。但扎卡维在信中明确表示,如果本·拉登不支持他的想法,他就拒绝加入“基地”。最终,本·拉登似乎还是作出了让步</font>。 (赵卓昀新华社特稿) </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strong>英国《圣城阿拉伯人》报总编阿特万讲述与拉登见面的情景,披露“基地”内幕。</strong> <p>  伊拉克什叶派宗教圣地上星期遇袭事件把伊拉克进一步推向了内战边缘。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此事与“基地”组织有关。曾在1996年与“基地”头目乌萨马·本·拉登“同吃同住”过的英国《圣城阿拉伯人》报总编阿卜杜勒·巴里·阿特万结合自己当年的采访经历,对“基地”试图借袭击挑起教派冲突的目的进行了分析。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6日刊登了阿特万以第一人称撰写的《全面战争:新“基地”内幕》一文,其中部分内容节选自阿特万著作《“基地”秘史》。 </p><p>  <strong>与本·拉登共处</strong></p><p>  一直盘腿坐在毯子上的乌萨马·本·拉登把“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放在地上,站起身向我走来,脸上带着热情的微笑。在看到我的打扮后,这种微笑变成了毫不掩饰的大笑。 </p><p>  为掩人耳目,秘密抵达本·拉登在阿富汗南部托拉—博拉山区的这个藏身地,我换上了当地常见的装束:一条宽松的长裤,一件长衬衣,还裹着头巾。尤其是这块头巾,令我感到很不自在,因为我这一辈子还从没戴过它。 </p><p>  我在托拉—博拉和本·拉登一起呆了3天,成为唯一一名与他共处时间如此长的来自西方的记者。我与他长时间交谈,并排睡在同一个山洞里,吃着同样的食物。 </p><p>  在10年前的那次采访中,我就意识到本·拉登不是一个普通人,但未曾想到,这个彬彬有礼、说话温和、面带笑容、看上去颇有教养的人居然会成为全世界头号危险分子,对西方国家的首都发动一次次恐怖袭击,令美国遭受巨大损失,并使它卷入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 </p><p>  <strong>伙食太差劲</strong></p><p>  自从来到阿富汗,我一直就吃得很糟糕。因此,对于在本·拉登住地“鹰巢”的第一顿饭,我满怀期待。我甚至想像,我们可能会吃烤鹿肉或烤羊肉。 </p><p>  而在看到这里的情况后,我想大概也就只能吃点鸡了。但令我“震惊”的是,第一场“晚宴”竟然简单到如此地步:阿拉伯式的棉籽油泡土豆片,一盘煎鸡蛋,一种即使在埃及农村地区也早就看不到的咸奶酪,以及一种肯定混有沙子的面包——因为每咬一口都会硌到牙。在勉强吃了几口后,我就谎称自己因为健康原因通常都不吃晚饭。 </p><p>  另一顿饭上了本·拉登的最爱——米饭和佐以酸奶酪的面包,还有番茄土豆汤,上面漂着动物油脂,实在令我难以下咽。后来,我把吃下去的都吐在了洞外一棵松树下。 </p><p>  <strong>装备很先进 </strong></p><p>  我对本·拉登选择的这条道路感到困惑。是什么促使这个来自名门望族的富翁,躲在这片危险重重的大山中过这样一种艰苦的生活,时刻要面临袭击、逮捕或死亡? </p><p>  我们谈到过他的财产。他不愿说自己到底有多少财富,但承认通过一个复杂的地下网络控制着很多生意。但他强调,这些财产都属于整个伊斯兰世界。 </p><p>  “伊斯兰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有义务把财产用于这场斗争,”他说,“伊斯兰世界就像电流一样联系在一起。”这个现代化的比喻令我很吃惊,因为本·拉登的整套理念似乎是要把世界带回到1500年前。 </p><p>  我发现,与简单的食宿条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font color="#ff0000">,“鹰巢”装备有电脑和先进的通讯设备,本·拉登甚至还能上网。要知道,在1996年,互联网还远没有如今那么普及。他曾说:“现在,世界正在变得像个小村庄。” </font></p><p>  <strong>长期计划</strong></p><p>  第二天,本·拉登带我出去走走。他告诉我一些关于过去“基地”袭击美国人的事件,包括1993年美军在索马里遇袭,他说那一事件被错误记在了索马里军阀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头上。 </p><p>  本·拉登说,还有更多袭击正在策划中。