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伯承小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23:21
在20世纪30年代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后,在日本军界一度盛传着中国有“三个半军事家”(或曰“三个半参谋长”)的议论。即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国民政府陆军大学代理校长的蒋百里;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代参谋总长、国民政府陆军大学教育长的杨杰;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桂系军阀首脑之一的“小诸葛”白崇禧;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红军大学校长的刘伯承。其中因为刘伯承瞎了一只眼睛,故算成为“半个”。

在上述四人中,有的是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如蒋百里、杨杰;有的是军事谋略家、著名战术家,如刘伯承、白崇禧,都创下了各自不凡的成就。由于因缘际会的关系,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表演的舞台不同,也不好强行论个高低。单就实战中的军事指挥艺术来说,却是只能算为“半个”的刘伯承之功业最大,勋名最盛,传奇也最多。俄国大元帅苏沃洛夫曾有过一句评论拿破仑的名言:“那个孩子总是走得太快!”意思是拿破仑不循常规训练和使用兵力,在机动性上超出同时代所有军队一筹。就这个意义上而言,刘伯承元帅善于因敌设势,反常用兵的军事成就,也是在同时代将领中走得太快的一个。

鉴于刘帅的生平事绩已经广为人知,笔者在此便不多加赘述,只是信笔游来,点到为止。

在十大元帅中,刘伯承排名第四,位居朱德、彭德怀、林彪之后。有人就不服了,那朱德当过红军总司令,彭德怀当过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抗战时期二人是八路军正、副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副总司令,历史地位无法超越。林彪排到第三据说主要是凭战功,而刘伯承的战功就不能说比林彪差多少,论起军事生涯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富性来说,更是比林彪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刘伯承会排林彪后头?其实还有不服的。谁呀?贺龙。当年在授帅名次确定时贺老总私下就有了议论:南昌起义时我是总指挥,刘伯承是协助我制定军事计划的参谋长,林彪不过是叶挺手下的一个小连长,凭啥都排我前头?

实际上贺老总与刘帅的拥趸还真不必着急。55年授衔的元帅排名,却是以54年重新设立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人员排名为标准的。当时新军委人员的排名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这12人中,除毛泽东、邓小平外,其余人便成了十大元帅,名次也顺延排来。刘伯承之所以排到第四位,主要原因是根据52年军队干部定级的9等21级,朱德、彭德怀、林彪排在一等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之列,后边的刘伯承等7人排在二等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和军委委员级之列。按照这个标准,刘伯承当然要排在林彪之后。至于剩下7位元帅的排名,除了级别职务外,才是资历、贡献、战功等其他因素。与刘伯承相比,贺龙的军事生涯显然要略逊一筹,排在刘之后也不需要有多大抱怨。

刘伯承有几个流传较广的外号:一个是“军神”,两个是意思差不多的“独眼龙将军”、“刘瞎子”,还有一个叫“当代孙武”。仔细论起来,前三个外号实际上都与同一件事情有关。

1916年初,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参加蔡锷发动的护国讨袁战争。在3月20日指挥部队攻打四川丰都县城时,不幸头部和右眼中弹负伤。由于伤情严重,刘伯承不得不隐瞒身份潜往重庆治疗。在重庆临江门一家德国人开的私人诊所中,刘伯承接受了两次眼部手术。以下是陪伴刘伯承前往就医的王尔常先生之现场目击记录:

“第一次手术只是割去腐肉,理顺血管,费时尚不久。数日后阿医生自德国为将军配制之假眼带来时,伤眼重生腐肉,较前尤多,乃动二次手术。更因须配合假眼,故二次手术历时近三小时。当时将军(即刘伯承)拒绝施行麻醉,曰:‘救国救民,来日方长,安能损及神经?’阿医生既系名医,骄傲自大,又秉军国主义恶习,不素对病人有畏痛呼喊者,每打骂随之。将军在第一次手术中即安然稳坐,阿医生已连连点头,口称‘好!好!’二次手术为时既久,将军仍肌肤不跳,面不改色。包扎既毕,阿医生见将军手捏之椅柄已汗水下滴,诧曰:‘痛乎?’将军笑曰:‘些须七十余刀,小事耳!’阿问曰:‘何由知之?’将军曰:‘每割一刀余暗记一数,定无误也。’……昔华佗之疗关羽也,服以全身麻醉之‘麻沸散’,仅施刀于臂耳。将军两次疗伤,余皆亲侍左右,目睹其沉雄坚毅,令西医瞠目,军国主义都咋舌,非超关羽千百倍乎。”

正因如此,德国医生在术后惊叹地称赞道:“这位刘明昭(刘伯承的化名)不仅是个标准的军人,而且简直可以说是个军神!”
在20世纪30年代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后,在日本军界一度盛传着中国有“三个半军事家”(或曰“三个半参谋长”)的议论。即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国民政府陆军大学代理校长的蒋百里;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代参谋总长、国民政府陆军大学教育长的杨杰;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桂系军阀首脑之一的“小诸葛”白崇禧;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红军大学校长的刘伯承。其中因为刘伯承瞎了一只眼睛,故算成为“半个”。

在上述四人中,有的是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如蒋百里、杨杰;有的是军事谋略家、著名战术家,如刘伯承、白崇禧,都创下了各自不凡的成就。由于因缘际会的关系,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表演的舞台不同,也不好强行论个高低。单就实战中的军事指挥艺术来说,却是只能算为“半个”的刘伯承之功业最大,勋名最盛,传奇也最多。俄国大元帅苏沃洛夫曾有过一句评论拿破仑的名言:“那个孩子总是走得太快!”意思是拿破仑不循常规训练和使用兵力,在机动性上超出同时代所有军队一筹。就这个意义上而言,刘伯承元帅善于因敌设势,反常用兵的军事成就,也是在同时代将领中走得太快的一个。

鉴于刘帅的生平事绩已经广为人知,笔者在此便不多加赘述,只是信笔游来,点到为止。

在十大元帅中,刘伯承排名第四,位居朱德、彭德怀、林彪之后。有人就不服了,那朱德当过红军总司令,彭德怀当过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抗战时期二人是八路军正、副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副总司令,历史地位无法超越。林彪排到第三据说主要是凭战功,而刘伯承的战功就不能说比林彪差多少,论起军事生涯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富性来说,更是比林彪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刘伯承会排林彪后头?其实还有不服的。谁呀?贺龙。当年在授帅名次确定时贺老总私下就有了议论:南昌起义时我是总指挥,刘伯承是协助我制定军事计划的参谋长,林彪不过是叶挺手下的一个小连长,凭啥都排我前头?

