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授军衔的将帅简历(1)上将至元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33:15
<p>我国在1955年全军授衔工作结束后曾经准备为转业到地方工作的老军人二次授衔,由于毛主席反对而没能开展。这些为祖国浴血奋战的老将军们因此失去了授衔的机会,最近在野战军组织史上查找了野战军成立初期正军以上人员的名单,及他们的简历,(不够全,希望大家补充)他们大多是未授衔的军委到正军级各野战军军政首长,(未记录地方武装人员)按照当时的职务,他们如果参与授衔都应该授予中将以上军衔。</p><p>一.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各大野战军主官&nbsp; 授予元帅</p><p>中央军委主席&nbsp; 大元帅<br/>毛泽东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p><p><br/>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nbsp; <br/>周恩来 1898年3月生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2年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4年7月,奉调回国,9月抵广州。10月,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宣传部长。11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1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月,参与领导黄埔学生军进行第一次东征,在中共广东区委内改任常委兼军事部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东征总政治部总主任,少将军衔。1927年2月,任中共上海区委军委书记。8月1日,作为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南昌起义。历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红一当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任书记,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仍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日本宣布投降后,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当选为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共同纲领起草小组组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曾兼任外交部长,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周恩来在20年代与邓颖超结婚,无子女。一生清廉,令国人爱戴,世人钦佩。</p><p><br/>中央军委副主席&nbsp; <br/>刘少奇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1898年11月24日生,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从莫斯科回国,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不久到江西省西北部的安源煤矿同李立三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随后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代主任,主任。1925年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1927年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6年春赴华北,先后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坚持中共中央的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了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1938年11月任中共中原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错误的批判,并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于1969年11月12日病逝。</p><p><br/>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nbsp; <br/>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红军报纸《红星》报主编,中共中央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后任129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称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任总前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1952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副总理.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同年8月在十一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78年3月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83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7年10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br/></p><p>我国在1955年全军授衔工作结束后曾经准备为转业到地方工作的老军人二次授衔,由于毛主席反对而没能开展。这些为祖国浴血奋战的老将军们因此失去了授衔的机会,最近在野战军组织史上查找了野战军成立初期正军以上人员的名单,及他们的简历,(不够全,希望大家补充)他们大多是未授衔的军委到正军级各野战军军政首长,(未记录地方武装人员)按照当时的职务,他们如果参与授衔都应该授予中将以上军衔。</p><p>一.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各大野战军主官&nbsp; 授予元帅</p><p>中央军委主席&nbsp; 大元帅<br/>毛泽东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p><p><br/>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nbsp; <br/>周恩来 1898年3月生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2年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4年7月,奉调回国,9月抵广州。10月,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宣传部长。11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1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月,参与领导黄埔学生军进行第一次东征,在中共广东区委内改任常委兼军事部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东征总政治部总主任,少将军衔。1927年2月,任中共上海区委军委书记。8月1日,作为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南昌起义。历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红一当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任书记,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仍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日本宣布投降后,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当选为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共同纲领起草小组组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曾兼任外交部长,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周恩来在20年代与邓颖超结婚,无子女。一生清廉,令国人爱戴,世人钦佩。</p><p><br/>中央军委副主席&nbsp; <br/>刘少奇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1898年11月24日生,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从莫斯科回国,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不久到江西省西北部的安源煤矿同李立三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随后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代主任,主任。