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帖子,讨论一下美国/苏联的那些老飞船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17:42
苏俄的
东方
上升
联盟
美国的
水星
双子星座
阿波罗苏俄的
东方
上升
联盟
美国的
水星
双子星座
阿波罗
“东方”很重,差不多两吨半,舱壁比较厚,可以采用一个大气压左右的氮氧混合气体。但是返回方式很有趣,那就是着陆的时候,宇航员是被弹射出来的。
-----------------------------------------------------
“东方”号飞船是前苏联的第一代载人飞船。

  
TOM版权稿件,严禁转载
  从1960年5月至1961年3月,前苏联先后发射了7艘无人飞船,其中3次回收成功。通过这些发射活动,检验了飞船的设备,改进了飞船的结构和系统,并做了大量的航天医学和航天生物学实验,为前苏联的第一艘飞船-“东方”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打下了基础。
    1961年4月12日,“东方”号飞船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用“东方”号运载火箭发射上天,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东方”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从此人类开始了航天新纪元。
  “东方”号飞船由返回舱和设备舱两个舱段组成。返回舱外径为2.3米,重2.48吨,是密封的,外侧覆盖有耐高温材料,能承受返回大气层时因摩擦产生的数千度高温。返回舱外部呈球形。飞船内装置有生命保障系统、自动控制和手控系统、通信系统、自动信息记录、电视照相机、定向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制动火箭、着陆系统、温度调节系统、测量人体生理功能仪器、测量轨道参数的无线电系统、化学电池等。“东方”号飞船的设备舱为顶锥圆筒形,长2.25米,重2.72吨。
    “东方”号飞船进入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后,舱内仪器由程序装置自动控制。必要时,航天员可以手控。“东方”号飞船的救生装置与飞机分驾驶员的弹射座椅相似,其作用是作为航天员在发射台、飞船起飞上升阶段和着陆阶段的应急救生手段。  
  飞船起飞上升阶段如果发生意外事故时,在飞船下降到离地面7000米的高度时,航天员连同座椅一起弹出舱外,并张开降落伞;在达到4000米高度时,航天员与座椅分离,航天员只身乘降落伞返回地面。
    飞船在正常情况下返回地球时,返回舱与设备舱先分离,设备舱弃留太空,在大气层中烧毁。返回舱返回大气层,[B]在距地面约7000米高空,航天员从舱内连同座椅被弹射出来,并用降落伞着陆。[/B]
  “东方”号飞船舱内采用正常大气,即氮氧混合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大于1%,温度为15至20度,相对湿度为30%-7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3 22:24:09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3 23:11:38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3 23:13:39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最伟大的民间科学家[/I]在2005-10-13 22:02:00的发言:[/B][BR] 东方-2和火箭末级在一起的图片

那几个瓶瓶和神舟里一模一样的哦!
[B]以下是引用[I]风之清[/I]在2005-10-13 22:46:00的发言:[/B][BR]

那几个瓶瓶和神舟里一模一样的哦!

“脖子”上那一圈“瓶子”是用于给宇航员供气的。
东方系列飞船在载人飞行之前进行了五次无人飞行,不过代号并不是“东方”(Vostok)而是“Sputnik”
整个“东方”系列飞船的飞行记录见下
--------------------------------------------
Sputnik 4 (Korabl-Sputnik 1) - May 15, 1960.
Sputnik 5 (Korabl-Sputnik 2) - August 19, 1960.
Sputnik 6 (Korabl-Sputnik 3) - December 1, 1960.
Sputnik 9 (Korabl-Sputnik 4) - March 9, 1961.
Sputnik 10 (Korabl-Sputnik 5) - March 25, 1961.
Vostok 1 - April 12, 1961. First human spaceflight.
Vostok 2 - August 6, 1961. First full day in space.
Vostok 3 - August 11, 1962, and Vostok 4 - August 12, 1962. First dual flight.
Vostok 5 - June 14, 1963. Longest solo spaceflight.
Vostok 6 - June 16, 1963. First woman in spac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3 23:07:06编辑过]

