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扫盲]驱逐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21:29:05
兵器就是矛和盾的相互超越。为了对付鱼雷艇,海战场上便出现了专门打击鱼雷艇的炮艇。后来逐步发展成独立的舰种,即驱逐舰。它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担负起诸多的海上使命。随着导弹装备到舰艇上,导弹驱逐舰便诞生了。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驱逐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排水量和适航性
    现状
    由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海军战略由近海调整到远海、大洋,所以要求驱逐舰的排水量不断加大,导致驱逐舰越造越大。尤其是70年代以来,英、美、法、日、意、荷、加拿大等国建造的驱逐舰,绝大多数的排水量都在4000吨以上,而二战结束时的大型驱逐舰,一般为3000多吨。现在,美国的“基德”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9574吨,舰长171.7米,舰宽为16.8米;“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为8040吨,舰长171.7米,舰宽为16.8米;“伯克”级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为9023吨,舰长为153.8米,舰宽20.4米;前苏联的“无畏”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达到8700吨,舰长为163.5米,舰宽为19.3米;我国产的新型驱逐舰标准排水量也达到了4200多吨。舰体逐渐向肥胖型过渡,其中“伯克”级的长宽比达到了7。9,“无畏”级达到8。7,并且现在绝大多数的驱逐舰都有减摇鳍系统,使得舰船在无储备燃油的情况下不需要海水压载,就能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可抗9级以上的横风,其稳定性大大提高。驱逐舰的空间增大和稳定性的提高,导致了一场舰上生活的革命。越来越多的国家,已不再单纯地强调舰员通过高强度训练适应远洋作战的需要,而是通过科学方法在提高舰员本身素质的同时,逐步改善舰上的居住、饮食、作战、娱乐等条件,从而保证舰员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服役的积极性。美、英、法、日等国的新型驱逐舰舱室越来越宽敞,大多有空调和换气设备。
  以日本正在建造的新型驱逐舰为例,在舰体依然较大的前提下,通过高度自动化,减少舰上在编人员,使居住条件有了质的突破。日本的旧驱逐舰几十名士兵住一个大舱。新型舰改为几个人一间舱室,每个舰员有一个大型衣物架。休息室和卧室分开。休息室里有一个泡茶机,有各种图书杂志,有卫星接收的电视,还可以播放录像。舰上还设有健身房,里面有各种健身设备。老式驱逐舰的值勤人员一般都在露天甲板上活动,日晒雨淋。而新型驱逐舰改为在封闭室内值勤,既不受露天之苦,又可以使值勤人员提高值勤质量。
    发展趋势
    影响驱逐舰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有:(1)海洋观念,包括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和依赖性,对海洋权益的维护及扩张,对海洋开发和占有的战略;(2)海上兵器观,包括对各种舰船的认识,作用的划分,使命的确定等等;(3)海上武器的发展,包括对空、对潜、对陆、对水面目标武器的发展性能、体积等;(4)动力装置的发展,包括装载燃料性能等;(5)舰员对舱室的要求,包括工作舱室、生活舱室和文体活动舱室。
