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对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时代解读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38:50
[2006-01-14] 对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时代解读与思考
■纪硕鸣 梁灵久
 十六届五中全会形成的战略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凸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观念」;强调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自主创新「二个新立足点」;著力实现国际和平、国内和谐、两岸和解「三个新目标」。
 从二年多来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可以看到,十六大「点题」,提出了党的执政环境转变,注重了发展必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十六届三中全会「立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对传统发展观进行了突破,要求以新的理念回答和思考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十六届四中全会真正「开题」,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明确了「四为一体」的发展构想;「省部级研讨班」正式「破题」,提出了「和谐社会六大特征」,完成了未来中国社会建设的初步构想。十六届五中全会则可是「做题」了,提出用五年的时间开创一个新局面。
从「稳定压倒一切」到「建立和谐社会」
 1989年2月26日,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甚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2005年2月11日在贵州考察工作时,胡锦涛就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以后在多个场合,胡锦涛多次突出强调建立「和谐社会」,成为这个时代的强音。
 从本质上来讲,「稳定压倒一切」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仔细想想,前者与后者又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前者往往是从上到下,后者更多考虑的是基层百姓的实际利益;前者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后者则强调社会内在的稳定条件,注重自主、自觉性。
「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必须科学」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在这个硬道理下,邓小平的实践性表现为「摸著石头过河」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发展走了二十五年,成绩蜚声国际,代价也是沉重的。现在到了将经验总结为理论,并对实践作出指导的时刻了。「摸著石头过河」的「发展硬道理」的改革方针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今后或许还继续会在某些领域起一些作用,但绝不能再作为未来改革的主旋律了。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近二十年来,邓小平的前半句话已经得到落实,但邓小平提出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至今尚未有著落。
 胡锦涛上任不到三年,提出了中国在发展经济时必须力争在外部与内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领域与经济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平衡关系。胡锦涛希望在中国人均GDP达到或超过三千美元时,可以落实邓小平提出的中国人民将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效率优先」到「更加注重公平」
 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的中国社会都将效率优先放于首位,将社会公平作为「兼顾」,追逐的是单一的指标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现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不公平造成许多矛盾紧张与社会不和谐现象,潜伏隐患,不时爆发。如继续把社会公平放在「兼顾」的第二位,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将更为突出,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不符。
 五中全会不仅提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仅要关心经济增长的速度,还要关心中国将建立一种社会自然均衡发展的国家。市场经济本质上是需求经济,公平原则有利于培养需求能力,同时能满足人类除物质需求以外的其他需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喊了几十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在人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中,经济社会发展是手段,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目的。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将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以人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的需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疾苦将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
从「社会主义本质」到「和谐社会六大特征」
 邓小平对甚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原则的概括,即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廿八字「本质论」的提出,准确回答了甚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中国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认识窠臼,走出计划体制的羁绊,迅速发展经济,曾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
 2005年初,时隔十三年后胡锦涛在和谐社会高级研讨班上,对和谐社会基本特征进行了原则概括,即「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又一个廿八字「特征论」的提出,现实地回答了社会发展的目的和道路,为中国突破传统发展理念,走科学和谐的发展道路,明确了可选择的路径。
摘自《广角镜》NO.400 2006年1月16日-2月15日)(文汇论坛)[2006-01-14] 对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时代解读与思考
■纪硕鸣 梁灵久
 十六届五中全会形成的战略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凸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观念」;强调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自主创新「二个新立足点」;著力实现国际和平、国内和谐、两岸和解「三个新目标」。
 从二年多来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可以看到,十六大「点题」,提出了党的执政环境转变,注重了发展必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十六届三中全会「立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对传统发展观进行了突破,要求以新的理念回答和思考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十六届四中全会真正「开题」,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明确了「四为一体」的发展构想;「省部级研讨班」正式「破题」,提出了「和谐社会六大特征」,完成了未来中国社会建设的初步构想。十六届五中全会则可是「做题」了,提出用五年的时间开创一个新局面。
从「稳定压倒一切」到「建立和谐社会」
 1989年2月26日,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甚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2005年2月11日在贵州考察工作时,胡锦涛就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以后在多个场合,胡锦涛多次突出强调建立「和谐社会」,成为这个时代的强音。
 从本质上来讲,「稳定压倒一切」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仔细想想,前者与后者又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前者往往是从上到下,后者更多考虑的是基层百姓的实际利益;前者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后者则强调社会内在的稳定条件,注重自主、自觉性。
「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必须科学」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在这个硬道理下,邓小平的实践性表现为「摸著石头过河」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发展走了二十五年,成绩蜚声国际,代价也是沉重的。现在到了将经验总结为理论,并对实践作出指导的时刻了。「摸著石头过河」的「发展硬道理」的改革方针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今后或许还继续会在某些领域起一些作用,但绝不能再作为未来改革的主旋律了。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近二十年来,邓小平的前半句话已经得到落实,但邓小平提出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至今尚未有著落。
 胡锦涛上任不到三年,提出了中国在发展经济时必须力争在外部与内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领域与经济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平衡关系。胡锦涛希望在中国人均GDP达到或超过三千美元时,可以落实邓小平提出的中国人民将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效率优先」到「更加注重公平」
 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的中国社会都将效率优先放于首位,将社会公平作为「兼顾」,追逐的是单一的指标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现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不公平造成许多矛盾紧张与社会不和谐现象,潜伏隐患,不时爆发。如继续把社会公平放在「兼顾」的第二位,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将更为突出,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不符。
 五中全会不仅提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仅要关心经济增长的速度,还要关心中国将建立一种社会自然均衡发展的国家。市场经济本质上是需求经济,公平原则有利于培养需求能力,同时能满足人类除物质需求以外的其他需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喊了几十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在人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中,经济社会发展是手段,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目的。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将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以人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的需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疾苦将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
从「社会主义本质」到「和谐社会六大特征」
 邓小平对甚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原则的概括,即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廿八字「本质论」的提出,准确回答了甚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中国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认识窠臼,走出计划体制的羁绊,迅速发展经济,曾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
 2005年初,时隔十三年后胡锦涛在和谐社会高级研讨班上,对和谐社会基本特征进行了原则概括,即「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又一个廿八字「特征论」的提出,现实地回答了社会发展的目的和道路,为中国突破传统发展理念,走科学和谐的发展道路,明确了可选择的路径。
摘自《广角镜》NO.400 2006年1月16日-2月15日)(文汇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