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文學巴金百年不悔 成華文文壇標竿人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7:07:55
东森新闻
2005/10/18 07:09

記者莊雨琳/ 專題報導


       大陸文壇巨擘巴金,生於1904年11月25日。出生於四川成都的他,將寫作視為終身的志業,並以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五卷本「隨想錄」等作品聞名。


       原籍浙江嘉興,巴金出生於四川成都北門正通順街一個官僚地主大家族,本名李堯棠、字芾甘,據了解,巴金原名取自《詩經》中《召南·甘棠》首句蔽芾甘棠。


        巴金父親為李道河,曾任四川廣元縣知縣;母親陳淑芳。巴金有兩兄、兩姐、兩弟、三妹。而巴金本人雖年至將百,但終身對於妻子蕭珊愛情未嘗變,兩人育有1子1女。


       巴金的女兒李小林曾經在巴金99歲大壽時對外表示,巴金近年因罹患衰老以及帕金森氏症等疾病,一直住在上海華東醫院,截至病逝為止,已經在華東醫院住了六年之久。


       李小林表示,巴金雖無法言語,難以獨自行動,但氣色相當紅潤,記憶力也未顯衰退,時常利用嘴型表達自己的感覺,有時家人誤解他的意思,他還會緊張的露出著急的表情。东森新闻
2005/10/18 07:09

記者莊雨琳/ 專題報導


       大陸文壇巨擘巴金,生於1904年11月25日。出生於四川成都的他,將寫作視為終身的志業,並以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五卷本「隨想錄」等作品聞名。


       原籍浙江嘉興,巴金出生於四川成都北門正通順街一個官僚地主大家族,本名李堯棠、字芾甘,據了解,巴金原名取自《詩經》中《召南·甘棠》首句蔽芾甘棠。


        巴金父親為李道河,曾任四川廣元縣知縣;母親陳淑芳。巴金有兩兄、兩姐、兩弟、三妹。而巴金本人雖年至將百,但終身對於妻子蕭珊愛情未嘗變,兩人育有1子1女。


       巴金的女兒李小林曾經在巴金99歲大壽時對外表示,巴金近年因罹患衰老以及帕金森氏症等疾病,一直住在上海華東醫院,截至病逝為止,已經在華東醫院住了六年之久。


       李小林表示,巴金雖無法言語,難以獨自行動,但氣色相當紅潤,記憶力也未顯衰退,時常利用嘴型表達自己的感覺,有時家人誤解他的意思,他還會緊張的露出著急的表情。
有顆小行星的名字叫做巴金... 巴金的101年是這樣過的~

2005/10/18 07:35


記者莊雨琳/專題報導


    大陸文壇耆老巴金,生於1904年11月25日。出生於四川成都的他,將寫作視為終身的志業,並以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五卷本「隨想錄」等作品聞名。而為了彰顯巴金的一生文學成就,中國科學院申請獲准將一顆天體小行星命名為巴金星。


    原籍浙江嘉興,巴金出生於四川成都北門正通順街一個官僚地主大家族,本名李堯棠、字芾甘,據了解,巴金原名取自《詩經》中《召南·甘棠》首句蔽芾甘棠。


    巴金父親為李道河,曾任四川廣元縣知縣;母親陳淑芳。巴金有兩兄、兩姐、兩弟、三妹。而巴金本人雖年至將百,但終身對於妻子蕭珊愛情未嘗變,兩人育有1子1女。


   以下是巴金生平年譜:

1904年
11月25日生於四川成都北門正通順街一個官僚地主大家族。本名李堯棠、字芾甘,取自《詩經》中《召南·甘棠》首句蔽芾甘棠。原籍浙江嘉興。父親李道河,曾任四川廣元縣知縣;母親陳淑芳。巴金有兩兄、兩姐、兩弟、三妹。

1909年
白天隨先生學習《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古文觀止》等傳統蒙學讀物外,晚間則從母親學讀《白香詞譜》。

1914年
母親病故,母親愛一切人的教誨對巴金一生影響頗大,巴金後來曾經稱母親爲自己的第一個先生。

1919年
爆發五四運動,新思潮湧入巴金所居住的四川。巴金隨即因而已機會接觸到《新青年》、《每周評論》、《星期評論》、《少年中國》、《少年世界》、《北京大學學生周刊》、《星期日》、《學生潮》、《威克烈》等各種新刊物。

1920年
參加成都學界反對軍閥劉存厚的請願及集體罷課活動,這是巴金第一次參與社會鬥爭。

1921年
18歲的巴金首度參與編輯成都無政府主義刊物《半月》,並以芾甘爲名,發表第一篇文章《怎樣建設真正自由平等的社會》。隨後在7月又發表新詩《被虐者底哭聲》共12首於《時事新報》副刊《文學旬刊》第44期,據研究,這也是目前所見到的巴金發表的最早的文學作品。

