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洪都集团K8总设计师石屏的先进事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28:34
身祖国的航空事业来自石屏童年的梦想,并成了他一生的追求。

  1934年,石屏出生在江西省波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三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人世。因为家境贫寒,石屏一边放牛,一边跑到村里的私塾读书。

  那时正值国难当头,昔日银帆点点、渔歌唱晚的美丽鄱湖,在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下,青山绿水在蹂躏中呻吟,伤痕累累,满目疮痍。望着肆无忌惮的敌机,看着荒凉的家园,无助的同胞,愤怒的石屏心里在滴血,总有一天,我要用自己造出的飞机,把你们狠狠地揍下来!……

  1949年全国解放了,失学在家近二年的石屏接到了中学的通知,他享受了甲等人民助学金,10月份复学报到。重新捧起久违的书本,石屏激动得热泪盈眶--是党和人民给了他读书的机会,是党和人民给这个农家的贫苦孩子插上了实现梦想的翅膀。怀着满腔热情,风华正茂的他留下了青春闪光的足迹:16岁加入共青团,18岁成为学校团支部书记,当选为县政府常委、选送到中南团校学习,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念高中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志愿军因为没有自己的飞机,初期蒙受了很大损失,消息传来,石屏被深深地触动了,想起童年时的经历,他更加坚定了投身祖国航空事业的决心。两年后,石屏高中毕业,考进了南京航空学院。从此,他把全部的人生投入到新中国的航空事业中,从未回头,从未动摇,一往无前,矢志不渝。

  1956年7月,石屏毕业来到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的地方--南昌飞机制造厂(现洪都集团公司)。终于可以设计飞机了,童年的梦想、少年的理想、青年的志向终于可以实现了,石屏兴奋得彻夜难眠。
在投身安2运输机研制的一年时间里,石屏经历了许多,看到了许多,也想到了许多。与新中国航空工业同时诞生的洪都集团,解放前是国民党的一个旧飞机修理厂,遍地废墟,杂草丛生。就在这片废墟上,洪都的创业者们边生产,边建家,风餐露宿,艰苦创业,把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送上了祖国的蓝天。洪都人众志成城、拼搏奉献的热火朝天场面,深深激励着年轻的石屏。

  参加设计后不久,石屏发现,面对每天没完没了的问题,面对那么多的算式、数据和图纸,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用。

  为了能够早日设计飞机,不服输的石屏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他一边工作,一边刻苦学习俄语、数学、力学等知识,加强基本功训练。强度计算是一项非常枯燥和繁杂的工作,整天坐着埋头计算,算了几公斤纸,有用的却只有几页纸,还不能有丝毫差错。个性沉稳的石屏没有产生烦躁,十分耐心。他坚信,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老老实实、严谨务实,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岁月悠悠,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勤奋者的脚步,追赶着蓝天的梦想。从设计员、设计组长、室主任到设计所副所长,石屏先后参与和主持了安2、初教六、东风103、强五系列改型机等多种型号飞机的仿制与研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锻炼了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为初教六飞机获国家质量金奖、强五飞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0年11月21日下午,K8首飞现场。

  随着一声令下,K8飞机矫健轻盈的身影腾空而起,直上蓝天,带着面世的欢欣,在云中翻腾出没,尽情舒展。当K8平稳地落下地面,试飞现场响起了一片欢呼,人们拥抱着,庆贺着。面对欢乐的人群,目光始终跟随着K8的石屏百感交集,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首飞成功了。经过多少艰辛与努力,多少荆棘与坎坷,终于等到了收获的这一天。

  高级教练机向来被称为培养出高水平战斗机飞行员的"摇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意、捷克等国都相继发展了新一代教练机,引发了世界各国教练机的更新换代,形成了一个容量巨大的国际市场。

  1982年,洪都集团公司将目光瞄准了新一代教练机,为及早填补国内空白,专门成立了教练机方案组,年富力强的石屏挑起了方案组组长的重任。已经潜心进行了十多年教练机研究的石屏,深知新型教练机对于我国空军、对于洪都集团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新一代教练机应该是什么样子?他把眼光瞄向了国际航空科技的最前沿。通过研究比较,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石屏在《航空杂志》发表了《借助国外经验发展我国教练机》的论文,提出了“提高训练效率,降低训练费用”的研制思路、基本性能要求和适应不同国家需要的两种训练体制,得到了广泛认同。

  1986年,我国决定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新一代喷气式教练机。这在我国飞机研制史上还是第一次。洪都集团公司派团前往巴基斯坦进行洽谈。

  刚到巴基斯坦,对方就通知第二天召开国防部听证会。还没有从旅途劳顿中恢复过来,石屏就连夜开始了紧张的工作。灯光从傍晚一直亮到第二天凌晨五点,石屏依然毫无倦意。他知道,这份报告关系着洪都的前途和命运,答辩成功了就意味着协议成功了一大半。迎着异国的黎明,石屏对报告又进行着仔细地推敲。

