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军团”十年将成美军主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13:28
zxjrf 发表在 军事杂谈 华声在线 http://hs.hnol.net
继导弹防御系统、可深入地下的“迷你核弹”等之后,美国又在斥巨资筹建一支“机械战士”大军。美军方人士透露,预计10年内机器人将成为美军主要战斗力量.

以往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的冷血机械杀手很可能会出现在现实世界中。

  《纽约时报》刊文披露了美国军方研发“机械战士”的进展情况。也许就在十年后,许多美国“士兵”不再是招募来的,而是“制造”出来的。

  作战机器人分5大类

  在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美军空间和海上作战系统中心里,一次看似轻松、实则紧张的实验正在进行:唱主角的是一个高约1.1米的机器人,它拥有一只希腊神话中独眼巨人的眼睛。它的“右臂”—准确地说来,那不该被称为“右臂”—其实就是一挺机枪。它准备好了,瞄准、开火,被当作目标的可乐罐子应声而飞。

  当机器人完成了一名士兵所应担负的基本任务—追踪和射击之后,人们该给它换个名字了,叫“机械战士”或者“猎杀者”。站在一旁观看演习的该中心机器人技术主任巴特·埃弗雷特说:“这是我所知道的第一个能够执行追踪和射击两项任务的机器人。”

  目前,“猎杀者”仍在研制阶段。 据报道,目前美国空间和海上作战系统中心正在研发的作战机器人共分5大类,一类就是同时兼备追踪与射击能力的“猎杀者”;二是侦察建筑、隧道、洞穴的“搜寻者”;三是能搬运数吨弹药等物资并执行侦察任务的“搬运工”;四是“飞行机器人”,即能够执行精确轰炸任务的无人驾驶飞机,去年4月,美军一艘无人驾驶的飞机曾创造了新的历史——在实验中,它从10000米高空中投下炸弹,击中了地面目标;最后一种是能够发射无人驾驶飞机的机器人。

  此外,美国还有多家公司都在进行“机械战士”的研发工作。美联社说,今年三四月间,美国军方和福斯特·米勒公司共同开发的名为“战剑”的18名“机械战士”将投身到伊拉克战场。眼下,有数百个美军“排爆机器人”每天在伊拉克搜寻路边炸弹。此外,还有一些机器人在阿富汗的洞穴里执行搜寻任务,或者把守着军火库。

  未来十年内成主力

  “它们不会感到饥饿,不会产生恐惧。它们也不会忘记长官的命令。即使有人在它们身边中弹倒下,它们也毫不在意。难道它们不比人类干得更出色吗?”美国国防部机器人项目办公室负责人戈登·约翰逊说,现在的问题不是美国军队“能否拥有”这些“机械战士”,而是“何时拥有”。

  对美国军方而言,拥有一支“机械战士部队”是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已经持续了30年,现在似乎离实现不远了。“而今,这不仅仅是一个梦想了,”戈登·约翰逊说,“我们已经有了‘机械战士’的雏形。”他补充道:“我们给它一套指令:如果你发现敌人,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可以自动瞄准、开枪,但必须先经过控制者的同意。到2015年,我们认为‘机械战士’将完成更多的战斗任务。”

  据美国国防部预测,十年之内,“机械战士”将成为美国军队的主要力量,在战争中搜捕、追击敌人。

  谈到这些机器人智慧水平时,设计者说,“机械战士”终将从原始的“哺乳动物逐渐过渡到灵长类”,也就是说能够有意识做出明智的判断,能像人类一样思考、观察和反应。初期,它们仍将由人类遥控操控,如同能够杀人的玩具卡车。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它们的智力水平和独立行动能力也将随之增长,并根据作战需要以不同的面貌形态出现在战场上,最终将成为完全自控的机器人。

  这些“机械战士”观察和行走的方式可能千姿百态,有的像人,酷似美国大片《我,机器人》中的机器人主角,有的可能像蜂鸟、坦克、蟑螂、蟋蟀……而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它们可能也会成为“聪明尘埃”。