1925年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1927年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6年春赴华北,先后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坚持中共中央的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了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1938年11月任中共中原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错误的批判,并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于1969年11月12日病逝。</p><p><br/>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nbsp; <br/>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红军报纸《红星》报主编,中共中央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后任129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称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任总前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1952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副总理.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同年8月在十一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78年3月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83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7年10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br/></p>
<p>二.中央军委主要成员,各大野战军主要领导&nbsp; 授予大将<br/>中央军委秘书长&nbsp; <br/>杨尚昆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和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曾在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军前敌总指挥部领导机构中负责政治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书记、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央外事工作组副组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中共中央副秘书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尚昆同志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直机关党委书记。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八届一中全会上,分别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78年12月至1980年底,杨尚昆同志相继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副省长,中共广州市第一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兼任广东省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 1979年9月,杨尚昆同志被补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80年9月,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1981年7月,他任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第二年9月,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11月担任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88年4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p><p>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br/>赵寿山,陕西鄂县(今户县)人。原名生龄,1894年出生,1913年毕业于陕西陆军测量学校。1917年参加陕西靖国军。1924年参加杨虎城部队,任第十七路军南阳后方留守司令、旅长。1932年在汉中与中国工农红军订立互不侵犯协定。1936年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向杨虎城提出了“抗日建议书”,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西安事变中起了积极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抗击日军。1938年后任国民党政府第三十八军军长。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后,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1947年3月进入解放区,7月通电起义。1948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建国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委员、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省长。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1965年病故。(由于是起义人员,授予大将比较勉强,这里主要是按当时的职务记录的)<br/>&nbsp; <br/>第二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nbsp; <br/>张际春 1900.12.20~1968. 9.12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曾任中共宜章县委农委书记 。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随军到井冈山,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929年起任第2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4、红3军政治委员办公厅秘书长,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处长,红11、红13、红45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军事裁判所所长,红军第2步兵学校(即公略学校)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红5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中,曾任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科政治主任教员、代理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副主任、1938~1942年,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代理政治委员。1943年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兼宣传部部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组织部部长、农村工作部部长、第二副书记,西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4年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68年9月12日于北京病逝。。</p><p>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治委员兼第七兵团政治委员&nbsp; <br/>谭震林(1902-1983) 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9月任中共湘赣特委代理书记,不久任书记。1929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纵队党代表,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司令员、政治委员等职,1931年初任红十二军政治委员,1932年任福建军区司令员。1936年1月任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军事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任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并兼中共苏南区党委书记,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委员、中共淮南区党委书记。解放战争初期,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副书记,华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山东兵团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治委员兼第七兵团政治委员。