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说“勘察加半岛是中国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30:46
档案是1964年7月28日外交部发给各驻外使馆、代办处的一份外交通报。
  “主席说:……外蒙古的领土,比你们千岛的面积要大得多。我们曾经提过把外蒙古归还中国是不是可以,他们说不可以……有人说,他们还要把中国的新疆、黑龙江划过去。……一百多年以前,把贝加尔湖以东,包括伯力、海参崴、勘察加半岛都划过去了。那个账是算不清的。我们还没有跟他们算这个账。所以你们那个千岛群岛,对我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应当还给你们的。”



那小兵:列金教授,上次您谈到中俄联盟的大趋势,但中国人一直对于俄国侵吞中国固有领土十分纠结,按照一般中国人说法,俄国共从中国拿走了1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但也有中国人说二战才是中国领土边界确立根据所在,您如何看待?

列金:在我所著的《俄罗斯与满清的西伯利亚之争》中提出了一个独特见解,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谈。首先我谈谈这个看法的背景。俄罗斯与中国曾经都被蒙古帝国所统治,而俄罗斯的金帐汗国统治者主要采取“分居”和“进贡”的统治方式,他们和俄罗斯人分开居住,但俄罗斯人缴纳人头税给他们,俄罗斯人依然有自己的大公王,但都附属于蒙古可汗宗主权。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二元制度”时期。中国的元朝没有这种双轨制,采用的是统一元蒙皇朝统治制度,从这个时代开始,蒙古帝国加入了中国文化圈,后来他们逃回蒙古依然坚持自己对于中国拥有主权。明朝和之前的汉族政权不同,因为明朝也一直认为自己拥有蒙古帝国主权,尽管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帝国有多大。我们知道,中国这个概念当时是个文化圈概念,不特指那个民族,也不特指那种文化,所谓儒家道家佛家这些仅仅是中原地区流行文化,但真正的中化民族文化也包括了“北方文化”,这就形成了两个文化圈----“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圈。这个问题一直被中国历史学家忽略了。举个例子,中国美术界有个“草原画派”,特指蒙古与通古斯系的民族画家作品,这早在宋朝就已经承认的。中国史学界忽略了另外一个命题,那就是中国的“天下”概念变迁。秦朝前和秦朝后“天下”观有巨大变化,汉武帝后“天下”又起了很大变化,蒙古人入主中原后更加起了巨大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包括了两个主要元素----“北方中国”和“南方中国”。满清人本身就是从西伯利亚来的游牧部落,后来到了黑龙江一带和当地通古斯语部落融合,才有了“后金”。按照“北方中国文化圈”定义,他们属于蒙古帝国的一部分,直到他们打败了林丹汗才成为北方中国的主人,之后打败明朝政权才统一了南中国。从这个意义上看,真正统一南北中国文化圈的只有蒙元和满清,因此他们的土地自古以来属于中国。我反对那些把蒙古和满清看成外国入侵的观点,只能说那是“少数民族入主政权”。在这个大前提下,我认为康熙皇帝是个“卖国贼”,他在尼布楚战役后糊里糊涂丢失了至少400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地。我这个观点后来被个别中国人采用,但一直没有太多人明白其中道理。俄国人由于熟悉“二元制度”,所以一打倒金帐汗国后便充当了“白可汗”,把自己当成了蒙古帝国的继承人,这驱动了俄国不断收复东部领土的行动,直到遇到了康熙这个糊涂皇帝。当然,中国比较幸运,康熙总算比崇祯要强,至少他明白南西伯利亚属于中国,并在《尼布楚条约》中做了前瞻性设定。不过,康熙虽然因为缺少对地理的了解失去了部分西伯利亚土地,而真正失去整个西伯利亚的是他的后人,尤其是孙中山这个人,这些人完全放弃了“北方中国”。中国史学界有必要重新讨论《尼布楚条约》的真正含义,这个条约包含着把东西伯利亚作为“未定界领土”含义的。如果像有些中国人说“二战的划分才是中国领土确立根据”,那么南海、藏南、钓鱼岛这些在二战中没有明确的领土如何定为中国领海领土?显然自我矛盾。当年毛泽东说过:“勘察加是中国的”,这个意思中国人还是要思考明白,俄国人心中却是非常明白的。我们知道了这些,至少我们明白俄罗斯夺取的中国领土远远不止160万平方公里。



附文:《中国是如何失去西伯利亚的》(转文):

一、清朝建政前后,中国传统的历史疆域的北界(含东北、西北、正北)到底在何处?
  这是搞清楚清朝前期丧失国土的前提。明朝末期中国蒙古族(鞑靼和瓦剌)极北游牧界,这是确定明清之际中国传统疆域的北界的根本依据。查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和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八册,明代漠北蒙古游牧地极北界限,在贝加尔湖以北的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上游地区,即大约北纬58度寒带和北温带草原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是广袤的西伯利亚,以南则是漠北草原布利亚特蒙古土谢图汗辖地和蒙古茂名安等部落游牧地。这是清代疆域正式形成之前,中国传统的历史疆域的北界。之所以说清初国土北界在北纬58度线左右,还有一个重要的依据,即《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谈判之际,中方代表索额图一开始就提出中俄两国“以勒拿河为界”,而贝加尔湖以北的勒拿河上游,恰好在北纬58度线附近。由此可见,清朝初期的统治者,确实把整个贝加尔湖地区看作是自己的国土。
  二、《中俄尼布楚条约》、《中俄布连斯奇条约》《中俄恰克图条约》失去的贝加尔湖东西南北四岸中国国土大约100万平方公里。
  按照这个边界,明清之际和清初《中俄尼布楚条约》、清代中期《中俄布连斯奇条约》《中俄恰克图条约》失去的贝加尔湖东西南北四岸中国国土,远远不止35万平公里,从地图上看,大约应在100万平方公里左右,即东西两岸大致各50万平方公里左右,这个数字还有待于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朋友进一步确证,但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三、清朝初期的东北国界,比我们传统认识中要复杂的多,东北疆域也比传统认识中要大得多。
  一般认为,根据《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中俄东段边界是:中俄两国北以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至海为界,岭南属中国领土,岭北归俄国管辖;西以额尔占纳河为界,河以南属中国,河以北属俄国;介于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双方待议。
  这个表述长期以来给人们造成了两个错觉:
  一是尼布楚地区似乎很小。条约规定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地区让与俄国,好像很小的一块国土,实际上,“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是很大的一片国土,这是因为统治者目光短浅、谈判中一味绥靖、再加上某些教士偏袒沙俄造成的重大损失。
  二是“乌第河待议地区”的范围。《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第8册,都把“乌第河待议地区”错划为乌第河以南大约两万多平方公里的沿河狭长地带,这是很有疑问的。因为,中俄谈判之初,中方代表坚持以勒拿河为界,后来鉴于平定“三藩之乱”,作出重大让步,把尼布楚地区大片国土让与俄罗斯。每每读到此处,心生疑问:那么大片的国土都让出去了,怎么在这么一小片国土上却斤斤计较起来,“寸土不弃”?