  美国最大的军事合同

  按照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倡导的“打造21世纪武装力量”的美军改革规划,美国陆军准备将目前以主战坦克为核心的重装“传统部队”改造成轻型化、快速反应化、后勤费用减半的“目标部队”。“未来作战系统”是目标部队的“脊梁”,该项目将耗资1270亿美元,是美国军方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合同。而“机械战士”则是“未来作战系统”以及美军部队转型的关键一环。

  “未来作战系统”是一个将士兵与各种作战平台、火力支援系统、传感器和指挥控制系统等相连的集成系统。系统以“战场互联网”为纽带将18个子系统串联,子系统包括各种重量20吨以下,可用运输机装载的装甲运兵车、火力支援车系列、地面无人传感器、无人战车以及无人驾驶侦察和作战飞行器等。而士兵作为网络中的“节点”将获得空前的战场感知能力。一支典型的未来作战单位应该包括2245名人类士兵和151名“机械战士”。

  为实现军事自动化,美国国防部的总预算将上升20%。国防部要求的明年国防预算为4193亿美元,而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023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战争开支在内。每年用于购买新装备的资金也计划从780亿美元上升到1186亿美元,增幅达52%。

  机器人背后的经济账

  舆论认为,美国国防部不遗余力、不惜巨资开发“机械战士”,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士兵伤亡在美国国内引发的抗议浪潮,这一直是美国历届政府在是否发动战争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实现士兵零伤亡也成为美国军方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国防部的官员和军方承包商称,“无人战争”的终极目的就是只有战争、没有伤亡。即便达不到这个目标,也要退而求其次,把那些困难的、枯燥的、危险的任务尽可能地让“机械战士”来承担,尽量保护美国士兵精神状态和生命安全。“任何一个决策人员都不希望士兵处在危险当中。”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罗德尼·布鲁克斯说。“这个问题就跟‘该为士兵配备防护装备’是一样的,是个毫无争议的道德问题。但此外,它还交织着经济问题。”

  事实上,这笔“经济账”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纽约时报》报道说,美国国防部未来将支付给退役士兵6530亿美元退休金,而机器人却不会老,不会从国库中掏走大把美元。五角大楼的一项研究表明,平均一名士兵一生将花费国防部400万美元资金,而且还有上涨趋势,而“机械战士”的费用只是这笔钱的约十分之一或是更少。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武器装备领域专家谢曼说,即使是造价最昂贵的“机械战士”,对国防部来说,也比使用士兵廉价,用“机械战士”替代士兵服役打仗,实现军队的机器人化,是少花钱、低风险、高效率实施未来战争的最理想的选择。

  但是,目前军用机器人的研发情况距离军方的最终要求尚有很大距离。去年3月,美国国防部赞助了一项机器人越野赛,目的是发掘能够顺利通过茂密森林和热闹市镇的“机器人”。大赛奖金高达100万美元。参赛的15台“机器人”被要求穿越莫哈韦沙漠上142英里的路程。4个小时之后,“机器人”全军覆灭。

  所以,一些参与研制人员认为,要彻彻底底地实现美国军方的“机械战士”梦想,至少还需要30年的时间。美国马里兰州“机器人技术”公司总裁罗伯特·芬克斯坦恩曾向国防部表示:到2035年才有可能生产出跟普通士兵一样能看、能想、能战斗的机器人。他说:“五角大楼的目标是很明确,但是怎样实现目标的道路并不清晰。”

  “杀人机器”引发道德争议

  令“机械战士”设计者们激动不已的不只是技术的突破,更有需求的增加和经济利益的刺激。巴特·埃弗雷特说,在伊拉克,“排爆机器人”的需求量每天都在增加。“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们(驻伊士兵)说:‘我想要个机器人’,因为没有它,他们将面临被杀的险境。”

  也许,十年后,许多美国“士兵”不再是招募而来的,而是由美国国防部“制造”出来。但是在那之前,美国军方必须回答一个非常难于回答的问题:机器人士兵如何能够分清敌我、如何能够分清参战人员和旁观者?

