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下午打字 希望大家拍砖 理想的我军高速点防御导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26:37
万鹏 QQ:6212000
本人是一个军事爱好者,长期从事电子相关工作,而周围很多亲戚朋友也在军工战线奋战,面对目前严峻的形式,本着一颗赤子之心也想为我国国防的强大献计献策,写就拙文一篇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探讨。
一 高速点防御导弹研制的必然性。
目前我军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就是防空,敌人最强大的地方就是空中优势,其空军力量是最强大的,而以航母战斗群为核心最恐怖的地方也是攻击机和巡航导弹,短期内我空军海军力量很难与之抗衡,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随时要做好挨打的准备。敌人打击力量的具体手段就是远程精确制导炸弹和巡航导弹,其发展特点朝着:1。远程化 国外在研和装备的远程精确制导炸弹和巡航导弹射程一般都大于100KM,想拦截其发射平台即使大型远程防空导弹都力不从心,所以点防御导弹主要拦截作战对象是平台发射的炸弹和导弹。 2。隐身化 目前精确制导武器的体积都不大,外形都按照小雷达截面设计而且涂有雷达吸波涂层,而且使用涡扇和涡喷发动机甚至是滑翔动力所以不管是雷达还是红外特征都很小,一般X波段厘米波雷达和红外制导防空导弹的效能大打折扣。 3。高速化 比如快鹰等巡航导弹飞行速度4到5马赫左右(平均)4。廉价化 这是让笔者非常担心的地方。随着GPS/INS制导的普及以及光纤陀螺惯导系统的大量生产很多精确制导武器的价格甚至不到三万美元,比目前点防御导弹还便宜的多,真打起仗来会出现“拦不起”的现象。从我军点防空导弹装备现状来看主要是红旗7(包括海红旗7),道尔以及一些便携防空导弹,红旗7和道尔系列价格昂贵,飞行速度偏慢很难拦击高速目标,体积和发射装置偏大,制导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如抗干扰能力差);而便携式防空导弹威力不足,动力有限,所以都很难对精确制导武器产生威胁,因此研制新一代点防御导弹势在必行。

二 高速点防御导弹的整体构想
  针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特点,本人构想的高速点防御导弹整体构想如下:1。速度和射程 速度应达到4――5马赫,射程8――10公里。目前很多空空导弹速度达到4马赫左右,如我国SD10,因此只要导弹导引头和战斗部足够轻达到5马赫并不难,这个速度是为了拦截未来2马赫飞行速度的巡航导弹所必须的,而且具备拦截“快鹰”的潜力。另外高速还将带来其他好处,最重要的是拦截大多数亚音速目标时将有更多窗口反复拦截。如大多数巡航导弹速度在1000KM/H,其飞行10KM所需时间为0。6分钟=36秒,而点防御导弹如能达到4马赫左右速度将有至少4次以上拦截机会(具体计算过程从略,如有兴趣可以和本人探讨,这里系统反应时间取3秒),基本上可以构成可靠的抗饱和攻击系统。另外高速带来巨大的动能好处也不小(后面会详述)。而导弹的射程为10KM以内,是因为点防御不需要巨大的射程。从成本和效费比看10KM以内也比较合适,因为可以改进已有的空空导弹发动机如PL9\SD10就可以达到。另外超过10KM以上导弹的制导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一般需要复杂的设备和重量。