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究竟是商都还是夏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36:21
之前看到某些论坛引述许宏的所谓“二里头遗址早商说”来驳斥所谓夏都说的问题,正本清源一下,介绍许宏的原文以正视听。先扒一扒二里头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 。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
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揭示了1号、2号宫殿基址,发现了青铜冶铸遗址,清理了不同等级的墓葬,确定了遗址的都邑性质。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发掘铸铜作坊遗址;发现了多处建筑遗址和墓葬,出土大量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绿松石器等。
20世纪90年代至今对宫殿区进行系统钻探与重点发掘,发现并清理大型建筑基址数座;对宫殿区及其附近的道路进行了追探,在宫殿区外围,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大路;2003年春季,对已发现的道路进行了解剖发掘,并发现了宫城城墙;2004年,又在宫城以南发现了另一堵始建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的大型夯土墙以及绿松石器制造作坊等重要遗存。2011年,一座保存很好的早期大型夯土基址被发掘。此基址台基坐北朝南,总面积超过2100平方米,由至少三进院落及东围墙、东庑组成,至少经过三次修建或增建。考古人员推断,其年代为二里头文化第二期,距今3600年至3700年,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多院落大型宫室建筑遗址。宏伟的1号宫殿建筑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根据出土的遗迹现象,可以将1号宫殿建筑基址的主殿复原成一个“四阿重屋”式的殿堂,殿前有数百平方米的广庭。基址四周有回廊。大门位于南墙的中部,其间有3条通道。这样的宫殿建筑只有掌握了大量劳动力的统治者才能建成。由此也可证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建筑,虽时代较早,但其形制和结构都已经比较完善,其建筑格局被后世所沿用,开创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先河。在宫城东北部、宫室建筑群以北发现的一处巨型坑,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为探索偃师商城相关祭祀制度的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里头遗址的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具有中轴线规划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慎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它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且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营建规制与其一脉相承的都邑遗址,其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许多形制为后世沿用。
都邑主干道网位于宫殿区的外围。已发现的四条大路垂直相交,略呈井字形,显现出方正规矩的布局。保存最好的宫殿区东侧大路已知长度近700米。大路一般宽10余米,最宽处达20米,相当于现代的4车道公路。这几条大道的使用时间均较长,由二里头文化早期沿用至最晚期。这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网。
在宫殿区大路发现的车辙痕,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车辙遗迹,将中国双轮车的出现时间上推至二里头文化早期,这在东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里头遗址的青铜爵、青铜斝形制古朴庄重,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容器,用合范法铸造。这些青铜器的铸造,标志着中国青铜器铸造进入了新纪元。这里出土的青铜器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青铜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遗址中还出土数件镶嵌绿松石的兽面铜牌饰,制作精美,表现出了极其熟练的镶嵌技术,是中国最早的铜镶玉石制品,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贵族墓出土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全长逾70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的细小绿松石片粘嵌而成,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具有极高的价值。其他铜器还有生产工具刀、锛、凿等;武器戈、戚、镞等;乐器铃等。二里头遗址的玉器数量丰富,风格独具,器形有圭、璋、琮、钺、刀和柄形饰等,多为礼器。

