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寄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8:18:05
      最近到新单位工作,时间比较紧,做的也是和航空方面的相关的,虽然和外界经济不是联系很多,但是周围感觉经济体很萧条,又观测美帝对我国出手以及我们自身犯二,形式不容乐观。在此胡侃几句以解郁闷。
     温的4万亿的后效终于爆发了,现在百业萧条,仅有电子和IT行业苦苦支撑,没有了制造业的支撑,这些行业的衰落也仅仅是时间问题,相对来说,国企特别的军工企业的效益倒还是可以的(也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好在人力成本在国企里不算啥了(反正工资不会给太高,国企讲资历,年限到了,拿的不比外面的少,能干活的绝对是真想干活,混日子的无所谓收入)。
    中国的一个大问题是太过于依赖出口和房地产,房地产是我们给自己挖的一个坑,出口则是把命根子给老外,现在地产业已经把我们的经济拖的不行了,而出口现在因为TPP,也会很快收缩。情况真的是很危急。
    美国给TPP夹带私货,我觉得虽然从长远看是会出现问题的,但是短期内的确是会对我们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么被动我觉得还是不行的,必须想办法见招拆招。
    第一是想办法提高经济自循环,其实我觉得国内消费还有很大的一块增长的地方,虽然说现在比以前的情况是富足了一些,可是绝大多数人的经济我想还是没达到欧洲人的生活标准吧,为什么呢?比如说我这一代的,假如我是90后,正当年,马上要结婚了,首先我得买房吧,即使在西安这种三线城市,房价稍微好点的100平米的房子得78万吧,如果说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做生意的不算在此类),父母假使付了首付24万(大概一半以上家庭能支付的起吧),那么小孩自己要负担54万的贷款,如果贷款30年的话,月付就得2897元,20年的话,月付3573元,可是去年西安的人均收入为4203元,如果除去很多往上拉的人的收入,比如收入15万以上的人的少数群体,那么平均下来,人均在3500左右,也就是说你每个月的工资仅仅够你吃个饭(甚至吃饭都不够),每个月还得有物业费,水电费之类,其实算下来就是变相入不敷出。
      我们贷款买房是基于一个数学模型,就是你的工资是在全民经济和国家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每年增加的一个情况下上涨,如果你的工资存在减少和失业的情况下,那么模型风险就很大,直至达到边界条件,也就是断供。现在这个数学模型很显然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就是房地产带来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赶不上房地产自身的地产价格上涨因素,因此最后的结果就是反向下降,房地产价格下降带来的经济增速放慢,同时带动其他行业下行。其实现在基本可以说是房地产的泡沫已经破了(北上广不算),反正西安的房价已经降了,武汉的房价好像也降了,东北就更扯淡了。再往西边也不行(貌似就没好过),为什么地产会下降,就是该买房的人已经买了,买不起的人永远都买不起,地产的下一波我估计得等00后的人口高峰,而且也很危险,因为等00后起来,很多60后70后买的房也该拆迁退市,也就是地的供应量不会减少,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放开二胎,当然二胎因素也很多,这是一个因素),地产我觉得吧正常发展就好,凭空的炒作绝壁是饮鸩止渴,政府应该发挥功能(显然限购没起到什么作用,再一个政令不出中南海也是一大因素)。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走出地产经济模式,转换成别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过貌似现在改正有点晚,地产大亨们也不愿意,地方政府基本就是二笔,其二,我们不能走法国和阿根廷的路子,这两国家公务员占国民比例太高了,特别是阿根廷,国家居然流落到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连个红利都没分到一杯羹,和澳大利亚还有新西兰的成了鲜明的对比,尼玛那么好的地,那么好的牛,居然没有牛奶出口到中国。