从目前精确制导武器隐身化的趋势来看点防御导弹的搜索和制导设备能在10KM以外准确发现和跟踪目标的可能性不大,也没意义。2。制导体制 大原则是实用和低成本。由于是高速点防御导弹飞行速度高达4马赫以上,头部气动加热会比较严重,另外热成像制导价格昂贵,对付滑翔炸弹等“冷”目标效力较差,所以红外制导体制首先被排除。厘米波制导也被笔者排除是因为其抗干扰能力较差,而且隐身目标大多针对厘米波,其发现跟踪距离也偏短。从成本和抗干扰角度最让本人心仪的是激光驾束和毫米波半主动制导体制。由于我国对激光的研究比较成熟,所以研制难度小,其抗干扰能力很强,基本上精确制导武器还没有对抗激光驾束制导的手段,而且主要发射和解算设备在点防御高速导弹发射平台上,发射距离只要10KM就可以,点防御导弹上接收设备很简单,重量很轻,价格低廉,(很多反坦克导弹都采用,所以体积和成本可见一般)用于高速点防御导弹是首选。有读者担心战场往往气候条件很差大雾弥漫雨雪天气等会导致激光传输距离下降,这里笔者还有毫米波半主动制导体制备选。由于毫米波雷达国内研究也比较成熟(如红箭9A),而半主动制导一样可省却发射机等耗能和成本大户,毫米波的抗天气以及电子干扰能力非常高,设备体积又很小,只是衰减大距离近而已,但对于射程只有10KM的点防御导弹而已不是问题。综上高速点防御导弹首选激光驾束和毫米波,由于激光驾束和毫米波半主动制导精度非常高还会带来附加效益(如战斗部可以小),激光驾束成本更低,毫米波半主动抗干扰能力强,所以建议两种导引头均研制并可互换,共用推进部分,(类似MICA的制导头),降低成本并可加大敌方对抗难度。如短期内受时间和成本影响可先研发激光驾束。由于基本框架已设想完毕,所以下面具体部件的选择就很重要拉。万鹏 QQ:6212000
本人是一个军事爱好者,长期从事电子相关工作,而周围很多亲戚朋友也在军工战线奋战,面对目前严峻的形式,本着一颗赤子之心也想为我国国防的强大献计献策,写就拙文一篇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探讨。
一 高速点防御导弹研制的必然性。
目前我军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就是防空,敌人最强大的地方就是空中优势,其空军力量是最强大的,而以航母战斗群为核心最恐怖的地方也是攻击机和巡航导弹,短期内我空军海军力量很难与之抗衡,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随时要做好挨打的准备。敌人打击力量的具体手段就是远程精确制导炸弹和巡航导弹,其发展特点朝着:1。远程化 国外在研和装备的远程精确制导炸弹和巡航导弹射程一般都大于100KM,想拦截其发射平台即使大型远程防空导弹都力不从心,所以点防御导弹主要拦截作战对象是平台发射的炸弹和导弹。 2。隐身化 目前精确制导武器的体积都不大,外形都按照小雷达截面设计而且涂有雷达吸波涂层,而且使用涡扇和涡喷发动机甚至是滑翔动力所以不管是雷达还是红外特征都很小,一般X波段厘米波雷达和红外制导防空导弹的效能大打折扣。 3。高速化 比如快鹰等巡航导弹飞行速度4到5马赫左右(平均)4。廉价化 这是让笔者非常担心的地方。随着GPS/INS制导的普及以及光纤陀螺惯导系统的大量生产很多精确制导武器的价格甚至不到三万美元,比目前点防御导弹还便宜的多,真打起仗来会出现“拦不起”的现象。从我军点防空导弹装备现状来看主要是红旗7(包括海红旗7),道尔以及一些便携防空导弹,红旗7和道尔系列价格昂贵,飞行速度偏慢很难拦击高速目标,体积和发射装置偏大,制导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如抗干扰能力差);而便携式防空导弹威力不足,动力有限,所以都很难对精确制导武器产生威胁,因此研制新一代点防御导弹势在必行。

二 高速点防御导弹的整体构想