  听证会开了整整一天。巴方对答辩报告十分赞赏,认为方案新颖独特,性能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当场就拍板,确定合作研制。一个星期就签订了投资与我方合作研制新一代教练机的协议,揭开了教练机立项研制的序幕。中巴两国交界于喀拉昆仑山脉,飞机于是取名“K8”--喀拉昆仑之鹰”。

  1986年10月,石屏被任命为K8飞机总设计师。1987年5月,中巴双方又签订了K8飞机的战术技术要求,提出要保证K8飞机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6月1日为工程零点,三年飞机要上天。

  历史在石屏52岁的时候,把他推上了飞机总设计师的岗位。雄鹰就要在自己的手里起飞了,石屏激动不已。从事设计几十年,朝思暮想的就是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为人民做点事,现在任务来了,机会来了,考验来了,石屏心中充满了喜悦,充满了渴望。但他更清楚,飞机研制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亚于一场战役。K8飞机没有原准机,资金有限、时间有限,战技性能要求高,风险大,但石屏坚信 :“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一定能成功。”





  总设计师全面负责飞机的技术问题。人们期待着石总尽快拿出总体方案。

  办公室的灯光彻夜不眠。总设计师石屏时而伏案疾书,时而踱步沉思。K8飞机必须全面覆盖和模拟战斗机各项飞行特性,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没有创新,没有独到之处,是无法实现的。他的目光追寻着灵感,脑海里一遍遍地斟酌着每一个环节。

  总体设计方案拿出来了,人们争相传看。“高低速兼顾;良好的机动性能和失速;良好的视野和舒适的座舱环境;……”这是一个多么新颖独特的思路啊,整整10大特点,令人拍案叫绝。凡是国外先进教练机有的性能,它都有,别人没有的,它也想到了,这足以和世界一流的教练机一拼高低。

  若干年以后,原洪都集团公司强五飞机总设计师、陆孝彭院士回顾起这份设计方案,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挥笔在鉴定表中写道:“K8飞机的10大特点是一个创造,应该作为飞机设计的普遍准则。”

  有了作战方案,一场战役全面打响了。石屏就像将军一样,指挥着各方进行大兵团作战。经过深思熟虑,他列出了十项技术关键,近百项试验,排出了工作计划,组建起精干的总设计班子,集合着各专业、各系统、各部门的力量,朝着总的目标,发起冲锋。

  1989年,飞机做第一次全机静强度试验遇到了失败。沉闷的空气笼罩着人们,大家议论纷纷,认为这是一次质量事故。这种认定对飞机研制工作的影响可就大了。主管设计人员心里十分难受。石屏也惊呆了,看着一双双期望的眼睛望向自己,他很快就镇静下来。作为总设计师,碰到挫折,重要的是鼓励大家振奋精神。

  原因找到了。是一个加强肋失稳,造成了机翼破坏。经过缜密的分析,石屏向大家宣布,这属于科学试验中的正常偏离,不是事故,大家要冷静,实事求是,拿出加强方案,作局部加强就可以了。经过改进,飞机进行了第二次试验。那天,不少人心里仍然忐忑不安,特别是当飞机又加载到95%时,主管技术人员都不敢抬头看飞机,上一次的那声轰隆巨响给他们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当加载到100%的命令发出后,全场一片寂静,时间仿佛凝固了,人们的心跳声都能听见。等卸载命令发出来,人们才回过神来,情况稳定,一切正常!不知谁喊了一句"试验成功了"!现场顿时沸腾起来了,中巴两方参研人员兴奋地互相拥抱,互相祝贺着。刚才还鼓励大家不要紧张的石屏,此时,却感到全身的衣服都快湿透了。
成功就是一切。为了打赢这场仗,人们奋不顾身,忘我工作,一天到晚泡在研制现场。K8千丝万缕的事务包围着石总,时间对他来说,比什么都宝贵。家庭和事业总有发生矛盾的时候,石屏总是毫不犹豫,一次又一次把天平的砝码放在了事业的一端。为了K8,石屏每天早出晚归,和家里人连话都说不上几句,生活简单到了极点。回到家里时,家人都已经熟睡。不少同志都劝石总,妻子也劝他,你要注意身体,可不能这样干,也别叫部下这么干。石屏心里清楚,不用他叫,大家都是自发地在这样干,这是一种使命,在战场上,最关键的时候,谁愿下火线?!