“东方号”运载火箭是世界上第一种载人航天运载火箭。1961年4月12日,“东方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位航天员尤里 加加林(to。A.Farap~4H,1934~1968)送入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后安全返回地面。这次飞行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
苏联为实现载人航天的宏图,曾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准备工作。在50年代初就利用由P�l、P-2弹道导弹改装成的地球物理火箭进行高层大气探测、生命保障系统、航天医学、生物实验与返回装置的研究。
“东方号”运载火箭是对“月球号”火箭略加改进而构成的,主要是增加了一子级的推进剂质量和提高于二子级发动机的性能。
1960年5月士5日至1961年3月25日,“东方号”火箭先后进行了7次试验,内有2次发射失败,共发射了5艘不载人的卫星式飞船,其中2艘回收失败。在最后2艘连续飞行成功后,在1961年4月12El发射了第一艘载人“东方号”飞船。至1963年6月16日,共发射了6艘“东方号”载人飞船。此后,“东方号”运载火箭就用来发射军用照像侦察卫星、“电子”(OYlEKTPOH)卫星、“流星”(METEOP)气象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以及“宇宙(KOCMOC)号”系列卫星中的电子侦察卫星。
“东方号”运载火箭早期都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4730kg。1966年后,一部分“东方号”运载火箭从普列谢茨克(nJIECEHK)发射场发射,有效载荷为遥感/科学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和气象卫星。
至1991年底,“东方号”火箭共发射149次。据苏联宇航局1989年公布的数据,1970年1月至1989年3月底,“东方号”火箭共发射92次,成功91次,成功率为98.9%。1981~1989年,“东方号”火箭的飞行成功率为100%。
自1984年后,“东方号”运载火箭很少发射,它的发射任务大都转由“联盟号”和“旋风号”运载火箭承担。但是自1986年后,“东方号”运载火箭又投入世界商用发射市场。每次发射费用为1000~1400万美元(1988年币值),另外还加12%的保险费,并附有在发射失败时安排再次飞行的保证。
1988年3月17日,“东方号”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印度950kg重的IRS�lA遥感卫星,把它送入904km高度的圆轨道。这是苏联为国外用户进行的首次商用发射。
主要技术性能
级数 2+4枚助推器 运载能力
全长 38.36m 近地轨道 4730kg
650km 98 1840kg
底部最大直径 10.3m 太阳同步轨道
920km 99 1150kg
起飞质量 287t 入轨精度
起飞推力 4002.5kN 太阳同步轨道倾角偏差 土0.17’
推重比 1.42 近地轨道高度偏差 ~40km
周期偏差 fi=22s
助 推 器
助推器技术性能同“月球号”运载火箭。
一 子 级
级长 28.75m 推进剂 液氧/煤油
直径 2.95m 海平面总推力 745kN
起飞质量 101t 真空总推力 941.8kN
结构质量 7.8t 真空比冲 3090.2N·s/kg
推进剂质量 93.2t 工作时间 320s
发动机 PⅡ�108
二 子 级
级长 2.98m 发动机 PⅡ�448
直径 2.58m 推进剂 液氧/煤油
子级质量 7t 真空推力 54.9kN
结构质量 1.1t 真空比冲 3198.1N·s/kg
推进剂质量 5.9t 工作时间 440s
整 流 罩
长度 6.8m 质量 2.5t
直径 2.7m 有效容积 圆柱段直径2.25m
长度 4.7m
总 体 布 局
“东方号”运载火箭由4个捆绑助推器、一子级、桁架式级间段、二子级和整流罩组成。有效载荷为“东方号”飞船或人造地球卫星。除整流罩显著不同外,“东方号”火箭总体布局基本上与“月球号”火箭相同。
箭 体 结 构
“东方号”火箭的助推器、一子级和二子级的箭体结构基本上与“月球号”运载火箭相同。整流罩为锥�柱形,质量约2.5t。箭�船连接件质量约340kg。
推 进 系 统
助推器与一子级推进系统与“月球号”火箭基本相同。一子级多加注了4t多推进剂。助推器与一子级的氧化剂输送管路上都安装了蓄压器,使压力脉动衰减,以解决火箭箭体�发动机纵向耦合振动(POGO)问题。
二子级推进剂质量较“月球号”减少了1t,PⅡ�448发动机真空推力提高了5.8kN,真空比冲提高丁98.1N.s/kg。PⅡ�448发动机结构质量为121kg,高1.6m,燃烧室压力5MP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3 23:25:07编辑过]
这个是上升号的示意图,注意和东方号比较,注意“头”上的“帽子”,和那个“可伸缩的气闸舱”
可伸缩的气闸舱正在组装
“上升”飞船在和火箭对接
[B]人类的第一次太空行走 [/B]

