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节选)沉浮:中国大飞机的三十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3:36:59


姑且一听,也是个信息来源;
原文链接: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5-11/02/c_134773668.htm
————————————————————————————————————————
......
赵忆宁:据说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6个重大专项中,大飞机的论证过程是最艰苦的,是这样的吗?

  路风:第一轮论证我并没参加,但是过程知道一些。说出来你会感到意外,最不愿意重上大飞机项目的是当时中国两个航空工业集团的领导。当然不是直接反对,而是总想重新定义这个项目。第一,当时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正在研制ARJ21飞机(2002年国务院批准项目立项),这是一款支线飞机,而且不是国家项目。它的研发过程比想象的要难,预算被突破,工期也一拖再拖。国家发改委对此不满意。所以他们想把这个项目定义为大飞机的国家项目,让国家将ARJ-21接下来。事实上后来的商飞果真接下了ARJ-21。

  第二,他们认为大飞机项目应该上大型军用运输机,不要做民机了。主要原因是做民机比军机难。行内人都知道,民用客机的研发非常不容易,因为需要取得适航证。当时有人甚至说过,我们无法与波音和空客竞争。做民机要面对竞争,而做军机就没这个问题了。

  在第一轮论证中,各方面专家们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中国一定要搞自己的大飞机。矛盾的焦点在于到底是搞军用运输机还是民用客机,所以出现“军机派”和“民机派”两派意见。航空工业集团想上军机,国防科工委作为主管部门支持它们,军方因为自己的需要也支持上军机。而“民机派”则是科技部加上科技界的专家们;中间还有个发改委,不过那时发改委是“组装派”,无论是上军机还是民机,都希望找个外国公司合作。第一轮的论证,军机派占了上风。

  《21世纪》:“运十”的成功是一个奇迹,在当时的条件下,“运十”的成功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

  路风:关键是技术和体制上的创新。“运十”项目虽然放在上海,但在事实上形成了技术领军人物有自主权的体制,或者叫工程师说了算的体制。“运十”的领军人物马凤山是位杰出的技术领导和科技专家。与此同时,国务院让航空工业领导小组负责业务指导与协调,负责人是时任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将军,当时他还兼任航空工业领导小组组长。

  我曾就“运十”为什么能做成问过参与过“运十”研制的一位设计师,他说有三个重要的条件:第一,指挥者是曹里怀这样打过仗的人,可能他们并不懂技术,但是他们懂战略、懂决策,包括组织领导原子弹、导弹、卫星等研制与试验的张爱萍将军等,应该说他们是空前绝后的一代人,所以才有中国国防工业在那个年代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比如当技术人员在技术路线上发生分歧时,曹里怀将军会听取正反方的意见,听明白了以后他会做一个决断,必须执行,根本没有商量了,他的判断力来自残酷的战争经验;第二,有马凤山这样的技术领军人物,他有眼光、技术强、敢创新,所以摆脱了苏联模式。他曾是轰-6的总设计师,直到今天轰-6依然是空军的主力轰炸机;第三,参与“运十”研制的这批人都是从各个地方研发第一线抽调的,并不需要太多时间的磨合,一接工作就马上上手。所以“运十”只用了10年的时间就做出来了,跟两弹一星是同等量级的事。“运十”研制费用总计5.377亿元人民币,其中研制费3.34亿元,基建费1.747亿元,上海市提供流动资金0.29亿元,今天我们重新启动大飞机C919的研制,最初的预算是600亿-700亿元人民币,翻了多少倍呀!所以说“运十”的下马非常可惜。

  《21世纪》: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加入到第二次论证中的呢?

  路风:是因为写了一个关于大飞机的研究报告。那时正是大飞机论证最艰难的时候。焦点并非是理论之争,而是人们各说各话。在《汽车工业报告》中我从多角度论证,技术能力是买不来的,所以我认为“运十”的下马不仅仅是抛弃了一个产品,而是同时摧毁了我们自己搭建的研发平台和研发体系,当然研发能力也就随之丧失。2005年1月,我完成了近七万字的《我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先是在内部发表,想必决策层看到了,以后又流传到社会。应该说,我的报告当时对更加强调自主创新的“民机派”提供了理论支持。

  至于王大珩院士给国务院领导写信,他讲的是大飞机,但是并没有说是民用机还是军用机,所以才有后面就有军机还是民机的争议。因为第一轮的论证有意见分歧,所以在2006年国务院提出进行大飞机的第二轮论证,这次论证的题目叫“大飞机实施方案的论证”。而且国务院明确表示,第二轮的论证载入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16个重大专项的论证中。

  从题目看,前提就是国务院已经决定要上大飞机了,要讨论的只是怎么上的问题。《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由科技部牵头,当时提论证专家名单的时候,国防科工委、发改委、总装反对我参与,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对我讲,既然国务院是让科技部牵头,找哪些人参与论证就是以科技部为主。

  《21世纪》:抛开这件事情我个人认为,徐冠华部长对中国科技发展以及重大战略项目的推进起了很大作用,是一个应该被记住的人。

  路风:他的最大贡献是促成自创新方针的提出,另一个是16个重大专项,都跟他有直接关系,最后变成了中央的决策。第二轮专家论证组由19位成员组成,尽管相关部委对名单中的部分论证专家存在争议,但最终获得高层批准。论证组专家包括一二航集团高层、学者、技术专家,以及来自用户方的代表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论证组由身为两院院士的歼8II总设计师顾诵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原中国第二航空集团总经理张彦仲担任主任委员。我和高粱作为学者参与其中。由于当时中央的决心已经很明显,所以第二轮论证过程没有太大的冲突。