1949年5月后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企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华东局第三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任副秘书长兼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农林办公室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八、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副主任。</p><p>第四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nbsp; <br/>邓子恢,1896年8月生,福建龙岩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县委宣传部长,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财政部长,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政委,淮北党政军委员会书记。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0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书记兼华中军区政治委员,1946年底任华东局副书记兼华东军区副政治委员1948年6月任中原局第三书记。1949年3月任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主席,后任华中局(后改中南局)第三书记兼华中军区(后改中南军区)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南军区第二政委,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兼国家计委副主任,中央财委副主任,政务院第四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副总理(1954年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七至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2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br/></p>
<p>三.军委重要人员,各大野战军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兵团主要成员&nbsp; 授予上将</p><p>军委总后勤部部长&nbsp;&nbsp; <br/>杨立三 1900~1954.1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湖南长沙人。1920年在湖南张辉瓒部当文书、司务长。1925年回家乡参加农民运动,任区农民协会委员长。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武昌入国民革命军,在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任排长,后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队到井冈山。曾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1团副官、会计长,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31团辎重队队长、纵队辎重队队长兼纵队政治部保卫科科长、红12军军需处处长、第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官长兼总经理处处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经理处处长和后方办事处主任、总兵站站长兼政治委员。长征中,任军委保管处处长、粮秣队队长、总医院院长、陕甘支队后方办事处主任。到陕北后,任军委兵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后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任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兵站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后勤部副部长兼兵站部部长、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务委员兼经济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政联合办事处主任、华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中共中央军委总后勤部部长兼华北军区外线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兼华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和中央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部长、解放军财务部部长,致力于统一军队供给制度和后勤工作建设。1954年6月因病赴苏联莫斯科就医,11月28日逝世。。</p><p>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br/>陶铸1908年1月16日生。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在叶挺部任连长。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警卫团工作,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春回湖南,任中共祁阳县委军事委员,曾在唐生智部从事兵运工作。1929年秋起,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1938年冬赴鄂中地区,组织抗日武装,参与开辟鄂中游击区。后任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代理政委。1940年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1945年随八路军南下支队南进,途中奉命转赴东北地区。先后任中共辽宁、辽吉、辽北省委书记兼辽西、辽北军区政委。1947年8月兼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委。辽沈战役后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战军(5月兼华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务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秋调任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1951年后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代理书记、华南军区第二政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5年任广东省省长兼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56年9月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57年起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政委。曾兼暨南大学校长、华南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教授。1960年起任中共中央中甫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广东省军区第一政委。1965年1月调任国务院副总理。1966年5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部长。同年8月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成为政治局常务委员。1969年11月30日逝世。</p><p>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br/>陈光,1905年1926年,投身农民 运 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陈光参加了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 义,井冈山会师后,历任红四军十师二十九团一营三连连长,三十一团排长、连长,二十八团副大队长(副营长)、大队长(营长)红一军团红四师师长,红一军团的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期间,陈光曾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他与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一起,在晋西的隰县指挥了午城、井沟战斗,激战5昼夜,歼灭日军1000余人。抗战胜利后,陈光被任命为东北四大军区之一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46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进行了整编,将野战部队统编为6个纵队。陈光任第六纵队司令员。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市卫戍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华中军区副参谋长。1950年1月,陈光被任命为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p><p>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br/>张德生(1909-1965)&nbsp; 陕西榆林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中共府谷县委组织部部长,中共甘宁青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汉中特委宣传部部长。