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一百多万人口的伊春市,却下辖十五个区一个县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4:54:23
前些日看百度百科,无意中发现一个人口稀少的东北城市伊春,一个只有一百多万户籍人口的一个偏远城市,却管辖了十五个区一个县一个县级市,一共十七个县级单位,这样一个人口稀少的城市,要供养多少吃财政饭的公务员啊?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4yzgJPXgefwctvo7TnR

前些日看百度百科,无意中发现一个人口稀少的东北城市伊春,一个只有一百多万户籍人口的一个偏远城市,却管辖了十五个区一个县一个县级市,一共十七个县级单位,这样一个人口稀少的城市,要供养多少吃财政饭的公务员啊?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4yzgJPXgefwctvo7TnR

Image201607141216.jpg (83.6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7-14 20:16 上传

多点官位呀!
看了下他们的官网,还不止
中石油成本比中海油还高,懂了不!?
几万人就一个区,在东部几万人也就是个普通街道办事处的规模。


查了一下伊春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大部分都是文革以前划出的,10年前县级以下有过撤并,但是县级动作很少。
伊春概览伊春市历史沿革

伊春市,以汤旺河支流伊春河得名。伊春,蒙古语“依逊”,意为“九数”。清代,先后隶属齐齐哈尔副都统和呼兰副都统管辖。清末民初,划归汤原县管辖,为原始森林地区。东北沦陷后,1941年11月建成绥佳线铁路后,于1942年7月修建汤林线铁路南岔至伊春段,日本殖民主义者开始进行掠夺式地乱砍滥伐。1945年春,伪汤原县公署于伊春设立伊春街。“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隶属汤原县南岔区管辖,1949年10月设置伊春镇。1950年建立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下设南岔等5个森工分局。为了适应森林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松江省人民政府于1952年7月报请设置伊春县。同年9月29日,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函告:“经中央内务部批示,同意将汤原县伊春林区划出,成立伊春县,县府设在伊春街”。全县共7.5万人,为丁等县。12月1日,伊春县政府正式成立,由松江省直辖。

1954年7月,将小白、朗乡两镇划归铁骊县管辖。同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由黑龙江省直辖。由于森林工业的迅速发展,1955年底,全县人口剧增到23万人,且政权组织与党的组织、经济组织不相适应,1957年7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伊春县,设置伊春市(地级),以原伊春县的行政区域为伊春市的行政区域,市人民委员会驻伊春镇。伊春市由省直辖。同年11月20日,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撤销原伊春县的伊春、南岔等13个镇和佳林乡的建制,分别设置伊新、南岔、双子河、五营、带岭、翠峦、美溪、浩良河8个市辖区。1958年2月13日,召开伊春市人民代表大会,正式设置伊春市,撤销伊春县。同年8月,改隶松花江专区。1960年增设新青、五星、大丰、东风、红星、上甘岭、乌马河、大西林8个市辖区,全市共辖16个区。1962年12月,将16个区调整为11个区,撤销东风、红星、上甘岭、乌马河、大西林5个区。翌年4月,撤销五星区,并入五营区。

1964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撤销伊春市,设置伊春特区,试行“政企合一”的体制,“实行双层领导制度”,有关企业工作以林业部为主,有关地方工作以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领导为主。同年12月,设置乌敏河、上甘岭、友好、东风、红星5个区,全市共为15个区,基本上是1个林业局1个区,“政企合一”。1965年4月,撤销伊新区设置伊春镇和伊东区。1966年4月,撤销伊东区并入乌敏河区。1967年5月5日,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伊春市革命委员会,伊春特区随之撤销。同年设立乌伊岭区,将伊春镇改为伊春区。1969年10月,设置西林区;撤销浩良河区,并入南岔区;撤销双子河区,并入友好区。

1970年4月1日,设置伊春地区,实行地市合一。同时,将黑河地区的嘉荫县和绥化地区的铁力县划归伊春地区管辖。伊春地区由省直辖。是时,伊春地区共辖15区、2县。1979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伊春地区,恢复伊春市(地级),由省直辖。原伊春地区的嘉荫、铁力两县仍归伊春市领导。1983年12月24日,省人民政府批准,乌敏河区更名为乌马河区,东风区更名为汤旺河区,大丰区更名为金山屯区。1988年9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铁力县,设立铁力市(县级),由伊春市代管。至此,伊春市共辖15个区,领导1个县,代管1个市。

