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试药“小白鼠”:生活有讲究 定时过社群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1:10:00
揭试药“小白鼠”:生活有讲究 定时过社群生活


2016年04月16日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走进研究中心了解药物进入人体前的“最后一道屏障”

  一种新药出现后,必须通过动物的“试药”,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能进入临床给人使用。人吃的药,动物如何先吃?动物“吃药”有哪些讲究?日前,广州日报记者走进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中心,了解药物进入人体前的“最后一道屏障”。

  研究中心坐落于广州从化经济开发区,是华南地区首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总局(CFDA)GLP 9项全项认证的机构,并获得国际AAALAC认证资质证书。

  文/广州日报记者罗桦琳


  动物实验:


  经过多次实验检测药的安全性可靠性

  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主任、CFDA药品审评专家杨威博士解释,新药从研发到上市,要经过药物发现、药物临床前评价、临床三个阶段。其中,药物临床前评价(也称为非临床评价)阶段的核心是动物实验,必须经过(多次)动物实验,证明该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后,才能进入临床阶段,开始在少量目标人群中进行实验。在动物身上开展药物毒理等研究,可以说是药物进入人体前的最后一道屏障”。

  实验动物价格不菲


  转基因鼠价超千元

  据了解,目前常用的药物评价实验动物主要有7种: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猪、猴。实验动物必须由专门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提供。

  在购买这些动物后,研究中心还要对其进行检测,确保动物身上没有携带某些特定的病原体。

  实验动物价格不菲,实验鼠从10元~200元一只不等,实验猪2500元左右一只,猴子价格达到11000元~15000元。而一些特殊老鼠,比如转基因鼠,单只价格高达上千元。

  虽然灵长类动物在很多方面最接近人,但由于伦理因素,加上种类较少,一般不会大量采用它们做实验。目前,灵长类动物多用于生物制品领域的药物安评,也用于人类重大疾病的药效模型,常规实验使用数量每次大约为30只~60只。

  人进入中心要体检


  动物要走无菌通道

  与想象中嘈杂的“动物工厂”不同,研究中心里非常安静,只能偶尔听到小狗的叫声。每层楼道都有两条长长的走廊,其中一条走廊与两旁的房间构成“动物房区域”。这里对于卫生有严格要求,进入者首先要进行详细体检。之所以采取严格的准入措施,为的是对动物和人负责:如果人体内携带某种传染疾病,可能传染给动物;而动物的一些感染模型,也可能诱发病菌携带者的一些疾病。

  研究中心主治兽医王俐梅介绍,一只实验动物从运输到进入实验程序,需经过多层关卡。

  在运送过程中,动物被放在双层纸盒中,通过装有过滤棉的小窗户“透气”。研究中心人员接收动物后,打开外层包装扔掉,并使用消毒液对里层包装进行全面擦拭。然后再将小盒置于紫光灯下,照射半小时进行二次消毒。完成这些程序后,工作人员将通过一个半米高的小门(也称为无菌通道),将装有动物的纸盒传送进里面。经过严格消毒、身穿防护服的里间工作人员接过盒子将其“解封”,再将动物带至饲养间的笼子内。

  生活讲究:白天黑夜各12小时 要定时过社群生活

  动物的身心状况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因此对其生活的环境要求很高。动物饲养间为无菌环境,通过走廊的设备调节温度、湿度、风量等。饲养室内的“昼夜时间”也是固定的:12小时白天,12小时晚上,光照强度根据动物习性调节,比如小鼠喜欢弱光,提供的光照就“温柔”一些。

  饲养过程中,还要提高动物的舒适感,同时尽可能地模拟其生活的自然环境。比如豚鼠的窝内会铺上桃花瓣,而猴子的房间则会挂上绿叶,还有楼梯、爬杆等活动工具。饲养室内定时播放音乐,动物有不同的玩具,猴子最喜欢照镜子,经常拿着镜子看看自己,又照照饲养员。

  王俐梅告诉记者,根据国际AAALAC的要求,实验动物必须有社群生活。“每个笼子之间都有活动挡板,在不影响实验的情况下,实验人员会拉开挡板让它们聚在一起。”

