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柞麻:中国能源不算紧张 须走重化工道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16:49
何祚庥:中国能源不算紧张 须走重化工道路


www.XINHUANET.com   2005-12-28 15:44:54  来源:中新网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祚庥
    中国真正出现能源紧张问题,将会在15年20年之后。而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完全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现在大家普遍关注能源紧张,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不该走重化工道路,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论断。通过对能源形势的分析,严格讲近期不算太紧张。石油进口的价格高一点,但对中国的经济还不至于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我认为未来10-15年以内,石油进口的问题不是很大。电力问题大一点,但目前我们煤的支持是有的。真正出现能源紧张问题,将会在15年至20年之后。一些经济学家之所以做出上述论断,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未来可能在此期间出现突破性进展。这些突破并非停留在空谈阶段,现实的技术路径已经比较清楚,只要我们投入,动员科技界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用10年到15年时间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可以做到;风机、大风机可以做到;太阳能、光发电我们也有某种设想,而且已经做出样机了。太阳能热发电,也有某种设想,而且不久也会有样机出现。这些都不是很遥远的东西,而是近期就可以做出来的。在这些技术上如果有所突破,不仅会对中国有重大影响,也可能对世界形势产生重大影响,至少中国不必为能源问题介入国际能源竞争,保证中国更有效地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中国未来20年必须走重工业化道路,最基本的原因在于是老百姓的需求。我们的人均电能到今年年底还不到400瓦,是美国当前人均电力水平的1/7。中国农村还有6.5亿人口,9亿农民大概有2.5亿进了城。中国的工业化首先就是城市化,城市的人口要占到整个人口的90%,至少80%,这才是城市化。我们离这个水准还差得远呢。城市化,就要盖房子,修桥铺路,就要钢筋水泥,这是巨大的需求。因此我们的工业化是史无前例的工业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宏观的思维,看不见中国的需求,就讲现在不应走重化工道路,说得不好听,是缺乏群众观念。
    反对走重化工道路的人讲要用服务业来替代重工业,但服务业大发展的前提是城市化,它要求人口有一定的集中度。如果中国还停留在六七亿农村人口的水平,要大发展服务业,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国家的投入是主要的,大企业也应该投入科技创新。我们企业目前的发展模式有问题,就是尽量争取出口,靠廉价的劳动力,靠廉价的能源、资源来推动出口。(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祚庥
    中国真正出现能源紧张问题,将会在15年20年之后。而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完全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现在大家普遍关注能源紧张,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不该走重化工道路,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论断。通过对能源形势的分析,严格讲近期不算太紧张。石油进口的价格高一点,但对中国的经济还不至于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我认为未来10-15年以内,石油进口的问题不是很大。电力问题大一点,但目前我们煤的支持是有的。真正出现能源紧张问题,将会在15年至20年之后。一些经济学家之所以做出上述论断,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未来可能在此期间出现突破性进展。这些突破并非停留在空谈阶段,现实的技术路径已经比较清楚,只要我们投入,动员科技界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用10年到15年时间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可以做到;风机、大风机可以做到;太阳能、光发电我们也有某种设想,而且已经做出样机了。太阳能热发电,也有某种设想,而且不久也会有样机出现。这些都不是很遥远的东西,而是近期就可以做出来的。在这些技术上如果有所突破,不仅会对中国有重大影响,也可能对世界形势产生重大影响,至少中国不必为能源问题介入国际能源竞争,保证中国更有效地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中国未来20年必须走重工业化道路,最基本的原因在于是老百姓的需求。我们的人均电能到今年年底还不到400瓦,是美国当前人均电力水平的1/7。中国农村还有6.5亿人口,9亿农民大概有2.5亿进了城。中国的工业化首先就是城市化,城市的人口要占到整个人口的90%,至少80%,这才是城市化。我们离这个水准还差得远呢。城市化,就要盖房子,修桥铺路,就要钢筋水泥,这是巨大的需求。因此我们的工业化是史无前例的工业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宏观的思维,看不见中国的需求,就讲现在不应走重化工道路,说得不好听,是缺乏群众观念。
    反对走重化工道路的人讲要用服务业来替代重工业,但服务业大发展的前提是城市化,它要求人口有一定的集中度。如果中国还停留在六七亿农村人口的水平,要大发展服务业,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国家的投入是主要的,大企业也应该投入科技创新。我们企业目前的发展模式有问题,就是尽量争取出口,靠廉价的劳动力,靠廉价的能源、资源来推动出口。(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8 17:12:50编辑过]
何祚庥:中国能源不算紧张 须走重化工道路


