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起源】四万年前中原人类的生活实证-郑州老奶奶庙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42:46
四万年前中原人类的生活实证——郑州老奶奶庙遗址的考古发现
原文刊于《大众考古》2015年第10期P21—26; 
作者:王幼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郝红星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h t tp://arch.cssn.cn/kgx/ggkg/201601/t20160104_2810448.shtml

  老奶奶庙是郑州地区常见的那种青砖小庙,低矮,窄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离想象中的红墙碧瓦庙距离很远,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庙,愣是让考古界发生了“地震”。2011年,在老奶奶庙旁发掘的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入选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让人们牢牢记住了贾鲁河边这座巴掌大的小庙,四万年前,这里已经活跃着一支古老的郑州人了。

  我们不得不从旧石器和旧石器时代说起。



老奶奶庙遗址位置

  石头——人类最初的朋友

  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都是考古专用术语,前者是指打制石器,后者是指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那时的人们为什么不使用效率更高的磨制石器呢?简言之:当时人们的智力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层次,也没有那种需要,打制石器锋利的边缘已足以让人们顺顺当当地从事日常的渔猎、采集活动而得以填饱肚子。

  旧石器时代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距今1.2~1万年间结束。这300万年距我们有多远?打个比方:人类从诞生以来沿着赤道走了一圈,这一圈是40000公里;人类过上像样的日子只有1万年,这1万年走了从郑州到洛阳的距离——130公里;过上有酒喝的日子是夏代,相当于从郑州走到汜水虎牢关——50公里;过上有车开的日子,相当于从郑州走到须水——14公里;过上有电脑玩的日子,相当于从郑州到西流湖,刚到市边;提升到ipad,仅走了50米,还没出小区。所以,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遥远,很枯燥,很难猜。

  在将近300万年的时间里,由于冰期和间冰期引发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多次变化,与古人类同时期的不少动物因不适应气候急剧变化而灭绝,但人类却凭着不断发育的智慧和手中仅有的方寸武器,云涯横亘夜无路,朝阳冷暖血沐春,以最低的尊严,繁衍至今。

  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也就是人类从拣拾天火到自己点火的阶段,人类都在干些什么呢?

  制造木器,制造石器。

  木器也就是带尖的或不带尖的棍棒,易于制造,难以保存,所以考古发掘中还没有明确的发现。我们可以合理想象一件木器的用途:用作拐棍,对年老体衰者是个不小的帮助;用作武器,围猎时,让人们在爬山越岭时保持一定的速度,最后肯定用于对野兽的搏杀;也许,在人类穴居的晚上,用于自卫也相当不错。还有什么用途?还有什么花样呢?有时看看黑猩猩的电视片,可以想见人类早期的采食方式。我真担心,再过三五万年,黑猩猩之类的类人猿,开始制造石器,在人类帮助下,撵上我们怎么办?

  制造石器是人类特有的本领,黑猩猩也会用石块砸开坚果,却无法改善石块的形态。制造石器是个很费神的活,人类为什么要选择坚硬的石块来自讨苦吃呢?这就是人类的心智进步,也许只是短暂的一闪念,但这一闪念从此遗传了,于是人们代代制造石器,逐渐摸透了石器的秉性,并最终甩掉了石器,成为现代人。按这个思路,我不担心黑猩猩能撵上我们了,它们砸开坚果有数十万年了,也没闪过加工石器的念头。

  古人选择石器制作原料时通常要满足三个标准:首先,石料要有一定的强度,用滑石肯定不行;其次要有一定的韧性,方解石一碰就方解,也不行;最后,石料的产量必须丰富,并且距离居所位置不能太远,这个容易办到。

  今天中国境内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多使用砾石制作石器。砾石是经过水流搬运的石头,不结实的那部分已经磨掉了,有一定的磨圆度,也有一定的棱角。人类在打猎的时候,岸边是个不错的路径,比灌木丛好走多了,人们很乐意利用砾石制造石器,河床里合适的砾石多的是,有些就是浑然天成的石器,砧石更不缺,每块大石头都厚墩墩的。

  用砾石制作的工具,在考古学上称“砾石工具”,个头相对大一点,糙一点,是人类早期的产品;时间距离现在越近,人类认识的石料越多,石器制作越精巧细致,器形也渐渐多起来。能人阶段的石器主要在非洲,我们略过不谈。早期直立人阶段,石器制造仍显粗糙,往往一器多用;晚期直立人阶段,剥离石器的方法出现了锤击法、碰砧法、摔击法和砸击法,器形大为增加,石器的地域特征开始出现。一般认为,直立人生存的年代距今年180~20万年,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都是直立人。早期智人阶段,间接打击法出现,修理台面的技术更加普遍;晚期智人阶段,中国北方地区已经普遍使用间接打击法,磨制和穿孔技术出现在装饰品的制作环节中。一般说来,我国境内早期智人的代表是大荔人、长阳人、马坝人、丁村人,生活时间距今20~5万年;晚期智人代表是山顶洞人、资阳人、柳江人,距今5~1万年。



老奶奶庙遗址发掘现场

    郑州老居民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遗迹最多地方在哪里?无疑是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这里有70~20万年间的北京直立人,20~10万年间的周口店第四地点早期智人,5~1万间的晚期智人山顶洞人。虽然这三种人的化石还没有做到无缝衔接,但通常以为周口店龙骨山一带在几十万年间人类足迹没有间断应当是成立的,这是早期人类连续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剖面。那么,除了周口店,中国北方那么多氤氲之地,朝霞之处,古人有没有机会涉足呢?如果没有,那周口店岂不成了来去无踪的飞来峰了?

