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扫盲:袁盎与晁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30:32
【原创】汉文化扫盲(112):袁盎与晁错 [ 语迟 ] 2005-07-06 19:34:08

  中国历史写事件,基本上是裹在个人历史里写,关注的是人。这是从《史记》开的头。《史记》以前写历史是编年体,其实也是以人为主。春秋笔法很省墨,大战争惊人事件等等,一两个字就打发了。不象西方史学那么琐碎苍白。西方史学的研究方向不同,西方历史关注的是事件。比如奥斯卡最佳影片《英国病人》,这个电影就可以说明西方文化在关注什么。影片情节是发生在战争期间的一场婚外恋,因为在战争的背景下发生,男女主人翁的结局相当奇葩。影片并不是在刻画人物,而意在刻画战争。如果传统的中国人来写这个故事,就会写人的,道学家会来一番道德批判,情圣们则会描绘出一对超凡的才子佳人。例如《三言二拍》的名篇《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个故事的背景同样是战乱,写的是北宋南渡时,国破家亡的两个年轻人,在异地他乡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对战乱一笔带过,却把卖油郎对花魁娘子的绵绵情意,写得婉转动人。


  比如《史记》记载的飞将军李广,这个人的才能世所公认,不但才干“天下无双”,为人品德也非常可观。李广做二千石的官做了40年,死的时候却家无余财,一辈子也不曾考虑添产置业的事情。有了朝廷封赏辄分赐麾下,而且身先士卒。然而李广的命运却很蹭蹬,一生郁郁不得志,结果也很惨。当年连文帝都为之可惜,说李广如果在高祖时代,万户侯岂足道哉?

  然而终其一生,李广也不过是个省部级干部。看着一群歪瓜裂枣都能封侯进爵,地位远在自己之上,李广发牢骚说:“从和匈奴打仗起我就参与,到现在因为汉匈战争封侯的有几十个人,可老子寸尺之功都捞不到,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这是命中注定的吗?当时一起喝酒的一个半仙,叫做王朔的,就问李广,你做过什么亏心事情没有?果然,李广曾经诱降八百羌人,却违背承诺在羌人归降的当天就将其全部杀戮。就是这件生儿子没屁眼的事情一直放不下,耿耿于怀。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而《史记》中,把一件极小的事情与李广一生的惊涛骇浪并列放在一起,想必有太史公的言外之意。李广曾经在家赋闲的时候,有次可能犯了宵禁,在东莞被抓了。被一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呵斥。李广说,老子是李广。那也不行,拘留。派出所关了一晚上。没过多久,天子召拜李广为太守,李广复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那个小官。

  宋楚瑜这次来大陆,说过一句话是“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话说得很对。从这件小事上看,李广虽然天下无双,却是个心胸狭隘的人,睚眦必报。这个事情应该就是《李将军列传》的点睛之笔。李广如此坎坷愤懑不得志,其实也许并不为杀已降,也许只因为他没有那么大的胸怀而已。

  古语云,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李广封不了侯拜不了相,就是因为你不是那般人物。。。例如《大宅门》中的白景琦,此人对钱就没什么概念,挥金如土不知吝啬为何物,他从来也没把钱当回事。这就是所谓的千金之人,因为他有那么大的心胸。世间汲汲于富贵者,大多都是舍本逐末,只向外头去求财,却从不考虑向内来修心,尔等且扪心自问,“人皆欲富也,且问万贯缠腰,如何布置?”你有那么大的肚量心胸装得下这许多的钱吗?

