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批国内洋地名泛滥:破坏地方文化传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16:14
  “你说哪条路我知道,但‘挪威森林’小区我可没听说过。”乘客张璇说完目的地,出租车司机就一通抱怨:“你说好好的小区,干吗非得起个洋名?怪里怪气,找起来也麻烦,根本不知道在哪儿!”
  来回绕了两圈,没找到小区大门。张璇看附近楼房比较眼熟,就赶紧下了车,却发现是其他小区。“建筑风格差不多,又是洋名字,傻傻分不清。”
  好不容易找到一位正在执勤的小区保安,在保安的指引下,总算找到了目的地。“本地人也不知道在哪儿,问起路来太费劲!”张璇抱怨。
  张璇所在的西南某省会城市,不管是商业小区还是购物中心,“洋名”占的比例可不低。部分公交车站也以附近小区或者商场命名,从而出现被“洋地名”的现象。
  实际上,这并不是该城市的独特现象。创意英国、香榭丽舍、挪威森林、金色维也纳、阿拉丁花园、玛雅生活馆、波西米亚花园、地中海、名古屋、戛纳风情街、泰晤士小镇……国内许多城市都散布着“洋地名”,“曼哈顿”“泰晤士”扎堆出现,“维也纳”“地中海”层出不穷。
  张璇记得,上学时和小伙伴们常常到工人文化宫玩耍,听大人讲这个城市的人和事。如今这些名字都已经成为过去式,原有道路被改造成商业片区,也换上了和时髦外表相应的“洋名”。
  小区喜欢用洋名,觉得用了洋名,品位就提高了。对国际化的非理性看法,导致了“洋地名”泛滥,其中商业炒作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市民对“洋地名”却不怎么买账。“原本记得大概位置的,有些地方换了站名,找都找不到了;有些‘洋地名’,记都记不住,说也说不出来。”一位老年市民抱怨,不少地名盲目跟风,导致土生土长的他“在自己家,却迷了路”。
  “假如翠湖旁边的小区改名叫瓦尔登别墅,轿子雪山景区的酒店改称阿尔卑斯小屋,你会怎么想?在‘名古屋’甩米线,听起来就别扭!”调侃吐槽的背后,更说明城市的发展需要格外呵护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这也是不同城市各自魅力的根源所在。
  “如果国外游客请一位热情好客的市民留个地址以便以后交往,市民留的地址是:某市戛纳风情街或者泰晤士小镇,你说外国人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城市历史研究者赵立认为,消解传统文化并不是非要拆旧建筑、烧古书,地名变成洋名,也是一种隐性的消解。
  “不少传统地名能够解读出一个地方大概的位置、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地名承载了一个地方的地理、历史、文化信息,盲目使用‘洋地名’,会造成传统文化的断代。”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国际交流部部长汪洁泉告诉记者,一个好的地名不仅有助于指示方位、方便居民生活,更能唤起年轻一代对城市历史的兴趣,增强年轻一代对城市的认同感。
  地名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每个地方气候地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因此也会形成不同的“地名文化”。胡乱起洋名,必会破坏这些文化传承。对洋地名的追逐,不仅容易迷失自我,还照见了一种懒惰思维,更折射出一种文化的不自信。其实,《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其中包括居民区、楼群、建筑物等。目前,清理整治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桥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的工作正在进行,希望各地在更名工作中更加注重历史文脉保护。http://news.sohu.com/20160410/n443769695.shtml“你说哪条路我知道,但‘挪威森林’小区我可没听说过。”乘客张璇说完目的地,出租车司机就一通抱怨:“你说好好的小区,干吗非得起个洋名?怪里怪气,找起来也麻烦,根本不知道在哪儿!”
  来回绕了两圈,没找到小区大门。张璇看附近楼房比较眼熟,就赶紧下了车,却发现是其他小区。“建筑风格差不多,又是洋名字,傻傻分不清。”
  好不容易找到一位正在执勤的小区保安,在保安的指引下,总算找到了目的地。“本地人也不知道在哪儿,问起路来太费劲!”张璇抱怨。