1992年末,伊春市(不含所辖县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纵贯小兴安岭山脉。东邻鹤岗市和汤原县,南接依兰县,西南与铁力市毗连,西与庆安、绥棱县接壤,西北与逊克县分界,东北与嘉荫县相连。全市辖伊春、南岔、带岭、西林、金山屯、美溪、翠峦、乌马河、友好、上甘岭、五营、红星、新青、汤旺河、乌伊岭15个市辖区,总面积19655平方千米。总人口8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9.9万人,占92.7%。市政府驻地伊春区。(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有改动)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伊春市总人口1249621人。其中:伊春区144562人、南岔区140846人、友好区67648人、西林区48054人、翠峦区49706人、新青区50852人、美溪区41634人、金山屯区46318人、五营区40707人、乌马河区37104人、汤旺河区35905人、带岭区37492人、乌伊岭区24743人、红星区25489人、上甘岭区22956人、嘉荫县81004人、铁力市354601人。

2001年,伊春市对原有24个乡镇进行整合,共撤并5个乡镇,撤并率为20.8%;结合社区建设和机构改革,对人口不足3万人的街道办事处进行了重新规划,将全市原有44个街道办事处调减为30个,撤并率为32%;行政村调整分两步完成了预定目标,上半年撤并行政村61个,下半年撤并了16个,撤并率为27.3%。

2004年末,伊春市行政区划面积32759平方千米。总人口1295726人,其中:农业人口174988人,占总人口的13.5%;非农业人口1111688人,占85.8%;未落户常住人口9050人,占0.7%。(根据《伊春年鉴2005》)

查了一下伊春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大部分都是文革以前划出的,10年前县级以下有过撤并,但是县级动作很少。
伊春概览伊春市历史沿革

伊春市,以汤旺河支流伊春河得名。伊春,蒙古语“依逊”,意为“九数”。清代,先后隶属齐齐哈尔副都统和呼兰副都统管辖。清末民初,划归汤原县管辖,为原始森林地区。东北沦陷后,1941年11月建成绥佳线铁路后,于1942年7月修建汤林线铁路南岔至伊春段,日本殖民主义者开始进行掠夺式地乱砍滥伐。1945年春,伪汤原县公署于伊春设立伊春街。“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隶属汤原县南岔区管辖,1949年10月设置伊春镇。1950年建立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下设南岔等5个森工分局。为了适应森林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松江省人民政府于1952年7月报请设置伊春县。同年9月29日,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函告:“经中央内务部批示,同意将汤原县伊春林区划出,成立伊春县,县府设在伊春街”。全县共7.5万人,为丁等县。12月1日,伊春县政府正式成立,由松江省直辖。

1954年7月,将小白、朗乡两镇划归铁骊县管辖。同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由黑龙江省直辖。由于森林工业的迅速发展,1955年底,全县人口剧增到23万人,且政权组织与党的组织、经济组织不相适应,1957年7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伊春县,设置伊春市(地级),以原伊春县的行政区域为伊春市的行政区域,市人民委员会驻伊春镇。伊春市由省直辖。同年11月20日,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撤销原伊春县的伊春、南岔等13个镇和佳林乡的建制,分别设置伊新、南岔、双子河、五营、带岭、翠峦、美溪、浩良河8个市辖区。1958年2月13日,召开伊春市人民代表大会,正式设置伊春市,撤销伊春县。同年8月,改隶松花江专区。1960年增设新青、五星、大丰、东风、红星、上甘岭、乌马河、大西林8个市辖区,全市共辖16个区。1962年12月,将16个区调整为11个区,撤销东风、红星、上甘岭、乌马河、大西林5个区。翌年4月,撤销五星区,并入五营区。

1964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撤销伊春市,设置伊春特区,试行“政企合一”的体制,“实行双层领导制度”,有关企业工作以林业部为主,有关地方工作以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领导为主。同年12月,设置乌敏河、上甘岭、友好、东风、红星5个区,全市共为15个区,基本上是1个林业局1个区,“政企合一”。1965年4月,撤销伊新区设置伊春镇和伊东区。1966年4月,撤销伊东区并入乌敏河区。1967年5月5日,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伊春市革命委员会,伊春特区随之撤销。同年设立乌伊岭区,将伊春镇改为伊春区。1969年10月,设置西林区;撤销浩良河区,并入南岔区;撤销双子河区,并入友好区。