  佛学说“命由心造”,古语说“大德必得其位”、“大德必得其寿”、“大德必得其禄”。李广就是个反例。可见做个大德有多么难。李广虽然心胸狭窄,但是他那些好处却也难得,没几个人比得了。李广自裁之日,“一军皆哭”,百姓则“老壮皆为垂涕”。司马迁说李广的好处是“其身正,不令而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带兵很松散,纪律不严,但是士兵“咸乐为之死”。这就是李广正义凛然的效果,下属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也。

  另外两个例子,就是本贴的题目:《袁盎晁错列传》。

  司马迁把袁盎晁错放在一起写有点意思,袁盎晁错虽然势同水火,这两个人却是一样的人,两个人的悲惨结局都是由自己的性格决定的。袁盎晁错的生死角力发生在吴楚叛乱的时刻。晁错这时已经乱了方寸。的确,吴王叛乱与晁错有直接关系,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晁错的原则还是不错的,那就是必须削藩来巩固中央集权。国中国的局面久则必乱。这一点晁错看得不错。但是晁错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也是一般人常犯的,那就是对于削藩缺乏通盘的谋划考虑。只想着削藩削藩,削藩了以后怎样,他不管。结果枪响了,出事了。晁错心里没谱,就乱了方寸。居然昏了头,建议景帝杀袁盎来追究罪责。这有个屁用。晁错要杀袁盎,袁盎反过来就劝景帝杀晁错,分析得头头是道,结果景帝就骗着把晁错给杀了,灭门九族。杀了也没什么用。诸侯们不但没有因此退兵,还差点把前去游说的袁盎也给杀了。

  《史记》说晁错这个人“峭直刻深”,峭是尖锐锋利的意思,直是不会拐弯,刻是苛刻,深是过分。所谓“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福薄之人”,有些人说话写东西做事非常狠,不留余地。这就是“刻深”。 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相由心生,物以类聚。晁错是这样的人,汉景帝也是这样的人。《容斋随笔》说,“汉景帝忍杀”。说“考其天资,则刻戾忍杀之人耳。”说景帝早先“因博戏杀吴太子”,已经跟吴王结了梁子,这次削藩的力度又过大,吴王才反了。袁盎劝景帝杀晁错一人,景帝却以大逆罪把晁错全家都杀了。七王之乱中也滥杀无辜,手段残忍。还说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不给筷子,呵斥着让周亚夫站起来,侮辱他,一点也不尊重大臣。最终找了个小罪杀了周亚夫。。。

  晁错这人太不成熟了。综观晁错一生,一路平步青云,并无历练和磨难,性格没有被打磨,也把这世上的事想的太简单了。晁错最终成了政治的牺牲品,结局是“衣朝衣斩东市”,被骗到了法场,到死前一刻才知道皇帝要杀他。而且是腰斩。诸位看这个“峭直刻深”,不正是一把刀么?无论是这把刀,还是刻戾忍杀的汉景帝,都是晁错的性格变出来的。这就是相由心生。

  与晁错一样,袁盎也是常称引大道理,慷慨激昂,对于政治十分热心。很有西西河的蛇精病风格。曾经宦官赵同在皇帝那里给袁盎上烂药,中伤袁盎,袁盎苦无良策应对。袁盎的侄子袁种出主意说,找个机会当着皇帝的面骂赵同一次,侮辱他,你看赵同再咋说你坏话。袁盎对于毁谤这种事情感到忧虑,这也说明其患得患失的缺点,心地不光明。《史记》说袁盎“好声矜贤,竟以名败”,好声就是很看重声望,矜贤就是因为贤德而自满。袁盎自诩贤德,很会做人,《袁盎晁错列传》里写了一些,比如其手下与其婢女私通,袁盎装看不见,后来事情败露,手下逃跑,袁盎亲自追他回来,还把婢女相赐,成人之美。正由于袁盎会做人,得人心,结果就被众人夸的找不着北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袁盎最终因轻率地卷入夺嫡这种敏感的帝王家事而死于非命,这就是名声害了他。他几乎和晁错一样,感觉太好,自满到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庄子》中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作恶会受到惩罚,行善则会得到名望,而名望与刑罚一样,都是可以杀人的。所以聪明人躲避名望犹避水火,出了名并不是什么好事。只有那些蠢人才会一天到晚幻想着不择手段的要出名。