  针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特点,本人构想的高速点防御导弹整体构想如下:1。速度和射程 速度应达到4――5马赫,射程8――10公里。目前很多空空导弹速度达到4马赫左右,如我国SD10,因此只要导弹导引头和战斗部足够轻达到5马赫并不难,这个速度是为了拦截未来2马赫飞行速度的巡航导弹所必须的,而且具备拦截“快鹰”的潜力。另外高速还将带来其他好处,最重要的是拦截大多数亚音速目标时将有更多窗口反复拦截。如大多数巡航导弹速度在1000KM/H,其飞行10KM所需时间为0。6分钟=36秒,而点防御导弹如能达到4马赫左右速度将有至少4次以上拦截机会(具体计算过程从略,如有兴趣可以和本人探讨,这里系统反应时间取3秒),基本上可以构成可靠的抗饱和攻击系统。另外高速带来巨大的动能好处也不小(后面会详述)。而导弹的射程为10KM以内,是因为点防御不需要巨大的射程。从成本和效费比看10KM以内也比较合适,因为可以改进已有的空空导弹发动机如PL9\SD10就可以达到。另外超过10KM以上导弹的制导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一般需要复杂的设备和重量。从目前精确制导武器隐身化的趋势来看点防御导弹的搜索和制导设备能在10KM以外准确发现和跟踪目标的可能性不大,也没意义。2。制导体制 大原则是实用和低成本。由于是高速点防御导弹飞行速度高达4马赫以上,头部气动加热会比较严重,另外热成像制导价格昂贵,对付滑翔炸弹等“冷”目标效力较差,所以红外制导体制首先被排除。厘米波制导也被笔者排除是因为其抗干扰能力较差,而且隐身目标大多针对厘米波,其发现跟踪距离也偏短。从成本和抗干扰角度最让本人心仪的是激光驾束和毫米波半主动制导体制。由于我国对激光的研究比较成熟,所以研制难度小,其抗干扰能力很强,基本上精确制导武器还没有对抗激光驾束制导的手段,而且主要发射和解算设备在点防御高速导弹发射平台上,发射距离只要10KM就可以,点防御导弹上接收设备很简单,重量很轻,价格低廉,(很多反坦克导弹都采用,所以体积和成本可见一般)用于高速点防御导弹是首选。有读者担心战场往往气候条件很差大雾弥漫雨雪天气等会导致激光传输距离下降,这里笔者还有毫米波半主动制导体制备选。由于毫米波雷达国内研究也比较成熟(如红箭9A),而半主动制导一样可省却发射机等耗能和成本大户,毫米波的抗天气以及电子干扰能力非常高,设备体积又很小,只是衰减大距离近而已,但对于射程只有10KM的点防御导弹而已不是问题。综上高速点防御导弹首选激光驾束和毫米波,由于激光驾束和毫米波半主动制导精度非常高还会带来附加效益(如战斗部可以小),激光驾束成本更低,毫米波半主动抗干扰能力强,所以建议两种导引头均研制并可互换,共用推进部分,(类似MICA的制导头),降低成本并可加大敌方对抗难度。如短期内受时间和成本影响可先研发激光驾束。由于基本框架已设想完毕,所以下面具体部件的选择就很重要拉。
三 点防御导弹具体部件的研制和选择<BR>1.导引头。激光驾束制导体制我国已非常熟悉,红箭9以及从俄罗斯引进并已国产化的炮射导弹均为激光驾束制导,所以只要加以改进即可,难度不大。而毫米波半主动雷达导引头则可参照红箭9的衍生形红箭9A研制改进,看过红箭9A毫米波雷达的朋友都会为其体积之小惊讶的。以上两种战斗部都省却了高价沉重和大能耗的主动发射装置所以价格和重量都会比较理想。由于激光驾束和毫米波半主动制导对导引头材料的要求不同所以其衍生型将大相径庭。<BR>2.战斗部。由于高速点防御导弹的导引头采用激光驾束或毫米波半主动制导所以精度很高误差完全可以做到一米以内,而且由于速度很高,所以动能很大,对付大型目标依靠动能即可摧毁。