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穆迪之后 标普也下调中国主权信评展望至负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06:23
来源:新浪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华尔街见闻

原标题:继穆迪之后 标普也下调中国主权信评展望至负面

2016年3月31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今日宣布,将中国主权评级的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标普声明全文如下:
标准普尔评级服务今日宣布,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评级的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与此同时,我们确认中国长期“AA-”和短期“A-1+”的主权信用评级。我们也确认中国长期“cnAAA”和短期“cnA-1+”的大中华区信用体系评级。我们对中国的汇款和可兑换性风险评估(汇兑评估)为“AA-”。

我们调整对中国的评级展望,反映我们预期中国政府信用度面临的经济和金融风险正逐步上升。这是基于我们相信未来五年内中国在经济再平衡方面会取得小幅进展,并且信贷增长会放缓。

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内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将维持在至少6%。然而我们预期政府和企业的财务杠杆会恶化,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可能还会远高于我们认为可持续的30%-35%的水平,这在我们目前主权评级的国家中最高。我们认为,上述预期趋势可能削弱中国经济应对冲击的弹性,限制政府的政策选项,并且增加趋势增长率更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

对中国的评级反映了我们对中国政府在近期闭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重申的改革议程,以及对该国经济增长前景及其强劲的外部指标的看法。除了这些优势,我也权衡中国的一些相对较弱的的信用因素,比如和处于相同主权评级的一些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收入相对较低,透明度较低,信息流动的受限制程度较大。

中国政府正采取措施改善其经济和财政韧性。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中国政府的反腐败运动是改善国家机构和国有企业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未来,这可能提高法治信心,改善私营部门的经营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增强社会契约等。

中国政府对预算体制和金融业继续实施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可能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长期益处。中国政府似乎也示意对于政策重要性较低的国有企业,将允许其通过合并、关闭或违约等方式退出市场,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然而,我们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和深度可能不足以减轻信贷推动经济增长带来的风险。这也是评级展望调整的原因之一。

自上世纪70年底末以来,中国的政策制定使该国获得了持续强劲的经济增长。但部委和国务院之间的协调问题有时会导致不可预测的、突然的政策执行。政府机构也未形成与市场沟通,传递政策意图的有效途径,从而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此外,通常由信息自由流动带来的制衡在中国还有所欠缺。这可能导致资源错配,并引发不满情绪。

我们预期,至少到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保持不低于6%的强劲年增长率,对应不低于5.5%的人均实际GDP年增长率。基于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以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我们预计2019年人均GDP将超过10,000美元,2016年人均GDP预估值为8,200美元。未来三年内,我们预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上升。然而,我们认为国内投资占GDP的比重可能仍将维持在40%以上。我们还预期在此期间中国的信贷增长速度仍将高于名义GDP增长速度,因此我们预期国内信贷对GDP的比率将会从2016年的低于165%升至2019年的180%左右。

上述预期反映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将试图依靠强劲的信贷增长支持公共投资,进而支持经济增长。尽管一些官员对中国债务杠杆的持续上升表示关注,但最新的五年规划要求2016-2020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6.5%左右。我们认为要达成该增长率,这一期间的信贷增速需高于名义GDP增速。

尽管中国的外汇储备下降,但其外部指标仍然是一个支持评级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外汇储备下降的部分原因是人民币贬值预期上升。去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人民币汇率管理机制,令汇率不确定性上升。因此一些私人企业减少或对冲其美元债务,出口商将更多的收入保存为外汇收入。随着汇率政策的信号更加明确,汇率预期调整,由此产生的金融账户流出应会缓解。

中国仍是很大的外部债权人。我们预计公共和金融部门持有的金融资产超过外部债务总额的规模略高于2016年底经常帐收入的100%。与此同时,我们估算中国外部总资产超过外部债务的规模约为其经常帐收入的65%。中国外部流动性头寸也很强劲。我们预期2016-2019中国经常帐盈余将维持在GDP的2.5%以上。我们预计2016-2018年每年的外部融资需求总额对经常帐收入与可用储备的比率将低于60%。

我们认为人民币在全球使用的不断提升,也将增强中国的外部财务弹性。根据国际清算银行2013年9月发布的“三年一度央行调查”,人民币已成为1.7%全球即期外汇交易的其中一方交易货币。随着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公共和私人部门债权人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或将上升。

在未来,我们预期人民币官方储备份额将升至外汇交易份额水平。尽管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下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并不是完全自由浮动的,但过去十年来人民银行扩大了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弹性。依据国际清算银行的估算数据,我们计算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自2011年以来已升值接近21%。