  这个疑问,直到读了辽宁省这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刘远图先生关于中俄早期东段边界研究的专著《早期中俄东段边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月)第一次对《中俄尼布楚条约》所谓“乌第河待议地区”做系统了解,得知,乌第河未定国界范围长期以来未得到人们的注意,大多数现代地图将范围界定在乌底河以南外兴安岭之间,事实上是外兴安岭(当时称诺斯山)东侧分为南北两个支脉,当时将北支脉即延伸到今楚科齐半岛东端的岬角为诺斯角。《尼布楚条约》明确将北喏斯山与南支之间(即外兴安岭以乌第河为中心,南北两侧分支)北到北冰洋、东到白令海峡、包括勘察加半岛和整个乌第河流域在内的大约三、四百万平方公里广阔土地定为待议地区。

   1690年清将领巴海曾带兵巡视外兴安岭和勒拿河以南地区,并到雅库次克即俄东西伯利亚统治中心见戈罗文(《尼布楚条约》俄代表),面告其勒拿河与乌第河地区为大请国土,勿骚扰滋事。《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二三十年里,俄国人在此地区小心翼翼,17世纪末18世纪初比利时人托马撕绘制的鞑靼地图表明勒拿河与今外兴安岭南支间东至大海的地区列为未定地区。


  根据刘远图先生这一研究成果,清朝前期,直到鸦片战争,其间失去的国土,至少在四、五百万平方公里左右,再加上清朝末期失去的三百三十六万多平方公里,有清一代,丧失国土面积大约在七百---八百多万平方公里以上。当然,清朝前期和清代后期失去国土性质是不一样的,毕竟清朝前期国家统一正在完成之中,有诸多制约因素在其中,这和后期列强的城下之盟是大相径庭的。
  由约瑟夫·塞比斯从葡萄牙文译成英文的《耶稣会士徐日升关于中俄尼布楚谈判的日记》中《徐日升神甫的日记》注释第199条和第200条也可为笔者观点提供佐证:
  注释第199 条:诺兹(Noz) 山,在《张诚日记》中称为Tschuktchoi (Jugjur)Noss,为外兴安岭的东北山脉。据张诚说,俄国人曾遣人来问,两段山脉中是以南段还是以北段为界。这些山都称为“诺兹山”。中国钦差大臣们说是北段。在这两个山脉之间有一块平原(乌得河河谷),在那里可捕得最好的黑貂和品种优良的鱼。俄国代表说,他们认为他们的全权大臣对此是不会同意的。(荷尔德:《详志》,第4卷,198 页)
  注释第200 条:据张诚说,9 月2 日(1689) 所发生的事情如下:起初俄国人没有派人来,这使得中国钦差大臣很窘,并产生了顾虑,怕因为要求过分,致使谈判前途发生危险。他们召开一个会议商讨,在会上两位耶稣会士对他们说,他们认为俄国人不会答应他们的要求。中国钦差大臣们要派两位耶稣会士到俄营去,提议将所争的两山脉之间之地,即乌得河河谷,由两国平分。中国人仍认为这些地方是属于他们的国家的。在两位耶稣会士出发去俄营之前,俄方的代表带着一份用拉丁文写的抗议书来了。(荷尔德:《详志》,第4 卷,198 —199 页)
  1728 年6 月4 日(俄历)互换的《中俄恰克图条约》正式文本中第7 条有关乌第河之规定为:“乌第河等处,前经俄使费奥多尔·阿列克谢维奇和中国内大臣索额图会同商议,将此地暂置未决;因你方的人经常越界到我方兴国、图古里克地区,如此次仍不划定,实为危险。乌第河及该处其他河流既不能议,仍保留原状,你们人再不得前去占住。”这里也无“南”与“北”的范围所指。
  笔者同意“朱格朱尔岭即康熙旧界所循之山岭”这一观点。“雅布罗诺威岭过赤塔城之西至尼布楚河发源处转而东北迤,过乌留穆至此(指上文的“乌留穆斯奇”)又名朱格朱尔岭,分为两支,其北支傍海岸北迤,为斯塔诺尾岭,尽于北海(尽海之处为东岬,临白令海峡),其南支南迤,亦名朱格朱尔岭,即康熙旧界所循之山岭”(《中俄界记》,58 —59 页)。
  杨宾在《柳边纪略》卷一云:“威伊克阿林,极东北大山也,上无树木,惟生青苔,厚常三四尺。康熙庚午,与阿罗斯分界,天子命镶蓝旗固山额真巴海等分三道往视:一从亨乌喇入,一从格林必拉入,一从北海绕入,所见皆同(时方六月,大东海尚冻)。遂立碑山上,碑刻满洲、阿罗斯、喀尔喀文。”康熙庚午为康熙二十九年,即公元1690 年,这是中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第二年。威伊克阿林界碑自杨宾著录以来,直至咸丰年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咸丰八年(1858年),何秋涛集多年心血著成《北徼汇编》,该书由咸丰皇帝赐名《朔方备乘》问世,其中《北徼界碑考》一篇,引征杨宾《柳边纪略》,肯定了威伊克阿材界碑的存在。何秋涛云:“威伊克山之名,疑当在外兴安岭极东北隅近北海处。”“杨宾康熙时人,亲至黑龙江,所记必有所本。”而一统志、盛京通志皆不详载。惟杨宾《柳边纪略》言有威伊克阿林杨宾碑。杨宾所记必有所本。亨乌喇即亨滚河,新图作阿穆混河。格林必拉河即格林河,新图作戈林河者,上游均可入雅玛岭一带。北海当即混同江口北之乌里班、图古尔等海湾。盖先遣人三道入山,察视分界形势,然后立碑。其威伊克阿林,以地望准之当在奇温岭一带。
  雍正五年(1727)中俄签订的《恰克图条约》俄文本汉译本第7 条:“中国大臣对俄使伊里礼伯爵萨瓦·伏拉迪斯拉维奇说:既经你们女皇委派来全权办理一切事务,我等愿就此定议,因你方的人经常越界到我方兴滚、图古里克地区,如此次仍不划定,实为危险,居位此地之两国人必定生事,引起不和,有碍团结,故此次应予划定。”可见图古尔河和其南的兴滚河地区是大清帝国理所当然的界内之地,二者之间的奇温岭和灭瓦禅岭绝不是巴海所至并立碑的威伊克阿林。
  以参加过尼布楚会议的都统郎谈命名的《吉林九河图》(史称郎谈图)提示了威伊克阿林的确切位置。该图是清政府代表与俄使谈判的依据。在郎谈图上,界山外兴安岭至乌第河源分为二支,分别在乌第河南北两侧伸向大海。北支向东北延伸至海,标示为“诺斯阿林”,即清政府所强调的诺斯山,南支至索伦河源后又分为二,在索伦河南北伸向大海(乌第湾)。诺斯山以南、索伦河以北且与索伦河平行的外兴安岭支脉之间,就是清政府理解的《尼布楚条约》所确定的乌第河未定界范围。清帝国的行使有效辖权至索伦河流域。索伦河北侧的外兴安岭上从西向东依次有杨阿林、德尔塞阿林、叶尔基列阿林三座高峰。但其至海仍较远。而叶尔基列阿林的东北面直至大海的一段外兴安岭,郎谈未注名称。察看今日之俄罗斯滨海边区地图,得知在索伦河西北处这一山岭名为德尔斯基岭,峰高2279 米,走向与索伦河平行,东濒大海,恰与郎谈图所绘示的索伦河北侧山脉相适。此乃杨宾所谓“威伊克阿林,极东北大山也”。
  雍正十二年(1734 年),清政府得到费雅喀人聚居地之乡长端色报告:“恒衮河源与俄罗斯接壤,原将军巴海曾于该处立牌楼为界,不准侵越。七八年前,此牌楼倒塌,近两年来俄罗斯人仍旧越界打牲,或抢劫落于我方人员所设围内之貂鼠。倘能重修此牌楼为标记,从而仍旧禁止俄罗斯人越界,则于我等颇有裨益。”由此文可判断“巴海牌楼”的确切存在,遗憾地是仅存在了37 年左右。