www.XINHUANET.com   2005-12-28 15:44:54  来源:中新网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祚庥
    中国真正出现能源紧张问题,将会在15年20年之后。而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完全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现在大家普遍关注能源紧张,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不该走重化工道路,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论断。通过对能源形势的分析,严格讲近期不算太紧张。石油进口的价格高一点,但对中国的经济还不至于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我认为未来10-15年以内,石油进口的问题不是很大。电力问题大一点,但目前我们煤的支持是有的。真正出现能源紧张问题,将会在15年至20年之后。一些经济学家之所以做出上述论断,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未来可能在此期间出现突破性进展。这些突破并非停留在空谈阶段,现实的技术路径已经比较清楚,只要我们投入,动员科技界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用10年到15年时间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可以做到;风机、大风机可以做到;太阳能、光发电我们也有某种设想,而且已经做出样机了。太阳能热发电,也有某种设想,而且不久也会有样机出现。这些都不是很遥远的东西,而是近期就可以做出来的。在这些技术上如果有所突破,不仅会对中国有重大影响,也可能对世界形势产生重大影响,至少中国不必为能源问题介入国际能源竞争,保证中国更有效地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中国未来20年必须走重工业化道路,最基本的原因在于是老百姓的需求。我们的人均电能到今年年底还不到400瓦,是美国当前人均电力水平的1/7。中国农村还有6.5亿人口,9亿农民大概有2.5亿进了城。中国的工业化首先就是城市化,城市的人口要占到整个人口的90%,至少80%,这才是城市化。我们离这个水准还差得远呢。城市化,就要盖房子,修桥铺路,就要钢筋水泥,这是巨大的需求。因此我们的工业化是史无前例的工业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宏观的思维,看不见中国的需求,就讲现在不应走重化工道路,说得不好听,是缺乏群众观念。
    反对走重化工道路的人讲要用服务业来替代重工业,但服务业大发展的前提是城市化,它要求人口有一定的集中度。如果中国还停留在六七亿农村人口的水平,要大发展服务业,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国家的投入是主要的,大企业也应该投入科技创新。我们企业目前的发展模式有问题,就是尽量争取出口,靠廉价的劳动力,靠廉价的能源、资源来推动出口。(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祚庥
    中国真正出现能源紧张问题,将会在15年20年之后。而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完全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现在大家普遍关注能源紧张,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不该走重化工道路,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论断。通过对能源形势的分析,严格讲近期不算太紧张。石油进口的价格高一点,但对中国的经济还不至于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我认为未来10-15年以内,石油进口的问题不是很大。电力问题大一点,但目前我们煤的支持是有的。真正出现能源紧张问题,将会在15年至20年之后。一些经济学家之所以做出上述论断,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未来可能在此期间出现突破性进展。这些突破并非停留在空谈阶段,现实的技术路径已经比较清楚,只要我们投入,动员科技界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用10年到15年时间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可以做到;风机、大风机可以做到;太阳能、光发电我们也有某种设想,而且已经做出样机了。太阳能热发电,也有某种设想,而且不久也会有样机出现。这些都不是很遥远的东西,而是近期就可以做出来的。在这些技术上如果有所突破,不仅会对中国有重大影响,也可能对世界形势产生重大影响,至少中国不必为能源问题介入国际能源竞争,保证中国更有效地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中国未来20年必须走重工业化道路,最基本的原因在于是老百姓的需求。我们的人均电能到今年年底还不到400瓦,是美国当前人均电力水平的1/7。中国农村还有6.5亿人口,9亿农民大概有2.5亿进了城。中国的工业化首先就是城市化,城市的人口要占到整个人口的90%,至少80%,这才是城市化。我们离这个水准还差得远呢。城市化,就要盖房子,修桥铺路,就要钢筋水泥,这是巨大的需求。因此我们的工业化是史无前例的工业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宏观的思维,看不见中国的需求,就讲现在不应走重化工道路,说得不好听,是缺乏群众观念。
    反对走重化工道路的人讲要用服务业来替代重工业,但服务业大发展的前提是城市化,它要求人口有一定的集中度。如果中国还停留在六七亿农村人口的水平,要大发展服务业,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国家的投入是主要的,大企业也应该投入科技创新。我们企业目前的发展模式有问题,就是尽量争取出口,靠廉价的劳动力,靠廉价的能源、资源来推动出口。(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8 17:12:50编辑过]
老伯,您辛苦奋斗了一辈子,劳苦功高,退休了就好好休息,颐养天年,不要一天到晚张嘴乱说话[em06][em06][em06][em06]
何祚庥说的没错。工业化是必经之路,因为没有工业化的基础,任何所谓的后现代文明就没有立足的根基。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农村如果不能向城市那样大规模用上便宜的电力和自来水,就不可能有什么现代化的进步。