中国正在实施1994年以来最雄心勃勃的财政改革,以改善财政透明度,预算规划和执行,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由于经济环境较弱,改革执行的速度相对较慢。然而,随着上述改革的推进,可能有助于政府管理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伴随而来的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以及降低对土地出售相关收入的依赖。

2016-2019年,我们预计中国政府将把公布的广义政府赤字对GDP的比率维持在3%以内。然而未来两三年内表外借款可能持续。这归因于2015年前所启动项目的融资需求,以及中央政府为支持经济增长所授权的新项目产生的融资需求。因此我们预计这几年每年广义政府债务增长额将介于GDP的3%-4%。

未来几年内由于预期的债务增长,政府债务与GDP的比率可能温和上升。自2015年开始我们已将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偿付责任的债务总额1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5万亿美元,相当于2015年GDP的23.6%)包括在广义政府债务内。此前中国财政部宣布,未来三年内省级政府将发行债券主要用于置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鉴于我们对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以及国内大量流动性令融资成本保持温和(低于收入的5%),我们预计在预测期间内广义政府债务净值对GDP的比率将维持在43%。

尽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财政化提高政府债务数据,但这同时也降低了我们对政府或有负债的估测。那些通过发行政府债券进行置换的融资平台贷款大多来自财务指标较弱的企业。我们认为政府将这些贷款放入自身资产负债表,显著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我们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大体上是可信的、有效的,该国较低的通胀率记录以及对金融业改革的追求就是例证。2016-2019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通胀率可能维持在1%-3%。虽然国务院对利率政策拥有最终发言权,但我们认为人民银行也拥有显著的操作自主性,尤其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这些操作通过大致有效的银行间市场,以及规模很大且快速扩张的国内债券市场,影响经济运行。我们认为去年银行存款利率的自由化是一项重要改革,可能进一步改善中国的货币政策传输作用。

负面展望反映我们认为中国政府信用度面临的经济和金融风险逐步上升,这可能导致今年或明年评级下调。

如果我们认为中国试图以远高于名义GDP增长率的信贷增速维持经济增长率在6.5%或以上的可能性上升,从而使得投资比率高于40%,就可能发生评级下调。上述趋势可能削弱中国经济应对意外冲击的弹性,限制政府的政策选项,提高趋势增长率更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

如果中央政府采取措施放缓信贷增长速度,使之与名义GDP增长率接近,同时有迹象显示经济再平衡步伐快于我们当前的预期,评级可能维持在当前水平。这可能使得投资率降至我们认为更可持续的水平。

如果政府继续实施改革,使得对市场化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依赖大幅提升,则我们认为信用指标维持在当前评级水平的可能性也会上升。提高透明度,改善信息可获得性,深化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以及人民币更多地用于官方储备管理,将支持上述改革。

标普唱空我们无需恐慌的理由

今年3月初,穆迪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a3”,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今天(3月31日),标普也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但确认并保持了AA-的评级。在同一时候,标普也将中国香港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1个月内,国际最知名的两大评级机构一起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在2010年的欧债危机当中,国际评级机构巨大的破坏作用仍历历在目,我们需要为此而恐慌吗?看完这6个理由,这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1展望下调≠评级下调

信用评级是评级机构对主体债务信用等级的评定,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主体偿还债务的能力。评级越高,则主体违约的风险就越小。信用评级既可用以企业,也可用于主权国家,是投资者投资各种形式的债权(比如债券)极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信用评级高的企业,拥有更好的融资条件,融资利率通常也比评级低的企业要低。

信用评级展望是对受评主体在未来18个月内信用状况变化趋势发表意见,主体评级展望一般分为4类:正面、负面、稳定和待定。简单来说,评级展望是对信用评级的补充,提示市场该主体的信用评级可能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虽然信用评级展望极为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评级本身。无论是标普还是穆迪,只是下调了中国的评级展望,但仍维持了中国的信用评级。此外,穆迪Aa3的评级,以及标普AA-的评级,在各自的评级系统中都属于较高的信用评级(都是第二高的大类等级)。

标普等级分类(由高到低):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级和D级。“AA”级至“CCC”级可加上加号(+)和减号(-),表示评级在各主要评级分类中的相对强度。

穆迪分类(由高到低):Aaa级,Aa级(Aa1,Aa2,Aa3),A级(A1,A2,A3),Baa级(Baa1,Baa2,Baa3),Ba级(Ba1,Ba2,Ba2),B级(B1,B2,B3),Caa级(Caa1,Caa2,Caa3),Ca级,C级。