    从世界范围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海洋的巨大作用,目光从近海转向远洋,为从无穷的海洋资源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而明争暗斗。为了满足这种战略需要,有发展能力的国家日益重视续航能力,新型驱逐舰一般都达到6000海里以上,这就要求为巨大的动力装置多储备燃油,扩大舰上的储油空间。
    就海上武器来说,高科技的武器应越来越轻巧。但是,许多国家热衷于打“不见面的战争”,要求海上武器射程远,尤其是导弹。例如,美国舰载巡航导弹射程已达250海里以上,其体积过小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热衷于远洋作战,要求舰上的弹药尽可能多携带一些。
    目前,世界上的核燃料有限,核技术复杂,且价格昂贵,所以各国的驱逐舰动力基本上是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它的体积和满载排水量成正比,排水量越大,动力装置的体积越大。
    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讲究,水兵对舱室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舰上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大,对设施的舒适性要求增大。
    [face=黑体]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分析,可以断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驱逐舰仍将朝着越来越大的总趋势发展,新型舰的排水量不会低于4000吨,有的可能突破万吨大关。[/face]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限度,驱逐舰不会无限度增大,否则,它就不再是驱逐舰了。
    航速和续航能力
    现状
    由于驱逐舰越来越大,所以驱逐舰的航速在30节左右徘徊不前。但是,为了赢得海上战场的主动权,世界各国在驱逐舰的航速上挖空心思,拼命求快。美国1958年下水的“孔兹”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6150吨,比二战期间的驱逐舰几乎增加一倍,但航速达到了33节。就是满载排水量为9023吨的“伯克”级驱逐舰其航速也在30节以上。80年代后期入役的“无畏”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8700吨,航速达到30节。世界各国为了提高驱逐舰的航速,除了改善舰体、改良武器设备等舰载设备之外,主要在其动力装置上下功夫。一是提高主机功率,增加主机台数;二是改蒸汽轮机为燃气轮机;三是采用联合动力形式;四是大胆采用核动力。美国“基德”级驱逐舰的动力装置为4台LM2500燃气轮机,88000马力。“无畏”级驱逐舰动力装置为4台燃气轮机,总功率达120000马力。标准排水量为7804吨的美国驱逐舰“班布里奇”号(又称驱逐领舰,后划为巡洋舰),率先采用了核动力装置。现在海战的发展不仅要求驱逐舰快,而且要跑的远,因此,战后驱逐舰续航能力越来越强。长途奔袭马岛并在这一著名战役中被击沉的英国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航速在18节时的续航能力为4000海里,自持力45天以上。美国的“伯克”级驱逐舰20节时的续航力为4400海里,而“亚当斯”级在同样航速时能达8000海里。法国F70反潜驱逐舰的续航能力在18节时竟达到8500海里。在求得高续航能力方面,世界各国依据各自的战略思想、科技和工业水平的特点而有所侧重,但总的措施不外乎这几条:(1)改进动力,降低油耗;(2)改进油料性能,以求得高效能;(3)在不影响其它舰载设备的情况下加大储油量;(4)实施科学航行方法;(5)改善武器装备等舰载设备,以减轻重量;(6)改进舰体本身,以降低阻力。
    发展趋势
    航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1)舰体规模大小及舰型的合理性;(2)动力装置的规格及性能;(3)吨位的大小。吨位与航速始终呈矛盾状态,一方面,世界各国不断加大舰体吨位;另一方面,努力提高航速。而事实上,两者很难兼而得之。