  1965年3月18日“上升2”号飞船进入轨道后,飞船指令长别列亚耶夫立即帮助列昂诺夫作太空行走的准备。他先将生命背包系在列昂诺夫的舱外活动航天服的背部,然后让列昂诺夫吸纯氧排氮。因为飞船座舱中是氮氧混合空气,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中的气压比座舱中的气压低,这样,穿着舱外活动航天服在太空行走时,溶解在体液中的氮气就会游离出来,氮气泡会堵塞血管、形成气胸,危害航天员的生命。所以,走出座舱到太空中去活动,必须吸纯氧,逐渐地将氮气排出体外。这样准备了1个多小时。
  在飞船绕地球飞行第二圈后不久,列昂诺夫打开通向气闸室的内舱盖,让气闸室充气,然后进入气闸室,穿好舱外活动航天服,并对它的密封性能进行了检查,随后逐渐让气闸室降低气压,最后,列昂诺夫打开气闸室外盖,走出气闸室,进入茫茫太空。
  列昂诺夫与“上升2”号飞船并列着,以28000千米/小时的速度绕地球运行。它随时通过附设在保险绳上的电话线与指令长联系。
  舱外行走10分钟后,指令长通知列昂诺夫返舱。列昂诺夫想把照像机先送入气闸室,但非常困难,每一次把它推进去后,就立即被从气闸室中流出的微小气流冲了出来。列昂诺夫只得先把一只脚伸进气闸室,然后将照像机的背带放在脚下踩住,使照像机无法再飘起来。
  但是,当他将身体移向气闸室时,真正的危险发生了。由于太空为真空,他穿的舱外活动航天服鼓胀起来,使列昂诺夫怎么也进不了气闸室,急得他满头大汗,这样,汗气又模糊了头盔的面罩,使他什么也看不清。
  列昂诺夫只得冒险降低舱外活动航天服内的气压。从0.4个大气压降到0.35,不行;再降到0.3,还不行;再降到0.25,这个压力值已在允许的极限值以下!如果还进不去,那……好在舱外活动航天服终于瘪了下来,列昂诺夫挤进了气闸室,最后进入座舱,将气闸室抛掉。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了!
真正的“上升”载人飞行只有两次,还有两次无人飞行,后续的5次发射被取消。
-----------------------------------------------
Cosmos 47 Unmanned test flight of the Voskhod hardware.
Voskhod 1 - October 12, 1964. First space flight with more than one person on board.
Cosmos 57 Unmanned test flight, unsuccessful.
Voskhod 2 - March 18, 1965. First EVA ("spacewalk").
Cosmos 110 Unmanned, sent two dogs, Veterok and Ugolyok, on 22-day flight.
转一个“京城孤魂”的帖子
------------------------------------------
[B]航天遇难第一人[/B]
据美《航天百科》及NASA资料编译

[B]文/京城孤魂 [/B]

1967年4月24日,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在执行航天任务过程中,由于返回舱的降落伞失灵,不幸身亡。科马洛夫是世界上第一位死于正在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宇航员。


[B]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B]


科马洛夫的这次飞行是他的第二次太空之行。对于这次飞行的详情,前苏联一直未向外界披露。直到1990年末,前苏联官方人士才揭示出这次飞行的秘密。特别是在后来出版的前苏联宇航员负责人尼古拉·卡曼宁将军的日记摘抄里,以及瓦西里·米申撰写的关于前苏联在1966—1971年未成功的登月计划的史料小册子里,人们开始了解到一些内幕资料。

资料证实了人们长期以来的怀疑。科马洛夫的这次飞行是前苏联雄心勃勃的登月计划的一部分,其任务是演练两艘飞船在轨道上会合、对接,并以太空行走的方式进行宇航员换船。

计划中,科马洛夫的联盟1号飞船扮演绕月球轨道飞行的航天器角色,而联盟2号飞船则扮演登月舱的角色。其飞行假设是当登月舱从月球表面起飞后,上升到月球轨道,与月球轨道上的航天器会合、对接,宇航员转移到停留在月球轨道上的中继飞船上。

飞船的对接预定在4月24—26日期间进行。两艘飞船的会合、对接采用半自动方式,即在70米以外飞船自动会合,而后的程序由宇航员手控完成。在这次飞行任务中,科马洛夫将担负最困难的部分。

