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4年罗德岛战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09:36
节选自我的新书《医院骑士团全史》第六章。本书已正式发售。



由于安全形势日渐恶化,进入15世纪,医院骑士团更加注重修建、加固罗德岛的城防系统。其实早在拜占庭统治时期,罗德港的要塞工事便已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第一个大规模对罗德港进行改建的大团长为埃利翁·德·维尔纳夫,他将城市北部的拜占庭内城整饰一新,并重建了城墙(迄今这部分城墙上还镌刻着他的纹章)。而迪厄多内·德·冈佐则重修了罗德市码头以及防御它的海墙,稍后胡安·费尔南德斯·埃雷迪亚进一步加固了它。15世纪初,菲利贝尔·德·奈拉克斥重金在城市西北角修建了一座雄伟的塔楼(被称作奈拉克塔),以它为起点,骑士团架设了一条与君士坦丁堡金角湾类似的“海链”,当面临外敌入侵时,硕大的铁链从水面升起,从而阻断敌人舰队的通路。虽然这座塔楼在19世纪的地震中已经倒塌,但海链的遗迹至今尚存。从此,罗德港的海上防御便大大增强了。

  

1,罗德市城墙外的护城河遗址



2,罗德港奈拉克塔遗址(仅剩基座),右侧为将它与城墙连接的石桥



安东尼奥·弗拉维安·德·里维埃任内发生了塞浦路斯危机,科洛西城堡的灾难令骑士团上下颇受触动。与菲利贝尔重视海防相比,安东尼奥更倾向于加强罗德市陆上的工事。三座对罗德市城防至关重要的塔楼——圣阿萨纳西奥斯塔、圣约翰塔及圣乔治塔均由他主持兴建,并且,罗德市的双层陆墙也大致在这一时期完工,其内墙高于外墙,并辅以高耸的城楼,显然,安东尼奥借鉴了君士坦丁堡伟大的狄奥多西城墙的构造。由于他的出身,这一时期的罗德岛城防建设也开始具有了某种阿拉贡-葡萄牙风格。而最有代表性的是在主城墙以外修筑的若干独立塔楼,中间以狭窄的石桥与城墙连接——即使它们不幸陷入敌手,守军也能很快切断其与城墙的联系,使防线没有全面崩溃之虞。此外,随着火炮的兴起,骑士团在要塞体系中也开始做出相应的改良,在安东尼奥主持下,他们逐渐以圆形塔楼取代了传统的方形塔楼,并在城墙上预留出火炮射击口(最早于1421-1437年间出现在圣乔治塔及周边工事)。让·德·拉斯蒂克(Jean de Lastic,1437-1454年在位)即位后则首先将注意力投向大团长宫区域。为了巩固这一要冲之地的防御,他在北部城墙修建了棱堡,安放大炮,并完成了圣安东尼门。随后,他又着手加强了罗德市德语区、英语区和奥弗涅语区的城防,1442年,在马穆鲁克人大举入侵的前夕,圣母玛利亚塔也宣告完工。经过数十年不懈的扩建和改良,罗德岛的城防已自成体系,并足以经受严酷的考验。[4]




3,圣阿萨纳西奥斯门



4,圣乔治棱堡外墙,上面的射击孔清晰可见




5,大团长宫附近城墙上安放的大炮

但医院骑士团毕竟无法像马穆鲁克苏丹期望的那样,完全放弃自己的“海盗”营生。由于马穆鲁克王朝十分依赖黑海-地中海贸易,位于要冲之地的罗德岛不禁让苏丹如鲠在喉。奥斯曼帝国开始再度崛起,马穆鲁克人对此同样忧心忡忡,他们心底里或许也在谋划,要建立一座遏制奥斯曼人的桥头堡,罗德岛看上去似乎正是不二之选。虽然罗德岛骑士团长期在两大穆斯林强敌间游走,并以巧妙的外交手腕挑拨离间,尽力使之彼此敌对,无暇他顾。然而由于奥斯曼人与马穆鲁克人共同采取了扩张政策,他们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此时骑士团原本亟需欧洲分部的输血,可英法百年战争的肆虐令它在法国的分团日益衰颓,而东欧的分团则备受胡斯战争(Hussite Wars,1420-1434年)的困扰……