    新型的动力装置,就大多数来讲,采取两种形式:全燃交替动力型和全燃联合动力型。前者的优越性是节省燃料,缺点是主机维修量大;后者的优点是主机使用维修方便,但耗油量大。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不能完全解决动力系统与吨位的矛盾。[B]在舰体规模、吨位与航速构成矛盾的情况下,多数国家宁可要前者而牺牲后者。正是因为如此,尽管动力系统性能越来越好,但驱逐舰的航速并没有提高,甚至还略有降低。许多国家追求大舰体、大吨位。在人们的观念中,舰载武器的射程比舰体本身的高航速重要的多。[/B]历史上那种靠高航速抢占有利阵位,从而用火炮击沉对方的海战方式,已经过时,代之以制导武器远距离准确打击对方。鉴于这种认识,驱逐舰的航速只要符合大型编队整体航速的要求就行了。
    当然,不管怎样,航速高毕竟是战场制胜要素之一。在首先满足探测设备、武器设备、储油、水、粮和人员对空间要求的前提下,世界各国仍在不停地谋求驱逐舰的高航速,在舰型、动力装置性能、燃料性能等方面绞尽脑汁。因此,从总的发展趋势看,驱逐舰的航速还会提高。21世纪的驱逐舰航速不会低于30节,大多将在35节左右,相信有一天驱逐舰的航速会突破40节大关。
    驱逐舰的武器装备
    现状
    驱逐舰是在海上作战的平台,因此提高它的战斗力是最根本的目标。在这方面,世界各国侧重不同,总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火力配置;(2)改善舰体材料,提高抗打击性;(3)改善探测设备,以赢得战场主动;(4)改善通信等电子设备,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5)提高舰的适航性,以利于在各种复杂海区活动;
  (6)提高舰员素质,以充分发挥舰艇的效能;(7)改善动力设备,以在速度等方面超越对方。其中最直接、最突出的是表现在火力配置和探测与反探测装备上。美国到2000年仍可作为驱逐舰主力使用的“伯克”级,可以在整个90年代到2000年之后,迎击来自空中的敌方威胁。它的垂直发射系统不仅能垂直发射“阿斯洛克”和“标准”导弹,还可垂直发射“战斧”巡航导弹。1990年入役的10艘“无畏”级驱逐舰,被认为“装备了使任何潜艇感到畏惧的反潜武器”,它有两座SS—N—14舰对潜导弹发射装置,两座RBU6000型12管反潜火箭发射器,两架卡—27反潜直升机。射程30海里的SS—N—14反潜导弹,可以加装核弹头,被击中的潜艇必毁无疑。“无畏”级上的反潜直升机,与美国现役的“海王”反潜直升机性能差不多,反潜搜索活动范围很大,而且两架直升机交替进行,空中搜索可以持续不断。探测装置中,有先进的拖曳式声纳,可以远距离准确探明潜艇的位置。
  “无畏”级驱逐舰上的对空武器采用垂直发射,型号为最先进的SA—N—9舰对空导弹,可以在360°的全方位打击空中目标。法国F70反潜驱逐舰,其探测装备中有1套DIBV1A“旺皮尔”红外监视系统。日本正在建造的最新型驱逐舰,舷部外张大,上层建筑物的外壁与甲板不垂直。这种改进,可以大大减弱敌方雷达的反射截面积,在一定距离之外,可以达到隐身目的。该舰装备的MK50反潜鱼雷,是从美国引进的。这种新型鱼雷专打击双壳体新型核潜艇,鱼雷采用了定向、两次爆炸技术,鱼雷命中潜艇之后,引信先引爆前半部的炸药,把潜艇外壳炸穿,使鱼雷后部继续向前挺进,打进潜艇内壳实施第二次爆炸。两次爆炸只隔几微秒时间。据实验证明,被击中的潜艇生还的可能性极小。1986年开始,日本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技先进的优势,研制成功了SSM—1B导弹。这种导弹射程150千米,命中率较高,性能超过了美国的“鱼叉”。日本从美国进口SH—60B反潜直升机后,改装了自己研制的更为先进的电子设备,将其更名为SH—60J。机上的先进电子设备有:处理各种信息的电子计算机、对海搜索雷达、拖曳式声纳、拖曳式磁探仪、声纳浮标收信机、电子侦察系统。它的反潜搜索面积大,快速准确。它装备的现代化反潜鱼雷,可以不在本舰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单独将敌潜艇击沉。通过日本的新型驱逐舰可以看出,在世界各国拼命增加驱逐舰的威力过程中,谁的科技、工业水平领先,谁就处于领先地位。
    发展趋势
