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辽宁民间投资增速负增长近6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53:33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720/14616627_0.shtml

上半年,东北地区民间投资滑落尤其严重,其中辽宁为58.1%的负增长。

在各地上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公布之际,18日,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各省(区、市)政府负责人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工作会议上,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各地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的基本状况时透露上述数据的。

15日,统计局发布的民间投资数据显示,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879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增速比1-5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民间投资增速几乎出现负增长,东北地区民间投资仅为8604亿元,增速为-31.9%。

分地区来看,其中辽宁为58.1%的负增长,黑龙江和吉林尚未公布。而广东民间投资逆势增长,增幅达19.6%,安徽、四川等中西部省份有一定回落,维持在6%左右。

这是历年来未出现的状况。李克强表示,目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经济走势分化明显。东部地区的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都不算低,但许多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东北一些省份民间投资回落叫人揪心。

“有的同志分析认为,东北之所以民间投资增速骤降,是因为前些年基础设施建设得比较健全,投资空间小了,真是这样吗?”李克强质问道,“别说辽宁,就是北京在基础建设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短板,一下大雨一些区域就会出现内涝。其他地区怎么会没有投资空间呢?今年6月以来的长江汛情更是提醒我们,我们的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短板,水利工程建设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如果我们不能更充分地调动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而是更多依靠政府投资,那不又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了吗?”李克强语调铿锵地反问道,“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依靠改革的力度,促升社会投资的‘温度’。”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李克强的语气恳切而又坚定,“各地方、各部门都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将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稳定在合理区间,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并为明年乃至今后几年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打下坚实基础。”

这已经是李克强第三次召开国务院相关会议讨论民间投资的问题了。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720/14616627_0.shtml

上半年,东北地区民间投资滑落尤其严重,其中辽宁为58.1%的负增长。

在各地上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公布之际,18日,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各省(区、市)政府负责人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工作会议上,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各地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的基本状况时透露上述数据的。

15日,统计局发布的民间投资数据显示,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879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增速比1-5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民间投资增速几乎出现负增长,东北地区民间投资仅为8604亿元,增速为-31.9%。

分地区来看,其中辽宁为58.1%的负增长,黑龙江和吉林尚未公布。而广东民间投资逆势增长,增幅达19.6%,安徽、四川等中西部省份有一定回落,维持在6%左右。

这是历年来未出现的状况。李克强表示,目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经济走势分化明显。东部地区的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都不算低,但许多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东北一些省份民间投资回落叫人揪心。

“有的同志分析认为,东北之所以民间投资增速骤降,是因为前些年基础设施建设得比较健全,投资空间小了,真是这样吗?”李克强质问道,“别说辽宁,就是北京在基础建设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短板,一下大雨一些区域就会出现内涝。其他地区怎么会没有投资空间呢?今年6月以来的长江汛情更是提醒我们,我们的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短板,水利工程建设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如果我们不能更充分地调动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而是更多依靠政府投资,那不又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了吗?”李克强语调铿锵地反问道,“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依靠改革的力度,促升社会投资的‘温度’。”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李克强的语气恳切而又坚定,“各地方、各部门都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将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稳定在合理区间,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并为明年乃至今后几年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打下坚实基础。”

这已经是李克强第三次召开国务院相关会议讨论民间投资的问题了。
东北特钢四面楚歌:47.7亿债券连环违约 债权人围剿

东北特殊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最近不到4个月内,连续7只、共计47.7亿元债券连环违约,而至今仍未给出任何解决方案。近日,违约“大户”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北特钢”)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这个中国北方最大的国有特钢企业,在最近不到4个月内,连续7只、共计47.7亿元债券连环违约,而至今仍未给出任何解决方案。

在经历两次持有人会议之后,债权人对地方国企“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应对已忍无可忍,不出意外的话,7月21日多只债券的债权人会议将同时召开。网传的“债转股”脱困方案是否为投资人买账?东北特钢的信用危机是否已经让投资人对地方国企失去信任,也许马上见分晓。