2评级机构≠绝对权威

穆迪和标普都是横行国际金融市场数十年的评级机构,对评级主体甚至有生杀予夺的重大影响力。但这样的影响力,却并不能一定被正确使用。实际上,评级机构不但没有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不对称的情况,反倒在很多情况下扮演“事后诸葛亮”的角色,推升泡沫或者加剧恐慌。这些不光彩的影响,在欧债危机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欧洲债务危机起源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但在这之前,标普和穆迪都没有做到“先知先觉”,两者甚至无一例外地给予了美国国际公司(AIG)及其衍生次贷产品“AAA”的最高评级。而更早之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评级机构也是无动于衷。

欧洲债务危机起源于希腊,始作俑者正是国际评级机构——自2009年12月起,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都是美国企业)接连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致使希腊国债收益率不断飙涨,最终希腊债务危机爆发。随后,三大评级机构又轮番下调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这些落井下石之举,受到欧盟各国政府的口诛笔伐,欧洲甚至一度打算建立自己的评级机构。

此外,评级机构盈利的一部分是通过向被评级主体收费实现的——你给我钱,我会给你一个不好的评级?

对于评级机构的态度,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本月20日的表态最具参考价值:“希腊危机的时候,希腊评级都比我们高。我们不care他的评级。至于和评级机构沟通,不用给他们拜码头。”

本月初,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代表国家发声的新华社曾连续两天发表文章驳斥。

第一次态度还比较温和:穆迪啊,你们的眼光有问题。

第二次就严重得多了:穆迪,你们的信用和操守都有问题!

展望下调≠市场看衰

中国的主权信用等级仍维持稳定,加上评级机构本身的权威性受到严重质疑,所以穆迪和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展望并未给市场带来什么冲击。

3月2日,穆迪先下调展望,但我们看看这些天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情况:

3月2日以来,人民对美元汇率累计从6.5466升值到6.4681的水平,升值幅度高达785个基点(或升值1.2%)——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展望,并没有引发境外投资者抛售人民币,这最能表明市场对人民币以及中国继续看好的态度。

每经小编也留意到,在今天下午标普下调中国评级展望后,离岸人民币不贬反升:

此外,穆迪下调评级展望后,境外的中国主权债务收益率也没有太大波动,境内的上证指数甚至走出了一波11.75%的大涨。

穆迪在下调中国评级展望后的报告中提出,中国可能会出现经济增长、推进改革、市场稳定的政策“三难困境”局面。这样的困境真的就无法克服?

对此,财政部金融司负责人认为,三难困境并不代表无法克服的困境:首先,从经济增长的视角看,经济稳定增长可以为推进改革和市场稳定奠定基础;其次,从推进改革的视角看,推进改革可以为经济增长催生持续动力,有利于保障市场长期稳定运行;第三,从市场稳定的视角看,市场稳定可以为经济增长和推进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债务问题≠债务危机

中国整个经济的杠杆率比较偏高——这是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承认的客观事实,但分解开来理解,中国的债务问题并不严重,也有足够的手段加以化解。

首先,我国政府的负债率约为40%,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均处于较低水平(日本高达247%,美国也超过100%);2016年政府将提高赤字率至3%,考虑到我国政府负债率和财政赤字率,适当提高赤字率仍然安全可行。

其次,对于外界担心的地方政府债务,财政部金融司负责人预计,地方政府债务仍将低于100%的风险警戒线水平,风险总体可控;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地方政府债务将在市场化运行的轨道上逐步消化。

再次,对于企业部门债务偏高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将用市场化办法推动债转股,探索用债转股降低企业杠杆。除了债转股,中国还将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去除一批过剩产能;同时不断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负债率和融资成本。

6投资增长≠完全依赖投资

上述财政部金融司负责人介绍称,目前我国资本形成率在40%以上,比发达国家相对较高,这是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的,仍需要保持一定规模的投资;但在长期内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依赖投资。2013年至2015年,我国资本形成率分别为46.5%、45.9%和43.8%,呈现下降走势。同时,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6.4%,较上年提高了约16个百分点。

还需注意到,我国的投资结构已不断优化,薄弱环节得以补充,新型的PPP模式将大幅提高投资的效率;加上供给侧改革,“双创”带来的创业热潮,中国经济结构将更加优化,投资的重要性整体上将越来越低。

结语:主权信用评级涉及很多方面,不仅包括具体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经济增长、财政收支、外汇储备等“硬指标”,还需要考虑政府体制机制等“软环境”,如政府效率、法治建设等,我们不能忽视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巨大努力和卓越的成效。有了这么多积极的进步,对于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中国评级展望的行为,我们无须恐慌。

穆迪昔日报告让几十家股票暴跌香港证监会怒开千万罚单!

穆迪一纸报告对几十家中国企业发出了“红旗警告”,导致这些股票第二天集体下跌。香港证监会怒了,罚巨款!