1935年起先后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从事政治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中共关中地委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政委,关中警备区兼警备第一旅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统战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1949年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甘肃军区副政委,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第一书记,陕西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等职。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56年3月4日在西安病逝。</p><p>第二野战军副参谋长<br/>曾希圣 1 9 O 4年出生,1 9 2 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 9 2 4年考入黄埔军校,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中。1 9 2 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秘书长、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七师政治委员、皖南军区政治委员、中共皖江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野战军第七师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国民党统治区工作部部长,第二野战军副参谋长、豫西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皖北区尧委书记、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等职。</p><p>第十三兵团司令员<br/>程子华,1905年6月20日生。1925年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曾任红军第五军五纵队二支队支队长。红三十五军三O七团团长,独立第三师师长,红十四军四十师师长、四十一师师长兼政委,红二十二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政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中军区政委,冀中区党委书记。领导坚持平原游击战争,指挥军民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1942年8月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委。1943年秋任代理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和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政委。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冀察热辽军区政委。1947年7月,所在军区转隶东北民主联军,他任该军区政委兼代司令员、司令员。同年秋任第二前线指挥所(后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二兵团)司令员。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参与指挥塔山阻击战。后任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平津战役后,曾出任北平警备司令。1949年参与指挥解放鄂西、湘西的作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山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54年7月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1958年9月任商业部部长。1959年8月任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1960年2月任国家建委副主任。1961年1月任国家计委副主任。1965年调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大三线”建委第一副主任。1977年出任国家计委顾问。1978年任民政部部长,是中共第八、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p><p>第七兵团政委<br/>谭启龙(1914-&nbsp; )&nbsp; 曾用名胡志萍。1914年1月3日生,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1月,任少共湘鄂赣省少先队总队长。同年11月,任少共湘鄂赣省委书记、中共湘鄂赣边西北特委书记、省少先队总队长。1936年3月起,任中共西南特委书记兼西南军分区政委、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部长。1937年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同年5月任湘鄂赣军区人民抗日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湘鄂赣特委青年部部长、湘鄂赣红军驻平江办事处主任。1938年任中共赣东北特委书记,1939年任中共苏皖边特委(后改为苏皖区党委)书记,后任苏南区党委书记、中共皖南区特委书记。1942年7月,任浙东区党委书记兼三北游击司令部政委。1945年1月,任苏浙军区第二纵队政委。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委,政委。1948年任渡江先遣纵队政委和中共江南工委书记。1949年起,任第三野战军七兵团政委,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浙江军区政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2年任中共浙江省委第一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浙江军区政委。1954年起,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兼济南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1970年起,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2年后,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兼浙江省军区第一政委,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主任。1977年起,任中共青海省委第一书记兼青海省军区第一政委、青海省革委会主任、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80年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二政委和四川省军区第一政委。1983年至1985年任四川省顾问委员会主任。曾被选为中共第八、九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p><p>第20兵团政委<br/>李井泉,1927年投笔从戎,随“八一”起义军 南征。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至1933年先后担任红军独 立第3师政委,红三军团4师政治部主任,第1、第3补充师政委, 1934年参加长征,历任中央直属纵队政治处主任,红4 方面军上 级政治科科长、红二方面军4师政委。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政委,率领属部北 出绥远,深入开展游击战争,转战于归绥、包头山区,粉碎了敌 人15次大规模的“扫荡”和围攻,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 巩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战功。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晋绥军区政委、第20兵团政委、入川 南下支队政委,先后领导和指挥过晋绥地区的土地革命、绥包战 役以及进军西南的战斗。此后一度与邓小平、贺龙在一起,为西 南地区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国后,他先后担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 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期间,积极领导清匪 反霸、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发动群众大搞水利建设,重修都 江堰等;大力发展四川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在改变西南贫困 面貌中,政绩卓著。他是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四、五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顾委常委。1989年4月24日,病逝</p><p>第2兵团政治委员<br/>王世泰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生于陕西洛川土基乡黄连河村。1928年考入延安第四中学。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10月参加刘志丹领导的游击队。1932年12月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2团团长、第42师3团团长,率部参加开辟陕甘边苏区和历次反“围剿”。