广大老百姓要过上城市里的人的“文明生活”,没有发达的工业水平是做不到的。
[B]以下是引用[I]clift[/I]在2005-12-28 17:11:00的发言:[/B][BR]老伯,您辛苦奋斗了一辈子,劳苦功高,退休了就好好休息,颐养天年,不要一天到晚张嘴乱说话[em06][em06][em06][em06]
<TABLE cellSpacing=3 cellPadding=3 width="96%" border=0>

<TR>
<TD class=s9_g width="100%"></TD></TR>
<TR>
<TD bgColor=#008080 height=2>
<P align=center></P></TD></TR>
<TR>
<TD bgColor=#f8f8f3>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tyle="FONT-SIZE: 12pt">请何院士解释一下"中国能源不算紧张"</FONT></STRONG></P></TD></TR>
<TR>
<TD bgColor=#f8f8f3>
<P align=center>日期:2005-12-29 作者:刘克军) 来源:红网</P></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00%"></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00%"></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00%"></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00%"></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00%"></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00%"></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00%"></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00%"></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00%"></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00%"></TD></TR>
<TR>
<TD class=S11_b>
<P>  12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二次全会上直陈“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十分复杂”。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司长刘治更是直接表态,高能耗项目将“一个也不放过”,全部予以淘汰。(12月28日《第一财经日报》)  <BR><BR>  与此同时,中科院院士何祚庥28日在《中国产经新闻》上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称,中国的能源问题近期不算太紧张。他认为,中国真正出现能源紧张问题,将会在15年或者20年之后。他还乐观地认为,“而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完全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BR><BR>  何院士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很单纯,是想阐释自己的观点——建议中国走重工业化道路。应该承认,这种心系祖国建设的赤子之情,让我等十分钦佩。但是,笔者今天斗胆向何院士请教的是:如何来理解“中国能源不算紧张”?  <BR><BR>  首先,中国能源到底算不算紧张?官方公布的资料结果表明:自2003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告急,尤其是电,仅2004年夏季,全国拉闸限电的省份就达24个省份(2月1日新华社)。也就是说,官方声称“资源紧张”是有依据的,那么,何院士的依据呢?  <BR><BR>  何院士承认,中国电力方面确实存在资源紧张的问题,但他认为“中国有可供支持的煤”“石油进口的问题不是很大”。这话确实不假,但我想请教何院士,您老有没有摸过中国的煤炭家底?你知不知道我们还有多少可供支配的煤?也许我们今天还可以把大量的煤用来发电,可多年以后呢,我们总不能把地球留给后代的资源也悉数挥霍殆尽吧?至于“石油进口问题”,我想何院士就更是“不当家不知材米贵了”,在能源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进口石油”难道就不需要花钱吗?如果再换个角度想象,如果我们使用的石油需要从外国大量进口的时候,还能说“中国能源不算紧张”吗?  <BR><BR>  其次,15年或20年后,中国是不是一定能很好地解决能源技术问题,进而开辟出新的能源?何院士认为,那些担心能源危机的人,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未来可能出现的突破性进展。他还乐观地认为,只要我们投入并动员科技界去研究,用10年到15年时间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但何院士可能忽视了一个常识:尽管希望无限接近,但只要它一天没有投入生产、变成现实,那么,它就只能还是希望、还是“可能”。如今,这些技术还没有解决,我们就指望着它来缓解能源危机,是不是有点等鸡下蛋、等米下锅的感觉呢?  <BR><BR>  最后,我还想请教何院士,您希望“中国能源不算太紧张”的观点,带给公众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呢?想让国人继续高歌“中国地大物博、能源极大丰富”吗?想让国人继续不顾现实、盲目开发高耗能项目吗?也许,是我误解了何院士,但是,这确实是我您的这一观点时最真实的第一感觉,除非何院士能够不吝屈尊给我等普通老百姓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  <BR><BR>  我以为,在全民构建节约型社会、政府高层力推能源政策转变的关键时刻,宣称“中国能源不太紧张”的论调是不合时宜的,希望何院士三思。</P></TD></TR></TABLE>
<P>倪光南、何怍庥都是大嘴巴</P>
工业化是必须的,提高中工业也是必须的,老百姓要住好就要好房子,就要建房子的钢铁、水泥、起重设备等等,要生产这些就必须建工厂;要出行方便,就必须见好道路、机场、汽车、火车、地铁列车、公交车等等,要生产这些还是需要工厂;要治病,就要药品、设备,生产这些还是必须建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