1970年4月1日,设置伊春地区,实行地市合一。同时,将黑河地区的嘉荫县和绥化地区的铁力县划归伊春地区管辖。伊春地区由省直辖。是时,伊春地区共辖15区、2县。1979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伊春地区,恢复伊春市(地级),由省直辖。原伊春地区的嘉荫、铁力两县仍归伊春市领导。1983年12月24日,省人民政府批准,乌敏河区更名为乌马河区,东风区更名为汤旺河区,大丰区更名为金山屯区。1988年9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铁力县,设立铁力市(县级),由伊春市代管。至此,伊春市共辖15个区,领导1个县,代管1个市。

1992年末,伊春市(不含所辖县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纵贯小兴安岭山脉。东邻鹤岗市和汤原县,南接依兰县,西南与铁力市毗连,西与庆安、绥棱县接壤,西北与逊克县分界,东北与嘉荫县相连。全市辖伊春、南岔、带岭、西林、金山屯、美溪、翠峦、乌马河、友好、上甘岭、五营、红星、新青、汤旺河、乌伊岭15个市辖区,总面积19655平方千米。总人口8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9.9万人,占92.7%。市政府驻地伊春区。(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有改动)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伊春市总人口1249621人。其中:伊春区144562人、南岔区140846人、友好区67648人、西林区48054人、翠峦区49706人、新青区50852人、美溪区41634人、金山屯区46318人、五营区40707人、乌马河区37104人、汤旺河区35905人、带岭区37492人、乌伊岭区24743人、红星区25489人、上甘岭区22956人、嘉荫县81004人、铁力市354601人。

2001年,伊春市对原有24个乡镇进行整合,共撤并5个乡镇,撤并率为20.8%;结合社区建设和机构改革,对人口不足3万人的街道办事处进行了重新规划,将全市原有44个街道办事处调减为30个,撤并率为32%;行政村调整分两步完成了预定目标,上半年撤并行政村61个,下半年撤并了16个,撤并率为27.3%。

2004年末,伊春市行政区划面积32759平方千米。总人口1295726人,其中:农业人口174988人,占总人口的13.5%;非农业人口1111688人,占85.8%;未落户常住人口9050人,占0.7%。(根据《伊春年鉴2005》)
伊春的区=林场
查了一下伊春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大部分都是文革以前划出的,10年前县级以下有过撤并,但是县级动作很少。 ...
一个林业局一个区,政企合一,东北人好算计。
bloodywind 发表于 2016-7-14 20:36
一个林业局一个区,政企合一,东北人好算计。
看了下他们人口最少的一区上甘岭区,只有两万多人的上甘岭区,区下面的各个局一个不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嘛:

http://www.ycsgl.gov.cn/template/zwgk_jgsz.html

还有只有五万多人的翠峦区,区领导也一应俱全:

http://www.cuiluan.gov.cn/public ... eN=AA_zwgk-ldjs.htm
伊春的区=林场
东北林场现在什么状态,现在买俄罗斯,东南亚,巴西,非洲的木材是不是更划算
bloodywind 发表于 2016-7-14 20:39
东北林场现在什么状态,现在买俄罗斯,东南亚,巴西,非洲的木材是不是更划算
现在都不让乱砍自己的森林了,要保护环境封山育林,所以他们那边经济也不行了。

bloodywind 发表于 2016-7-14 20:39
东北林场现在什么状态,现在买俄罗斯,东南亚,巴西,非洲的木材是不是更划算


现在伊春的一个林场是一个公园,收门票。

黑龙江对岸密密麻麻全是森林,就是没人。
bloodywind 发表于 2016-7-14 20:39
东北林场现在什么状态,现在买俄罗斯,东南亚,巴西,非洲的木材是不是更划算


现在伊春的一个林场是一个公园,收门票。

黑龙江对岸密密麻麻全是森林,就是没人。
南方很多县人口都过百万了。。。
海之神 发表于 2016-7-14 20:41
现在都不让乱砍自己的森林了,要保护环境封山育林,所以他们那边经济也不行了。
以前的劳模,现在叫光头强。

海之神 发表于 2016-7-14 20:39
看了下他们人口最少的一区上甘岭区,只有两万多人的上甘岭区,区下面的各个局一个不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可能以前不算什么,搞分税制以前,地方上的财政基本上的都是自收自支,但是分税制以后,由国家来转移支付,这种区划设置,占便宜占太多了。

