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无人机干部大多是这个士官的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8:28:52
数百次在复杂条件下成功放飞无人机,培养的无人机专业骨干遍布全军。一级军士长巨孝成——

军官学院里的“士官教授”

■本报记者 毛俊 特约记者 付晓辉 通讯员 刘晓诚

人物小传:巨孝成,1972年3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一级军士长,现任陆军军官学院教练勤务团无人机队技师。多次参加重大演习、专项科研和重要安保任务,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多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当选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3月22日,记者赶到陆军军官学院教练勤务团采访巨孝成时,正赶上他给学员上实装操作课。

几架国产无人机旁,肩扛“一道杠”的本科学员们目不转睛看着巨孝成做示范,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解,生怕错过某个细节。

课后,谈起入伍时只有初中学历、现在被学员们称为“士官教授”的巨孝成,学员们钦佩之情溢于言表:“他是全军赫赫有名的‘无人机金牌操控手’!”“他跟无人机打了20多年交道,对装备技战术性能了如指掌,练就了各项数据‘一口清’、电路图表‘一笔成’、装备故障‘一摸准’的硬功夫。”“他闭着眼就能拆装无人机火箭助推器”……

教练勤务团官兵告诉记者,巨孝成工作向来拼命,一年的授课课时不比教授们少。参加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回到学校后,他的拼劲更足了。在他案头,堆放着满是圈圈点点的外军无人机资料;在他心头,萦绕着数易其稿的某型无人机操作教案。

“能不拼么?我可是向习主席立过军令状的!”巨孝成告诉记者,3月13日,习主席亲切接见8位来自基层部队和教学科研一线的军队人大代表时,深情勉励他:“无人机是现代战场的重要作战力量。你们要履行好职责,培养好人才。”巨孝成热血沸腾,大声回答:“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会做好传帮带工作,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与巨孝成搭档授课的教练勤务团上校工程师象雷,对巨孝成更是推崇备至。这不,开口第一句话就让记者吃了一惊:“我是全军无人机专业首批毕业生,当时,巨教员就是我的操作课教员。”等记者定了定神,象雷接着爆料,“不光是我,我们团团长,还有学院无人机教研室主任,都是巨教员带出来的学员。放眼全军,大部分无人机专业干部都是他的学生。”

巨孝成获得好评如潮,可不单单因为资格老。入伍20多年来,他数百次在复杂条件下放飞无人机全部成功。

百无一失的背后,有日积月累的勤学苦练,有缜密精细的隐患排查,还有惊心动魄的险情处置。

一次,无人机完成战场侦测任务后返场。突然,监测无人机飞行状态的视频信号中断,显示屏一片雪花。巨孝成稳住心神,一边研究地图,一边回忆飞机刚才的飞行姿态,随后接连发出指令:“定向”“平飞”“俯冲”……20分钟后,无人机飞了回来,伴随着凌空绽放的洁白伞花稳稳落地,毫发无伤!

去年,学院组织实弹演习。眼看着战事将至,一台发射车吊臂液压系统突发故障,无人机无法吊装上车。领导心急如焚地喊来巨孝成,只见他东瞅瞅西看看,一猫腰钻到车底盘下,拿起工具一通捣鼓。“砰”一声响,发射车猛地一蹿,吊臂动力恢复,现场一片叫好声。

这就是官兵眼里的巨孝成:关键时刻顶大用!

别看巨孝成资格老、技术过硬,不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还当选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可从来没把自己当作特殊人。用他的话说:“强军兴军,任重道远,谁也没资格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说到做到。学院接装某新型无人机,恰逢巨孝成在外地开会。得知无人机被拉到千里之外的演习场,巨孝成出了会场直奔沙场。生怕技术脱节的他,一头扎进机库里,不仅缠着厂方专家学技术,还向先学一步的新兵请教。短短两个月后,该型无人机在巨孝成和战友们手里成功实现“自主飞行”“双机飞行”。

此次“闭关修炼”之后,两个月没进家门的巨孝成回到家中,年幼的女儿问:“爸爸,你今晚在家住吗?”一句话让这个铁打的陕西汉子泪眼婆娑……

近年来,这样的“士官突击”在巨孝成身上频频上演:学院研制某新型无人机,他通过飞控操作反复查找不足,提出的提高起降稳定性建议被课题组采纳;学院无人机系奉命抽选13名专家,担负全军炮兵某型无人机操作骨干集训教学任务,他是专家组成员中唯一一名“兵教头”;他参与编写的某型无人机战斗勤务教材被全军推广,参与起草的无人机操作规范列入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