以上的论断意义不言而喻。

以下是许宏意见:
在自二里头遗址发现以来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围绕其究竟属夏王朝抑或商王朝都邑的讨论成为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议题。众所周知,1959 年,著名古史学家徐旭生先生在率队踏查“夏墟”的过程中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但却依据古典文献的记述,推断其“为商汤都城的可能性不小”。这是“二里头商都说”的最早提出,在当时的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此后十几年时间里学界的基本“共识”。
20 世纪70 年代后期,邹衡先生首倡“二里头夏都说”,引发两种主要观点间的激烈交锋。80年代后期至90 年代,“夏都说”逐渐取代“商都说”,成为学界的新“共识”。
在学术研究范畴,作为主流观点的推论和假说,属于当时多数学者倾向的“最优解”而非“唯一解”或定论,它们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游移不定的态势,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其实,从总体上看,“商都说”和“夏都说”在认知前提和思路方法上大同小异。各方都认为后世文献(大多属东周至汉代) 中至少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属于“信史”;而某一考古遗存应当甚至肯定是某族或某一王朝的遗存。在这一前提下,指认相关考古学遗存究竟属夏还是属商,甚至论证具体的历史事件如商汤伐夏在考古学上的反映等。其不同之处则仅仅是哪条文献为信史,哪种考古学遗存属于某族某王朝而已。
在“二里头夏都说”成为主流观点后,仍有学者坚持“二里头商都说”直到90 年代,甚至一直未改变其观点。因而,“二里头商都说”并非新观点。
署名笔者,实由编者缩写并拟题的《“共识”与“假说”——关于二里头遗址为早商都邑的新观点》一文(《中国文物报》2015 年11 月6 日) 的提法不确。具体详见拙文《关于二里头为早商都邑的假说》(《南方文物》2015年第3 期)。
早在2009 年,笔者在个人博客上就推出了关于“二里头商假说”的系列博文。当时即言明系“抛砖之论”,“把想法先提出供批判”而已。笔者仍持“有条件的不可知论”(即主张没有甲骨文一类当时的自证性文书资料出土,不可能解决都邑的族属和王朝归属问题),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二里头都邑性质的任何假说所代表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
去年,笔者主编的《夏商都邑与文化》系列文集出版,保留了“二里头与偃师商城的兴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王朝更替——夏商革命的说法,不能不说仍是最能自圆其说的假说”这一评价。那是因为笔者以为这与重提“二里头商都说”并无矛盾:各种假说所代表的可能性本来就是不排他的。“商都说”和“夏都说”既然都属不排他的推论假说,那它们之间就没有矛盾。50%和99%的可能性,并非质的差别。既然暂时无法确证,那么任何反证旁证乃至另外的可能性,笔者都是认可接受的。如果不认为中国史前和原史时代(前殷墟时代) 的都邑性质问题已被证实、已可定论而绝无其他的可能性,那么这里重提的“二里头商都说”,是否就有与其他假说共存的合理性。
要之,笔者关于“二里头商都说”的思考,不过是在新的时点上,对既有重要假说之一所代表的可能性的提示而已。显然,其中所显现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学术史视角下的二里头“商都说”与“夏都说”2015年11月23日 中国文物报 作者:许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假说并非定论,科学难言主流。在这方面,许宏研究员和众多考古爱好者的意见还是一致的。
至于二里头的定性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现。之前看到某些论坛引述许宏的所谓“二里头遗址早商说”来驳斥所谓夏都说的问题,正本清源一下,介绍许宏的原文以正视听。先扒一扒二里头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 。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
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揭示了1号、2号宫殿基址,发现了青铜冶铸遗址,清理了不同等级的墓葬,确定了遗址的都邑性质。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发掘铸铜作坊遗址;发现了多处建筑遗址和墓葬,出土大量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绿松石器等。
20世纪90年代至今对宫殿区进行系统钻探与重点发掘,发现并清理大型建筑基址数座;对宫殿区及其附近的道路进行了追探,在宫殿区外围,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大路;2003年春季,对已发现的道路进行了解剖发掘,并发现了宫城城墙;2004年,又在宫城以南发现了另一堵始建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的大型夯土墙以及绿松石器制造作坊等重要遗存。2011年,一座保存很好的早期大型夯土基址被发掘。此基址台基坐北朝南,总面积超过2100平方米,由至少三进院落及东围墙、东庑组成,至少经过三次修建或增建。考古人员推断,其年代为二里头文化第二期,距今3600年至3700年,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多院落大型宫室建筑遗址。宏伟的1号宫殿建筑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根据出土的遗迹现象,可以将1号宫殿建筑基址的主殿复原成一个“四阿重屋”式的殿堂,殿前有数百平方米的广庭。基址四周有回廊。大门位于南墙的中部,其间有3条通道。这样的宫殿建筑只有掌握了大量劳动力的统治者才能建成。由此也可证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建筑,虽时代较早,但其形制和结构都已经比较完善,其建筑格局被后世所沿用,开创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先河。在宫城东北部、宫室建筑群以北发现的一处巨型坑,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为探索偃师商城相关祭祀制度的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里头遗址的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具有中轴线规划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慎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它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且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营建规制与其一脉相承的都邑遗址,其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许多形制为后世沿用。
都邑主干道网位于宫殿区的外围。已发现的四条大路垂直相交,略呈井字形,显现出方正规矩的布局。保存最好的宫殿区东侧大路已知长度近700米。大路一般宽10余米,最宽处达20米,相当于现代的4车道公路。这几条大道的使用时间均较长,由二里头文化早期沿用至最晚期。这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网。
在宫殿区大路发现的车辙痕,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车辙遗迹,将中国双轮车的出现时间上推至二里头文化早期,这在东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里头遗址的青铜爵、青铜斝形制古朴庄重,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容器,用合范法铸造。这些青铜器的铸造,标志着中国青铜器铸造进入了新纪元。这里出土的青铜器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青铜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遗址中还出土数件镶嵌绿松石的兽面铜牌饰,制作精美,表现出了极其熟练的镶嵌技术,是中国最早的铜镶玉石制品,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贵族墓出土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全长逾70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的细小绿松石片粘嵌而成,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具有极高的价值。其他铜器还有生产工具刀、锛、凿等;武器戈、戚、镞等;乐器铃等。二里头遗址的玉器数量丰富,风格独具,器形有圭、璋、琮、钺、刀和柄形饰等,多为礼器。