  显然,位于华北南部的郑州地区已很机智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郑州,背倚太行,南临淮河,现在有人喜欢称之为“天地之中”,这首先是个文化概念,背后更多的是地理与气候的支撑—平原与山地交界,亚热带与暖温带转换。从很早的时候,郑州就是南来北往,东进西退的孔道。这个孔道,恐怕不止只有人类利用,温暖的气候与优越的地形可以使兽与人交织。在郑州地区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荥阳织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巩义洪沟旧石器中晚期遗存和荥阳蝙蝠洞遗址等。



老奶奶庙遗址密集的动物化石

  织机洞遗址,位于荥阳市南20公里的崔庙镇。这里是嵩山北侧低山丘陵区边缘,溶洞较多,织机洞是发育最好的一个。上世纪末经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洞内发现肿骨鹿、斑鹿、披毛犀等动物化石及鸵鸟蛋碎片,并出土6000多件石器制品,是中国北方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遗存最丰富的2万到10万年间古人类居住的洞穴遗址。

  洪沟遗存,位于巩义南河渡镇的邙山北坡上,出土纳玛象、斑鹿等动物化石及百余件石器,加工方法简单,其中一件纳玛象象牙化石距今约11万年。

  蝙蝠洞遗址,位于荥阳南庙子乡,嵩山北侧低山丘陵区,东距织机洞不远,时代属更新世晚期,出土石制品40多件,动物化石400余块。

  以上三处地点是郑州地区仅有的三处旧石器遗存,时代上属于智人阶段,令人扼腕的是这三处遗址均未发现人的头骨化石。不过织机洞的旧石器地层有连续用火的痕迹,将来发现人体遗骸还是很有希望的。

  进入五万年以来,世界各地的晚期智人,体质上有了明显分化,人种已初步形成,在我国发现的晚期智人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特征。按照非洲起源说,七八万年前从非洲走出的那支人,先到了中东,分成两路:有一部分向北,成了欧洲白种人的祖先;一部分顺南亚次大陆南下中南半岛,路过次大陆时,这部分人的遗骸发现非常之少,他们是黑的还是白的?于三四万年进入南中国时,他们已经是蒙古人种了。问题是,中南半岛的气候和华北的气候也并非冰火两重天,为什么北方的周口店或织机洞的智人要集体自杀,虚位以待入侵者呢?难道他们是蜂拥而来?或者组团迁徙?

  因此,在华北地区寻找本地延续下来的智人或智人足迹成为当务之急。



老奶奶庙遗址远景

  2011~2012年夏季,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发掘位于嵩山东麓的郑州西南郊老奶奶庙遗址,揭露面积近50平方米,发现石制品3000余件,动物骨骼12000余件,用火遗迹21处,以及多层叠压、连续分布的古人类居住面。老奶奶庙遗址的新发现非常清楚地展示了当时人类在中心营地连续居住的活动细节,将近年来在嵩山东南麓新发现的300多处旧石器地点有机地连接起来,不仅系统地再现了郑州地区晚更新世人类的栖居形态,同时也发掘出土一系列与现代人行为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存,为探讨我国及东亚地区现代人类出现与发展等史前考古学核心课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证据。

  曾经生活在老奶奶庙一带的古人类就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郑州老居民,“门牌号”:老奶奶庙1号。

   遗址概况与地层堆积

  老奶奶庙遗址具体地址是郑州市西南郊樱桃沟景区内,东南距郭家嘴约400米,西邻贾鲁河上游九娘庙河,坐落在河旁二级阶地之上。遗址西北角建有一座小庙,当地人称“老奶奶庙”或“九娘庙”。遗址地处嵩山余脉向东延伸地带,东高西低,区内黄土堆积发育。



老奶奶庙遗址2011年发掘区3F层古人类活动面

  遗址东侧的马兰黄土断崖剖面高近20米,马兰黄土之上还叠压有新石器时代至历史时期的文化层,但在发掘区内,由于雨水冲刷与当地村民取土破坏,大部分马兰黄土以上的堆积已不存在,已接近旧石器文化层,仅局部尚保留有1~3米不等的残余堆积。发掘区中部的东剖面地层堆积如下:

  1层:表土层。

  2层:扰土层,含陶片、汉砖,以及动物化石与打制石器等。

  3层:黄褐至灰褐色黏质粉,旧石器文化层,可进一步划分为6个亚层:

  A层:黄褐色黏质粉砂,含少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

  B层:灰褐色黏质粉砂,石制品和动物化石非常丰富,并有多处灰堆遗迹。

  C层:灰褐色黏质粉砂,含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等遗物,有零星用火遗迹。

  D层:灰褐色黏质粉砂,含石制品、动物化石及用火遗迹。

  E层:灰褐色黏质粉砂,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较丰富,也有用火遗迹。

  F层:灰褐色黏质粉砂,含数量众多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亦发现数量较多且面积较大的用火遗迹。

  4层以下的试掘面积很小,平面布局情况尚不清楚。从剖面观察可见,该层为灰褐色、灰黄色至黄褐色粉砂,局部有较清楚的水平层理,亦可分为多个亚层,除最下层为较纯净、水平层理明显的灰黄色粉砂外,其余6个亚层均含有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炭屑等文化遗存。

  老奶奶庙主要文化层的加速器C14年代测定结果为距今40000年前后(未校正),结合附近遗址光释光测年数据来看,该遗址C14测定结果校正后的实际年龄应早于距今45000年。

  深厚的家底

  老奶奶庙遗址的主要发现是以灰烬堆积为中心的居住遗迹,以及数量众多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遗存。

    用火与居住遗迹

  遗址地层堆积与遗物分布特点显示,除1、2层外,3、4层皆为旧石器时代遗存。多个文化层连续分布,表示古人类曾长期徘徊于此。在揭露区域内,除3A层的遗物相对较少,其他各层均有由用火遗迹、石制品、动物骨骼及其碎片构成的居住遗迹,尤为引人瞩目的是3B、3F层大量的石制品、动物骨骼与多个用火遗迹共存,清晰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居址结构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3B层共发现用火遗迹10处,这些灰烬主要分布于发掘区的中部和中南部,面积有大有小。较大者如H9分布范围,南北长20厘米,东西宽30厘米,最厚3厘米,剖面观察则呈浅锅底状,周围发现大量动物骨骼碎片与石制品。另外在发掘区北部至中部的不同区域,也有大量动物骨骼残片、石制品、炭屑等遗物密集分布,应是当时人类规模性居住活动留下的活动面遗迹。

  另一处比较清楚的活动面遗迹保留在3F层。其原始地面呈北高南低的缓坡状,遗迹、遗物非常丰富,发现灰烬堆积6处,面积分布较大。如分布在发掘区西南部的灰烬堆积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126厘米,东西宽100厘米,最厚处8厘米,含有大量炭屑和灰白色块状物质,灰烬周围散布着较多的动物骨骼碎片与石制品。发掘区中部发现的灰烬堆积,平面近圆形,直径160厘米,灰烬内包含大量炭屑,其周围也散布着大量的文化遗物。在中北部区域还有另外几处面积略小的灰烬堆积,其周边分布有大量的动物化石及石制品。离灰堆稍远处,可见明显的石器加工区,有数量较多、产生于同一原料的石核、石片、断块及碎屑等。