  创新常常需要风险决策,风险决策更需要胆识。1986年秋天,第一设计方案风洞试验没有成功。公司决定设计三个方案,进行吹风选型。按当时的条件,如果从低速到高速逐步做下来,三个方案要花大半年,会影响总体研制进度。经过分析,石屏大胆地作出了决定,打破常规,三个方案同时进行低、高速吹风试验。听到这个决定,试验单位的同志都为他捏了把冷汗,那可是从来没有人做过的。

  没有先进的通讯手段,也没有专用的计算工具,参研人员就靠一部长途电话,传递和处理数据。两边的同志24小时盯着试验过程,一个一个地通报、记录试验数据,进行手工计算,分析修改,处理着数以万计的数据,到后来,大家连做梦的时候都会报起数字来。试验顺利地提前完成了,石屏却整整瘦掉了一圈。

  石屏的爱人张雪佩是位空气动力工程师,当时两个人都在试验现场。试验做完了,才发现已经快到年边了,家里两个孩子还在吃着食堂呢。大年三十的那天,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爆竹声声,但夫妻俩却还在南归的列车上往回赶。当他们踩着家家户户的爆竹声踏进家门的时候,孩子们惊喜地扑向了父母。尽管商店都已经关了门,买不到年货,全家人粗茶淡饭、马马虎虎过了个年,但天伦之乐带来了融融春意。孩子们说,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过年我们就很高兴了,吃什么都觉得香。

  根据风洞试验结果,石屏提出了一个可以满足飞机性能需要的、创新的机翼方案,但是有较大的风险。相当多的同志倾向于选择流行的后掠机翼方案,一位老专家出于关心,特地提醒石屏,"你这个方案有很大的风险,也许你会因此而失败的。"改还是不改,争论了很久。沉重的压力,坠在石屏的心头。坚持照科学办事的石屏,坚决地选择了创新方案。要设计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练机,走老路哪里会有突破!飞机试飞出的良好技术性能,打消了人们的顾虑,原来有不同意见、表示担心的专家非常高兴,特意向石屏祝贺。

  飞机的可靠性设计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的新鲜事物,石屏敏锐地意识到,可靠性和维修性将会与飞机性能一样,决定着飞机的竞争力。他要让K8成为我国第一架进行全机可靠性设计的飞机。这就意味着更多的困难在前面等着他。石屏不怕,只要他看准的事情,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碰到多少曲折,他都不会停止,不会回头。

  国内的大部分飞机都是在后机身装发动机,装拆时都要脱开后机身,要花好几个小时。为了提高维修性,石屏与同志们进行了详细研究,克服结构和强度设计上的种种困难,创造性地在后机身开了一个大口盖,采用腹部顶装发动机的设计,使装卸发动机的时间缩短到56分钟,创造了国内一项新记录。象这样的快卸式口盖在全机中就占了77个,使所有的故障都可以在机身的任何地方找到维修的途径,大大提高了维护的效率。

  成件的引进,复合材料的应用,穿盖弹射的设计,……一项项创新构成了K8独特的优势。1992年12月,填补了我国基础教练机空白的K8飞机通过了设计鉴定。2001年K8研制成果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英、美、俄等20多个国家的飞行员在飞过K8之后,一致反映说,它的性能优良,机动性能好,横向操纵品质尤为突出。俄罗斯特技飞行员在驾驶K8作完尾旋和一系列特技飞行动作后说,“这是我所驾驶过的世界上最好的教练机之一。”K8落户巴基斯坦后,表现出众,巴方一位将军大为感叹:“我们终于找到了理想的教练机。”





  1992年以来,K8飞机先后参加了8次国内外航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1999年,K8飞机与西方几个公司的教练机在埃及进行了一次评估飞行。胜出的一方,将获得埃及空军的订单。对K8飞机来说,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结果,K8不负众望,竞标成功。年底,埃及与中国签订了合作生产80架K8飞机合同,开创了向国外输出整机生产线和设计技术的先河,改写了五十多年来一直由我们引进国外飞机和生产线的历史。

  如今, K8系列飞机累计交付上百架,在国际市场上独领风骚,一批批的客人前来洽谈……雄鹰,找到了属于它的广阔天空。

  1992年,石屏又担任了国产化新型教练机的总设计师。苦战三年,新机的研制取得了成功。它继承了K8飞机的特点,全部成品按要求选用了国产件,性能全面达到并超过战技指标。创造了航空史上当年发图、当年制造、当年上天的奇迹。1998年飞机首批交付使用以来,由于训练效率高、使用维护方便,广受欢迎。

  沉浸在飞机研制中的石屏,就像回到了二十多岁,浑身精力充沛,却又容不下一丝一毫的杂念。孩子工作、结婚,他拿不出时间去管,搬家装修,他没有心思去想,家里的事全靠妻子操持。碰上妻子出差,泡几包方便面、啃几个馒头就对付过去了。