图:俄罗斯历史书承认的“北满洲”地图,但未把勘察加半岛放入其中,而中国地图一直把清代前的西伯利亚归入“无主领土”。档案是1964年7月28日外交部发给各驻外使馆、代办处的一份外交通报。
  “主席说:……外蒙古的领土,比你们千岛的面积要大得多。我们曾经提过把外蒙古归还中国是不是可以,他们说不可以……有人说,他们还要把中国的新疆、黑龙江划过去。……一百多年以前,把贝加尔湖以东,包括伯力、海参崴、勘察加半岛都划过去了。那个账是算不清的。我们还没有跟他们算这个账。所以你们那个千岛群岛,对我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应当还给你们的。”



那小兵:列金教授,上次您谈到中俄联盟的大趋势,但中国人一直对于俄国侵吞中国固有领土十分纠结,按照一般中国人说法,俄国共从中国拿走了1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但也有中国人说二战才是中国领土边界确立根据所在,您如何看待?

列金:在我所著的《俄罗斯与满清的西伯利亚之争》中提出了一个独特见解,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谈。首先我谈谈这个看法的背景。俄罗斯与中国曾经都被蒙古帝国所统治,而俄罗斯的金帐汗国统治者主要采取“分居”和“进贡”的统治方式,他们和俄罗斯人分开居住,但俄罗斯人缴纳人头税给他们,俄罗斯人依然有自己的大公王,但都附属于蒙古可汗宗主权。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二元制度”时期。中国的元朝没有这种双轨制,采用的是统一元蒙皇朝统治制度,从这个时代开始,蒙古帝国加入了中国文化圈,后来他们逃回蒙古依然坚持自己对于中国拥有主权。明朝和之前的汉族政权不同,因为明朝也一直认为自己拥有蒙古帝国主权,尽管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帝国有多大。我们知道,中国这个概念当时是个文化圈概念,不特指那个民族,也不特指那种文化,所谓儒家道家佛家这些仅仅是中原地区流行文化,但真正的中化民族文化也包括了“北方文化”,这就形成了两个文化圈----“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圈。这个问题一直被中国历史学家忽略了。举个例子,中国美术界有个“草原画派”,特指蒙古与通古斯系的民族画家作品,这早在宋朝就已经承认的。中国史学界忽略了另外一个命题,那就是中国的“天下”概念变迁。秦朝前和秦朝后“天下”观有巨大变化,汉武帝后“天下”又起了很大变化,蒙古人入主中原后更加起了巨大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包括了两个主要元素----“北方中国”和“南方中国”。满清人本身就是从西伯利亚来的游牧部落,后来到了黑龙江一带和当地通古斯语部落融合,才有了“后金”。按照“北方中国文化圈”定义,他们属于蒙古帝国的一部分,直到他们打败了林丹汗才成为北方中国的主人,之后打败明朝政权才统一了南中国。从这个意义上看,真正统一南北中国文化圈的只有蒙元和满清,因此他们的土地自古以来属于中国。我反对那些把蒙古和满清看成外国入侵的观点,只能说那是“少数民族入主政权”。在这个大前提下,我认为康熙皇帝是个“卖国贼”,他在尼布楚战役后糊里糊涂丢失了至少400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地。我这个观点后来被个别中国人采用,但一直没有太多人明白其中道理。俄国人由于熟悉“二元制度”,所以一打倒金帐汗国后便充当了“白可汗”,把自己当成了蒙古帝国的继承人,这驱动了俄国不断收复东部领土的行动,直到遇到了康熙这个糊涂皇帝。当然,中国比较幸运,康熙总算比崇祯要强,至少他明白南西伯利亚属于中国,并在《尼布楚条约》中做了前瞻性设定。不过,康熙虽然因为缺少对地理的了解失去了部分西伯利亚土地,而真正失去整个西伯利亚的是他的后人,尤其是孙中山这个人,这些人完全放弃了“北方中国”。中国史学界有必要重新讨论《尼布楚条约》的真正含义,这个条约包含着把东西伯利亚作为“未定界领土”含义的。如果像有些中国人说“二战的划分才是中国领土确立根据”,那么南海、藏南、钓鱼岛这些在二战中没有明确的领土如何定为中国领海领土?显然自我矛盾。当年毛泽东说过:“勘察加是中国的”,这个意思中国人还是要思考明白,俄国人心中却是非常明白的。我们知道了这些,至少我们明白俄罗斯夺取的中国领土远远不止160万平方公里。



附文:《中国是如何失去西伯利亚的》(转文):

