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航飞机研发中心副总师/“新舟”700总设计师董建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39:59
从高中到大学毕业的那段时间,“航模达人”俨然成了董建鸿的标签——他曾长期入选陕西航模队,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而这一经历,对于董建鸿而言,其实仅仅算是他接触航空的一个“前奏”。在其后的27载光阴中,他从痴迷掌控飞行的“发烧友”,一步步成长为国内顶尖的飞机设计师,在军民机两条研制战线上均取得了不俗战绩。而他本人,也以其鲜明的风格,给大家留下了“大”、“实”、“严”的典型“三面”。

大:知识面广的“技术大拿”

设计员们都称,董建鸿为“大董总”。初闻者以为是得名于他那一米八几的魁梧身材,其实不尽然,这一称呼的背后更多的是表达了大家对董建鸿丰富学识的由衷钦佩。

“之前一直觉得董总在飞机总体方面是强项,后来发现他在飞机性能、结构、强度、电气、动力、环控、适航等等专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主张和见解”。工作中接触越多,设计员小陈对董建鸿就愈加叹服。

1989年大学毕业以来,董建鸿一直在科研一线摸爬滚打:曾有10年之久从事民机的总体设计工作,是MPC75、AE100等民机项目的主力干将;又曾深度参与过新飞豹、大运等军机型号的研制,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研制经验,成长为一个业内叫得响的资深专家。

大运研制在董建鸿的职业生涯中无疑是重要的一页:他全程参加了该型号的立项论证,带领技术论证组高效完成了立项论证的技术支持,并作为常务副总师,有力协助总设计师完成了相关研制工作,实现了技术方案的冻结。

飞机总体布局方案以及参数的确定是型号研制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困难的顶层工作。董建鸿带领研制团队开展了大量的型号技术对比、变参数计算分析,风洞试验验证等工作。在经历了激烈的技术争论后,他和他的团队提出了最为关键的技术思路,该设计思想对于有效提高飞机综合气动效率、实现主要性能至关重要。此外,他从飞机安全性和使用性角度出发,在飞机飞行安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方案阶段就力求将所有和使用有关的要求都融入到最顶层的设计中。董建鸿和团队成员一道通过组织多专业、多方案的深入论证、对比、分析,尤其是一定数量的部件原理试验的开展,确保了技术方案冻结以前主要技术问题的解决,有力地保证了大运项目的顺利开展。

作为学科带头人,董建鸿始终瞄准未来航空技术发展方向及型号技术发展需求,近年来论证并组织开展了民机总体优化、民机先进气动力、某布局飞机概念研究、某无人机总体设计技术研究、动力增升技术等项目的研究。这些项目的开展,将已有型号的研制经验和成果凝练成系统的设计方法,为设计方法的工程应用和单位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务实高效的设计思想

董建鸿认为,设计思想是飞机型号的技术灵魂,直接决定了飞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需求。在总体设计阶段,必须定量确定飞机使用要求,在仔细权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飞机气动力、结构、主要功能系统设计方案及相关核心技术问题,同时需针对这些技术问题给出实现这些方案的技术途径,还需要解决先进性与实用性、实用性与可发展性、先进性与成本收益之间的关系权衡。

挑战“涡桨飞机世界第一”是“新舟”700团队在组建之初就自觉扛在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市场中“没有第二、只有第一”,为适应复杂的竞争环境,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成功,作为总设计师的董建鸿提出了“三个关注”的理念,即“关注市场、关注客户、关注企业未来”。

在他力主下,“新舟”700飞机的研制,坚持从市场研究出发,全面总结并汲取涡桨详实的市场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精准地确定型号研制的技术指标,最终确定了“新舟”700飞机的技术定位和技术应用方案。

