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转帖』看看房地产商的嘴脸《房价越高,居民购买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34:17
房价越高,居民购买力越强 [转帖]
     
                                  房价越高,居民购买力越强
  
      和一般居民常见的想法相反,房价越高,居民购买力越强。
      
      很多人都在质问,谁还买得起房。一套价值80万元的房产,至少需要一对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夫妇。而且当购买房产后,月收入的一半将用于月供,购买力极大萎缩。房价越高,将导致购买力消退,社会消费减少。
      
      这样的观点,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现实。房价并不是一个人的事。买卖是双向的。有一个买房的,必然就有一个“卖房”者。当买方者掏出80万元房款时,必然有另外一个人,收入了80万元。二者严格相等,丝毫不少。当有一人丧失80万元购买力时,必然有另外的一个人,增加了80万元购买力。当有人缩减开支时,必有人获得了大笔的现金。
      
      一般的研究分析,都是把目光瞄准了购房者一族。从现有白领来说,购买力是不断萎缩的。每一对新婚夫妇,即意味着市场上永远地丧失了一笔购买力。但将目光放更久远一点,将考虑群体放到全社会的民工,建筑工人,搬运司机。就会发现完全都不是这么会事。当小白领花80万掏钱买房时,必然有建筑商获得了80万元入帐。其中10万元建筑工人工资,10万元建材原料,10万元广告营销策划,10万元金融融资收入,10万元绿化配套设施,30万元政府税费和地基**费用。
      
      当小白领掏钱80万元买房时,必然有更多数以千千万的人群,获得了工作,找到了销路,接到了订单,拿到了工资。或者政府收到了税费,开建公共工程,孤老拿到赡养。
      
      货币是循环流动的,财富是守恒的。当有人失去80万购买力时,必然有人获得了80万购买力。当这些民工拿着工资,回到家里。必然又导致了零售业和小商品业的发达。面铺小老板赚了钱,必然又会去购买家电,手机电脑。由此而促动了IT电子行业的兴旺,并最终为这些小白领带来了工资。
      
      货币是循环流动的,财富是守恒的。整个社会好比一做巨大的生物链。小白领站在了链条的最顶层。有时候小白领扔一点钱下去给虾米(工人),虾米再去给小鱼(大排档),小鱼给大鱼(家电电器),大鱼最终喂给了IBM,HP和BOC。
      
      所以无谓房价多少,购买力永不消失,只不过从一个人的手中,到了另一个人的手中。无论房价多高,社会所消费的,只不过一点钢筋水泥罢了。这些东西在中国,永远只嫌太多,而不会造成挤出效应。中国最需要帮助的是弱势群体,中国的工人,只怕工作太少。
      
      所谓“千金散去复归来”。正因为房地产业兴盛,源头自有活水来。才造成了这么多人有工作,有收入。面铺的小老板,盼来盼去,总算盼到房价降下来了,但此时此刻,来他店里吃面的人也没有了。“但求人上人,不求天灾祸”,也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说房价高低,只不过更多的购买力转移。有人失去80万,必有人获得80万。从总体而言,还有二个效应,使得了不仅仅只是打和。房价越高,总体社会的购买力只会越强。
      
      第一个效应,是贫富分布。“中国的收入,是严重向年轻人倾斜的”-----史蒂芬罗奇语。由于历史和政策上的一些原因,中国的收入,严重集中在北京上海的小白领手中。而农民民工贫穷,买不起彩电,胶鞋,洗头水。
      
      房地产业的兴旺,导致数以万计的民工工作岗位,使得中国最贫穷的人群获得了购买力。小白领消费有限,将财富由他们手中,转入到消费井喷的民工,使得社会总体购买力大大增强。
      
      第二个效应,是金融效应,也是最糟糕的效应。因为目前买房是“贷款”的,而且往往是增量贷款。一套价值80万的房产买卖,买卖后的总现金并不是80万,而是120万。其中买房支付40万,卖方获得80万,银行贷款40万。
      
      这样做的结果,每一次的房产买卖,都会有更多的货币投放市场。小白领的现金仅消失40万,而建筑商却可以获得80万现金。市面上的现金越来越多。
      
      现金是经济的血液。现金越多,经济越活跃。很快人们就会发现,各种商品的买主增多了,价格也上升了。只要有更多的现金在市场上面流通,就会导致市场极大兴旺,零售百货,迎来前所未有的春天。
      
      房价(信贷)越高,社会购买力越强。房价越高,居民购买力越强 [转帖]
     
                                  房价越高,居民购买力越强
  
      和一般居民常见的想法相反,房价越高,居民购买力越强。
      
      很多人都在质问,谁还买得起房。一套价值80万元的房产,至少需要一对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夫妇。而且当购买房产后,月收入的一半将用于月供,购买力极大萎缩。房价越高,将导致购买力消退,社会消费减少。
      
