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仁安羌解围战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32:38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仁安羌大捷"神话》,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内容推荐
  对于1942年4月17日至19日,中国远征军第1路第66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北侧及拼墙河渡口两岸进攻日军、救援英军的那场战斗(本书称其为“仁安羌解围战”)的感受和评价,历来各不相同——中、日、英三方从一开始就各说各话,“各自表达”。中方称此役“我军竟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败十倍于我的敌人,救出十倍于我的友军”,是为“仁安羌大捷”;日方称在仁安羌与中、英盟军的对垒厮杀为“仁安羌歼灭战”;英军则坚称是他们自己战出日军包围圈的……本书作者在遍阅中、英、美、日已出版的各种书籍(英、日文亲自翻译)、论文、采访报道等的基础上,又到档案馆查阅原始战斗详报、战时各方往来电报,采访亲历者,条分缕析地爬梳出各方往述旧说中各种错谬错在何处、是如何产生的,最后客观地、一小时一小时地还原了此战的真实经过,颠覆了“仁安羌大捷”的神话,并公允地给出了自己对此战的评价。

作者简介:卢洁峰 曾任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政治经济学讲师、《广州建设》报执行总编辑。1996—1997年,协助广东省原副省长杨立编写《带刺的红玫瑰》、《古大存沉冤录》。2000年退休后,开始系统研究广州革命纪念堂茔建筑史和印缅抗战史。出版有《广州中山纪念堂钩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黄花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吕彦直与黄檀甫——广州中山纪念堂秘闻》(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合作,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以及《“中山”符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著作,发表《大钟与十字架的叠加——中山陵新解》、《金陵女子大学建筑群与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联系》、《“索菲亚”如何变身“中国古塔”——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手法浅析》、《梧州中山纪念堂》、《过元熙——被遗忘的建筑师》、《广州新一军公墓原貌》等专业论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仁安羌解围战的历史背景
  一 一次缅战
  二 日、中、英、美战略意图比较
  三 缅甸战场态势
第二章以往相关著述简要回顾
  一 官书、档案文献、专著
  二 一次缅战亲历者的著述、忆述
  三 新38师官兵的著述、忆述
  四 战地记者的纪实报道
第三章参战各方战斗进程
  一 日军第33师团战斗进程
  二 英军战斗进程
  三 新38师战斗进程
第四章“乔克巴党行动”往来电报释读
第五章《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辨析
  一 战斗前敌我形势之概要
  二 攻击部署及战斗经过
  三 战斗成绩
  四 敌之兵力、部队番号并可资参考之事项
  五 附录
  六 作战地图
  七 《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附表
  八 《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的真实信息与虚假谎言
第六章《史迪威日记》释读
第七章斯利姆回忆录释读
  一 15日13:00.斯利姆下令毁坏仁安羌油田
  二 16日,英缅第1军团总部及第1缅甸师先头部队撤往桂却
  三 16日夜,作问部队将撤退中的英军先头部队3500人分隔包围于拼墙河两岸
  四 16日深夜,英日双方在仁安羌发电厂前爆发激战
  五 16日深夜至17日白天,第1缅甸师先头部队在拼墙河两岸与日军对战
  六 17日11:00,斯利姆给113团团长下达攻击拼墙河北岸日军的命令
  七 17日12:30,孙立人赶到桂却,指挥英军配属的坦克和炮兵作战
  八 17日夜,第1缅甸师后卫部队抵达仁安羌镇南郊5公里处
  九 英军在推岗隘口受阻
  十 18日6:30,第1缅甸师后卫部队及第7装甲旅与日军展开油田之战
  十一 被围堵英军并非“水粮断绝两天”
  十二 113团18日的战斗
  十三 中英盟军19日的战斗
  十四 斯利姆忆述的其他细节
第八章孙立人相关著述辨析
  一 重庆《大公报》对仁安羌一战的最早报道
  二 五篇祭(碑)文有关文字
  三 《统驭学初稿》有关记述
  四 对《缅甸荡寇志》的批注
第九章刘放吾与杨振汉“平墙大捷”口述辨析
  一 记者崇学对刘放吾的专访报道
  二 刘放吾“平墙大捷”口述辨析
  三 记者黄海对杨振汉的专访报道
  四 杨振汉“平墙大捷”口述辨析
第十章《伊洛瓦底战记》辨析
第十一章《与史迪威一起撤退》第二部分辨析
  一 第8章“毁坏仁安羌”要点
  二 第9章“七个疲惫的格洛斯特”要点
  三 第10章“从马圭撤退”要点
  四 第11章“拼墙河的路障”要点
  五 第12章“仁安羌的包围圈”要点
  六 第13章“晚上在伊洛瓦底江”要点
  七 第14章“攻击通过油田”摘要及辨析
  八 第15章“中国万万岁!”摘要及辨析
第十二章仁安羌地理地貌
  一 日军记载
  二 113团参战者忆述
  三 战地记者记录
  四 利用Google卫星地图勘察的结果
第十三章仁安羌解围战的时间轴
  一 4月15日,新38师两团奉命支援英军
  二 拼墙河北岸战斗
  三 拼墙河南岸战斗
  四 二次拼墙河北岸战斗
第十四章余论
  一 仁安羌解围战是一个成功的战例
  二 局部的小胜与全局的被误导
  三 告别神话
参考文献
主要地名、人名对照表
后记