    从全世界驱逐舰总的发展趋势看,驱逐舰的使命范围越来越大。它除了完成在编队护航、巡逻警戒中防空、攻潜等使命外,还可能充当海上战术兵器的角色。
    过去的驱逐舰,一般是在海战场上使用火炮和鱼雷,打击来自空中、海洋的目标,偶尔对岸上的作战行动实施火力支援。自从海上新式武器——导弹装备到驱逐舰以后,情况渐渐发生了变化。驱逐舰开始用威力更大的武器,打击远距离的重大目标。世界各国在驱逐舰发展的竞争中,其中重要项目之一,是不断更新舰载导弹的型号,使导弹的射程越来越远,战斗部的装药量越来越大,摧毁力越来越强,以致于能够打击远距离敌国的战术目标。
    海湾战争中,美国使用大型驱逐舰对伊拉克本土的战术目标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充分显示驱逐舰的新威力,令世界瞩目。可以预言,沿着舰载武器的高度制导化、远射程、大威力的方向发展下去,驱逐舰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它介于航母、巡洋舰和小型舰艇之间,既比大型舰灵活好用,又比小型舰威大势猛。因此,它在局部战争中还会频频动用,又颇能出色完成任务。驱逐舰的使命呈扩大趋势。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驱逐舰的传统使命不会丢掉,即在护航警戒中完成防空、反潜的主要任务。因此,驱逐舰在武器配置上,根据需要仍然以这两类武器为主,或者以反潜武器为主,或者以防空武器为主。
    目前,世界上作战潜艇的性能越来越好,潜深大,航速高,发射武器半径大,对水面舰艇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为了对付这些高性能的潜艇,世界各国在反潜装备上不断更新,纷纷装备作用距离大、灵敏度高、识别能力强的拖曳线列阵声纳。驱逐舰在改进探测设备的同时,应积极安装反探测设备,使反潜火箭发射装置更加完善。除此以外,未来驱逐舰采取的措施还会有:(1)改善动力系统,降低噪声,达到缩短敌方声纳探测距离的目的;(2)改变舰上的上层建筑面积和角度,使敌方雷达远距离捕捉不到;(3)降低排气热度,以防止敌方红外设备探测;(4)使用新型涂料吸收敌方雷达射来的电磁波。随着未来新型涂料的性能提高,一旦达到全部吸收雷达电磁波的性能指标,那么对于雷达来说,驱逐舰就真正地做到“隐形”了。
    在驱逐舰的攻潜层次上,纷纷采用网中套网式的“多层次反潜火力”。一般为直升机攻潜,导弹攻潜,鱼雷攻潜和反潜火箭攻潜等4个反潜层次。从发展趋势看,将日益重视直升机攻潜。直升机机动性能好,作战半径大,居高临下,有老鹰抓小鸡般的优势。日本的新型驱逐舰无一例外地装上了攻潜直升机,而且不断改变直升机的性能。美国的新型驱逐舰,大批装备第二代直升机攻潜系统。
    目前,比较先进的“海麻雀”、“海响尾蛇”、“拉姆”等型号的导弹,已普遍使用。但世界各国并不满足,继续研制精度更高、反应更快的防空导弹,以对付敌方反舰导弹和飞机的攻击。因此,在未来驱逐舰防空武器的发展中,小口径炮的性能会不断改进。一方面改进弹头和命中体制,另一方面改进发射系统,使之发射速率越来越大,并且用新型电脑系统使之全自动化。
    驱逐舰上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而多载武器又是它主要的目的之一。因此,世界各国将继续改进弹体本身的结构性能,使之在爆炸威力相同的前提下,体积尽量小一些。同时,还会在导弹发射装置的改进上下功夫,普遍采用垂直发射方式,缩小占用空间,扩大发射半径以达到全方位攻击,并改进性能,使其重量大大减轻,为大批量备弹创造条件。这样,未来驱逐舰的导弹备弹量将大大增加。
    驱逐舰的数量
    目前,世界上只有400多艘驱逐舰,在这些驱逐舰中,有相当一批是50~60年代建造的,舰龄已达30、40年。因此,在近期内,约有一半以上的驱逐舰将退出现役。