  超常的体力、脑力支出,任谁都扛不住,一直对自己身体非常自信的石屏也不例外。1993年4月,石屏的妻子出差去了。常年坚持锻炼的石屏这几天一直觉得不舒服,发着低烧。他以为扛一扛也就过去了,仍然早出晚归,上班工作。这天,儿子石晓宁下班回家,发现父亲躺在床上,盖着两床被子,正在发烧,极其虚弱,边上一滩铁锈色的血迹。儿子着急了,问爸爸:"您怎么啦?"石总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动不了,没想到这么严重。咳出了血,估计是急性肺炎”。这时,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雷电交加,家门口连一辆的士和黄包车都找不到。晓宁向父亲建议,“让所里派一辆车来吧”,石屏一口回绝。于是父子两个披上雨衣,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医院。打完点滴,已经到了凌晨1点多了。第二天,烧还没退下来,39度5,只好住院。石屏向儿子再三叮嘱,不要让单位知道,免得影响工作。

  妻子最了解石屏,清楚飞机在石屏心里的份量。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张雪佩在洪都的飞机设计所,在飞机研制一线,一干也是几十年。共同的事业象是强大的磁铁,吸引着他们相识、相知、相伴。40多年来,他们相濡以沫,生活上是夫妻,事业上是战友,情深意笃。石屏常常对妻子深情地说,我是风筝,你就是线,你是对我最无私的人。去年9月,张雪佩因重症肝炎突然离开了石屏。弥留之际,她还挂念着丈夫和丈夫的事业。

  事业上双飞的鸟儿如今形单影只,石屏悲痛欲绝,夜夜呼喊着老伴的名字……多少次他们彼此勉励过对方,要一辈子做航空事业上的比翼鸟,要亲手让更多的雄鹰飞上祖国的蓝天,可如今,老伴却早早地离开了自己,离开了心爱的航空事业,言犹在耳,石屏心如刀割。不愿意在痛苦中消沉的石屏选择了立即上班,那里有他追求的事业,那里有老伴未竟的心愿,只有工作,才是对自己和老伴最大的安慰,只有飞机,才会让自己不再寂寞……





  2001年6月1日,初夏的江西,草色芊芊,一片盎然生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来到了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在视察中,他十分高兴地参观了K8教练机,坐进了前驾驶舱,对K8飞机的性能给予了充分肯定。兴致勃勃的江总书记亲切接见了总设计师石屏,并邀请石屏一起在飞机前合影。总书记亲切的关怀,殷殷的叮嘱,象一股股幸福的暖流,滋润着石屏的心田。光荣召唤着理想,他感到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心里涌动着火一样的热情,老骥伏枥,尚且志在千里,为了祖国的强盛,他愿意竭尽一生,奋斗不息。

  是啊,一辈子与飞机打交道,飞机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牵动着他的每一根神经。K8飞机离不开石屏,石屏更离不开飞机。人们尊敬他,爱戴他。党和人民更没有忘记他对祖国航空事业的卓越贡献和辉煌成就,给了他巨大的荣誉。他先后荣获了江西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科技精英,航空工业有突出贡献专家、航空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荣立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一等功4次,获得了航空工业的最高荣誉“航空金奖”。

  崇高的荣誉,是对奋斗者的最高奖赏。石屏却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设计人员,虽然在总设计师岗位上做出了一点成绩,但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是因为有了航空工业战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团结拼搏,有了人才的兴盛,才有了祖国国防事业的辉煌成就。

  多年来,这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科技工作者,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后继有人,一刻也没有放松过自己的责任。在教练机研制生产的十多年里,石屏有意识地把年轻人推向科技攻关的主战场,给他们压担子,下任务,带领他们到生产一线去实践,到车间直接配合生产,和工人交朋友,吸取营养,想方设法培养后起之秀。飞机研制成功了,一大批年轻人接过了他的事业,并且向着更高的领域推进,先后有6人走上了厂级领导岗位,产生了2位副总设计师、10多位所、室主任、学科带头人,有10名同志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让石屏感到十分欣慰。他说,“我最为骄傲和自豪的是,在K8成功的同时,成长了一批‘初生犊不怕虎’的后生们,他们才是中国航空事业的未来所在,希望所在!”