  2007年2月2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关于大型飞机方案论证工作汇报,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并要求尽快开展相关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轮论证中的军机和民机之争是一个零和博弈,但第二轮论证的结果是军机民机一起上,化解了矛盾。我属于“乐观其成派”,中国这么大,民机、军机都需要,都应该干。2007年3月,中国宣布启动大飞机工程, C919在上海,“大运”在陕西。

“运十”下马摧毁了大飞机的研发平台

  《21世纪》:我两次到上海采访,最伤心的记忆是在上飞与一位曾经参与“运十”的老工人的交谈,在ARJ-21的组装车间,他告诉我,现在的飞机是搞组装,而研制“运十”的时候,发动机、航电系统包括线缆都是我们自己做的,仅在上海就有30多家无线电配套厂,建立了大飞机的产业链。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路风:不能把ARJ21和C919说成是“组装”,因为整个项目和总体设计是自主的,与组装外国产品有本质区别。当然,现在研制的大飞机,许多系统都需要进口。“运十”下马,它瓦解了中国的配套能力。正如那位老工人所说,“运十”下马了以后,产业链也就随之断了,或者说是能力的基础也断了。当年参与“运十”的人都退休了。30年来,虽然北航每年都有毕业生,但是这些年轻的工程师谁做过大飞机呢?所以“运十”的下马,绝不仅仅是扔掉了一架飞机,而几乎是自废武功,中国从此丧失了民用客机的产品开发平台,其结果就是中国民用航空技术能力的长期停滞和倒退。

  但在同时,波音和空客在各自的产品开发平台上连续改进和创新,技术能力随着产品更新升级而不断提高。

  于是,中国的技术能力与美国、欧洲的技术能力差距在过去二十年间呈现出剪刀差的趋势,越拉越大。这种不断拉大的差距实际上造成中国再进入民机领域时所遇到的不断抬高的门槛。20多年后当我们重新做大飞机的时候,现实的问题是,国内已经没有相关的产业链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21世纪》:目前商飞采用的是“主制造商与供应商模式”,这是世界潮流或者通常做法,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路风:这个模式本身是没问题的,波音空客也是这种模式。但是我们与这两家有很大的区别。虽然波音把一些研发甩给日本等国,但是波音之前飞机的所有主要部件都是自己做的,产业链曾经在自己的手中,只是因为成本原因现在不自己做了,但是能力从来没有中断过,他们有技术和能力去协调供应链,波音就是供应商的老板,供应商就是供货的,恐怕这点商飞还做不到。商飞很可能有时不得不听供应商的,因为我们懂得不多。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经验。我认为技术包括两种性质的知识:一是通用或显性知识,二是缄默或隐性知识。通用知识是原理性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但缄默知识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诀窍和操作细节,获得的途径只能是经验,即只能从实践中学习而来。从这点来看,因为我们缺乏经验,所以说表面看上去都是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实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21世纪》:现在商飞为C919成立了16家合资公司,您怎么评价?

  路风:事实上,对于像飞机(特别是大型客机)这样高度复杂的产品,其产品开发的关键不是对某种单项技术的掌握,而是综合各种技术的能力。这种“综合”集中体现在飞机设计的总体方案上。这一点商飞选择自主研发的道路是正确的。

  至于成立合资公司,很明显,其目的是为零部件的国产化,这是我们几十年的思路。中国汽车行业为实现国产化就是成立很多合资公司,但是没有德国供应商,我们自己能干吗?问题就在这里。供应商没有让一架飞机飞到天上去的本事,他们只能做航电、发动机等,让一架飞机飞起来是主制造商的本事所在。即便波音所有的配套全是来自供应商,那也是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波音做飞机做了快100年了,他们知道让飞机怎么飞,所以供应商肯定老老实实听波音的。

  而中国商飞这个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缺少的是经验基础和能力基础。此刻我们千万不能盲目乐观,甚至说出技术领先,技术领先不是有决心有钱就能做到的,技术领先靠的是长期的技术积累。总之,我认为做总比不做好,我们现在做不到最高水平说明没有经验,但不做就永远没经验。

  商飞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

  《21世纪》:C919即将下线,但是在此之前,因为首飞时间的顺延,商飞曾面临很大的压力,您怎么看?

  路风:我认为社会应该对商飞更宽容些。表面上看到他们正在做的产品是C919大飞机,但在产品的背后是他们正在搭建和提高的是产品开发的平台与技术能力。人们当然希望C919能够成功,但是如果出现不顺利的情况,千万不要以产品早期的优缺点论输赢,否则又会重演“运十”的悲剧,我们已经有过教训了。

  现在中国正在迈入大飞机制造门槛的过程中,这种大型复杂的技术产品是需要经验的积累,只要我们有了研发平台,只要聚合了一支研发队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往前走,一直到成功。国家的战略目标不仅仅是得到一两个产品,而是建立起可持续的产品开发平台,最终获得技术能力。从这个目标出发,产品早期的水平不是关键,关键是能不能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产业化。

  只要明确这个战略重点,就不会因为短期的缺点和弱点而动摇长期的意志和既定的目标。所以人们要充分认识到技术能力的宝贵性,在培育大飞机的技术能力上要意志坚定,给予长期不懈的支持。

  《21世纪》:C919下线后,马上面临首飞、取得适航证等,道路漫长。在ARJ-21试飞的时候,因为找结冰试验的那块云,全世界到处飞,如何也找不到结冰的气候条件。其实,结冰理想的气候条件只在北美五大湖区特定的区域,这点美国联邦航空局一清二楚。所以当我们的飞机最后来到这个区域时,他们甚至都没有到现场。我是想说,ARJ-21只是一款70座的支线飞机,而C919是与波音分享市场的主力机型,取得适航证可能没有那样乐观。