    我认为虽然现在下行压力很大很大,但首先不能自乱阵脚,首先,把传统工业和创新工业结合是最要紧的事情,比如交通行业的汽车,我们已经有高铁了,马上也要有大飞机了,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该在城市私人交通上放开限制了呢,上次我看见国内有家做载人城市航空运输的亿航,首先我认为他们是做出的有价值的东西,能够解决现在国内大城市的拥堵情况,这就是互联网和传统航空业的结合,可以部分替代出租车,也不会造成城市空间紧张的情况,倒是在可靠性和停靠的方面要解决下问题,不过如果能发展起来,不是很好么,肯定能带动一些人就业,而且还是传统和新行业的结合。反观现在的P2P贷款,我觉得很不靠谱,基本都成了骗子的平台了。所以,纯粹软的东西还是很不靠谱的,即使像谷歌这样的公司,现在也在转型进入互联网加实体的领域,而不是纯粹的互联网。所以这个是方向。
     再一个就是解放房奴,当然这个解放不是指减掉房贷,毕竟减掉房贷是对价值的背叛,我的意思是变相降低贷款利率,另外可以想办法转移贷款,毕竟很多银行没有低利率的房贷业务,大多数是商业贷款,可以把以公积金贷款贷款的方式贷一笔现金提前还掉商业贷款。其实如果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话,房贷不算啥,问题是现在经济下行,很多人失业的话月供都成问题。
    现在有种说法叫海外投资基础建设,因为当初国内是靠投资拉动的,可是海外投资的话,很难说能拉回本钱,因为毕竟国外的政治不是国内说的算,国外老百姓也没有中国人这样欠钱必还的概念,很容易搞成欠钱就给你拖着,搞不好政治风云一变换就赖账不还,像希腊之类的。海外投资基础建设可以,但必须是政治上靠得住的,整体国家素质比较高的。
    至于TPP,我认为首先不慌,国内企业完全可以把研发放在国内,把制造放在国外。其二,大力投资教育行业,增强软实力,至少想办法提高大学生的合格水平,其实国内大学甚至中学的教育我觉得是失败的,很多学生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怎么好好学习(我当年连高中学费都交不起,当时大学无用论又甚嚣尘上,真是上一天学担心一天),至于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第一,如果提高了大学生的合格率,至少相当部分的人员是做技术岗位,至少就减少了文化水平低下的人口(虽然不会一下减少很多,但至少有这个趋势)。其二,提高社会需要的服务型专业比例,比如医生,要知道我们人均医生是比较少的,这才造成了社会医疗资源的短缺,也造成了社会看病难,老百姓看不起病的现象(还涉及到医改),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可是比美国都强(美国也是医改闹不停)。
    传统制造业向精益求精的方向转型,而不是像消耗性转移,我们即使现在是二胎政策,人口趋势也是不变或则减少的,至少不会短时间增多,那么以一个可预测的人口基数和趋势,我们要分配好社会资源,比如我们如果未来维持在14亿或者16亿人口,那么需要多少医院,多少医生,多少护士,我们应该有个大致的计划,而不是市场决定(因为不管社会发展,人口生病的比例基本不变,该病的还得病)。像这样的服务型的行业很多。可以吸收大量的人口,第二,对于传统行业,对脑子要求不高的,也不需要经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市场化和适量压缩,因为社会发展到现在再和印度和越南比劳动力成本是不合时宜的。而在工业4.0的趋势下发展知识密集型和经验密集型产业。我上次看到罗罗的热处理大师,就是完全经验密集型的,罗罗也不愿意再请新的学徒,就让师傅的儿子跟着师傅学着做,结果经验得到了传承,忠诚度也有保证。这就是经验密集型,如果这种不用太多理论而靠经验的师傅,你招一个外来的新人干,第一师傅愿不愿意传授是一个问题,另外新人忠诚度也低,很可能学成后就把经验带走了。
     第四,发展基础工程科学,基础工程一方面是可以吸收大量的人口,第二可以促进物理工程学科的发展,也可以提高国民素质。比如我们三峡大坝,反观没有修重大水利工程的时候,一方面电力紧张,第二缺乏水电人才,第三,大量的人没有工作。现在,整个水电行业可以说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相当多的工作机会,社会效应也很多,所以这种类型的工程应该多搞些,现在核电也在蓬勃发展,相应的社会资源什么的也在发展。以后核电集团也是一大吸收人口和提高社会利用率的产业,更比如航天行业,虽然国家现在航天行业也很强大,但是我觉得以后航天事业会像大航海时代走向大众,而不是披着高精尖的外衣,关键是找到经济切入点,资本是最大的推动力,只要能保证足够的回报,资本会将航天事业推到新高峰。我很看好。总之,就是将很多神坛的东西下放,普及化,白菜化,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超过美国的。
    至于金融,。。。。。我真不知道该扯些啥,现在搞金融的那些个学者跟陈云比起来真是。。。。。,可能是因为学金融的都是从英美归国的,老是跟着外国人的步子走,感觉被玩坏了,还不如让学理工的和心理学的代替他们呢。