  现在,军方的各种想法都在研制过程中,还没有应用到实际战场上。但是,当第一个“可以向人类开枪”的机器人正在整装待发、即将赶赴伊拉克的时候,不少人意识到它的真正身份是一台“杀人机器”。人类战争的历史表明,任何一次新技术的飞跃—长弓、坦克、原子弹—都会把妄图控制它的教条和战略远远地、完全地抛弃在身后。

  “律师告诉我,并没有一条法律来约束机器人做出杀人的决定,”戈登·约翰逊表示。“我曾经多次被问及如果机器人摧毁了校车而不是停在旁边的坦克会发生什么事情,我回答是,我们不会授权机器人作生死决定直到我们相信它能作(正确)决定”。

  信任具有潜在杀人意识的机器人需要技术上的飞跃,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这么做。美国太阳微电子公司的创建人之一比尔·乔伊很焦虑,他认为21世纪的机器人和微观科学技术可能变得“非常强大,以至于它们可能引发新类型的事故和滥用灾难。”他在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杂志上撰文说,“当机器人变得越来越聪明,人们就会让机器为他们作更多决定,最终会出现由于决定太复杂,人类无法作出决定,那时,机器就会取得控制。”

  许多年以前,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其经典之作《我,机器人》中,列出了经典的“机器人三定律”:一、不能伤害人类;二、服从人类,除非人类的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悖;三、在不违反第一和第二定律的情况下维持自己的生存。

  “要想制造出一个明白这三条原则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机器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人如是评论。zxjrf 发表在 军事杂谈 华声在线 http://hs.hnol.net
继导弹防御系统、可深入地下的“迷你核弹”等之后,美国又在斥巨资筹建一支“机械战士”大军。美军方人士透露,预计10年内机器人将成为美军主要战斗力量.

以往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的冷血机械杀手很可能会出现在现实世界中。

  《纽约时报》刊文披露了美国军方研发“机械战士”的进展情况。也许就在十年后,许多美国“士兵”不再是招募来的,而是“制造”出来的。

  作战机器人分5大类

  在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美军空间和海上作战系统中心里,一次看似轻松、实则紧张的实验正在进行:唱主角的是一个高约1.1米的机器人,它拥有一只希腊神话中独眼巨人的眼睛。它的“右臂”—准确地说来,那不该被称为“右臂”—其实就是一挺机枪。它准备好了,瞄准、开火,被当作目标的可乐罐子应声而飞。

  当机器人完成了一名士兵所应担负的基本任务—追踪和射击之后,人们该给它换个名字了,叫“机械战士”或者“猎杀者”。站在一旁观看演习的该中心机器人技术主任巴特·埃弗雷特说:“这是我所知道的第一个能够执行追踪和射击两项任务的机器人。”

  目前,“猎杀者”仍在研制阶段。 据报道,目前美国空间和海上作战系统中心正在研发的作战机器人共分5大类,一类就是同时兼备追踪与射击能力的“猎杀者”;二是侦察建筑、隧道、洞穴的“搜寻者”;三是能搬运数吨弹药等物资并执行侦察任务的“搬运工”;四是“飞行机器人”,即能够执行精确轰炸任务的无人驾驶飞机,去年4月,美军一艘无人驾驶的飞机曾创造了新的历史——在实验中,它从10000米高空中投下炸弹,击中了地面目标;最后一种是能够发射无人驾驶飞机的机器人。

  此外,美国还有多家公司都在进行“机械战士”的研发工作。美联社说,今年三四月间,美国军方和福斯特·米勒公司共同开发的名为“战剑”的18名“机械战士”将投身到伊拉克战场。眼下,有数百个美军“排爆机器人”每天在伊拉克搜寻路边炸弹。此外,还有一些机器人在阿富汗的洞穴里执行搜寻任务,或者把守着军火库。