在市场人士看来,东北特钢连环违约如何解决,将具有标杆性的意义。

债权人“围剿”

7月19日东北特钢公告称,2015年度第二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债券简称:15东特钢PPN002)应于7月18日兑付本息,截至到期兑付日日终,公司未能筹措足额偿债资金,本期债券利息不能按期足额偿付,已构成实质性违约。本期债券发行规模8.7亿元,利率7.40%,本期应偿付利息金额6438万元。这是东北特钢第七次爆出债券违约,至此违约债券本金总额近48亿元。

7月18日下午,抚顺特钢[-1.35% 资金 研报](600399.SH)发布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东北特钢收到辽宁银监局《关于对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事情起因是东北特钢不能兑现一年前对于抚顺特钢的增持承诺。

去年7月8日,东北特钢承诺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抚顺特钢,累计金额不低于1.8亿元。不过,因为流动性资金不足等问题,东北特钢无力履行承诺。

实际上,东北特钢早已处于自身难保的境地。近年来因为拖欠贷款,先后9次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今年3月24日,该公司董事长杨华上吊身亡。3月28日东北特钢发行的“15东特钢CP001”8亿元债务宣告违约,开启了地方国企债券违约的序幕,自此东北特钢后续到期的债券全部违约。

然而,情况还在继续恶化。7月12日,13东特钢PPN001再度违约,15东特钢CP003兑付存在不确定性。

7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国开行议案倡议三会暂停辽宁省政府以及辽宁地区企业融资。

不过,当天晚上,国开行网站发表澄清公告称,上述为不实报道,国开行“本身不具备提起议案的职能和权利”。不过,声明也强调,“国开行作为东北特钢债券主承销商之一,将继续尽职履责,督促有关部门和东北特钢尽快履行偿债义务,尽最大可能保障债券投资人合法权益,维护区域金融生态安全。”

一位国有银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尽管国开行做出了否认,但是消息肯定不是空穴来风,推测是会议上有过这样的声音。由此反映出,此次东北特钢连环违约事件对于债权人来说,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中信证券[0.36% 资金 研报]研究部总监、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对《第一财经日报》称,议案理论上应由投资者提出,主承销商的职能是会议召集。持有人会议议案落地与否还看会议表决与发行人答复。持有人会议是持有人集体议事表达自身合理意愿的平台,也是持有人与偿付主体就重大事项进行沟通协商的重要机制安排,议案能否落地需投资者会议通过及发行人同意。

根据7月18日中国货币网公告,21日东北特钢的多只债券将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届时或许会是一个集中“清算”的日子。其中包括:中国银行[-0.30% 资金 研报]作为主承销商召开“12东特钢MTN1”中期票据第三次持有人会议;渤海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召开“15东特钢SCP001”超短期融资券第三次持有人会议;农业银行[-0.32% 资金 研报]作为召集人召开“13东特钢MTN2”中票的第3次持有人会议。

债转股市场不买账

自今年3月东北特钢首只债券违约以来,已经两次召开持有人会议,但至今未给出任何解决方案。

有媒体报道称,目前辽宁省政府正在游说中央政府,希望对东北特钢的金融债务按照70%的比例转为股权。也就是此前应对信用债违约坊间争议颇多的“债转股”方案。

其实在月初,一份名为《省政府东北特钢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就已经在互联网广泛流传。其中提到,会议讨论通过了东北特钢重组脱困工作方案,其主要内容为“债转股”。具体内容是“对金融债务按70%比例转为股权,30%保留,债转股完成后,原债权人可通过东北特钢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在资本市场退出”。