欧洲分团力不从心,医院骑士团不得不转向各基督教君主求援,唯一给予积极响应的是勃艮第公爵“好人”腓力三世(Philip the Good,1396-1467),其父约翰当年曾在尼科波利斯战役中与医院骑士团并肩战斗,并被奥斯曼人俘虏而身陷囹圄。除了国仇家恨,腓力三世本人也具备古老的十字军精神,渴望在东方建功立业。1438年他组建了一支十字军舰队,初衷是支援葡萄牙人进攻丹吉尔以及保卫君士坦丁堡,但在1440年,由于罗德岛吃紧,它被派出以增援医院骑士团。



6,勃艮第公爵“好人”腓力肖像画,尼德兰画家罗希尔·范·德·韦登(Rogier van derWeyden,1399-1464)绘制


这一年,马穆鲁克苏丹贾科马克(Jaqmaq)命令一支由18艘加莱战舰组成的埃及舰队启程驶向罗德岛,最终他们在桑迪角(Sandy Point)附近海域抛锚。医院骑士团海军(含7—8艘加莱战舰,10艘小型战舰)在罗德岛外进行了截击,经过苦战,骑士团成功将埃及人逐出了罗德岛海域,但无力阻止他们转而袭击科斯岛。埃及人最终满载从科斯岛劫掠的俘虏和战利品返航。此役双方都遭到了不小的损失,但考虑到埃及人原本在实力上占优,而罗德岛安然无恙,医院骑士团应该算是最后的胜利者。不过,大团长让·德·拉斯蒂克并未盲目乐观,他在当年11月写给西班牙分团长约翰·德·比利亚拉古特(John de Villaragut)的信件中正确地预见到,急于挽回颜面的马穆鲁克苏丹很可能在不久之后第二次进犯罗德岛。拉斯蒂克于1442、1443年分别两次派出骑士团塞浦路斯副司令官约翰·马尔萨纳科(John Marsanach)与大士绅长约翰·德尔菲诺(John Delfino)出使埃及,希望与马穆鲁克苏丹化干戈为玉帛,可惜二人均未获得成果。罗德岛上空开始笼罩着战争的阴云。

1441年,腓力三世的舰队在杰弗里·德·图瓦西(Geoffrey de Thoisy)的率领下正式启程,来年他们顺利抵达罗德岛,令骑士团军心大振。勃艮第人以此为基地频频袭扰土耳其人的海岸,但稍后他们不得不返回法国进行补给休整。直到1444年才重返罗德岛,幸运的是,腓力的海军成功地赶上了埃及人对罗德岛的大围攻。

1444年8月,一支庞大的马穆鲁克舰队第二次入侵罗德岛,其规模远远超过了4年前的远征。显然,苏丹的目的不仅仅是抓捕奴隶,而是要彻底征服医院骑士团的基地。尽管医院骑士团的海军当时拥有12艘大型战船,但依旧不足以击退马穆鲁克海军。10日,马穆鲁克大军在罗德港西北部强行登陆,据说有18000之众。他们似乎对城防弱点了如指掌,着力进攻城墙相对薄弱的圣安东尼门至圣尼古拉斯堡一带区域。马穆鲁克人在围城中首次大规模运用了重型攻城炮,发射的炮弹最重的竟达600磅(与之对比的是,11年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围攻君士坦丁堡时所用的乌尔班大炮,炮弹重达1200-1500磅,为当时西方世界之冠)。虽然安东尼奥团长在位时,已经有意识地针对火器的进步对城防系统做出了改良,但这些前所未见的攻城炮还是让骑士团的防线一度风声鹤唳。据说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城中妇孺老幼都纷纷自发聚集到教堂去祈求圣母玛利亚的保佑。但出乎穆斯林意料的是,腓力三世的舰队加入了医院骑士团的队伍,此外,加泰罗尼亚人也派来了援军,不过,这仍不足以改变敌众我寡的态势。8月23日,大团长让·德·拉斯蒂克敏锐地判断出穆斯林的总攻在即,和部下协商后,骑士团与盟友决定先发制人,对马穆鲁克人的大营发动一次夜袭。第二天凌晨,一支精选的小部队在黑暗的掩护下潜出城门,居中的是持长矛的骑士与军士,两翼则部署了弩手负责掩护。领导这次敢死突击的是骑士团英国籍土科波利尔休·米德尔顿(Hugh Middleton)。当第一缕曙光出现在地平线时,埋伏已久的骑士团突击队一跃而起,只听得鼓声大作,骑士们纷纷高呼着古老的口号“圣约翰!圣约翰!”,如猛虎下山一般向马穆鲁克人的军营扑去,而尚在睡梦中的穆斯林,俨然沦为了待宰的羔羊。米德尔顿的部队在敌营中左突右冲,如入无人之境,对手肝胆俱裂,纷纷逃向停泊在附近海岸的舰队。骑士团虏获了敌人几乎全部攻城器械后,凯旋而归。虽然稍后马穆鲁克军队得到重组并再度展开攻势,但士气一落千丈,已经是强弩之末。9月10日,基督教联军终于彻底将入侵者逐出罗德岛。此时距离围攻开始,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天。 [5]