以上的论断意义不言而喻。

以下是许宏意见:
在自二里头遗址发现以来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围绕其究竟属夏王朝抑或商王朝都邑的讨论成为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议题。众所周知,1959 年,著名古史学家徐旭生先生在率队踏查“夏墟”的过程中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但却依据古典文献的记述,推断其“为商汤都城的可能性不小”。这是“二里头商都说”的最早提出,在当时的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此后十几年时间里学界的基本“共识”。
20 世纪70 年代后期,邹衡先生首倡“二里头夏都说”,引发两种主要观点间的激烈交锋。80年代后期至90 年代,“夏都说”逐渐取代“商都说”,成为学界的新“共识”。
在学术研究范畴,作为主流观点的推论和假说,属于当时多数学者倾向的“最优解”而非“唯一解”或定论,它们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游移不定的态势,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其实,从总体上看,“商都说”和“夏都说”在认知前提和思路方法上大同小异。各方都认为后世文献(大多属东周至汉代) 中至少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属于“信史”;而某一考古遗存应当甚至肯定是某族或某一王朝的遗存。在这一前提下,指认相关考古学遗存究竟属夏还是属商,甚至论证具体的历史事件如商汤伐夏在考古学上的反映等。其不同之处则仅仅是哪条文献为信史,哪种考古学遗存属于某族某王朝而已。
在“二里头夏都说”成为主流观点后,仍有学者坚持“二里头商都说”直到90 年代,甚至一直未改变其观点。因而,“二里头商都说”并非新观点。
署名笔者,实由编者缩写并拟题的《“共识”与“假说”——关于二里头遗址为早商都邑的新观点》一文(《中国文物报》2015 年11 月6 日) 的提法不确。具体详见拙文《关于二里头为早商都邑的假说》(《南方文物》2015年第3 期)。
早在2009 年,笔者在个人博客上就推出了关于“二里头商假说”的系列博文。当时即言明系“抛砖之论”,“把想法先提出供批判”而已。笔者仍持“有条件的不可知论”(即主张没有甲骨文一类当时的自证性文书资料出土,不可能解决都邑的族属和王朝归属问题),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二里头都邑性质的任何假说所代表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
去年,笔者主编的《夏商都邑与文化》系列文集出版,保留了“二里头与偃师商城的兴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王朝更替——夏商革命的说法,不能不说仍是最能自圆其说的假说”这一评价。那是因为笔者以为这与重提“二里头商都说”并无矛盾:各种假说所代表的可能性本来就是不排他的。“商都说”和“夏都说”既然都属不排他的推论假说,那它们之间就没有矛盾。50%和99%的可能性,并非质的差别。既然暂时无法确证,那么任何反证旁证乃至另外的可能性,笔者都是认可接受的。如果不认为中国史前和原史时代(前殷墟时代) 的都邑性质问题已被证实、已可定论而绝无其他的可能性,那么这里重提的“二里头商都说”,是否就有与其他假说共存的合理性。
要之,笔者关于“二里头商都说”的思考,不过是在新的时点上,对既有重要假说之一所代表的可能性的提示而已。显然,其中所显现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学术史视角下的二里头“商都说”与“夏都说”2015年11月23日 中国文物报 作者:许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假说并非定论,科学难言主流。在这方面,许宏研究员和众多考古爱好者的意见还是一致的。
至于二里头的定性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现。
忘记链接了:http://ex.cssn.cn/kgx/kgdt/201511/t20151123_2707348.shtml
还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29cae10102vr5q.html
算是网文还是博文呢?
第二自然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考古遗址的真实性勿容置疑。
现在的二里头遗址属于夏中期,是夏都,在此遗址的下方,还有一更早城市,属于夏早期,但不是夏都。


其实,二里头夏商之争看起来很热闹,其实没多大惊奇。

因为,根据我的研究,在白马寺以东,洛水以北,有一公元前3500年建立的大型城市遗址,它远远早于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商城遗址。现在,我还没有绝对把握,不敢多说。但,这个贴子是全世界第一次公开提到这个城市。

其实,二里头夏商之争看起来很热闹,其实没多大惊奇。

因为,根据我的研究,在白马寺以东,洛水以北,有一公元前3500年建立的大型城市遗址,它远远早于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商城遗址。现在,我还没有绝对把握,不敢多说。但,这个贴子是全世界第一次公开提到这个城市。


说“夏”都太武断了吧

夏、商都是后世给的称呼,并不是对应国家的自称,但是“商”所指的那个国家很明确,所以讨论研究是不是早“商”的都城很正常

但是“夏”只能说是对应那个年代的,并不能说是对应“夏”所指的那个国家的
夏的范围在哪里、那些遗址是夏的还只能推测,没有像殷墟这样所指明确,那么出现一个那个时代的城池遗址,只能说“夏”时期不能说“夏”都,那个年代那么多方国、城邦,要考证的东西还太多太多