然而,对于这一方案,大多数债权人是表示拒绝的。而就在一个月前,东北特钢还发公告说承诺不进行债转股、不逃废债、保证债券本息兑付。

在债权人看来,东北特钢本身不是上市公司,这些债转股后,债权人投资的成本如何收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将来退出的渠道是什么?特别是这些产能过剩的企业,中国未来也不可能对它们大规模投资扩张,带动这些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对于债权人来说,一旦接受这方案,几乎意味着实实在在的损失。

“只是一种名义上的股东存在,但得不到任何回报,将来一旦破产清算,面临的风险更大。”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主任、第一创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兴韵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与此同时,“目前钢铁类的企业产能利率非常低,大量设备闲置,如果债转股增加了资本,也意味着生产规模可能得以继续扩张。”他说,这和中央所三令五申的“去产能”是相违背的。

今年3月随着地方国企、央企子公司相继打破刚兑以来,监管层、学界、市场人士曾热议债转股作为解决债务重组的一项重要方案。4月7日,中钢集团600亿债务重组方案上报国资委、银监会,并等待国务院批复。该方案涉及与几十家银行协商达成的减债、展期、债转股等条款。

尽管当时市场的质疑声不少,但仍然是翘首以盼,希望看到实实在在的案例。但事实却是,自去年信用债市场出现违约以来,除了个别债券日后将本息偿还,至今并没有哪一个违约的债券最终通过重组方案得到解决。

5月9日,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刊文明确表示,“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这被认为是“债转股”风向的大逆转。

6月15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吹风会上表示,债转股“要谨慎使用,要坚持市场原则、法治原则,不能容忍僵尸企业、过剩产能苟延残喘”。

此次东北特钢传言将通过债转股来解决,最终能否得到债权人认可还悬而未决。

彭兴韵对本报记者表示,可以推测,未来解决方案可能是从更高的中央层面来解决。“无非是通过家长式的协调,如果真的让地方政府面临大量的信用危机,估计更高层面会进行干预和协调。”

“这在中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没有设有地方政府的破产机制。但是,这对中国信用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前述国有银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也对本报记者称。

“这次东北特钢系列债务违约,也给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提了个醒,要在保证健全的信用机制的前提下,推动中国债券市场更加健康的、持续稳健的发展,而不以单纯的改变银行贷款和债券市场直接融资之间的关系,作为短期的直接目标和任务来完成。”彭兴韵指出。

地方国企风险大

东北特钢的标杆意义体现在:这是一家地方大型国有企业,在过去数十年的债市发展中,投资者都坚信,像这样的企业肯定面临着更强的刚性兑付且不会打破。而现在大家发现,当违约发生,真正处理起来难的,恰恰是地方国企。

彭兴韵告诉记者,“当国有企业一旦出现违约,债权人所面临的风险比一般民企还要高。”这种风险体现在,民营企业由于产权关系相对明确,企业的经理人员也是所有者,如果完全失去了信用,将来要通过市场化融资,将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民营企业反而更在乎自己的声誉。

“一旦地方政府参与进来,地方企业的贷款或者公开的债务出现违约,成本由金融机构来承担,也就是可以把成本往政府转嫁,但是借款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却是地方政府来享受,这是收益和成本的不对等。”彭兴韵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在一些债权人看来,东北特钢过分之处在于,信息披露做得不够,企业有逃废债之嫌。“之前出的几单违约,都是先‘闷在锅里’,然后直接发公告提示,如果东北特钢能够找到合理的途径比如破产清算的方式,公开自己的财务信息,反而能够得到市场的理解。”

彭兴韵对记者表示:“我对地方国企的偿债能力真的有所担忧,就此而言,地方国企的债务风险可能比一般的企业债务还要大。”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720/14617398_0.shtml
去那地方投资干嘛

别的地方是放水养鱼

有的地方是关门打狗
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何以牵出国开行:全因认知误区

证券时报记者李东亮

一则国开行提请证监会、银监会、发改委暂停辽宁省政府及企业融资,并倡议所有金融机构全面停止购买辽宁省政府及企业债券的消息,再度将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事件推上风口浪尖。