联盟1号飞船定于4月23日发射升空。联盟2号则晚一天发射。

联盟2号将搭载三名宇航员,指令长比可夫斯基,宇航员赫鲁诺夫和宇航工程师叶利谢耶夫。按照预定方案,联盟2号在飞行中与联盟1号实现太空对接后,赫鲁诺夫和叶利谢耶夫将要通过太空行走进入联盟1号飞船,然后联盟1号搭载三名宇航员返回地球!这将是世界航天史上首次进行的宇航员在太空换乘另一艘飞船并返回地球的试验。苏联人确实是在实行一个大胆的计划,如果成功,苏联人将会用一次飞行完成美国人用双子星号飞行10次才能完成的任务。苏联人将在登月竞争中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这也就是苏联高层宁愿承担风险而执意要进行这次飞行的原因。

[B]联盟1号的飞行徽章,事后看来十分类似飞船坠落爆炸的场景[/B]
1967年4月23日3点35分(国际时间23日0点35分,以下均采用莫斯科当地时间),联盟1号载着科马洛夫在苏联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官方公布有关发射消息时,飞船已经绕地飞行一周了。公告只公开了有限的数据:宇航员姓名、发射时间、轨道参数(时间=88.6分钟,高度201-224km,夹角51.6度)以及三个短波频道(15.008 兆赫,18.035 兆赫,20.008 兆赫)。

1967 年4月 23 日早晨,莫斯科广播电台播出了有关这次飞行的特别节目,包括有宇航员和地面控制人员之间的谈话录音。塔斯社在早晨8点(第三圈)发布了有关飞行的进展报告,11点(第五圈)的再次报导仍说一切运转正常,并说从13点30分到21点20分飞船不在苏联的追踪区,这将是宇航员的休息时间。数据分析表明,联盟1号在21点15分飞过乌苏里斯克(即双城子)的地平线。

Harro Zimmer在 60 年代期间在柏林的 Wilhelm Foerster 天文台负责空间无线追踪,他写到:“在飞行期间,我们没有在 15.008 和 20.008 兆赫收到任何信号,只在 18.035 兆赫上有声音信号。”

Harro Zimmer 提到的语音信号我们今天仍可以听到录音。 科马洛夫是在陈述一条政治口号:“为我们祖国和全人类,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Privet narodam nashej Rodiny,prokladyvayushchim put'k kommunizmu。 Letchik- kosmonavt Komarov)。地面控制人员没有听清楚,要求他又重复了一遍。下面就是当时的语音录音:

点击播放科马洛夫通话录音

现实中,联盟1号在飞行开始阶段就遇到严重问题。首先是飞船一侧的太阳能电池板无法伸展开来。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了飞船电力供应的不足,这引起了一系列的严重问题。



[B]联盟号飞船(注意其太阳能电池帆板和尾端的天线) [/B]
首先科马洛夫在飞船姿态控制系统方面碰到重大挫折。飞船的太阳传感器在进入轨道时就不能正常工作,有可能是受到了纠姿推进器废气的污染。因此,太阳定位模态很难实现。在第四圈时,科马洛夫尝试使用目视镜和地球的地平线来校正飞船。然而,他发现在目视镜里很难将不断移动的地平线保持在目镜中心。同时,使用离子传感器控制竖轴(yaw)偏移也失败了。可以说,飞行姿态控制系统的太阳传感器和离子传感器都失灵了。

经过5个小时的努力,科马洛夫仍然无法使飞船朝向太阳。

发射时,常态轨道和太阳矢量之间的夹角是 93 度,也就是说,太阳几乎就在轨道平面上。太阳能电池板无法释放所产生的电力不足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温度控制、通讯以及姿态控制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太阳传感器失灵有可能就是由此引起的。根据飞船的飞行姿态测算,只有一侧的太阳能板打开时,电力供应只有预定的20-25%左右。

由于太阳能板无法打开,附在太阳能板尾端的遥感天线也不能正常工作,致使地面接收站的信号时断时续。

显然在这种飞行姿态失控状态下,飞船无法继续飞行三天并完成预定的太空对接任务。

在第7到第13圈飞行飞行期间飞船不在地面站的UHF范围之内,而HF通讯设施不能工作。科马洛夫趁此机会睡了一觉,同时也需要节省有限的电力。

卡曼宁将军飞到克里木半岛亚叶夫帕托里亚的地面站(现乌克兰境内),与早就在此地的加加林会合。从第13圈起,科马洛夫又尝试使用离子传感器和手动来调整飞船姿态,但几次努力都没有成功。此时必须尽快作出决定,地面控制人员经过一番争论,决定中止此次太空对接试验,取消预定的联盟2号的发射计划,命令科马洛夫提前返回地面。