  本贴写了三个人物的故事,目的不是要来臧否人物,这三个人心胸性格上的缺点对我们有借鉴意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内省也。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而修正心胸,这就是明哲保身。【原创】汉文化扫盲(112):袁盎与晁错 [ 语迟 ] 2005-07-06 19:34:08

  中国历史写事件,基本上是裹在个人历史里写,关注的是人。这是从《史记》开的头。《史记》以前写历史是编年体,其实也是以人为主。春秋笔法很省墨,大战争惊人事件等等,一两个字就打发了。不象西方史学那么琐碎苍白。西方史学的研究方向不同,西方历史关注的是事件。比如奥斯卡最佳影片《英国病人》,这个电影就可以说明西方文化在关注什么。影片情节是发生在战争期间的一场婚外恋,因为在战争的背景下发生,男女主人翁的结局相当奇葩。影片并不是在刻画人物,而意在刻画战争。如果传统的中国人来写这个故事,就会写人的,道学家会来一番道德批判,情圣们则会描绘出一对超凡的才子佳人。例如《三言二拍》的名篇《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个故事的背景同样是战乱,写的是北宋南渡时,国破家亡的两个年轻人,在异地他乡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对战乱一笔带过,却把卖油郎对花魁娘子的绵绵情意,写得婉转动人。


  比如《史记》记载的飞将军李广,这个人的才能世所公认,不但才干“天下无双”,为人品德也非常可观。李广做二千石的官做了40年,死的时候却家无余财,一辈子也不曾考虑添产置业的事情。有了朝廷封赏辄分赐麾下,而且身先士卒。然而李广的命运却很蹭蹬,一生郁郁不得志,结果也很惨。当年连文帝都为之可惜,说李广如果在高祖时代,万户侯岂足道哉?

  然而终其一生,李广也不过是个省部级干部。看着一群歪瓜裂枣都能封侯进爵,地位远在自己之上,李广发牢骚说:“从和匈奴打仗起我就参与,到现在因为汉匈战争封侯的有几十个人,可老子寸尺之功都捞不到,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这是命中注定的吗?当时一起喝酒的一个半仙,叫做王朔的,就问李广,你做过什么亏心事情没有?果然,李广曾经诱降八百羌人,却违背承诺在羌人归降的当天就将其全部杀戮。就是这件生儿子没屁眼的事情一直放不下,耿耿于怀。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而《史记》中,把一件极小的事情与李广一生的惊涛骇浪并列放在一起,想必有太史公的言外之意。李广曾经在家赋闲的时候,有次可能犯了宵禁,在东莞被抓了。被一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呵斥。李广说,老子是李广。那也不行,拘留。派出所关了一晚上。没过多久,天子召拜李广为太守,李广复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那个小官。

  宋楚瑜这次来大陆,说过一句话是“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话说得很对。从这件小事上看,李广虽然天下无双,却是个心胸狭隘的人,睚眦必报。这个事情应该就是《李将军列传》的点睛之笔。李广如此坎坷愤懑不得志,其实也许并不为杀已降,也许只因为他没有那么大的胸怀而已。

  古语云,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李广封不了侯拜不了相,就是因为你不是那般人物。。。例如《大宅门》中的白景琦,此人对钱就没什么概念,挥金如土不知吝啬为何物,他从来也没把钱当回事。这就是所谓的千金之人,因为他有那么大的心胸。世间汲汲于富贵者,大多都是舍本逐末,只向外头去求财,却从不考虑向内来修心,尔等且扪心自问,“人皆欲富也,且问万贯缠腰,如何布置?”你有那么大的肚量心胸装得下这许多的钱吗?