香港证券期货事务上诉法庭审裁处(SFAT)31日宣布,对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处以1100万港元罚金,理由是:穆迪在201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对49家中国公司予以红旗警告,导致相关企业股价下跌,此举违反了香港证券期货条例。

上诉法庭在裁决中也说得很明确:“穆迪必须意识到,由于当时备受关注,那份报告会在市场上引起相当大的波澜。更重要的是,它会对那些被出示较多红旗的企业构成沉重打击。”

这还是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自2011年开始监管信贷评级服务以来的首次处罚措施。作为国际机构的穆迪当然不服。于是,一宗纠缠数年的“恩怨情仇”大戏就此开演。

事情要追溯到2011年。7月11日,穆迪发布一份名为《新兴市场公司的“红旗”:中国焦点》(RedFlagsForEmergingMarketCompanies:AFocusonChina)的研报,对香港上市的61家民营企业予以点评,并对其中49家企业出示红旗警告(RedFlags),当中有26家是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企业。

不出意料,第二天,中资民企股在香港市场全军覆没,几乎挤满了跌幅排名前30的榜单,被穆迪点名的几家“高风险”中资概念股全线暴跌。此后,在红旗最多的五家公司中,一家已经崩溃,另一家进入清盘程序。其余三家的股价水平比报告前低了至少50%。

穆迪当时使用了新的测试系统,在5个不同方面设置了20项指标,上市公司有某项指标不符合就被插上红旗。然后,西部水泥被插了12面红旗,佳兆业得了7面小红旗。这份报告涵盖的点挺多,包括公司治理弱点、商业模式不透明、增长速度以及盈利和财务报表有问题。

不巧的是,按照香港法规,从2011年6月1日起,提供信贷评级服务的业务被列为第10类受监管活动,由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进行监管。

“红旗报告”事件发生后,多数被插上红旗的中国民企提出抗议,指责穆迪报告失实。

香港证监会(SFC)则在2014年11月针对上述报告对穆迪处以2300万港元(约合300万美元)罚款,称该机构违反了证监会的行为准则,但并未提供细节。

穆迪不服,在2015年9月的听证会中对上述罚款和香港证监会的公开谴责提起上诉,否认自己有不当行为,称“不同意该报告是误导的,也不同意信用评级服务提供的程序有任何不足之处。”它还称,该报告仅仅是分析企业时的一个有用的“筛选”,并非其常规信用评级行为的一部分。

同时,穆迪还质疑香港证监会的制裁权。也正如人们预料,穆迪也对处罚金额提出了争议。

然而,上述裁决书表明,SFAT认为,这个报告确实构成了穆迪作为评级机构的常规评级活动的一部分,而且,“法庭赞同这些研究活动在香港证监会的职权范围之内,”香港律师楼AndrewWYNg&Co顾问律师MichaelCheng说,

“鉴于上述裁决书,信用评级机构以后将普遍变得更加谨慎。”

但SFAT也没有完全赞成香港证监会的所有主张,因为对穆迪的罚金从最初的2300万港元大幅减半至1100万港元。

不过,穆迪还需要为香港证监会支付60%的法律诉讼费用。

路透社称,穆迪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欣赏SFAT减轻处罚的决定。“不过,穆迪不相信像2011年那份研究报告属于香港证监会的监管范围。穆迪正在考虑其他选择。”

作为一家国际评级机构,这当然不是穆迪第一次大批量对中国企业发布具有警告性质的报告。就在本月初,穆迪将中国38家国有企业及授予评级的子公司、25家金融机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此外,穆迪还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也调降至负面。

对此,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作出了回应。他在本月20日表示,“我们不care他的评级。至于和评级机构沟通,不用给他们拜码头。”

而就在穆迪之后,标普今日也将中国主权信评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而且,还一并将香港评级展望也从稳定降到了负面。

短短几个小时后,香港财政司代理司长陈家强很快回应称,特区政府不认同标普调整评级展望的行动,因为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大陆仍是维持全球经济增长和稳定的主要动力。特区政府也相信,香港会受惠于大陆经济结构的改变。

迄今为止,中国证监会尚未对穆迪和标普的上述行动作出任何反应与评论。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6b967ddf0ffe4bd198f来源:新浪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华尔街见闻

原标题:继穆迪之后 标普也下调中国主权信评展望至负面

2016年3月31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今日宣布,将中国主权评级的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标普声明全文如下:
标准普尔评级服务今日宣布,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评级的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与此同时,我们确认中国长期“AA-”和短期“A-1+”的主权信用评级。我们也确认中国长期“cnAAA”和短期“cnA-1+”的大中华区信用体系评级。我们对中国的汇款和可兑换性风险评估(汇兑评估)为“AA-”。