说“夏”都太武断了吧

夏、商都是后世给的称呼,并不是对应国家的自称,但是“商”所指的那个国家很明确,所以讨论研究是不是早“商”的都城很正常

但是“夏”只能说是对应那个年代的,并不能说是对应“夏”所指的那个国家的
夏的范围在哪里、那些遗址是夏的还只能推测,没有像殷墟这样所指明确,那么出现一个那个时代的城池遗址,只能说“夏”时期不能说“夏”都,那个年代那么多方国、城邦,要考证的东西还太多太多
ertert 发表于 2016-3-17 06:14
现在的二里头遗址属于夏中期,是夏都,在此遗址的下方,还有一更早城市,属于夏早期,但不是夏都。
二里头考古负责人,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许宏的观点是没有证据是夏,也没有证据不是夏,但中国文明的源头之一是这里没错。
二里头考古负责人,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许宏的观点是没有证据是夏,也没有证据不是夏,但中国文明的源头之 ...
看你怎么定义文明的源头了。


既然甲骨文没夏,那么史籍里最早是什么时候有夏的
虞是什么时候
◆ 《国语·郑语》云:“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 《国语·鲁语上》云:“故有虞氏谛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谛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谛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谛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
◆《墨子·明鬼下》云:“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
◆《墨子·非命下》云:“子胡不尚考之乎商、周、虞、夏之记?”
◆《周礼·考工记》云:“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
◆《礼记·明堂位》云:“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韩诗外传》云:“虞夏有传政,不如商、周之察也。”   
◆《商君书·开塞》云:“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上不及虞夏之际,而下不修汤武。”   
◆《慎子·逸文》云:“孔子云:有虞氏不赏不罚,夏后氏赏而不罚,殷人罚而不赏,周人赏且罚。”
◆《吕氏春秋·审应览》云:“今虞、夏、殷、周无存者。”

《韩非子·显学》载:“虞夏二千余岁”
《国语》上说: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
根据《国语》、《左传》等史料记载,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有:幕、穷蝉、敬康、句芒、虫乔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等15个名号。

既然甲骨文没夏,那么史籍里最早是什么时候有夏的
虞是什么时候
◆ 《国语·郑语》云:“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 《国语·鲁语上》云:“故有虞氏谛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谛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谛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谛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
◆《墨子·明鬼下》云:“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
◆《墨子·非命下》云:“子胡不尚考之乎商、周、虞、夏之记?”
◆《周礼·考工记》云:“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
◆《礼记·明堂位》云:“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韩诗外传》云:“虞夏有传政,不如商、周之察也。”   
◆《商君书·开塞》云:“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上不及虞夏之际,而下不修汤武。”   
◆《慎子·逸文》云:“孔子云:有虞氏不赏不罚,夏后氏赏而不罚,殷人罚而不赏,周人赏且罚。”
◆《吕氏春秋·审应览》云:“今虞、夏、殷、周无存者。”

《韩非子·显学》载:“虞夏二千余岁”
《国语》上说: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
根据《国语》、《左传》等史料记载,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有:幕、穷蝉、敬康、句芒、虫乔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等15个名号。


三皇五帝的混乱

五氏
一、有巢氏
二、燧人氏
三、伏羲氏
四、女娲氏
五、神农氏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共工氏、祝融氏七个名号均被中国古人列为三皇之一,只是组合不同而已。

三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皇、地皇、泰皇”

《史记·补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纪》:“天皇、地皇、人皇。”

《太平御览》引《春秋纬》:“天皇、地皇、人皇。”

《尚书大传》:“燧人、伏羲、神农。”

《白虎通义·号》:“伏羲、神农、祝融。”

《风俗通义·皇霸》第一,引《春秋纬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

《帝王世纪》:“伏羲、神农、黄帝。”

《辞海》合订本:“最后一说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经济生活发展情况。”

折叠三皇来历

(1)天皇、地皇、泰皇(《史记》)

(2)天皇、地皇、人皇(《太平御览》)

(3)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白虎通义》)

(4)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5)伏羲、祝融、神农(《白虎通义》)

(6)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记》)

(7)盘古、女娲、伏羲(民间传说)

(8)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三字经》)

(9)伏羲、神农、黄帝(《帝王世纪》、《古微书》)

【出处】:(1) 伏羲、神农、黄帝。《周礼·春官·外史》:“﹝外史﹞掌 三皇 五帝 之书。” 郑玄注:“ 楚灵王 所谓《三坟》、《五典》。” 孔颖达疏:“《三坟》,三皇时书。”按,孔安国 《书序》云:“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庄子·天运》:“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成玄英疏:“ 三皇者,伏羲、神农、黄帝也。”