  佛学说“命由心造”,古语说“大德必得其位”、“大德必得其寿”、“大德必得其禄”。李广就是个反例。可见做个大德有多么难。李广虽然心胸狭窄,但是他那些好处却也难得,没几个人比得了。李广自裁之日,“一军皆哭”,百姓则“老壮皆为垂涕”。司马迁说李广的好处是“其身正,不令而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带兵很松散,纪律不严,但是士兵“咸乐为之死”。这就是李广正义凛然的效果,下属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也。

  另外两个例子,就是本贴的题目:《袁盎晁错列传》。

  司马迁把袁盎晁错放在一起写有点意思,袁盎晁错虽然势同水火,这两个人却是一样的人,两个人的悲惨结局都是由自己的性格决定的。袁盎晁错的生死角力发生在吴楚叛乱的时刻。晁错这时已经乱了方寸。的确,吴王叛乱与晁错有直接关系,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晁错的原则还是不错的,那就是必须削藩来巩固中央集权。国中国的局面久则必乱。这一点晁错看得不错。但是晁错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也是一般人常犯的,那就是对于削藩缺乏通盘的谋划考虑。只想着削藩削藩,削藩了以后怎样,他不管。结果枪响了,出事了。晁错心里没谱,就乱了方寸。居然昏了头,建议景帝杀袁盎来追究罪责。这有个屁用。晁错要杀袁盎,袁盎反过来就劝景帝杀晁错,分析得头头是道,结果景帝就骗着把晁错给杀了,灭门九族。杀了也没什么用。诸侯们不但没有因此退兵,还差点把前去游说的袁盎也给杀了。

  《史记》说晁错这个人“峭直刻深”,峭是尖锐锋利的意思,直是不会拐弯,刻是苛刻,深是过分。所谓“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福薄之人”,有些人说话写东西做事非常狠,不留余地。这就是“刻深”。 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相由心生,物以类聚。晁错是这样的人,汉景帝也是这样的人。《容斋随笔》说,“汉景帝忍杀”。说“考其天资,则刻戾忍杀之人耳。”说景帝早先“因博戏杀吴太子”,已经跟吴王结了梁子,这次削藩的力度又过大,吴王才反了。袁盎劝景帝杀晁错一人,景帝却以大逆罪把晁错全家都杀了。七王之乱中也滥杀无辜,手段残忍。还说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不给筷子,呵斥着让周亚夫站起来,侮辱他,一点也不尊重大臣。最终找了个小罪杀了周亚夫。。。

  晁错这人太不成熟了。综观晁错一生,一路平步青云,并无历练和磨难,性格没有被打磨,也把这世上的事想的太简单了。晁错最终成了政治的牺牲品,结局是“衣朝衣斩东市”,被骗到了法场,到死前一刻才知道皇帝要杀他。而且是腰斩。诸位看这个“峭直刻深”,不正是一把刀么?无论是这把刀,还是刻戾忍杀的汉景帝,都是晁错的性格变出来的。这就是相由心生。

  与晁错一样,袁盎也是常称引大道理,慷慨激昂,对于政治十分热心。很有西西河的蛇精病风格。曾经宦官赵同在皇帝那里给袁盎上烂药,中伤袁盎,袁盎苦无良策应对。袁盎的侄子袁种出主意说,找个机会当着皇帝的面骂赵同一次,侮辱他,你看赵同再咋说你坏话。袁盎对于毁谤这种事情感到忧虑,这也说明其患得患失的缺点,心地不光明。《史记》说袁盎“好声矜贤,竟以名败”,好声就是很看重声望,矜贤就是因为贤德而自满。袁盎自诩贤德,很会做人,《袁盎晁错列传》里写了一些,比如其手下与其婢女私通,袁盎装看不见,后来事情败露,手下逃跑,袁盎亲自追他回来,还把婢女相赐,成人之美。正由于袁盎会做人,得人心,结果就被众人夸的找不着北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袁盎最终因轻率地卷入夺嫡这种敏感的帝王家事而死于非命,这就是名声害了他。他几乎和晁错一样,感觉太好,自满到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庄子》中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作恶会受到惩罚,行善则会得到名望,而名望与刑罚一样,都是可以杀人的。所以聪明人躲避名望犹避水火,出了名并不是什么好事。只有那些蠢人才会一天到晚幻想着不择手段的要出名。

  本贴写了三个人物的故事,目的不是要来臧否人物,这三个人心胸性格上的缺点对我们有借鉴意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内省也。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而修正心胸,这就是明哲保身。


谬论,文人玩的说辞罢了

从来就没有什么心胸大的命题,只有原则问题

是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的问题

李广,“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和 “杀了那个小官”是自身原则有问题,犯法要法办的问题

不要提什么心胸大的问题

这些文人就喜欢乱得结论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你这样心胸大,罪行既往不咎,对敌人不分好坏,手下谁还听你的?谁还替你卖命?队伍怎么带?