注释:

[4]Konstantin Nossov,The Fortress of Rhodes 1309-1522, Osprey Publishing,2010,pp.9-10. Helen Hicholson,the Knight Hospitaller,pp.59-61. 除了军事建筑,在安东尼奥任内,医院骑士团罗德市医院也得到了大幅扩建。这座医院保存至今,并成为今日罗德市的地标之一(现为考古博物馆)。除此以外,还有一座较小的圣凯瑟琳医院,1392年由意大利医院骑士多米尼克·德·阿拉曼尼亚(Dominic de Alamania)创立,并在1516年得到了现代化改建。虽然在成立初期医院骑士团以救死扶伤,扶助朝圣者为第一要务,但在罗德岛时期,这一使命已下降至第二位。一方面是因为骑士团忙于应对外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朝圣者的日渐减少——圣地的沦陷让欧洲前往耶路撒冷的基督徒不复当年的规模,同时他们也未必都会在罗德岛歇脚。

[5] Kenneth M. Setton (Editor),A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Volume III: The Fourteenth and Fifteenth Centuries,pp.319-320. Helen Hicholson,the Knight Hospitaller,p.58. Desmond Seward,The Monks of War: The Military Religious Orders,pp.244-5.Peter Purton, A History of the Late Medieval Siege 1200-1500,Boydell Press,2010,p.380. Nicolau D'Olwer, "Un Témoignage catalan du siège de Rhodes en 1444",Estudis universitaris catalans,1927,pp.376-387.



图书信息: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95063/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82012/
节选自我的新书《医院骑士团全史》第六章。本书已正式发售。



由于安全形势日渐恶化,进入15世纪,医院骑士团更加注重修建、加固罗德岛的城防系统。其实早在拜占庭统治时期,罗德港的要塞工事便已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第一个大规模对罗德港进行改建的大团长为埃利翁·德·维尔纳夫,他将城市北部的拜占庭内城整饰一新,并重建了城墙(迄今这部分城墙上还镌刻着他的纹章)。而迪厄多内·德·冈佐则重修了罗德市码头以及防御它的海墙,稍后胡安·费尔南德斯·埃雷迪亚进一步加固了它。15世纪初,菲利贝尔·德·奈拉克斥重金在城市西北角修建了一座雄伟的塔楼(被称作奈拉克塔),以它为起点,骑士团架设了一条与君士坦丁堡金角湾类似的“海链”,当面临外敌入侵时,硕大的铁链从水面升起,从而阻断敌人舰队的通路。虽然这座塔楼在19世纪的地震中已经倒塌,但海链的遗迹至今尚存。从此,罗德港的海上防御便大大增强了。

  