前言
  对于1942年4月17日至19日,中国远征军第1路第66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①北侧及拼墙河②渡口两岸进攻日军、救援英军的那场战斗(笔者简称其为“仁安羌解围战”,下同)的感受和评价,历来各不相同——中、日、英三方从一开始就各说各话,“各自表达”。中方称此役“我军竟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败十倍于我的敌人,救出十倍于我的友军”,是为“仁安羌大捷”③;日方称在仁安羌与中、英盟军的对垒厮杀为“仁安羌歼灭战”④;英军则坚称是他们自己战出日军包围圈的⑤……
  就中方而言,由于仁安羌解围战是一次缅战(又称“缅甸防御战”、“缅甸保卫战”)中国军队鲜有的一个胜仗,也是盟军一方难得的一个小胜利,物以稀为贵。外加中国远征军第1路的总指挥是美国的史迪威将军,被救者又是高贵的英军英国人,所造成的国际影响非同一般。故此,讲述仁安羌解围战经过的书籍、文章真可谓汗牛充栋,其战况、战果更被不断“宣传”放大。一场原本只是速战速决的仁安羌解围战,被升格为前后历时7天(4月14日至21日)的“仁安羌战役”①;对战之敌也由日军第33师团的作间部队,膨化为“日军214、215两个联队”②,直至整个“日军第33师团”。日军在仁安羌的主要攻击对象英军,被置换成了新38师第113团,以致形成“日军在仁安羌陆空联合作战对付113团”的立体作战画面。③
  笔者注意到此间的一个奇特现象——当年直接或间接参加仁安羌解围战的新38师官兵、一次缅战的参战者、参与者,都是多年甚至半个世纪以后才撰写文章或口述历史,回忆仁安羌解围战的。其中,间接参战、参与者积极“回忆”,而直接参战官兵则极少留下回忆文章。记忆的误差以及道听途说,致使大家同样各说各话——关于战斗历时者,有“一昼夜”说、“两昼夜”说、“三天”说,甚至还有“18日停止战斗一天”说④;关于前往仁安羌方式者,有“急行军前往”说、“全部乘坐汽车前往”说;关于孙立人何时到达仁安羌指挥作战者,有“17日”说、“18日”说,甚至还有“既非孙立人又非齐学启指挥”说⑤;关于张琦营长牺牲地点者,有“17日北岸”说、“18日过河”说、“19日(甚至20日)501高地”说;关于在仁安羌包围英军并与113团对战的日军兵力者,有“卅三师团”说、“两个联队”说、“十倍于我之兵力”说、“仅有一个大队”①说;关于解围时间者,则有“18日下午5时”说、“19日下午2时”说,甚至有“20日”说、“21日”说。此外,还有“被围英军断水断粮三天”说,中英两军官兵“拥抱”说、“接吻”说,被救英军高呼“中国万岁!蒋委员长万岁”说②。
  延至1963年10月,为配合“战役”说、“大捷”说,刘放吾将军接受台湾《征信新闻报》记者采访时,竟然将仁安羌解围战的歼敌数字“升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敌军卅三师团万人伤亡七千”③……
  上述各种说法的叠加、升级、流播,共同造下版本林立、真假莫辨、漏洞百出,甚至荒诞不经之“仁安羌大捷”奇观,令读者无所适从。一个成功的战例,因此而演变成为神话。这不仅给我们的对手留下笑柄,而且还会误导子孙后代,使其难以认清二战期间,中国军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真实处境、真正表现和杰出贡献。
  笔者对往述旧说之“仁安羌战役”、“仁安羌大捷”说,不敢苟同。最基本的一个理由是,如果这场解围战是一个“战役”,并且取得“大捷”的战果,理应对一次缅战战局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事实上,“仁安羌战役”、“仁安羌大捷”并没有左右缅甸战局。相反,仁安羌解围战结束、英军出围北撤之日,就是一次缅战转向败局之时。为此,笔者决意考证这一战。
  考证仁安羌解围战,并非要否定这场战斗,更非为否定中国远征军第1路新38师113团、112团仁安羌解围战参战官兵的无量付出。相反,追求真相是为尊重历史,以便后人永记震古烁今的中国远征军第1路征缅抗战历史,追怀万千征缅抗战英烈鬼雄。
  没有怀疑就无需考证,没有考证就难辨真伪。而要辨真伪,求真相,除了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以外,还必须有足够的证据。为此,笔者尽自己所能,遍寻与仁安羌解围战直接关联的战时往来电报,新38师战斗详报,中日作战地图,中国远征军第1路总指挥史迪威的日记,英缅第1军团军团长斯利姆①的回忆录,新38师师长孙立人的相关著述,113团、112团参战官兵以及战地记者的忆述,原始报章报道,日本军方及战地记者的作战纪实,当日被包围在仁安羌内的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的忆述,以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团关于缅甸战役作战经过及失败原因与各部优劣评判的报告书等各类相关著述,采访新38师幸存老兵……虽不敢言已“上穷碧落下黄泉”,但却可以说基本备齐了考证所需的基础史料和关键证据。
  为记录自己的考证过程,也为方便同行和后来者继续辨析、考证,笔者将所有关键史料和证据,原文收录进本书,并据此互为参照,逐一辨析,对仁安羌解围战展开全方位的考证。笔者深知,要推翻一个流传了70余年的旧说定论,告别“仁安羌大捷”神话,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件十分严肃而神圣的工作。因此,在整个考证以及写作过程中均倍加小心,反复告诫自己:不发无据之言,不定无凭之论,坚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仁安羌解围战考》共14章,既有将仁安羌解围战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背景中去观察的“以大见小”,也有前后八章“以小见大”的专项释读和辨析。为方便读者及研究同行独立思考和继续查证,笔者不厌其烦,详细标注出每一段甚至每一句关键引文的出处和页码,以致全书脚注多达937个。诚然,人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历时逾八年的仁安羌解围战考证过程,就是笔者对仁安羌战斗、对仁安羌解围战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本书虽然解开了一系列的历史悬疑,重建了仁安羌解围战的基本史实,但我并不认为自己已经穷尽真相。
  逝者如斯,仁安羌解围战毕竟过去70余年了,截至2010年初,笔者已经无法找到113团的参战者了;112团的幸存者则因年事过高而无法回忆。此外,限于条件,笔者未能亲往仁安羌解围战的旧战场作实地考察,只能借助Google的卫星地图功能,遥看当地的地理概貌,遥测各个战斗节点的地理位置。故虽数十次增删修订,付梓之时内心仍不胜惶恐。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①。既非兵家出身,亦无军事背景的笔者,没有机会亦不可能“躬行”此战。更为重要的是,和平年代的我们,无论如何虔诚,如何用功,都无法想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难困苦,无法想象孙立人麾下新38师全体官兵的战时处境和无量付出,遑论再现仁安羌解围战的全部历史场景。因此,讹误之处在所难免。诚乞各位方家师长指正。


后记
  近十余年,在我读书、学问的路程中,曾经多次得到中山大学历史系原主任邱捷教授的点拨和指导。2004年我接触印缅抗战史后,邱捷教授曾经来函,对“仁安羌大捷”提出质疑,嘱我看看各方史料,以探究其真相。
  2007年初,我对仁安羌解围战展开了系统研究。持续数年的积累以及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不舍昼夜的强化作业,终于使我从“仁安羌解围战”的一系列考证中解脱出来。
早在确定选题之初,我便意识到这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窗课”。2007年冬,我十分尊敬的新38师幸存老兵徐文先生,就我的《仁安羌解围战考》初稿写来了言词激烈的批评信,力劝我终止此项研究。
  难得的是搜集史料的过程中,孙立人将军的中文秘书、台湾东海大学柳作梅教授及其弟子张素华老师,为我提供了关键的参考文献——《缅甸攻略作战》的台湾译本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予我查阅印缅战报、二战史料的方便;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冷天老师、扬州大学朱太康教授、重庆朋友舒宏舰予我以十分必要的帮助。周防同学协助我翻译了斯利姆《反败为胜》的主要章节;陈斌同学协助我翻译了若林政夫的《伊洛瓦底战记》,并校订了我翻译的约瑟夫·W.史迪威《史迪威日记》的相关部分。
  我的研究,除了追求历史真相外,完全没有其他个人目的。我和许多民间研究者一样,在没有任何“课题经费”的逆境中坚持前行。广东省原副省长杨立同志曾经赠我一联:“心坚石也穿,功到自然成”。多少年来,我一直以此自勉。我十分明白,生命宝贵、时间的一度性决定我只能用自己有限的退休金换取研究的条件和考证的机会。幸而水滴石穿,微奏肤功,也就了一心愿。
  2013年夏,在没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无处发表研究成果的困境中。我幸获曾礼新先生慨然资助,使《仁安羌解围战考》得以循“非正式出版”的方式印刷500册,以与朋友、同好交流。本以为草木不惊,孰料却在网上收获一片波澜。滇缅抗战史研究专家余戈先生独具慧眼,厚爱有加,力荐给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谋求正式出版。
 为不辜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我对自印的“交流本”进行了全面的补充修订——重新校订了约瑟夫·W.史迪威《史迪威日记》的相关部分译文;翻译了美国战地记者杰克。贝尔登《与史迪威一起撤退》的八章内容;重写了第五章“史迪威日记辨析”;增加了“《伊洛瓦底战记》辨析”和“《与史迪威一起撤退》第二部分辨析”两章;改写了原“仁安羌解围战的基本经过”一章。新增的两章与重写、改写的两章,以及全书的多次修订,使“仁安羌解围战考”整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建立在更加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本书写作、修改、校订过程中,幸获一批网友、朋友的真诚帮助。值此《仁安羌解围战考》正式出版之际,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我的师长、朋友、网友鞠躬致谢!