  石器工业

  老奶奶庙遗址所发现的石制品有3000多件,种类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及各类工具等。石制品的原料以灰白色石英砂岩和白色石英为主,亦有少量的石灰岩、火成岩及燧石等。在石英砂岩制品中,石片与石核的数量较多,石核多为多台面石核,均为简单剥片技术的产品,尚不见预制石核的迹象。石英原料体积较小,亦采用锤击技术或砸击技术直接剥取石片。经过仔细加工的工具多系石英原料,数量不多,形体细小,主要有边刮器、尖状器等。



石英石核

    动物化石与骨制品

  出土动物骨骼数以万计,包括数量较多的下颌骨、肢骨、牙齿等,以及大量骨骼碎片,其中来自食草类动物头骨的下颌骨与牙齿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部位的骨骼。多数动物骨骼的石化程度较深,可鉴定的种类主要是马、牛、鹿、羊与猪等,还有数量较多的鸵鸟蛋皮碎片。动物骨骼上完全不见食肉类或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说明大量骨骼在遗址上出现完全是人类狩猎与消费活动的结果。另一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其中较多骨片的大小比较相近,很多骨片长度集中在10厘米上下,刚好便于手握使用,有些残片上有比较清楚的打击修理痕迹,个别还可见到明确的使用磨痕。这些迹象显示,该遗址的居民除了使用石制品外,还大量使用骨质工具。



马下颌骨化石



牛下颌骨化石

  贾鲁河上游其它发现

  在老奶奶庙遗址附近,沿贾鲁河上游近10公里长的范围内,还分布着20余处旧石器地点。这些地点也埋藏在马兰黄土上部堆积之下的河漫滩相堆积或与其同期异相的红褐色古土壤层中,其时代也当与老奶奶庙遗址相当,只是多数地点的堆积较薄,文化遗存也较少,应只是临时活动场所。从分布位置、地层堆积与文化遗存的保存等情况看,老奶奶庙遗址位于这个遗址群的中心,当是一处中心营地,并与前述临时活动地点共同构成一个遗址群。

  重要意义

  区域地层对比显示,老奶奶庙遗址与郑州地区新发现的大量旧石器地点,主要埋藏在马兰黄土上部堆积之下的河漫滩相堆积或红褐色古土壤层,属于深海氧同位素三阶段的气候较暖湿时期,加速器碳14与光释光等测年数据也显示旧石器地点的时代主要分布在距今3~5万年期间。这些情况说明老奶奶庙遗址等新发现正处于现代人类及其行为出现与发展的关键时段。

     另一方面,位于中国与东亚大陆核心地区的嵩山东南麓,也是晚更新世人类与文化向南北与东西方向迁徙与交流的中心。该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新发现,对于深入探讨当前世界史前考古学与古人类学界关于现代人类起源与发展问题的歧见尤为重要。

  首先,老奶奶庙遗址以及郑州地区属于距今3~5万年的数百处旧石器地点与数以万计文化遗物的发现,填补了过去中原地区以及东亚大陆这一阶段旧石器文化发现的空白,也确切证明有关晚更新世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古人类在最后冰期寒冷气候中灭绝的认识并不符合历史实际。与此相反,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类与旧石器文化已发展至更为繁荣的新阶段。

  第二,老奶奶庙遗址多个用火遗迹所组成的复杂居住面的中心营地的出现,偏好收集并带入居址内大量狩猎对象的下颌骨等非功利性行为的存在等特点,都是史前学界判断现代人行为的重要标志。

  第三,老奶奶庙遗址等新发现旧石器工业展示出更鲜明的区域性文化特征,无论是石料选择与石器加工,或是工具组合等技术特征与类型学特点,均可以找出与本地区更早期文化的密切联系,却看不到来自旧大陆西方同时代人类或文化影响的迹象

  第四,老奶奶庙遗址大量使用骨质工具的发现,也应与现代人类在本地区的出现密切相关。虽然旧大陆西方同一阶段也开始大量使用骨质工具,并被视为旧石器晚期文化与现代人的重要主要特征,但后者的骨制品加工技术与老奶奶庙却明显不同,老奶奶庙遗址所发现的骨制品基本不见磨制技术的应用,而主要是通过打制加工的特征,与本地区更早的发现一脉相承。

  综上所述,老奶奶庙遗址的新发现确切证明,早在距今3~5万年前中原地区已有繁荣的旧石器文化。晚更新世人类在这一地区繁衍生存的辉煌历史,不但是探讨中华文明之源的重要资料,而且更进一步展示出多项与现代人行为密切相关的新文化特征。这些出自中原地区的新发现,与中国及东亚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论断明显相悖,而很清楚地展示了我国境内更新世人类发展的连续性特点,为研究现代人类及其行为在东亚地区出现与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视角

四万年前中原人类的生活实证——郑州老奶奶庙遗址的考古发现
原文刊于《大众考古》2015年第10期P21—26; 
作者:王幼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郝红星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h t tp://arch.cssn.cn/kgx/ggkg/201601/t20160104_2810448.shtml

  老奶奶庙是郑州地区常见的那种青砖小庙,低矮,窄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离想象中的红墙碧瓦庙距离很远,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庙,愣是让考古界发生了“地震”。2011年,在老奶奶庙旁发掘的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入选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让人们牢牢记住了贾鲁河边这座巴掌大的小庙,四万年前,这里已经活跃着一支古老的郑州人了。

  我们不得不从旧石器和旧石器时代说起。



老奶奶庙遗址位置

  石头——人类最初的朋友

  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都是考古专用术语,前者是指打制石器,后者是指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那时的人们为什么不使用效率更高的磨制石器呢?简言之:当时人们的智力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层次,也没有那种需要,打制石器锋利的边缘已足以让人们顺顺当当地从事日常的渔猎、采集活动而得以填饱肚子。

  旧石器时代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距今1.2~1万年间结束。这300万年距我们有多远?打个比方:人类从诞生以来沿着赤道走了一圈,这一圈是40000公里;人类过上像样的日子只有1万年,这1万年走了从郑州到洛阳的距离——130公里;过上有酒喝的日子是夏代,相当于从郑州走到汜水虎牢关——50公里;过上有车开的日子,相当于从郑州走到须水——14公里;过上有电脑玩的日子,相当于从郑州到西流湖,刚到市边;提升到ipad,仅走了50米,还没出小区。所以,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遥远,很枯燥,很难猜。

  在将近300万年的时间里,由于冰期和间冰期引发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多次变化,与古人类同时期的不少动物因不适应气候急剧变化而灭绝,但人类却凭着不断发育的智慧和手中仅有的方寸武器,云涯横亘夜无路,朝阳冷暖血沐春,以最低的尊严,繁衍至今。

  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也就是人类从拣拾天火到自己点火的阶段,人类都在干些什么呢?