我们调整对中国的评级展望,反映我们预期中国政府信用度面临的经济和金融风险正逐步上升。这是基于我们相信未来五年内中国在经济再平衡方面会取得小幅进展,并且信贷增长会放缓。

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内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将维持在至少6%。然而我们预期政府和企业的财务杠杆会恶化,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可能还会远高于我们认为可持续的30%-35%的水平,这在我们目前主权评级的国家中最高。我们认为,上述预期趋势可能削弱中国经济应对冲击的弹性,限制政府的政策选项,并且增加趋势增长率更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

对中国的评级反映了我们对中国政府在近期闭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重申的改革议程,以及对该国经济增长前景及其强劲的外部指标的看法。除了这些优势,我也权衡中国的一些相对较弱的的信用因素,比如和处于相同主权评级的一些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收入相对较低,透明度较低,信息流动的受限制程度较大。

中国政府正采取措施改善其经济和财政韧性。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中国政府的反腐败运动是改善国家机构和国有企业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未来,这可能提高法治信心,改善私营部门的经营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增强社会契约等。

中国政府对预算体制和金融业继续实施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可能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长期益处。中国政府似乎也示意对于政策重要性较低的国有企业,将允许其通过合并、关闭或违约等方式退出市场,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然而,我们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和深度可能不足以减轻信贷推动经济增长带来的风险。这也是评级展望调整的原因之一。

自上世纪70年底末以来,中国的政策制定使该国获得了持续强劲的经济增长。但部委和国务院之间的协调问题有时会导致不可预测的、突然的政策执行。政府机构也未形成与市场沟通,传递政策意图的有效途径,从而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此外,通常由信息自由流动带来的制衡在中国还有所欠缺。这可能导致资源错配,并引发不满情绪。

我们预期,至少到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保持不低于6%的强劲年增长率,对应不低于5.5%的人均实际GDP年增长率。基于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以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我们预计2019年人均GDP将超过10,000美元,2016年人均GDP预估值为8,200美元。未来三年内,我们预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上升。然而,我们认为国内投资占GDP的比重可能仍将维持在40%以上。我们还预期在此期间中国的信贷增长速度仍将高于名义GDP增长速度,因此我们预期国内信贷对GDP的比率将会从2016年的低于165%升至2019年的180%左右。

上述预期反映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将试图依靠强劲的信贷增长支持公共投资,进而支持经济增长。尽管一些官员对中国债务杠杆的持续上升表示关注,但最新的五年规划要求2016-2020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6.5%左右。我们认为要达成该增长率,这一期间的信贷增速需高于名义GDP增速。

尽管中国的外汇储备下降,但其外部指标仍然是一个支持评级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外汇储备下降的部分原因是人民币贬值预期上升。去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人民币汇率管理机制,令汇率不确定性上升。因此一些私人企业减少或对冲其美元债务,出口商将更多的收入保存为外汇收入。随着汇率政策的信号更加明确,汇率预期调整,由此产生的金融账户流出应会缓解。

中国仍是很大的外部债权人。我们预计公共和金融部门持有的金融资产超过外部债务总额的规模略高于2016年底经常帐收入的100%。与此同时,我们估算中国外部总资产超过外部债务的规模约为其经常帐收入的65%。中国外部流动性头寸也很强劲。我们预期2016-2019中国经常帐盈余将维持在GDP的2.5%以上。我们预计2016-2018年每年的外部融资需求总额对经常帐收入与可用储备的比率将低于60%。

我们认为人民币在全球使用的不断提升,也将增强中国的外部财务弹性。根据国际清算银行2013年9月发布的“三年一度央行调查”,人民币已成为1.7%全球即期外汇交易的其中一方交易货币。随着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公共和私人部门债权人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或将上升。

在未来,我们预期人民币官方储备份额将升至外汇交易份额水平。尽管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下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并不是完全自由浮动的,但过去十年来人民银行扩大了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弹性。依据国际清算银行的估算数据,我们计算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自2011年以来已升值接近21%。

中国正在实施1994年以来最雄心勃勃的财政改革,以改善财政透明度,预算规划和执行,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由于经济环境较弱,改革执行的速度相对较慢。然而,随着上述改革的推进,可能有助于政府管理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伴随而来的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以及降低对土地出售相关收入的依赖。

2016-2019年,我们预计中国政府将把公布的广义政府赤字对GDP的比率维持在3%以内。然而未来两三年内表外借款可能持续。这归因于2015年前所启动项目的融资需求,以及中央政府为支持经济增长所授权的新项目产生的融资需求。因此我们预计这几年每年广义政府债务增长额将介于GDP的3%-4%。