  2002年7月,中航第二集团公司党组作出了《关于开展向石屏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集团公司干部职工以石屏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热爱航空、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坚强斗志,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不计名利、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创新兴航,实干图强,为祖国航空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如洗的蓝天是航空人心中永远的情结,成为航空人生命中神圣的目标。回首自己的过去,石屏归结为一句话,“我的一生,是忙忙碌碌、平平淡淡的一生,普通的一生,一代人的一生,无怨无悔的一生。”

  是的,无怨无悔。是那辛勤的汗水,执著的追求,托起了翱翔蓝天的雄鹰;是那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激情,点燃了生命绚烂的色彩,谱写出一曲辉煌的奋斗者之歌。身祖国的航空事业来自石屏童年的梦想,并成了他一生的追求。

  1934年,石屏出生在江西省波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三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人世。因为家境贫寒,石屏一边放牛,一边跑到村里的私塾读书。

  那时正值国难当头,昔日银帆点点、渔歌唱晚的美丽鄱湖,在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下,青山绿水在蹂躏中呻吟,伤痕累累,满目疮痍。望着肆无忌惮的敌机,看着荒凉的家园,无助的同胞,愤怒的石屏心里在滴血,总有一天,我要用自己造出的飞机,把你们狠狠地揍下来!……

  1949年全国解放了,失学在家近二年的石屏接到了中学的通知,他享受了甲等人民助学金,10月份复学报到。重新捧起久违的书本,石屏激动得热泪盈眶--是党和人民给了他读书的机会,是党和人民给这个农家的贫苦孩子插上了实现梦想的翅膀。怀着满腔热情,风华正茂的他留下了青春闪光的足迹:16岁加入共青团,18岁成为学校团支部书记,当选为县政府常委、选送到中南团校学习,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念高中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志愿军因为没有自己的飞机,初期蒙受了很大损失,消息传来,石屏被深深地触动了,想起童年时的经历,他更加坚定了投身祖国航空事业的决心。两年后,石屏高中毕业,考进了南京航空学院。从此,他把全部的人生投入到新中国的航空事业中,从未回头,从未动摇,一往无前,矢志不渝。

  1956年7月,石屏毕业来到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的地方--南昌飞机制造厂(现洪都集团公司)。终于可以设计飞机了,童年的梦想、少年的理想、青年的志向终于可以实现了,石屏兴奋得彻夜难眠。
在投身安2运输机研制的一年时间里,石屏经历了许多,看到了许多,也想到了许多。与新中国航空工业同时诞生的洪都集团,解放前是国民党的一个旧飞机修理厂,遍地废墟,杂草丛生。就在这片废墟上,洪都的创业者们边生产,边建家,风餐露宿,艰苦创业,把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送上了祖国的蓝天。洪都人众志成城、拼搏奉献的热火朝天场面,深深激励着年轻的石屏。

  参加设计后不久,石屏发现,面对每天没完没了的问题,面对那么多的算式、数据和图纸,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用。

  为了能够早日设计飞机,不服输的石屏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他一边工作,一边刻苦学习俄语、数学、力学等知识,加强基本功训练。强度计算是一项非常枯燥和繁杂的工作,整天坐着埋头计算,算了几公斤纸,有用的却只有几页纸,还不能有丝毫差错。个性沉稳的石屏没有产生烦躁,十分耐心。他坚信,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老老实实、严谨务实,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岁月悠悠,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勤奋者的脚步,追赶着蓝天的梦想。从设计员、设计组长、室主任到设计所副所长,石屏先后参与和主持了安2、初教六、东风103、强五系列改型机等多种型号飞机的仿制与研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锻炼了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为初教六飞机获国家质量金奖、强五飞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0年11月21日下午,K8首飞现场。

  随着一声令下,K8飞机矫健轻盈的身影腾空而起,直上蓝天,带着面世的欢欣,在云中翻腾出没,尽情舒展。当K8平稳地落下地面,试飞现场响起了一片欢呼,人们拥抱着,庆贺着。面对欢乐的人群,目光始终跟随着K8的石屏百感交集,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首飞成功了。经过多少艰辛与努力,多少荆棘与坎坷,终于等到了收获的这一天。

  高级教练机向来被称为培养出高水平战斗机飞行员的"摇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意、捷克等国都相继发展了新一代教练机,引发了世界各国教练机的更新换代,形成了一个容量巨大的国际市场。

  1982年,洪都集团公司将目光瞄准了新一代教练机,为及早填补国内空白,专门成立了教练机方案组,年富力强的石屏挑起了方案组组长的重任。已经潜心进行了十多年教练机研究的石屏,深知新型教练机对于我国空军、对于洪都集团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新一代教练机应该是什么样子?他把眼光瞄向了国际航空科技的最前沿。通过研究比较,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石屏在《航空杂志》发表了《借助国外经验发展我国教练机》的论文,提出了“提高训练效率,降低训练费用”的研制思路、基本性能要求和适应不同国家需要的两种训练体制,得到了广泛认同。

  1986年,我国决定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新一代喷气式教练机。这在我国飞机研制史上还是第一次。洪都集团公司派团前往巴基斯坦进行洽谈。

  刚到巴基斯坦,对方就通知第二天召开国防部听证会。还没有从旅途劳顿中恢复过来,石屏就连夜开始了紧张的工作。灯光从傍晚一直亮到第二天凌晨五点,石屏依然毫无倦意。他知道,这份报告关系着洪都的前途和命运,答辩成功了就意味着协议成功了一大半。迎着异国的黎明,石屏对报告又进行着仔细地推敲。