“‘新舟’700是一型‘带着时代气息的飞机’,在技术、研制观念上都是全新的;作为一型拥有百余家供应商的项目,其研制团队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联合国’,这就需要在设计习惯、管理程序上进行彻头彻尾的转变。”基于这样的认识,董建鸿在项目研制中严格落实了“三项原则”:引入了联合设计团队工作模式,打破专业界限,以产品为核心;严格遵照4754A要求,开展基于需求的研制管理程序的体系建设,保证和市场需求的准确对接,最大程度地减少设计的盲目性;引入全面适航性管理,将适航性设计理念落实到每一个技术人员的设计思想中,通过建立有效的工作规范,对产品整个研制流程进行强有力的约束。

就这样,在董建鸿的带领下,从2013年年底项目启动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新舟”700团队在推进项目的同时,已成功搭建起民机研制工作的网络,形成了规范的设计体系。

“新舟”700浓缩了最新的民用飞机研制技术,需要均衡技术进度、成本、收益、市场满意度等多种因素,做到高度协调。为了确保型号研制成功,该飞机必须具有超过竞争机型的更好的经济性和更高的安全性,这对机翼的气动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董建鸿提出了基于安全性的机翼气动设计概念,带领团队攻克了诸多困难,成功突破了失速和缓的高升力机翼和简单高效的增升装置的关键技术,使机翼的气动力设计水平跨入国际先进行列。此外,他还特别强调面向制造和高度模块化的研制理念,使得零组件数量与以往相较有20%左右的下降,大大提升了飞机的经济性。

作为型号总设计师的董建鸿,将自己的责任归纳为三个方面:发起产品的技术概念定义;推动并决策技术方案;推进保证项目进展,简而言之,就是要协调各方的技术资源和各种思路到一个合理的方案上来。为此,他白天的工作主要是“说”——把设计思路解释给大家听,展开讨论;晚上则思考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他认为,这样的方式有利于他实现“管两头”(一头是计划和目标,一头是动向和进展)的目的。

严:严谨精细的设计要求

某日,阴雨,研发中心办公室一角。

“新舟”700总设计师董建鸿正和两名设计员凑在一起,对着电脑上的主起落架整流包外形不停地讨论着。争执不下时,他们就在纸上写写、画画,力求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前某轮方案和全机外形数模发出后,根据结构反映的问题及气动评估的外形问题,该室人员正在加紧进行优化设计。起落架整流包精细化修型,直接影响气动性能,是外形精细化设计的一个难点,最近一段时间,董建鸿总出现在这间办公室里,而且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无论白天还是晚上。

作为总师,董建鸿不仅从宏观上把握技术方向,更经常深入到设计一线,与主管副总师和设计员一起查看图纸、数模和各种计算分析结果,讨论设计方案。他很喜欢这种面对面的沟通,直截了当、“有温度”。

“董总对于每个细节的要求都很高。”参与讨论的设计人员对此感受极深。对此,董建鸿如是说:“我们在做的是一件商品,而不仅仅是产品。要想让客户满意,就必须做得非常精细。每一步都需要遵循严格的流程,开展充分的论证,任何点上的考虑都需要体系化的思考。只有做到了这些,才有可能确保商业上的成功。”

“确保商业成功”的终极目标,使得“新舟”700项目团队和其他民机项目团队一样,必须始终谨记安全、成本等因素,董建鸿曾不止一次地告诫团队:“在我这儿,只有质量第一!在此前提下,保进度才是有意义的。”

董建鸿担任“新舟”700飞机总设计师后,没日没夜地工作,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诱发严重的颈椎病,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他依旧思考着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同事去医院看他,董建鸿不谈自己的病情,而是谈他在病房里对气动设计的思考。他说这几天他在病床上动弹不得,但看见窗外树梢上的几只鸟非常有趣,飞起来十分潇洒,建议大家可以考虑借鉴鸟的翅膀,设计一种带锯齿后缘的机翼、从理论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去分析一下这样会得到哪些收益……