  路风:中国上大飞机项目必将触动国际既得利益集团的神经,我们绝不要低估美国和欧洲政商合谋扼杀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动机。美国和欧洲人比许多中国人更明白,一旦中国开始建立大飞机的开发平台,问题就不再是中国产品刚出现时的水平是低还是高,而是中国的技术能力一定会通过这种平台成长起来。从国家层面要想清楚这件事情,即便是美国或者欧洲都不给我们适航证,我们也要坚持飞,不能飞国际航线就国内飞。

  中国有特殊的大国效应,我们的市场足够大,养得起一个民机工业,只要有决心,总有一天他得给我们,10年不行,就20年,20年不行,就30年,不飞就得不到验证。当然,适航体系我们还是要认真学习,这是多年积累起的宝贵经验。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大型复杂技术系统的工业,比如航空、通信、高铁产业,其国际竞争力除了产品本身外,实际上政府的能力与国家能力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市场经济是个非常复杂的结构,千万不可简单化。这么说吧,教科书经济学讲的市场经济就是菜市场经济,几百个菜摊谁也不能影响市场价格,最符合完全竞争。但是高端制造系统不是,比如波音、空客两家公司决定整个行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产业链的结构与价格,当然背后还有他们与政府共同积累起来的经验基础,人们买波音飞机很大一部分也是对美国政府有信心。

  但是,当下国内有些人以为只要政府什么都不管就有好的市场经济,产业就能升级了,这太天真。美国联邦政府的能力非常强大,包括对航空市场的监管。

  《21世纪》:C919将正式下线,您有何感想?

  路风:这一天是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它标志着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一个历史性突破,也同时标志着中国工业发展从沉溺于低端经济活动开始奋起向高端爬升。

  中国的大飞机项目是许多人、几代人争取来的,其中包括“运十”那一代人的牺牲。因此,虽然商飞要做成一个在商业上成功的公司,但它所承担的是一个民族的托付。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支持商飞做下去。就算是我们现在与先进水平有50年的差距,但如果坚持做200年,那这50年的差距就不算什么。祝贺中国商飞!(记者赵忆宁)
......

姑且一听,也是个信息来源;
原文链接: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5-11/02/c_134773668.htm
————————————————————————————————————————
......
赵忆宁:据说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6个重大专项中,大飞机的论证过程是最艰苦的,是这样的吗?

  路风:第一轮论证我并没参加,但是过程知道一些。说出来你会感到意外,最不愿意重上大飞机项目的是当时中国两个航空工业集团的领导。当然不是直接反对,而是总想重新定义这个项目。第一,当时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正在研制ARJ21飞机(2002年国务院批准项目立项),这是一款支线飞机,而且不是国家项目。它的研发过程比想象的要难,预算被突破,工期也一拖再拖。国家发改委对此不满意。所以他们想把这个项目定义为大飞机的国家项目,让国家将ARJ-21接下来。事实上后来的商飞果真接下了ARJ-21。

  第二,他们认为大飞机项目应该上大型军用运输机,不要做民机了。主要原因是做民机比军机难。行内人都知道,民用客机的研发非常不容易,因为需要取得适航证。当时有人甚至说过,我们无法与波音和空客竞争。做民机要面对竞争,而做军机就没这个问题了。

  在第一轮论证中,各方面专家们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中国一定要搞自己的大飞机。矛盾的焦点在于到底是搞军用运输机还是民用客机,所以出现“军机派”和“民机派”两派意见。航空工业集团想上军机,国防科工委作为主管部门支持它们,军方因为自己的需要也支持上军机。而“民机派”则是科技部加上科技界的专家们;中间还有个发改委,不过那时发改委是“组装派”,无论是上军机还是民机,都希望找个外国公司合作。第一轮的论证,军机派占了上风。

  《21世纪》:“运十”的成功是一个奇迹,在当时的条件下,“运十”的成功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

  路风:关键是技术和体制上的创新。“运十”项目虽然放在上海,但在事实上形成了技术领军人物有自主权的体制,或者叫工程师说了算的体制。“运十”的领军人物马凤山是位杰出的技术领导和科技专家。与此同时,国务院让航空工业领导小组负责业务指导与协调,负责人是时任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将军,当时他还兼任航空工业领导小组组长。

  我曾就“运十”为什么能做成问过参与过“运十”研制的一位设计师,他说有三个重要的条件:第一,指挥者是曹里怀这样打过仗的人,可能他们并不懂技术,但是他们懂战略、懂决策,包括组织领导原子弹、导弹、卫星等研制与试验的张爱萍将军等,应该说他们是空前绝后的一代人,所以才有中国国防工业在那个年代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比如当技术人员在技术路线上发生分歧时,曹里怀将军会听取正反方的意见,听明白了以后他会做一个决断,必须执行,根本没有商量了,他的判断力来自残酷的战争经验;第二,有马凤山这样的技术领军人物,他有眼光、技术强、敢创新,所以摆脱了苏联模式。他曾是轰-6的总设计师,直到今天轰-6依然是空军的主力轰炸机;第三,参与“运十”研制的这批人都是从各个地方研发第一线抽调的,并不需要太多时间的磨合,一接工作就马上上手。所以“运十”只用了10年的时间就做出来了,跟两弹一星是同等量级的事。“运十”研制费用总计5.377亿元人民币,其中研制费3.34亿元,基建费1.747亿元,上海市提供流动资金0.29亿元,今天我们重新启动大飞机C919的研制,最初的预算是600亿-700亿元人民币,翻了多少倍呀!所以说“运十”的下马非常可惜。

  《21世纪》: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加入到第二次论证中的呢?