  制造木器,制造石器。

  木器也就是带尖的或不带尖的棍棒,易于制造,难以保存,所以考古发掘中还没有明确的发现。我们可以合理想象一件木器的用途:用作拐棍,对年老体衰者是个不小的帮助;用作武器,围猎时,让人们在爬山越岭时保持一定的速度,最后肯定用于对野兽的搏杀;也许,在人类穴居的晚上,用于自卫也相当不错。还有什么用途?还有什么花样呢?有时看看黑猩猩的电视片,可以想见人类早期的采食方式。我真担心,再过三五万年,黑猩猩之类的类人猿,开始制造石器,在人类帮助下,撵上我们怎么办?

  制造石器是人类特有的本领,黑猩猩也会用石块砸开坚果,却无法改善石块的形态。制造石器是个很费神的活,人类为什么要选择坚硬的石块来自讨苦吃呢?这就是人类的心智进步,也许只是短暂的一闪念,但这一闪念从此遗传了,于是人们代代制造石器,逐渐摸透了石器的秉性,并最终甩掉了石器,成为现代人。按这个思路,我不担心黑猩猩能撵上我们了,它们砸开坚果有数十万年了,也没闪过加工石器的念头。

  古人选择石器制作原料时通常要满足三个标准:首先,石料要有一定的强度,用滑石肯定不行;其次要有一定的韧性,方解石一碰就方解,也不行;最后,石料的产量必须丰富,并且距离居所位置不能太远,这个容易办到。

  今天中国境内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多使用砾石制作石器。砾石是经过水流搬运的石头,不结实的那部分已经磨掉了,有一定的磨圆度,也有一定的棱角。人类在打猎的时候,岸边是个不错的路径,比灌木丛好走多了,人们很乐意利用砾石制造石器,河床里合适的砾石多的是,有些就是浑然天成的石器,砧石更不缺,每块大石头都厚墩墩的。

  用砾石制作的工具,在考古学上称“砾石工具”,个头相对大一点,糙一点,是人类早期的产品;时间距离现在越近,人类认识的石料越多,石器制作越精巧细致,器形也渐渐多起来。能人阶段的石器主要在非洲,我们略过不谈。早期直立人阶段,石器制造仍显粗糙,往往一器多用;晚期直立人阶段,剥离石器的方法出现了锤击法、碰砧法、摔击法和砸击法,器形大为增加,石器的地域特征开始出现。一般认为,直立人生存的年代距今年180~20万年,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都是直立人。早期智人阶段,间接打击法出现,修理台面的技术更加普遍;晚期智人阶段,中国北方地区已经普遍使用间接打击法,磨制和穿孔技术出现在装饰品的制作环节中。一般说来,我国境内早期智人的代表是大荔人、长阳人、马坝人、丁村人,生活时间距今20~5万年;晚期智人代表是山顶洞人、资阳人、柳江人,距今5~1万年。



老奶奶庙遗址发掘现场

    郑州老居民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遗迹最多地方在哪里?无疑是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这里有70~20万年间的北京直立人,20~10万年间的周口店第四地点早期智人,5~1万间的晚期智人山顶洞人。虽然这三种人的化石还没有做到无缝衔接,但通常以为周口店龙骨山一带在几十万年间人类足迹没有间断应当是成立的,这是早期人类连续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剖面。那么,除了周口店,中国北方那么多氤氲之地,朝霞之处,古人有没有机会涉足呢?如果没有,那周口店岂不成了来去无踪的飞来峰了?

  显然,位于华北南部的郑州地区已很机智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郑州,背倚太行,南临淮河,现在有人喜欢称之为“天地之中”,这首先是个文化概念,背后更多的是地理与气候的支撑—平原与山地交界,亚热带与暖温带转换。从很早的时候,郑州就是南来北往,东进西退的孔道。这个孔道,恐怕不止只有人类利用,温暖的气候与优越的地形可以使兽与人交织。在郑州地区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荥阳织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巩义洪沟旧石器中晚期遗存和荥阳蝙蝠洞遗址等。



老奶奶庙遗址密集的动物化石

  织机洞遗址,位于荥阳市南20公里的崔庙镇。这里是嵩山北侧低山丘陵区边缘,溶洞较多,织机洞是发育最好的一个。上世纪末经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洞内发现肿骨鹿、斑鹿、披毛犀等动物化石及鸵鸟蛋碎片,并出土6000多件石器制品,是中国北方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遗存最丰富的2万到10万年间古人类居住的洞穴遗址。

  洪沟遗存,位于巩义南河渡镇的邙山北坡上,出土纳玛象、斑鹿等动物化石及百余件石器,加工方法简单,其中一件纳玛象象牙化石距今约11万年。

  蝙蝠洞遗址,位于荥阳南庙子乡,嵩山北侧低山丘陵区,东距织机洞不远,时代属更新世晚期,出土石制品40多件,动物化石400余块。

  以上三处地点是郑州地区仅有的三处旧石器遗存,时代上属于智人阶段,令人扼腕的是这三处遗址均未发现人的头骨化石。不过织机洞的旧石器地层有连续用火的痕迹,将来发现人体遗骸还是很有希望的。

  进入五万年以来,世界各地的晚期智人,体质上有了明显分化,人种已初步形成,在我国发现的晚期智人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特征。按照非洲起源说,七八万年前从非洲走出的那支人,先到了中东,分成两路:有一部分向北,成了欧洲白种人的祖先;一部分顺南亚次大陆南下中南半岛,路过次大陆时,这部分人的遗骸发现非常之少,他们是黑的还是白的?于三四万年进入南中国时,他们已经是蒙古人种了。问题是,中南半岛的气候和华北的气候也并非冰火两重天,为什么北方的周口店或织机洞的智人要集体自杀,虚位以待入侵者呢?难道他们是蜂拥而来?或者组团迁徙?