【出处】:(2) 伏羲、神农、女娲 。《吕氏春秋·用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 高诱 注:“三皇,伏羲、神农、女娲也。”

【出处】:(3) 伏羲、神农、燧人 。 汉班固《白虎通义·号》:“三皇 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

【出处】:(4) 伏羲、神农、祝融 。 汉 班固 《白虎通义·号》:“《礼》曰: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

【出处】:(5) 天皇、地皇、泰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出处】:(6) 天皇、地皇、人皇 。《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春秋纬》:“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九州,长天下也。”


五帝

①黄帝、颛(读“专”音)顼(读“须”音)、帝喾(读“库”音)、尧、舜(《大戴礼记》);

②庖牺、神农、黄帝、尧(读“摇”音)、舜(《战国策》);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④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伏羲,又称庖羲。据说他是个大发明家,“始作八卦”,“作结绳而为网罟”。这是两件大的发明创造。当然,社会出现这样的新事物,是由于人们集体劳动的结果,而不会是某个“圣人”的恩赐。但这个传说告诉我们,那个伏羲氏族开始使用一种记事符号,又懂得制网捕鱼了。

女娲的主要业绩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据说,在这以前,天塌地陷,灾害不息,经过她老人家的工作,一切就序了。她也就成了传说中整理天地的神。这个故事反映了远古人类与自然界的艰苦斗争。

神农是传说个主掌稼穑(jià sè)的土神。大概是指原始社会农业开始发展的氏族名称。据记载,当初人们吃生肉,喝兽血,穿兽皮。神农认为人们这样生活下去,是难以维持的。于是,他“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实际上农业生产知识是上古人类实践经验的积累。神农并无其人。后来人们推测,神农氏的事迹,大致反映相当子母系氏族制繁荣时期的社会情况。

传说中的五位上古帝王,文书记载很不一致。他们活动的时代可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制,或原始社会末期了。

太皞,也称为太昊,姓风。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他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炎帝,姓姜。相传他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首领。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渭河流域,后来进入黄河中游,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言,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腮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战的强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场。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黄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了“指南车”辨别方向。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子”。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传说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过着不定居的游牧生活,打败蚩尤后又与炎帝族在阪泉发生三次大战。黄帝统率以熊、罴、貔、貅、虎等野兽为图腾的氏族参加战斗,打败了炎帝部落,进入黄河流域。从此,黄帝部落定居中原,并很快发展起来。史书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说明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联盟。黄帝后代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后来,中国人自称是“黄帝子孙”。

正是这个原因,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绩,说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箭,染五色衣裳。他让妻子嫘祖教人民养蚕。他命令大臣仓颉造文字,大挠造干支,伶伦制作乐器等等。这些传说不大可靠,我们只能理解为黄帝时代生产工具大有进步。

少皞, 也叫少昊,姓己,名挚,号穷桑帝,传说是黄帝的后代,居住在山东曲阜一带。这个部落以鸟为图腾,有风鸟氏、玄乌氏、青乌氏,共二十四种。这可能是二十四个氏族合成的一个大的部落。少皞族是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

颛顼,号高阳氏,居住河南濮阳县一带,相传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代。古书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可能这是八个氏族。颛顼对九黎族信奉巫教,杂拜鬼神的风尚进行了治理,逼迫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后来,有个部落的首领共工对颛顼非常不满,愤怒地用头撞倒了不周山。顿时,撑着天空的柱子斜了,拴者大地的绳子断了。于是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移动;地在东南洼陷,江河随之东流。这是说共工改造自然,成了胜利的英雄。



三皇五帝的混乱

五氏
一、有巢氏
二、燧人氏
三、伏羲氏
四、女娲氏
五、神农氏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共工氏、祝融氏七个名号均被中国古人列为三皇之一,只是组合不同而已。

三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皇、地皇、泰皇”

《史记·补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纪》:“天皇、地皇、人皇。”

《太平御览》引《春秋纬》:“天皇、地皇、人皇。”

《尚书大传》:“燧人、伏羲、神农。”

《白虎通义·号》:“伏羲、神农、祝融。”

《风俗通义·皇霸》第一,引《春秋纬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

《帝王世纪》:“伏羲、神农、黄帝。”

《辞海》合订本:“最后一说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经济生活发展情况。”

折叠三皇来历

(1)天皇、地皇、泰皇(《史记》)

(2)天皇、地皇、人皇(《太平御览》)

(3)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白虎通义》)

(4)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5)伏羲、祝融、神农(《白虎通义》)

(6)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记》)

(7)盘古、女娲、伏羲(民间传说)