实际上贺老总与刘帅的拥趸还真不必着急。55年授衔的元帅排名,却是以54年重新设立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人员排名为标准的。当时新军委人员的排名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这12人中,除毛泽东、邓小平外,其余人便成了十大元帅,名次也顺延排来。刘伯承之所以排到第四位,主要原因是根据52年军队干部定级的9等21级,朱德、彭德怀、林彪排在一等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之列,后边的刘伯承等7人排在二等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和军委委员级之列。按照这个标准,刘伯承当然要排在林彪之后。至于剩下7位元帅的排名,除了级别职务外,才是资历、贡献、战功等其他因素。与刘伯承相比,贺龙的军事生涯显然要略逊一筹,排在刘之后也不需要有多大抱怨。

刘伯承有几个流传较广的外号:一个是“军神”,两个是意思差不多的“独眼龙将军”、“刘瞎子”,还有一个叫“当代孙武”。仔细论起来,前三个外号实际上都与同一件事情有关。

1916年初,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参加蔡锷发动的护国讨袁战争。在3月20日指挥部队攻打四川丰都县城时,不幸头部和右眼中弹负伤。由于伤情严重,刘伯承不得不隐瞒身份潜往重庆治疗。在重庆临江门一家德国人开的私人诊所中,刘伯承接受了两次眼部手术。以下是陪伴刘伯承前往就医的王尔常先生之现场目击记录:

“第一次手术只是割去腐肉,理顺血管,费时尚不久。数日后阿医生自德国为将军配制之假眼带来时,伤眼重生腐肉,较前尤多,乃动二次手术。更因须配合假眼,故二次手术历时近三小时。当时将军(即刘伯承)拒绝施行麻醉,曰:‘救国救民,来日方长,安能损及神经?’阿医生既系名医,骄傲自大,又秉军国主义恶习,不素对病人有畏痛呼喊者,每打骂随之。将军在第一次手术中即安然稳坐,阿医生已连连点头,口称‘好!好!’二次手术为时既久,将军仍肌肤不跳,面不改色。包扎既毕,阿医生见将军手捏之椅柄已汗水下滴,诧曰:‘痛乎?’将军笑曰:‘些须七十余刀,小事耳!’阿问曰:‘何由知之?’将军曰:‘每割一刀余暗记一数,定无误也。’……昔华佗之疗关羽也,服以全身麻醉之‘麻沸散’,仅施刀于臂耳。将军两次疗伤,余皆亲侍左右,目睹其沉雄坚毅,令西医瞠目,军国主义都咋舌,非超关羽千百倍乎。”

正因如此,德国医生在术后惊叹地称赞道:“这位刘明昭(刘伯承的化名)不仅是个标准的军人,而且简直可以说是个军神!”
以上便是关于刘帅“军神”外号来历最为公认的版本。后面的“独眼龙将军”、“刘瞎子”,乃至“半个军事家”,都是缘于刘伯承只有一只眼睛。在四渡赤水后过金沙江时,红军抢占了三个渡口,但其中林彪、彭德怀军团控制的两个渡口既没船也架不起桥来。当时后面有几十万敌军正在追上来,形势非常危急。关键时刻,时为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指挥中央纵队在皎平渡抢到了两条船,一举偷渡成功,尔后又缴获四条船,这才保障了两万多红军用6天6夜从皎平渡全部渡过了金沙江。当时毛泽东兴奋地称赞说:四川人称刘伯承就是一条龙下凡,还是条“独眼龙”,天险长江怎么能挡得住龙呢!这不,“独眼龙”的版本也有主席一份。

至于“当代孙武”的外号,有说是蒋介石起的,也有说是毛泽东起的,暂无一个确定的版本。不过,毛泽东喜欢称刘伯承为“孙武”,这也是党内军内很多人都知道的。孙武是中国古代著书立说的大军事家、大谋略家,被后人尊称为“兵圣”、“孙子”,其历史地位自不用说。刘伯承能与孙武挂上,无论如何都是崇高的荣誉。就军事实践上来说,刘帅在数十年军事生涯中沙场百战,神机无常,胜绩不可凡数,这是国内外军事学界所公认的。相比于孙武一生中除了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攻入楚国郢都外,再难找更多的军事指挥记录,刘帅是要胜出一筹的。而就著书立言来论,刘帅虽不及孙武留下了《孙子兵法》那样辉煌夺目,却也在一生中写下了390万字的军事著作和190万字的翻译作品,他编写的军事教材曾教育培训了一代共和国高级中军官和部分越南军队将领,这个事功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更为难得的是,刘帅一生律己甚严,品行端庄,淡泊名利,虽为铁血疆场之军人,但常怀悲天悯人之执念,因而德高望重。朱老总就曾赞誉他为:“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应该说,刘帅是孙子兵学精神在两千年之后的一名合格继承者。

关于刘帅是怎么看自己“当代孙武”这个外号的,笔者并没有见到有关资料予以披露。不过,在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中有一个片段,倒是非常传神。淮海战役开始后,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冒雨从豫西赶到河南柘城地区的中野前方指挥部,与政委邓小平、第一副司令员兼华野司令员陈毅会合。

寒暄未久,邓小平便开门见山:“司令员来得正是时候,今天凌晨3时军委来电,不到一个小时,又加发了一份急电来。两封电报末尾都有‘越快越好,至要至盼’这个话,要我们……”

陈毅:“哦且慢且慢,我们让伯承这位当今孙武猜上一猜哟。一连两份电报,要我们干啥子?”

刘伯承:“你这是在将我的军呢,我怎么好胡乱猜测呀!猜错了,不是丢我们中国武圣人的脸嘛(众人大笑)。(略一沉吟)啊,我想,是要我们即刻攻占宿县。”

(邓小平微笑点头)陈毅:“是啊,我们和军委都想到一起了,都瞄准了这个锁钥重地……”

多说几句,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以中野的刘邓陈等人开篇,在叙事结构上就有重大问题。发动淮海战役是济南战役结束之际,华野代司令员粟裕首先提出来的,并得到了中央军委批准,中野是受命配合行动。舍此而求他,一部史诗级巨片在史实上便出现了重大瑕疵,交代得不清不楚,难怪会成为《大决战》三部曲中最为坊间所吐槽的一部。

刘伯承在年轻时候便以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而著称。他相继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和川、滇、黔军阀间的内战,执勇当先,连建奇功,曾被贺为“千里转战,凌厉无前,乘胜追锋,奏此奇捷,劳苦功高,至堪佩慰”,因而30岁时就有了“川中名将”之誉。朱老总在滇军中任职时,也曾在1920年的“靖川战争”中与刘伯承率领的川军对垒,结果被刘伯承打得大败。后来朱老总和刘帅都成了我军高级将领,有时摆起龙门阵来也会端出此事引为笑谈。

刘伯承一生曾9次负伤,全身战创十多处,多数重伤都为参加革命前所负,可见其冲锋陷阵之勇猛。叶剑英后来就写诗称赞他“遍体弹痕余只眼”,殊为形象。南昌起义的时候,刘伯承被任命为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负责制定起义的军事计划。起义失败后,刘伯承被中央派到苏联学习军事,先进了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后转入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刘伯承从身先士卒的“破阵将”逐渐转变为了参谋型统帅,日益显出了儒将风范。为了学习先进的军事理论,刘伯承36岁开始学俄语,痛下苦功,“视文法如钱串,视生字如铜钱,汲汲然日夜积累之;视疑难如敌阵,惶惶然日夜攻占之,不数月已能阅读俄文书籍矣。”同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左权非常钦佩刘伯承的毅力,后来的战争年代中就经常拿刘伯承学俄语的事来作为励志范例。回国后,刘伯承在多年的戎马倥偬中坚持翻译苏联军事资料,著述甚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拍入了电影《大转折——鏖战鲁西南》中的《合同战术》。
近年来有些后人批评刘伯承不务正业,不学林彪天天总结念叨“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四快一慢”的战术,教部队打好仗,而总是整些以我军当时的条件远远用不上的“合同战术”、“苏军司令部野外勤务教令”等,纯属无的放矢。实际上,这些人是大大冤枉了刘帅。我们先看看刘伯承在关于战术理论方面有哪些著作:

《当前的隘路战斗》(1935年10月31日)
《从实战中联想到我军教育要注意的事项》(1936年9月20日)
《击退正太路敌人六路围攻的战术观察》(1937年12月27日)
《论游击战与运动战》(1938年3月)
《对目前战术的考察》(1939年8月22日)
《白晋铁路大破击的战术总结》(1940年5月20日)
《反对敌人大“扫荡”的战术指示》(1941年10月16日)
《太行军区二月反“扫荡”的军事经验教训》(1942年3月)
《太行军区夏季反“扫荡”军事总结》(1942年8月)
《敌后抗战的战术问题》(1943年7月7日)
《武工队在敌后活动的战术问题》(1943年7月27日)
《上党战役某些战术问题的指示》(1945年9月5日)
《上党战役经验的初步总结》(1945年10月14日)
《平汉战役某些战术问题的指示》(1945年10月17日)
《平汉战役的战术总结》(1945年12月1日)
《陇海战役主要经验总结》(1946年9月26日)
《定陶战役作战经过和主要经验》(1946年9月)
《鄄城战役的经过和经验》(1946年11月10日)
《巨金鱼战役的经过和经验》(1947年1月)
《敌前渡河战术指导》(1947年6月22日)
……

怎么样,够不够,就是一个《合同战术》吗?刘帅一生390万字的军事著述岂是浪得虚名!刘伯承性格好静,一生秉持军人习惯,嗜好无余,唯读书写字而已。因此,刘伯承勤于动笔,反复琢磨,不上升到经验总结的东西他一般不向部队宣讲。然而只要讲出来,就会雷厉风行,督促部队学习提高并不断总结。没有这两下子,彭德怀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岂会拿刘伯承“讲究战术”的事来训斥王近山等一干二野悍将?到了50年代刘伯承创建南京军事学院时,由于战役系中最重要的一门课战役法没有正式教材,他就亲自动手编写,整整7天7夜没离开过办公室。完稿后,刘伯承又亲自上台授课,继续打磨内容,最后才确定了教材。此事传开后,在军事学校学习的骄兵悍将们无不感动,从此传为佳话。

实际上,坊间的一些相关军史流传多为误读,是既不了解刘伯承,也不了解林彪。说到林彪,都知道他素来少言寡语,惜字如金。然而到了战术问题上,他就变成了一个“婆婆嘴”。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林彪反复就战术原则问题向部队进行贯输,不断总结,大讲特讲,不厌其烦。由此,才创造出了著名的“六大战术原则”。林彪的特点是善于将艰深的理论通过简明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很会发明新名词,让人印象深刻,即使是没什么文化的众多农村兵也能很容易地记住领会。如此一来,东北野战军的战术水平在各大野战军中便夺得了头牌。“一点两面”、“三三制”,后来连对手美军都印象深刻。在这个领域里,林彪的贡献要突出于刘伯承。刘帅总结战术原则并向部队进行贯输,首先是需要将领们领会,然后才是士兵,在效率上就不如林彪那样一竿子能捅到底。因此,当年在四野部队中士兵们都知道“跟着林总打胜仗”、“跟着林总就是胜利”。到了二野呢,就需要刘伯承常常出来给手下大将们“安卵子”。一来二去,坊间的印象便也养成了。

另外,林彪可不是光动手不动口的统帅。都知道他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曾写过一篇《短促突击论》,可知道他还写过别的军事文章吗?下面也列一下清单:

《红一军团龙岩、漳州两役战斗经过报告》(1932年4月30日)
《有关集中兵力的建议》(1932年6月11日)
《同时攻击大余、南雄两城的建议》(1932年7月5日)
《江西南丰战役后第一军团作战计划》(1933年 2月15日)
《大龙坪附近战斗详报》(1933年2月27日——3月1日)
《报告左翼队攻击草台岗之敌的作战部署》(1933年3月20日)
《建议用运动战消灭敌人》(1934年2月10日22时)
《关于作战问题向军委的建议》(1934年2月14日22时)
《凤翔峰战斗经过及经验教训》(1934年2月16日16时)
《关于五次反“围剿”之战术问题》(1934年4月3日)
《关于作战指挥问题向军委的建议》(1934年5月4日)
《有关在温坊消灭由朋口前来的敌人的部署》(1934年9月3日)
《同杨成武谈怎样当师长》(1936年12月)
……

统帅就是统帅,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方面。还原一个历史人物,不是街谈巷议,人云亦云,那需要下功夫挖资料,出水才见两腿泥。

从苏联学成回国后,刘伯承先是在上海担任了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参与策划全国的武装暴动;接着被任命为长江局军委书记,领导中共长江局所辖的军事机构和红军执行中央指示;后进入中央苏区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协助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在前方指挥作战。在这一时期,刘伯承主要负责对于中央指示和军委战略意图的贯彻,并不是一线领兵作战的统帅。出于在苏联学习正规化军事理论的惯性,刘伯承曾撰文批评了红4军中有“游击主义”倾向,实际上是批评了毛泽东等人对红军的正确领导。后来,刘伯承也承认了错误,指出自己当时对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期间,刘伯承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作战,顶住苏区中央局的错误意见,主动撤围南丰,诱敌贸然东进,从而运动设伏,连续取得了黄陂、草台岗战斗的胜利,一鼓作气打破了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刘伯承先后向总部建议于黄陂、草台岗地区准备战场,并精心制定作战计划,功不可没。

后来刘伯承认识到了军事顾问李德指挥第五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错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甚至与李德当场争吵。结果不但没有被接受,反而把他撤职降到了红五军团担任参谋长。长征初期的黎平会议后,中革军委重新任命刘伯承为红军总参谋长,并兼任中央纵队司令员。在此后的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四渡赤水等战役战斗期间,刘伯承协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突围转战,终于渡过金沙江甩掉了追敌。直到1935年5月的会理会议后,刘伯承被任命为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同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部进军大凉山,才算是有了独立领军的机会。著名的彝海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了彝民区,体现了刘伯承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高超驾驭能力。抢渡安顺场,飞兵泸定桥,率红军右纵队在大渡河北岸连续奔袭,配合左纵队夺桥成功,显示了刘伯承的领军指挥雄风。其实,刘帅也是军政全才,只不过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从不显摆罢了。
抗战开始后,刘伯承被派去掌握以红四方面军为主力改编成的八路军第129师,由此成为了独挡一面的统军主帅。总的来说,刘伯承的指挥风格是判断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确定作战方向、集中兵力和把握预备队,在足智多谋、反常用兵方面尤为著称。仅从八路军出师山西初期的几战中,就充分显现了刘伯承的作战指挥特点。