=========================
  我是半月前借来此书,但延至昨晚才开始看,读了前言后记并翻了翻内页后,今天一早即下了单。网上对此书有一些反对声音,主要来自新一军的粉丝(或许还包括一些后人),但仔细一看均拿不出真凭实据,不足道之。
  与战史写作比较,战史的考证著作更属不易。记得论坛里曾有篇帖子说女人不适合翻译军事作品,与创作比起来,翻译还要略逊一筹,更遑论与战史考证相比,而此书的作者恰恰是位女士。想想之前的奚落,岂不是令我等须眉们颜面尽失?

《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仁安羌大捷"神话》,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内容推荐
  对于1942年4月17日至19日,中国远征军第1路第66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北侧及拼墙河渡口两岸进攻日军、救援英军的那场战斗(本书称其为“仁安羌解围战”)的感受和评价,历来各不相同——中、日、英三方从一开始就各说各话,“各自表达”。中方称此役“我军竟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败十倍于我的敌人,救出十倍于我的友军”,是为“仁安羌大捷”;日方称在仁安羌与中、英盟军的对垒厮杀为“仁安羌歼灭战”;英军则坚称是他们自己战出日军包围圈的……本书作者在遍阅中、英、美、日已出版的各种书籍(英、日文亲自翻译)、论文、采访报道等的基础上,又到档案馆查阅原始战斗详报、战时各方往来电报,采访亲历者,条分缕析地爬梳出各方往述旧说中各种错谬错在何处、是如何产生的,最后客观地、一小时一小时地还原了此战的真实经过,颠覆了“仁安羌大捷”的神话,并公允地给出了自己对此战的评价。

作者简介:卢洁峰 曾任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政治经济学讲师、《广州建设》报执行总编辑。1996—1997年,协助广东省原副省长杨立编写《带刺的红玫瑰》、《古大存沉冤录》。2000年退休后,开始系统研究广州革命纪念堂茔建筑史和印缅抗战史。出版有《广州中山纪念堂钩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黄花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吕彦直与黄檀甫——广州中山纪念堂秘闻》(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合作,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以及《“中山”符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著作,发表《大钟与十字架的叠加——中山陵新解》、《金陵女子大学建筑群与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联系》、《“索菲亚”如何变身“中国古塔”——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手法浅析》、《梧州中山纪念堂》、《过元熙——被遗忘的建筑师》、《广州新一军公墓原貌》等专业论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仁安羌解围战的历史背景
  一 一次缅战
  二 日、中、英、美战略意图比较
  三 缅甸战场态势
第二章以往相关著述简要回顾
  一 官书、档案文献、专著
  二 一次缅战亲历者的著述、忆述
  三 新38师官兵的著述、忆述
  四 战地记者的纪实报道
第三章参战各方战斗进程
  一 日军第33师团战斗进程
  二 英军战斗进程
  三 新38师战斗进程
第四章“乔克巴党行动”往来电报释读
第五章《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辨析
  一 战斗前敌我形势之概要
  二 攻击部署及战斗经过
  三 战斗成绩
  四 敌之兵力、部队番号并可资参考之事项
  五 附录
  六 作战地图
  七 《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附表
  八 《第一次:燕南羌战斗详报》的真实信息与虚假谎言
第六章《史迪威日记》释读
第七章斯利姆回忆录释读
  一 15日13:00.斯利姆下令毁坏仁安羌油田
  二 16日,英缅第1军团总部及第1缅甸师先头部队撤往桂却
  三 16日夜,作问部队将撤退中的英军先头部队3500人分隔包围于拼墙河两岸
  四 16日深夜,英日双方在仁安羌发电厂前爆发激战
  五 16日深夜至17日白天,第1缅甸师先头部队在拼墙河两岸与日军对战
  六 17日11:00,斯利姆给113团团长下达攻击拼墙河北岸日军的命令
  七 17日12:30,孙立人赶到桂却,指挥英军配属的坦克和炮兵作战
  八 17日夜,第1缅甸师后卫部队抵达仁安羌镇南郊5公里处
  九 英军在推岗隘口受阻
  十 18日6:30,第1缅甸师后卫部队及第7装甲旅与日军展开油田之战
  十一 被围堵英军并非“水粮断绝两天”
  十二 113团18日的战斗
  十三 中英盟军19日的战斗
  十四 斯利姆忆述的其他细节
第八章孙立人相关著述辨析
  一 重庆《大公报》对仁安羌一战的最早报道
  二 五篇祭(碑)文有关文字
  三 《统驭学初稿》有关记述
  四 对《缅甸荡寇志》的批注
第九章刘放吾与杨振汉“平墙大捷”口述辨析
  一 记者崇学对刘放吾的专访报道
  二 刘放吾“平墙大捷”口述辨析
  三 记者黄海对杨振汉的专访报道
  四 杨振汉“平墙大捷”口述辨析
第十章《伊洛瓦底战记》辨析
第十一章《与史迪威一起撤退》第二部分辨析
  一 第8章“毁坏仁安羌”要点
  二 第9章“七个疲惫的格洛斯特”要点
  三 第10章“从马圭撤退”要点
  四 第11章“拼墙河的路障”要点
  五 第12章“仁安羌的包围圈”要点
  六 第13章“晚上在伊洛瓦底江”要点
  七 第14章“攻击通过油田”摘要及辨析
  八 第15章“中国万万岁!”摘要及辨析
第十二章仁安羌地理地貌
  一 日军记载
  二 113团参战者忆述
  三 战地记者记录
  四 利用Google卫星地图勘察的结果
第十三章仁安羌解围战的时间轴
  一 4月15日,新38师两团奉命支援英军
  二 拼墙河北岸战斗
  三 拼墙河南岸战斗
  四 二次拼墙河北岸战斗
第十四章余论
  一 仁安羌解围战是一个成功的战例
  二 局部的小胜与全局的被误导
  三 告别神话
参考文献
主要地名、人名对照表
后记