  路风:是因为写了一个关于大飞机的研究报告。那时正是大飞机论证最艰难的时候。焦点并非是理论之争,而是人们各说各话。在《汽车工业报告》中我从多角度论证,技术能力是买不来的,所以我认为“运十”的下马不仅仅是抛弃了一个产品,而是同时摧毁了我们自己搭建的研发平台和研发体系,当然研发能力也就随之丧失。2005年1月,我完成了近七万字的《我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先是在内部发表,想必决策层看到了,以后又流传到社会。应该说,我的报告当时对更加强调自主创新的“民机派”提供了理论支持。

  至于王大珩院士给国务院领导写信,他讲的是大飞机,但是并没有说是民用机还是军用机,所以才有后面就有军机还是民机的争议。因为第一轮的论证有意见分歧,所以在2006年国务院提出进行大飞机的第二轮论证,这次论证的题目叫“大飞机实施方案的论证”。而且国务院明确表示,第二轮的论证载入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16个重大专项的论证中。

  从题目看,前提就是国务院已经决定要上大飞机了,要讨论的只是怎么上的问题。《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由科技部牵头,当时提论证专家名单的时候,国防科工委、发改委、总装反对我参与,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对我讲,既然国务院是让科技部牵头,找哪些人参与论证就是以科技部为主。

  《21世纪》:抛开这件事情我个人认为,徐冠华部长对中国科技发展以及重大战略项目的推进起了很大作用,是一个应该被记住的人。

  路风:他的最大贡献是促成自创新方针的提出,另一个是16个重大专项,都跟他有直接关系,最后变成了中央的决策。第二轮专家论证组由19位成员组成,尽管相关部委对名单中的部分论证专家存在争议,但最终获得高层批准。论证组专家包括一二航集团高层、学者、技术专家,以及来自用户方的代表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论证组由身为两院院士的歼8II总设计师顾诵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原中国第二航空集团总经理张彦仲担任主任委员。我和高粱作为学者参与其中。由于当时中央的决心已经很明显,所以第二轮论证过程没有太大的冲突。

  2007年2月2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关于大型飞机方案论证工作汇报,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并要求尽快开展相关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轮论证中的军机和民机之争是一个零和博弈,但第二轮论证的结果是军机民机一起上,化解了矛盾。我属于“乐观其成派”,中国这么大,民机、军机都需要,都应该干。2007年3月,中国宣布启动大飞机工程, C919在上海,“大运”在陕西。

“运十”下马摧毁了大飞机的研发平台

  《21世纪》:我两次到上海采访,最伤心的记忆是在上飞与一位曾经参与“运十”的老工人的交谈,在ARJ-21的组装车间,他告诉我,现在的飞机是搞组装,而研制“运十”的时候,发动机、航电系统包括线缆都是我们自己做的,仅在上海就有30多家无线电配套厂,建立了大飞机的产业链。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路风:不能把ARJ21和C919说成是“组装”,因为整个项目和总体设计是自主的,与组装外国产品有本质区别。当然,现在研制的大飞机,许多系统都需要进口。“运十”下马,它瓦解了中国的配套能力。正如那位老工人所说,“运十”下马了以后,产业链也就随之断了,或者说是能力的基础也断了。当年参与“运十”的人都退休了。30年来,虽然北航每年都有毕业生,但是这些年轻的工程师谁做过大飞机呢?所以“运十”的下马,绝不仅仅是扔掉了一架飞机,而几乎是自废武功,中国从此丧失了民用客机的产品开发平台,其结果就是中国民用航空技术能力的长期停滞和倒退。

  但在同时,波音和空客在各自的产品开发平台上连续改进和创新,技术能力随着产品更新升级而不断提高。

  于是,中国的技术能力与美国、欧洲的技术能力差距在过去二十年间呈现出剪刀差的趋势,越拉越大。这种不断拉大的差距实际上造成中国再进入民机领域时所遇到的不断抬高的门槛。20多年后当我们重新做大飞机的时候,现实的问题是,国内已经没有相关的产业链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21世纪》:目前商飞采用的是“主制造商与供应商模式”,这是世界潮流或者通常做法,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路风:这个模式本身是没问题的,波音空客也是这种模式。但是我们与这两家有很大的区别。虽然波音把一些研发甩给日本等国,但是波音之前飞机的所有主要部件都是自己做的,产业链曾经在自己的手中,只是因为成本原因现在不自己做了,但是能力从来没有中断过,他们有技术和能力去协调供应链,波音就是供应商的老板,供应商就是供货的,恐怕这点商飞还做不到。商飞很可能有时不得不听供应商的,因为我们懂得不多。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经验。我认为技术包括两种性质的知识:一是通用或显性知识,二是缄默或隐性知识。通用知识是原理性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但缄默知识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诀窍和操作细节,获得的途径只能是经验,即只能从实践中学习而来。从这点来看,因为我们缺乏经验,所以说表面看上去都是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实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21世纪》:现在商飞为C919成立了16家合资公司,您怎么评价?