未来几年内由于预期的债务增长,政府债务与GDP的比率可能温和上升。自2015年开始我们已将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偿付责任的债务总额1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5万亿美元,相当于2015年GDP的23.6%)包括在广义政府债务内。此前中国财政部宣布,未来三年内省级政府将发行债券主要用于置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鉴于我们对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以及国内大量流动性令融资成本保持温和(低于收入的5%),我们预计在预测期间内广义政府债务净值对GDP的比率将维持在43%。

尽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财政化提高政府债务数据,但这同时也降低了我们对政府或有负债的估测。那些通过发行政府债券进行置换的融资平台贷款大多来自财务指标较弱的企业。我们认为政府将这些贷款放入自身资产负债表,显著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我们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大体上是可信的、有效的,该国较低的通胀率记录以及对金融业改革的追求就是例证。2016-2019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通胀率可能维持在1%-3%。虽然国务院对利率政策拥有最终发言权,但我们认为人民银行也拥有显著的操作自主性,尤其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这些操作通过大致有效的银行间市场,以及规模很大且快速扩张的国内债券市场,影响经济运行。我们认为去年银行存款利率的自由化是一项重要改革,可能进一步改善中国的货币政策传输作用。

负面展望反映我们认为中国政府信用度面临的经济和金融风险逐步上升,这可能导致今年或明年评级下调。

如果我们认为中国试图以远高于名义GDP增长率的信贷增速维持经济增长率在6.5%或以上的可能性上升,从而使得投资比率高于40%,就可能发生评级下调。上述趋势可能削弱中国经济应对意外冲击的弹性,限制政府的政策选项,提高趋势增长率更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

如果中央政府采取措施放缓信贷增长速度,使之与名义GDP增长率接近,同时有迹象显示经济再平衡步伐快于我们当前的预期,评级可能维持在当前水平。这可能使得投资率降至我们认为更可持续的水平。

如果政府继续实施改革,使得对市场化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依赖大幅提升,则我们认为信用指标维持在当前评级水平的可能性也会上升。提高透明度,改善信息可获得性,深化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以及人民币更多地用于官方储备管理,将支持上述改革。

标普唱空我们无需恐慌的理由

今年3月初,穆迪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a3”,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今天(3月31日),标普也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但确认并保持了AA-的评级。在同一时候,标普也将中国香港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1个月内,国际最知名的两大评级机构一起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在2010年的欧债危机当中,国际评级机构巨大的破坏作用仍历历在目,我们需要为此而恐慌吗?看完这6个理由,这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1展望下调≠评级下调

信用评级是评级机构对主体债务信用等级的评定,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主体偿还债务的能力。评级越高,则主体违约的风险就越小。信用评级既可用以企业,也可用于主权国家,是投资者投资各种形式的债权(比如债券)极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信用评级高的企业,拥有更好的融资条件,融资利率通常也比评级低的企业要低。

信用评级展望是对受评主体在未来18个月内信用状况变化趋势发表意见,主体评级展望一般分为4类:正面、负面、稳定和待定。简单来说,评级展望是对信用评级的补充,提示市场该主体的信用评级可能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虽然信用评级展望极为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评级本身。无论是标普还是穆迪,只是下调了中国的评级展望,但仍维持了中国的信用评级。此外,穆迪Aa3的评级,以及标普AA-的评级,在各自的评级系统中都属于较高的信用评级(都是第二高的大类等级)。

标普等级分类(由高到低):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级和D级。“AA”级至“CCC”级可加上加号(+)和减号(-),表示评级在各主要评级分类中的相对强度。

穆迪分类(由高到低):Aaa级,Aa级(Aa1,Aa2,Aa3),A级(A1,A2,A3),Baa级(Baa1,Baa2,Baa3),Ba级(Ba1,Ba2,Ba2),B级(B1,B2,B3),Caa级(Caa1,Caa2,Caa3),Ca级,C级。

2评级机构≠绝对权威

穆迪和标普都是横行国际金融市场数十年的评级机构,对评级主体甚至有生杀予夺的重大影响力。但这样的影响力,却并不能一定被正确使用。实际上,评级机构不但没有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不对称的情况,反倒在很多情况下扮演“事后诸葛亮”的角色,推升泡沫或者加剧恐慌。这些不光彩的影响,在欧债危机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欧洲债务危机起源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但在这之前,标普和穆迪都没有做到“先知先觉”,两者甚至无一例外地给予了美国国际公司(AIG)及其衍生次贷产品“AAA”的最高评级。而更早之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评级机构也是无动于衷。

欧洲债务危机起源于希腊,始作俑者正是国际评级机构——自2009年12月起,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都是美国企业)接连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致使希腊国债收益率不断飙涨,最终希腊债务危机爆发。随后,三大评级机构又轮番下调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这些落井下石之举,受到欧盟各国政府的口诛笔伐,欧洲甚至一度打算建立自己的评级机构。

此外,评级机构盈利的一部分是通过向被评级主体收费实现的——你给我钱,我会给你一个不好的评级?