宋楚瑜的话是“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那是有目的的

就像中国和苏联建交和美国建交一样,也要说这种话,是让对方慷慨点,之前过节不要追究,对自己多支援点的意思

这是敌强我弱,摒弃前嫌的时候说的话

这些文人说心胸,我就想吐

谬论,文人玩的说辞罢了

从来就没有什么心胸大的命题,只有原则问题

是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的问题

李广,“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和 “杀了那个小官”是自身原则有问题,犯法要法办的问题

不要提什么心胸大的问题

这些文人就喜欢乱得结论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你这样心胸大,罪行既往不咎,对敌人不分好坏,手下谁还听你的?谁还替你卖命?队伍怎么带?

宋楚瑜的话是“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那是有目的的

就像中国和苏联建交和美国建交一样,也要说这种话,是让对方慷慨点,之前过节不要追究,对自己多支援点的意思

这是敌强我弱,摒弃前嫌的时候说的话

这些文人说心胸,我就想吐
次轨道 发表于 2016-8-6 08:44
谬论,文人玩的说辞罢了

从来就没有什么心胸大的命题,只有原则问题
图样图森破,三踏思拿衣服。
你那个穆斯林的帖子怎么弃楼了?如一个真正的穆斯林一样逃避辩论。
李广纯属军事能力太差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李广性格豪爽,不是那种睚眦必报的人。
李广做省部级干部还不够?他就配做个团长!
就别拿道德来糊弄人了。

同样的大军 新败,靠枪毙人来立威,整肃军纪。



刘伯承在大别山枪,小兵只不过拿了村民的几件衣服,就把人给毙了


毙人来可不含糊,过后TG历史写起来还沾沾自喜。


桂系李宗仁在十万大山也干过类似的事情,写回忆录的时候,自问良心道德上过不去。

但是TG最后得了江山,和道德有一毛钱关系
寂寞拾秋客 发表于 2016-8-6 11:09
李广性格豪爽,不是那种睚眦必报的人。
霸陵尉哭晕在厕所。
282513536 发表于 2016-8-6 10:57
李广纯属军事能力太差
军事能力不差,打法问题,看赶上了哪个时代,后世薛万彻还不是封了公。


哈哈,LZ啊,你这个伎俩太简单了,别在这里继续装了……
心胸有多大,世界有多大?你不就是要忽悠广大人民群众对你们驴教徒心胸宽大吗?你们驴教徒干了这么多破烂事,还要我们对你们心胸宽大?
还拿晁错来说事?是不是想说我们不能反穆斯林啊?是不是想说,反穆斯林要考虑后果,你们穆斯林敢造反,对不对?那些说反穆斯林的人,最终会被上头杀掉,是不是?在反穆斯林的战争中,立过功劳的将军,也会被上头杀掉,就像周亚夫那样,是不是啊?
拿中国古典故事来说事,你们穆斯林太嫩了,挑几个似是而非例子就想忽悠大家,你们太蠢了。中国的历史一而再、再而三的表明,反对入侵、反对分裂、反对邪教的,千百年后都是英雄。制造分裂、屠杀人民、用邪教压迫人民的,永远都是历史的败类,你们穆斯林也不会例外。
你们穆斯林不要指望我们心胸会有多大,你们穆斯林每多做一件事,都会让我对你们的心胸更小一点,我相信广大人民群众是一样的。
敢造反就来,你们敢造反,人民群众会好不手软的杀光你们。“杀降不祥”,对不起,这种事情不存在,我们是无神论者。
最后说一句,你们穆斯林能不能做到“心胸有多大,世界有多大”?你们穆斯林有没有想过“杀降不祥”?你们穆斯林是怎么对待别人的?你们有没有哪怕一丝一毫尊重别人的想法?你们穆斯林做事情像魔鬼野兽一样,还想忽悠别人?你们好自为之