  因此,在华北地区寻找本地延续下来的智人或智人足迹成为当务之急。



老奶奶庙遗址远景

  2011~2012年夏季,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发掘位于嵩山东麓的郑州西南郊老奶奶庙遗址,揭露面积近50平方米,发现石制品3000余件,动物骨骼12000余件,用火遗迹21处,以及多层叠压、连续分布的古人类居住面。老奶奶庙遗址的新发现非常清楚地展示了当时人类在中心营地连续居住的活动细节,将近年来在嵩山东南麓新发现的300多处旧石器地点有机地连接起来,不仅系统地再现了郑州地区晚更新世人类的栖居形态,同时也发掘出土一系列与现代人行为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存,为探讨我国及东亚地区现代人类出现与发展等史前考古学核心课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证据。

  曾经生活在老奶奶庙一带的古人类就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郑州老居民,“门牌号”:老奶奶庙1号。

   遗址概况与地层堆积

  老奶奶庙遗址具体地址是郑州市西南郊樱桃沟景区内,东南距郭家嘴约400米,西邻贾鲁河上游九娘庙河,坐落在河旁二级阶地之上。遗址西北角建有一座小庙,当地人称“老奶奶庙”或“九娘庙”。遗址地处嵩山余脉向东延伸地带,东高西低,区内黄土堆积发育。



老奶奶庙遗址2011年发掘区3F层古人类活动面

  遗址东侧的马兰黄土断崖剖面高近20米,马兰黄土之上还叠压有新石器时代至历史时期的文化层,但在发掘区内,由于雨水冲刷与当地村民取土破坏,大部分马兰黄土以上的堆积已不存在,已接近旧石器文化层,仅局部尚保留有1~3米不等的残余堆积。发掘区中部的东剖面地层堆积如下:

  1层:表土层。

  2层:扰土层,含陶片、汉砖,以及动物化石与打制石器等。

  3层:黄褐至灰褐色黏质粉,旧石器文化层,可进一步划分为6个亚层:

  A层:黄褐色黏质粉砂,含少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

  B层:灰褐色黏质粉砂,石制品和动物化石非常丰富,并有多处灰堆遗迹。

  C层:灰褐色黏质粉砂,含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等遗物,有零星用火遗迹。

  D层:灰褐色黏质粉砂,含石制品、动物化石及用火遗迹。

  E层:灰褐色黏质粉砂,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较丰富,也有用火遗迹。

  F层:灰褐色黏质粉砂,含数量众多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亦发现数量较多且面积较大的用火遗迹。

  4层以下的试掘面积很小,平面布局情况尚不清楚。从剖面观察可见,该层为灰褐色、灰黄色至黄褐色粉砂,局部有较清楚的水平层理,亦可分为多个亚层,除最下层为较纯净、水平层理明显的灰黄色粉砂外,其余6个亚层均含有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炭屑等文化遗存。

  老奶奶庙主要文化层的加速器C14年代测定结果为距今40000年前后(未校正),结合附近遗址光释光测年数据来看,该遗址C14测定结果校正后的实际年龄应早于距今45000年。

  深厚的家底

  老奶奶庙遗址的主要发现是以灰烬堆积为中心的居住遗迹,以及数量众多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遗存。

    用火与居住遗迹

  遗址地层堆积与遗物分布特点显示,除1、2层外,3、4层皆为旧石器时代遗存。多个文化层连续分布,表示古人类曾长期徘徊于此。在揭露区域内,除3A层的遗物相对较少,其他各层均有由用火遗迹、石制品、动物骨骼及其碎片构成的居住遗迹,尤为引人瞩目的是3B、3F层大量的石制品、动物骨骼与多个用火遗迹共存,清晰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居址结构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3B层共发现用火遗迹10处,这些灰烬主要分布于发掘区的中部和中南部,面积有大有小。较大者如H9分布范围,南北长20厘米,东西宽30厘米,最厚3厘米,剖面观察则呈浅锅底状,周围发现大量动物骨骼碎片与石制品。另外在发掘区北部至中部的不同区域,也有大量动物骨骼残片、石制品、炭屑等遗物密集分布,应是当时人类规模性居住活动留下的活动面遗迹。

  另一处比较清楚的活动面遗迹保留在3F层。其原始地面呈北高南低的缓坡状,遗迹、遗物非常丰富,发现灰烬堆积6处,面积分布较大。如分布在发掘区西南部的灰烬堆积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126厘米,东西宽100厘米,最厚处8厘米,含有大量炭屑和灰白色块状物质,灰烬周围散布着较多的动物骨骼碎片与石制品。发掘区中部发现的灰烬堆积,平面近圆形,直径160厘米,灰烬内包含大量炭屑,其周围也散布着大量的文化遗物。在中北部区域还有另外几处面积略小的灰烬堆积,其周边分布有大量的动物化石及石制品。离灰堆稍远处,可见明显的石器加工区,有数量较多、产生于同一原料的石核、石片、断块及碎屑等。

  石器工业

  老奶奶庙遗址所发现的石制品有3000多件,种类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及各类工具等。石制品的原料以灰白色石英砂岩和白色石英为主,亦有少量的石灰岩、火成岩及燧石等。在石英砂岩制品中,石片与石核的数量较多,石核多为多台面石核,均为简单剥片技术的产品,尚不见预制石核的迹象。石英原料体积较小,亦采用锤击技术或砸击技术直接剥取石片。经过仔细加工的工具多系石英原料,数量不多,形体细小,主要有边刮器、尖状器等。



石英石核

    动物化石与骨制品

  出土动物骨骼数以万计,包括数量较多的下颌骨、肢骨、牙齿等,以及大量骨骼碎片,其中来自食草类动物头骨的下颌骨与牙齿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部位的骨骼。多数动物骨骼的石化程度较深,可鉴定的种类主要是马、牛、鹿、羊与猪等,还有数量较多的鸵鸟蛋皮碎片。动物骨骼上完全不见食肉类或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说明大量骨骼在遗址上出现完全是人类狩猎与消费活动的结果。另一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其中较多骨片的大小比较相近,很多骨片长度集中在10厘米上下,刚好便于手握使用,有些残片上有比较清楚的打击修理痕迹,个别还可见到明确的使用磨痕。这些迹象显示,该遗址的居民除了使用石制品外,还大量使用骨质工具。



马下颌骨化石



牛下颌骨化石

  贾鲁河上游其它发现

  在老奶奶庙遗址附近,沿贾鲁河上游近10公里长的范围内,还分布着20余处旧石器地点。这些地点也埋藏在马兰黄土上部堆积之下的河漫滩相堆积或与其同期异相的红褐色古土壤层中,其时代也当与老奶奶庙遗址相当,只是多数地点的堆积较薄,文化遗存也较少,应只是临时活动场所。从分布位置、地层堆积与文化遗存的保存等情况看,老奶奶庙遗址位于这个遗址群的中心,当是一处中心营地,并与前述临时活动地点共同构成一个遗址群。