这就是董建鸿真实率真的一面,正如一名设计员所说:“董总和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架子,工作顺利时会朗朗大笑,工作紧张时会和大家开个玩笑,当然也会生气。他要求大家在开技术工作会时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不要藏着掖着,可以据理力争、面红耳赤。”

尽管项目推进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困难重重,但是董建鸿从来都不怨天尤人。他非常清楚,团队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将最终影响产品的交付、影响与供应商的契约,更会影响公司的收益。自己的工作就是在“新舟”700的研制中将中航工业已经积累起来的先进技术集成起来,实现涡桨民用飞机整机技术的跨越,并带领团队成长,实现能力和体系的快速进步,用实际行动践行实现“涡桨飞机世界第一”的宏伟蓝图。从高中到大学毕业的那段时间,“航模达人”俨然成了董建鸿的标签——他曾长期入选陕西航模队,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而这一经历,对于董建鸿而言,其实仅仅算是他接触航空的一个“前奏”。在其后的27载光阴中,他从痴迷掌控飞行的“发烧友”,一步步成长为国内顶尖的飞机设计师,在军民机两条研制战线上均取得了不俗战绩。而他本人,也以其鲜明的风格,给大家留下了“大”、“实”、“严”的典型“三面”。

大:知识面广的“技术大拿”

设计员们都称,董建鸿为“大董总”。初闻者以为是得名于他那一米八几的魁梧身材,其实不尽然,这一称呼的背后更多的是表达了大家对董建鸿丰富学识的由衷钦佩。

“之前一直觉得董总在飞机总体方面是强项,后来发现他在飞机性能、结构、强度、电气、动力、环控、适航等等专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主张和见解”。工作中接触越多,设计员小陈对董建鸿就愈加叹服。

1989年大学毕业以来,董建鸿一直在科研一线摸爬滚打:曾有10年之久从事民机的总体设计工作,是MPC75、AE100等民机项目的主力干将;又曾深度参与过新飞豹、大运等军机型号的研制,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研制经验,成长为一个业内叫得响的资深专家。

大运研制在董建鸿的职业生涯中无疑是重要的一页:他全程参加了该型号的立项论证,带领技术论证组高效完成了立项论证的技术支持,并作为常务副总师,有力协助总设计师完成了相关研制工作,实现了技术方案的冻结。

飞机总体布局方案以及参数的确定是型号研制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困难的顶层工作。董建鸿带领研制团队开展了大量的型号技术对比、变参数计算分析,风洞试验验证等工作。在经历了激烈的技术争论后,他和他的团队提出了最为关键的技术思路,该设计思想对于有效提高飞机综合气动效率、实现主要性能至关重要。此外,他从飞机安全性和使用性角度出发,在飞机飞行安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方案阶段就力求将所有和使用有关的要求都融入到最顶层的设计中。董建鸿和团队成员一道通过组织多专业、多方案的深入论证、对比、分析,尤其是一定数量的部件原理试验的开展,确保了技术方案冻结以前主要技术问题的解决,有力地保证了大运项目的顺利开展。

作为学科带头人,董建鸿始终瞄准未来航空技术发展方向及型号技术发展需求,近年来论证并组织开展了民机总体优化、民机先进气动力、某布局飞机概念研究、某无人机总体设计技术研究、动力增升技术等项目的研究。这些项目的开展,将已有型号的研制经验和成果凝练成系统的设计方法,为设计方法的工程应用和单位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务实高效的设计思想

董建鸿认为,设计思想是飞机型号的技术灵魂,直接决定了飞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需求。在总体设计阶段,必须定量确定飞机使用要求,在仔细权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飞机气动力、结构、主要功能系统设计方案及相关核心技术问题,同时需针对这些技术问题给出实现这些方案的技术途径,还需要解决先进性与实用性、实用性与可发展性、先进性与成本收益之间的关系权衡。