哈哈,LZ啊,你这个伎俩太简单了,别在这里继续装了……
心胸有多大,世界有多大?你不就是要忽悠广大人民群众对你们驴教徒心胸宽大吗?你们驴教徒干了这么多破烂事,还要我们对你们心胸宽大?
还拿晁错来说事?是不是想说我们不能反穆斯林啊?是不是想说,反穆斯林要考虑后果,你们穆斯林敢造反,对不对?那些说反穆斯林的人,最终会被上头杀掉,是不是?在反穆斯林的战争中,立过功劳的将军,也会被上头杀掉,就像周亚夫那样,是不是啊?
拿中国古典故事来说事,你们穆斯林太嫩了,挑几个似是而非例子就想忽悠大家,你们太蠢了。中国的历史一而再、再而三的表明,反对入侵、反对分裂、反对邪教的,千百年后都是英雄。制造分裂、屠杀人民、用邪教压迫人民的,永远都是历史的败类,你们穆斯林也不会例外。
你们穆斯林不要指望我们心胸会有多大,你们穆斯林每多做一件事,都会让我对你们的心胸更小一点,我相信广大人民群众是一样的。
敢造反就来,你们敢造反,人民群众会好不手软的杀光你们。“杀降不祥”,对不起,这种事情不存在,我们是无神论者。
最后说一句,你们穆斯林能不能做到“心胸有多大,世界有多大”?你们穆斯林有没有想过“杀降不祥”?你们穆斯林是怎么对待别人的?你们有没有哪怕一丝一毫尊重别人的想法?你们穆斯林做事情像魔鬼野兽一样,还想忽悠别人?你们好自为之
李广自不量力,这是家族传承,他先祖李信吹牛20万灭楚,结果被项燕打得大败,他孙子李陵吹牛5千打匈奴,结果全军覆没,自己还投降敌人;睚眦必报也是一脉相承,李广侍强凌弱杀霸陵尉,李敢以下犯上击伤卫青。
赵家二少 发表于 2016-8-6 11:20
就别拿道德来糊弄人了。

同样的大军 新败,靠枪毙人来立威,整肃军纪。
铁的纪律懂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以为是开玩笑的?
军事能力不差,打法问题,看赶上了哪个时代,后世薛万彻还不是封了公。
打法问题不正是军事能力的体现?真是令人无语
 宋楚瑜这次来大陆,说过一句话是“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宋楚瑜这个官迷,俺就不说啥了,况且他在台湾是公认的目光短浅之辈
282513536 发表于 2016-8-6 12:11
打法问题不正是军事能力的体现?真是令人无语
那薛万彻的军功是靠军事能力差建立起来的?

chendelei1980 发表于 2016-8-6 11:59
铁的纪律懂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以为是开玩笑的?


什么铁的,都是糊弄人的,杀人立威而已。。


现在各地兵痞,干的破事比大别山那事恶劣多了去了,枪毙了哪个。。

按照三大纪律,现在将军一级 的有几个干净的,升官的时候有没有花钱买?


为什么不是全部都执行纪律。



就是看人,看情况,有选择的执行,
chendelei1980 发表于 2016-8-6 11:59
铁的纪律懂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以为是开玩笑的?


什么铁的,都是糊弄人的,杀人立威而已。。


现在各地兵痞,干的破事比大别山那事恶劣多了去了,枪毙了哪个。。

按照三大纪律,现在将军一级 的有几个干净的,升官的时候有没有花钱买?