  路风:事实上,对于像飞机(特别是大型客机)这样高度复杂的产品,其产品开发的关键不是对某种单项技术的掌握,而是综合各种技术的能力。这种“综合”集中体现在飞机设计的总体方案上。这一点商飞选择自主研发的道路是正确的。

  至于成立合资公司,很明显,其目的是为零部件的国产化,这是我们几十年的思路。中国汽车行业为实现国产化就是成立很多合资公司,但是没有德国供应商,我们自己能干吗?问题就在这里。供应商没有让一架飞机飞到天上去的本事,他们只能做航电、发动机等,让一架飞机飞起来是主制造商的本事所在。即便波音所有的配套全是来自供应商,那也是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波音做飞机做了快100年了,他们知道让飞机怎么飞,所以供应商肯定老老实实听波音的。

  而中国商飞这个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缺少的是经验基础和能力基础。此刻我们千万不能盲目乐观,甚至说出技术领先,技术领先不是有决心有钱就能做到的,技术领先靠的是长期的技术积累。总之,我认为做总比不做好,我们现在做不到最高水平说明没有经验,但不做就永远没经验。

  商飞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

  《21世纪》:C919即将下线,但是在此之前,因为首飞时间的顺延,商飞曾面临很大的压力,您怎么看?

  路风:我认为社会应该对商飞更宽容些。表面上看到他们正在做的产品是C919大飞机,但在产品的背后是他们正在搭建和提高的是产品开发的平台与技术能力。人们当然希望C919能够成功,但是如果出现不顺利的情况,千万不要以产品早期的优缺点论输赢,否则又会重演“运十”的悲剧,我们已经有过教训了。

  现在中国正在迈入大飞机制造门槛的过程中,这种大型复杂的技术产品是需要经验的积累,只要我们有了研发平台,只要聚合了一支研发队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往前走,一直到成功。国家的战略目标不仅仅是得到一两个产品,而是建立起可持续的产品开发平台,最终获得技术能力。从这个目标出发,产品早期的水平不是关键,关键是能不能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产业化。

  只要明确这个战略重点,就不会因为短期的缺点和弱点而动摇长期的意志和既定的目标。所以人们要充分认识到技术能力的宝贵性,在培育大飞机的技术能力上要意志坚定,给予长期不懈的支持。

  《21世纪》:C919下线后,马上面临首飞、取得适航证等,道路漫长。在ARJ-21试飞的时候,因为找结冰试验的那块云,全世界到处飞,如何也找不到结冰的气候条件。其实,结冰理想的气候条件只在北美五大湖区特定的区域,这点美国联邦航空局一清二楚。所以当我们的飞机最后来到这个区域时,他们甚至都没有到现场。我是想说,ARJ-21只是一款70座的支线飞机,而C919是与波音分享市场的主力机型,取得适航证可能没有那样乐观。

  路风:中国上大飞机项目必将触动国际既得利益集团的神经,我们绝不要低估美国和欧洲政商合谋扼杀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动机。美国和欧洲人比许多中国人更明白,一旦中国开始建立大飞机的开发平台,问题就不再是中国产品刚出现时的水平是低还是高,而是中国的技术能力一定会通过这种平台成长起来。从国家层面要想清楚这件事情,即便是美国或者欧洲都不给我们适航证,我们也要坚持飞,不能飞国际航线就国内飞。

  中国有特殊的大国效应,我们的市场足够大,养得起一个民机工业,只要有决心,总有一天他得给我们,10年不行,就20年,20年不行,就30年,不飞就得不到验证。当然,适航体系我们还是要认真学习,这是多年积累起的宝贵经验。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大型复杂技术系统的工业,比如航空、通信、高铁产业,其国际竞争力除了产品本身外,实际上政府的能力与国家能力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市场经济是个非常复杂的结构,千万不可简单化。这么说吧,教科书经济学讲的市场经济就是菜市场经济,几百个菜摊谁也不能影响市场价格,最符合完全竞争。但是高端制造系统不是,比如波音、空客两家公司决定整个行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产业链的结构与价格,当然背后还有他们与政府共同积累起来的经验基础,人们买波音飞机很大一部分也是对美国政府有信心。

  但是,当下国内有些人以为只要政府什么都不管就有好的市场经济,产业就能升级了,这太天真。美国联邦政府的能力非常强大,包括对航空市场的监管。

  《21世纪》:C919将正式下线,您有何感想?

  路风:这一天是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它标志着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一个历史性突破,也同时标志着中国工业发展从沉溺于低端经济活动开始奋起向高端爬升。

  中国的大飞机项目是许多人、几代人争取来的,其中包括“运十”那一代人的牺牲。因此,虽然商飞要做成一个在商业上成功的公司,但它所承担的是一个民族的托付。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支持商飞做下去。就算是我们现在与先进水平有50年的差距,但如果坚持做200年,那这50年的差距就不算什么。祝贺中国商飞!(记者赵忆宁)
......


这作者貌似是个Y-10的粉丝,本身不懂航空技术

关于Y-10下马的合理性,可参考这篇文章: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 ... &fromuid=233522

这作者貌似是个Y-10的粉丝,本身不懂航空技术

关于Y-10下马的合理性,可参考这篇文章: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 ... &fromuid=233522
说的好,不给适航证也要做下去,只要产品在,就有研发体系和产业链
运10水平很低,凑合的成品,没有丝毫竞争力,但自主程度倒是高些;
现在搞大飞机,自主程度比较低,水平高了,但比欧美仍然缺乏竞争力;
难办啊!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6-6-10 22:11
这作者是个Y-10的粉丝,本身不懂航空技术

关于Y-10下马的合理性,可参考这篇文章:


运10下马的损失根本不是技术跟商业的原因好吧?虽说运10当时确实不值得继续下去了,但直接把研发团队彻底解散,所有与运10相关配套项目全部解散,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当时很多大项目都是发展不下去了解散,可基础研究跟相关配套项目可并没有断了香火,像运10解散这么彻底的确实是个大遗憾。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6-6-10 22:11
这作者是个Y-10的粉丝,本身不懂航空技术