如果对于小型目标可能脱靶有考虑,则导弹内置1KG左右装药内嵌钢珠的杀伤战斗部,采用可编程引线,如传感器探测目标为大型则可将引线设定为延时,而反之则设定为近炸,整个战斗部重量可以做到在10KG以内甚至5KG,这样对提高导弹速度和控制成本很有好处。当然如对导弹精度很有信心可以完全不装化学能战斗部仅依靠动能摧毁目标,这样导弹成本将更低。<BR>3.发动机和飞控装置。 这里笔者建议采用PL9导弹的发动机,这样便于通用和控制成本,但可能要对弹翼修形。因为PL9是空空导弹需要对付高机动的战斗机,并提供升力所以舵必须做到很大以及效率高,所以阻力高,对弹翼的操纵机构要求高功率。而高速点防御导弹则只要在10KM射程内对付机动性相对不高的精确制导弹药(高速导弹的机动性一般很低,而反舰巡航导弹即使到了末端制导时机动能力相对小型防空导弹来说仍然很差),所以减小弹翼尺寸降低舵机系统的复杂度\重量是当然的,这样可以让点防御导弹的重量阻力和成本都降低。由于小导引头和小战斗部以及更好的外形加大功率发动机所以导弹速度达到5马赫(平均)并不是不可能的。<BR>将导引头战斗部和动力段相加笔者设想的高速点防御导弹的总重量应该在100KG以内,理想重量是50――-80KG,长度小于3M,平时保存在充满氮气的轻质发射筒内,发射后抛弃,可以在5年内不保养。<BR>4.发射平台及火控装置。笔者设想了如下发射装置以充分利用我国已有成果,以节省时间和成本。ONE 海730(陆盾2000)近放炮系统两侧各挂4枚,左侧为激光驾束制导右侧为毫米波半主动制导型组成弹炮结合系统。由于海730系统的火控系统综合了激光测距和厘米波雷达在此基础上加装改装激光驾束和毫米波雷达发射机的难度很小。可能有读者会问如在近防炮炮塔上加装8枚导弹导致重量太大而使转动角速度偏低会影响火炮的多点交战能力,不过别忘记近防炮射程2KM以内,而导弹最小射程一般大于2KM,所以在火炮射击前导弹都应该发射完毕而发射包装筒也已抛弃,所以炮塔的转动电机承载的重量依然使火炮原重量,所以不会对近防炮产生大的影响。*O:类似RAM的多联装发射系统,由于导弹重量轻尺寸小所以将两种导引头的导弹混装入一个20联装以上的发射系统很正常,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抗饱和攻击,由于激光驾束和毫米波雷达发射机等火控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加载在中型舰船上并不难。顺便说一下为什么笔者不推荐使用垂直发射的点防空导弹,因为点防御要求反应快,所以一般防空导弹都会将发射装置对准目标来袭方向以节省时间,而垂直发射导弹一般要加装矢量发动机或燃气舵所以重量成本偏大,反应速度不及那些非垂直发射防空导弹(大型中型的除外,因为其发射装置一般重量大所以旋转惯性大反应慢)。 THREE:加装在国产4×25自行防空炮系统两侧,每侧2枚,只需改装其雷达和火控系统即可。 FOUR:开发一种类似美国阿达茨系统类似的8联装发射系统。 FIVE:悬挂在加装毫米波雷达的直10上 每侧可带4枚充当装用反防空型。其实我国很多防空系统都有改装此导弹的潜力这里只是略提一二。<BR>5.衍生型。 目前武器的大潮流都是衍生多种型号降低成本和开发周期,此导弹也不例外。激光驾束型由于导引装置可在后部,头部不需要脆弱的非金属透波材料可以直接将头部更换为钨芯或贫铀,加上其巨大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可摧毁主战坦克和大部分地面目标,而改动的工作量很小,如直十携带这种导弹那么可以防空、攻击通用了。而毫米波半主动型的改进则主要面向中程防空可以参考紫菀30的模式,改动量较大首先加装一个助推器提高速度和射程,理想射程是30到60KM,将毫米波半主动制导改为毫米波末端主动制导模式外加中继指令制导,这样可以拦截从飞机到精确制导武器等多种目标,此时发射装置可为垂直发射(导弹上可能要加装垂直发射用的燃气舵或矢量发动机)<BR>6.