(8)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三字经》)

(9)伏羲、神农、黄帝(《帝王世纪》、《古微书》)

【出处】:(1) 伏羲、神农、黄帝。《周礼·春官·外史》:“﹝外史﹞掌 三皇 五帝 之书。” 郑玄注:“ 楚灵王 所谓《三坟》、《五典》。” 孔颖达疏:“《三坟》,三皇时书。”按,孔安国 《书序》云:“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庄子·天运》:“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成玄英疏:“ 三皇者,伏羲、神农、黄帝也。”

【出处】:(2) 伏羲、神农、女娲 。《吕氏春秋·用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 高诱 注:“三皇,伏羲、神农、女娲也。”

【出处】:(3) 伏羲、神农、燧人 。 汉班固《白虎通义·号》:“三皇 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

【出处】:(4) 伏羲、神农、祝融 。 汉 班固 《白虎通义·号》:“《礼》曰: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

【出处】:(5) 天皇、地皇、泰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出处】:(6) 天皇、地皇、人皇 。《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春秋纬》:“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九州,长天下也。”


五帝

①黄帝、颛(读“专”音)顼(读“须”音)、帝喾(读“库”音)、尧、舜(《大戴礼记》);

②庖牺、神农、黄帝、尧(读“摇”音)、舜(《战国策》);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④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伏羲,又称庖羲。据说他是个大发明家,“始作八卦”,“作结绳而为网罟”。这是两件大的发明创造。当然,社会出现这样的新事物,是由于人们集体劳动的结果,而不会是某个“圣人”的恩赐。但这个传说告诉我们,那个伏羲氏族开始使用一种记事符号,又懂得制网捕鱼了。

女娲的主要业绩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据说,在这以前,天塌地陷,灾害不息,经过她老人家的工作,一切就序了。她也就成了传说中整理天地的神。这个故事反映了远古人类与自然界的艰苦斗争。

神农是传说个主掌稼穑(jià sè)的土神。大概是指原始社会农业开始发展的氏族名称。据记载,当初人们吃生肉,喝兽血,穿兽皮。神农认为人们这样生活下去,是难以维持的。于是,他“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实际上农业生产知识是上古人类实践经验的积累。神农并无其人。后来人们推测,神农氏的事迹,大致反映相当子母系氏族制繁荣时期的社会情况。

传说中的五位上古帝王,文书记载很不一致。他们活动的时代可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制,或原始社会末期了。

太皞,也称为太昊,姓风。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他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炎帝,姓姜。相传他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首领。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渭河流域,后来进入黄河中游,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言,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腮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战的强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场。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黄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了“指南车”辨别方向。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子”。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传说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过着不定居的游牧生活,打败蚩尤后又与炎帝族在阪泉发生三次大战。黄帝统率以熊、罴、貔、貅、虎等野兽为图腾的氏族参加战斗,打败了炎帝部落,进入黄河流域。从此,黄帝部落定居中原,并很快发展起来。史书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说明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联盟。黄帝后代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后来,中国人自称是“黄帝子孙”。

正是这个原因,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绩,说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箭,染五色衣裳。他让妻子嫘祖教人民养蚕。他命令大臣仓颉造文字,大挠造干支,伶伦制作乐器等等。这些传说不大可靠,我们只能理解为黄帝时代生产工具大有进步。

少皞, 也叫少昊,姓己,名挚,号穷桑帝,传说是黄帝的后代,居住在山东曲阜一带。这个部落以鸟为图腾,有风鸟氏、玄乌氏、青乌氏,共二十四种。这可能是二十四个氏族合成的一个大的部落。少皞族是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

颛顼,号高阳氏,居住河南濮阳县一带,相传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代。古书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可能这是八个氏族。颛顼对九黎族信奉巫教,杂拜鬼神的风尚进行了治理,逼迫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后来,有个部落的首领共工对颛顼非常不满,愤怒地用头撞倒了不周山。顿时,撑着天空的柱子斜了,拴者大地的绳子断了。于是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移动;地在东南洼陷,江河随之东流。这是说共工改造自然,成了胜利的英雄。

三字经里“夏传子,家天下”。大禹传位给儿子启,开始了王朝时代。在此之前都是推举、禅让。史记里夏代最大的事件是国主出游打猎而失国,说明当时农牧都不发达打猎采集在食物来源上还很重要,没有固定国都或国都到处搬迁也是可以想象的。
林有德 发表于 2016-3-17 10:36
说“夏”都太武断了吧