说来说去还是胡温十年在行政体制改革上基本上什么都没干,坐在分税制的红利上,只知道撒钱。

朱还在的时候力推大部制,精简政府机构,试点都搞了好几个,胡温上台以后,几个试点基本上全部玩完,而且不仅不减少县级设置,还在他们任上开了增加县级区划的口子。而且在现行的税收体制下,地方都知道增加行政区划的好处,也有心推动,当然好处也就是占一下国家转移支付的便宜,升官渠道增加,国家支持的资金项目增加。
海之神 发表于 2016-7-14 20:39
看了下他们人口最少的一区上甘岭区,只有两万多人的上甘岭区,区下面的各个局一个不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可能以前不算什么,搞分税制以前,地方上的财政基本上的都是自收自支,但是分税制以后,由国家来转移支付,这种区划设置,占便宜占太多了。

说来说去还是胡温十年在行政体制改革上基本上什么都没干,坐在分税制的红利上,只知道撒钱。

朱还在的时候力推大部制,精简政府机构,试点都搞了好几个,胡温上台以后,几个试点基本上全部玩完,而且不仅不减少县级设置,还在他们任上开了增加县级区划的口子。而且在现行的税收体制下,地方都知道增加行政区划的好处,也有心推动,当然好处也就是占一下国家转移支付的便宜,升官渠道增加,国家支持的资金项目增加。
都是区,其实不难撤并啊。
就看这届了
该撤销地级市,省直管县,减少官员。我在的县人口160万+。
职位多了好安排人啊!
位置是非常重要的。陕西为了安置公路征稽人员,专门创造了一个公路执法系统。落后地区吃财政饭的人满为患,人员,岗位都是严重富余的
北京一个区多少人,你们家一个区多少人,把你们家的区都改成街道,市改成区如何,这样得省多少编制呀。
就是我们这一个县级市的水平
就是我们这一个县级市的水平
你们一个县级市有三分之一浙江大吗?
snickers 发表于 2016-7-14 22:34
你们一个县级市有三分之一浙江大吗?
地盘不大
指的是人口和经济

那些县级区该撤了,也就是乡镇水平
几万人一个区,这规格太高了
地盘不大
指的是人口和经济


你不能把人口密集区的标准当成普适标准。
snickers 发表于 2016-7-14 22:41
你不能把人口密集区的标准当成普适标准。
好吧
那里就继续那样吧
地盘不大
指的是人口和经济


西藏改成市比较合适还是县比较合适
好吧
那里就继续那样吧
按朝阳区的标准,你打算把你们省多少区划改成区呀?
燕影如梭 发表于 2016-7-14 22:48
西藏改成市比较合适还是县比较合适
改成村吧
snickers 发表于 2016-7-14 22:50
按朝阳区的标准,你打算把你们省多少区划改成区呀?
朝阳区地厅级
你不懂???
西藏改成市比较合适还是县比较合适
澳大利亚市和加拿大市过来围观
我这里前几年刚合并了两个区成一个区,编制估计少了很多。
朝阳区地厅级
你不懂???
你懂?行政区划不考虑铺散面积吗?
管的地方大,一帮人瞎想啥呢?秀才只知道读书?
慕容秋水 发表于 2016-7-14 21:59
该撤销地级市,省直管县,减少官员。我在的县人口160万+。
县太小了,每个县重复建设浪费,我觉得地级市扩大区好。你的意思难道要伊春每个区独立?呵呵
改成村吧
不吹不黑,改成地级市比较合适

灏雾若燃 发表于 2016-7-14 23:28
管的地方大,一帮人瞎想啥呢?秀才只知道读书?


关键是也没多大啊,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两三万人的区,这在其他内地省份,也就是一个乡镇的人口,两三个乡镇的面积,要是伊春的区个个都跟西藏新疆的县一般大,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灏雾若燃 发表于 2016-7-14 23:28
管的地方大,一帮人瞎想啥呢?秀才只知道读书?


关键是也没多大啊,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两三万人的区,这在其他内地省份,也就是一个乡镇的人口,两三个乡镇的面积,要是伊春的区个个都跟西藏新疆的县一般大,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snickers 发表于 2016-7-14 23:10
你懂?行政区划不考虑铺散面积吗?
你把西藏那些乡镇也改成县得了
那些乡镇有的比东部地区的市都大
这样满足你的“铺散面积”了
心如止水1 发表于 2016-7-14 22:58
我这里前几年刚合并了两个区成一个区,编制估计少了很多。
北京上海天津都在合并行政区
bloodywind 发表于 2016-7-14 23:31
关键是也没多大啊,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两三万人的区,你要是个个都跟西藏新疆的县一般大,也就认了。
纯属历史遗留问题
以前那里是林区
给国家贡献大
都是工人
那里政府和林业局都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