对于评级机构的态度,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本月20日的表态最具参考价值:“希腊危机的时候,希腊评级都比我们高。我们不care他的评级。至于和评级机构沟通,不用给他们拜码头。”

本月初,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代表国家发声的新华社曾连续两天发表文章驳斥。

第一次态度还比较温和:穆迪啊,你们的眼光有问题。

第二次就严重得多了:穆迪,你们的信用和操守都有问题!

展望下调≠市场看衰

中国的主权信用等级仍维持稳定,加上评级机构本身的权威性受到严重质疑,所以穆迪和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展望并未给市场带来什么冲击。

3月2日,穆迪先下调展望,但我们看看这些天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情况:

3月2日以来,人民对美元汇率累计从6.5466升值到6.4681的水平,升值幅度高达785个基点(或升值1.2%)——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展望,并没有引发境外投资者抛售人民币,这最能表明市场对人民币以及中国继续看好的态度。

每经小编也留意到,在今天下午标普下调中国评级展望后,离岸人民币不贬反升:

此外,穆迪下调评级展望后,境外的中国主权债务收益率也没有太大波动,境内的上证指数甚至走出了一波11.75%的大涨。

穆迪在下调中国评级展望后的报告中提出,中国可能会出现经济增长、推进改革、市场稳定的政策“三难困境”局面。这样的困境真的就无法克服?

对此,财政部金融司负责人认为,三难困境并不代表无法克服的困境:首先,从经济增长的视角看,经济稳定增长可以为推进改革和市场稳定奠定基础;其次,从推进改革的视角看,推进改革可以为经济增长催生持续动力,有利于保障市场长期稳定运行;第三,从市场稳定的视角看,市场稳定可以为经济增长和推进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债务问题≠债务危机

中国整个经济的杠杆率比较偏高——这是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承认的客观事实,但分解开来理解,中国的债务问题并不严重,也有足够的手段加以化解。

首先,我国政府的负债率约为40%,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均处于较低水平(日本高达247%,美国也超过100%);2016年政府将提高赤字率至3%,考虑到我国政府负债率和财政赤字率,适当提高赤字率仍然安全可行。

其次,对于外界担心的地方政府债务,财政部金融司负责人预计,地方政府债务仍将低于100%的风险警戒线水平,风险总体可控;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地方政府债务将在市场化运行的轨道上逐步消化。

再次,对于企业部门债务偏高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将用市场化办法推动债转股,探索用债转股降低企业杠杆。除了债转股,中国还将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去除一批过剩产能;同时不断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负债率和融资成本。

6投资增长≠完全依赖投资

上述财政部金融司负责人介绍称,目前我国资本形成率在40%以上,比发达国家相对较高,这是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的,仍需要保持一定规模的投资;但在长期内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依赖投资。2013年至2015年,我国资本形成率分别为46.5%、45.9%和43.8%,呈现下降走势。同时,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6.4%,较上年提高了约16个百分点。

还需注意到,我国的投资结构已不断优化,薄弱环节得以补充,新型的PPP模式将大幅提高投资的效率;加上供给侧改革,“双创”带来的创业热潮,中国经济结构将更加优化,投资的重要性整体上将越来越低。

结语:主权信用评级涉及很多方面,不仅包括具体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经济增长、财政收支、外汇储备等“硬指标”,还需要考虑政府体制机制等“软环境”,如政府效率、法治建设等,我们不能忽视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巨大努力和卓越的成效。有了这么多积极的进步,对于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中国评级展望的行为,我们无须恐慌。

穆迪昔日报告让几十家股票暴跌香港证监会怒开千万罚单!

穆迪一纸报告对几十家中国企业发出了“红旗警告”,导致这些股票第二天集体下跌。香港证监会怒了,罚巨款!