  张璇所在的西南某省会城市,不管是商业小区还是购物中心,“洋名”占的比例可不低。部分公交车站也以附近小区或者商场命名,从而出现被“洋地名”的现象。
  实际上,这并不是该城市的独特现象。创意英国、香榭丽舍、挪威森林、金色维也纳、阿拉丁花园、玛雅生活馆、波西米亚花园、地中海、名古屋、戛纳风情街、泰晤士小镇……国内许多城市都散布着“洋地名”,“曼哈顿”“泰晤士”扎堆出现,“维也纳”“地中海”层出不穷。
  张璇记得,上学时和小伙伴们常常到工人文化宫玩耍,听大人讲这个城市的人和事。如今这些名字都已经成为过去式,原有道路被改造成商业片区,也换上了和时髦外表相应的“洋名”。
  小区喜欢用洋名,觉得用了洋名,品位就提高了。对国际化的非理性看法,导致了“洋地名”泛滥,其中商业炒作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市民对“洋地名”却不怎么买账。“原本记得大概位置的,有些地方换了站名,找都找不到了;有些‘洋地名’,记都记不住,说也说不出来。”一位老年市民抱怨,不少地名盲目跟风,导致土生土长的他“在自己家,却迷了路”。
  “假如翠湖旁边的小区改名叫瓦尔登别墅,轿子雪山景区的酒店改称阿尔卑斯小屋,你会怎么想?在‘名古屋’甩米线,听起来就别扭!”调侃吐槽的背后,更说明城市的发展需要格外呵护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这也是不同城市各自魅力的根源所在。
  “如果国外游客请一位热情好客的市民留个地址以便以后交往,市民留的地址是:某市戛纳风情街或者泰晤士小镇,你说外国人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城市历史研究者赵立认为,消解传统文化并不是非要拆旧建筑、烧古书,地名变成洋名,也是一种隐性的消解。
  “不少传统地名能够解读出一个地方大概的位置、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地名承载了一个地方的地理、历史、文化信息,盲目使用‘洋地名’,会造成传统文化的断代。”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国际交流部部长汪洁泉告诉记者,一个好的地名不仅有助于指示方位、方便居民生活,更能唤起年轻一代对城市历史的兴趣,增强年轻一代对城市的认同感。
  地名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每个地方气候地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因此也会形成不同的“地名文化”。胡乱起洋名,必会破坏这些文化传承。对洋地名的追逐,不仅容易迷失自我,还照见了一种懒惰思维,更折射出一种文化的不自信。其实,《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其中包括居民区、楼群、建筑物等。目前,清理整治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桥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的工作正在进行,希望各地在更名工作中更加注重历史文脉保护。http://news.sohu.com/20160410/n443769695.shtml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后来文革《十六条》又明确规定“破四旧”、“立四新”是文革的重要目标。1966年8月1日至8月12日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进一步肯定了破“四旧”的提法。破四旧给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面貌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其毁灭性的打击,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庆典和流传千年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遭受了空前的质疑和破坏,至今无法恢复,对国人精神面貌和民族信仰的摧残更是延续的几代人的时间,至今都无法估量其破坏程度和波及后果。
其实,我挺喜欢看他们讲笑话,不是因为笑话好笑,而是他们真是在很认真的讲。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 ...
这一段才是你真正想说的。然而现在是2016年,还把事情赖到50年前吗?
楼主很用功,钱好赚吗
没办法,因为现在是洋教执政!