   最后,我还是说一下,上述纯属本人瞎扯,必然错误很多,希望大家喷口留情,其实无所谓,你喷一喷,我也不掉一两肉,反正我现在上超大的机会少。      最近到新单位工作,时间比较紧,做的也是和航空方面的相关的,虽然和外界经济不是联系很多,但是周围感觉经济体很萧条,又观测美帝对我国出手以及我们自身犯二,形式不容乐观。在此胡侃几句以解郁闷。
     温的4万亿的后效终于爆发了,现在百业萧条,仅有电子和IT行业苦苦支撑,没有了制造业的支撑,这些行业的衰落也仅仅是时间问题,相对来说,国企特别的军工企业的效益倒还是可以的(也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好在人力成本在国企里不算啥了(反正工资不会给太高,国企讲资历,年限到了,拿的不比外面的少,能干活的绝对是真想干活,混日子的无所谓收入)。
    中国的一个大问题是太过于依赖出口和房地产,房地产是我们给自己挖的一个坑,出口则是把命根子给老外,现在地产业已经把我们的经济拖的不行了,而出口现在因为TPP,也会很快收缩。情况真的是很危急。
    美国给TPP夹带私货,我觉得虽然从长远看是会出现问题的,但是短期内的确是会对我们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么被动我觉得还是不行的,必须想办法见招拆招。
    第一是想办法提高经济自循环,其实我觉得国内消费还有很大的一块增长的地方,虽然说现在比以前的情况是富足了一些,可是绝大多数人的经济我想还是没达到欧洲人的生活标准吧,为什么呢?比如说我这一代的,假如我是90后,正当年,马上要结婚了,首先我得买房吧,即使在西安这种三线城市,房价稍微好点的100平米的房子得78万吧,如果说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做生意的不算在此类),父母假使付了首付24万(大概一半以上家庭能支付的起吧),那么小孩自己要负担54万的贷款,如果贷款30年的话,月付就得2897元,20年的话,月付3573元,可是去年西安的人均收入为4203元,如果除去很多往上拉的人的收入,比如收入15万以上的人的少数群体,那么平均下来,人均在3500左右,也就是说你每个月的工资仅仅够你吃个饭(甚至吃饭都不够),每个月还得有物业费,水电费之类,其实算下来就是变相入不敷出。
      我们贷款买房是基于一个数学模型,就是你的工资是在全民经济和国家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每年增加的一个情况下上涨,如果你的工资存在减少和失业的情况下,那么模型风险就很大,直至达到边界条件,也就是断供。现在这个数学模型很显然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就是房地产带来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赶不上房地产自身的地产价格上涨因素,因此最后的结果就是反向下降,房地产价格下降带来的经济增速放慢,同时带动其他行业下行。其实现在基本可以说是房地产的泡沫已经破了(北上广不算),反正西安的房价已经降了,武汉的房价好像也降了,东北就更扯淡了。再往西边也不行(貌似就没好过),为什么地产会下降,就是该买房的人已经买了,买不起的人永远都买不起,地产的下一波我估计得等00后的人口高峰,而且也很危险,因为等00后起来,很多60后70后买的房也该拆迁退市,也就是地的供应量不会减少,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放开二胎,当然二胎因素也很多,这是一个因素),地产我觉得吧正常发展就好,凭空的炒作绝壁是饮鸩止渴,政府应该发挥功能(显然限购没起到什么作用,再一个政令不出中南海也是一大因素)。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走出地产经济模式,转换成别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过貌似现在改正有点晚,地产大亨们也不愿意,地方政府基本就是二笔,其二,我们不能走法国和阿根廷的路子,这两国家公务员占国民比例太高了,特别是阿根廷,国家居然流落到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连个红利都没分到一杯羹,和澳大利亚还有新西兰的成了鲜明的对比,尼玛那么好的地,那么好的牛,居然没有牛奶出口到中国。
    我认为虽然现在下行压力很大很大,但首先不能自乱阵脚,首先,把传统工业和创新工业结合是最要紧的事情,比如交通行业的汽车,我们已经有高铁了,马上也要有大飞机了,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该在城市私人交通上放开限制了呢,上次我看见国内有家做载人城市航空运输的亿航,首先我认为他们是做出的有价值的东西,能够解决现在国内大城市的拥堵情况,这就是互联网和传统航空业的结合,可以部分替代出租车,也不会造成城市空间紧张的情况,倒是在可靠性和停靠的方面要解决下问题,不过如果能发展起来,不是很好么,肯定能带动一些人就业,而且还是传统和新行业的结合。反观现在的P2P贷款,我觉得很不靠谱,基本都成了骗子的平台了。所以,纯粹软的东西还是很不靠谱的,即使像谷歌这样的公司,现在也在转型进入互联网加实体的领域,而不是纯粹的互联网。所以这个是方向。