一、清朝建政前后,中国传统的历史疆域的北界(含东北、西北、正北)到底在何处?
  这是搞清楚清朝前期丧失国土的前提。明朝末期中国蒙古族(鞑靼和瓦剌)极北游牧界,这是确定明清之际中国传统疆域的北界的根本依据。查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和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八册,明代漠北蒙古游牧地极北界限,在贝加尔湖以北的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上游地区,即大约北纬58度寒带和北温带草原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是广袤的西伯利亚,以南则是漠北草原布利亚特蒙古土谢图汗辖地和蒙古茂名安等部落游牧地。这是清代疆域正式形成之前,中国传统的历史疆域的北界。之所以说清初国土北界在北纬58度线左右,还有一个重要的依据,即《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谈判之际,中方代表索额图一开始就提出中俄两国“以勒拿河为界”,而贝加尔湖以北的勒拿河上游,恰好在北纬58度线附近。由此可见,清朝初期的统治者,确实把整个贝加尔湖地区看作是自己的国土。
  二、《中俄尼布楚条约》、《中俄布连斯奇条约》《中俄恰克图条约》失去的贝加尔湖东西南北四岸中国国土大约100万平方公里。
  按照这个边界,明清之际和清初《中俄尼布楚条约》、清代中期《中俄布连斯奇条约》《中俄恰克图条约》失去的贝加尔湖东西南北四岸中国国土,远远不止35万平公里,从地图上看,大约应在100万平方公里左右,即东西两岸大致各50万平方公里左右,这个数字还有待于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朋友进一步确证,但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三、清朝初期的东北国界,比我们传统认识中要复杂的多,东北疆域也比传统认识中要大得多。
  一般认为,根据《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中俄东段边界是:中俄两国北以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至海为界,岭南属中国领土,岭北归俄国管辖;西以额尔占纳河为界,河以南属中国,河以北属俄国;介于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双方待议。
  这个表述长期以来给人们造成了两个错觉:
  一是尼布楚地区似乎很小。条约规定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地区让与俄国,好像很小的一块国土,实际上,“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是很大的一片国土,这是因为统治者目光短浅、谈判中一味绥靖、再加上某些教士偏袒沙俄造成的重大损失。
  二是“乌第河待议地区”的范围。《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第8册,都把“乌第河待议地区”错划为乌第河以南大约两万多平方公里的沿河狭长地带,这是很有疑问的。因为,中俄谈判之初,中方代表坚持以勒拿河为界,后来鉴于平定“三藩之乱”,作出重大让步,把尼布楚地区大片国土让与俄罗斯。每每读到此处,心生疑问:那么大片的国土都让出去了,怎么在这么一小片国土上却斤斤计较起来,“寸土不弃”?

  这个疑问,直到读了辽宁省这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刘远图先生关于中俄早期东段边界研究的专著《早期中俄东段边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月)第一次对《中俄尼布楚条约》所谓“乌第河待议地区”做系统了解,得知,乌第河未定国界范围长期以来未得到人们的注意,大多数现代地图将范围界定在乌底河以南外兴安岭之间,事实上是外兴安岭(当时称诺斯山)东侧分为南北两个支脉,当时将北支脉即延伸到今楚科齐半岛东端的岬角为诺斯角。《尼布楚条约》明确将北喏斯山与南支之间(即外兴安岭以乌第河为中心,南北两侧分支)北到北冰洋、东到白令海峡、包括勘察加半岛和整个乌第河流域在内的大约三、四百万平方公里广阔土地定为待议地区。

   1690年清将领巴海曾带兵巡视外兴安岭和勒拿河以南地区,并到雅库次克即俄东西伯利亚统治中心见戈罗文(《尼布楚条约》俄代表),面告其勒拿河与乌第河地区为大请国土,勿骚扰滋事。《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二三十年里,俄国人在此地区小心翼翼,17世纪末18世纪初比利时人托马撕绘制的鞑靼地图表明勒拿河与今外兴安岭南支间东至大海的地区列为未定地区。


  根据刘远图先生这一研究成果,清朝前期,直到鸦片战争,其间失去的国土,至少在四、五百万平方公里左右,再加上清朝末期失去的三百三十六万多平方公里,有清一代,丧失国土面积大约在七百---八百多万平方公里以上。当然,清朝前期和清代后期失去国土性质是不一样的,毕竟清朝前期国家统一正在完成之中,有诸多制约因素在其中,这和后期列强的城下之盟是大相径庭的。
  由约瑟夫·塞比斯从葡萄牙文译成英文的《耶稣会士徐日升关于中俄尼布楚谈判的日记》中《徐日升神甫的日记》注释第199条和第200条也可为笔者观点提供佐证:
  注释第199 条:诺兹(Noz) 山,在《张诚日记》中称为Tschuktchoi (Jugjur)Noss,为外兴安岭的东北山脉。据张诚说,俄国人曾遣人来问,两段山脉中是以南段还是以北段为界。这些山都称为“诺兹山”。中国钦差大臣们说是北段。在这两个山脉之间有一块平原(乌得河河谷),在那里可捕得最好的黑貂和品种优良的鱼。俄国代表说,他们认为他们的全权大臣对此是不会同意的。(荷尔德:《详志》,第4卷,198 页)
  注释第200 条:据张诚说,9 月2 日(1689) 所发生的事情如下:起初俄国人没有派人来,这使得中国钦差大臣很窘,并产生了顾虑,怕因为要求过分,致使谈判前途发生危险。他们召开一个会议商讨,在会上两位耶稣会士对他们说,他们认为俄国人不会答应他们的要求。中国钦差大臣们要派两位耶稣会士到俄营去,提议将所争的两山脉之间之地,即乌得河河谷,由两国平分。中国人仍认为这些地方是属于他们的国家的。在两位耶稣会士出发去俄营之前,俄方的代表带着一份用拉丁文写的抗议书来了。(荷尔德:《详志》,第4 卷,198 —199 页)
  1728 年6 月4 日(俄历)互换的《中俄恰克图条约》正式文本中第7 条有关乌第河之规定为:“乌第河等处,前经俄使费奥多尔·阿列克谢维奇和中国内大臣索额图会同商议,将此地暂置未决;因你方的人经常越界到我方兴国、图古里克地区,如此次仍不划定,实为危险。乌第河及该处其他河流既不能议,仍保留原状,你们人再不得前去占住。”这里也无“南”与“北”的范围所指。
  笔者同意“朱格朱尔岭即康熙旧界所循之山岭”这一观点。“雅布罗诺威岭过赤塔城之西至尼布楚河发源处转而东北迤,过乌留穆至此(指上文的“乌留穆斯奇”)又名朱格朱尔岭,分为两支,其北支傍海岸北迤,为斯塔诺尾岭,尽于北海(尽海之处为东岬,临白令海峡),其南支南迤,亦名朱格朱尔岭,即康熙旧界所循之山岭”(《中俄界记》,58 —59 页)。
  杨宾在《柳边纪略》卷一云:“威伊克阿林,极东北大山也,上无树木,惟生青苔,厚常三四尺。康熙庚午,与阿罗斯分界,天子命镶蓝旗固山额真巴海等分三道往视:一从亨乌喇入,一从格林必拉入,一从北海绕入,所见皆同(时方六月,大东海尚冻)。遂立碑山上,碑刻满洲、阿罗斯、喀尔喀文。”康熙庚午为康熙二十九年,即公元1690 年,这是中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第二年。威伊克阿林界碑自杨宾著录以来,直至咸丰年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咸丰八年(1858年),何秋涛集多年心血著成《北徼汇编》,该书由咸丰皇帝赐名《朔方备乘》问世,其中《北徼界碑考》一篇,引征杨宾《柳边纪略》,肯定了威伊克阿材界碑的存在。何秋涛云:“威伊克山之名,疑当在外兴安岭极东北隅近北海处。”“杨宾康熙时人,亲至黑龙江,所记必有所本。”而一统志、盛京通志皆不详载。惟杨宾《柳边纪略》言有威伊克阿林杨宾碑。杨宾所记必有所本。亨乌喇即亨滚河,新图作阿穆混河。格林必拉河即格林河,新图作戈林河者,上游均可入雅玛岭一带。北海当即混同江口北之乌里班、图古尔等海湾。盖先遣人三道入山,察视分界形势,然后立碑。其威伊克阿林,以地望准之当在奇温岭一带。
  雍正五年(1727)中俄签订的《恰克图条约》俄文本汉译本第7 条:“中国大臣对俄使伊里礼伯爵萨瓦·伏拉迪斯拉维奇说:既经你们女皇委派来全权办理一切事务,我等愿就此定议,因你方的人经常越界到我方兴滚、图古里克地区,如此次仍不划定,实为危险,居位此地之两国人必定生事,引起不和,有碍团结,故此次应予划定。”可见图古尔河和其南的兴滚河地区是大清帝国理所当然的界内之地,二者之间的奇温岭和灭瓦禅岭绝不是巴海所至并立碑的威伊克阿林。
  以参加过尼布楚会议的都统郎谈命名的《吉林九河图》(史称郎谈图)提示了威伊克阿林的确切位置。该图是清政府代表与俄使谈判的依据。在郎谈图上,界山外兴安岭至乌第河源分为二支,分别在乌第河南北两侧伸向大海。北支向东北延伸至海,标示为“诺斯阿林”,即清政府所强调的诺斯山,南支至索伦河源后又分为二,在索伦河南北伸向大海(乌第湾)。诺斯山以南、索伦河以北且与索伦河平行的外兴安岭支脉之间,就是清政府理解的《尼布楚条约》所确定的乌第河未定界范围。清帝国的行使有效辖权至索伦河流域。索伦河北侧的外兴安岭上从西向东依次有杨阿林、德尔塞阿林、叶尔基列阿林三座高峰。但其至海仍较远。而叶尔基列阿林的东北面直至大海的一段外兴安岭,郎谈未注名称。察看今日之俄罗斯滨海边区地图,得知在索伦河西北处这一山岭名为德尔斯基岭,峰高2279 米,走向与索伦河平行,东濒大海,恰与郎谈图所绘示的索伦河北侧山脉相适。此乃杨宾所谓“威伊克阿林,极东北大山也”。
  雍正十二年(1734 年),清政府得到费雅喀人聚居地之乡长端色报告:“恒衮河源与俄罗斯接壤,原将军巴海曾于该处立牌楼为界,不准侵越。七八年前,此牌楼倒塌,近两年来俄罗斯人仍旧越界打牲,或抢劫落于我方人员所设围内之貂鼠。倘能重修此牌楼为标记,从而仍旧禁止俄罗斯人越界,则于我等颇有裨益。”由此文可判断“巴海牌楼”的确切存在,遗憾地是仅存在了37 年左右。