尽管国开行随后予以澄清,并称国开行作为中介机构不具备提起议案的职能和权利,但东北特钢债券违约最终牵出承销商国开行,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却不得不引发社会各界思考。

首先,作为承销商的国开行轻易陷入上述“消息”中,背后是社会各界对主承销商在债券违约过程中应该担当角色的认知误区。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中介服务规则》,主承销商应督促企业按时兑付债务融资工具本息,或履行约定的支付义务。企业不履行债务时,除非投资者自行追偿或委托他人进行追偿,否则主承销商应履行代理追偿职责。

由上可见,在债券出现违约时,中介机构的权利和职责边界是督促企业偿付、代理投资者追偿。但在我国社会目前的认知来看,中介机构有责任代理偿付,并有权利要求发行人偿付。

表现在形式上,诸如围堵中介机构办公场所,利用舆论“引导”公众,进而对中介机构施压等,包括这次舆论将投资者的议案和倡议硬生生安插在国开行身上。这是在利用国开行政策性银行身份和辽宁省的政府背景,同时向国开行和辽宁省政府施压。

实际上,这在过往债券和理财产品刚兑的时代十分奏效。但目前债券刚兑已被打破,投资者买者自负的理念需要长期培养,社会和舆论对债券违约认知同样需要更为理性和成熟,以免一则债券违约的经济事件最终演变为社会事件并走向复杂化。

其次,发债主体经营过程的监督及约束目前尚存实践空白,主承销商是否应该负责监督仍存争议。

主业亏损严重和现金流枯竭往往是公司债[0.01%]券违约的原因,但东北特钢是个例外。该公司债券最大的问题在于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过低,而又缺乏相应的机构监督这一动态指标,以及债券合约中缺乏约束利息保障倍数的条款。

据报道,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特钢企业,东北特钢2015年利润总额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30%。但东北特钢债券的利息保障倍数多年来维持在1.1倍左右,加之负债结构严重短期化,一旦外部融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公司连续出现违约便在情理之中。

这在过往多起债券违约案例中并不常见,尚未引起社会各界足够重视。如何通过强制性的合约条款约束发行人的日常经营行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是社会各界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借鉴境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我国投资者也应该要求发行人及其子公司维持较高的利息保障倍数,并执行保守的投资策略,禁止资产划转和过多的关联交易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不过,由谁来执行监督发行人日常经营中是否有危及债券投资者利益的行为,目前尚存在一定争议。社会各界普遍的看法是,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应该由主承销商来执行;而承销机构则认为,承销机构不应有限受益,却无限担责。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720/14616965_0.shtml
据报道,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特钢企业,东北特钢2015年利润总额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30%。



谁信?!!
李的主要政绩地区。看来以后考察干部要长时间
我在想,如果沈阳和北京的央企总部、高考录取率、中央财政拨款对调一下,是不是东北还是不行呢?究竟是东北官僚主义严重呢还是中央政府对各省本来就不公?


辽宁变成现在这个地步,李总理应该也有部分责任,毕竟是曾经的省委书记。团派上的人普遍能力不行,因为不是按正常程序一步一步往上走,能力未得到充分验证

辽宁变成现在这个地步,李总理应该也有部分责任,毕竟是曾经的省委书记。团派上的人普遍能力不行,因为不是按正常程序一步一步往上走,能力未得到充分验证
生育率辽宁是多少,按千人算只有日本的一半,按妇女算是日本的7折吧!!
远远低于俄罗斯!
claynk 发表于 2016-7-20 10:37
辽宁变成现在这个地步,李总理应该也有部分责任,毕竟是曾经的省委书记。团派上的人普遍能力不行,因为不是 ...
部分,前几年民间投资还不错。

现在是整个崩了。根本原因是45周岁以上人口占60%以上,2013年新生儿只有1963年他们爷爷辈的20%。

整个人口结构崩了,经济必然崩。

老年中国 从东北开始 过个10年是全国性的。

开个工厂或商店 招谁去?多数人已经过45岁,让谁来消费?多数人已经过45岁。

你打算几年回收成本 10年不长吧?!!成本没回收 多数人已经该退休了。

面临死亡人口,民间投资只能选择不投!
东北地区民间投资滑落尤其严重,其中辽宁为58.1%的负增长。


这是官方数字,面对领导大骂下,下面注了多少水份 未知!!