在第115师的平型关大捷一役中,师长林彪三次亲临战场查看地形,选定作战地域,尔后与副师长聂荣臻确立作战决心,并集中全师2旅4团主力(不惜违背毛泽东、彭德怀关于集中一个旅作战的指示,只是后来因山洪断路只赶到参战3个团)于平型关地域,精心进行战斗部署。对于师、旅、团的指挥位置,部队的展开、预备队摆放,乃至机枪阵地的设置、作战节奏的控制等细节,他都一一过问,力求无虞。结果一战成名,极大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林彪的指挥特点,突出了一个“细”字。

第120师开赴晋西北后,为配合忻口会战,师长贺龙就将人马展开,命宋时轮支队出雁北游击迟滞日军,张宗逊、李井泉率358旅715团南下侧击忻口之敌,王震率359旅进至崞县以西配合张宗逊部行动,贺炳炎、廖汉生率358旅716团两个营去雁门关袭击日军交通线。贺龙不打折扣,舍得用兵,把手上的兵力都撒了出去。他对各部的要求就是:现在打得是日本侵略军,不是内战时期的国民党军,在战术思想上要扭得快。同时要紧密联系群众,搞好侦察工作。结果宋时轮支队在雁北进行游击,于井坪镇、马邑、安荣桥、岱岳、平鲁、南辛庄等战斗中先后奏凯,歼敌数百人,收复平鲁县城;贺炳炎、廖汉生部打伏击两胜雁门关,歼灭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20多辆,一度切断了日军由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的后方补给线;张宗逊、李井泉部出击南北大常成功,歼敌百余人;王震部在阳明堡以南设伏,歼敌300余人,毁车30余辆,一度切断了日军由平型关至忻口的交通线。贺龙向来用人不疑,手下将领也极富作战主动性,在指挥特点上突出了一个“放”字。

刘伯承率第129师挺进山西后,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分别于正太铁路、邯长公路沿线展开游击战,袭扰迟滞日军的进攻。在此期间,先后指挥了著名的叠伏七亘村,再伏黄崖底、户封村与智算神头岭等战斗,斩获颇丰。在七亘村战斗前,刘伯承亲赴战场察看地形,周密组织战斗。第一次伏击战取胜后,刘伯承准确判断日军仍要从此处经过,遂决心采取兵法中的“叠伏”之策,于七亘村同一地点再次伏击日军,结果又告凯旋。两战共歼灭日军400余人,缴获骡马400多匹及大批弹药物资,取得了第129师出师以来继奇袭阳明堡战斗后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之后,刘伯承指挥第129师继续在昔阳县东南的黄崖底设伏,歼灭日军第109师团第135联队300余人,击毙骡马300余匹。为配合南下支援正太路地区作战的林彪第115师,刘伯承再次指挥第129师在广阳以东的户封村附近设伏,又歼灭日军第109师团一部250余人,迫使日军第109师团不得不改道北去。刘伯承指挥第129师在正太路沿线接连四次设伏,仗仗取胜,战果辉煌。对此,刘伯承称之为“重叠的待伏”。

在神头岭战斗前,刘伯承由于对国民党军队的地图不放心,就带着陈赓、李达及参谋人员去实地进行了勘察。结果发现实际地形与地图不符,日军必经的公路不走山沟走山梁,上边又光秃秃的埋伏不了兵,看上去根本打不了伏击。正当大家失望之际,刘伯承却提出就在这光山梁上打伏击。陈赓很快明白过来,也予以赞同。经过周密分析利弊后,他们决心仍在此处设伏,依托岭上路边国民党军队修的一些废弃工事,搞好隐蔽伪装,来一次反常用兵,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结果一个漂亮仗诞生了,歼灭了由此经过的日军第16师团、第108师团各一部,毙伤俘敌1500余人(日军资料称共战死399人,失踪8人,负伤40人,损失了314匹军马),毙伤和俘获骡马600余匹,缴获各种枪支550余件,击毁敌汽车百余辆。战后日本的报纸上惊呼,说“这场战争是由支那一流的中国人称为神机军师所指挥的”。

从上述几战中可以看出,刘伯承足智多谋,能反向思维,反常用兵,指挥才能过人一筹。从中突出的指挥特点,是一个“活”字。

正因为林彪、贺龙、刘伯承具有不同的指挥特点,他们所指挥的战役战斗便也相应具备了各自的特点。林彪打仗唯恐兵少,好集中兵力打大仗,同时深思熟悉,算无遗策,轻易不愿涉险;贺龙打仗放得开,用兵忽分忽合,手下大将也各显其能多独挡一面,反过来说就是小仗多而大仗少;刘伯承也喜欢集中兵力打大仗,同时变动不拘,神出鬼没,具有很强的威摄性,令对手未战而先胆寒。国民党军将领就曾经指出,刘伯承指挥很不错,可惜的是手下的纵队不太能打。当然,能打不能打,实战是最好的试金石。从1945年9月至1948年8月三大战役开始前,在全国各战略区统计的歼敌战绩中,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中原野战军(前身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共歼灭敌军13个半军部、44个半师部、103个团,居于五大战略区野战军战绩之冠。你说,能打不能打?

解放战争初期,刘伯承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最先打出了漂亮的上党战役,开了第一炮。其后的平汉、陇海、定陶、巨金鱼、豫北、鲁西南等战役都打得不错,歼敌甚众,显示了刘伯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卓越才能。其时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歼敌战绩紧随晋冀鲁豫野战军之后,这还主要靠粟裕的异军突起,但直到淮海战役前也未能超过刘邓所部。至于林彪、罗荣桓指挥的东北民主联军,彭德怀、习仲勋指挥的西北野战兵团,还有聂荣臻、徐向前指挥的华北军区野战部队,歼敌战绩都被刘邓和陈粟部远远甩到了后边。

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刘邓根据中央军委的意图,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牺牲小我、呼应全局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经过在大别山地区半年多的艰苦转战后,刘邓所率野战军主力受到很大削弱,已减员过半,重武器丢光,部队作战能力大不如前,成为了解放战争中唯一一支战力大幅下滑的野战军。不过,刘邓部的艰苦奋战还是成功呼应了陈粟、陈谢两路大军挺进中原,互相呼应,打乱了国民党军的战略部署,将战争彻底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赢得了战争主动权,基本达到了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预先设想的战略目的。到了后面的淮海战役时,由于攻坚能力弱,刘邓的中原野战军只能给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打了下手,歼敌数量仅占整个战役全部歼敌数量的五分之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双方主力兵团进行殊死决斗之时,“神机军师”刘伯承也只能咬紧牙关“顶硬上”了。双堆集围歼黄维兵团,刘伯承决心“瘦狗拉硬屎”,使出浑身解数指挥部队与敌军斗战术、斗技术,这种狠仗在刘帅的一生中也不多见。邓小平更是有魄力,放话说即使中野全打光了,其他兄弟部队照样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最后在粟裕抽出华野几个纵队的协同攻击下,终于硬生生吃掉了黄维兵团。过长江后刘伯承指挥起来就是顺风顺水了,西南战役一下就包了国军90万,作战之顺利还出乎了刘邓二人的意料。整个解放战争中,二野艰苦奋斗,共歼敌230万,位于三野后排在各大野战军战绩第二位,可谓是实至名归。