关于Y-10下马的合理性,可参考这篇文章:


运10下马的损失根本不是技术跟商业的原因好吧?虽说运10当时确实不值得继续下去了,但直接把研发团队彻底解散,所有与运10相关配套项目全部解散,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当时很多大项目都是发展不下去了解散,可基础研究跟相关配套项目可并没有断了香火,像运10解散这么彻底的确实是个大遗憾。
陨石神教又出来恶心人。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6-6-10 22:11
这作者是个Y-10的粉丝,本身不懂航空技术

关于Y-10下马的合理性,可参考这篇文章:
不管本文作者是否Y-10的粉丝,本身懂不懂航空技术。至少认为“运十”下马了以后,产业链也就随之断了,或者说是能力的基础也断了这个论断应该还是中肯的。可以有很多解释,但是自废武功是不争的事实
比较胖狴犴 发表于 2016-6-11 00:13
不管本文作者是否Y-10的粉丝,本身懂不懂航空技术。至少认为“运十”下马了以后,产业链也就随之断了,或 ...
人才缺乏呀;

那个拼凑起来的班子,散了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还有Y-7/8等等项目等着呢。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6-6-11 00:35
人才缺乏呀;

那个拼凑起来的班子,散了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还有Y-7/8等等项目等着呢。
自废武功只是客观描述当年的无奈罢了。其实轮起来也只不过是作为事后诸葛亮的一句叹息,实际上考虑当年的时代背景,必然性是很高的。
自废武功只是客观描述当年的无奈罢了。其实轮起来也只不过是作为事后诸葛亮的一句叹息,实际上考虑当年的 ...

对呀
以当年的情况,要航空工业养一个30年出不了实际成果的团队,太奢侈了。
实际上,哪怕现在,土鳖虽说可以搞出堪用的大飞机,但要说技术、市场竞争力,还是欠火候。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6-6-10 22:11
这作者是个Y-10的粉丝,本身不懂航空技术

关于Y-10下马的合理性,可参考这篇文章:
成功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siyuyj199 发表于 2016-6-11 00:49
成功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这话太不自量力了,陨石不可能成功;
飞两次就机体变形,打不开舱门的货色,比几十年前倒霉的“彗星”完成度还低,载人纯属开玩笑。

单纯强调“努力”,不顾乐观可能性,自我麻醉,不会成功;
硬拼蛮干,后果就是像某演义中挑铁滑车,会被压成肉泥。
siyuyj199 发表于 2016-6-11 00:49
成功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这话太不自量力了,陨石不可能成功;
飞两次就机体变形,打不开舱门的货色,比几十年前倒霉的“彗星”完成度还低,载人纯属开玩笑。

单纯强调“努力”,不顾乐观可能性,自我麻醉,不会成功;
硬拼蛮干,后果就是像某演义中挑铁滑车,会被压成肉泥。
C919量产后,中国内部应禁止波音737和空客320的进口,直至美欧发给C919适航证……

C919量产后,中国内部应禁止波音737和空客320的进口,
不是禁止进口,而是要求他们也取得中国适航证。如果他们刁难,我们也可以对等。关键是做出合格产品,现在用了大量国外的关键零部件,也是为了取得适航证方便一点。
来自: 手机APP客户端
军机民机一起上,温总有魄力。
fxw999 发表于 2016-6-11 01:01
C919量产后,中国内部应禁止波音737和空客320的进口,直至美欧发给C919适航证……
适航证互换  倒是一个主意
运十粉很多啊
fxw999 发表于 2016-6-11 01:01
C919量产后,中国内部应禁止波音737和空客320的进口,直至美欧发给C919适航证……
FAA 和波音不是一伙的,EASA和空客也不是一伙的,
飞机卖的出去卖不出去FAA 和EASA才不关心呢。
yes413aa 发表于 2016-6-11 01:38
适航证互换  倒是一个主意
这考虑过广大乘客的心理阴影面积吗?
kg90 发表于 2016-6-11 01:12
不是禁止进口,而是要求他们也取得中国适航证。如果他们刁难,我们也可以对等。关键是做出合格产品,现在 ...
1.他们都取得了中国适航证
2.刁难首先要有刁难的愿望,本国适航部门和飞机厂又不是一伙的。刁难还要有刁难的能力才行的,不是想刁难就能刁难的了得。
fxw999 发表于 2016-6-11 01:01
C919量产后,中国内部应禁止波音737和空客320的进口,直至美欧发给C919适航证……
禁止进口太难听了!
应该弄出中国的适航证,他们给我们飞机适航证,我们也给他们飞机适航证!
国家没钱,只能有的放矢。我们可以做大飞机,但成果要快,不要整天把五十年挂嘴边。每个节点都必须有时间!
耽误太久了, 现在追责已无意义, 要做就抓紧..
yes413aa 发表于 2016-6-11 01:38
适航证互换  倒是一个主意
那得你的适航水平和别人差不多,且得到举世公认;

以土鳖在民航机领域的积累,再过20年看看行不行。
这篇文章写的还算比较客观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6-6-10 22:11
这作者是个Y-10的粉丝,本身不懂航空技术

关于Y-10下马的合理性,可参考这篇文章:


不知道这帖能存活多久,看完了几本院士的书和难忘的运10一书+运10大事记等我的理解是不同的。

1. 运10是71年空军定的指标,民航认可,试飞的时候指标基本达到。
2. 运10是72年就确定了先出基本国际旅行客机型号,其他再发展。而且确定试制阶段用老材料和赶进度的试制方法制作试飞用飞机,这也是72年确定的,量产阶段是要配合仿制的新材料和配套制造设备的,比如二重一同下马的6.5万吨锻压机。
所以说一切基本都是按当时严谨规划完整的进行,整个项目尽管中途出现干扰,但并非头脑发热瞎搞的。
3。原型机不符合民航要求是事实,但不代表不可以改,但84年前640就已经提出缩小方案,707可以缩成737,运10这样试验完整的飞机也没有难度,而且当时640当时还看上了用cfm56来改,可以说方案是非常可行的。再不行把国产化率降到c919的水平就行。实际上我们现在想到任何保留成果的方法640当时都基本提出过。
4.空军不吱声,这架飞机是73年军队确定的指标,当时砍的军费,没发吱声是正常的。海军对飞豹说其他飞机都不要就要这个,还是给停了一年。但民用的费用大把,顾院士说85年又从新准备上干线了,沈飞还提了方案的,就是没给运10任何机会,货运补贴试飞都不行,最低限度用03架的配件(不装了)做完寿命试验都不行。另起炉灶可以,在哪里都无所谓,就是继续运10或者改进都不批。
5. 运10的费用不是天价,测绘的米格21mf都花了3个亿以上。运10项目有限度保留,能把中国航空材料和研制水平提到707水平也是大功一件,苏联引进那些已经落后太多。

6.上飞用md项目来保运10的可能性当时来说是为0,当时不是现在的公司也没有中航集团,当时厂和所可不是什么友好关系。132和611为了米格21mf闹得一团江湖,112主张废了八爷2去仿制米格23。一旦项目被废,可是很难保留的,整个脉络看下来运10是80年左右就已经被上头废了,640不少人不懂时务叫到了85年。

7.现在不少人骂640,很是莫名奇妙,640其实一直提的大方向都没怎么错。84年提出md项目也没先进多少,用cfm56改运10更有前途,现在看用用运10改小,再像8爷那样来个国际招标效果远比搞md项目和参加ae100等各种钓鱼项目强。arj21项目争吵院士评审团也支持640,反而网上把640骂的一文不值。640没有项目支持,原有人员实际在arj21试飞后除了返聘就没剩几个,还在骂上飞,c919已经是像运10那样全国招人了,甚至全世界招人了,还在骂上飞。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6-6-10 22:11
这作者是个Y-10的粉丝,本身不懂航空技术

关于Y-10下马的合理性,可参考这篇文章:


不知道这帖能存活多久,看完了几本院士的书和难忘的运10一书+运10大事记等我的理解是不同的。

1. 运10是71年空军定的指标,民航认可,试飞的时候指标基本达到。
2. 运10是72年就确定了先出基本国际旅行客机型号,其他再发展。而且确定试制阶段用老材料和赶进度的试制方法制作试飞用飞机,这也是72年确定的,量产阶段是要配合仿制的新材料和配套制造设备的,比如二重一同下马的6.5万吨锻压机。
所以说一切基本都是按当时严谨规划完整的进行,整个项目尽管中途出现干扰,但并非头脑发热瞎搞的。
3。原型机不符合民航要求是事实,但不代表不可以改,但84年前640就已经提出缩小方案,707可以缩成737,运10这样试验完整的飞机也没有难度,而且当时640当时还看上了用cfm56来改,可以说方案是非常可行的。再不行把国产化率降到c919的水平就行。实际上我们现在想到任何保留成果的方法640当时都基本提出过。
4.空军不吱声,这架飞机是73年军队确定的指标,当时砍的军费,没发吱声是正常的。海军对飞豹说其他飞机都不要就要这个,还是给停了一年。但民用的费用大把,顾院士说85年又从新准备上干线了,沈飞还提了方案的,就是没给运10任何机会,货运补贴试飞都不行,最低限度用03架的配件(不装了)做完寿命试验都不行。另起炉灶可以,在哪里都无所谓,就是继续运10或者改进都不批。
5. 运10的费用不是天价,测绘的米格21mf都花了3个亿以上。运10项目有限度保留,能把中国航空材料和研制水平提到707水平也是大功一件,苏联引进那些已经落后太多。

6.上飞用md项目来保运10的可能性当时来说是为0,当时不是现在的公司也没有中航集团,当时厂和所可不是什么友好关系。132和611为了米格21mf闹得一团江湖,112主张废了八爷2去仿制米格23。一旦项目被废,可是很难保留的,整个脉络看下来运10是80年左右就已经被上头废了,640不少人不懂时务叫到了85年。

7.现在不少人骂640,很是莫名奇妙,640其实一直提的大方向都没怎么错。84年提出md项目也没先进多少,用cfm56改运10更有前途,现在看用用运10改小,再像8爷那样来个国际招标效果远比搞md项目和参加ae100等各种钓鱼项目强。arj21项目争吵院士评审团也支持640,反而网上把640骂的一文不值。640没有项目支持,原有人员实际在arj21试飞后除了返聘就没剩几个,还在骂上飞,c919已经是像运10那样全国招人了,甚至全世界招人了,还在骂上飞。
运十粉很多啊
汉奸买办粉更多啊!
运十下马不可惜,从技术上说甚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运十下马后人才队伍等宝贵资源的过分流失断档是比较可惜的。

bf109k6 发表于 2016-6-11 11:06
不知道这帖能存活多久,看完了几本院士的书和难忘的运10一书+运10大事记等我的理解是不同的。

1. 运 ...


1973年文革期间提的指标,到1980年代能够跟上民航开阔了的眼界么?