人民日报揭省市招商黑幕:几千万包装成几个亿
http://money.163.com/16/0717/07/BS5L9FH200253B0H.html

D媒这么说,东北没包装没水份?!! 谁信?!
我在想,如果沈阳和北京的央企总部、高考录取率、中央财政拨款对调一下,是不是东北还是不行呢?究竟是东北 ...
其实不是东北真的不行了,而是其他地方的人甚至政府都对东北形成思维定势和固有印象了,东北不行,人潮和钱潮都流出的地方,怎么可能行?
逗逼东北,我迁个户口回原籍已经去了三次了。一个刚毕业的小民警都各种打官腔。活该。。
逗逼东北,我迁个户口回原籍已经去了三次了。一个刚毕业的小民警都各种打官腔。活该。。
基层哪个部门,哪里都一样。
基层哪个部门,哪里都一样。
不是打地域口水。江浙的基层服务是最好的。
手填装克坦 发表于 2016-7-20 10:09
我在想,如果沈阳和北京的央企总部、高考录取率、中央财政拨款对调一下,是不是东北还是不行呢?究竟是东北 ...
哈哈哈,难道其他地方就有北京的待遇?为嘛其他地方大多都过得去的。
bwv1052 发表于 2016-7-20 11:06
其实不是东北真的不行了,而是其他地方的人甚至政府都对东北形成思维定势和固有印象了,东北不行,人潮和 ...
根本原因是 计汉减少 做的好。其生育率,老年人口比例全国最高,小孩比例全国最低。

它不完,天地不容!
真军牌 发表于 2016-7-20 10:58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人口问题不是东北滑坡的最主要问题,因为人口问题的负面效应现在还不是非常明显,过一二十年会越来越明显。

东北现在最紧急的问题不是民间投资下降或GDP增长末尾,而是债务问题。我知道辽宁的情况非常严峻,可能会产生几千亿的坏账。

大连去年底刚建好的跨海大桥,贷款了300多亿,这个桥是不收费的,大连市财政根本就无力偿还。

我刚刚还看到新闻李总理批评辽宁的基础设施投资不够。如果辽宁再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话,产生的坏账怎么办???辽宁的经济增速或财政收入根本就支撑不起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感觉李总理水平与能力严重不行。
人口问题不是东北滑坡的最主要问题,因为人口问题的负面效应现在还不是非常明显,过一二十年会越来越明显 ...
李刻墙本来就是辽宁前书记,他给东北的安排是国家投资万亿,他当然这么说了
去那地方投资,钱多的没地花了?
claynk 发表于 2016-7-21 19:11
人口问题不是东北滑坡的最主要问题,因为人口问题的负面效应现在还不是非常明显,过一二十年会越来越明显 ...
所以长老们有两个想不到,一个想不到水平这么差,另一个想不到这么狠
一汽和东北特钢,看看这俩做得垃圾事,傻子才去投资
从大学开始认识不少东北人,没地域歧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缺乏开拓意识。我在南方读书工作十几年了,感觉山东湖南湖北四川人做事比较拼一些。就拿前几年炒得沸沸扬扬的大庆内部招聘事件。你到南方看,有几个国企子女稀罕那玩意儿?别人都希望子女经商甚至出国(对于出国是否浪费中国社会资源不在此讨论)。
别指望会有第二次闯关东了。
哈克强当年在辽宁注水可是史无前例。
永远触及不到实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