在多年的统兵作战中,刘伯承做到了进攻凶狠,撤退迅速,料敌准确,时有巧思,在控制作战规模方面亦很有独到之处。因此,在与强敌临阵对决时,刘伯承很少有打得狼狈混乱的战例,小胜可以打成大胜,小败能够迅速转身,这是刘帅独有的功夫。陈毅对刘伯承非常推崇,曾留下过“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的赞誉。
刘伯承和邓小平被称为是黄金组合,有刘邓不可分、刘邓之间是难以放进一个“顿号”的之说。从1938年初在第129师中开始搭档,直到1950年末于重庆分手,一起共事战斗12年多,可以说结下了很深的战友情谊。二人一个负责军事指挥,一个负责政治工作,一个举轻若重,一个举重若轻,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实为军中佳话。就如粟裕几十年一直称陈毅为军长一样,邓小平也在十多年里一直称刘伯承为师长。邓小平后来对此解释说:“我称呼刘伯承同志为师长,是尊敬老师的意思。”在邓晚年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被外界总结成“猫论”之时,邓小平又作了声明:“这不是我的发明,这是我从刘伯承同志那里听来的两句话。”

在二野精干的司令部里,刘伯承温和而大度,邓小平严肃而严厉;刘伯承爽朗诙谐谈笑风生,邓小平话语明快斩钉截铁,正好是互补。手下将领们也都了解两位老首长的性格特点,见到司令员都上来问寒问暖,见到政委则恨不得绕着走。对此,电影《大进军——席卷大西南》中也有很传神的一幕:
刘伯承在司令部接到二野杨勇第五兵团某军军长(可能是第16军军长尹先炳,也可能是第18军军长张国华)的电话,指示对方一定要率本军火速前进,及时突破敌人的岷江防线,堵住国民党军宋希濂兵团残部退往西康的道路。然而该军长却连连叫苦,称距离太远,部队很疲劳……。刘伯承当即表示:“那好吧,你把这番话再向二号(指邓小平)重复一遍,我喊他,他就在隔壁,你等着啊。”说罢,刘伯承轻轻将电话放在了桌子上,但却没有起身。话筒里马上传来急急的呼叫声:“一号(指刘伯承)!一号!我们保证完成任务,一号,我们坚决完成任务,一定!一号!一号……!”刘伯承悠哉地喝了口水,这才拿起话筒:“喂,呵呵,你这就叫敬酒不吃吃罚酒啊。好了,前边的话算你没说,我等你的捷报。好。”说完刘伯承就挂上了电话。这时,身后传来了邓小平的声音:“是谁的电话?”(实际上邓小平已经在后边听了一会了)刘伯承惊愕地转过身,所问非所答地问邓小平:“成渝铁路工程处的成立大会怎么开得这么快呀?”

邓小平(一脸严肃状):“成立大会嘛,一宣布成立,大会就该结束。刚才的电话是哪一位?”

刘伯承(脸上用力挤出了微笑):“哦,哎,怎么,大会连顿午饭都不招待一下?”

邓小平(也笑了):“你不要王顾左右而言他啊。”

刘伯承(仰头大笑):“刚才的电话啊,哎,例行公事,汇报情况,前线各军的军长都来电话了嘛。”

邓小平(走上前):“你不说,我也猜得到。(说完便手摇电话,拿起话筒)喂,总机吗?我是二号……”

刘伯承(拿着茶杯苦笑作摇手状):“呵,嗨,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再扛上一个挨批评的包袱,太沉重喽!”

邓小平(放低停住话筒,轻轻叹了口气):“我是怕他过分强调自己的困难,误了突破岷江防线这个大局。(话筒中传来声音:‘二号,你要哪里?二号,你要哪里?’邓小平看了看话筒,再次拿起来,刘伯承忙作摆手状,邓小平皱着眉头轻轻叹了口气)我等一下再要。”然后挂上了话筒。

怎么样,影片编剧陆柱国老先生的大手笔,把刘邓的性格衬托得惟妙惟肖吧!电影《大进军——席卷大西南》的剧本原名叫《西南凯歌》,曾获得了1977年第一届“夏衍文学奖”一等奖。

1950年10月底,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西南局第二书记的刘伯承乘飞机离开重庆,前往北京担负筹建军事学院的工作。临行前,刘伯承把自己年轻时的一张照片赠给邓小平留念,并在照片的背后亲笔写下了一段文字:“1916年袁世凯称帝,发生反袁战争。我在讨袁战争中于是年阴历2月27日在四川丰都城脑顶受伤,右眼残废。此为前一年所照之相,历今36个年头始获之。置之座右,以博一粲。”

这张照片上的刘伯承刚刚22岁,英姿勃发,双眼炯炯有神。几个月后,他就在战斗中永远失去了右眼。也就是说,这是刘伯承眼睛残废之前的最后一张照片,自是十分珍爱。可惜的是,由于战乱频频,刘伯承不慎把这张照片丢失了,令他非常痛心。当重庆解放后,刘伯承偶然从一位友人家中重新得到了这张照片,实在是大喜过望。如今与邓小平分别之际,刘伯承把这样一张珍贵的照片送给老战友,可见二人情谊之深。

邓小平对于刘伯承赠照之事一直铭记于心。36年后,刘伯承高寿逝世,邓小平亲撰《悼伯承》一文,开篇便提到了这张照片:“伯承久病,终于不治。我和他长期共事,相知甚深。他的辞世,使我至为悲痛。伯承早年从军,戎马一生。在辛亥革命后的护法战争中,他就是‘手执青锋卫共和’的一员猛将。我至今保存着他赠给的1915年所摄的照片,那时,他22岁,风华正茂,雄姿英发。就在第二年讨袁战争的四川丰都之役,他率部冲锋陷阵,头部连中两弹,失去右眼……”

近些年来,有人写文章非议刘邓间的关系,说什么二人不和已久,矛盾很大,淮海战役之前甚至都“不在一个桌上吃饭”了,中央才不得不又派一个四川人陈毅去中野任职调和刘邓的矛盾。这种说法经一些手懒脑懒人云亦云的人在网络上扩散后,还流传甚广,遗谬非小。仔细考证一下,却无确凿史据加以印证,不过是某以写粟裕生平成名的人不知从哪找出来的一面之词,属于三无产品,实在是不值一哂。