1926年
《五一運動史》4月出版,而這本也是目前所見的巴金第一本單行出版的書。

1927年
1月乘船離上海赴法國,2月抵巴黎。譯著《麵包略取》(克魯泡特金著)由上海自由書店出版,這是巴金單行出版的首部譯作。

1928年
巴金筆名正式面世。據研究,巴金當年在8月完成的中篇小說《滅亡》署名巴金。並於9月出版的譯著《人生哲學:其起源及其發展》中署名巴金。而同年翻譯托洛斯基《托爾斯泰論》。

1934年
官方實行圖書檢查,巴金作品不但被抽出不登,再另外一篇發表的新年試筆中,巴金筆名還被勒令改署爲比金。

1944年
與蕭珊在5月從桂林到貴陽,兩人完成終身大事

1945年
長女李小林生於重慶。

1950年
兒子李小棠出生。

1966年
8月受到上海市文聯造反派批判,被關入上海文聯資料室牛棚,從此開始了靠邊、檢查、被批鬥和強迫勞動的生活。

1967年
挨鬥更為頻繁,《人民日報》當年5月更發表署名文章,點名批判巴金。

1970年
被調到奉賢縣,被迫從事搬運稻草、擡糞水、種菜、喂豬、搓繩等勞動。

1972年
愛妻蕭珊病故,巴金獲准返回上海。次年獲得四人幫解禁,允許巴金從事翻譯工作,6年未提筆的巴金,埋頭重譯屠格涅夫的《處女地》。


1982年
右背患囊腫,動兩次手術,但11月7日晚上在家中二樓書房跌跤,造成骨折,住上海市華東醫院治療。

1983年
當選爲第六屆中國政協副主席,獲由法國總統密特朗授予的法國榮譽勳章。

1984年
獲國際筆會第47屆大會推爲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但稍後罹患帕金森氏綜合症,在兩手發抖情況下在病床上一筆一畫寫出隨想錄第四集《病中集》。

1994年
巴金與二十世紀研討會和《講真話,把心交給讀者──巴金》大型圖片展覽隆重舉行。因工作勞累造成脊椎壓縮性骨折,住進上海華東醫院。

1999年
2月春節期間出現急性呼吸衰竭,送華東醫院搶救成功,但因年高體弱病情反復,於是就此長住在上海華東醫院。

為了彰顯巴金的一生事蹟,國際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專案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爲巴金星。

200311月25日
巴金百歲,北京與上海四川等三個與巴金息息相關的城市,擴大慶賀巴老百歲壽誕。

2005年10月17日
晚間病逝於上海華東醫院。
[B]一生摯愛不悔~ 巴金要求死後海葬 隨愛妻蕭珊守望大海[/B]

2005/10/18 07:38

記者莊雨琳/專題報導


    巴金的文學讓人感動,巴金的愛情更讓人動容。有別於中外浪漫文學家的艷史不斷,巴金不但從一而終,而且還在愛妻死後心心念念數十載,甚至要求隨愛妻腳步,把骨灰灑向大海。


    身不得相守,心靈也要在一起,巴金對蕭珊,可說是愛情到極點的衝分展現。誰說老夫老妻的愛情會退色,誰說憂患苦難的愛情會溶解,巴金愛蕭珊,至死不渝。


    一直守在巴金身邊的家人說,巴金很懷念妻子蕭珊。1998年11月13日,巴金在華東醫院病房裏說,「我的心願是,死後與蕭珊在一起,骨灰撒大海。」


    巴金愛妻蕭珊在1972年病故,巴金也獲准返回上海。次年獲得四人幫解禁,允許巴金從事翻譯工作,6年未提筆的巴金,埋頭重譯屠格涅夫的《處女地》。愛妻的死在巴金心上烙下苦印,卻讓巴金有機會重回中國文壇,結束了文革這段時間以來的困頓。


    蕭珊是巴金的妻子,也是唯一的愛人,對巴金,蕭珊以全力支援相待,而對蕭珊,巴金則以無悔的愛澆灌。


    [B]2005年10月17日,巴金走了,華人用遺憾相送,不過,已經在天堂佈置愛巢37年的巴金夫人蕭珊,正在歡喜地迎接這位深情漢[/B]。
婉謝諾貝爾桂冠 講真話、寫實事 巴金仍是中國文壇巨擘

2005/10/18 07:06


記者莊雨琳/專題報導


     巴金是中國大陸橫跨20、21世紀的現代、當代著名作家,不但是中國新文學奠基者之一,也是一位蜚聲世界的文化名人。講真話、寫實事的風格,一直是巴老給文學中國的最好禮物,而中國社會回報給巴金的,則是視他為中國文壇最偉大的領航者。