  听证会开了整整一天。巴方对答辩报告十分赞赏,认为方案新颖独特,性能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当场就拍板,确定合作研制。一个星期就签订了投资与我方合作研制新一代教练机的协议,揭开了教练机立项研制的序幕。中巴两国交界于喀拉昆仑山脉,飞机于是取名“K8”--喀拉昆仑之鹰”。

  1986年10月,石屏被任命为K8飞机总设计师。1987年5月,中巴双方又签订了K8飞机的战术技术要求,提出要保证K8飞机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6月1日为工程零点,三年飞机要上天。

  历史在石屏52岁的时候,把他推上了飞机总设计师的岗位。雄鹰就要在自己的手里起飞了,石屏激动不已。从事设计几十年,朝思暮想的就是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为人民做点事,现在任务来了,机会来了,考验来了,石屏心中充满了喜悦,充满了渴望。但他更清楚,飞机研制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亚于一场战役。K8飞机没有原准机,资金有限、时间有限,战技性能要求高,风险大,但石屏坚信 :“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一定能成功。”





  总设计师全面负责飞机的技术问题。人们期待着石总尽快拿出总体方案。

  办公室的灯光彻夜不眠。总设计师石屏时而伏案疾书,时而踱步沉思。K8飞机必须全面覆盖和模拟战斗机各项飞行特性,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没有创新,没有独到之处,是无法实现的。他的目光追寻着灵感,脑海里一遍遍地斟酌着每一个环节。

  总体设计方案拿出来了,人们争相传看。“高低速兼顾;良好的机动性能和失速;良好的视野和舒适的座舱环境;……”这是一个多么新颖独特的思路啊,整整10大特点,令人拍案叫绝。凡是国外先进教练机有的性能,它都有,别人没有的,它也想到了,这足以和世界一流的教练机一拼高低。

  若干年以后,原洪都集团公司强五飞机总设计师、陆孝彭院士回顾起这份设计方案,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挥笔在鉴定表中写道:“K8飞机的10大特点是一个创造,应该作为飞机设计的普遍准则。”

  有了作战方案,一场战役全面打响了。石屏就像将军一样,指挥着各方进行大兵团作战。经过深思熟虑,他列出了十项技术关键,近百项试验,排出了工作计划,组建起精干的总设计班子,集合着各专业、各系统、各部门的力量,朝着总的目标,发起冲锋。

  1989年,飞机做第一次全机静强度试验遇到了失败。沉闷的空气笼罩着人们,大家议论纷纷,认为这是一次质量事故。这种认定对飞机研制工作的影响可就大了。主管设计人员心里十分难受。石屏也惊呆了,看着一双双期望的眼睛望向自己,他很快就镇静下来。作为总设计师,碰到挫折,重要的是鼓励大家振奋精神。

  原因找到了。是一个加强肋失稳,造成了机翼破坏。经过缜密的分析,石屏向大家宣布,这属于科学试验中的正常偏离,不是事故,大家要冷静,实事求是,拿出加强方案,作局部加强就可以了。经过改进,飞机进行了第二次试验。那天,不少人心里仍然忐忑不安,特别是当飞机又加载到95%时,主管技术人员都不敢抬头看飞机,上一次的那声轰隆巨响给他们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当加载到100%的命令发出后,全场一片寂静,时间仿佛凝固了,人们的心跳声都能听见。等卸载命令发出来,人们才回过神来,情况稳定,一切正常!不知谁喊了一句"试验成功了"!现场顿时沸腾起来了,中巴两方参研人员兴奋地互相拥抱,互相祝贺着。刚才还鼓励大家不要紧张的石屏,此时,却感到全身的衣服都快湿透了。
成功就是一切。为了打赢这场仗,人们奋不顾身,忘我工作,一天到晚泡在研制现场。K8千丝万缕的事务包围着石总,时间对他来说,比什么都宝贵。家庭和事业总有发生矛盾的时候,石屏总是毫不犹豫,一次又一次把天平的砝码放在了事业的一端。为了K8,石屏每天早出晚归,和家里人连话都说不上几句,生活简单到了极点。回到家里时,家人都已经熟睡。不少同志都劝石总,妻子也劝他,你要注意身体,可不能这样干,也别叫部下这么干。石屏心里清楚,不用他叫,大家都是自发地在这样干,这是一种使命,在战场上,最关键的时候,谁愿下火线?!