刘伯承在二野受到广大官兵敬爱,却也不都是长者般的和风细雨,也有金刚怒目的时候。在第129师的时候,有一次指挥所及其通信设施需要向地方政府借大车搬运。刘伯承事前调查只需借5部大车,结果承办人员向当地政府要了25部大车。刘伯承知道后非常生气,严厉质问承办人员,指责其破坏军民关系。他来不及跟邓小平商量,就下令召集干部训话。有人不理解,嘀咕说这应该是邓政委管的事。邓小平听说后,便主动来到台下听训。等刘伯承讲完后,邓小平也走上台讲话,表示刘师长抓的是涉及军民关系、军政团结的大事,刚才的批评很重要,要求大家回去认真研究传达,保证不重犯这样的错误。有意见的人一看政委都这样说了,便也只好老老实实了。
刘邓率部跃进大别山之初,老百姓非常恐惧,怕他们来了又走,自己再遭国民党的残酷报复屠杀,于是一见就跑,并且是整村整村往山里跑。部队找不到人,连向导也没有,无法吃住,机动困难,立即陷入了困境。为了生存,部队中乱要粮、乱拉伕、乱抓向导、打骂人、抢东西等违犯群众纪律的现象增多,甚至还出现了调戏妇女的事情,导致老百姓躲得更远。眼看部队有发生变质的危险,刘邓心急如焚,不得不制定了特别严格的纪律来整顿部队。这就是著名的“三个枪毙”和“三个不准”:枪打老百姓者枪毙,抢掠民财者枪毙,强奸妇女者枪毙;不准强迫老百姓当向导,不准向老百姓要东西,不准打骂群众。

整顿纪律一个多月后,就发生了野司警卫团4连副连长赵桂良私拿老百姓家东西的事情。赵桂良是个战斗英雄,还是个劳动模范,出了这样的事大家都很痛心。刘邓等人没有二话,为了严肃军纪,决定召开公判大会,枪毙赵桂良,并且通知部队和群众参加公判大会。赵桂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也是抱头痛哭,后悔不已。那也没有什么办法,公判大会之后就毙掉了。很多老乡下山参加了公判大会,眼见这么一个壮实汉子被执行了纪律,感到非常震惊。他们很后悔地说:“这是真正的八路军,以后我们不要跑了。”这次事件后来还被拍入了电影《大转折》中。刘邓,就是以这样铁的纪律挽回了大别山群众的心。

1948年7月的襄樊战役结束后,各部队为抢夺战利品,竟然酿成了恶性事故。刘伯承大怒,虽作战有功亦不能违法乱纪!他在战役总结中严肃指出:“进城后部队不团结,夺俘虏抢胜利品,本位思想异常严重。六纵54团竟杀伤陕南部队政教以下7人,桐柏部队18人,野蛮已极。陕南部队愤怒,某团干部主张反击,幸赖桐柏副司令孔庆德在场以身拦住,并将桐柏部队撤出城外,未致肇事。六纵部队骄傲,已责令致函陕南、桐柏部队认罪,并通令教育全军,在查整中保证克服此种违法犯纪的军阀行为。予孔副司令员以奖励。”

中野6纵司令员是王近山,是刘邓的爱将。然而刘伯承毫不客气,责令王近山(6纵政委杜义德当时不在襄樊前线)向陕南、桐柏部队“认罪”。王近山也只好乖乖地分别致信陕南军区司令员刘金轩、桐柏军区司令员王宏坤,表示诚心道歉,接受批评,努力改正。后来,6纵果然在执行纪律上表现很好。

在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将领中,若论最懂政治的,笔者认为就要数林彪和刘伯承了。为什么?就在很多人志得意满,沉醉于开国功臣的富贵梦时,林彪和刘伯承却不约而同作出了功成身退的选择。时任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林彪,在指挥四野部队解放了中南地区后,很快就请假养病,把巩固政权和肃清匪患的重担扔给了中共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邓子恢。此后林彪再未回中南,而是到北京长期病休,用毛泽东的话说是给他发了“转业费”。林彪没事喜欢看史籍,深知历朝历代功高震主者的危险。他主动闭门深居,还写了许多议论毛泽东的条子,显然是在寻求避祸之道。然而,林彪最后还是被毛泽东拉上了政治战车,最后弄得身败名裂。

刘伯承主动辞去中共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他在给中央的信中是这样说的:“要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最难的是干部的培养,而培养干部最难的又是高级干部的培养。我愿意辞去在西南担任的一切行政长官的职务,去办一所军事学校。战争已经结束了,我年龄这么大了,还是让我去办学校吧!”

刘帅虽然也要求退下来,但却心系军队的百年大计,愿以余年致力于办学教育,培养后昆。其拳拳为国之心,可钦可敬!

刘伯承经过慎重选址后,去南京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即南京军事学院),自己担任院长兼政治委员。他呕心沥血,宵衣旰食,亲自培训师资、撰写审定和翻译教材,陆续创立了陆军、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防化兵、情报等系,以及15个教学组织、学术研究室和翻译室,使军事学院发展成为诸军兵种齐全的指挥院校体系,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高级军官,为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由于年纪渐大,加上战争年代留下的伤病折磨,刘伯承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不得不经常住院治疗。已升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的邓小平经常关切地询问刘伯承的身体情况,刘伯承也据实相告:每况愈下罢了。1957年7月底,中央军委任命刘伯承为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但是,刘伯承自感健康状况实在难以担任此职。在邓小平的劝告下,刘伯承于8月6日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报告说:“原来就是残衰多病的身体,勉任6年学术工作,极感吃力。自1953年患虚脱症以来,脑力、眼力、神经和创伤诸旧病反复纠缠,已经难于看书提笔,休假也多,因而不能时常参加教材编审工作,不能更多参加思想提高工作,而深入基层的民主生活、纪律生活和实习工作也逐渐减少以至于无。这是整顿三风所不允许之事,也是忝列此职成为疚心之事。据此,请求免任我以高等军事教育这么更重要的新职,并请在移交南京军事学院职务之后,乘间疗养一个时期。一俟病愈,再赴北京专任军委委员参加实习机关工作。”
前排了
很佩服刘帅……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后,批准刘伯承住院疗养,但未接受他的辞职。刘伯承住院后,身体并未好转,加上军事学院已刮起了反教条主义之风,更令他内心忧虑。对于自己的身体,他当时形容道:“感觉残老的身体就像一部长久用损的汽车,小修未好又经近年过分使用之后,遂成一部难好易翻的破车。近来寒潮时降,左脑后部与两太阳穴处常作胀痛,眼复流泪水至头部昏眩。”

刘伯承的忧虑果然成真。在1958年的全军反教条主义风波中,萧克、李达、郭天民、陈伯钧、钟期光、宋时轮、粟裕(他是单列出来的“个人主义”)、叶剑英等高级将领陆续卷了进去,遭到严厉批判。在政治高压下,刘伯承被责令到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作检讨。有意思的是,在后来的公开史料中,毛泽东、彭德怀、邓小平等人都说过刘伯承表示下态度就行了,不用参加会议作检讨,不要搞得太紧张等。然而,刘伯承还是被迫拖着病体从南京赶到北京,并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作了检讨。那么,当时中国党、政、军最有权力的3个人都表过态了,到底是谁还有这么大能量非得把刘伯承“请”到会上去作检讨?根据党史资料记载,是在毛泽东主持的莲花池会议上,最终决定要刘伯承到会作检讨。