成本和质量控制。笔者为什么不厌其烦的强调成本,如果敌人打我们的成本比我们拦的成本还低的局面,再加上敌人本来就比我们富裕,那就暗无天日拉,所以在此建议如下:ONE 广泛使用商用元件,本人仔细看了一下美军标对电子元件的要求发现和目前很多民用高档电子元件的标准相差无几,而高速导弹飞行时间很短,过载又远不如炮射导弹,所以只要采购一些高档民品稍加检测挑选即可。即使对于要求较高的军品一样可以按照上面方式办理,和大家固有的印象不同很多民用高档电子产品的性能远超军品,而且环境适应性很强,比如目前很多先进的民用铝电容可以工作在-55―――125度下性能没有变化,而价格是军用的1/10都不到。我军设计人员不必拘泥是否是军标。再说拉我国很多雷达的高速处理器还不都是欧美的民品DSP REMARK后的产品,买民品加以军标检测是我军节约成本的必然选择。 *O 让大型私企加入生产竞标。上海 苏州和广东一带有很多很好的工厂,当然里面管理非常完善的不多,但如果军品生产里加入一些好的私企仍然会有很好的鲢鱼效应,另外象联想惠阳厂等管理质控非常好生产效率的工厂领导人员是不可多得的好人才,可以不拘一格的引入。THREE 注意随时引入新的民用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例如以前弹载电源体积重量和价格都不小,现在如果换用新的技术如:VOLTERRA和INTERSIL等公司的MULTI PHASE就可大幅度降低体积重量,最终降低成本,总的来说现在电源系统都朝向低电压 大电流发展请相关人员密切注意。说了那么多希望导弹价格能低于100万人民币,最好能达到和敌人攻击我们的武器价格持平,这样也好打人民战争。<BR><BR>  笔者说了那么多其实是在班门弄斧,充斥着许多错误,只是希望能引出许多真知灼见,以及同好,一起为国家尽微薄之力。 <BR><BR>   <FONT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f2f8ff> 鼎盛王朝  鼎盛王朝 intense  2005-11-10 18:01<BR></FONT>
<P>楼主辛苦了!!!支持原创!!!</P>
<P>你说的价格能和敌人攻击我们的武器价格持平,那就高了点了。你能保证每一个拦截弹都能成功击中目标吗?通常要两枚甚至更多才行。这样价格就上去了。</P>
<P>娲蚱鹫汤椿岢鱿帧袄共黄稹钡南窒蟆4游揖惴揽盏嫉氨赶肿蠢纯粗饕呛炱?(包括海红旗7),</P>
<P>不明白楼主这一句什么意思~~~</P>
<P>如果用730上加装导弹的方式,那可以做成弹炮合一。将730和导弹进行合理的位置搭配。拦截过程中不一定导弹用完了采用近防炮的。万一只用了1枚呢,那对近防炮转向就有了影响了。</P>
<P>高速拦截弹、空空导弹和垂直发射。这三种弹单体并不一样,要做到通用或者说经部分改进使用,恐怕不算简单。</P>
先顶一下,晚上回来在仔细看看[em05][em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2 17:20:32编辑过]
<P>先顶你</P>
<P>慢慢看</P>
[B]以下是引用[I]zyz201[/I]在2005-11-12 16:51:00的发言:[/B][BR]<P>激光半主动制导的我们有,前卫-4不就是吗,但主要是速度上不去,空空导弹发射本来就有载体速度,所以速度可以在几千米内达到3M,到舰空就不同了,有时目标在高处,导弹还要爬升。现在的短程防空/肩扛式速度好象还没有达到3M的。</P><P>同时成本很重要,一枚PL-9A的成本就100多万当然它的红外制导,价格可能因感光元件而升高,但你4M要求我看成本也会很高</P>

有是有,不过比较特别,英国的星光导弹最高速度就可以达到3.5M.