1a.jpg (834.94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2 10:56 上传



1,罗德市城墙外的护城河遗址

2.jpg (1.01 M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2 10:56 上传



2,罗德港奈拉克塔遗址(仅剩基座),右侧为将它与城墙连接的石桥



安东尼奥·弗拉维安·德·里维埃任内发生了塞浦路斯危机,科洛西城堡的灾难令骑士团上下颇受触动。与菲利贝尔重视海防相比,安东尼奥更倾向于加强罗德市陆上的工事。三座对罗德市城防至关重要的塔楼——圣阿萨纳西奥斯塔、圣约翰塔及圣乔治塔均由他主持兴建,并且,罗德市的双层陆墙也大致在这一时期完工,其内墙高于外墙,并辅以高耸的城楼,显然,安东尼奥借鉴了君士坦丁堡伟大的狄奥多西城墙的构造。由于他的出身,这一时期的罗德岛城防建设也开始具有了某种阿拉贡-葡萄牙风格。而最有代表性的是在主城墙以外修筑的若干独立塔楼,中间以狭窄的石桥与城墙连接——即使它们不幸陷入敌手,守军也能很快切断其与城墙的联系,使防线没有全面崩溃之虞。此外,随着火炮的兴起,骑士团在要塞体系中也开始做出相应的改良,在安东尼奥主持下,他们逐渐以圆形塔楼取代了传统的方形塔楼,并在城墙上预留出火炮射击口(最早于1421-1437年间出现在圣乔治塔及周边工事)。让·德·拉斯蒂克(Jean de Lastic,1437-1454年在位)即位后则首先将注意力投向大团长宫区域。为了巩固这一要冲之地的防御,他在北部城墙修建了棱堡,安放大炮,并完成了圣安东尼门。随后,他又着手加强了罗德市德语区、英语区和奥弗涅语区的城防,1442年,在马穆鲁克人大举入侵的前夕,圣母玛利亚塔也宣告完工。经过数十年不懈的扩建和改良,罗德岛的城防已自成体系,并足以经受严酷的考验。[4]


3a.jpg (1.05 M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2 11:00 上传



3,圣阿萨纳西奥斯门

4.JPG (3.34 M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2 11:01 上传



4,圣乔治棱堡外墙,上面的射击孔清晰可见


5.jpg (3.11 M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2 11:01 上传



5,大团长宫附近城墙上安放的大炮

但医院骑士团毕竟无法像马穆鲁克苏丹期望的那样,完全放弃自己的“海盗”营生。由于马穆鲁克王朝十分依赖黑海-地中海贸易,位于要冲之地的罗德岛不禁让苏丹如鲠在喉。奥斯曼帝国开始再度崛起,马穆鲁克人对此同样忧心忡忡,他们心底里或许也在谋划,要建立一座遏制奥斯曼人的桥头堡,罗德岛看上去似乎正是不二之选。虽然罗德岛骑士团长期在两大穆斯林强敌间游走,并以巧妙的外交手腕挑拨离间,尽力使之彼此敌对,无暇他顾。然而由于奥斯曼人与马穆鲁克人共同采取了扩张政策,他们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此时骑士团原本亟需欧洲分部的输血,可英法百年战争的肆虐令它在法国的分团日益衰颓,而东欧的分团则备受胡斯战争(Hussite Wars,1420-1434年)的困扰……

欧洲分团力不从心,医院骑士团不得不转向各基督教君主求援,唯一给予积极响应的是勃艮第公爵“好人”腓力三世(Philip the Good,1396-1467),其父约翰当年曾在尼科波利斯战役中与医院骑士团并肩战斗,并被奥斯曼人俘虏而身陷囹圄。除了国仇家恨,腓力三世本人也具备古老的十字军精神,渴望在东方建功立业。1438年他组建了一支十字军舰队,初衷是支援葡萄牙人进攻丹吉尔以及保卫君士坦丁堡,但在1440年,由于罗德岛吃紧,它被派出以增援医院骑士团。