从一个初中毕业生成长为响当当的“士官教授”,究竟有什么秘诀?巨孝成的回答言简意赅:“一个是细,一个是钻。”

“每个细节都能决定飞行的成败。”巨孝成这句口头禅,许多学员耳熟能详。无人机从发射到回收上百个流程,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给飞行带来巨大隐患。因此,巨孝成早早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好作风。这种作风,从他积累的厚厚一摞专业笔记本中可见一斑。

无人机系教授钱正祥撰写一篇关于无人机发射的论文时,曾为缺少实验数据犯愁。他无意间和巨孝成聊起此事。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天,巨孝成抱来一摞笔记本,翻开一看,数百次无人机飞行数据一应俱全。钱正祥如获至宝,连连感慨:没想到巨孝成心细如发!

“对于一名高技术部队的士官来说,不仅要当好扎根基层的实干家,还要争当桅杆上的瞭望者。”巨孝成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密切跟踪无人机发展动态,先后参与完成“机载电池智能充电器”“车外训练模拟器”等技术革新项目1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加强我军无人机发展的建议。

“习主席强调,要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发挥官兵首创精神,大力弘扬创新文化。这说到我心坎上了。创新型人才,同样可以出于卒伍!”说这话时,巨孝成意气风发。

采访结束时,巨孝成正带领学员做无人机起飞前准备。夕阳西下,鹰隼振翅,昂首飞向未来信息化战场……
http://www.81.cn/jmywyl/2016-04/04/content_6990204.htm数百次在复杂条件下成功放飞无人机,培养的无人机专业骨干遍布全军。一级军士长巨孝成——

军官学院里的“士官教授”

■本报记者 毛俊 特约记者 付晓辉 通讯员 刘晓诚

人物小传:巨孝成,1972年3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一级军士长,现任陆军军官学院教练勤务团无人机队技师。多次参加重大演习、专项科研和重要安保任务,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多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当选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3月22日,记者赶到陆军军官学院教练勤务团采访巨孝成时,正赶上他给学员上实装操作课。

几架国产无人机旁,肩扛“一道杠”的本科学员们目不转睛看着巨孝成做示范,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解,生怕错过某个细节。

课后,谈起入伍时只有初中学历、现在被学员们称为“士官教授”的巨孝成,学员们钦佩之情溢于言表:“他是全军赫赫有名的‘无人机金牌操控手’!”“他跟无人机打了20多年交道,对装备技战术性能了如指掌,练就了各项数据‘一口清’、电路图表‘一笔成’、装备故障‘一摸准’的硬功夫。”“他闭着眼就能拆装无人机火箭助推器”……

教练勤务团官兵告诉记者,巨孝成工作向来拼命,一年的授课课时不比教授们少。参加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回到学校后,他的拼劲更足了。在他案头,堆放着满是圈圈点点的外军无人机资料;在他心头,萦绕着数易其稿的某型无人机操作教案。

“能不拼么?我可是向习主席立过军令状的!”巨孝成告诉记者,3月13日,习主席亲切接见8位来自基层部队和教学科研一线的军队人大代表时,深情勉励他:“无人机是现代战场的重要作战力量。你们要履行好职责,培养好人才。”巨孝成热血沸腾,大声回答:“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会做好传帮带工作,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与巨孝成搭档授课的教练勤务团上校工程师象雷,对巨孝成更是推崇备至。这不,开口第一句话就让记者吃了一惊:“我是全军无人机专业首批毕业生,当时,巨教员就是我的操作课教员。”等记者定了定神,象雷接着爆料,“不光是我,我们团团长,还有学院无人机教研室主任,都是巨教员带出来的学员。放眼全军,大部分无人机专业干部都是他的学生。”

巨孝成获得好评如潮,可不单单因为资格老。入伍20多年来,他数百次在复杂条件下放飞无人机全部成功。

百无一失的背后,有日积月累的勤学苦练,有缜密精细的隐患排查,还有惊心动魄的险情处置。

一次,无人机完成战场侦测任务后返场。突然,监测无人机飞行状态的视频信号中断,显示屏一片雪花。巨孝成稳住心神,一边研究地图,一边回忆飞机刚才的飞行姿态,随后接连发出指令:“定向”“平飞”“俯冲”……20分钟后,无人机飞了回来,伴随着凌空绽放的洁白伞花稳稳落地,毫发无伤!