为什么不是全部都执行纪律。



就是看人,看情况,有选择的执行,
什么铁的,都是糊弄人的,杀人立威而已。。




杀人立威,狗牙党杀自己的士兵绝对比tg多,咋就没威?糊弄谁呢?你忘记了狗牙党革命军人连坐法么
从影片“英国病人”了解二战史?从“卖油郎独占花魁”了解宋金之际,南渡汉人的生活状态?只能说,视角真的很奇葩。
那薛万彻的军功是靠军事能力差建立起来的?
薛万彻是谁我不认识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运气都不好那肯定是他自己的问题


看史记
李广就是一些花边新闻
根本没有什么丰功伟绩
司马迁为啥包装他?
司马迁不就是因为李陵投降案被阉的吗?
说他不得封侯是因为坑杀降俘坏了风水纯属牵强附会
这事不值得讨论

看史记
李广就是一些花边新闻
根本没有什么丰功伟绩
司马迁为啥包装他?
司马迁不就是因为李陵投降案被阉的吗?
说他不得封侯是因为坑杀降俘坏了风水纯属牵强附会
这事不值得讨论
282513536 发表于 2016-8-6 13:14
薛万彻是谁我不认识
这可真是令人无语

逐风者之剑 发表于 2016-8-6 12:59
杀人立威,狗牙党杀自己的士兵绝对比tg多,咋就没威?糊弄谁呢?你忘记了狗牙党革命军人连坐法么


你这个玩笑开大了

士兵这个没有详细记录,无从查证。。

但是TG自己枪毙的将军以上级别,绝对远远多于KMD,
无论49年前还是现在,都有证可查

杀人立威而已,不过现在看来,一不敢多杀,二杀了也不一定能立威、
逐风者之剑 发表于 2016-8-6 12:59
杀人立威,狗牙党杀自己的士兵绝对比tg多,咋就没威?糊弄谁呢?你忘记了狗牙党革命军人连坐法么


你这个玩笑开大了

士兵这个没有详细记录,无从查证。。

但是TG自己枪毙的将军以上级别,绝对远远多于KMD,
无论49年前还是现在,都有证可查

杀人立威而已,不过现在看来,一不敢多杀,二杀了也不一定能立威、
你这个玩笑开大了

士兵这个没有详细记录,无从查证。。

1937年10月4日,61军中将军长李服膺因忻口战役不战而逃在太原被枪决。
  1938年1月24日,山东省省主席.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上将,因放弃山东
在汉口被枪决。
  1938年6月12日,骑兵第4军中将军长檀自新,因不服调遣被枪决。
  1938年6月17日,88师少将师长龙慕韩,因擅自放弃兰封被处死刑。
  1939年5月1日,79师少将师长段朗如,因“决心不坚,畏缩不前,坐失战机”
被“军前正法”。
  1939年6月24日,新四军四支队少将司令高敬亭,因不服调遣被枪决。
  1940年12月8日,第39集团军中将总司令兼69军军长石友,三因通敌叛国被
处决。
  1941年10月, 74军58师少将师长廖龄奇,因作战不利在南岳衡山被枪决。
  1944年8月25日,第4军中将军长张德能,因保卫长沙不利被处死刑。
  1944年9月20日,93军中将军长陈牧,因擅弃广西全县阵地被处死刑。
  1945年7月6日,兵役署长(中将)程润波因“办理兵役,舞弊多端”被枪毙

抗战时期tg杀了几个
1937年10月4日,61军中将军长李服膺因忻口战役不战而逃在太原被枪决。
  1938年1月24日,山东省省主席 ...
红军时期,肃反毙了几千个都不止
吴王清君侧的牌子立得巧,要破代价也小,皇帝灭自己一亲信夺吴王起兵的牌子。
如果吴王是打除庸君的牌子,也就没那么大声势和响应。晁错也就不会死。
至于准备,吴王一直在准备,如果时间再久,后代血缘越远,打更不可避免。
红军时期,肃反毙了几千个都不止
狗牙党清党,不算军政,就杀了30多万,算上军政,会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