     再一个就是解放房奴,当然这个解放不是指减掉房贷,毕竟减掉房贷是对价值的背叛,我的意思是变相降低贷款利率,另外可以想办法转移贷款,毕竟很多银行没有低利率的房贷业务,大多数是商业贷款,可以把以公积金贷款贷款的方式贷一笔现金提前还掉商业贷款。其实如果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话,房贷不算啥,问题是现在经济下行,很多人失业的话月供都成问题。
    现在有种说法叫海外投资基础建设,因为当初国内是靠投资拉动的,可是海外投资的话,很难说能拉回本钱,因为毕竟国外的政治不是国内说的算,国外老百姓也没有中国人这样欠钱必还的概念,很容易搞成欠钱就给你拖着,搞不好政治风云一变换就赖账不还,像希腊之类的。海外投资基础建设可以,但必须是政治上靠得住的,整体国家素质比较高的。
    至于TPP,我认为首先不慌,国内企业完全可以把研发放在国内,把制造放在国外。其二,大力投资教育行业,增强软实力,至少想办法提高大学生的合格水平,其实国内大学甚至中学的教育我觉得是失败的,很多学生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怎么好好学习(我当年连高中学费都交不起,当时大学无用论又甚嚣尘上,真是上一天学担心一天),至于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第一,如果提高了大学生的合格率,至少相当部分的人员是做技术岗位,至少就减少了文化水平低下的人口(虽然不会一下减少很多,但至少有这个趋势)。其二,提高社会需要的服务型专业比例,比如医生,要知道我们人均医生是比较少的,这才造成了社会医疗资源的短缺,也造成了社会看病难,老百姓看不起病的现象(还涉及到医改),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可是比美国都强(美国也是医改闹不停)。
    传统制造业向精益求精的方向转型,而不是像消耗性转移,我们即使现在是二胎政策,人口趋势也是不变或则减少的,至少不会短时间增多,那么以一个可预测的人口基数和趋势,我们要分配好社会资源,比如我们如果未来维持在14亿或者16亿人口,那么需要多少医院,多少医生,多少护士,我们应该有个大致的计划,而不是市场决定(因为不管社会发展,人口生病的比例基本不变,该病的还得病)。像这样的服务型的行业很多。可以吸收大量的人口,第二,对于传统行业,对脑子要求不高的,也不需要经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市场化和适量压缩,因为社会发展到现在再和印度和越南比劳动力成本是不合时宜的。而在工业4.0的趋势下发展知识密集型和经验密集型产业。我上次看到罗罗的热处理大师,就是完全经验密集型的,罗罗也不愿意再请新的学徒,就让师傅的儿子跟着师傅学着做,结果经验得到了传承,忠诚度也有保证。这就是经验密集型,如果这种不用太多理论而靠经验的师傅,你招一个外来的新人干,第一师傅愿不愿意传授是一个问题,另外新人忠诚度也低,很可能学成后就把经验带走了。
     第四,发展基础工程科学,基础工程一方面是可以吸收大量的人口,第二可以促进物理工程学科的发展,也可以提高国民素质。比如我们三峡大坝,反观没有修重大水利工程的时候,一方面电力紧张,第二缺乏水电人才,第三,大量的人没有工作。现在,整个水电行业可以说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相当多的工作机会,社会效应也很多,所以这种类型的工程应该多搞些,现在核电也在蓬勃发展,相应的社会资源什么的也在发展。以后核电集团也是一大吸收人口和提高社会利用率的产业,更比如航天行业,虽然国家现在航天行业也很强大,但是我觉得以后航天事业会像大航海时代走向大众,而不是披着高精尖的外衣,关键是找到经济切入点,资本是最大的推动力,只要能保证足够的回报,资本会将航天事业推到新高峰。我很看好。总之,就是将很多神坛的东西下放,普及化,白菜化,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超过美国的。
    至于金融,。。。。。我真不知道该扯些啥,现在搞金融的那些个学者跟陈云比起来真是。。。。。,可能是因为学金融的都是从英美归国的,老是跟着外国人的步子走,感觉被玩坏了,还不如让学理工的和心理学的代替他们呢。
   最后,我还是说一下,上述纯属本人瞎扯,必然错误很多,希望大家喷口留情,其实无所谓,你喷一喷,我也不掉一两肉,反正我现在上超大的机会少。
太长了以后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