    作为兵器家族重要成员的驱逐舰,其数量的增减,取决于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和各国对驱逐舰作用的认识。就世界局势而言,普遍的观点是全球性的战争短时期内打不起来,而局部战争不会中断。世界舆论普遍要求遏制军备,纷纷要求裁军。这就决定了作为兵器之一的驱逐舰,数量上不会有突猛增加。在驱逐舰的发展上,世界各国在其数量和质量的重视程度上,普遍是质重于量,纷纷把高技术用于驱逐舰的建造上,试图在性能上处于领先地位。在性能优先的前提下发展数量,将是今后驱逐舰发展的总趋势。兵器就是矛和盾的相互超越。为了对付鱼雷艇,海战场上便出现了专门打击鱼雷艇的炮艇。后来逐步发展成独立的舰种,即驱逐舰。它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担负起诸多的海上使命。随着导弹装备到舰艇上,导弹驱逐舰便诞生了。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驱逐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排水量和适航性
    现状
    由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海军战略由近海调整到远海、大洋,所以要求驱逐舰的排水量不断加大,导致驱逐舰越造越大。尤其是70年代以来,英、美、法、日、意、荷、加拿大等国建造的驱逐舰,绝大多数的排水量都在4000吨以上,而二战结束时的大型驱逐舰,一般为3000多吨。现在,美国的“基德”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9574吨,舰长171.7米,舰宽为16.8米;“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为8040吨,舰长171.7米,舰宽为16.8米;“伯克”级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为9023吨,舰长为153.8米,舰宽20.4米;前苏联的“无畏”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达到8700吨,舰长为163.5米,舰宽为19.3米;我国产的新型驱逐舰标准排水量也达到了4200多吨。舰体逐渐向肥胖型过渡,其中“伯克”级的长宽比达到了7。9,“无畏”级达到8。7,并且现在绝大多数的驱逐舰都有减摇鳍系统,使得舰船在无储备燃油的情况下不需要海水压载,就能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可抗9级以上的横风,其稳定性大大提高。驱逐舰的空间增大和稳定性的提高,导致了一场舰上生活的革命。越来越多的国家,已不再单纯地强调舰员通过高强度训练适应远洋作战的需要,而是通过科学方法在提高舰员本身素质的同时,逐步改善舰上的居住、饮食、作战、娱乐等条件,从而保证舰员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服役的积极性。美、英、法、日等国的新型驱逐舰舱室越来越宽敞,大多有空调和换气设备。
  以日本正在建造的新型驱逐舰为例,在舰体依然较大的前提下,通过高度自动化,减少舰上在编人员,使居住条件有了质的突破。日本的旧驱逐舰几十名士兵住一个大舱。新型舰改为几个人一间舱室,每个舰员有一个大型衣物架。休息室和卧室分开。休息室里有一个泡茶机,有各种图书杂志,有卫星接收的电视,还可以播放录像。舰上还设有健身房,里面有各种健身设备。老式驱逐舰的值勤人员一般都在露天甲板上活动,日晒雨淋。而新型驱逐舰改为在封闭室内值勤,既不受露天之苦,又可以使值勤人员提高值勤质量。
    发展趋势
    影响驱逐舰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有:(1)海洋观念,包括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和依赖性,对海洋权益的维护及扩张,对海洋开发和占有的战略;(2)海上兵器观,包括对各种舰船的认识,作用的划分,使命的确定等等;(3)海上武器的发展,包括对空、对潜、对陆、对水面目标武器的发展性能、体积等;(4)动力装置的发展,包括装载燃料性能等;(5)舰员对舱室的要求,包括工作舱室、生活舱室和文体活动舱室。
    从世界范围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海洋的巨大作用,目光从近海转向远洋,为从无穷的海洋资源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而明争暗斗。为了满足这种战略需要,有发展能力的国家日益重视续航能力,新型驱逐舰一般都达到6000海里以上,这就要求为巨大的动力装置多储备燃油,扩大舰上的储油空间。