1934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任陕北省委军事部副部长,1937年初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庆环军分区司令员,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3旅政治委员兼中共三边地委书记,关中军分区司令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47年2月起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4军军长、第2兵团政治委员,后兼甘肃军区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解放西北的历次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省军区司令员,铁道部副部长,国家建设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甘肃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2、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br/>&nbsp;<br/>第8兵团政治委员<br/>袁仲贤 1904.2.26~1957.2.16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原名袁策夷,号达三。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广州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国民革命军第4团副连长、连长,国民政府政治训练部特别训练队队长,第8军政治部军事股股长兼宣传大队大队长,第22师营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7月起,任第20军6团参谋长。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3师参谋处处长。起义军南下作战失利后,于1929年赴苏联莫斯科入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冬回国后,到广东任东江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独立师师长。1933年辗转到湘鄂边开展秘密革命工作,后组建中共湘江特委,任特委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被派到范筑先部做统一战线工作,曾任高级参谋、军官教导团教育长、第2纵队司令员。次年起任筑先纵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115师司令部教育科科长,抗日军政大学第1分校副校长、校长,山东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兼济南警备司令、第8兵团政治委员。1949年参加渡江战役后,任南京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兼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驻印度、尼泊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p><p>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br/>耿飙(1909~)中国政治家。湖南醴陵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湖南浏醴游击支队小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师干部教导队队长,第一军团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曾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副旅长兼旅副政委和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交通处处长、副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曾参与组织正太、青沧、保北、清风店、石家庄战役,率部参加太原、平津、兰州、宁夏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驻瑞典、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驻缅甸、阿尔巴尼亚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国防部部长,国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p><p>第七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br/>姬鹏飞(1910-&nbsp;&nbsp; )&nbsp; 又名吉洛。1926年入西北军。曾任二十六路军七十四旅军医。1931年参加宁都暴动,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五军团十五军军医处长,五军团卫生部部长。参加了长征。途中任军委卫生部保健局副局长、红一军团卫生部卫生主任。到陕北后,任军委后方卫生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委卫生部副部长。1938年任新四军后方政治处主任兼军医处政治协理员。1940年10月任新四军苏北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1941年任新四军一师一旅政治部主任。1942年8月起任一师三旅政委兼第四地委书记、第四军分区政委。1945年任苏中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七纵队司令员兼政委。1946年任新四军十纵队、七纵队政委,同年8月起任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苏中军区政委。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十一纵队政委、华中指挥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苏北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9年1月任人民解放军七兵团(后兼浙江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外交部工作,1950年10月至1955年1月任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1955年2月起任外交部副部长。1974年11月任外交部部长,外交部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9年1月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同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2月兼国务院秘书长。1980年8月任国务院机关党组书记。1982年任国务委员。1983年8月兼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1985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主任委员。他是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兼秘书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和1987年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p><p>第八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br/>江渭清(1910-&nbsp; )&nbsp; 1910年11月26日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参加平西游击队。1929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任湘鄂赣红军独立师连政委。1931年任平江保卫队大队政委。1932年任红十六军七师团政委、独立二师四团政委。1933年任红十八军五十四师团政委。1935年任中共咏生(即平江)中心县委书记兼边区政委、湘鄂赣省苏维埃驻湖北代表团主任,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1936年3月任中共西北特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37年5月任湘鄂赣军区人民抗日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参谋长、副团长,1941年初,任新四军皖南第一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旅长。1942年起,任十六旅政委、苏皖区党委书记、苏甫行政公署主任。1945年1月任苏浙军区第一纵队政委。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1946年5月任六师副政委,兼中共苏中二地委书记,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参加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等战役。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八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南京后,任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1952年起,任江苏省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1954年任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员。