图:俄罗斯历史书承认的“北满洲”地图,但未把勘察加半岛放入其中,而中国地图一直把清代前的西伯利亚归入“无主领土”。
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期间,清政府代表曾提出中俄以勒拿河为界
所以,就不难理解毛主席为什么要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如果你不把他(成吉思汗)当中国人,那你有什么理由去惦记外蒙古和西伯利亚呢?.....
在尼布楚会议上,清朝代表曾提出以勒拿河为界。继而让步,提出以勒拿河以南、雅库茨克的渔猎人称作诺斯山的一条山脉为界,东北直至没入大海深处的诺斯海岬。诺斯海岬即是楚科奇半岛,清朝代表提出的界山诺斯山,系指乌第河北侧的外兴安岭直至楚科奇半岛。
本来1689年清朝准备以此方案与俄国划界
西伯利亚自古以来是中国固有领土……
关闭悬浮
1689年9月7日(清康熙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中俄两国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共六款,明确规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以外兴安岭(即今斯塔诺夫山脉)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和流入黑龙江的河川,全属中国;以北一带土地及河流,全属俄国,乌第河流域划为待议地区,留待以后再议。





从小学以至于中学、大学,历史教科书上都认为,这个条约是经过平等谈判,并在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的基础上取得的,因此是个平等条约。事实上真是如此吗?并认为该条约最多也就是让出了原属于中国的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地方给俄国。实际上仅仅是这一点领土的问题吗?





收复领土联盟认为,此条约对于我国是失大于得,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割让领土的边界条约!它开创了有清以来丧土失地的先河,是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对于中国的国家战略、地缘态势和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危害!是中国重大的战略失误!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和中国近代史的起始点!





一、该条约使俄国合法地获得了侵略基地和广大领土,并为中国的东北和蒙古进一步被渗透和侵略埋下了祸根。





俄国一小撮流匪不远万里前来侵略中国东北边境,中国清朝的正规军和地方武装竟然长时间内无法将其全歼或驱逐,在雅克萨之战大获全胜后又屈辱地签订和约,以土地换和平,把原属中国的土地让予敌国!它使俄国侵略者获得了合法的侵略基地,并获取了巨大的通商权利,使其牢牢地站稳了脚跟!为后来中国清朝衰弱后的割地赔款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二、中国丧土失地,失去的绝不仅仅是原属于中国的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地方,也不仅仅是贝加尔湖地区,而是整个西伯利亚和北冰洋及太平洋沿岸的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领土和无尽的宝藏!





《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的领土,并为后来雍正帝效仿签订《恰克图条约》完全出让贝加尔湖地区开了个恶劣的先例!明朝在其整个历史上无法完全消灭元朝,事实上在我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留下了一个北元,这个条约连同后来的《恰克图条约》,把原属于北元的我国北方领土让给了沙俄!自西汉时期,贝加尔湖就是史籍中的北海,是苏武牧羊的地方。自那时起,我国北方各民族就在这一地区生活,虽然中国中央政府很长时间里无法有效地统治这一区域,但它在法理上早就属于了中国。《中俄尼布楚条约》使中国自筑藩篱,使我国在贝加尔湖以至于西伯利亚方向划上了休止符,中国失去了北进西伯利亚进而西进和东进的机会,永远地失去了北冰洋、北太平洋方向的出海口和无尽的宝藏!想想西伯利亚的油气和森林资源吧,还有贝加尔湖的水资源!如果你是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人,你会不心痛?





三、中国的一时退让使俄国人合法地获得了从欧洲直达北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广袤领土,使中国的背后屹立起一个新的巨人,中国北方的地缘环境极剧恶化!