    就海上武器来说,高科技的武器应越来越轻巧。但是,许多国家热衷于打“不见面的战争”,要求海上武器射程远,尤其是导弹。例如,美国舰载巡航导弹射程已达250海里以上,其体积过小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热衷于远洋作战,要求舰上的弹药尽可能多携带一些。
    目前,世界上的核燃料有限,核技术复杂,且价格昂贵,所以各国的驱逐舰动力基本上是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它的体积和满载排水量成正比,排水量越大,动力装置的体积越大。
    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讲究,水兵对舱室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舰上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大,对设施的舒适性要求增大。
    [face=黑体]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分析,可以断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驱逐舰仍将朝着越来越大的总趋势发展,新型舰的排水量不会低于4000吨,有的可能突破万吨大关。[/face]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限度,驱逐舰不会无限度增大,否则,它就不再是驱逐舰了。
    航速和续航能力
    现状
    由于驱逐舰越来越大,所以驱逐舰的航速在30节左右徘徊不前。但是,为了赢得海上战场的主动权,世界各国在驱逐舰的航速上挖空心思,拼命求快。美国1958年下水的“孔兹”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6150吨,比二战期间的驱逐舰几乎增加一倍,但航速达到了33节。就是满载排水量为9023吨的“伯克”级驱逐舰其航速也在30节以上。80年代后期入役的“无畏”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8700吨,航速达到30节。世界各国为了提高驱逐舰的航速,除了改善舰体、改良武器设备等舰载设备之外,主要在其动力装置上下功夫。一是提高主机功率,增加主机台数;二是改蒸汽轮机为燃气轮机;三是采用联合动力形式;四是大胆采用核动力。美国“基德”级驱逐舰的动力装置为4台LM2500燃气轮机,88000马力。“无畏”级驱逐舰动力装置为4台燃气轮机,总功率达120000马力。标准排水量为7804吨的美国驱逐舰“班布里奇”号(又称驱逐领舰,后划为巡洋舰),率先采用了核动力装置。现在海战的发展不仅要求驱逐舰快,而且要跑的远,因此,战后驱逐舰续航能力越来越强。长途奔袭马岛并在这一著名战役中被击沉的英国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航速在18节时的续航能力为4000海里,自持力45天以上。美国的“伯克”级驱逐舰20节时的续航力为4400海里,而“亚当斯”级在同样航速时能达8000海里。法国F70反潜驱逐舰的续航能力在18节时竟达到8500海里。在求得高续航能力方面,世界各国依据各自的战略思想、科技和工业水平的特点而有所侧重,但总的措施不外乎这几条:(1)改进动力,降低油耗;(2)改进油料性能,以求得高效能;(3)在不影响其它舰载设备的情况下加大储油量;(4)实施科学航行方法;(5)改善武器装备等舰载设备,以减轻重量;(6)改进舰体本身,以降低阻力。
    发展趋势
    航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1)舰体规模大小及舰型的合理性;(2)动力装置的规格及性能;(3)吨位的大小。吨位与航速始终呈矛盾状态,一方面,世界各国不断加大舰体吨位;另一方面,努力提高航速。而事实上,两者很难兼而得之。