根据地面决定,1967年4月24日1点56分12秒,在第16圈飞行时进行了第一次返回点火。然而,当点火时间到了,控制竖轴方向的离子传感器没有输出有效的数据,自动控制系统终止了返回点火。 当飞船继续滑过苏联上空时,地面控制站决定利用第17圈飞过苏联上空的时间进行返回准备,在第18圈时再进行返回点火。一间日本的通讯实验室报告在 24日3点30到4点收到了联盟1号的信号。 塔斯社按惯例说在4点50分与飞船进行了通讯联系。

控制人员决定使用手动方式调整姿态,将飞船的竖轴(Y轴)指向天底,纵轴(X轴)指向飞行方向。这就需要使用目视镜来实现这一目的。一旦建立了正确的姿态,就用陀螺仪来指令纠姿火箭保持姿态不变。然而,由于返回点火点位于地球的黑夜区,如果使用惯性陀螺仪保持姿态,速度矢量的校准就必须在地球的白日一侧进行,也就是在返回点火点的180度反向点上进行。返回点火点的反向点位于新西兰北面,离苏联领土和任何苏联遥测船都相距很远。

由于这时联盟号在第18圈点火前只剩两次机会在苏联上空飞行,科马洛夫需要在第16圈时就调整姿态,才能利用第17圈的时机对姿态进行核准。这对宇航员来说确实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

在第18圈返回点火后最早与联盟1号建立联系的是位于克里木半岛亚叶夫帕托里亚的地面站(现乌克兰境内),该处于24日6点12分可以见到联盟号。联盟1号是在6点13分进入阳光区,运行轨道只在叶夫帕托里亚地平线以上大约10度左右。不过,在建立起联系上费了一些时间。接通之后,科马洛夫报告了返回点火和“姿态偏差”(loss of attitude)情况,此时是6点14分09秒。飞船在6点16分进入无线“黑障”,因此这次通讯十分简短。

陀螺仪姿态控制系统反映的下降段姿态偏差大于8度,因而控制系统禁止使用正常情况下的上升式再入。联盟1号以弹道高速再入大气层。


[B]联盟1号的返回轨道图(图中粉红段是返回点火阶段,红点是飞船坠毁点,大黑点为亚叶夫帕托里亚地面站,时间标注为国际时,与莫斯科时间的时差为+3)[/B]

按照正常程序,返回点火(5点57分15秒)723秒后,返回舱分离;返回点火26分钟后(6点23分15秒)降落伞打开。在返回点火39分27秒,也就是降落伞打开后13分27秒时,返回舱着陆。

进入“黑障”区几分钟后,科马洛夫的声音信号再次出现,时间大约是在6点18分到6点20分之间。尽管他承受了高达8个G的减速超重,科马洛夫的的声音仍然平稳沉着。由于定位误差,飞船再入的状态出现异常,计算出的着陆场距离原定地点相距约400公里。奥伦堡的后备搜救队紧急动员起来。

在降落到预定高度时,飞船的拖曳伞按照程序被释放了,但没有拉出主伞。科马洛夫试图放出后备伞,却又被拖曳伞妨碍,也没能打开。

没有降落伞减速,联盟1号返回舱于6点23分52秒,返回点火27分钟后(预定开伞时间后一分钟),在北纬51.13度,东经57.24度,奥尔斯克以东65公里处以40米/秒的速度撞向地面,情形类似于一枚弹道导弹。空中搜救队看到地面上的返回舱没放出降落伞;同时,他们也看见软着陆缓冲火箭起火燃烧,整个着陆点烟火缭绕。救援队降落后,赶向起火燃烧的联盟号残骸。他们无法找到科马洛夫。搜救队在无线电里隐晦地报告说,已经找到返回舱,“宇航员需要紧急医学救援”,然后就切断了无线电通讯以保守秘密,包括飞行控制中心都被切断了一切联系。


[B]联盟1号坠毁现场(1)[/B]