不过他的战斗部是三枚无装药的撞击弹头,可能因此占了些便宜
如果速度到了4~5倍音速,红外特征非常明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2 17:26:50编辑过]
<P>其实,可以把重点放在导弹本身和系统上,置于如何配置的形式问题,可以放在一边啊。毕竟那比较次要。</P>

<P>个人认为,目前世界上这类的点防御导弹已经存在或者正在研究。应该是个很有意义的话题。</P>

<P>高速小型导弹,其发动机技术可能是个瓶颈,一般火箭发动机都仅仅工作很短一段时间。小型导弹更是只有10来秒甚至几秒。</P>
<P>英国的星光便携导弹,加速到3.5M以上只需几秒钟,但战斗部跟弹体分离则属于无动力飞行撞击。</P>
<P>这样看来,如果长射程(10km),难免同样需要末端无动力飞行,需要在弹道选择和精确度水平上有一定的功力。如果仅仅是针对来袭导弹的话,拦截弹的机动能力似乎是可以折中的性能。</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2 18:22:48编辑过]
<P>很高兴同好们能看完文章 先回答众位同好的异议</P>
<P>1。如果导弹只发射一枚目标没有击落 那么还会继续发射导弹。经过计算足以在敌方导弹进入我近防炮的有效射程----2KM外发射完毕,所以近防弹炮结合系统变成单纯的近防炮,所以对转动角速度影响不大</P>
2。英国的STARBRAKE速度是4MACH左右,有效射程应该不大于6KM,它的弹体很小 全重大概20KG左右,而我设想的导弹全重是控制在100KG以内,其制导系统和战斗部很轻,完全可以做到在10KM的射程内平均速度4MACH,不排除5MACH的可能(不过气动加热会很严重)
3。象美国以前的高速动能反坦克弹KEM就是激光驾束制导,末段速度》1500M/S(也就是4MACH以上),全弹重50KG,射程6KM,其弹头部分用的是钨类重金属 起码有5--10KG,所以激光驾束应用与高速导弹并无问题,而且我设想中的导弹战斗部应该没那么重且火箭发动机功率肯定大于KEM ,所以制导和动力问题不大。
<P>星光那个性能并非是平常的哦,得益于先进的发动机技术才能够做到,因此其他类似导弹少有能达到这么高速的。</P>
<P>并且不能忽略的是,他的发动机工作时间极短,很大一部分射程是无动力飞行的。</P>

<P>100KG以下这个级数,导弹应该不小了。海响也就85kg左右,的确不能等同便携导弹来比较了。似乎你设想中的导弹还应该可以小一点儿。</P>
<P>100KG是考虑了我国的工业水平 尤其是成本控制的结果,这个重量才有足够的燃料携带量飞4MACH以上速度 当然我说的理想重量是50---80KG(文章里有提到) 我也知道越轻越好 哈</P>
<P>如果弹上设备重量轻 就比便携式防空的重一点 战斗部质量又和便携式差不多</P>
<P>的话 用100kg来达到4M速度还是很可能的 毕竟远程防空导弹也能达到4M以上</P>
<P>将发动机质量/其他设备重量的比值尽量提高 达到像海红9的等级 那么速度能提高4M的可行性就很大了 </P>
<P>使用激光驾束确实是一个价格很低廉的制导方式,但问题在于整个系统能否有效对抗饱和攻击。按照你的设想把导弹装在CIWS上,那么整个系统仅仅只能同时对抗两个目标(大舰上730也只有两套)。如果要提升射击通道的话,激光驾束对付高速机动目标必须配合高精度目标指示(在瑞典RBS70系统上是用人工瞄准),按同时对抗8目标计算,除了730上两套,还得配备6套指示系统。指示系统不用连续波跟踪雷达就要用红外,或者把激光驾束升级成配合激光雷达。这样的话,对抗饱和攻击的代价就很大了。不过对抗饱和攻击本来就代价很大。。。。</P>
因为导弹速度快对抗饱和攻击没问题,文中已计算过,在10000M到2000M(近防炮交班的距离)可以射击5次,以50%命中率来看单作战平台至少可以拦截2个以上目标,如两座730可以对抗4个目标同时攻击(还不计算730火炮的拦截效果)本来就是体系对抗 精确指导目标经过前面的远中程导弹拦截后还有多少性存,再加上整个舰队都参与防御末段目标,因此应该足够。抗饱和攻击不是一艘军舰上的末段点防御系统在对抗啊
<P>一直在潜水,这个问题我说一句.</P>
<P>其实最好的点防御武器还是激光武器和电磁武器.</P>
<P>但不能实际应用的瓶颈,在于为武器提供能量的能源及能源转化问题上.如果能解决此问题,对付海面上的饱和攻击将轻而易举.</P>
系统设计还要考虑对付高速目标,这点你也提到了。10km内射击4次只是对付亚音速导弹。如果是2M的超音速导弹,也只能拦两次了。考虑到不可能命中率100%,还要计算补射机会,这样的话,同时对付10km上过来的4枚导弹都不能保证足够高的命中率。
<P>美国空军已经试验战斗机载高能激光武器来击落来袭击空空导弹进行自卫,高速点防御导弹很可能被高能激光武器所取代,这样一来楼主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P>
[em01][em01][em01]
顶你,顺便代一句,某国不是即将要装备射程为20公里的垂直热发射点防御导弹吗?