     雖然高行健成為華文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但是據了解,巴金稍早即多次婉拒諾貝爾獎的提名。


     巴金的文學創作成就和在華文文學史上的地位,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年輕時就以真實的生活為寫作藍本,並因而引發社會青年深度共鳴的巴金,近年來更提倡講真話,在大陸的思想界文學界和社會各個階層中,都引發了廣泛的共嗚。


     大陸研究巴金和巴金作品的專家咸認同,巴金不僅對中國,以至於對世界文化藝術界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對研究中國現、當代的社會思想也得將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思和,3年前曾經在一篇討論巴金其人其事的文章中指出,「我們要理解和評價巴金在現代中國文化史上的意義,不能以今天他所處的地位和所獲的殊榮爲出發點,而是應該把握他一生的自覺追求及其實踐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複雜歷史內涵,從中獲取我們所需要的啓示。」


     大陸作家賈平凹則認為,巴金早已成爲中國文學的象徵,後代作家在文學創作的過程中,只要想到巴金,就會無故産生出激情。


     陳思和研究指出,巴金早年的創作思想本於無政府主義,不過,晚年卻在作品中透露出理想主義的痕跡,陳思和寫道,「巴金先生晚年寫過許多創作回憶錄,惟獨閉口不提他最喜歡的《愛情的三部曲》,這部作品是根據他當年從事無政府主義運動的事迹來創作的,他有意回避了對這段歷史的回憶,對此我一直覺得奇怪。直到他寫《隨想錄》的最後幾篇文章時,才涉及到當年的無政府主義者葉非英等朋友,並說,他終於找到了一個詞來讚揚他們,那就是理想主義者。」


      陳思和強調,「巴金早期著作裏所反映的反對一切形式的強權壓迫與維護個性的絕對自由的內涵,即使在今天也沒有真正的過時。」沒有過時的巴金,也並未因為年事老邁而被中國所遺忘,這是因為,「巴金的小說由30年代的鼓吹反抗與恐怖主義到40年代同情小人物的尊嚴的轉換,正反映了這一烏托邦的理想主義由實際的政治理想轉換成日常的倫理理想的軌迹。我們如果剝離巴金小說裏所謂反封建的裝飾性外衣,他的小說所隱藏的另一層更爲深刻的意義,仍然能感動今天和未來的人們。」


     誠如陳思和在同一篇文章中強調的,現代中國是從歷史陰影裏走過來的,而在創作之路上始終堅持融入現實生活的巴金,正是為大中國百年歷史寫下最佳註記的觀察者。
撐了6年~ 中國現代文學館長舒乙:巴金活著是為了我們

2005/10/18 07:15

記者莊雨琳/綜合報導


     大陸文壇巨擘巴金17日晚間病逝,其實,多年來有關巴金病危或是病逝的消息不斷,中國大陸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作家老舍的兒子、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舒乙2003年年底就特別為巴金提出澄清,舒乙強調,巴金的家人和朋友都捨不得他這樣活著受盡折磨,但他也引述巴金表示,活著是為了大家。


    舒乙以政協委員的身分出席2003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年度政協大會,由於巴金身為政協副主席,有關他的身體健康近況就成了政協彼此聞問的焦點,甚至有謠言傳出,巴金老人已經離開人間。


    為文壇著力甚深的舒乙,聽聞這些傳聞時相當反感,也駁斥巴金已經過世的消息。舒乙指出,巴金已經年逾百歲,身體的各種功能都不行了,但他的生命力很頑強,有好多次得肺炎,生命垂危,都被搶救了回來,甚至也報病危好多次了。舒乙說,國家非常珍惜他,非常尊重他,派了最好的大夫,給了他最好的醫療條件,來延長他的生命。


     舒乙相當不捨地表示,巴金住院後已經失語多年,在一次搶救中,為了吸痰,把氣管切開了,切開後,為了防止以後還有痰,沒有縫合起來,這樣他就不能說話,不能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樣已經有4年多了。他的頭腦非常清楚,但只能點頭、搖頭、做手勢,無法與別人交流,那是非常痛苦的。


     對於巴金多次傳出病危,舒乙表示,「巴金曾說,我活著是為了你們。事實上,他自己、包括他的家人,都不願意他太痛苦。」
創辦收穫雜誌48年 巴金讓中國人熟悉、分享平實文學

2005/10/18 07:23


記者莊雨琳/專題報導


      中國知名作家巴金一生除了以作品影響大陸社會外,他在1957年也創辦文學刊物-收穫雜誌,陪伴喜愛文學的大陸民眾度過48個寒暑。據了解,巴金的收穫雜誌所秉持的創作原則和巴金如出一輒,就是具有講真話的特質。