[B]联盟1号坠毁现场(2)[/B]
苏联航天负责人卡曼宁将军在8点30分左右赶到奥尔斯克,他得知返回舱起火了,而宇航员还未找到。

莫斯科的高级官员仍然不知道事件的真相,他们打电话向奥尔斯克的党内负责人探听消息。搜救队灭火后,经过开挖搜寻,在9点30分左右找到了科马洛夫的遗骸。卡曼宁马上打电话给在莫斯科的主管航天事务的党中央委员会书记F. 乌斯季诺夫,向他通报了此事。乌斯季诺夫在12点左右打电话给正在捷克斯洛伐克访问的勃列日涅夫,报告了这一噩耗。塔斯社在下午15点27分发布了有关这一航天悲剧的正式公告。下面是当年塔斯社播放的公告录音:

点击播放塔斯社公告

21点45分,卡曼宁带着科马洛夫的遗体来到奥尔斯克航天基地,装上一架伊尔-18。卡曼宁在黎明时分到达莫斯科。高层命令,科马洛夫的遗体经过检验后,立即火化。4月26日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为科马洛夫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苏联成立了22人的调查委员会,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详细调查。1967年5月15日委员会对飞船的降落伞系统进行了两次模拟试验。第一次试验,后备伞没有打开。第二次试验,虽然降落伞打开了,但是延迟了20秒钟。技术分析表明,拖曳伞释放后,在飞船返回舱后面产生一个紊流,后备伞正好释放到紊流里,很难打开。

根据设计,拖曳伞产生1.8吨的拖曳力将主伞从伞舱里拖出。而实际上,主伞需要3-4吨的拉力才能正常打开。同时,降落伞的承受力只有8吨。

5月20日,调查委员会对联盟1号降落伞系统作出了结论:

1、 主伞打不开的原因是拖曳伞拉力不足。主伞出舱需要3吨的拉力,而拖曳伞在0.67个大气压的高空只能产生1.1-1.8吨的拉力;
2、 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设计原因,拖曳伞和后备伞同时使用时非常容易缠绕到一起。
3、 建议取消后备伞系统,改用两个主伞,要求做到在只有一个主伞工作的情况下仍能安全着陆。
4、 要进行大量的现场试验,以重新设计出可靠的拖曳伞;
5、 在座舱里增加宇航员手动开伞控制设备作为自动开伞的备份。

苏联对联盟飞船进行了经过近两年的改进和完善后,联盟1/2号的使命由联盟4/5号组合实现了。

1969年1月14日和15日两天内,苏联前后连续发射了联盟4号和5号两艘飞船。联盟4号搭载一名宇航员,指令长弗?阿?沙塔洛夫。联盟5号搭载三名宇航员,指令长奥雷诺夫,宇航员员叶利谢耶夫和赫鲁诺夫(两名原计划乘联盟2号与科马洛夫会合的宇航员)。两艘飞船在轨道上实现了对接。对接后,联盟5号飞船上的宇航员叶利谢耶夫和赫鲁诺夫身着航天服从舱外太空行走到沙塔洛夫乘坐的联盟4号飞船上。对接后,两艘飞船的各系统连接成一个整体。两艘飞船工作间的总面积为18平方米。它们对接飞行了4小时35分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航天站的雏型。最后沙塔洛夫、叶利谢耶夫和赫鲁诺夫乘联盟4号飞船, 沃雷诺夫乘联盟5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1971年8月2日,美国“阿波罗—15”号宇航员登月时,在月球表面那里放置了一块金属纪念牌,上面刻着所有为航天事业捐驱的宇航员的名字。其中就有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而阿波罗15号返航时,则几乎遭遇科马洛夫的命运,主降落伞被吹破,宇航员启用了备用伞,虽能安全着陆,但落点偏了100公里。

多年来,有关联盟1号航天计划在苏联坊间流传有多种说法,几乎人人皆知。

1、在联盟1号飞行之前,参与其事的宇航员和技术人员向主管部门提交了一份技术报告,列举了近200个未解决的技术问题,要求推迟发射计划,进一步改进飞船性能。但是急于在美苏登月竞争中领先的勃列日涅夫否定了这一报告,要求在纪念“十月革命”50周年前完成联盟号对接作为节日的献礼。

2、人类第一位航天人加加林是科马洛夫铁哥们。在联盟号飞行计划里,加加林是科马洛夫的候补宇航员。据说科马洛夫预见到飞行的危险性,但是宁愿自身赴险,而不想把危险推给加加林。有人听到他对加加林说:“如果不是我死,就是你,还是我去吧。”