(一)中国清政府把领土红利拱手让人,成就了俄人拓地万里的千古奇观。在世界历史上能够成功地拓地万里的,只有蒙古政权和沙俄(美国的领土扩张还不能与之相比),这可以说是个千古难见的奇观!蒙古人在13世纪能够一路西征直达欧洲多瑙河流域,完全凭借的是超强的武力;俄人拓地万里,却是清政府通过《中俄尼布楚条约》自愿割让出来的,这也可以称得上千古奇观了!本来中国明朝推翻元朝,理所应当继承元朝的领土红利,但是明朝最终未能全部统一北元,继之而起的清朝也有合法继承权,但是清朝的统治者却白白地把这份红利让给了俄国人!成为了其拓地万里的推动者。



(二)清朝统治者妥协退让,使中国人失去了反击沙俄侵略的最佳时机。应当说,在当时的北方,中国的清政府是反击沙俄的唯一实力体,也是俄国人的唯一竞争对手!清政府妥协退让,一下子把历代祖先开拓出来的北方国土白送给了沙俄!中国人的自动退出,使沙俄在西伯利亚以至于整个北方北冰洋方向和东方太平洋方向再无竞争对手,使其合法地、从容不迫地去开疆拓土,直达北冰洋和北太平洋沿岸!当时俄国的主力尚在欧洲,前来侵略殖民的仅是少部分人,可以说是流匪!即使以后的沙俄正规军不远万里前来,也绝对难以和清朝长期抗衡,可以说当时清朝统治者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就是在这么有利的条件下,当时的统治者却自动放弃了领土,没有去大规模地反击和驱逐沙俄侵略者,失去了最佳的时机!汉唐时期,中国之所以是世界性的大国,关键在于当时的统治者有大国思维、大国战略和大国气魄!汉朝人成功驱逐了匈奴,唐朝人成功地驱逐了突厥,使其远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留下了极好的生存空间,如果没有汉唐,中国也不可能成长为后来的帝国。隋唐以后,中国人那种灭此朝食、把敌人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大无畏气概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割地赃款!痛心呀,如果当时清朝成功地驱逐了沙俄侵略势力,占领整个西伯利亚,或者是阻止俄国人占领西伯利亚,中国的历史真的要重写。

(三)条约的签订使俄国人成长为世界性大国,使我北方威胁长期化、永久化,成为了制约中国崛起和兴盛的强大势力,中国北方的地缘环境极大地恶化了。借助于中国在《中俄尼布楚条约》让出的广袤领土,俄国迅速成长为世界大国,取代中国成为了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力的增长,并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成为了中国最为凶恶的敌人!清朝统治者自诩成功解决了中国二千多年来从未解决的北方边患问题,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侵问题。但《中俄尼布楚条约》割地饲虎狼,使沙俄取代北方游牧民族成为中华民族更为凶狠、更为残暴和野蛮的敌人,使北方的威胁长期化、永久化,使中国北方的地缘环境大为恶化。忽然想到日本人之所以看不起中国人,应和中国近代以来国力衰弱、丧土失地有极大的关系。日本人对我们的祖先是极为崇敬的,至今仍然不敢轻视。看不起中国人应是在隋唐以后,更确切地说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对于长期蜷缩在海岛上的日本人,看着俄国人成功地拓地万里肯定羡慕死了,对于中国人呢?会给予什么评价?中国近代百年陆沉,使周边的俄国、日本成功崛起,中国由一个世界一流的强国沦落为任人欺凌和宰割的弱国,差一点走向了灭亡,又怎能赢得列强的尊重呢?收复领土联盟认为,造成中国北方地缘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就是《中俄尼布楚条约》!看看现在,连中国和平发展美国都千方百计阻挠,怎么可能去帮中国人呢?又怎么可能不去削弱对手而会把领土拱手相让呢?只有中国人会割下自己的肉去喂猛兽,只有中国人会割让自己的领土给别人!到头来怎么样呢?是中国的百年积弱、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民不聊生,差一点就亡了国!虽然这不是中国后来衰弱的唯一原因,但也是一个主要原因,看看沙俄在以后几个世纪里给我国造成多大的危害就清楚了。收复领土联盟在此提出,《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史的起始点,因为以这一历史事件为标志,中国亘古未有的西方威胁出现了!虽然这种西方威胁是来自我国的北方,但本质上是来自西方的欧洲!与鸦片战争时从海路而来的西方威胁毫无二致。甚至可以说,来自陆路的威胁比起来自海路的更为直接,也更为持久、更难根除,因为从海路来需要凭借坚船利炮才能立足,陆路呢,清政府早就为其划出侵略基地了!





(四)《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强弱的分水岭。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框定了自己的领土,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实际上以此条约为标志,中国的领土在北方已不能再扩大了,只能在近代一步步缩小,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未进入统治者核心统治地区的领土已经再难以收复。《中俄尼布楚条约》是民族进取心的鲜明体现,决定了条约签订后的几个世纪里中俄国力的强弱走势。收复领土联盟在此重申:中国在《中俄尼布楚条约》退让的绝不是一小步,而是世所罕见的一大步,是俄国人做梦都难以得到的极大的领土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以后俄兴中弱的根本分水岭!



四、条约分割了蒙古族,使蒙古同胞成为了跨境民族。实际上元朝被朱元璋推翻之后,蒙古人国亡族破,分裂为很多分支。《中俄尼布楚条约》第四条明确规定:“现在俄民之在中国或华民之在俄国者,悉听如旧。”从法律上将布里亚特蒙古分给了俄国(见附图),人为制造了蒙古族的新分裂,这是蒙古族同胞的悲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哀!将自己国内的民族分割给邻国,会给本民族的生存发展造成多大的危害,直到今天也很难清晰地估算出来。清朝统治者不但将本国的土地割让给俄国,也把蒙古同胞分割给俄国,这样的混蛋条约在世界上怕是也不多见!





也许有人会说不应该对古人过于苛求,毕竟任何人也不可能事事都有先见之明,何况割让的那一带地方在当时是苦寒之地,当时的统治者不会料到西伯利亚地底下埋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也不知道仅仅一个贝加尔湖就足以滋润干渴的中国!收复领土联盟认为上述论点看似有理,实际上还是站不住脚。虽然不可能洞若观火般见识到上述利益,但最基本的割让土地和人民却是显而易见的!削弱自己增强敌国是显而易见的!明明战胜了却不能一鼓作气收复失地是显而易见的!自己虽胜犹败是显而易见的!俄国人虽败犹胜是显而易见的!仅从这一点来看,虽然康熙帝平三藩,收台湾,灭噶尔丹,几乎又把江山打了一遍,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比起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等顶尖高手来,确实差着档次!《中俄尼布楚条约》就可作为试金石。