  创新常常需要风险决策,风险决策更需要胆识。1986年秋天,第一设计方案风洞试验没有成功。公司决定设计三个方案,进行吹风选型。按当时的条件,如果从低速到高速逐步做下来,三个方案要花大半年,会影响总体研制进度。经过分析,石屏大胆地作出了决定,打破常规,三个方案同时进行低、高速吹风试验。听到这个决定,试验单位的同志都为他捏了把冷汗,那可是从来没有人做过的。

  没有先进的通讯手段,也没有专用的计算工具,参研人员就靠一部长途电话,传递和处理数据。两边的同志24小时盯着试验过程,一个一个地通报、记录试验数据,进行手工计算,分析修改,处理着数以万计的数据,到后来,大家连做梦的时候都会报起数字来。试验顺利地提前完成了,石屏却整整瘦掉了一圈。

  石屏的爱人张雪佩是位空气动力工程师,当时两个人都在试验现场。试验做完了,才发现已经快到年边了,家里两个孩子还在吃着食堂呢。大年三十的那天,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爆竹声声,但夫妻俩却还在南归的列车上往回赶。当他们踩着家家户户的爆竹声踏进家门的时候,孩子们惊喜地扑向了父母。尽管商店都已经关了门,买不到年货,全家人粗茶淡饭、马马虎虎过了个年,但天伦之乐带来了融融春意。孩子们说,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过年我们就很高兴了,吃什么都觉得香。

  根据风洞试验结果,石屏提出了一个可以满足飞机性能需要的、创新的机翼方案,但是有较大的风险。相当多的同志倾向于选择流行的后掠机翼方案,一位老专家出于关心,特地提醒石屏,"你这个方案有很大的风险,也许你会因此而失败的。"改还是不改,争论了很久。沉重的压力,坠在石屏的心头。坚持照科学办事的石屏,坚决地选择了创新方案。要设计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练机,走老路哪里会有突破!飞机试飞出的良好技术性能,打消了人们的顾虑,原来有不同意见、表示担心的专家非常高兴,特意向石屏祝贺。

  飞机的可靠性设计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的新鲜事物,石屏敏锐地意识到,可靠性和维修性将会与飞机性能一样,决定着飞机的竞争力。他要让K8成为我国第一架进行全机可靠性设计的飞机。这就意味着更多的困难在前面等着他。石屏不怕,只要他看准的事情,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碰到多少曲折,他都不会停止,不会回头。

  国内的大部分飞机都是在后机身装发动机,装拆时都要脱开后机身,要花好几个小时。为了提高维修性,石屏与同志们进行了详细研究,克服结构和强度设计上的种种困难,创造性地在后机身开了一个大口盖,采用腹部顶装发动机的设计,使装卸发动机的时间缩短到56分钟,创造了国内一项新记录。象这样的快卸式口盖在全机中就占了77个,使所有的故障都可以在机身的任何地方找到维修的途径,大大提高了维护的效率。

  成件的引进,复合材料的应用,穿盖弹射的设计,……一项项创新构成了K8独特的优势。1992年12月,填补了我国基础教练机空白的K8飞机通过了设计鉴定。2001年K8研制成果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英、美、俄等20多个国家的飞行员在飞过K8之后,一致反映说,它的性能优良,机动性能好,横向操纵品质尤为突出。俄罗斯特技飞行员在驾驶K8作完尾旋和一系列特技飞行动作后说,“这是我所驾驶过的世界上最好的教练机之一。”K8落户巴基斯坦后,表现出众,巴方一位将军大为感叹:“我们终于找到了理想的教练机。”





  1992年以来,K8飞机先后参加了8次国内外航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1999年,K8飞机与西方几个公司的教练机在埃及进行了一次评估飞行。胜出的一方,将获得埃及空军的订单。对K8飞机来说,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结果,K8不负众望,竞标成功。年底,埃及与中国签订了合作生产80架K8飞机合同,开创了向国外输出整机生产线和设计技术的先河,改写了五十多年来一直由我们引进国外飞机和生产线的历史。

  如今, K8系列飞机累计交付上百架,在国际市场上独领风骚,一批批的客人前来洽谈……雄鹰,找到了属于它的广阔天空。

  1992年,石屏又担任了国产化新型教练机的总设计师。苦战三年,新机的研制取得了成功。它继承了K8飞机的特点,全部成品按要求选用了国产件,性能全面达到并超过战技指标。创造了航空史上当年发图、当年制造、当年上天的奇迹。1998年飞机首批交付使用以来,由于训练效率高、使用维护方便,广受欢迎。

  沉浸在飞机研制中的石屏,就像回到了二十多岁,浑身精力充沛,却又容不下一丝一毫的杂念。孩子工作、结婚,他拿不出时间去管,搬家装修,他没有心思去想,家里的事全靠妻子操持。碰上妻子出差,泡几包方便面、啃几个馒头就对付过去了。