6a.jpg (2.56 M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6-2 11:00 上传



6,勃艮第公爵“好人”腓力肖像画,尼德兰画家罗希尔·范·德·韦登(Rogier van derWeyden,1399-1464)绘制


这一年,马穆鲁克苏丹贾科马克(Jaqmaq)命令一支由18艘加莱战舰组成的埃及舰队启程驶向罗德岛,最终他们在桑迪角(Sandy Point)附近海域抛锚。医院骑士团海军(含7—8艘加莱战舰,10艘小型战舰)在罗德岛外进行了截击,经过苦战,骑士团成功将埃及人逐出了罗德岛海域,但无力阻止他们转而袭击科斯岛。埃及人最终满载从科斯岛劫掠的俘虏和战利品返航。此役双方都遭到了不小的损失,但考虑到埃及人原本在实力上占优,而罗德岛安然无恙,医院骑士团应该算是最后的胜利者。不过,大团长让·德·拉斯蒂克并未盲目乐观,他在当年11月写给西班牙分团长约翰·德·比利亚拉古特(John de Villaragut)的信件中正确地预见到,急于挽回颜面的马穆鲁克苏丹很可能在不久之后第二次进犯罗德岛。拉斯蒂克于1442、1443年分别两次派出骑士团塞浦路斯副司令官约翰·马尔萨纳科(John Marsanach)与大士绅长约翰·德尔菲诺(John Delfino)出使埃及,希望与马穆鲁克苏丹化干戈为玉帛,可惜二人均未获得成果。罗德岛上空开始笼罩着战争的阴云。

1441年,腓力三世的舰队在杰弗里·德·图瓦西(Geoffrey de Thoisy)的率领下正式启程,来年他们顺利抵达罗德岛,令骑士团军心大振。勃艮第人以此为基地频频袭扰土耳其人的海岸,但稍后他们不得不返回法国进行补给休整。直到1444年才重返罗德岛,幸运的是,腓力的海军成功地赶上了埃及人对罗德岛的大围攻。

1444年8月,一支庞大的马穆鲁克舰队第二次入侵罗德岛,其规模远远超过了4年前的远征。显然,苏丹的目的不仅仅是抓捕奴隶,而是要彻底征服医院骑士团的基地。尽管医院骑士团的海军当时拥有12艘大型战船,但依旧不足以击退马穆鲁克海军。10日,马穆鲁克大军在罗德港西北部强行登陆,据说有18000之众。他们似乎对城防弱点了如指掌,着力进攻城墙相对薄弱的圣安东尼门至圣尼古拉斯堡一带区域。马穆鲁克人在围城中首次大规模运用了重型攻城炮,发射的炮弹最重的竟达600磅(与之对比的是,11年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围攻君士坦丁堡时所用的乌尔班大炮,炮弹重达1200-1500磅,为当时西方世界之冠)。虽然安东尼奥团长在位时,已经有意识地针对火器的进步对城防系统做出了改良,但这些前所未见的攻城炮还是让骑士团的防线一度风声鹤唳。据说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城中妇孺老幼都纷纷自发聚集到教堂去祈求圣母玛利亚的保佑。但出乎穆斯林意料的是,腓力三世的舰队加入了医院骑士团的队伍,此外,加泰罗尼亚人也派来了援军,不过,这仍不足以改变敌众我寡的态势。8月23日,大团长让·德·拉斯蒂克敏锐地判断出穆斯林的总攻在即,和部下协商后,骑士团与盟友决定先发制人,对马穆鲁克人的大营发动一次夜袭。第二天凌晨,一支精选的小部队在黑暗的掩护下潜出城门,居中的是持长矛的骑士与军士,两翼则部署了弩手负责掩护。领导这次敢死突击的是骑士团英国籍土科波利尔休·米德尔顿(Hugh Middleton)。当第一缕曙光出现在地平线时,埋伏已久的骑士团突击队一跃而起,只听得鼓声大作,骑士们纷纷高呼着古老的口号“圣约翰!圣约翰!”,如猛虎下山一般向马穆鲁克人的军营扑去,而尚在睡梦中的穆斯林,俨然沦为了待宰的羔羊。米德尔顿的部队在敌营中左突右冲,如入无人之境,对手肝胆俱裂,纷纷逃向停泊在附近海岸的舰队。骑士团虏获了敌人几乎全部攻城器械后,凯旋而归。虽然稍后马穆鲁克军队得到重组并再度展开攻势,但士气一落千丈,已经是强弩之末。9月10日,基督教联军终于彻底将入侵者逐出罗德岛。此时距离围攻开始,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天。 [5]

注释:

[4]Konstantin Nossov,The Fortress of Rhodes 1309-1522, Osprey Publishing,2010,pp.9-10. Helen Hicholson,the Knight Hospitaller,pp.59-61. 除了军事建筑,在安东尼奥任内,医院骑士团罗德市医院也得到了大幅扩建。这座医院保存至今,并成为今日罗德市的地标之一(现为考古博物馆)。除此以外,还有一座较小的圣凯瑟琳医院,1392年由意大利医院骑士多米尼克·德·阿拉曼尼亚(Dominic de Alamania)创立,并在1516年得到了现代化改建。虽然在成立初期医院骑士团以救死扶伤,扶助朝圣者为第一要务,但在罗德岛时期,这一使命已下降至第二位。一方面是因为骑士团忙于应对外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朝圣者的日渐减少——圣地的沦陷让欧洲前往耶路撒冷的基督徒不复当年的规模,同时他们也未必都会在罗德岛歇脚。