夏、商都是后世给的称呼,并不是对应国家的自称,但是“商”所指的那个国家很明确 ...
甲骨文中关于商和大邑商的内容不少,有兴趣可以去相关网站看看。夏倒是缺如。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6-3-17 12:05
二里头考古负责人,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许宏的观点是没有证据是夏,也没有证据不是夏,但中国文明的源头之 ...
从现有发现和文明之间的传承来看,二里头不算是源头,只是当中的一段。
颜射 发表于 2016-3-17 15:59
既然甲骨文没夏,那么史籍里最早是什么时候有夏的
虞是什么时候
◆ 《国语·郑语》云:“夫成天地之大功 ...
以上内容已见诸于战国楚简。换句话说,至少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相关典籍,当时的人们已经认为有虞夏之别了。现在的陶寺遗址就有可能是虞的地盘。
ertert 发表于 2016-3-17 06:23
其实,二里头夏商之争看起来很热闹,其实没多大惊奇。

因为,根据我的研究,在白马寺以东,洛水以北,有 ...
无本之木不会有。成熟完善的都市建筑必然在原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不过,兄台如此论断,考古依据呢?不必说地址,有探方数据和测年数据么?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6-3-17 19:35
甲骨文中关于商和大邑商的内容不少,有兴趣可以去相关网站看看。夏倒是缺如。


这个我知道啊,但是一般认为“商”在甲骨文里的含义要么是指王都、要么是王畿、要么指商人自己的王国

究竟这个"商"是不是国号就不知道了,甚至连商王朝有无后世的国号概念都不清楚
只知如唐朝、宋朝这样称呼“商朝”是后人所为。

另外其实有没有夏字无所谓,“夏”这个时期中国已经有发达的文明和国家体系存在是无疑的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6-3-17 19:35
甲骨文中关于商和大邑商的内容不少,有兴趣可以去相关网站看看。夏倒是缺如。


这个我知道啊,但是一般认为“商”在甲骨文里的含义要么是指王都、要么是王畿、要么指商人自己的王国

究竟这个"商"是不是国号就不知道了,甚至连商王朝有无后世的国号概念都不清楚
只知如唐朝、宋朝这样称呼“商朝”是后人所为。

另外其实有没有夏字无所谓,“夏”这个时期中国已经有发达的文明和国家体系存在是无疑的
2016-3-17 20:02 上传

破译甲骨文字之:商乙4518。我们看到商字的下半部分正是一个丘字,但是,是一个倒置的丘字。然而丘字为什么要倒过来写呢(参见乙4518)?因为这是已经死去的先帝喾,而不是当今的皇帝。注意:帝喾和他的堂叔颛顼都是葬在这个叫做帝丘的地方的:
《帝王世纪》“顓頊冢在東郡濮陽頓丘城門外廣陽里中。”
《皇览》:“帝喾冢在東郡濮陽頓丘城南臺隂野中。”

商人心目中的帝当然是商契的父亲帝喾。所以本来商就是帝丘,位于今天河南省东北部的濮阳市,因为帝颛顼和帝喾都安葬在这里,故而得名。文献上清清楚楚。但是,《左传》里的一段记载使这个商变成了一个千古难题: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于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遷閼伯于商丘,主辰(主祭祀大火星宿),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遷實沈于大夏(晉陽),主參(主祭祀參星),唐人是因,……故參爲晉星。”《左传昭元年》

文中原来的商又名帝丘中注解不见了。直接代之以商丘,不仅如此。文中说“后帝不臧,遷閼伯于商丘,主辰(主祭祀大火星宿),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就是说帝尧(学界有不同意见)把他的大儿子閼伯遷到了商丘这个地方(注意这里不再是商,也不再是帝丘),这里的商人都依附于閼伯。他们世世代代的任务就是观察商星,祭祀商星。
    除了河南濮阳的帝丘(商)又名商丘以外,河南的东南部还有一个地名叫商丘。好在这个商丘在文献记载中从来就没有别的名字,没有被称之为帝丘或者商。它从有历史记载开始就一直叫商丘。于是,在远古史研究中出现了两个名叫商丘的地方。

由于在文献记载中商代的首都在商丘,这个问题就上升到了学术上很重要的位置。那么究竟是河南的濮阳是商代的首都呢?还是河南的商丘是商代的首都呢?商丘市的考古发现似乎说服力不够。商丘人应该有理由相信:商丘之所以没有挖出商代古都城是因为它还没有被发现。或者:商丘地处黄河古道,这个商代古都城已经被黄河水冲走了。濮阳市所在的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涉及商汤时期前后的考古学证据较为丰富,但是要证明这里就是商汤立国的商显然还有一段较长较细致的学术研究要做.
文献记载是怎样的呢?容我们慢慢研究考证。但是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前提:商和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以往的研究考证总是把这两者混淆在一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58fe3a0100infk.html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6-3-17 19:36
从现有发现和文明之间的传承来看,二里头不算是源头,只是当中的一段。
许宏的观点,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后世中国的文明特征二里头都有。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6-3-18 15:41
许宏的观点,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后世中国的文明特征二里头都有。
那是以前的了,现在请看陶寺古城的重大发现,虞。
还有比陶寺还要早一点的石峁古城,以及其与良渚古国之间的玉器关联。
林有德 发表于 2016-3-17 19:46
这个我知道啊,但是一般认为“商”在甲骨文里的含义要么是指王都、要么是王畿、要么指商人自己的王国
...
楼下颜射坛友的引述还是有自己见地的,一般认为商在甲骨文里是自称,论文多多,早在大学时候就和师长研讨过。至于具体指代,还是假说为主。
其实,二里头夏商之争看起来很热闹,其实没多大惊奇。