香港证券期货事务上诉法庭审裁处(SFAT)31日宣布,对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处以1100万港元罚金,理由是:穆迪在201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对49家中国公司予以红旗警告,导致相关企业股价下跌,此举违反了香港证券期货条例。

上诉法庭在裁决中也说得很明确:“穆迪必须意识到,由于当时备受关注,那份报告会在市场上引起相当大的波澜。更重要的是,它会对那些被出示较多红旗的企业构成沉重打击。”

这还是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自2011年开始监管信贷评级服务以来的首次处罚措施。作为国际机构的穆迪当然不服。于是,一宗纠缠数年的“恩怨情仇”大戏就此开演。

事情要追溯到2011年。7月11日,穆迪发布一份名为《新兴市场公司的“红旗”:中国焦点》(RedFlagsForEmergingMarketCompanies:AFocusonChina)的研报,对香港上市的61家民营企业予以点评,并对其中49家企业出示红旗警告(RedFlags),当中有26家是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企业。

不出意料,第二天,中资民企股在香港市场全军覆没,几乎挤满了跌幅排名前30的榜单,被穆迪点名的几家“高风险”中资概念股全线暴跌。此后,在红旗最多的五家公司中,一家已经崩溃,另一家进入清盘程序。其余三家的股价水平比报告前低了至少50%。

穆迪当时使用了新的测试系统,在5个不同方面设置了20项指标,上市公司有某项指标不符合就被插上红旗。然后,西部水泥被插了12面红旗,佳兆业得了7面小红旗。这份报告涵盖的点挺多,包括公司治理弱点、商业模式不透明、增长速度以及盈利和财务报表有问题。

不巧的是,按照香港法规,从2011年6月1日起,提供信贷评级服务的业务被列为第10类受监管活动,由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进行监管。

“红旗报告”事件发生后,多数被插上红旗的中国民企提出抗议,指责穆迪报告失实。

香港证监会(SFC)则在2014年11月针对上述报告对穆迪处以2300万港元(约合300万美元)罚款,称该机构违反了证监会的行为准则,但并未提供细节。

穆迪不服,在2015年9月的听证会中对上述罚款和香港证监会的公开谴责提起上诉,否认自己有不当行为,称“不同意该报告是误导的,也不同意信用评级服务提供的程序有任何不足之处。”它还称,该报告仅仅是分析企业时的一个有用的“筛选”,并非其常规信用评级行为的一部分。

同时,穆迪还质疑香港证监会的制裁权。也正如人们预料,穆迪也对处罚金额提出了争议。

然而,上述裁决书表明,SFAT认为,这个报告确实构成了穆迪作为评级机构的常规评级活动的一部分,而且,“法庭赞同这些研究活动在香港证监会的职权范围之内,”香港律师楼AndrewWYNg&Co顾问律师MichaelCheng说,

“鉴于上述裁决书,信用评级机构以后将普遍变得更加谨慎。”

但SFAT也没有完全赞成香港证监会的所有主张,因为对穆迪的罚金从最初的2300万港元大幅减半至1100万港元。

不过,穆迪还需要为香港证监会支付60%的法律诉讼费用。

路透社称,穆迪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欣赏SFAT减轻处罚的决定。“不过,穆迪不相信像2011年那份研究报告属于香港证监会的监管范围。穆迪正在考虑其他选择。”

作为一家国际评级机构,这当然不是穆迪第一次大批量对中国企业发布具有警告性质的报告。就在本月初,穆迪将中国38家国有企业及授予评级的子公司、25家金融机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此外,穆迪还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也调降至负面。

对此,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作出了回应。他在本月20日表示,“我们不care他的评级。至于和评级机构沟通,不用给他们拜码头。”

而就在穆迪之后,标普今日也将中国主权信评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而且,还一并将香港评级展望也从稳定降到了负面。

短短几个小时后,香港财政司代理司长陈家强很快回应称,特区政府不认同标普调整评级展望的行动,因为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大陆仍是维持全球经济增长和稳定的主要动力。特区政府也相信,香港会受惠于大陆经济结构的改变。

迄今为止,中国证监会尚未对穆迪和标普的上述行动作出任何反应与评论。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6b967ddf0ffe4bd198f
别说了,土鳖已输
意料之中的
国际评级机构主要是看两个
一个是央行金融工具
一个是政府负债
中国的政府债务一直在评级机构那里不好看
但是没有根本影响
可是去年年底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开始逐渐吃力
这个叠加在负债问题上就出现了效果
那时候就很多人预测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要下调了
你折腾了那么多万亿和人民币升值贬值的把戏
以为可以一直玩下去吗?
不要怕,我们有大公国际,我们自己来评级。。。
展望而已~但是并不奇怪吧~
产业升级本身就是伴随着风险的而且房地产和政府债务也有点因素存在~
几年前调高时没人说是阴谋...只是调低一个展望就说敌对势力...
听说中国的信用评级和希腊的一样
中国必须低嘛
如果是美帝和土鳖就经济形势换个位置,怕是早就被打入垃圾级了。
主要看别人下一步搞啥?一天扯这个,都没脑子了,金
标普当年还调低MD的评级呢,想当年CD那个跳的欢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