  未来十年内成主力

  “它们不会感到饥饿,不会产生恐惧。它们也不会忘记长官的命令。即使有人在它们身边中弹倒下,它们也毫不在意。难道它们不比人类干得更出色吗?”美国国防部机器人项目办公室负责人戈登·约翰逊说,现在的问题不是美国军队“能否拥有”这些“机械战士”,而是“何时拥有”。

  对美国军方而言,拥有一支“机械战士部队”是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已经持续了30年,现在似乎离实现不远了。“而今,这不仅仅是一个梦想了,”戈登·约翰逊说,“我们已经有了‘机械战士’的雏形。”他补充道:“我们给它一套指令:如果你发现敌人,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可以自动瞄准、开枪,但必须先经过控制者的同意。到2015年,我们认为‘机械战士’将完成更多的战斗任务。”

  据美国国防部预测,十年之内,“机械战士”将成为美国军队的主要力量,在战争中搜捕、追击敌人。

  谈到这些机器人智慧水平时,设计者说,“机械战士”终将从原始的“哺乳动物逐渐过渡到灵长类”,也就是说能够有意识做出明智的判断,能像人类一样思考、观察和反应。初期,它们仍将由人类遥控操控,如同能够杀人的玩具卡车。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它们的智力水平和独立行动能力也将随之增长,并根据作战需要以不同的面貌形态出现在战场上,最终将成为完全自控的机器人。

  这些“机械战士”观察和行走的方式可能千姿百态,有的像人,酷似美国大片《我,机器人》中的机器人主角,有的可能像蜂鸟、坦克、蟑螂、蟋蟀……而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它们可能也会成为“聪明尘埃”。

  美国最大的军事合同

  按照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倡导的“打造21世纪武装力量”的美军改革规划,美国陆军准备将目前以主战坦克为核心的重装“传统部队”改造成轻型化、快速反应化、后勤费用减半的“目标部队”。“未来作战系统”是目标部队的“脊梁”,该项目将耗资1270亿美元,是美国军方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合同。而“机械战士”则是“未来作战系统”以及美军部队转型的关键一环。

  “未来作战系统”是一个将士兵与各种作战平台、火力支援系统、传感器和指挥控制系统等相连的集成系统。系统以“战场互联网”为纽带将18个子系统串联,子系统包括各种重量20吨以下,可用运输机装载的装甲运兵车、火力支援车系列、地面无人传感器、无人战车以及无人驾驶侦察和作战飞行器等。而士兵作为网络中的“节点”将获得空前的战场感知能力。一支典型的未来作战单位应该包括2245名人类士兵和151名“机械战士”。

  为实现军事自动化,美国国防部的总预算将上升20%。国防部要求的明年国防预算为4193亿美元,而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023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战争开支在内。每年用于购买新装备的资金也计划从780亿美元上升到1186亿美元,增幅达52%。

  机器人背后的经济账

  舆论认为,美国国防部不遗余力、不惜巨资开发“机械战士”,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士兵伤亡在美国国内引发的抗议浪潮,这一直是美国历届政府在是否发动战争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实现士兵零伤亡也成为美国军方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国防部的官员和军方承包商称,“无人战争”的终极目的就是只有战争、没有伤亡。即便达不到这个目标,也要退而求其次,把那些困难的、枯燥的、危险的任务尽可能地让“机械战士”来承担,尽量保护美国士兵精神状态和生命安全。“任何一个决策人员都不希望士兵处在危险当中。”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罗德尼·布鲁克斯说。“这个问题就跟‘该为士兵配备防护装备’是一样的,是个毫无争议的道德问题。但此外,它还交织着经济问题。”