他强调,这些行动将需要很长时间去准备。他曾暗示,将对美国本土发动一次袭击。但我承认,在他说“我们希望在不太遥远的未来到达燃点”时,我根本没有料到其严重性。 </p><p>  本·拉登还告诉我,他知道他永远不可能凭借常规武器在美国本土击败美国人。所以,他准备了另一个计划,一个需要多年才能实现的计划。</p><p>  “我们希望把美国人引到伊斯兰世界来和我们交战,”他说,“如果在我们的土地上与他们交手,我们就能击败他们,因为这场战斗将在一片他们不知道也不理解的土地上展开。” </p><p>  现在,我们正在目睹这个计划的一部分:伊拉克已经成为流血的战场,而最冷酷和最好斗的“基地”成员都集中在那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正在发现“基地”新的一面:处心积虑地在伊斯兰世界内部挑起血腥的派别冲突。 </p><p>  <strong>“9·11”促分裂 </strong></p><p>  在现在看来,2001年的“9·11”事件对本·拉登的长期计划有不利的一面。在这一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过后,“基地”失去了伊斯兰世界中温和派的支持,也失去了在阿富汗的藏身地和训练营,更重要的是,“基地”本身也出现了分裂。 </p><p>  “基地”在欧洲的“精神领袖”、激进宗教人士阿布·盖塔达说,一些“基地”核心成员因为对本·拉登的这一“灾难性”决策不满而离去。</p><p>  盖塔达告诉我,“9·11”事件也遭到了阿布·穆萨卜·扎卡维的反对。扎卡维在2001年时还只是“基地”在约旦的一名普通盟友,但在美国出兵伊拉克后,他很快就蹿升为“基地”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头目。 </p><p>  <strong>伊战成转折点 </strong></p><p>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可以说是本·拉登一直梦寐以求的“基地”组织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p><p>  伊拉克在很多方面都比阿富汗更适合充当“基地”的基地。它以阿拉伯语为母语,有着阿拉伯文化环境。在地理上,它是中东地区的心脏地带。在伊斯兰教意义上,它的重要性也不亚于沙特阿拉伯和巴勒斯坦。 </p><p>  而且,“基地”得到了人口占少数的伊拉克逊尼派阿拉伯人的支持。伊拉克战后,逊尼派被美国人从过去的统治者地位上赶下来,眼睁睁看着过去低自己一头的什叶派阿拉伯人掌握了国家大权,自然渴望报仇雪恨,重新夺权。 </p><p>  扎卡维借此机会迅速崛起,并宣布正式与“基地”结盟。此后,“基地”在发动袭击方面更加肆无忌惮,很多袭击目标直接针对什叶派,目的显然是挑起派别冲突,进一步搅乱局势。 </p><p>  伊什叶派宗教圣地阿里·哈迪清真寺22日遭炸弹袭击,清真寺金顶被严重损毁。这很有可能是“基地”的又一“杰作”。从后果来看,制造混乱和冲突的目的已经达到。袭击发生后,伊拉克各地连日来不断发生暴力事件,累计造成200多人死亡,其中大多数都是逊尼派人士。 </p><p>  <strong>扎卡维更疯狂 </strong></p><p>  对扎卡维而言,挑起教派冲突有3大“理由”。</p><p>  首先,让伊拉克陷入内战可以阻止逊尼派加入政治进程。扎卡维谴责伊拉克的民主进程违背伊斯兰教义,因此属于“异端”。</p><p>  其次,内战可以让在扎卡维眼中属于“异教徒”的什叶派领导人下台,让伊拉克处于无政府状态,从而使美国的计划彻底破产。</p><p>  第三,扎卡维想借此鼓动伊拉克周边国家的逊尼派,让他们前往伊拉克对付受伊朗支持的什叶派。</p><p>  伊拉克的内战可能还会迅速蔓延到整个中东地区。许多邻国的逊尼派领导人已经对什叶派主导的伊朗对伊拉克内部事务的影响力不断增长感到紧张。受伊拉克局势影响,巴林、沙特和黎巴嫩等几个国家也出现了教派间紧张气氛加剧的情况。 </p><p>  扎卡维对于什叶派的憎恶早溢于言表。他在2004年7月写给本·拉登的一封信中曾把什叶派形容为“潜伏的毒蛇”,声称“他们可能对伊斯兰世界造成的危害比美国人还大”。 </p><p>  <font color="#ff0000">起初,本·拉登反对袭击什叶派目标,并敦促扎卡维尽量避免造成平民伤亡。但扎卡维在信中明确表示,如果本·拉登不支持他的想法,他就拒绝加入“基地”。最终,本·拉登似乎还是作出了让步</font>。 (赵卓昀新华社特稿) </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