对《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评价最为可气的是,“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这不是屁话吗?上述地区本来就是中国领土,即使不签订该条约也丝毫改变不了这一事实!怎么不说“从法律上肯定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中国领土”呢?不就是因为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后来让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去了吗?我们还想说明什么?国际的惯例是新条约覆盖旧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事实上已把《中俄尼布楚条约》埋葬,否定了其法律效力,而不是以《中俄尼布楚条约》去否定上述两个割地条约!我们现在还一直这么说,在历史教科书上都是这么写的,我感到深深的悲凉,多多少少也看出国人内心深处还残存的那么一点阿Q精神“我以前阔多了”聊以自慰!但,又有什么用呢?还有一种对于该条约的正面评价是,“遏止了沙俄对中国黑龙江流域的武装入侵,使东北边疆获得了比较长久的安宁。在条约签订后的150多年间,两国按照这一条约管理边界,使黑龙江流域在此期间没有发生重大的边界冲突。”这也是只看到现象没有看到本质,之所以有这150多年的间歇期,并非沙俄对中国的领土野心到此为止了,只是其力量还不够,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一旦清朝走向衰弱,侵略成性的沙俄立即露出了狰狞面目,张开了血盆大口,甚至于想把东北和朝鲜一带全部变成其统治下的“黄俄罗斯”,又怎么会裹足不前呢?你认为俄国人都会做割地的清政府吗?!后来的沙俄侵华史已经作了证明,这比苍白的说教或者意淫更有说服力千万倍!





对于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后世的所谓历史研究者给出了诸如“鉴于当时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噶尔丹配合沙俄侵扰喀尔喀蒙古,割据叛乱势力十分猖獗......”等理由,但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割让领土的借口!何况康熙只见癣疥之疾未见心腹大患!未能料到此条约的严重危害性,更没有料到他后世的子孙会如此不争气,卖起国来丝毫也不逊色于其老子!无论怎么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对于我国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任何东西都可以容许失误,只有战略上的失误最彻底,且无法补救,战略上的失败是最为彻底的失败!根本无法去弥补,《中俄尼布楚条约》就是鲜活的例证。





收复领土联盟怎么去评价该条约呢?它是我国第一个条约(历史上澶渊之盟之类的不算)、第一个边界条约、第一个割地条约、第一个合法的不平等条约!说是不平等条约吧,心里又犯嘀咕,毕竟这是清政府主动让出的,与以后战败签订的城下之盟毕竟不一样!也就是因为这一点吧,从自愿的角度看,我国一直将其作为平等条约看待。但是问题来了,康熙是中国国家和民族的代言人吗?其所作所为是真正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吗?任何统治者都可以以爱国的名义行卖国之实吗?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割让领土的借口!这也许应该是我们应该由此得出的教训吧,她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能因为台湾重要就放弃南沙、东海和钓鱼岛的领土吗?不仅是收复领土联盟对此条约有不同看法,毛泽东主席看来对此也不愿接受,不然他老人家第一次访苏,原打算不就是要和斯大林谈谈贝加尔湖以东的领土吗?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七子之歌》中也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个不平等条约:“……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邶风》之七子。……”哦,我无言!就以《七子之歌》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不能只局限于条约本身,而得出康熙卖国的可笑结论。必须要在当时整个东北亚的大环境中看这个问题。当时,满清,沙俄,准格尔帝国三足鼎立,满清在雅克萨与沙俄交战的同时正面临与准格尔帝国的决战,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形势下,康熙果断决定对俄议和,结束和沙俄的战争状态,虽然牺牲了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但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放手去和准格尔战争,争夺蒙古,西藏和新疆的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历史证明康熙的决定是正确的。随后的乌兰布通之战,京师戒严,满清在华北总动员,才险胜葛尔丹,夺取了外蒙。
1689年清朝准备以勒拿河为界与俄国划界
akula12345 发表于 2016-4-21 19:37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不能只局限于条约本身,而得出康熙卖国的可笑结论。必须要在当时整个东北亚的大环境中看这 ...

1689年清朝准备以勒拿河为界与俄国划界,毛主席都说勘察加半岛,贝加尔湖都是中国领土
惊爆:《中俄尼布楚条约》背后的秘密

1、清朝建国前后,中国传统的历史疆域的北界(含东北、西北、正北)到底在何处?

这是搞清楚清朝前期丧失国土的前提。明朝末期中国蒙古族(鞑靼和瓦剌)极北游牧界,这是确定明清之际中国传统疆域的北界的根本依据。查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和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八册,明代漠北蒙古游牧地极北界限,在贝加尔湖以北的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上游地区,即大约北纬58度寒带和北温带草原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是广袤的西伯利亚,以南则是漠北草原布利亚特蒙古土谢图汗辖地和蒙古茂名安等部落游牧地。这是清代疆域正式形成之前,中国传统的历史疆域的北界。

之所以说清初国土北界在北纬58度线左右,还有一个重要的依据,即《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谈判之际,中方代表索额图一开始就提出中俄两国“以勒拿河为界”,而贝加尔湖以北的勒拿河上游,恰好在北纬58度线附近。由此可见,清朝初期的统治者,确实把整个贝加尔湖地区看作是自己的国土。

2、《中俄尼布楚条约》、《中俄布连斯奇条约》《中俄恰克图条约》失去的贝加尔湖东西南北四岸中国国土大约100万平方公里。

按照这个边界,明清之际和清初《中俄尼布楚条约》、清代中期《中俄布连斯奇条约》《中俄恰克图条约》失去的贝加尔湖东西南北四岸中国国土,远远不止35万平公里,从地图上看,大约应在100万平方公里左右,即东西两岸大致各50万平方公里左右,这个数字还有待于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朋友进一步确证,但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3、清朝初期的东北国界,比我们传统认识中要复杂的多,东北疆域也比传统认识中要大得多。

一般认为,根据《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中俄东段边界是:中俄两国北以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至海为界,岭南属中国领土,岭北归俄国管辖;西以额尔占纳河为界,河以南属中国,河以北属俄国;介于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双方待议。

这个表述长期以来给人们造成了两个错觉:

一是尼布楚地区似乎很小。条约规定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地区让与俄国,好像很小的一块国土,实际上,“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是很大的一片国土,这是因为统治者目光短浅、谈判中一位绥靖、再加上某些教士偏袒沙俄造成的重大损失。

二是“乌第河待议地区”的范围。《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第8册,都把“乌第河待议地区”错划为乌第河以南大约两万多平方公里的沿河狭长地带,这是很有疑问的。因为,中俄谈判之初,中方代表坚持以勒拿河为界,后来鉴于平定“三藩之乱”,作出重大让步,把尼布楚地区大片国土让与俄罗斯。每每读到此处,心生疑问:那么大片的国土都让出去了,怎么在这么一小片国土上却斤斤计较起来,“寸土不弃”?