[5] Kenneth M. Setton (Editor),A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Volume III: The Fourteenth and Fifteenth Centuries,pp.319-320. Helen Hicholson,the Knight Hospitaller,p.58. Desmond Seward,The Monks of War: The Military Religious Orders,pp.244-5.Peter Purton, A History of the Late Medieval Siege 1200-1500,Boydell Press,2010,p.380. Nicolau D'Olwer, "Un Témoignage catalan du siège de Rhodes en 1444",Estudis universitaris catalans,1927,pp.376-387.



图书信息: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95063/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82012/
骑士在奇袭和突击作战中更能发挥作用,而在面对灌城式的巷战中则要差。这次奇袭的规模有多大?
讨虏校尉 发表于 2016-6-2 12:55
骑士在奇袭和突击作战中更能发挥作用,而在面对灌城式的巷战中则要差。这次奇袭的规模有多大?
千余人顶天了。
这个好人腓力是不是处死了圣女贞德?
yewudongzhuo 发表于 2016-6-2 13:12
这个好人腓力是不是处死了圣女贞德?
是被腓力的勃艮第军队俘虏并交出的,但最后审判处死的是英国人。
对,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一个问题请教:您说安东尼奥的出身使罗德岛的城防具备了某种阿拉贡-葡萄牙风格,这中间的缘故能讲讲吗?与后面的加泰罗尼亚援军有没有关系?
yewudongzhuo 发表于 2016-6-2 14:07
对,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一个问题请教:您说安东尼奥的出身使罗德岛的城防具备了某种阿拉贡-葡萄牙风格,这 ...
也就是安东尼奥聘请的建筑师设计师倾向于阿拉贡的城堡要塞样式。当时在东地中海一直有一批加泰罗尼亚人活动,包括商人和雇佣军。大团长与他们关系不错。

asherhoa 发表于 2016-6-2 14:10
也就是安东尼奥聘请的建筑师设计师倾向于阿拉贡的城堡要塞样式。当时在东地中海一直有一批加泰罗尼亚人活 ...


也就是说建筑设计师和雇佣军、商人虽然基本来自同一地区,但却是彼此没联系的两波人(虽说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当时可能处于不满或敌意状态)?
asherhoa 发表于 2016-6-2 14:10
也就是安东尼奥聘请的建筑师设计师倾向于阿拉贡的城堡要塞样式。当时在东地中海一直有一批加泰罗尼亚人活 ...


也就是说建筑设计师和雇佣军、商人虽然基本来自同一地区,但却是彼此没联系的两波人(虽说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当时可能处于不满或敌意状态)?
yewudongzhuo 发表于 2016-6-2 14:29
也就是说建筑设计师和雇佣军、商人虽然基本来自同一地区,但却是彼此没联系的两波人(虽说阿拉贡和加泰 ...
那个时候的建筑师很多都没有国家概念。谁给钱谁重用就可能为谁效命
感觉这个城墙相当低啊, 没有任何高大的感觉。
感觉这个城墙相当低啊, 没有任何高大的感觉。
火炮时代城墙太高了,就是靶子
asherhoa 发表于 2016-6-4 19:46
火炮时代城墙太高了,就是靶子
高不是问题, 薄才防不住火炮。  直到二战, 城墙在咱这都是很要命的工事,100毫米以下火炮都难撼动, 别说那个时代的了。 600磅铁弹就是个动能问题。
i6y6 发表于 2016-6-4 22:55
高不是问题, 薄才防不住火炮。  直到二战, 城墙在咱这都是很要命的工事,100毫米以下火炮都难撼动, 别 ...
中世纪西方城墙的杰作是君士坦丁堡狄奥多西城墙,就是垂直,高大,双层的城墙。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棱堡,就是倾斜,相对低矮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