  培养依从性:猴子摘食盒给饲养员 小猪上药后自动回笼

  动物入住之后,技术人员就会到这里“混个脸熟”,通过喂食水果、粮食等方式,与动物亲近。“特别是猴子,第一次见面时,它常常会眼睛一瞪、嘴巴张成圆形,准备跟你大干一架。但只要见面次数多了,它就会亲近你。比如,在添加食物时,它会自己摘食盒给饲养员,还会模仿清洁人员扫地的模样。”王俐梅介绍。

  当动物与技术人员熟悉后,就可以开始进行“适应训练”。有些猴子做实验时要上固定椅,会先让猴子坐在椅子上,通过抚摸等方式鼓励它、稳定它的情绪,几次之后就会慢慢习惯坐固定椅。小猪也是聪明的动物,实验时间长了,小猪甚至能记住自己笼子的位置,抽完血后会自己跑回笼子中。

  在实验过程中,动物无可避免要承受一些痛苦,此时,实验人员会通过玩具、音乐等方式给予“补偿”,在允许的情况下,会为其注射止痛剂。对于需要进行解剖,或者因伤病不能治愈而备受煎熬的动物,要对其实施“安乐死”。

  “试药”后:首先进行行为观察 再进行生物化学检测

  杨威介绍,动物“试药”后,主要从两个大方面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首先是一般行为观察,比如,吃药后,动物是处于兴奋状态还是抑制状态?有无出现行动迟缓等现象?是否出现腹泻情况?实验人员每天都要进行观察,有些实验每天需要连续观察6小时以上。为此,研究中心专门安装了360度录像监控系统,并专门从美国引进一套软件,对猴子进行行为学分析。

  经过一定周期后,就开始进行生物化学方面的检测,比如血液生化、血常规检查,尿液、粪便的检验等。一些实验,还需要做组织病理研究,需要取动物体内35~40种脏器做化验。根据初次结果,再判断是否需要追加安全评价检测。“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尽早预见这种药物对人的伤害,研究越细致,将来药物投放市场后,对人体的安全越有保障。”杨威表示。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6/04-16/7836593.shtml


揭试药“小白鼠”:生活有讲究 定时过社群生活


2016年04月16日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走进研究中心了解药物进入人体前的“最后一道屏障”

  一种新药出现后,必须通过动物的“试药”,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能进入临床给人使用。人吃的药,动物如何先吃?动物“吃药”有哪些讲究?日前,广州日报记者走进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中心,了解药物进入人体前的“最后一道屏障”。

  研究中心坐落于广州从化经济开发区,是华南地区首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总局(CFDA)GLP 9项全项认证的机构,并获得国际AAALAC认证资质证书。

  文/广州日报记者罗桦琳


  动物实验:


  经过多次实验检测药的安全性可靠性

  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主任、CFDA药品审评专家杨威博士解释,新药从研发到上市,要经过药物发现、药物临床前评价、临床三个阶段。其中,药物临床前评价(也称为非临床评价)阶段的核心是动物实验,必须经过(多次)动物实验,证明该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后,才能进入临床阶段,开始在少量目标人群中进行实验。在动物身上开展药物毒理等研究,可以说是药物进入人体前的最后一道屏障”。

  实验动物价格不菲


  转基因鼠价超千元

  据了解,目前常用的药物评价实验动物主要有7种: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猪、猴。实验动物必须由专门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提供。

  在购买这些动物后,研究中心还要对其进行检测,确保动物身上没有携带某些特定的病原体。

  实验动物价格不菲,实验鼠从10元~200元一只不等,实验猪2500元左右一只,猴子价格达到11000元~15000元。而一些特殊老鼠,比如转基因鼠,单只价格高达上千元。

  虽然灵长类动物在很多方面最接近人,但由于伦理因素,加上种类较少,一般不会大量采用它们做实验。目前,灵长类动物多用于生物制品领域的药物安评,也用于人类重大疾病的药效模型,常规实验使用数量每次大约为30只~60只。