前言
  对于1942年4月17日至19日,中国远征军第1路第66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①北侧及拼墙河②渡口两岸进攻日军、救援英军的那场战斗(笔者简称其为“仁安羌解围战”,下同)的感受和评价,历来各不相同——中、日、英三方从一开始就各说各话,“各自表达”。中方称此役“我军竟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败十倍于我的敌人,救出十倍于我的友军”,是为“仁安羌大捷”③;日方称在仁安羌与中、英盟军的对垒厮杀为“仁安羌歼灭战”④;英军则坚称是他们自己战出日军包围圈的⑤……
  就中方而言,由于仁安羌解围战是一次缅战(又称“缅甸防御战”、“缅甸保卫战”)中国军队鲜有的一个胜仗,也是盟军一方难得的一个小胜利,物以稀为贵。外加中国远征军第1路的总指挥是美国的史迪威将军,被救者又是高贵的英军英国人,所造成的国际影响非同一般。故此,讲述仁安羌解围战经过的书籍、文章真可谓汗牛充栋,其战况、战果更被不断“宣传”放大。一场原本只是速战速决的仁安羌解围战,被升格为前后历时7天(4月14日至21日)的“仁安羌战役”①;对战之敌也由日军第33师团的作间部队,膨化为“日军214、215两个联队”②,直至整个“日军第33师团”。日军在仁安羌的主要攻击对象英军,被置换成了新38师第113团,以致形成“日军在仁安羌陆空联合作战对付113团”的立体作战画面。③
  笔者注意到此间的一个奇特现象——当年直接或间接参加仁安羌解围战的新38师官兵、一次缅战的参战者、参与者,都是多年甚至半个世纪以后才撰写文章或口述历史,回忆仁安羌解围战的。其中,间接参战、参与者积极“回忆”,而直接参战官兵则极少留下回忆文章。记忆的误差以及道听途说,致使大家同样各说各话——关于战斗历时者,有“一昼夜”说、“两昼夜”说、“三天”说,甚至还有“18日停止战斗一天”说④;关于前往仁安羌方式者,有“急行军前往”说、“全部乘坐汽车前往”说;关于孙立人何时到达仁安羌指挥作战者,有“17日”说、“18日”说,甚至还有“既非孙立人又非齐学启指挥”说⑤;关于张琦营长牺牲地点者,有“17日北岸”说、“18日过河”说、“19日(甚至20日)501高地”说;关于在仁安羌包围英军并与113团对战的日军兵力者,有“卅三师团”说、“两个联队”说、“十倍于我之兵力”说、“仅有一个大队”①说;关于解围时间者,则有“18日下午5时”说、“19日下午2时”说,甚至有“20日”说、“21日”说。此外,还有“被围英军断水断粮三天”说,中英两军官兵“拥抱”说、“接吻”说,被救英军高呼“中国万岁!蒋委员长万岁”说②。
  延至1963年10月,为配合“战役”说、“大捷”说,刘放吾将军接受台湾《征信新闻报》记者采访时,竟然将仁安羌解围战的歼敌数字“升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敌军卅三师团万人伤亡七千”③……
  上述各种说法的叠加、升级、流播,共同造下版本林立、真假莫辨、漏洞百出,甚至荒诞不经之“仁安羌大捷”奇观,令读者无所适从。一个成功的战例,因此而演变成为神话。这不仅给我们的对手留下笑柄,而且还会误导子孙后代,使其难以认清二战期间,中国军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真实处境、真正表现和杰出贡献。
  笔者对往述旧说之“仁安羌战役”、“仁安羌大捷”说,不敢苟同。最基本的一个理由是,如果这场解围战是一个“战役”,并且取得“大捷”的战果,理应对一次缅战战局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事实上,“仁安羌战役”、“仁安羌大捷”并没有左右缅甸战局。相反,仁安羌解围战结束、英军出围北撤之日,就是一次缅战转向败局之时。为此,笔者决意考证这一战。
  考证仁安羌解围战,并非要否定这场战斗,更非为否定中国远征军第1路新38师113团、112团仁安羌解围战参战官兵的无量付出。相反,追求真相是为尊重历史,以便后人永记震古烁今的中国远征军第1路征缅抗战历史,追怀万千征缅抗战英烈鬼雄。
  没有怀疑就无需考证,没有考证就难辨真伪。而要辨真伪,求真相,除了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以外,还必须有足够的证据。为此,笔者尽自己所能,遍寻与仁安羌解围战直接关联的战时往来电报,新38师战斗详报,中日作战地图,中国远征军第1路总指挥史迪威的日记,英缅第1军团军团长斯利姆①的回忆录,新38师师长孙立人的相关著述,113团、112团参战官兵以及战地记者的忆述,原始报章报道,日本军方及战地记者的作战纪实,当日被包围在仁安羌内的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的忆述,以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团关于缅甸战役作战经过及失败原因与各部优劣评判的报告书等各类相关著述,采访新38师幸存老兵……虽不敢言已“上穷碧落下黄泉”,但却可以说基本备齐了考证所需的基础史料和关键证据。
  为记录自己的考证过程,也为方便同行和后来者继续辨析、考证,笔者将所有关键史料和证据,原文收录进本书,并据此互为参照,逐一辨析,对仁安羌解围战展开全方位的考证。笔者深知,要推翻一个流传了70余年的旧说定论,告别“仁安羌大捷”神话,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件十分严肃而神圣的工作。因此,在整个考证以及写作过程中均倍加小心,反复告诫自己:不发无据之言,不定无凭之论,坚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仁安羌解围战考》共14章,既有将仁安羌解围战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背景中去观察的“以大见小”,也有前后八章“以小见大”的专项释读和辨析。为方便读者及研究同行独立思考和继续查证,笔者不厌其烦,详细标注出每一段甚至每一句关键引文的出处和页码,以致全书脚注多达937个。诚然,人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历时逾八年的仁安羌解围战考证过程,就是笔者对仁安羌战斗、对仁安羌解围战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本书虽然解开了一系列的历史悬疑,重建了仁安羌解围战的基本史实,但我并不认为自己已经穷尽真相。
  逝者如斯,仁安羌解围战毕竟过去70余年了,截至2010年初,笔者已经无法找到113团的参战者了;112团的幸存者则因年事过高而无法回忆。此外,限于条件,笔者未能亲往仁安羌解围战的旧战场作实地考察,只能借助Google的卫星地图功能,遥看当地的地理概貌,遥测各个战斗节点的地理位置。故虽数十次增删修订,付梓之时内心仍不胜惶恐。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①。既非兵家出身,亦无军事背景的笔者,没有机会亦不可能“躬行”此战。更为重要的是,和平年代的我们,无论如何虔诚,如何用功,都无法想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难困苦,无法想象孙立人麾下新38师全体官兵的战时处境和无量付出,遑论再现仁安羌解围战的全部历史场景。因此,讹误之处在所难免。诚乞各位方家师长指正。