外交部也应改回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外交部也应改回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送子女出国留学是否破坏红色文化传承?
这说的不是昆明吗?不过这情况很普遍,不起个洋名,怎么显得出高大上啊?
不弄个洋名党媒还怎么写竖起大拇指。
这说的不是昆明吗?不过这情况很普遍,不起个洋名,怎么显得出高大上啊?
但是都起个洋名也很麻烦
不看编号都认不出低小下




当年小强用英语演讲都做为一项了不起的技能宣传了好长时间,你让下面不以洋为荣?自相矛盾啊
外交部也应改回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先把西安改回长安,黄山改成徽州再说。
这一段才是你真正想说的。然而现在是2016年,还把事情赖到50年前吗?
马克思,社会主义。这可是大洋名啊
中国四大路
人民路,解放路,建军路,北京路
瓦肯奥巴马 发表于 2016-4-10 13:07
马克思,社会主义。这可是大洋名啊
然后呢?你想说什么呢?你的网络ID叫“瓦肯奥巴马 ”,你给你儿子也起名叫奥巴马吗?
龙旗下 发表于 2016-4-10 12:20
外交部也应改回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外交部又不是洋名。
先把西安改回长安,黄山改成徽州再说。
应改回镐京才合适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 ...
哈哈     哪儿找的      这脸抽得
然后呢?你想说什么呢?你的网络ID叫“瓦肯奥巴马 ”,你给你儿子也起名叫奥巴马吗?
只想说,把自己思路理顺了,有逻辑了再发言。

连喉舌都自我矛盾,可见思想混乱成什么样
瓦肯奥巴马 发表于 2016-4-10 13:42
只想说,把自己思路理顺了,有逻辑了再发言。

连喉舌都自我矛盾,可见思想混乱成什么样
说的好,你快回去把自己思路理顺了再来。
马克思,社会主义是洋名,跟洋地名泛滥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是根据关键词来发帖的吧?
中国四大路
人民路,解放路,建军路,北京路
中山路,瑞金路,延安路,北京路

香港路,瑞士路,开曼群岛路,纽约路
冒泡的可乐 发表于 2016-4-10 11:24
送子女出国留学是否破坏红色文化传承?
红色文化圣地源头 不是在俄罗斯 在德国 在英国吗?!
红色文化圣地源头 不是在俄罗斯 在德国 在英国吗?!
留学置产一大票美利坚的
我操 我姥姥家一直在洋地名住啊 自打我出生就那么叫了

北京一号线最西边的苹果园啊  

按照出租车司机的意思 是不是应该叫 柰园 或者 林檎园哦
响应人民日报的号召,首先揭批一下哈尔滨,斯大林公园,果戈礼大街

龙旗下 发表于 2016-4-10 11:24
外交部也应改回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不要有点文化就野蛮解释,外交部又不是佛林阿非尔部
况且你平时喊你妈叫妈,也不是母亲大人或者娘
(而在中国,妈妈一词是建国后才开始兴起使用的,之前都叫娘,国内有少数民族叫阿妈)
龙旗下 发表于 2016-4-10 11:24
外交部也应改回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不要有点文化就野蛮解释,外交部又不是佛林阿非尔部
况且你平时喊你妈叫妈,也不是母亲大人或者娘
(而在中国,妈妈一词是建国后才开始兴起使用的,之前都叫娘,国内有少数民族叫阿妈)
那网上整天呕吧呕吧的不管
红色文化圣地源头 不是在俄罗斯 在德国 在英国吗?!
红色文化传承在井冈山,在延安,在西柏坡,关俄罗斯啥事关德国啥事
响应人民日报的号召,首先揭批一下哈尔滨,斯大林公园,果戈礼大街
你们哈尔滨这叫历史好不,正宗的俄罗斯城市历史。之前没人住的地方,上哪里找好听的中国名字啊
响应人民日报的号召,首先揭批一下哈尔滨,斯大林公园,果戈礼大街
这要真改成附近的地名,什么平房,万猪山,翻身村。我倒觉得怪怪的
zxniexin 发表于 2016-4-11 10:43
不要有点文化就野蛮解释,外交部又不是佛林阿非尔部
况且你平时喊你妈叫妈,也不是母亲大人或者娘
( ...
外交部就是洋名,你翻遍《康熙字典》,也找不出外交部这个词,压根就不是中华传统的东西
外交部就是洋名,你翻遍《康熙字典》,也找不出外交部这个词,压根就不是中华传统的东西

这样偏执,那我伪装成皇汉,问问你,你去查查康熙字典里有多少字词是秦汉时期没有的
瓦肯奥巴马 发表于 2016-4-10 13:07
马克思,社会主义。这可是大洋名啊
外来词和洋地名是一回事?
实在说昆明么。。。
什么文化传承,搞什么东西
最近官家宣传的所谓传统,打个比方就像吃过金针菇的人产生的排遗物,你会把它直接扔掉呢,还是把金针菇挑出来洗干净吃下去呢?
我看某些ID也是为反而反惯了,不说别的,国内很多房地产商取个自己都搞不清涵义的洋名的确恶心
你们有没有分清楚外来词VS洋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