      这样的观点,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现实。房价并不是一个人的事。买卖是双向的。有一个买房的,必然就有一个“卖房”者。当买方者掏出80万元房款时,必然有另外一个人,收入了80万元。二者严格相等,丝毫不少。当有一人丧失80万元购买力时,必然有另外的一个人,增加了80万元购买力。当有人缩减开支时,必有人获得了大笔的现金。
      
      一般的研究分析,都是把目光瞄准了购房者一族。从现有白领来说,购买力是不断萎缩的。每一对新婚夫妇,即意味着市场上永远地丧失了一笔购买力。但将目光放更久远一点,将考虑群体放到全社会的民工,建筑工人,搬运司机。就会发现完全都不是这么会事。当小白领花80万掏钱买房时,必然有建筑商获得了80万元入帐。其中10万元建筑工人工资,10万元建材原料,10万元广告营销策划,10万元金融融资收入,10万元绿化配套设施,30万元政府税费和地基**费用。
      
      当小白领掏钱80万元买房时,必然有更多数以千千万的人群,获得了工作,找到了销路,接到了订单,拿到了工资。或者政府收到了税费,开建公共工程,孤老拿到赡养。
      
      货币是循环流动的,财富是守恒的。当有人失去80万购买力时,必然有人获得了80万购买力。当这些民工拿着工资,回到家里。必然又导致了零售业和小商品业的发达。面铺小老板赚了钱,必然又会去购买家电,手机电脑。由此而促动了IT电子行业的兴旺,并最终为这些小白领带来了工资。
      
      货币是循环流动的,财富是守恒的。整个社会好比一做巨大的生物链。小白领站在了链条的最顶层。有时候小白领扔一点钱下去给虾米(工人),虾米再去给小鱼(大排档),小鱼给大鱼(家电电器),大鱼最终喂给了IBM,HP和BOC。
      
      所以无谓房价多少,购买力永不消失,只不过从一个人的手中,到了另一个人的手中。无论房价多高,社会所消费的,只不过一点钢筋水泥罢了。这些东西在中国,永远只嫌太多,而不会造成挤出效应。中国最需要帮助的是弱势群体,中国的工人,只怕工作太少。
      
      所谓“千金散去复归来”。正因为房地产业兴盛,源头自有活水来。才造成了这么多人有工作,有收入。面铺的小老板,盼来盼去,总算盼到房价降下来了,但此时此刻,来他店里吃面的人也没有了。“但求人上人,不求天灾祸”,也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说房价高低,只不过更多的购买力转移。有人失去80万,必有人获得80万。从总体而言,还有二个效应,使得了不仅仅只是打和。房价越高,总体社会的购买力只会越强。
      
      第一个效应,是贫富分布。“中国的收入,是严重向年轻人倾斜的”-----史蒂芬罗奇语。由于历史和政策上的一些原因,中国的收入,严重集中在北京上海的小白领手中。而农民民工贫穷,买不起彩电,胶鞋,洗头水。
      
      房地产业的兴旺,导致数以万计的民工工作岗位,使得中国最贫穷的人群获得了购买力。小白领消费有限,将财富由他们手中,转入到消费井喷的民工,使得社会总体购买力大大增强。
      
      第二个效应,是金融效应,也是最糟糕的效应。因为目前买房是“贷款”的,而且往往是增量贷款。一套价值80万的房产买卖,买卖后的总现金并不是80万,而是120万。其中买房支付40万,卖方获得80万,银行贷款40万。
      
      这样做的结果,每一次的房产买卖,都会有更多的货币投放市场。小白领的现金仅消失40万,而建筑商却可以获得80万现金。市面上的现金越来越多。
      
      现金是经济的血液。现金越多,经济越活跃。很快人们就会发现,各种商品的买主增多了,价格也上升了。只要有更多的现金在市场上面流通,就会导致市场极大兴旺,零售百货,迎来前所未有的春天。
      
      房价(信贷)越高,社会购买力越强。
房地产商要抢钱什么理由都编的出。看看房款到底有多少到了民工子弟手上?!!
[em16][em16]
除了楼上提到的问题,那就是究竟有多少财富真正的融入了社会经济,而不是黑心的开发商拿来购买了奢侈品(进口轿车,游艇,国外的豪宅等等)。或者被勾结的贪官转移到了国外。
就算这个房子真的值这个价格,那还有一个机会的问题,比如夫妻把钱拿来购房之后,就不能干其他事情了,比如进修,健身,旅游等等。
中国目前房地产的现状就是政府联合奸商,搜刮人民的钱财的一种把戏而已。
[QUOTE][/QUOTE]
歪理邪说!新法轮功!
开发商的理论果然是高屋建瓴,令人茅塞顿开。只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为了增加我的购买力花80万买我穿过的内裤?
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