后记
  近十余年,在我读书、学问的路程中,曾经多次得到中山大学历史系原主任邱捷教授的点拨和指导。2004年我接触印缅抗战史后,邱捷教授曾经来函,对“仁安羌大捷”提出质疑,嘱我看看各方史料,以探究其真相。
  2007年初,我对仁安羌解围战展开了系统研究。持续数年的积累以及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不舍昼夜的强化作业,终于使我从“仁安羌解围战”的一系列考证中解脱出来。
早在确定选题之初,我便意识到这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窗课”。2007年冬,我十分尊敬的新38师幸存老兵徐文先生,就我的《仁安羌解围战考》初稿写来了言词激烈的批评信,力劝我终止此项研究。
  难得的是搜集史料的过程中,孙立人将军的中文秘书、台湾东海大学柳作梅教授及其弟子张素华老师,为我提供了关键的参考文献——《缅甸攻略作战》的台湾译本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予我查阅印缅战报、二战史料的方便;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冷天老师、扬州大学朱太康教授、重庆朋友舒宏舰予我以十分必要的帮助。周防同学协助我翻译了斯利姆《反败为胜》的主要章节;陈斌同学协助我翻译了若林政夫的《伊洛瓦底战记》,并校订了我翻译的约瑟夫·W.史迪威《史迪威日记》的相关部分。
  我的研究,除了追求历史真相外,完全没有其他个人目的。我和许多民间研究者一样,在没有任何“课题经费”的逆境中坚持前行。广东省原副省长杨立同志曾经赠我一联:“心坚石也穿,功到自然成”。多少年来,我一直以此自勉。我十分明白,生命宝贵、时间的一度性决定我只能用自己有限的退休金换取研究的条件和考证的机会。幸而水滴石穿,微奏肤功,也就了一心愿。
  2013年夏,在没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无处发表研究成果的困境中。我幸获曾礼新先生慨然资助,使《仁安羌解围战考》得以循“非正式出版”的方式印刷500册,以与朋友、同好交流。本以为草木不惊,孰料却在网上收获一片波澜。滇缅抗战史研究专家余戈先生独具慧眼,厚爱有加,力荐给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谋求正式出版。
 为不辜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我对自印的“交流本”进行了全面的补充修订——重新校订了约瑟夫·W.史迪威《史迪威日记》的相关部分译文;翻译了美国战地记者杰克。贝尔登《与史迪威一起撤退》的八章内容;重写了第五章“史迪威日记辨析”;增加了“《伊洛瓦底战记》辨析”和“《与史迪威一起撤退》第二部分辨析”两章;改写了原“仁安羌解围战的基本经过”一章。新增的两章与重写、改写的两章,以及全书的多次修订,使“仁安羌解围战考”整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建立在更加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本书写作、修改、校订过程中,幸获一批网友、朋友的真诚帮助。值此《仁安羌解围战考》正式出版之际,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我的师长、朋友、网友鞠躬致谢!


=========================
  我是半月前借来此书,但延至昨晚才开始看,读了前言后记并翻了翻内页后,今天一早即下了单。网上对此书有一些反对声音,主要来自新一军的粉丝(或许还包括一些后人),但仔细一看均拿不出真凭实据,不足道之。
  与战史写作比较,战史的考证著作更属不易。记得论坛里曾有篇帖子说女人不适合翻译军事作品,与创作比起来,翻译还要略逊一筹,更遑论与战史考证相比,而此书的作者恰恰是位女士。想想之前的奚落,岂不是令我等须眉们颜面尽失?
不知道写的如何?
美国女作家米雷曾说过,一本书一旦出版,作者就好像在公众面前脱下裤子──如果这是一本好书,谁也不能贬低他;如果这是一本坏书,那么谁也帮不了他。
好书要顶。
关于此书作者考证仁安羌解围战在滇缅抗战史研究领域引发的风波,之前已有所闻。主要原因在于其核心结论与主流观点相悖,引来了国内抗战学术研究不小的争论和部分人士对其的诘责,包括一些当年远征军“三亲者”或其后人。暂且不论其考证和结论是否科学合理(此问题建议楼主读完书后在本贴写书评讨论,不要只做广告),作为一名“民间”女性军史研究者面对社会上众多的反对、指责压力,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观点,也算体现出其人傲气的一面了。如作者所言,余戈的大力推荐,使得其研究作品得以在官方权威的解放军文艺社公开出版,在现行新闻舆论管理体制下,容易被解读为官方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其研究成果或部分观点,无疑会改变作者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可以肯定一点,此书的公开出版势必还会引来争辩。当然,事实真相到底如何?真理是否会越辩越明?我们大家还要拭目以待。
遇到要看看
关于此书作者考证仁安羌解围战在滇缅抗战史研究领域引发的风波,之前已有所闻。主要原因在于其核心结论与主 ...
我做广告?我是看到一本书不错,自己马上下了单,然后再在这里说一声,以知会有兴趣者。如果这也是做广告,下次不开腔也罢 ^_^
真本书不错,中国现在就缺这种较真的作者
楼主误会了。本是建议你写出一篇客观精彩的书评,让有兴趣者从中了解这本书的质量。顺便说下版权页将这本书分类为纪实文学,个人感觉出版社这样归类似乎不妥,容易让一些读者误解此书是以若干史实为背景素材创作的文学报告。

独行疾风 发表于 2016-2-5 20:18
楼主误会了。本是建议你写出一篇客观精彩的书评,让有兴趣者从中了解这本书的质量。顺便说下版权页将这本书 ...


  

       书终于来了,左边的一本是图书馆借书,右边三本是刚买的新书,这个春节能饱眼福了
        我可不受您的诱惑,一来我没有妙笔生花的底气,二来手里刚交的一本译稿正跟编辑打着嘴仗,没有两个月难得收场,哪有功夫再绞脑汁 。幸而这坛子里不乏指点江山、挥遒文字的大侠,有我这番抛砖之举,想来必有不少高人已是摩拳擦掌、存有捷足先登之心了。待到那时,我再“趋炎附势”、追随而至罢
        顺便再发几张内页,钩一钩馋虫书蠹们的魂


独行疾风 发表于 2016-2-5 20:18
楼主误会了。本是建议你写出一篇客观精彩的书评,让有兴趣者从中了解这本书的质量。顺便说下版权页将这本书 ...