挑战“涡桨飞机世界第一”是“新舟”700团队在组建之初就自觉扛在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市场中“没有第二、只有第一”,为适应复杂的竞争环境,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成功,作为总设计师的董建鸿提出了“三个关注”的理念,即“关注市场、关注客户、关注企业未来”。

在他力主下,“新舟”700飞机的研制,坚持从市场研究出发,全面总结并汲取涡桨详实的市场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精准地确定型号研制的技术指标,最终确定了“新舟”700飞机的技术定位和技术应用方案。

“‘新舟’700是一型‘带着时代气息的飞机’,在技术、研制观念上都是全新的;作为一型拥有百余家供应商的项目,其研制团队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联合国’,这就需要在设计习惯、管理程序上进行彻头彻尾的转变。”基于这样的认识,董建鸿在项目研制中严格落实了“三项原则”:引入了联合设计团队工作模式,打破专业界限,以产品为核心;严格遵照4754A要求,开展基于需求的研制管理程序的体系建设,保证和市场需求的准确对接,最大程度地减少设计的盲目性;引入全面适航性管理,将适航性设计理念落实到每一个技术人员的设计思想中,通过建立有效的工作规范,对产品整个研制流程进行强有力的约束。

就这样,在董建鸿的带领下,从2013年年底项目启动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新舟”700团队在推进项目的同时,已成功搭建起民机研制工作的网络,形成了规范的设计体系。

“新舟”700浓缩了最新的民用飞机研制技术,需要均衡技术进度、成本、收益、市场满意度等多种因素,做到高度协调。为了确保型号研制成功,该飞机必须具有超过竞争机型的更好的经济性和更高的安全性,这对机翼的气动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董建鸿提出了基于安全性的机翼气动设计概念,带领团队攻克了诸多困难,成功突破了失速和缓的高升力机翼和简单高效的增升装置的关键技术,使机翼的气动力设计水平跨入国际先进行列。此外,他还特别强调面向制造和高度模块化的研制理念,使得零组件数量与以往相较有20%左右的下降,大大提升了飞机的经济性。

作为型号总设计师的董建鸿,将自己的责任归纳为三个方面:发起产品的技术概念定义;推动并决策技术方案;推进保证项目进展,简而言之,就是要协调各方的技术资源和各种思路到一个合理的方案上来。为此,他白天的工作主要是“说”——把设计思路解释给大家听,展开讨论;晚上则思考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他认为,这样的方式有利于他实现“管两头”(一头是计划和目标,一头是动向和进展)的目的。

严:严谨精细的设计要求

某日,阴雨,研发中心办公室一角。

“新舟”700总设计师董建鸿正和两名设计员凑在一起,对着电脑上的主起落架整流包外形不停地讨论着。争执不下时,他们就在纸上写写、画画,力求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前某轮方案和全机外形数模发出后,根据结构反映的问题及气动评估的外形问题,该室人员正在加紧进行优化设计。起落架整流包精细化修型,直接影响气动性能,是外形精细化设计的一个难点,最近一段时间,董建鸿总出现在这间办公室里,而且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无论白天还是晚上。

作为总师,董建鸿不仅从宏观上把握技术方向,更经常深入到设计一线,与主管副总师和设计员一起查看图纸、数模和各种计算分析结果,讨论设计方案。他很喜欢这种面对面的沟通,直截了当、“有温度”。

“董总对于每个细节的要求都很高。”参与讨论的设计人员对此感受极深。对此,董建鸿如是说:“我们在做的是一件商品,而不仅仅是产品。要想让客户满意,就必须做得非常精细。每一步都需要遵循严格的流程,开展充分的论证,任何点上的考虑都需要体系化的思考。只有做到了这些,才有可能确保商业上的成功。”

“确保商业成功”的终极目标,使得“新舟”700项目团队和其他民机项目团队一样,必须始终谨记安全、成本等因素,董建鸿曾不止一次地告诫团队:“在我这儿,只有质量第一!在此前提下,保进度才是有意义的。”