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到北京就住进医院的刘伯承忍着高眼压上台作了检讨。讲到动情之处时,不禁老泪纵横。当他作完检讨后,台下端坐的1400多名高级军官竟然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一时间怀仁堂里雷鸣阵阵,心海翻波……

值得注意的是,在军委扩大会议期间,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有一番后来公开披露出来的评价刘伯承的讲话,其背后很是耐人寻味。

毛泽东:“伯承身上的旧军阀习气就完全没有了吗?当着他的面我也要说,我看还是有的。他一到苏区,就和‘洋大人’搞在一块儿,军事上完全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那一套。抗战时期,好一点。解放战争初期,特别是进了大别山,也不行。办了军事学院,好为人师,搞起了老本行——教条主义,莫误人子弟哟。”

邓小平:“伯承同志,我是非常尊重他的,我们是老搭档了,你说他犯了错误,我心里那么舒服?我是很不舒服的,伯承同志这几年工作不是都做的不好,也不是过去不好,不能说他多年来做的不是好事,如果这样说,不公道。”

在刘伯承被批判得最厉害的时候,毛泽东曾经考虑要撤销刘伯承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在征求邓小平的意见时,邓不赞成,毛泽东这才作罢。军委扩大会议后,刘伯承被免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职务,移居北京休养。

对于刘伯承这样量级的军中重镇,如果没有毛泽东的首肯,无论是彭德怀,还是邓小平、林彪,都是根本动摇不了的。那么,为何会发生怀仁堂里的悲剧一幕?这就有必要稍微回顾一下毛泽东与刘伯承的历史关系问题。

在历史上,刘伯承与毛泽东的接触比较晚,关系也不算密切。刘伯承从苏联回国担任红军总参谋长后,致力于在红军中推行正规化,曾批评过毛泽东的游击战军事指挥。而在著名的宁都会议上,刘伯承赞成苏区中央局的意见,最终使毛泽东失去了军权,这是二人之间比较严重的一次矛盾。当后来刘伯承逐渐认识到毛泽东的正确后,便转为衷心拥戴毛为全党领袖。然而刘伯承是有着古代名士风范的军人,在对待毛泽东的态度上,既高度尊重,又不失个人尊严,可谓不卑不亢。当40年代延安整风期间提出的“驯服工具论”风靡全党后,忠于毛泽东即是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对领袖俯首帖耳成为了全党的准则。在这种新的党内环境下,刘伯承对毛泽东的态度便显得有距离感,甚而成为了另类。本来在延安整风中刘伯承就被视为是身兼“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双重特征的历史“欠账”干部,却不思洗心革面痛表忠心,还是端着架子不肯低头,那肯定有人看了是不舒服的。革命战争年代用人第一,还没有什么。建国后大政底定,而且是到了日益向“左”转的50年代后期,再碰上与苏联挂钩的反教条主义这种敏感政治事件,如果领袖动点心思,刘伯承便在劫难逃了。

在这次反教条主义风波中,彭德怀和林彪是积极推动的军中两大巨头,也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历史上看,刘伯承与林彪并无多少瓜葛,在军委扩大会议期间林彪也主要是指责萧克等人,对刘伯承则未点名。然而彭德怀却不然,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对刘伯承大加挞伐,言词非常激烈。大概是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期起,彭德怀就对担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有了看法,尽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军事责任并不应该由刘伯承来负。从此彭德怀与刘伯承之间的关系便比较冷淡,只是局限于有礼貌的同志相处。在百团大战期间的关家垴战斗中,因为对战术问题意见不同,彭德怀在电话里冲刘伯承发了火,并威胁要撤掉第129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刘伯承此前在党内还没有受到过如此的责骂,甚至与李德吵架时也未到这种程度,自然对彭德怀也很不满。到了延安整风期间,刘伯承曾发言批评了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但属于就事论事,并未像有些人那样无限上纲对彭德怀进行个人攻击。此后二人虽未发生直接冲突,但关系一直疙疙瘩瘩,彭德怀在不同时期还说了些对刘伯承的小话,比较有名的就是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时候的“刘伯承不是讲究战术吗”之类。双方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终于在反教条主义这件事上来了个总爆发。值得欣慰的是,彭德怀在庐山落难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曾托侄子彭启超向萧克代话,表示向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中受冤枉的同志们道歉。毕竟,彭老总还是光明磊落的。

1959年9月,中央军委成立了战略小组,任命刘伯承为组长,徐向前为副组长。本来这是一个闲职,也不用坐班,平时看看文件,定期交份报告就行了。然而67岁的刘伯承却将其当成了一个重任,全身心投入,拖着残弱的病体深入部队,深入边防,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为国防建设特别是战备工作日夜操劳。在此期间,刘伯承参与指导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为战争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关于东段第二阶段作战,刘伯承指出了西山口、邦迪拉方向印军部署上的弱点,即著名的“铜头、锡尾、背紧、腹松”,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精巧的战术进攻手段,指导前线部队取得了战役大胜。刘帅,不愧是“半个军事家”,宝刀未老!

由于中苏交恶,中国北方面临了苏联严重的军事威胁。刘伯承撑着高龄病体深入东北边防一线视察,了解边防建设和战备工作情况,为国家安全而夙夜忧叹。1964年8月初,刘伯承在结束视察活动之际眼病却严重发作,不得不返回北京入院治疗。然而,他仅剩的那只左眼视力也急剧下降,虽经多方治疗无效,终于在1971年双目失明。

文革爆发后,视力已极其微弱的刘帅忧心国家局势,自叹是“眼不见心也烦”,却对之无能为力。1972年1月6日,他的亲密战友陈毅元帅因癌症逝世,刘伯承悲痛万分,身体也迅速垮了下来。他给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叶剑英呈递了一批有关军事问题的材料,以及在“批林整风”运动期间搞出来的一份所谓“揭发林贼罪行谈话记录”,成为了老元帅一生中为党为国的最后绝唱。当然,那份揭发批判林彪的“谈话记录”现在来看有很多是不实之词,甚至让人啼笑皆非,不能不令人怀疑那并非是出于刘帅的亲述。

1973年以后,刘伯承丧失了思维能力。1975年,他又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此后的11年,刘伯承基本上是在病床上度过的。在1977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大期间,已经无任何工作能力的刘伯承仍被选为了中央军委副主席。应该说,这是一种借势之举,为的是党和国家的大局。笔者还记得,十一大后曾发过单行本,上边不仅有华国锋作报告宣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式胜利结束的话,还有面容清癯的刘伯承身着军装、戴着墨镜端坐在大会主席台上的照片。

1982年,中央宣布,因为年龄和健康原因,刘伯承辞去了党、国家和军队的全部领导职务。当然,这只是一篇表面文章,反映的实质内容是:刘帅仅以他的德高望重之名便站好了为党为国的最后一班岗。同年8月6日,中共十一届七中全会通过了《给刘伯承同志的致敬信》,向老元帅致以了崇高敬意。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身后,他的骨灰被撒向了祖国大地。

刘帅在1958年反教条主义中蒙受的冤屈,也由邓小平的一篇《悼伯承》而公开宣布予以平反。

奋斗了一生的刘帅,安息吧。
沈晨曦 发表于 2016-4-6 12:58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后,批准刘伯承住院疗养,但未接受他的辞职。刘伯承住院后,身体并未好转,加上 ...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期起,彭德怀就对担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有了看法,尽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军事责任并不应该由刘伯承来负】??