3、科马洛夫遇难后,对于高层的一意孤行,加加林愤怒万分。他对同伴说:“我知道该怎么做。”在一次高层宴会上,加加林当众将一杯香槟泼到勃列日涅夫的脸上。后来,加加林死于一次神秘的空难。

4、联盟4/5号成功实现对接和空中过渡后,勃列日涅夫决定在克里姆林宫接见来自拜克努尔发射场的8名宇航英雄。会见安排在1969年1月22日。按照惯例,国家领导人乘坐第二辆轿车前往。当车队驶抵克里姆林宫大门时,在护卫队列中突然冲出一名穿灰大衣的瘦弱男子。他双手执枪向第二辆轿车连发16枪。防弹玻璃被击碎,司机当即死亡。当特工人员跑来抓捕时,刺客却在神态自若地观看自己的杰作。可惜车里不见总书记的影子。后来由波德戈尔内代替总书记给航天员颁奖。事后查明,刺客是列宁格勒军区航空兵某部的少尉维克多·伊林。出于政治的原因和推卸责任,有关部门指定医疗部门认定伊林是个精神病患者。后来这个所谓的精神病人在喀山军队精神病院接受强制性治疗20年。出院后,伊林还理直气壮地要求政府给予平反,恢复名誉,并称他刺杀勃列日涅夫的目的是“想加快国家的改革进程”。此外他还要求政府付给他6万卢布的补偿费。
对了,美国老把航天飞机退役后准备搞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4 10:31:31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4 10:43:17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4 10:45:53编辑过]
水星飞船的外观,注意顶部的逃逸塔
艾伦 谢泼德身着气密服的照片
自由7号被直升机打捞的画面
水星飞船-红石火箭联合体,注意水星是没有整流罩保护的,或者说船体就是整流罩,美国飞船的这种设计延续到了阿波罗。
“水星”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到宇航员的活动空间非常狭窄,基本上不能动的。
“水星”的主仪表板
[B]以下是引用[I]耗子药煮面[/I]在2005-10-14 9:24:00的发言:[/B][BR]对了,美国老把航天飞机退役后准备搞什么?

美国下一代天地往返系统目前还没有敲定方案,目前NASA设想利用航天飞机外挂燃料箱、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主发动机等主要部件,重新设计,把载人和运货的功能分开。载人火箭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基础上建造,加第二级火箭发动机,载人太空舱在顶部;运货火箭将载物舱装在改装后的航天飞机燃料箱的顶部,配5个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燃料箱两侧装有两个更大的航天飞机固体燃料助推火箭,据称低轨运输能力超过100吨。返回大气层是用降落伞回收。
至于空天飞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什么时候能用还很难说。
[B]以下是引用[I]最伟大的民间科学家[/I]在2005-10-14 10:30:00的发言:[/B][BR] 帅哥看这里,美国人准备搞飞船了,也就是把60年代的阿波罗拿出来改进一下,加上两个太阳能电池板,按照某些批评神舟的人的话,美国人放弃了“80年代的技术”回头搞“60年代的技术”了。
http://mil.jschina.com.cn/blog/more.asp?name=billwengcn&id=3290



这个是登月的吧?开黑店的应该是在问天地往返系统。
[B]以下是引用[I]大秦猛士[/I]在2005-10-14 16:07:00的发言:[/B][BR]
这个是登月的吧?开黑店的应该是在问天地往返系统。

一套的,仔细看英文,往返国际空间站的也是这个,我翻译的比较简略,但是也说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4 20:53:57编辑过]
双子星座的载人飞行任务列表
---------------------------------------
THE MANNED FLIGHTS

Gemini III, MOLLY BROWN
March 23, 1965
Virgil I. Grissom, John W. Young

04 hours, 52 minutes 31 seconds
First manned Gemini flight, three orbits.
  
Gemini IV
June 03-07, 1965
James A. McDivitt, Edward H. White II

4 days 1 hour 56min 12 seconds
Included first extravehicular activity (EVA)
by an American; White's "space walk" was a
22 minute EVA exercise.


Gemini V
August 21-29, 1965
L. Gordon Cooper, Jr., Charles Conrad, Jr.

7 days 22 hours 55 min 14 seconds
First use of fuel cells for electrical power;
evaluated guidance and navigation system for
future rendezvous missions. Completed 120
orbits.