  

IMG_20160206_112118.jpg (1.03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6 12:34 上传



       书终于来了,左边的一本是图书馆借书,右边三本是刚买的新书,这个春节能饱眼福了
        我可不受您的诱惑,一来我没有妙笔生花的底气,二来手里刚交的一本译稿正跟编辑打着嘴仗,没有两个月难得收场,哪有功夫再绞脑汁 。幸而这坛子里不乏指点江山、挥遒文字的大侠,有我这番抛砖之举,想来必有不少高人已是摩拳擦掌、存有捷足先登之心了。待到那时,我再“趋炎附势”、追随而至罢
        顺便再发几张内页,钩一钩馋虫书蠹们的魂




























IMG_20160206_112656.jpg (1.23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6 12:40 上传



IMG_20160206_115204.jpg (1.28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6 12:40 上传



IMG_20160206_115316.jpg (1.18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6 12:40 上传



IMG_20160206_115453.jpg (1.24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6 12:40 上传



IMG_20160206_115528.jpg (1.25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6 12:40 上传



IMG_20160206_115833.jpg (1.23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6 12:40 上传



IMG_20160206_115919.jpg (1.26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6 12:41 上传



IMG_20160206_120259.jpg (1.28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6 12:41 上传










已下单,后天能到,谢谢推荐!
下单买了一本,亚马逊,说是最后一本。


杂事缠身,书便读得极其缓慢,昨晚读到40页,暴笑之余,忍不住想要议论几句。

  缅甸战役作为二战研究的一个冷门,在国内的研究由冷趋热,大概是近十几年来的事情。在众多研究者中,卢洁峰可说是一个另类,这位“既非兵家出身,亦无军事背景”的民间学者,以这部经过近8年砥砺耕耘著成的作品,狠狠地打了不少人的脸!截止到我刚刚读到的40页为止,就看到有这样一些人被打了脸:仁安羌战斗的亲历者113团刘放吾团长与其后人(次子)刘伟民、(自称远征军一员的)抗战老兵王楚英、随军记者戴广德、专家学者戴孝先、罗洪彰、徐康明等。

  在这些人中,有两个人最有意思。

  第一个是王楚英。他曾被视为远征军缅甸抗战史的权威人物之一,是众多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这位老兵最有意思的地方,一是自称曾经担任过史迪威的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二是他讲述的他率领缅甸华侨抗日志愿队大败日军的神话。记得以前在读《中国远征军:滇印缅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李立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5月)一书中他的自述时,曾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_^ 虽然后来有人对他提出种种置疑①,但由于人微言轻,最终都淹没无闻、渺无人知了。譬如,就连余戈在他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2009年8月第一版)一书中,也有对王楚英文章的片段引用。卢洁峰似乎也不了解王楚英的底细,然而卢洁峰到底是卢洁峰,不愧有一双毒眼的她几下子就扒拉出了王楚英文章中“漏洞百出,甚至荒诞不经”的情节,最终得出结论:“王楚英关于仁安羌解围战的记述,违背了起码的军事常识,错乱了仁安羌及其相关地点的地理位置,背离了整个仁安羌解围战的基本事实,故完全不足采信。 ” My God! I got to hand it to you!

  第二个人是徐康明。平心而论,这位著述等身、曾任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和博导的老人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其著作《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7月)也是一部颇见功力的大作。千不该万不该的就是,徐为了再现中国远征军将士在仁安羌战斗中的英勇场面,自做主张地在战斗中添加了 “很多戏剧性的丰富联想和大量不实描写。” 结果被卢洁峰逮个正着,一顿臭骂:“作为缅战历史研究专家的徐康明,惘顾事实,不惜牺牲学术研究的严肃性,肆意虚构‘仁安羌大捷’的情节,岂止是帮助英人及史迪威数钱?”。真是斯文扫地,情何以堪! 不过慢着,卢洁峰前面的臭骂没有错,最后一句却冤枉了徐康明。帮助英人数钱的人的确大有人在,但决不是徐康明,而是一些“痛心疾首”地唠叨什么“须知老牌帝国的贵族气质中最讲究诚信”的白痴学者或公知精英。

  末了再对这本书的出版做一点猜想,我不大赞同独行疾风所说的此书的出版“容易被解读为官方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其研究成果或部分观点”的说法,我觉得这就是一次普通的出版,没必要事事都往导向上面引。如果换成一家地方出版社,就凭卢洁峰的凌厉笔锋和刀刃般的舌头,在那些聪明有余而识见不足的编辑们面前,此书除非做大幅改动,十之八九是不可能出版的,而真要按那些编辑们的旨意做了改动,此书很可能就会像一只被拔了毛的公鸡,完全没有了精神气。我始终相信,英雄不问出处,不懈者终将得到回报,余戈的出现和力荐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而军队出版社因为没有追求市场利润的压力,只要图书政治上无问题,编辑时就可以尽量少做干预,出版后对学术上引起的争议也可以不必在意。因此,在平日里背负着保守、傲慢之名的军队出版社,此时恰恰成了出版此书的最佳平台,并带给我们别样的惊喜。。。。。。



① 见: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8/11/content_3368411.htm,

http://www.douban.com/people/Eastvirginia/notes?start=10&type=note



杂事缠身,书便读得极其缓慢,昨晚读到40页,暴笑之余,忍不住想要议论几句。

  缅甸战役作为二战研究的一个冷门,在国内的研究由冷趋热,大概是近十几年来的事情。在众多研究者中,卢洁峰可说是一个另类,这位“既非兵家出身,亦无军事背景”的民间学者,以这部经过近8年砥砺耕耘著成的作品,狠狠地打了不少人的脸!截止到我刚刚读到的40页为止,就看到有这样一些人被打了脸:仁安羌战斗的亲历者113团刘放吾团长与其后人(次子)刘伟民、(自称远征军一员的)抗战老兵王楚英、随军记者戴广德、专家学者戴孝先、罗洪彰、徐康明等。

  在这些人中,有两个人最有意思。

  第一个是王楚英。他曾被视为远征军缅甸抗战史的权威人物之一,是众多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这位老兵最有意思的地方,一是自称曾经担任过史迪威的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二是他讲述的他率领缅甸华侨抗日志愿队大败日军的神话。记得以前在读《中国远征军:滇印缅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李立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5月)一书中他的自述时,曾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_^ 虽然后来有人对他提出种种置疑①,但由于人微言轻,最终都淹没无闻、渺无人知了。譬如,就连余戈在他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2009年8月第一版)一书中,也有对王楚英文章的片段引用。卢洁峰似乎也不了解王楚英的底细,然而卢洁峰到底是卢洁峰,不愧有一双毒眼的她几下子就扒拉出了王楚英文章中“漏洞百出,甚至荒诞不经”的情节,最终得出结论:“王楚英关于仁安羌解围战的记述,违背了起码的军事常识,错乱了仁安羌及其相关地点的地理位置,背离了整个仁安羌解围战的基本事实,故完全不足采信。 ” My God! I got to hand it to you!