铁血网提醒您:点击查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

这个疑问,直到读了辽宁省这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刘远图先生关于中俄早期东段边界研究的专著《早期中俄东段边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月)第一次对《中俄尼布楚条约》所谓“乌第河待议地区”做系统了解,得知,乌第河未定国界范围长期以来未得到人们的注意,大多数现代地图将范围界定在乌底河以南外兴安岭之间,事实上是外兴安岭(当时称诺斯山)东侧分为南北两个支脉,当时将北支脉即延伸到今楚科齐半岛东端的岬角为诺斯角。《尼布楚条约》明确将北喏斯山与南支之间(即外兴安岭以乌第河为中心,南北两侧分支)北到北冰洋、东到白令海峡、包括勘察加半岛和整个乌第河流域在内的大约三、四百万平方公里广阔土地定为待议地区。 1690年清将领巴海曾带兵巡视外兴安岭和勒拿河以南地区,并到雅库次克即俄东西伯利亚统治中心见戈罗文(《尼布楚条约》俄代表),面告其勒拿河与乌第河地区为大请国土,勿骚扰滋事。《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二三十年里,俄国人在此地区小心翼翼,17世纪末18世纪初比利时人托马撕绘制的鞑靼地图表明勒拿河与今外兴安岭南支间东至大海的地区列为未定地区。


根据刘远图先生这一研究成果,清朝前期,直到鸦片战争,其间失去的国土,至少在四、五百万平方公里左右,再加上清朝末期失去的三百三十六万多平方公里,有清一代,丧失国土面积大约在七百---八百多万平方公里以上。当然,清朝前期和清代后期失去国土性质是不一样的,毕竟清朝前期国家统一正在完成之中,有诸多制约因素在起中,这和后期列强的城下之盟是大相径庭的。
乌第河待议地区
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种人,就是中国人
进取心不够
那小兵和列金教授是一个人演双簧。
这事多了。话说把有些人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视为侵略,那么古代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怎么能算中国固有领土?史记里的观点就是那些少数民族是三皇五帝等传说时代部族的后裔,都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再说即使是汉族也是部落融合而成的。一个地方今天是这个民族的居民,明天或许就换了民族。最讨厌两个国家窃取国号,一是越南偏要说自己是南越,想吃掉两广,二是朝鲜国号也有问题,箕氏朝鲜和高句丽属于中国古代地方政权,朝鲜一词不准确,要叫就叫百济不准叫朝鲜。就跟‘’南越‘’国号一个样。
拜托,乌拉尔山以东都是中国的,俄罗斯的极限就应该在欧洲,百年内他守不住的
主席这话还真没错,远的汉朝近点元朝那地就是中国的,就是清朝外兴安岭加上海参崴库页岛都属中国,要不怎么自古以来是大杀器呐
终于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

现在还是低调的发展自身实力比较好。
俄罗斯每次试验导弹都是射到堪察加半岛
在尼布楚会议上,清朝代表曾提出以勒拿河为界。继而让步,提出以勒拿河以南、雅库茨克的渔猎人称作诺斯山 ...
单方提议是划界依据?太霸道了
单方提议是划界依据?太霸道了
俄国本来是欧洲国家
che 发表于 2016-4-21 19:58
那小兵和列金教授是一个人演双簧。
有个洞若观火的引路人,前途才能一片光明
满清从叛乱开始,大规模的屠杀辽东汉民,在一系列的战争中,又不断兼并和抓捕更北的土著部落丁口来补充军力(也就是生女真和鄂伦春等等),大大小小的部落都被消耗掉了。
   自从入关定鼎以来,满清皇室就一直把起家的东北地区,视为王朝最后的自留地,预备在时局不利的时候“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故而设立了“柳条边”阻碍人口迁移,禁止中原汉民开垦东北的“龙兴之地”,大大妨碍了东北地区的开发——直到鸦片战争前夕,整个东北三省依然只有300万人口,跟明末相差无几。而且就连这么一点人口,也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最南端的辽宁,当时吉林将军辖下的总人口居然只有区区六七万,平均每十平方公里才有一个人,人口密度比之今天的西藏还要不如,其蛮荒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清朝皇帝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因为东北地区长期处于未开发状态,缺乏最起码的人口和资源,导致东北地方官府根本无力抵御从欧洲远道而来的俄罗斯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俄国人仅仅依靠威逼和恐吓,就一口气割占了100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沃土!
主席这话还真没错,远的汉朝近点元朝那地就是中国的,就是清朝外兴安岭加上海参崴库页岛都属中国,要不怎么自 ...
汉朝?那边没有匈奴人活动吗?
俄国本来是欧洲国家
这个可轮不着我们说什么
俄罗斯应该把西伯利亚归还给中国。
心都碎了!
现在扯这个木有用,等毛子彻底完蛋了再说吧
现在扯这个木有用,等毛子彻底完蛋了再说吧
陈述历史事实罢了
一生无悔花火 发表于 2016-4-21 21:18
陈述历史事实罢了
别陈述了,看了伤心。再说这也只是这个历史学家的一家之言。


太祖的逻辑大概是:蒙古人占领了宋朝,成立了元朝,而中国继承了元朝;蒙古人占领了乌拉尔以西和以东的欧亚大陆,成立了金帐汗国,而俄罗斯继承了金帐汗国;所以,俄罗斯的土地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滴。
俺看,别吵了,中俄合为一国算了。

太祖的逻辑大概是:蒙古人占领了宋朝,成立了元朝,而中国继承了元朝;蒙古人占领了乌拉尔以西和以东的欧亚大陆,成立了金帐汗国,而俄罗斯继承了金帐汗国;所以,俄罗斯的土地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滴。
俺看,别吵了,中俄合为一国算了。
别陈述了,看了伤心。再说这也只是这个历史学家的一家之言。
明朝的努儿干都司.堪察加半岛的原居民还向明朝进过贡
本论坛一个兄台说的好历史可以扬弃,但不能忘记
太祖的逻辑大概是:蒙古人占领了宋朝,成立了元朝,而中国继承了元朝;蒙古人占领了乌拉尔以西和以东的欧亚 ...
邓公也是认为勘察加半岛是中国的
自古以来啊
小小地球儀 发表于 2016-4-21 20:05
拜托,乌拉尔山以东都是中国的,俄罗斯的极限就应该在欧洲,百年内他守不住的
拜托,乌拉尔山以西也是中国的,自古以来。
勒拿河以东将来有机会可以半文半武东买回来,必经这一块这里资源不像西伯利亚那么丰富,毛子拿在手上也是成为负担。

如果中国能收回勒拿河以东,蒙古,还有藏南,基本上就完美了。

但对于中国来说,广阔的海岸线,还能成为北极圈国家。
一生无悔花火 发表于 2016-4-21 21:23
明朝的努儿干都司.堪察加半岛的原居民还向明朝进过贡
往事不堪回首。大明舰队还在旧港、满剌加、锡兰山设置过三个补给基地呐,妥妥的一带一路珍珠链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多数小国也来朝贡,变相的贸易方式罢了。所以历史看多了更上火
一生无悔花火 发表于 2016-4-21 21:25
邓公也是认为勘察加半岛是中国的
太祖太宗虽然治国方略不同,但都是民族主义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大国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