Gemini VII
December 04-18, 1965
Frank Borman, James A. Lovell, Jr.

13 days, 18 hours, 35 minutes 1 seconds
When the Gemini VI mission was scrubbed because
its Agena target for rendezvous and docking
failed, Gemini VII was used for the rendezvous
instead. Primary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humans could live in space for 14 days.


Gemini VI
December 15-16, 1965
Walter M. Schirra, Jr., Thomas P. Stafford

1 Day 1 hour 51 min 24 seconds
First space rendezvous accomplished with
Gemini VII, station-keeping for over five hours
at distances from 0.3 to 90 m (1 to 295 ft).



Gemini VIII
March 16, 1966
Neil A. Armstrong, David R. Scott

10 hours, 41 minutes 26 seconds
Accomplished first docking with another space
vehicle, an unmanned Agena stage. A malfunction
caused uncontrollable spinning of the craft; the
crew undocked and effected the first emergency
landing of a manned U.S. space mission.


Gemini IX
June 03-06, 1966
Thomas P. Stafford, Eugene A. Cernan

3 days, 21 hours
Rescheduled from May to rendezvous and dock with
augmented target docking adapter (ATDA) after
original Agena target vehicle failed to orbit.
ATDA shroud did not completely separate, making
docking impossibl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rendezvous, two hours of EVA, and 44 orbits were
completed.


Gemini X
July 18-21, 1966
John W. Young, Michael Collins

2 days 22 hours 46 min 39 seconds
First use of Agena target vehicle's propulsion
systems. Spacecraft also rendezvoused with
Gemini VIII target vehicle. Collins had 49
minutes of EVA standing in the hatch and 39
minutes of EVA to retrieve experiment from
Agena stage. 43 orbits completed.

Gemini XI
September 12-15, 1966
Charles Conrad, Jr., Richard F. Gordon, Jr.

2 days 23 hours 17 min 8 seconds
Gemini record altitude, 1,189.3 km (739.2 mi)
reached using Agena propulsion system after
first orbit rendezvous and docking. Gordon made
33-minute EVA and two-hour standup EVA. 44
orbits.


Gemini XII
November 11-15, 1966
James A. Lovell, Jr., Edwin E. Aldrin, Jr.

3 days, 22 hours, 34 minutes 31 seconds
Final Gemini flight. Rendezvoused and docked
with its target Agena and kept station with it
during EVA. Aldrin set an EVA record of 5 hours,
30 minutes for one space walk and two stand-up
exercises.
双子星的头两艘飞船是不载人的
双子星一号没有返回(计划就是不用返回的)
双子星二号按计划成功返回

我们可以看到双子星座基本上还是两舱的结构,宇航员的空间仍然很紧张
双子星座的座舱
希望能有完整的联盟系列,联盟T系列,联盟TM系列和联盟TMA系列的完整发射返回资料。[em05]
中国70年代计划的曙光飞船大小外形接近美国的双子座。
美苏都是在首发卫星4年后人上天。曙光原计划在73年底载人上天,由于913事件[em13],否则即使文革拖累,人上去是一定的。可惜啊,这一拖就是30年
[B]以下是引用[I]xyjxjj[/I]在2005-10-15 2:11:00的发言:[/B][BR]中国70年代计划的曙光飞船大小外形接近美国的双子座。
美苏都是在首发卫星4年后人上天。曙光原计划在73年底载人上天,由于913事件[em13],否则即使文革拖累,人上去是一定的。可惜啊,这一拖就是30年

老实说,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能否成功我十分怀疑,毕竟以我们90年代的技术和财力也搞了将近10年才敢把杨利伟送上天,又带回来.
[B]以下是引用[I]大黄蜂[/I]在2005-10-15 14:15:00的发言:[/B][BR]年
老实说,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能否成功我十分怀疑,毕竟以我们90年代的技术和财力也搞了将近10年才敢把杨利伟送上天,又带回来.

以当时的条件,实现太空行走等任务恐怕不行。如果只是把人打上去转圈回来则完全有这个能力。当时长2的近地能力为2。2吨。美国的水星飞船才1。3吨。75年中国就成功进行了首次返回式卫星回收(记得总重也超过水星)。生命维持方面60年代就进行了狗的亚轨道飞行。
90年代再搞十年的是定在了各系统项目与配套技术以建成空间站为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