1956年起,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兼江苏军区第一政委,南京军区第三政委、代理第一政委,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1959年任江苏省政协主席。1961年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1974年2月任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75年任江西省军区第一政委、福州军区政委。是中共第八、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p><p>第19兵团副司令员<br/>葛晏春1902~1956.8 辽宁辽阳人。1918年参加东北军。后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被张学良送往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任东北陆军讲武堂教官。1930年在张学良卫队任营长。1934年所部被改编为国民党军第105师,任1旅2团团长。1935年第105师恢复为张学良卫队,仍任团长,负责东北军总部警卫工作。1936年西安事变期间,拥护中共抗日主张,参加解决城内反动军队。1937年东北军被改编后,任国民党军第49军109师327旅旅长。率部抗击日军,在作战中负伤。后任中央军官训练团教官。日本投降后, 任国民党军热河( 今分属辽 宁、河北和内蒙古)省保安副司令,第9兵团参谋长、副司令、代司令。1949年1月,随傅作义起义,任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参加了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1951年第19兵团参加抗美援朝后,留任兵团留守处主任。1952年先后在第1、第2高级步兵学校从事教学工作。1955年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1956年8月于兰州病逝。<br/>&nbsp;<br/>第18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br/>陈漫远 1911.12~1986. 11.22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曾用名陈万源。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西梧州店员工会中共支部书记。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粤赣军区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政治部敌工部部长,红15军团第73师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参谋长,参加平型关战斗。后任晋察冀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中央军委第2局代理局长,晋西北军区参谋处处长,晋绥军区参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绥军区参谋长,1948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第1兵团参谋长,第18兵团参谋长,参与指挥太原战役。1949年5月任第18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率部进军西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省政府副主席、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国务院农垦部副部长。1976年调任军事科学院顾问。1977~1981年任后勤学院院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8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6年11月22日于北京病逝。</p><p>一野后勤部司令员及政治委员<br/>刘景范(1910-1990)&nbsp; 陕西保安(今志丹)人。刘志丹之弟。1928年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刘志丹从事兵运活动。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红军陕甘边游击队班长、中队长,西北反帝同盟军第二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1932年起先后任保安游击队支队长,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团长,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1935年后任中共三边特委军事部部长,中共赤安中心县委委员、县长兼军事部部长。1936年任陕甘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军事部部长。1937年任中共陕甘宁省委书记。参与领导巩固发展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厅长,民政厅厅长,被选为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曾出席中共七大。参与巩固建设陕甘宁抗日大后方的组织领导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1947年3月兼任西北野战军前委常务委员、后勤部司令员及政治委员。1949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务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参加了西北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政府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中共党组书记,国务院监察部副部长,地质部副部长,民政部副部长等职。他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共八大代表。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连续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0年8月9日在北京因病逝世。</p><p>第二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br/>段君毅 1910年3月13日出生,1939年8月后,段君毅同志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旅副旅长,鲁西军区副司令员,鲁西行署副主任、主任,冀鲁豫行署副主任、党组书记,中共冀鲁豫第二、第八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豫东(水东)工委书记,冀鲁豫军区豫东指挥部政治委员。1945年10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2年8月,段君毅同志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60年9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70年8月后,历任四川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省革委会副主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铁道部部长,1978年10月,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81年1月至1984年5月,段君毅同志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卫戍区第一政治委员。</p><p>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兼政治委员<br/>刘瑞龙(1910-1988)&nbsp; 1926年参加中国国民党,从事秘密革命活动。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支部副书记。1928年春任中共南通县委委员兼城区区委书记。1929年春任中共南通中心县委书记,1930年春任中共通海特委书记。1931年后历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中共江苏省委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兼军委委员等职。1933年3月到川陕革命根据地,曾被任为陕南红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不久改任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1935年8月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0月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36年11月任红军西路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央安吴青年干部训练班副主任,中共豫皖苏省委委员,皖东北军政委员会书记,中共淮北区党委副书记兼淮北行政公署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民运部部长兼苏皖边区政府副主席,华东北线后勤部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前委委员,豫皖苏财经办事处主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委员、秘书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农业委员会书记兼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政务院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农业办公室主任,中央农业行政干部学校校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兼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农业部顾问等职。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br/></p>