看看文革期间搞的所有飞机,不是完全做不出来,就是早已落后时代;
空军和民航那时候的指标,是没有办法、没有选择。

空军若有选择,会在1979年买个无雷达、无中距弹,甚至原配电源、发动机都还没有完成的J8白天型?
F-14都服役好几年了!

民航机与军机最大的不同就在这里了:有钱就能买到最好的!
而且,只有最好(省油、方便维护、安全有保障、寿命够长)的,才能赚钱。

军队不打仗还能混着等装备;
民航用烂飞机就是自寻死路。
bf109k6 发表于 2016-6-11 11:06
不知道这帖能存活多久,看完了几本院士的书和难忘的运10一书+运10大事记等我的理解是不同的。

1. 运 ...


1973年文革期间提的指标,到1980年代能够跟上民航开阔了的眼界么?

看看文革期间搞的所有飞机,不是完全做不出来,就是早已落后时代;
空军和民航那时候的指标,是没有办法、没有选择。

空军若有选择,会在1979年买个无雷达、无中距弹,甚至原配电源、发动机都还没有完成的J8白天型?
F-14都服役好几年了!

民航机与军机最大的不同就在这里了:有钱就能买到最好的!
而且,只有最好(省油、方便维护、安全有保障、寿命够长)的,才能赚钱。

军队不打仗还能混着等装备;
民航用烂飞机就是自寻死路。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6-6-11 11:14
1973年文革期间提的指标,到1980年代能够跟上民航开阔了的眼界么?


71年是空军提的指标,指标和是不是文革无关,假如空军专机还要明显符合。民航要求的差距用降低国产化率来补啊,这些当时640也不是没有提出的。像罗罗当时想送几台发动机加入超7的态度来看,当时把运10改小,然后招标国际合作是最理想的保留成果方案。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6-6-11 11:14
1973年文革期间提的指标,到1980年代能够跟上民航开阔了的眼界么?


71年是空军提的指标,指标和是不是文革无关,假如空军专机还要明显符合。民航要求的差距用降低国产化率来补啊,这些当时640也不是没有提出的。像罗罗当时想送几台发动机加入超7的态度来看,当时把运10改小,然后招标国际合作是最理想的保留成果方案。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6-6-11 11:14
1973年文革期间提的指标,到1980年代能够跟上民航开阔了的眼界么?

看看文革期间搞的所有飞机,不是 ...


空军若有选择?假如当时空军可以买幻影的话,后面的8爷甚至歼10都要完蛋,搞不好飞豹一起死,而且幻影还不如f16,和强敌打起来可能也是没啥卵用,你是不是很想看到这个结局呢?也不用再去吵哪个院士多了,比阿三更舒坦。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6-6-11 11:14
1973年文革期间提的指标,到1980年代能够跟上民航开阔了的眼界么?

看看文革期间搞的所有飞机,不是 ...


空军若有选择?假如当时空军可以买幻影的话,后面的8爷甚至歼10都要完蛋,搞不好飞豹一起死,而且幻影还不如f16,和强敌打起来可能也是没啥卵用,你是不是很想看到这个结局呢?也不用再去吵哪个院士多了,比阿三更舒坦。
你再看看 发表于 2016-6-11 00:09
运10下马的损失根本不是技术跟商业的原因好吧?虽说运10当时确实不值得继续下去了,但直接把研发团队彻 ...
连工程师都无法确定定型的飞机,连大梁材料都没研发出来的飞机,这种飞机不是技术问题?
键盘侠们动动手指就可以运筹一切,从飞机到高铁。可惜跟在工作一线的工人,技师和工程师们比,你们连砣屎都不如。
看来所有问题的中心就是高层的决策能力或果断能力。。。。。。
连工程师都无法确定定型的飞机,连大梁材料都没研发出来的飞机,这种飞机不是技术问题?
我是说彻底解散后的损失层面,不属于工程本身的技术损失!
FAA 和波音不是一伙的,EASA和空客也不是一伙的,
飞机卖的出去卖不出去FAA 和EASA才不关心呢。
美国政府和欧盟就是这么干的。
这考虑过广大乘客的心理阴影面积吗?
你觉得空客的飞机是怎么进去美国市场的?
bf109k6 发表于 2016-6-11 11:06
不知道这帖能存活多久,看完了几本院士的书和难忘的运10一书+运10大事记等我的理解是不同的。

1. 运 ...
1.民航认可的指标是在80年代初,而不是90年代
2.运10 73年确定的不是空军型号,而是领导专机型号.还有仿制的新材料和配套制造设备到90年代才出来.
3.你没有先进的材料,技术你靠什么改?你当波音737是一天就造出来的.
4.到80年代初空军都没打算要运10.运10是空军项目,但不是为空军设计的.
5.运10一架都超过进口的波音707,没有先进技术引进,你想把中国航空材料和研制水平提到707水平等到90年代末吧.
6.有先进的md项目傻子才会想要运10,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有先进的,有人教东西不学,去自己折腾老旧,你傻啦么?
7 .md项目比运先进就行.
bf109k6 发表于 2016-6-11 11:06
不知道这帖能存活多久,看完了几本院士的书和难忘的运10一书+运10大事记等我的理解是不同的。

1. 运 ...
问题是运10连机翼大梁一次成型都做不到,很多需要一次成型的部件居然需要铆接。

结果就是机体强度很烂。
Shirai_Kuroko 发表于 2016-6-11 11:51
问题是运10连机翼大梁一次成型都做不到,很多需要一次成型的部件居然需要铆接。

结果就是机体强度很烂 ...
运10的机体强度够.需要铆接不代表强度不够,关键是材料不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