去年,学院组织实弹演习。眼看着战事将至,一台发射车吊臂液压系统突发故障,无人机无法吊装上车。领导心急如焚地喊来巨孝成,只见他东瞅瞅西看看,一猫腰钻到车底盘下,拿起工具一通捣鼓。“砰”一声响,发射车猛地一蹿,吊臂动力恢复,现场一片叫好声。

这就是官兵眼里的巨孝成:关键时刻顶大用!

别看巨孝成资格老、技术过硬,不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还当选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可从来没把自己当作特殊人。用他的话说:“强军兴军,任重道远,谁也没资格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说到做到。学院接装某新型无人机,恰逢巨孝成在外地开会。得知无人机被拉到千里之外的演习场,巨孝成出了会场直奔沙场。生怕技术脱节的他,一头扎进机库里,不仅缠着厂方专家学技术,还向先学一步的新兵请教。短短两个月后,该型无人机在巨孝成和战友们手里成功实现“自主飞行”“双机飞行”。

此次“闭关修炼”之后,两个月没进家门的巨孝成回到家中,年幼的女儿问:“爸爸,你今晚在家住吗?”一句话让这个铁打的陕西汉子泪眼婆娑……

近年来,这样的“士官突击”在巨孝成身上频频上演:学院研制某新型无人机,他通过飞控操作反复查找不足,提出的提高起降稳定性建议被课题组采纳;学院无人机系奉命抽选13名专家,担负全军炮兵某型无人机操作骨干集训教学任务,他是专家组成员中唯一一名“兵教头”;他参与编写的某型无人机战斗勤务教材被全军推广,参与起草的无人机操作规范列入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

从一个初中毕业生成长为响当当的“士官教授”,究竟有什么秘诀?巨孝成的回答言简意赅:“一个是细,一个是钻。”

“每个细节都能决定飞行的成败。”巨孝成这句口头禅,许多学员耳熟能详。无人机从发射到回收上百个流程,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给飞行带来巨大隐患。因此,巨孝成早早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好作风。这种作风,从他积累的厚厚一摞专业笔记本中可见一斑。

无人机系教授钱正祥撰写一篇关于无人机发射的论文时,曾为缺少实验数据犯愁。他无意间和巨孝成聊起此事。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天,巨孝成抱来一摞笔记本,翻开一看,数百次无人机飞行数据一应俱全。钱正祥如获至宝,连连感慨:没想到巨孝成心细如发!

“对于一名高技术部队的士官来说,不仅要当好扎根基层的实干家,还要争当桅杆上的瞭望者。”巨孝成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密切跟踪无人机发展动态,先后参与完成“机载电池智能充电器”“车外训练模拟器”等技术革新项目1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加强我军无人机发展的建议。

“习主席强调,要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发挥官兵首创精神,大力弘扬创新文化。这说到我心坎上了。创新型人才,同样可以出于卒伍!”说这话时,巨孝成意气风发。

采访结束时,巨孝成正带领学员做无人机起飞前准备。夕阳西下,鹰隼振翅,昂首飞向未来信息化战场……
http://www.81.cn/jmywyl/2016-04/04/content_6990204.htm
不上天的飞行员
人才,要爱护。
我国一定要在无人机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无人机加油,无人飞翼攻击机,无人轰炸机,无人运输机等
一级军士长啊。这就是大熊猫级别的,果然牛逼
要是军队都是这种人才,该多好啊
感觉TG的士官制度有问题,一个唱歌跳舞的文职人员可以戴上将军特有的松枝标志肩章,而保障武器装备战斗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只能当个士官,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嘛。
这个算是标题党了吧,最多也就是陆军炮兵无人机军官的教员,因为其他军种的无人机人才特别是中远程无人机的不可能是陆军学院毕业的。
感觉TG的士官制度有问题,一个唱歌跳舞的文职人员可以戴上将军特有的松枝标志肩章,而保障武器装备战斗力的 ...
这个不是问题,其实这样的士官不少。此类人才基本局限于某个小专业的操作使用层面,靠的是熟能生巧,与真正的专家不完全是一回事。
我们的宣传导向有问题,军队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什么都懂的专家,而是在本岗位上勤学苦练到登峰造极的普通官兵,这才是真正的战斗力。
总想通过贬低某些人来抬高某些人,这样的宣传方式要不得。
这么宣传说明绝大多数情况下士官都比工程师地位底,在中国有一种潜规则的等级关系,在传统工业国家比如德国,技术工人或技师是世袭的,干工人没什么丢脸,技师和工程师在技术上是平等关系,技师说不能这么干可以让工程师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