董建鸿担任“新舟”700飞机总设计师后,没日没夜地工作,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诱发严重的颈椎病,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他依旧思考着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同事去医院看他,董建鸿不谈自己的病情,而是谈他在病房里对气动设计的思考。他说这几天他在病床上动弹不得,但看见窗外树梢上的几只鸟非常有趣,飞起来十分潇洒,建议大家可以考虑借鉴鸟的翅膀,设计一种带锯齿后缘的机翼、从理论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去分析一下这样会得到哪些收益……

这就是董建鸿真实率真的一面,正如一名设计员所说:“董总和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架子,工作顺利时会朗朗大笑,工作紧张时会和大家开个玩笑,当然也会生气。他要求大家在开技术工作会时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不要藏着掖着,可以据理力争、面红耳赤。”

尽管项目推进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困难重重,但是董建鸿从来都不怨天尤人。他非常清楚,团队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将最终影响产品的交付、影响与供应商的契约,更会影响公司的收益。自己的工作就是在“新舟”700的研制中将中航工业已经积累起来的先进技术集成起来,实现涡桨民用飞机整机技术的跨越,并带领团队成长,实现能力和体系的快速进步,用实际行动践行实现“涡桨飞机世界第一”的宏伟蓝图。
http://wap.cannews.com.cn/index.php?a=viewa&c=79&id=152233
不符合传统啊?一般都是成事之后开始吹的啊
有商飞存在,西飞的新舟700怎么做?怎么跟arj和919竞争?



哈哈哈,董总背后的运-20……正式涂装原来是这样的?

上半边白色,中间一条蓝带,下半边灰色,还真有点儿像毛子自用版的伊尔-76/476
谋事在人 发表于 2016-4-19 12:38
http://wap.cannews.com.cn/index. ... ;c=79&id=152233


哈哈哈,董总背后的运-20……正式涂装原来是这样的?

上半边白色,中间一条蓝带,下半边灰色,还真有点儿像毛子自用版的伊尔-76/476
有商飞存在,西飞的新舟700怎么做?怎么跟arj和919竞争?
搞喷气客机,有商飞在国家肯定不会给立项的,所以中航搞了涡桨支线

发大水 发表于 2016-4-19 23:48
搞喷气客机,有商飞在国家肯定不会给立项的,所以中航搞了涡桨支线


我不是很看好,自己的支线能扶起来arj就不错了
发大水 发表于 2016-4-19 23:48
搞喷气客机,有商飞在国家肯定不会给立项的,所以中航搞了涡桨支线


我不是很看好,自己的支线能扶起来arj就不错了
不符合传统啊?一般都是成事之后开始吹的啊
干实事的人什么时候都应该赞扬,飞机是飞机,研制人员是研制人员,这个你得分清楚
得,先把新舟系列的起落架隐患彻底解决再说。
哈哈哈,董总背后的运-20……正式涂装原来是这样的?

上半边白色,中间一条蓝带,下半边灰色,还真 ...
官泄的艺术啊,就露个头和尾巴!当然这涂装让人相当不爽
一点干货没有,起码介绍下700的进度呀
此间的少年 发表于 2016-4-20 09:17
一点干货没有,起码介绍下700的进度呀
http://www.cannews.com.cn/2016/0415/152076.shtml
ABACE将于2016年4月12日至4月14日再次在中国上海市虹桥国际机场上海霍克太平洋公务航空服务中心举办,直播间采访中航飞机西安飞机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吕景全。

吕景全:......我们现在正在研发的就是新舟700,这个国家已经立项,应该说今年应该样机就能出来。我想在不久在咱们航线上应该就能看到700的影子,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

http://www.cannews.com.cn/2016/0104/144303.shtml
中国航空报讯:12月29日下午,“新舟”700翼身组合体试验件在中航飞机西安飞机分公司正式下架,这是该项目研制转入工程发展阶段后取得的重要里程碑成果。
呵呵,啥时候跪腿,再来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