  事实上,这笔“经济账”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纽约时报》报道说,美国国防部未来将支付给退役士兵6530亿美元退休金,而机器人却不会老,不会从国库中掏走大把美元。五角大楼的一项研究表明,平均一名士兵一生将花费国防部400万美元资金,而且还有上涨趋势,而“机械战士”的费用只是这笔钱的约十分之一或是更少。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武器装备领域专家谢曼说,即使是造价最昂贵的“机械战士”,对国防部来说,也比使用士兵廉价,用“机械战士”替代士兵服役打仗,实现军队的机器人化,是少花钱、低风险、高效率实施未来战争的最理想的选择。

  但是,目前军用机器人的研发情况距离军方的最终要求尚有很大距离。去年3月,美国国防部赞助了一项机器人越野赛,目的是发掘能够顺利通过茂密森林和热闹市镇的“机器人”。大赛奖金高达100万美元。参赛的15台“机器人”被要求穿越莫哈韦沙漠上142英里的路程。4个小时之后,“机器人”全军覆灭。

  所以,一些参与研制人员认为,要彻彻底底地实现美国军方的“机械战士”梦想,至少还需要30年的时间。美国马里兰州“机器人技术”公司总裁罗伯特·芬克斯坦恩曾向国防部表示:到2035年才有可能生产出跟普通士兵一样能看、能想、能战斗的机器人。他说:“五角大楼的目标是很明确,但是怎样实现目标的道路并不清晰。”

  “杀人机器”引发道德争议

  令“机械战士”设计者们激动不已的不只是技术的突破,更有需求的增加和经济利益的刺激。巴特·埃弗雷特说,在伊拉克,“排爆机器人”的需求量每天都在增加。“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们(驻伊士兵)说:‘我想要个机器人’,因为没有它,他们将面临被杀的险境。”

  也许,十年后,许多美国“士兵”不再是招募而来的,而是由美国国防部“制造”出来。但是在那之前,美国军方必须回答一个非常难于回答的问题:机器人士兵如何能够分清敌我、如何能够分清参战人员和旁观者?

  现在,军方的各种想法都在研制过程中,还没有应用到实际战场上。但是,当第一个“可以向人类开枪”的机器人正在整装待发、即将赶赴伊拉克的时候,不少人意识到它的真正身份是一台“杀人机器”。人类战争的历史表明,任何一次新技术的飞跃—长弓、坦克、原子弹—都会把妄图控制它的教条和战略远远地、完全地抛弃在身后。

  “律师告诉我,并没有一条法律来约束机器人做出杀人的决定,”戈登·约翰逊表示。“我曾经多次被问及如果机器人摧毁了校车而不是停在旁边的坦克会发生什么事情,我回答是,我们不会授权机器人作生死决定直到我们相信它能作(正确)决定”。

  信任具有潜在杀人意识的机器人需要技术上的飞跃,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这么做。美国太阳微电子公司的创建人之一比尔·乔伊很焦虑,他认为21世纪的机器人和微观科学技术可能变得“非常强大,以至于它们可能引发新类型的事故和滥用灾难。”他在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杂志上撰文说,“当机器人变得越来越聪明,人们就会让机器为他们作更多决定,最终会出现由于决定太复杂,人类无法作出决定,那时,机器就会取得控制。”

  许多年以前,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其经典之作《我,机器人》中,列出了经典的“机器人三定律”:一、不能伤害人类;二、服从人类,除非人类的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悖;三、在不违反第一和第二定律的情况下维持自己的生存。

  “要想制造出一个明白这三条原则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机器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人如是评论。
世界军事发展方向
<P>机器人三定律”:一、不能伤害人类;二、服从人类,除非人类的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悖;三、在不违反第一和第二定律的情况下维持自己的生存</P>
<P>-------------------------------------------------</P>
<P>类似于"三个代表",可当机器人拥有人类的思考能力和行为方式的时候,任何定律都起不了作用.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由"自然"形成的,人说的"没有一句是真理".它没有真理最基本的要素"唯一性".</P>
<P>按现在人类的科技水平,未来10年内组建以战斗机器人为主力的军队根本就不可能,所谓的智能机器人100年内能出现就很不错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