    新型的动力装置,就大多数来讲,采取两种形式:全燃交替动力型和全燃联合动力型。前者的优越性是节省燃料,缺点是主机维修量大;后者的优点是主机使用维修方便,但耗油量大。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不能完全解决动力系统与吨位的矛盾。[B]在舰体规模、吨位与航速构成矛盾的情况下,多数国家宁可要前者而牺牲后者。正是因为如此,尽管动力系统性能越来越好,但驱逐舰的航速并没有提高,甚至还略有降低。许多国家追求大舰体、大吨位。在人们的观念中,舰载武器的射程比舰体本身的高航速重要的多。[/B]历史上那种靠高航速抢占有利阵位,从而用火炮击沉对方的海战方式,已经过时,代之以制导武器远距离准确打击对方。鉴于这种认识,驱逐舰的航速只要符合大型编队整体航速的要求就行了。
    当然,不管怎样,航速高毕竟是战场制胜要素之一。在首先满足探测设备、武器设备、储油、水、粮和人员对空间要求的前提下,世界各国仍在不停地谋求驱逐舰的高航速,在舰型、动力装置性能、燃料性能等方面绞尽脑汁。因此,从总的发展趋势看,驱逐舰的航速还会提高。21世纪的驱逐舰航速不会低于30节,大多将在35节左右,相信有一天驱逐舰的航速会突破40节大关。
    驱逐舰的武器装备
    现状
    驱逐舰是在海上作战的平台,因此提高它的战斗力是最根本的目标。在这方面,世界各国侧重不同,总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火力配置;(2)改善舰体材料,提高抗打击性;(3)改善探测设备,以赢得战场主动;(4)改善通信等电子设备,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5)提高舰的适航性,以利于在各种复杂海区活动;
  (6)提高舰员素质,以充分发挥舰艇的效能;(7)改善动力设备,以在速度等方面超越对方。其中最直接、最突出的是表现在火力配置和探测与反探测装备上。美国到2000年仍可作为驱逐舰主力使用的“伯克”级,可以在整个90年代到2000年之后,迎击来自空中的敌方威胁。它的垂直发射系统不仅能垂直发射“阿斯洛克”和“标准”导弹,还可垂直发射“战斧”巡航导弹。1990年入役的10艘“无畏”级驱逐舰,被认为“装备了使任何潜艇感到畏惧的反潜武器”,它有两座SS—N—14舰对潜导弹发射装置,两座RBU6000型12管反潜火箭发射器,两架卡—27反潜直升机。射程30海里的SS—N—14反潜导弹,可以加装核弹头,被击中的潜艇必毁无疑。“无畏”级上的反潜直升机,与美国现役的“海王”反潜直升机性能差不多,反潜搜索活动范围很大,而且两架直升机交替进行,空中搜索可以持续不断。探测装置中,有先进的拖曳式声纳,可以远距离准确探明潜艇的位置。
  “无畏”级驱逐舰上的对空武器采用垂直发射,型号为最先进的SA—N—9舰对空导弹,可以在360°的全方位打击空中目标。法国F70反潜驱逐舰,其探测装备中有1套DIBV1A“旺皮尔”红外监视系统。日本正在建造的最新型驱逐舰,舷部外张大,上层建筑物的外壁与甲板不垂直。这种改进,可以大大减弱敌方雷达的反射截面积,在一定距离之外,可以达到隐身目的。该舰装备的MK50反潜鱼雷,是从美国引进的。这种新型鱼雷专打击双壳体新型核潜艇,鱼雷采用了定向、两次爆炸技术,鱼雷命中潜艇之后,引信先引爆前半部的炸药,把潜艇外壳炸穿,使鱼雷后部继续向前挺进,打进潜艇内壳实施第二次爆炸。两次爆炸只隔几微秒时间。据实验证明,被击中的潜艇生还的可能性极小。1986年开始,日本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技先进的优势,研制成功了SSM—1B导弹。这种导弹射程150千米,命中率较高,性能超过了美国的“鱼叉”。日本从美国进口SH—60B反潜直升机后,改装了自己研制的更为先进的电子设备,将其更名为SH—60J。机上的先进电子设备有:处理各种信息的电子计算机、对海搜索雷达、拖曳式声纳、拖曳式磁探仪、声纳浮标收信机、电子侦察系统。它的反潜搜索面积大,快速准确。它装备的现代化反潜鱼雷,可以不在本舰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单独将敌潜艇击沉。通过日本的新型驱逐舰可以看出,在世界各国拼命增加驱逐舰的威力过程中,谁的科技、工业水平领先,谁就处于领先地位。
    发展趋势
    从全世界驱逐舰总的发展趋势看,驱逐舰的使命范围越来越大。它除了完成在编队护航、巡逻警戒中防空、攻潜等使命外,还可能充当海上战术兵器的角色。