  第二个人是徐康明。平心而论,这位著述等身、曾任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和博导的老人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其著作《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7月)也是一部颇见功力的大作。千不该万不该的就是,徐为了再现中国远征军将士在仁安羌战斗中的英勇场面,自做主张地在战斗中添加了 “很多戏剧性的丰富联想和大量不实描写。” 结果被卢洁峰逮个正着,一顿臭骂:“作为缅战历史研究专家的徐康明,惘顾事实,不惜牺牲学术研究的严肃性,肆意虚构‘仁安羌大捷’的情节,岂止是帮助英人及史迪威数钱?”。真是斯文扫地,情何以堪! 不过慢着,卢洁峰前面的臭骂没有错,最后一句却冤枉了徐康明。帮助英人数钱的人的确大有人在,但决不是徐康明,而是一些“痛心疾首”地唠叨什么“须知老牌帝国的贵族气质中最讲究诚信”的白痴学者或公知精英。

  末了再对这本书的出版做一点猜想,我不大赞同独行疾风所说的此书的出版“容易被解读为官方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其研究成果或部分观点”的说法,我觉得这就是一次普通的出版,没必要事事都往导向上面引。如果换成一家地方出版社,就凭卢洁峰的凌厉笔锋和刀刃般的舌头,在那些聪明有余而识见不足的编辑们面前,此书除非做大幅改动,十之八九是不可能出版的,而真要按那些编辑们的旨意做了改动,此书很可能就会像一只被拔了毛的公鸡,完全没有了精神气。我始终相信,英雄不问出处,不懈者终将得到回报,余戈的出现和力荐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而军队出版社因为没有追求市场利润的压力,只要图书政治上无问题,编辑时就可以尽量少做干预,出版后对学术上引起的争议也可以不必在意。因此,在平日里背负着保守、傲慢之名的军队出版社,此时恰恰成了出版此书的最佳平台,并带给我们别样的惊喜。。。。。。



① 见: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8/11/content_3368411.htm,

http://www.douban.com/people/Eastvirginia/notes?start=10&type=note

赛百浪子 发表于 2016-2-16 22:50
杂事缠身,书便读得极其缓慢,昨晚读到40页,暴笑之余,忍不住想要议论几句。

  缅甸战役作为二战研究 ...
这书里面好像没有地图,只有当年战斗详报的几个图。
您有地图提供一下吗?要不看不懂。
赛百浪子 发表于 2016-2-16 22:50
杂事缠身,书便读得极其缓慢,昨晚读到40页,暴笑之余,忍不住想要议论几句。

  缅甸战役作为二战研究 ...
写的精彩,书评就应该这样
官方新闻出版机构一般对人文学术作品的选材出版是很慎重的。换言之,不是任何学术观点都能在这些官方出版机构获得公开出版发表的待遇。正是此书讨论的历史题材(滇缅抗战)不触及当今执政者,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才能得以接手。这一点在《1944腾冲之围》的序言中也有提及。至于其他出版社是否有接手的意愿和可能,也许当事人(作者)最清楚。之前此书曾因核心结论与主流观点相悖,坊间争论很大,并未获得广泛的认可而得以公开出版。

大白胖子 发表于 2016-2-18 14:11
这书里面好像没有地图,只有当年战斗详报的几个图。
您有地图提供一下吗?要不看不懂。


有空时我会提供一些地图。不是作战地图,那个我没有,而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绘制的详细地形图。
大白胖子 发表于 2016-2-18 14:11
这书里面好像没有地图,只有当年战斗详报的几个图。
您有地图提供一下吗?要不看不懂。


有空时我会提供一些地图。不是作战地图,那个我没有,而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绘制的详细地形图。

zhongrl65 发表于 2016-2-18 17:43
写的精彩,书评就应该这样


惭愧、惭愧!其实我这算不上书评,只能说是一篇读书笔记。
zhongrl65 发表于 2016-2-18 17:43
写的精彩,书评就应该这样


惭愧、惭愧!其实我这算不上书评,只能说是一篇读书笔记。
独行疾风 发表于 2016-2-18 20:20
官方新闻出版机构一般对人文学术作品的选材出版是很慎重的。换言之,不是任何学术观点都能在这些官方出版机 ...
老弟深谙内情啊
楼主看过《魂断佛国 日军缅甸战败的回忆 1944-1945》这本书没呢?
楼主看过《魂断佛国 日军缅甸战败的回忆 1944-1945》这本书没呢?
没有看过。


  如果卢洁峰的本事只是体现在她厉害的舌头上,这本书其实也没啥看头。然而接下来,针对亲历战斗官兵们的忆述和战地记者的报道,细读一下她所做的分析辨伪,便可知她并非只是舌头了得,其战场研判能力也是十分出色的。与当下某些自诩擅长军事和战场研究云云的人写的一些战史作品比起来,高下立判,其水准之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战斗亲历者说的话并不一定全都正确,战地记者的采访记录也有可能存在偏差,洋人的话并不等于就是真理,严谨的对手在书写历史时也有可能存在造假......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加以仔细甄别,相互核对和印证,并结合战场的实际情况(时间,距离,地理,气象,装备,后勤等等)进行认真分析,方能去伪存真、吹沙存金,一点一点地还原出历史的真貌。这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如果以为懂几门外语就能写出好的战史,那就真的是纸上谈兵、自娱自乐、误人误己了。

   仁安羌地形图

说明:上面一张绘制于1983年,比例尺1:500000(50万分之一),只能看个大概,没有什么价值。

  下面一张绘制于1954年,比例尺1:250000(25万分之一)。地图中间从上至下的大河是伊洛瓦底江,仁安羌上面自东向西注入伊洛瓦底江的小河就是拼墙河(Pin Chaung)。
  图中红色线条是公路;数字469,550等是以英尺为单位的(海拔)高程点;聚在一起的小黑点是种植场(地);浅蓝色的土地代表地面有树林和草丛;河道附近由浅黄色小点组成的地方是沙洲或河滩。

  如果卢洁峰的本事只是体现在她厉害的舌头上,这本书其实也没啥看头。然而接下来,针对亲历战斗官兵们的忆述和战地记者的报道,细读一下她所做的分析辨伪,便可知她并非只是舌头了得,其战场研判能力也是十分出色的。与当下某些自诩擅长军事和战场研究云云的人写的一些战史作品比起来,高下立判,其水准之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战斗亲历者说的话并不一定全都正确,战地记者的采访记录也有可能存在偏差,洋人的话并不等于就是真理,严谨的对手在书写历史时也有可能存在造假......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加以仔细甄别,相互核对和印证,并结合战场的实际情况(时间,距离,地理,气象,装备,后勤等等)进行认真分析,方能去伪存真、吹沙存金,一点一点地还原出历史的真貌。这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如果以为懂几门外语就能写出好的战史,那就真的是纸上谈兵、自娱自乐、误人误己了。

   仁安羌地形图

说明:上面一张绘制于1983年,比例尺1:500000(50万分之一),只能看个大概,没有什么价值。

  下面一张绘制于1954年,比例尺1:250000(25万分之一)。地图中间从上至下的大河是伊洛瓦底江,仁安羌上面自东向西注入伊洛瓦底江的小河就是拼墙河(Pin Chaung)。
  图中红色线条是公路;数字469,550等是以英尺为单位的(海拔)高程点;聚在一起的小黑点是种植场(地);浅蓝色的土地代表地面有树林和草丛;河道附近由浅黄色小点组成的地方是沙洲或河滩。
  如果卢洁峰的本事只是体现在她厉害的舌头上,这本书其实也没啥看头。然而接下来细读一下她对亲历战斗官 ...
好图,lz这套图有掸邦地区的吗?