  人进入中心要体检


  动物要走无菌通道

  与想象中嘈杂的“动物工厂”不同,研究中心里非常安静,只能偶尔听到小狗的叫声。每层楼道都有两条长长的走廊,其中一条走廊与两旁的房间构成“动物房区域”。这里对于卫生有严格要求,进入者首先要进行详细体检。之所以采取严格的准入措施,为的是对动物和人负责:如果人体内携带某种传染疾病,可能传染给动物;而动物的一些感染模型,也可能诱发病菌携带者的一些疾病。

  研究中心主治兽医王俐梅介绍,一只实验动物从运输到进入实验程序,需经过多层关卡。

  在运送过程中,动物被放在双层纸盒中,通过装有过滤棉的小窗户“透气”。研究中心人员接收动物后,打开外层包装扔掉,并使用消毒液对里层包装进行全面擦拭。然后再将小盒置于紫光灯下,照射半小时进行二次消毒。完成这些程序后,工作人员将通过一个半米高的小门(也称为无菌通道),将装有动物的纸盒传送进里面。经过严格消毒、身穿防护服的里间工作人员接过盒子将其“解封”,再将动物带至饲养间的笼子内。

  生活讲究:白天黑夜各12小时 要定时过社群生活

  动物的身心状况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因此对其生活的环境要求很高。动物饲养间为无菌环境,通过走廊的设备调节温度、湿度、风量等。饲养室内的“昼夜时间”也是固定的:12小时白天,12小时晚上,光照强度根据动物习性调节,比如小鼠喜欢弱光,提供的光照就“温柔”一些。

  饲养过程中,还要提高动物的舒适感,同时尽可能地模拟其生活的自然环境。比如豚鼠的窝内会铺上桃花瓣,而猴子的房间则会挂上绿叶,还有楼梯、爬杆等活动工具。饲养室内定时播放音乐,动物有不同的玩具,猴子最喜欢照镜子,经常拿着镜子看看自己,又照照饲养员。

  王俐梅告诉记者,根据国际AAALAC的要求,实验动物必须有社群生活。“每个笼子之间都有活动挡板,在不影响实验的情况下,实验人员会拉开挡板让它们聚在一起。”

  培养依从性:猴子摘食盒给饲养员 小猪上药后自动回笼

  动物入住之后,技术人员就会到这里“混个脸熟”,通过喂食水果、粮食等方式,与动物亲近。“特别是猴子,第一次见面时,它常常会眼睛一瞪、嘴巴张成圆形,准备跟你大干一架。但只要见面次数多了,它就会亲近你。比如,在添加食物时,它会自己摘食盒给饲养员,还会模仿清洁人员扫地的模样。”王俐梅介绍。

  当动物与技术人员熟悉后,就可以开始进行“适应训练”。有些猴子做实验时要上固定椅,会先让猴子坐在椅子上,通过抚摸等方式鼓励它、稳定它的情绪,几次之后就会慢慢习惯坐固定椅。小猪也是聪明的动物,实验时间长了,小猪甚至能记住自己笼子的位置,抽完血后会自己跑回笼子中。

  在实验过程中,动物无可避免要承受一些痛苦,此时,实验人员会通过玩具、音乐等方式给予“补偿”,在允许的情况下,会为其注射止痛剂。对于需要进行解剖,或者因伤病不能治愈而备受煎熬的动物,要对其实施“安乐死”。

  “试药”后:首先进行行为观察 再进行生物化学检测

  杨威介绍,动物“试药”后,主要从两个大方面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首先是一般行为观察,比如,吃药后,动物是处于兴奋状态还是抑制状态?有无出现行动迟缓等现象?是否出现腹泻情况?实验人员每天都要进行观察,有些实验每天需要连续观察6小时以上。为此,研究中心专门安装了360度录像监控系统,并专门从美国引进一套软件,对猴子进行行为学分析。

  经过一定周期后,就开始进行生物化学方面的检测,比如血液生化、血常规检查,尿液、粪便的检验等。一些实验,还需要做组织病理研究,需要取动物体内35~40种脏器做化验。根据初次结果,再判断是否需要追加安全评价检测。“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尽早预见这种药物对人的伤害,研究越细致,将来药物投放市场后,对人体的安全越有保障。”杨威表示。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6/04-16/7836593.shtml


光说了购买价格。饲养的话,小鼠每只每天生活费3块钱到4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