点防御不完全等于拦截导弹
<P>楼主文中有一个基本的常识错误,红箭-9是指令制导的,根本就没有“导引头”!</P>
<P>楼主说的“为其体积之小惊讶”的“红箭9A毫米波雷达”,其实那只是个工作于毫米波段的指令发射天线罢了。<BR></P>
<P>楼主的设想很好,但是我觉得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斟酌。</P>
<P>一、10KM射程。防空导弹当然是速度越快越好,这点无庸质疑,但是应该考虑到技术的成熟度和成本。假设大幅提升导弹速度成本增加很大,那么如果对付亚音速导弹,2M的导弹肯定比用4M的好。但是对付2M的超音速导弹(楼主的典型目标之一),10KM的射程能抗几次?1.5次吧。所以如果是发展高速防空导弹,射程当然要大一点,不然就是鸡肋了。</P>
<P>二、激光驾束。这个对导引系统要求太多,前面已经有朋友论述,不再多说,我觉得至少应该是复合制导。</P>
近程导弹我看还是指令制导比较好,精度高,导弹本身价格容易降低。
<P>很感谢这么多同好的发言,我的考虑集中如下:</P>
<P>1。最理想的防空武器当然是激光,从成本、速度等来说近乎完美,但目前进入实战还需时间和经费,主要是大气衰减、折射等问题很难解决(别忘了海面或地表大气密度最高)</P>
2。选择10KM这个射程主要是因为毫米波衰减很大,做超过10KM的雷达成本会很高,激光架束也同样是这个考虑。另外有同好提出红箭9A其实是毫米波段的无线电指令制导,那么我们想想APACHE上的毫米波雷达以及使用毫米波半主动制导的HELLFIRE那么可以推测其导引头的重量、体积也不会成为此导弹的瓶颈
3。有同好提出的激光架束制导抗饱和攻击的难题,我是这么考虑的:海730上本来就具备热像仪以及激光测距以及电视跟踪甚至KU波段高精度雷达,更加上军舰的其它搜索跟踪装置,所以目标指示没什么问题。再加上现在的军舰运算能力很强,都有自动跟踪能力,(别忘了RBS70/90是80年代的产物,那时候计算设备的能力、体积都不行)而且由于导弹速度快,我对4个目标的计算结果不是指同时拦截,而是分批拦截的结果,所以同好不用担心激光架束制导导弹的能力。
4。补充一点,笔者也认为无线电指令指导其实也很适合点防御导弹,但怕受到干扰,如果用毫米波段的无线电制导也不失为物美价廉的好办法。其实同好们提出的用主动制导的方法当然都可以,但笔者从成本和重量考虑的多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4 23:07:42编辑过]
激光驾束制导体制有可能无法进行全天候使用吧?
<P>直接用激光武器</P>
<P>不是说已经实用化了么?</P>
730加QW3
<P>一开始很担心,以为又要出一个拉姆无敌论者,看来担心是多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