勇闯夺命岛 发表于 2016-2-20 17:50
好图,lz这套图有掸邦地区的吗?


我抽空找找,若能发就贴出来。
勇闯夺命岛 发表于 2016-2-20 17:50
好图,lz这套图有掸邦地区的吗?


我抽空找找,若能发就贴出来。


      再发一张图。这是取自≪Burma:The longest war 1941-45≫一书中的地图。在研究缅甸战役的众多作品中,这部著作即使不是最出色的一本,也是最出色的之一。卢洁峰在写作时引用的著作可谓不少,可惜偏偏缺了这一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等有空时,我会把这本书中的相关部分翻译出来。



      再发一张图。这是取自≪Burma:The longest war 1941-45≫一书中的地图。在研究缅甸战役的众多作品中,这部著作即使不是最出色的一本,也是最出色的之一。卢洁峰在写作时引用的著作可谓不少,可惜偏偏缺了这一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等有空时,我会把这本书中的相关部分翻译出来。



  再发一张图。这是取自《Burma: The longest war 1941—45》一书中的地图,注意图中501高地的位置。在研究缅甸战役的众多作品中,这部著作即使不是最出色的一本,也是最出色的之一。卢洁峰在写作时引用的著作可谓不少,可惜偏偏缺了这一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等有空时,我会把这本书中的相关部分翻译出来。



  再发一张图。这是取自《Burma: The longest war 1941—45》一书中的地图,注意图中501高地的位置。在研究缅甸战役的众多作品中,这部著作即使不是最出色的一本,也是最出色的之一。卢洁峰在写作时引用的著作可谓不少,可惜偏偏缺了这一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等有空时,我会把这本书中的相关部分翻译出来。

地图很不错,谢谢。
勇闯夺命岛 发表于 2016-2-20 17:50
好图,lz这套图有掸邦地区的吗?
图很大,仅沿中缅边境我镇康县沿边局部截了几张,按顺时针方向拼接起来就行了。地图绘制于1987年。发多了可能不好,就发这几张,其他的不发了。


图很大,仅沿中缅边境我镇康县沿边局部截了几张,按顺时针方向拼接起来就行了。地图绘制于1987年。发多了 ...
太感谢了,好图收了


    在我上面的议论中,有些话可能开罪了一些人。我谨在此声明:我无意冒犯任何人,也无意否定任何人的付出和成果;如果我的话让谁感到了不愉快,我向您道歉。我的本意只是希望:作为一个泡在国内顶级军事论坛里的资深军事爱好者,作为一名战史作家,我们不应该在低水平的循环里打转,我们应该给自己定一个稍高一点的目标,这对于提升我们自己的水准,对于提升读者的鉴赏力,都有莫大的好处。要想写出一部好的战史作品,光有爱好和热忱还不够,最好还能有一点史家的修为和眼光,这不是把不同的作品拼凑在一起就能够达到的,它有赖于学习和积淀。标杆和典范在哪?余戈就是一个。即使我们永远也达不到他那样的高度,然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亦能激励自己做到问心无愧。

    在我上面的议论中,有些话可能开罪了一些人。我谨在此声明:我无意冒犯任何人,也无意否定任何人的付出和成果;如果我的话让谁感到了不愉快,我向您道歉。我的本意只是希望:作为一个泡在国内顶级军事论坛里的资深军事爱好者,作为一名战史作家,我们不应该在低水平的循环里打转,我们应该给自己定一个稍高一点的目标,这对于提升我们自己的水准,对于提升读者的鉴赏力,都有莫大的好处。要想写出一部好的战史作品,光有爱好和热忱还不够,最好还能有一点史家的修为和眼光,这不是把不同的作品拼凑在一起就能够达到的,它有赖于学习和积淀。标杆和典范在哪?余戈就是一个。即使我们永远也达不到他那样的高度,然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亦能激励自己做到问心无愧。
认真拜读过这本书,感觉存在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将许多史料(包括英方资料)所说的英方是4月19下午两时左右突围的行动,硬说成是18日下午突围。
楼主能否将《Burma: The longest war 1941—45》中相关仁安羌作战的章节放出来吗?
认真拜读过这本书,感觉存在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将许多史料(包括英方资料)所说的英方是4月19下午两 ...
    你的意思是说卢洁峰花了八年功夫,以皇皇40余万言的研究之作,居然连一个英军解围的日子都没有搞清楚?还是你自己的“认真拜读”存在“很多的问题”,昏昏然然,读了也等于白读?
楼主能否将《Burma: The longest war 1941—45》中相关仁安羌作战的章节放出来吗?
不好意思,最近很忙,过一阵吧。
赛百浪子 发表于 2016-3-10 17:44
不好意思,最近很忙,过一阵吧。
Burma: The longest war 1941—45 此书中文版可以出版吗


这本书很厚,我大致计算过,译成中文大概有70万字(只多不少)。曾经动过翻译它的念头,但在我这个业余爱好者手里,得要两年时间,我想没有哪个出版商会有这份耐心。他们当然也可以炒快餐,或是让几个人合作一起来干,只是那样做,我担心也许会毁了这本书。

这本书很厚,我大致计算过,译成中文大概有70万字(只多不少)。曾经动过翻译它的念头,但在我这个业余爱好者手里,得要两年时间,我想没有哪个出版商会有这份耐心。他们当然也可以炒快餐,或是让几个人合作一起来干,只是那样做,我担心也许会毁了这本书。
     话说回来,翻译界里有的是比我强的高人,轮不到我在这里聒噪。只是译一本书事小,毁一本书事大,不管是谁来翻译,都应怀着一颗虔诚之心,还应给足给够时间,如此才能既不辜负作者,也不辜负读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我是说卢的书中存在很多问题,标新立异,罔顾史实。比如英军是19日一次突围出去的,她硬说是18日、19日两次突围的。前者无论是史利姆的《Defeat into victory》还是贝尔登的《Retreat with Stiwell》都有明确记载,一些英军资料也是这样记载的,她却根据个别人的不可靠回忆附会成了两次突围。
“译一本书事小,毁一本书事大,不管是谁来翻译,都应怀着一颗虔诚之心,还应给足给够时间,如此才能既不辜负作者,也不辜负读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顶你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