因为,根据我的研究,在白马寺以东,洛水以北,有 ...
兄台是专业人士啊。
我提两个我在学生时代一直不成熟的想法:第一,既然有周人故意在商代贞人的教学骨片上故意刻画不存在的事情,难道就没有商人对夏都的故意混淆和掩盖吗?我们能够保证我们看到的就是真实的历史吗?历史的长河中真的就有处女地没有被人碰过等着我们去开发吗?我们看到的历史(证据)真的是历史形成的?
第二,咱们是军事论坛,说说二里头的军事设施,很明显是依靠地利修筑的都城,和其他夏代都城有城墙,有濠池的不一样。它体现的防御思想是什么?敌人已经无法直接攻打华夏首都,只需要加强王宫等重点建筑的城墙,更多的是内保的需求,而首都的防御依赖周边的其他军事据点,用大纵深进行防御可能突如其来的进攻。而王师则仰仗中心区域的相对安全,可以长期在外作战。以上是我两个非常不成熟的想法,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逸仙润之尊仲尼 发表于 2016-3-20 04:44
第二,咱们是军事论坛,说说二里头的军事设施,很明显是依靠地利修筑的都城,和其他夏代都城有城墙,有濠池 ...
从汉到清,城墙可是个顶个厚
二里头城墙防御差没准说明他有不断迁徙都城的习惯
从汉到清,城墙可是个顶个厚
二里头城墙防御差没准说明他有不断迁徙都城的习惯
但是它周围有有完善的军事据点,不可能是迁徙首都,不然没有必要搞这么大的纵深防御
估计是万邦万国之一,与夏商都不搭界
逸仙润之尊仲尼 发表于 2016-3-20 04:44
第二,咱们是军事论坛,说说二里头的军事设施,很明显是依靠地利修筑的都城,和其他夏代都城有城墙,有濠池 ...
两个考古证据:夏的后代有个杞国,所谓杞人忧天的典故就是出自杞国。有六块殷墟的甲骨文提到了杞侯,说明杞国是存在的。2002年挖出的遂公盨(属西周中期),盨里有“天命禹敷土,堕山浚川”的字样——禹即是夏的创始人。西周人已经知道了夏朝,并不是战国时期创造出来的。
另外,石峁古城的防御特性非常突出,瓮城,马面,因山就崖,三重城墙,周围还有多个小城。
陶寺古城和宫城都是有防御功能的,中期还被扒毁过。
新砦遗址位于新密市东23公里刘寨镇新砦村西部,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主要遗存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已初步确定新砦遗址是一处设有外壕、城壕、内壕共三重防御设施,中心区建有大型城址。这是一座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拥有内外三重城壕和大型建筑的夏代早期大型城址。新砦遗址发现的“三叠层”,即下层为龙山文化层,中层为新砦期文化层,上层为二里头早期文化层,证明了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之间确实存在新砦期,填补了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早期缺环的空白。新砦城址的发现,对于探索早期夏都、对于判定古城寨城址和二里头遗址的年代与性质、对于研究夏代都城和夏王朝的诞生以及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在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取得一项重要成果:位于河南省新密市的新砦遗址,极有可能是中国考古界苦苦寻找多年的夏代开国之君夏启的都城。
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
作者:许宏 陈国梁 赵海涛
http://bbs.tianya.cn/post-666-30961-1.shtml引述的

另外: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沈尹戌曰:“子常必亡郢!苟不能卫,城无益也。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诸侯。诸侯守在四邻;诸侯卑,守在四竟。慎其四竟,结其四援,民狎其野,三务成功,民无内忧,而又无外惧,国焉用城?。。。”
或可在文献角度来解释二里头遗址的城墙问题。
别说商都还是夏都,不是尧都都发现了吗
夏商周断代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明朝遗民 发表于 2016-3-21 22:29
别说商都还是夏都,不是尧都都发现了吗
看俺以前引述帖子,陶寺遗址只是推测为尧都平阳,一些考古证据还是有争议的。现在还是要回到二里头古城的问题。楼上猜测城垣问题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