     大陸作家賈平凹表示,巴金的氣節道德相當難得。賈平凹強調,在文革結束不久,巴金就以自己的影響力告訴每個作家必須「講真話」,導致後來的「收穫」秉承此原則,成爲作家自由的創作天地。


     據強調,始終恪守嚴肅文學理想的收穫雜誌,48年來創建出專業威信,樹立海納百川的風範,扶植起很多中國知名作家成長。


     作家余華就認為,「收穫是一本平常的刊物」。他表示,「收穫」一直認真把握每一作品的質量,也是惟一一家會主動將手稿寄回給作家的雜誌社。


     余華說,就是這樣的態度,讓他覺得「收穫」的「平常」在於認真做每一件「平常事」,但這些反而是其他人都沒有做到的。
我不該長壽...未料自己走向百歲 巴金曾數度要求安樂死

2005/10/18 07:19


記者莊雨琳/綜合報導


      大陸在前年為巴金歡度百歲,其實當時也傳出巴金其實已經因為久病而厭世。據強調,巴金曾經數度向家人、向醫生,甚至向記者提出希望安樂死的請求。


      大陸瞭望東方週刊報導,從1995年就住進上海華東醫院的巴金,目前已經不能講話也不能寫字,也謝絕與外界的聯繫,而曾經說出「長壽是一種懲罰」的巴老,面臨百歲大壽的心境是喜是悲?也無人知曉。


      巴金首度要求「安樂死」是在1994年,當時已經91歲高齡的他,飽受胸椎骨折的痛苦,於是向家人提出安樂死的要求。


      而巴金第二度要求安樂死,則是在1995年看到老友夏衍去世前,家人不忍心看到夏老受苦主動要求醫院停止搶救。而在一旁默默聽著的巴金,則忽然對女兒小林說,「我以後也要這樣,不要搶救,安樂死。」


      第三度談到有關安樂死的話題,則是巴金1999年2月再次病重時,醫院決定在他喉部動氣切手術,但巴金手術前對醫生說:「不要用藥了,讓我安樂死吧。」無法如願的巴金隨後沉重第向身邊人說,「從今天起,我爲你們(指他周圍的人們)活著。」


      在此之後,據了解巴金又多次對女兒李小林說他要安樂死。報導說,巴金甚至還曾經為了要求安樂死而發起脾氣,說女兒不聽他的話,不尊重他,不把他當人看,不讓他安樂死。


      晚年的巴金多病多磨,常常會抱怨「自己是一個廢物」,甚至還多次對家人和朋友說,「長壽是一種懲罰」。


      巴金年輕時曾在文章表示,自己應該不是個長壽的人,詎料巴金不但走向21世紀,還活過百歲笑傲文友。以青春生命寫作的巴金,儘管老邁,等身的著作給這一代中國人的,依然是不滅的熱情。
巴金老人生前最大盼望~ 設立文革博物館 還原歷史真相

2005/10/18 07:29

記者莊雨琳/專題報導


       早在六十年代,巴金就將《第四病室》等著作手稿贈送給了上海圖書館。八十年代以來,他又多次將保存了數十年的珍貴藏書和部分著作、手稿贈送給了上海圖書館,對上海圖書館的工作給予了很大的支援。


      儘管巴金晚年臥病在床,上海各界還是在他每年的賀誕時,為他舉辦慶祝儀式。晚年親近巴金的家人透露,巴金生前最大的願望,是希望建立文革博物館,還原歷史真相。


       有熱情、有思想,是魯迅眼中的巴金,而追隨巴金超過半世紀的管家及養子,又是如何近距離看待這位文壇巨擘?巴金管家徐鈐指出,巴金淡泊名利,熱心助人,敢說真話,是巴老給人的印象,但巴老在文革十年浩劫,所受屈辱卻是鮮為人知。


       走過人生超過一世紀,巴老的著作影響千千萬萬中國人,尤其家春秋提倡反封建,爭取自由,到晚年隨想錄反思文革,牽動著每個世代,而巴金也是五四運動後唯一僅存的作家。


      中國人都說,巴金歲月是20世紀中國歷史的縮影,一點也不為過。巴金影響力百年不斷,17日雖然病逝,但巴金的巨著,依然將繼續發揮力量,影響下一代中國人。
痛悼巴老过世,想不到台湾媒体都有专题报道,特整理贴出。
    一代文学巨擘,就此辞世,愿巴老和爱妻在天堂快乐永远!
巴老走好!!!!!!
致以深深的哀悼!
巴老走的可能满痛苦,希望在天上能开心!
能让我感到敬佩的作家就是敢于剖析自己人,巴老做到了,所以,我敬佩您——巴老!
愿主与您同在,愿您在主的天国永生!
非常荣幸能够拥有巴老的《随想录》,是他让我相信即使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下,中国人中还是有一些人不会被夺走他们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