  重要意义

  区域地层对比显示,老奶奶庙遗址与郑州地区新发现的大量旧石器地点,主要埋藏在马兰黄土上部堆积之下的河漫滩相堆积或红褐色古土壤层,属于深海氧同位素三阶段的气候较暖湿时期,加速器碳14与光释光等测年数据也显示旧石器地点的时代主要分布在距今3~5万年期间。这些情况说明老奶奶庙遗址等新发现正处于现代人类及其行为出现与发展的关键时段。

     另一方面,位于中国与东亚大陆核心地区的嵩山东南麓,也是晚更新世人类与文化向南北与东西方向迁徙与交流的中心。该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新发现,对于深入探讨当前世界史前考古学与古人类学界关于现代人类起源与发展问题的歧见尤为重要。

  首先,老奶奶庙遗址以及郑州地区属于距今3~5万年的数百处旧石器地点与数以万计文化遗物的发现,填补了过去中原地区以及东亚大陆这一阶段旧石器文化发现的空白,也确切证明有关晚更新世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古人类在最后冰期寒冷气候中灭绝的认识并不符合历史实际。与此相反,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类与旧石器文化已发展至更为繁荣的新阶段。

  第二,老奶奶庙遗址多个用火遗迹所组成的复杂居住面的中心营地的出现,偏好收集并带入居址内大量狩猎对象的下颌骨等非功利性行为的存在等特点,都是史前学界判断现代人行为的重要标志。

  第三,老奶奶庙遗址等新发现旧石器工业展示出更鲜明的区域性文化特征,无论是石料选择与石器加工,或是工具组合等技术特征与类型学特点,均可以找出与本地区更早期文化的密切联系,却看不到来自旧大陆西方同时代人类或文化影响的迹象

  第四,老奶奶庙遗址大量使用骨质工具的发现,也应与现代人类在本地区的出现密切相关。虽然旧大陆西方同一阶段也开始大量使用骨质工具,并被视为旧石器晚期文化与现代人的重要主要特征,但后者的骨制品加工技术与老奶奶庙却明显不同,老奶奶庙遗址所发现的骨制品基本不见磨制技术的应用,而主要是通过打制加工的特征,与本地区更早的发现一脉相承。

  综上所述,老奶奶庙遗址的新发现确切证明,早在距今3~5万年前中原地区已有繁荣的旧石器文化。晚更新世人类在这一地区繁衍生存的辉煌历史,不但是探讨中华文明之源的重要资料,而且更进一步展示出多项与现代人行为密切相关的新文化特征。这些出自中原地区的新发现,与中国及东亚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论断明显相悖,而很清楚地展示了我国境内更新世人类发展的连续性特点,为研究现代人类及其行为在东亚地区出现与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视角

重要意义

  区域地层对比显示,老奶奶庙遗址与郑州地区新发现的大量旧石器地点,主要埋藏在马兰黄土上部堆积之下的河漫滩相堆积或红褐色古土壤层,属于深海氧同位素三阶段的气候较暖湿时期,加速器碳14与光释光等测年数据也显示旧石器地点的时代主要分布在距今3~5万年期间。这些情况说明老奶奶庙遗址等新发现正处于现代人类及其行为出现与发展的关键时段。

     另一方面,位于中国与东亚大陆核心地区的嵩山东南麓,也是晚更新世人类与文化向南北与东西方向迁徙与交流的中心。该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新发现,对于深入探讨当前世界史前考古学与古人类学界关于现代人类起源与发展问题的歧见尤为重要。

  首先,老奶奶庙遗址以及郑州地区属于距今3~5万年的数百处旧石器地点与数以万计文化遗物的发现,填补了过去中原地区以及东亚大陆这一阶段旧石器文化发现的空白,也确切证明有关晚更新世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古人类在最后冰期寒冷气候中灭绝的认识并不符合历史实际。与此相反,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类与旧石器文化已发展至更为繁荣的新阶段

  第二,老奶奶庙遗址多个用火遗迹所组成的复杂居住面的中心营地的出现,偏好收集并带入居址内大量狩猎对象的下颌骨等非功利性行为的存在等特点,都是史前学界判断现代人行为的重要标志。

  第三,老奶奶庙遗址等新发现旧石器工业展示出更鲜明的区域性文化特征,无论是石料选择与石器加工,或是工具组合等技术特征与类型学特点,均可以找出与本地区更早期文化的密切联系,却看不到来自旧大陆西方同时代人类或文化影响的迹象

  第四,老奶奶庙遗址大量使用骨质工具的发现,也应与现代人类在本地区的出现密切相关。虽然旧大陆西方同一阶段也开始大量使用骨质工具,并被视为旧石器晚期文化与现代人的重要主要特征,但后者的骨制品加工技术与老奶奶庙却明显不同,老奶奶庙遗址所发现的骨制品基本不见磨制技术的应用,而主要是通过打制加工的特征,与本地区更早的发现一脉相承

  综上所述,老奶奶庙遗址的新发现确切证明,早在距今3~5万年前中原地区已有繁荣的旧石器文化。晚更新世人类在这一地区繁衍生存的辉煌历史,不但是探讨中华文明之源的重要资料,而且更进一步展示出多项与现代人行为密切相关的新文化特征。这些出自中原地区的新发现,与中国及东亚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论断明显相悖,而很清楚地展示了我国境内更新世人类发展的连续性特点,为研究现代人类及其行为在东亚地区出现与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视角。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4 18:11
重要意义

  区域地层对比显示,老奶奶庙遗址与郑州地区新发现的大量旧石器地点,主要埋藏在马兰黄土上 ...
中国及东亚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论断明显相悖。
这就是兄台的用意吧?不过,上述并非“论断”,只是分子生物学的众多推测之一部分,还需要更大量的数据、更多的基因来源去探索,可能的假说而已。妄言定论者不是骗子就是门外汉,就和那些质疑露天外墙抹灰扛不过百年的差不多。
不过,上述并非“论断”,只是分子生物学的众多推测之一部分,还需要更大量的数据、更多的基因来源去探索,可能的假说而已。


==这么说吧,以目前的分子生物学水平,对无法提取DNA的古代样本,基本靠猜。

    包括复旦在内,任何机构或团体或个人,对无法检测的古标本的一切猜测,都是不可信的。 在没有检测数据支持下的所谓灭绝或者变异的猜测,都与诈骗无异。
首先,老奶奶庙遗址以及郑州地区属于距今3~5万年的数百处旧石器地点与数以万计文化遗物的发现,填补了过去中原地区以及东亚大陆这一阶段旧石器文化发现的空白,也确切证明有关晚更新世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古人类在最后冰期寒冷气候中灭绝的认识并不符合历史实际。与此相反,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类与旧石器文化已发展至更为繁荣的新阶段