    过去的驱逐舰,一般是在海战场上使用火炮和鱼雷,打击来自空中、海洋的目标,偶尔对岸上的作战行动实施火力支援。自从海上新式武器——导弹装备到驱逐舰以后,情况渐渐发生了变化。驱逐舰开始用威力更大的武器,打击远距离的重大目标。世界各国在驱逐舰发展的竞争中,其中重要项目之一,是不断更新舰载导弹的型号,使导弹的射程越来越远,战斗部的装药量越来越大,摧毁力越来越强,以致于能够打击远距离敌国的战术目标。
    海湾战争中,美国使用大型驱逐舰对伊拉克本土的战术目标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充分显示驱逐舰的新威力,令世界瞩目。可以预言,沿着舰载武器的高度制导化、远射程、大威力的方向发展下去,驱逐舰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它介于航母、巡洋舰和小型舰艇之间,既比大型舰灵活好用,又比小型舰威大势猛。因此,它在局部战争中还会频频动用,又颇能出色完成任务。驱逐舰的使命呈扩大趋势。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驱逐舰的传统使命不会丢掉,即在护航警戒中完成防空、反潜的主要任务。因此,驱逐舰在武器配置上,根据需要仍然以这两类武器为主,或者以反潜武器为主,或者以防空武器为主。
    目前,世界上作战潜艇的性能越来越好,潜深大,航速高,发射武器半径大,对水面舰艇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为了对付这些高性能的潜艇,世界各国在反潜装备上不断更新,纷纷装备作用距离大、灵敏度高、识别能力强的拖曳线列阵声纳。驱逐舰在改进探测设备的同时,应积极安装反探测设备,使反潜火箭发射装置更加完善。除此以外,未来驱逐舰采取的措施还会有:(1)改善动力系统,降低噪声,达到缩短敌方声纳探测距离的目的;(2)改变舰上的上层建筑面积和角度,使敌方雷达远距离捕捉不到;(3)降低排气热度,以防止敌方红外设备探测;(4)使用新型涂料吸收敌方雷达射来的电磁波。随着未来新型涂料的性能提高,一旦达到全部吸收雷达电磁波的性能指标,那么对于雷达来说,驱逐舰就真正地做到“隐形”了。
    在驱逐舰的攻潜层次上,纷纷采用网中套网式的“多层次反潜火力”。一般为直升机攻潜,导弹攻潜,鱼雷攻潜和反潜火箭攻潜等4个反潜层次。从发展趋势看,将日益重视直升机攻潜。直升机机动性能好,作战半径大,居高临下,有老鹰抓小鸡般的优势。日本的新型驱逐舰无一例外地装上了攻潜直升机,而且不断改变直升机的性能。美国的新型驱逐舰,大批装备第二代直升机攻潜系统。
    目前,比较先进的“海麻雀”、“海响尾蛇”、“拉姆”等型号的导弹,已普遍使用。但世界各国并不满足,继续研制精度更高、反应更快的防空导弹,以对付敌方反舰导弹和飞机的攻击。因此,在未来驱逐舰防空武器的发展中,小口径炮的性能会不断改进。一方面改进弹头和命中体制,另一方面改进发射系统,使之发射速率越来越大,并且用新型电脑系统使之全自动化。
    驱逐舰上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而多载武器又是它主要的目的之一。因此,世界各国将继续改进弹体本身的结构性能,使之在爆炸威力相同的前提下,体积尽量小一些。同时,还会在导弹发射装置的改进上下功夫,普遍采用垂直发射方式,缩小占用空间,扩大发射半径以达到全方位攻击,并改进性能,使其重量大大减轻,为大批量备弹创造条件。这样,未来驱逐舰的导弹备弹量将大大增加。
    驱逐舰的数量
    目前,世界上只有400多艘驱逐舰,在这些驱逐舰中,有相当一批是50~60年代建造的,舰龄已达30、40年。因此,在近期内,约有一半以上的驱逐舰将退出现役。
    作为兵器家族重要成员的驱逐舰,其数量的增减,取决于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和各国对驱逐舰作用的认识。就世界局势而言,普遍的观点是全球性的战争短时期内打不起来,而局部战争不会中断。世界舆论普遍要求遏制军备,纷纷要求裁军。这就决定了作为兵器之一的驱逐舰,数量上不会有突猛增加。在驱逐舰的发展上,世界各国在其数量和质量的重视程度上,普遍是质重于量,纷纷把高技术用于驱逐舰的建造上,试图在性能上处于领先地位。在性能优先的前提下发展数量,将是今后驱逐舰发展的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