那该谁来负?别拿李德来忽悠!!
gxw8080 发表于 2016-4-6 13:12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期起,彭德怀就对担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有了看法,尽管反“围剿”失利的 ...
你负责。行了吧?
沈晨曦 发表于 2016-4-6 13:15
你负责。行了吧?
写就实事求事的写,不要用编‘电视剧’的手法瞎编!!

另;我很尊敬刘帅!!
其实用排除法就可以确定,圣人。
刘帅是几个元帅中很有政治头脑的一个,而且最传奇的一个
奇怪我发帖被秒删
gxw8080 发表于 2016-4-6 13:24
写就实事求事的写,不要用编‘电视剧’的手法瞎编!!

另;我很尊敬刘帅!!
我也尊敬刘帅,不知道你说的瞎编是啥?
【多说几句,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以中野的刘邓陈等人开篇,在叙事结构上就有重大问题。发动淮海战役是济南战役结束之际,华野代司令员粟裕首先提出来的,并得到了中央军委批准,中野是受命配合行动。舍此而求他,一部史诗级巨片在史实上便出现了重大瑕疵,交代得不清不楚,难怪会成为《大决战》三部曲中最为坊间所吐槽的一部。】
认为这不是重大瑕疵,粟裕提出的那个“淮海战役”并不是后来真实打的那个,看看延安同前委和饶粟等电报可知晓刘陈邓作用。当然也认为影片能再多点粟裕的戏份,可毕竟还是电影,不是严格的史实。
我也尊敬刘帅,不知道你说的瞎编是啥?
对,一定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中立不偏不黑的写出来的才最值得大家一看!
我也尊敬刘帅,不知道你说的瞎编是啥?
一直没弄明白 张国焘回忆里怎么说只有刘是好人
xyzxyz06 发表于 2016-4-6 17:43
【多说几句,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以中野的刘邓陈等人开篇,在叙事结构上就有重大问题。发动淮海战役 ...
有了粟裕提出的“淮海战役”,才会有军委提出的歼灭黄兵团,再就有了进一步提出的中野进行配合的问题。始于最初的应该交代清楚。
一直没搞明白,十大元帅里,有的叫“×老总”或“×总”,有的叫“×帅”,有什么讲究吗?
沈晨曦 发表于 2016-4-6 16:52
我也尊敬刘帅,不知道你说的瞎编是啥?
你帖洋洋万字,拧干浊水后,真还不入眼!!
pepper_220 发表于 2016-4-6 18:07
一直没弄明白 张国焘回忆里怎么说只有刘是好人
129师就是4方面军的部队!!
gxw8080 发表于 2016-4-7 11:07
你帖洋洋万字,拧干浊水后,真还不入眼!!
你一个人的眼睛没用,大家和你看法不一样。
pepper_220 发表于 2016-4-6 18:07
一直没弄明白 张国焘回忆里怎么说只有刘是好人
这很简单

张国焘自己就是一个有水平的坏人,所以张国焘最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和他气味差不多的都是坏人
刘气味不同,干净
ggmmgao 发表于 2016-4-7 09:18
一直没搞明白,十大元帅里,有的叫“×老总”或“×总”,有的叫“×帅”,有什么讲究吗?

老总是个旧时称呼,穿上二尺半老百姓就得叫老总。到了我军这里成了资历性称呼,如朱德、彭德怀、贺龙,都当过总司令、总指挥,故称老总。林彪年轻,就习惯称林总,没有老。聂荣臻长期独挡一面,也有了聂总的称呼,像老部下杨成武、刘亚楼等,也称其为聂老总。徐向前长期被称为徐总指挥,后简称徐总,亲密者也称其为徐老总。聂、徐授帅后的通称就是聂帅、徐帅。刘伯承不让人称他为老总或总,所以老部下都叫他刘师长,后来是刘帅。罗荣桓一贯低调谦虚,就没有总的称呼,史叫罗帅。叶剑英一辈子参谋,总不了,就成了叶帅。比较特别的是陈毅,虽然也当过总指挥,但却是红军、新四军地方军区的,名声并不响。他是以新四军陈军长著称的。但时间长了,部下们也都叫他陈老总。
仔细看完了,真真是好文。
个人觉得刘伯承是军人的楷模 打仗好 人品好
老总是个旧时称呼,穿上二尺半老百姓就得叫老总。到了我军这里成了资历性称呼,如朱德、彭德怀、贺龙, ...
叶长期担任总参谋长,为什么不叫叶老总?
ggmmgao 发表于 2016-4-7 16:28
叶长期担任总参谋长,为什么不叫叶老总?
军委总参谋部总参谋长不直接领兵,签署命令均以军委名义,没有历史传承,想叫部下叫老总也难呐。
军委总参谋部总参谋长不直接领兵,签署命令均以军委名义,没有历史传承,想叫部下叫老总也难呐。
确实是这样,他没带过兵,一直没有自己的基干力量!
沈晨曦 发表于 2016-4-7 13:55
你一个人的眼睛没用,大家和你看法不一样。
大家??就这楼里几个?!
gxw8080 发表于 2016-4-7 16:37
大家??就这楼里几个?!
和你比不就是大家吗。你还想代替大家?
刘帅太干净了。
卓然鹤立,必遭人嫉。
老总是个旧时称呼,穿上二尺半老百姓就得叫老总。到了我军这里成了资历性称呼,如朱德、彭德怀、贺龙, ...
北大孔庆东总结过,叫四老三总,三没有
纯粹的军人,几乎可以在任何朝代取得成功!
请教楼主一个小问题:刘伯承为1号,邓小平为2号,林彪我们也都熟知为101,粟裕称502,那么其他大将级以上的重要人物都怎么称呼?毛周朱刘任等又怎么称呼?
fuguocai 发表于 2016-4-7 19:43
请教楼主一个小问题:刘伯承为1号,邓小平为2号,林彪我们也都熟知为101,粟裕称502,那么其他大将级以上的 ...
有史料留下来的才有称呼,没有的自然不知道。毛周任转战陕北时都有代称,李德胜、胡必成、史林。朱德、刘少奇转移到后方,一个化名王楷,一个化名胡服。
看了楼主所有的小传,发现都是明写某人实贬太祖啊。
   有这么狠吗?既然这个人这么一无是处,你写的这些先辈又是为何在他手下工作呢?

写的不错,就是少点含沙射影就好了,但似乎楼主做不到啊。
有史料留下来的才有称呼,没有的自然不知道。毛周任转战陕北时都有代称,李德胜、胡必成、史林。朱德、刘 ...
其他将军和元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