==转帖这篇文章的重点,在这一段考古成果。

    从近年新的考古成果来看,亚洲不但不存在原始古人类灭绝的情况以及可能性,相反,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亚洲各地土著古人类人丁兴旺,持续发展。

    所谓的智人走出非洲后灭绝各大洲土著古人类的说法,是纯粹的诈骗。

    从伪造比例极高的非洲和中亚古人类考古来看,包括伪造的在内,数量少规模小,根本不具备灭绝遥远异地古人类的能力。 有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小规模古人类远距离迁移的成功率很低,即使成功到达异地也已经所剩无几,面对亚洲数量从多的土著古人类部落,这些少得可怜的外来客只有被屠奸的命运,沦为土著腹中肉食的机率比较高。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4 21:44
==转帖这篇文章的重点,在这一段考古成果。

    从近年新的考古成果来看,亚洲不但不存在原始古人类 ...
有道理,关键在于同时期的古人类的石器水平差不多,非洲智人并无优异,还有个气候适应性问题。话又说回来,所谓的走出非洲说,不过是诸多假说之一,只不过西方白皮媒体和我国某些无知或汉奸媒体的推波助澜立了功。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4 21:36
==这么说吧,以目前的分子生物学水平,对无法提取DNA的古代样本,基本靠猜。

    包括复旦在内,任 ...
根本不用检测什么古标本 检测现代人反推就够了
男性Y染色体 女性线粒体 都只能归到十万年尺度上的唯一源头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6-1-4 22:21
有道理,关键在于同时期的古人类的石器水平差不多,非洲智人并无优异,还有个气候适应性问题。话又说回来 ...
就一个气候适应性 足以推翻其他说法

东亚本地进化不出没毛能出汗 适合在较干旱开阔地带远距离奔跑的智人来
我也正想转这篇,楼主抢先了。

ps,学术上的事不懂,反正东亚人类独立发展的证据越来越多。
zhepro 发表于 2016-1-5 16:02
根本不用检测什么古标本 检测现代人反推就够了
男性Y染色体 女性线粒体 都只能归到十万年尺度上的唯一 ...
这个是怎么推测出来的?兄台有科普的文章没?分享一下。
对基因这一块我只停留在高中的知识上。
楼上实在厉害,和复旦的学者们交流时候,人家可没这么绝对。俺虽然不是博士,论文的逻辑推理过程还是明白一点的。某表亲是美国著名公立大学生物学硕士,前不久刚回来度假,学术上哪来的论坛腔阿。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4 21:44
==转帖这篇文章的重点,在这一段考古成果。

    从近年新的考古成果来看,亚洲不但不存在原始古人类 ...
另外,中国考古队在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的科潘遗址考古成果斐然,有龙首,有玉坠,和东亚文明的关系呼之欲出,美国佬所谓的玛雅文字“破译”看来有可能要穿帮了。
zhepro 发表于 2016-1-5 16:02
根本不用检测什么古标本 检测现代人反推就够了
男性Y染色体 女性线粒体 都只能归到十万年尺度上的唯一 ...
包括复旦在内,凡是无法检测的早期推论,都充斥大量的变异等猜测。

这些脱离了检测依据的变异猜测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这样得出的推论,说是瞎蒙都是轻的,和诈骗已经没有本质区别。

别说十万年,当今世上几万年的标本都难以检测出DNA。
zhepro 发表于 2016-1-5 16:05
就一个气候适应性 足以推翻其他说法

东亚本地进化不出没毛能出汗 适合在较干旱开阔地带远距离奔跑的智 ...
忽悠非洲诈骗术,还敢扯气候?

笑话,按古气候的研究成果,造假重灾区的非洲和中西亚,在旧石器的远古时代,气候极其恶劣,对当时的原始人也属于“不宜居”。

相反,整个亚洲,包括欧亚大草原,旧石器时代气候比较适中,植被茂盛,动植物丰富,原始人类的遗址也是丰富的,而且规模远远大于伪造的非洲和中亚西亚。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6-1-4 22:21
有道理,关键在于同时期的古人类的石器水平差不多,非洲智人并无优异,还有个气候适应性问题。话又说回来 ...
说得太好了。我就一直不明白在东亚的土地上,从巫山、泥河湾开始,大量的史前人类遗址层出不穷,从时间上、从工艺风格上这条线索是很清晰的,为什么就有这么些家伙不肯承认,一定要找个非洲人来当自己的祖宗呢?炎黄子孙、华夏贵胄不肯当,居然要找个非洲祖宗。
什么现在所有人的基因都能归于十万年前的某个源头,我就奇了怪了,十万年前发生了什么大事,当时那么多的与他共同生活的同类居然只有他的基因传下来了?莫非十万年前发生了什么灭门惨案,一个小小的家伙唯一幸存,然后在成长过程中又遇到了好多好多的异性……好狗血的情节啊!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6-1-5 20:51
另外,中国考古队在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的科潘遗址考古成果斐然,有龙首,有玉坠,和东亚文明的关系呼之欲出 ...
早在十几年前,我国考古界已经从真实的印弟安文物中检验出甲骨文。 但伪造的假印弟安文字仍然流毒至今。

印弟安人祭祀的仪式和玉器等,和中原也是一脉相承的。 从石峁遗址的石材建筑,再到一千多年后的印弟安石材建筑,连建筑的风格都没有多少改变。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5 22:19
早在十几年前,我国考古界已经从真实的印弟安文物中检验出甲骨文。 但伪造的假印弟安文字仍然流毒至今。
...
1970年代的美国美术女硕士席勒把美丽奇特的玛雅图案符号拆解成为基本元素,对照16世纪一个西班牙殖民者刽子手文化毁灭者的所谓拉丁字母与玛雅文字发音对照表,排列组合“破译”了所谓玛雅文字,顺便拿着所谓的美式玛雅语言再去教授可怜的所谓玛雅后裔。其高足对于我国学者的中华早期文字论见继续口诛笔伐。呵呵。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5 21:59
忽悠非洲诈骗术,还敢扯气候?

笑话,按古气候的研究成果,造假重灾区的非洲和中西亚,在旧石器的远古 ...
说一下东非气候当时气候怎么个不宜居法?