  超常的体力、脑力支出,任谁都扛不住,一直对自己身体非常自信的石屏也不例外。1993年4月,石屏的妻子出差去了。常年坚持锻炼的石屏这几天一直觉得不舒服,发着低烧。他以为扛一扛也就过去了,仍然早出晚归,上班工作。这天,儿子石晓宁下班回家,发现父亲躺在床上,盖着两床被子,正在发烧,极其虚弱,边上一滩铁锈色的血迹。儿子着急了,问爸爸:"您怎么啦?"石总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动不了,没想到这么严重。咳出了血,估计是急性肺炎”。这时,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雷电交加,家门口连一辆的士和黄包车都找不到。晓宁向父亲建议,“让所里派一辆车来吧”,石屏一口回绝。于是父子两个披上雨衣,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医院。打完点滴,已经到了凌晨1点多了。第二天,烧还没退下来,39度5,只好住院。石屏向儿子再三叮嘱,不要让单位知道,免得影响工作。

  妻子最了解石屏,清楚飞机在石屏心里的份量。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张雪佩在洪都的飞机设计所,在飞机研制一线,一干也是几十年。共同的事业象是强大的磁铁,吸引着他们相识、相知、相伴。40多年来,他们相濡以沫,生活上是夫妻,事业上是战友,情深意笃。石屏常常对妻子深情地说,我是风筝,你就是线,你是对我最无私的人。去年9月,张雪佩因重症肝炎突然离开了石屏。弥留之际,她还挂念着丈夫和丈夫的事业。

  事业上双飞的鸟儿如今形单影只,石屏悲痛欲绝,夜夜呼喊着老伴的名字……多少次他们彼此勉励过对方,要一辈子做航空事业上的比翼鸟,要亲手让更多的雄鹰飞上祖国的蓝天,可如今,老伴却早早地离开了自己,离开了心爱的航空事业,言犹在耳,石屏心如刀割。不愿意在痛苦中消沉的石屏选择了立即上班,那里有他追求的事业,那里有老伴未竟的心愿,只有工作,才是对自己和老伴最大的安慰,只有飞机,才会让自己不再寂寞……





  2001年6月1日,初夏的江西,草色芊芊,一片盎然生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来到了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在视察中,他十分高兴地参观了K8教练机,坐进了前驾驶舱,对K8飞机的性能给予了充分肯定。兴致勃勃的江总书记亲切接见了总设计师石屏,并邀请石屏一起在飞机前合影。总书记亲切的关怀,殷殷的叮嘱,象一股股幸福的暖流,滋润着石屏的心田。光荣召唤着理想,他感到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心里涌动着火一样的热情,老骥伏枥,尚且志在千里,为了祖国的强盛,他愿意竭尽一生,奋斗不息。

  是啊,一辈子与飞机打交道,飞机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牵动着他的每一根神经。K8飞机离不开石屏,石屏更离不开飞机。人们尊敬他,爱戴他。党和人民更没有忘记他对祖国航空事业的卓越贡献和辉煌成就,给了他巨大的荣誉。他先后荣获了江西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科技精英,航空工业有突出贡献专家、航空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荣立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一等功4次,获得了航空工业的最高荣誉“航空金奖”。

  崇高的荣誉,是对奋斗者的最高奖赏。石屏却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设计人员,虽然在总设计师岗位上做出了一点成绩,但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是因为有了航空工业战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团结拼搏,有了人才的兴盛,才有了祖国国防事业的辉煌成就。

  多年来,这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科技工作者,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后继有人,一刻也没有放松过自己的责任。在教练机研制生产的十多年里,石屏有意识地把年轻人推向科技攻关的主战场,给他们压担子,下任务,带领他们到生产一线去实践,到车间直接配合生产,和工人交朋友,吸取营养,想方设法培养后起之秀。飞机研制成功了,一大批年轻人接过了他的事业,并且向着更高的领域推进,先后有6人走上了厂级领导岗位,产生了2位副总设计师、10多位所、室主任、学科带头人,有10名同志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让石屏感到十分欣慰。他说,“我最为骄傲和自豪的是,在K8成功的同时,成长了一批‘初生犊不怕虎’的后生们,他们才是中国航空事业的未来所在,希望所在!”

  2002年7月,中航第二集团公司党组作出了《关于开展向石屏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集团公司干部职工以石屏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热爱航空、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坚强斗志,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不计名利、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创新兴航,实干图强,为祖国航空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如洗的蓝天是航空人心中永远的情结,成为航空人生命中神圣的目标。回首自己的过去,石屏归结为一句话,“我的一生,是忙忙碌碌、平平淡淡的一生,普通的一生,一代人的一生,无怨无悔的一生。”

  是的,无怨无悔。是那辛勤的汗水,执著的追求,托起了翱翔蓝天的雄鹰;是那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激情,点燃了生命绚烂的色彩,谱写出一曲辉煌的奋斗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