<p>刘少奇是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并不是军事家,没给他授衔不奇怪,要是授了元帅衔倒是怪事了。个人意见,说得不对请指教</p>
<p><b>解放军首次大规模授勋50周年 媒体披露授勋始末</b></p><p><strong>1.为何解放军首次军衔制度与勋章奖章制度延期到1955年才实行?<p>  2.解放军的勋章奖章条例是如何制定的?</p><p>  3.“八一”、“独立自由”、“解放”勋章授予的具体条件是什么?</p><p>  4.对原国民党军队起义人员的授勋、授奖作了怎样的规定?</p><p>  50年前的1955年,是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解放军实行了军衔制、薪金制和义务兵役制,并第一次在全军范围内大规模地给革命战争时期的有功之臣颁授勋章、奖章。<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null[/script]</script> <span id="ad_dst1"></span>这四项制度史称“四大制度”。</p><p>  一、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和国家决定奖励革命战争有功之臣,为此,根据我军的历史发展情况以及革命战争时期立功情况、奖励工作的经验,并参照一些友好国家对军队颁发勋章、奖章的经验,制定了勋章奖章条例</p><p>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革命战争有功之臣颁发勋章和实行军衔制就提上议事议程。1950年9月,总干部管理部成立时,设置了掌管军衔和奖励工作的专门机构军衔奖励处。中央军委曾计划于1953年7月在全军实行军衔制和勋章奖章制度,要求全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完成授衔与授勋的准备工作。后来,中央军委根据当时军队的实际情况,决定授衔授勋应待军队组织编制确定、兵役法颁布实施后再进行。故人民解放军首次军衔制度与勋章奖章制度的实行时间延期到1955年。</p><p>  1954年初,总干部部提出了当年干部工作要点之一,是在考核干部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评定军衔和颁发勋章奖章的准备工作。1954年12月16日,国务院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草案)》、《关于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功人员勋章、奖章(草案)》。12月22日,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实行义务兵役制、薪金制、军衔制和颁发勋章奖章的工作指示》。</p><p>  1955年初,中央军委决定,要在年内将现役军官的授衔和授勋工作进行完毕。为指导这两项工作的开展,中央军委于1955年1月23日发出《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和《关于颁发勋章奖章工作的指示》,阐明了实行军衔和勋章奖章制度的目的、意义,并对评定授予的步骤和范围、评定的标准、批准的权限等问题,都作了明确的规定。</p><p>  1955年2月1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规定勋章奖章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p><p>  我军的勋章、奖章条例是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发展情况以及革命战争时期立功情况、奖励工作的经验,并参照苏联、朝鲜等友好国家对军队颁发勋章、奖章的经验制定的。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为了表彰战斗和工作中的有功人员,我军各部队在历次革命战争时期也曾颁发过奖章和纪念章以示奖励。但是过去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奖励标准不统一,奖励范围也有很大局限。这次根据宪法规定颁发勋章、奖章,是对人民解放军在各个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一次总结性奖励。这种殊荣,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立功受勋人员的关心,也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伟大历史功绩的肯定,对全军官兵具有巨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p><p>  </p></strong></p><p>  2.解放军的勋章奖章条例是如何制定的?</p><p>  3.“八一”、“独立自由”、“解放”勋章授予的具体条件是什么?</p><p>  4.对原国民党军队起义人员的授勋、授奖作了怎样的规定?</p><p>  50年前的1955年,是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解放军实行了军衔制、薪金制和义务兵役制,并第一次在全军范围内大规模地给革命战争时期的有功之臣颁授勋章、奖章。<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null[/script]</script> <span id="ad_dst1"></span>这四项制度史称“四大制度”。</p><p>  一、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和国家决定奖励革命战争有功之臣,为此,根据我军的历史发展情况以及革命战争时期立功情况、奖励工作的经验,并参照一些友好国家对军队颁发勋章、奖章的经验,制定了勋章奖章条例</p><p>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革命战争有功之臣颁发勋章和实行军衔制就提上议事议程。1950年9月,总干部管理部成立时,设置了掌管军衔和奖励工作的专门机构军衔奖励处。中央军委曾计划于1953年7月在全军实行军衔制和勋章奖章制度,要求全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完成授衔与授勋的准备工作。后来,中央军委根据当时军队的实际情况,决定授衔授勋应待军队组织编制确定、兵役法颁布实施后再进行。故人民解放军首次军衔制度与勋章奖章制度的实行时间延期到1955年。</p><p>  1954年初,总干部部提出了当年干部工作要点之一,是在考核干部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评定军衔和颁发勋章奖章的准备工作。1954年12月16日,国务院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草案)》、《关于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功人员勋章、奖章(草案)》。12月22日,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实行义务兵役制、薪金制、军衔制和颁发勋章奖章的工作指示》。</p><p>  1955年初,中央军委决定,要在年内将现役军官的授衔和授勋工作进行完毕。为指导这两项工作的开展,中央军委于1955年1月23日发出《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和《关于颁发勋章奖章工作的指示》,阐明了实行军衔和勋章奖章制度的目的、意义,并对评定授予的步骤和范围、评定的标准、批准的权限等问题,都作了明确的规定。</p><p>  1955年2月1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规定勋章奖章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p><p>  我军的勋章、奖章条例是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发展情况以及革命战争时期立功情况、奖励工作的经验,并参照苏联、朝鲜等友好国家对军队颁发勋章、奖章的经验制定的。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为了表彰战斗和工作中的有功人员,我军各部队在历次革命战争时期也曾颁发过奖章和纪念章以示奖励。但是过去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奖励标准不统一,奖励范围也有很大局限。这次根据宪法规定颁发勋章、奖章,是对人民解放军在各个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一次总结性奖励。这种殊荣,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立功受勋人员的关心,也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伟大历史功绩的肯定,对全军官兵具有巨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p><p>  </p>
和刘少奇有什么关系。陈光是被关起来了
<p>1、元帅:刘少奇还不够元帅授衔的条件。元帅应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 始人,刘在当时是做工人运动的。</p><p>2、大将:杨尚昆资历够了,军事素质差点,赵寿山是起义将领,不可能授大将,授上将还可以,当时一野的第一副司令员张宗逊才是上将。张、谭、邓还有李先念可以授大将,但当时都转为地方工作了。</p><p>3、上将:陈光、曾希圣可授大将,野战军后勤部长应当授中将</p>
就是我一直对周总理没有当个共和国元帅耿耿于怀!
<p>那位大哥给我介绍一下陈光啊??</p>
多了,老毛一带头不要全都得跟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