东亚怎么又扯到欧亚大草原了?
dddd_dh_2000 发表于 2016-1-5 21:54
包括复旦在内,凡是无法检测的早期推论,都充斥大量的变异等猜测。

这些脱离了检测依据的变异猜测是 ...
呵呵 你这是想说 整个分子生物学都是诈骗么

卢龙守将 发表于 2016-1-5 20:25
这个是怎么推测出来的?兄台有科普的文章没?分享一下。
对基因这一块我只停留在高中的知识上。
知乎上来往讨论就一大堆
梦回秦汉 发表于 2016-1-5 22:02
说得太好了。我就一直不明白在东亚的土地上,从巫山、泥河湾开始,大量的史前人类遗址层出不穷,从时间上 ...
你百度一下什么事线粒体 什么是Y染色体  就知道你这个"狗血"情节的假设是多么无知
bjkk 发表于 2016-1-5 19:52
我也正想转这篇,楼主抢先了。

ps,学术上的事不懂,反正东亚人类独立发展的证据越来越多。
独立并不新鲜  争论在于多长时间的独立

是十万年之内  还是几十万年 乃至上百万年
比当年白皮还难接受非洲起源啊~~?
zhepro 发表于 2016-1-6 08:29
独立并不新鲜  争论在于多长时间的独立

是十万年之内  还是几十万年 乃至上百万年
各种理论都需要在考古发掘中取得更多证据
bjkk 发表于 2016-1-6 09:31
各种理论都需要在考古发掘中取得更多证据
这话说的模糊 更多当然好

怎么定义更多 多到什么地步你就认为不是猜想了?

比如 你怎么接收的进化论 而不是神创或智能设计?
thomas1987 发表于 2016-1-6 09:26
比当年白皮还难接受非洲起源啊~~?
学术争论上升到政治层面有意思?
bjkk 发表于 2016-1-6 10:15
学术争论上升到政治层面有意思?
是挺没意思的,所以楼主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国内学术主流也是非洲单一起源,你不能说这东西完全是政治因素,但也不能说完全是学术因素,对吧?
zhepro 发表于 2016-1-6 09:58
这话说的模糊 更多当然好

怎么定义更多 多到什么地步你就认为不是猜想了?
没有充分证据之前所有理论都是猜想。就象你所说的进化论,进化论现在也不是能够解释一切,只不过是人们普遍认同罢了。地心说、燃素说······当初也一样被人们推为“科学理论”。
bjkk 发表于 2016-1-6 10:21
没有充分证据之前所有理论都是猜想。就象你所说的进化论,进化论现在也不是能够解释一切,只不过是人们普 ...
那么在你的心中 什么是有充分证据的呢?  比如地球是圆的?
zhepro 发表于 2016-1-6 10:23
那么在你的心中 什么是有充分证据的呢?  比如地球是圆的?
对啊,难道你能证明地球不是圆的?
thomas1987 发表于 2016-1-6 10:18
是挺没意思的,所以楼主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国内学术主流也是非洲单一起源,你不能说这东西完全是政治因 ...
楼主把学术上升到了政治层面?
bjkk 发表于 2016-1-6 10:29
楼主把学术上升到了政治层面?
你不会以为楼主是搞学术的吧?
bjkk 发表于 2016-1-6 10:26
对啊,难道你能证明地球不是圆的?
有一个起点就好啊  

那么就可以类比了啊  进化论有什么不能解释的呢?
zhepro 发表于 2016-1-6 10:33
有一个起点就好啊  

那么就可以类比了啊  进化论有什么不能解释的呢?
这个问题可以百度
bjkk 发表于 2016-1-6 10:45
这个问题可以百度
你的看法呢  你觉得哪里有无法解释的  关键是哪个层面的问题?
某些人都是脑子有问题. 10万年独立生活的物种 交配出来的最多是骡子. 生物学都学到哪儿去了.
starkiki 发表于 2016-1-6 12:28
某些人都是脑子有问题. 10万年独立生活的物种 交配出来的最多是骡子. 生物学都学到哪儿去了.
分开多久可以产生生殖隔离 还是争议很大的

物种间的情况有区别 和环境与演化速度有关
zhepro 发表于 2016-1-6 13:30
分开多久可以产生生殖隔离 还是争议很大的

物种间的情况有区别 和环境与演化速度有关
是争议很大. 我还是相信各大州的人 分开没有10万年那么久. 独立起源说的是 亚洲的猴子进化成现代亚洲人.非洲的猴子进化成非洲人. 但是这有区别吗? 在往前20万年. 也是一群爬行类的猴子从非洲来得.
starkiki 发表于 2016-1-6 15:36
是争议很大. 我还是相信各大州的人 分开没有10万年那么久. 独立起源说的是 亚洲的猴子进化成现代亚洲人. ...
首先明确一点就是 进化论的基本原则  严格的说  没有哪个物种是多起源的  如果多起源说明其间可以交配并生下能够存活繁衍的后代 那么他们原本就是一个物种

物种的进化路径都是二叉树 在进化论的范畴内 可以讨论某物种和某物种分开的时间差异 但是如果说某物种是多起源的 那就纯属扯淡

人也一样 作为一个物种 只能是有唯一的独立的起源的 在进化论的范畴内争论 也就是争论这个唯一起源点是什么   这个确实有模糊的地方

亚洲的猴子进化成现代亚洲人,非洲的猴子进化成非洲人,这跟本就扯上天了,如果你把猴子定义成长着尾巴的祖先,那么我们和其有几千万的年的进化差异,初始的猿类是在2500万年钱出现的,我们和存世的最近亲属黑猩猩的进化差异是三四百万年。

我们最亲缘的几种动物的分布和化石分布 确切无疑的说明 在万年的时间尺度上 我们起源于非洲。
当然 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 人类更早的祖先 旧世界猴也叫狭鼻猴 是起源于亚洲的 这东西原本就没有什么感情因素可言 每一个世代 都有唯一的起源点

而在十万年的尺度上 我们起源于非洲 得到了分子生物学 现有非洲和太平洋原始人群的体质分析 非洲的最完整的化石链条  地球环境记录和人类身体特征的匹配程度 乃至语言学的各种学科的相互印证

唯一的争议是 其间发生的基因交换有多少 存不存在
zhepro 发表于 2016-1-6 16:46
首先明确一点就是 进化论的基本原则  严格的说  没有哪个物种是多起源的  如果多起源说明其间可以交配并 ...
学习了. 我是支持现代人来源于非洲.  而且现在的各色人种明显按你说的世代来说都是同一个族群.  楼上楼上在楼上的某位的意思 东亚人类独立发展 就是说的亚洲的猴子进化出来亚洲的现代人. 我说他没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