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汉光武帝平定天下以后,为何没有像刘邦和朱元璋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46:56
〖转帖〗汉光武帝平定天下以后,为何没有像刘邦和朱元璋那样大杀功臣?

(兴替镜 11-29 16:11)

有一句话叫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但是这句话放在一个人身上并不适应,这个人就是重新开创了汉朝基业的汉光武帝刘秀。这个人就是一个标准的文人,在造反之前他一心读书,在造反以后一鸣惊人,最后重建了大汉王朝。其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没有想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那样滥杀功臣,同样都是帝王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一、继承人的水平和年龄是最大关键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要收拾那些异姓王和朝中大将,是因为自己本身年事已高,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个年龄在汉朝初期已经离死不远了。同时它的继承人太子刘盈又是一个非常软弱的人,刘邦明白自己死了以后,自己的儿子肯定压不住那些野心勃勃的异姓王和蠢蠢欲动的朝臣,因此坏人还是自己干吧。至于明太祖朱元璋也差不多,他的继承人皇太子朱标是一个温厚善良的仁君,这样的君主放在一个王朝的中期非常合适,但是在王朝的初期是要命的。对于那些骄兵悍将,朱标很难压服他们,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坐稳江山,朱元璋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屠杀那些以往的功臣。

汉光武帝刘秀就不存在上述的问题。首先刘秀登基的时候非常年轻,刘秀有绝对的把握熬死那些功臣们。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很正确,当刘秀驾崩、他的太子刘庄继位的时候,那些功臣们确实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此外太子刘庄的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东汉建立的初期,刘秀想重新丈量的土地,当时只有12岁的太子刘庄就向刘秀建议洛阳和南阳不要丈量。因为洛阳是帝都,南阳是龙兴之地,这两个地方都有大量的勋贵豪强们存在,一旦丈量不利于统治。12岁的太子能有这番见解不容易,更何况刘庄登基时已经30出头了,各方面水平已经非常成熟。



二、建立基础的差异,致使皇帝可能不敢动手

虽然说刘秀的天下也是打出来的,但是他的底子远远没有刘邦和朱元璋牢靠。因为刘秀起家时是建立在起义军首领的推举之上的,这有一点各路军队联盟的意思。虽然说刘秀的水平比较高,有很多人选择了拜服,但是这些人都有自己的老底子,如果刘秀出手太狠,这些人很有可能选择造反。只是刘秀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天下才刚刚稳定。此外刘秀的政治手腕也是很强的,不要以为文人就软弱,文人的水平很高。刘秀对那些统军功臣的处理非常有水平,将他们一年调换一个地方,来回调换,最后搞得这些将领没有任何根基可言,根本没有早饭的资本,这就大功告成了。

而刘邦和朱元璋就没有这些顾忌,他们的家底是自己一步步拼出了的。那些部下对他们既佩服又惧怕,对于他们的命令,部下们不敢违背。刘邦时期还有人敢反抗拼一拼,到了朱元璋时期,明知自己要死,没人敢反抗。这就是家底的区别,自己建的地基和别人帮你建的地基是不一样的。从这方面看,刘秀的江山相对来说得来的太容易,这也不是好事。



三、功臣们的态度差异也非常大

在刘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为了对付项羽,他先后册封了7个异姓王,这些异姓王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对于刘邦也非常的蔑视。以为老小子的江山全部都是他们的功劳,有很多异姓王都在虎视眈眈准备伺机而动。对此刘邦也只能选择一个一个收拾掉。朱元璋的情况要好一点,毕竟没有异姓王。不过为了对于北方的元朝残余力量,他要不断地派出大将进行北伐,这也是不安全因素。万一他的大将们也来一次明朝版的“范阳起兵”或者“陈桥驿兵变”,这可就不好了。



而刘秀时期的将领们可能学聪明了,知道西汉时期的前车之鉴,他们可不想重蹈覆辙。刘秀手下的将领们都非常的小心谨慎,因为他们知道刘秀这位皇帝的军事指挥水平相当的高,比他祖宗刘邦强太多了。刘秀在后期的统一战争中,完全是军队的核心者,而刘邦军队的核心者是韩信,这一点差别很大。既然知道皇帝陛下的厉害,东汉初期的将领们都很会做人,基本上不惹事。这是造成了刘秀不忍心也不能动手的原因。

(来源:今日头条)〖转帖〗汉光武帝平定天下以后,为何没有像刘邦和朱元璋那样大杀功臣?

(兴替镜 11-29 16:11)

有一句话叫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但是这句话放在一个人身上并不适应,这个人就是重新开创了汉朝基业的汉光武帝刘秀。这个人就是一个标准的文人,在造反之前他一心读书,在造反以后一鸣惊人,最后重建了大汉王朝。其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没有想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那样滥杀功臣,同样都是帝王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一、继承人的水平和年龄是最大关键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要收拾那些异姓王和朝中大将,是因为自己本身年事已高,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个年龄在汉朝初期已经离死不远了。同时它的继承人太子刘盈又是一个非常软弱的人,刘邦明白自己死了以后,自己的儿子肯定压不住那些野心勃勃的异姓王和蠢蠢欲动的朝臣,因此坏人还是自己干吧。至于明太祖朱元璋也差不多,他的继承人皇太子朱标是一个温厚善良的仁君,这样的君主放在一个王朝的中期非常合适,但是在王朝的初期是要命的。对于那些骄兵悍将,朱标很难压服他们,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坐稳江山,朱元璋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屠杀那些以往的功臣。

汉光武帝刘秀就不存在上述的问题。首先刘秀登基的时候非常年轻,刘秀有绝对的把握熬死那些功臣们。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很正确,当刘秀驾崩、他的太子刘庄继位的时候,那些功臣们确实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此外太子刘庄的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东汉建立的初期,刘秀想重新丈量的土地,当时只有12岁的太子刘庄就向刘秀建议洛阳和南阳不要丈量。因为洛阳是帝都,南阳是龙兴之地,这两个地方都有大量的勋贵豪强们存在,一旦丈量不利于统治。12岁的太子能有这番见解不容易,更何况刘庄登基时已经30出头了,各方面水平已经非常成熟。



二、建立基础的差异,致使皇帝可能不敢动手

虽然说刘秀的天下也是打出来的,但是他的底子远远没有刘邦和朱元璋牢靠。因为刘秀起家时是建立在起义军首领的推举之上的,这有一点各路军队联盟的意思。虽然说刘秀的水平比较高,有很多人选择了拜服,但是这些人都有自己的老底子,如果刘秀出手太狠,这些人很有可能选择造反。只是刘秀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天下才刚刚稳定。此外刘秀的政治手腕也是很强的,不要以为文人就软弱,文人的水平很高。刘秀对那些统军功臣的处理非常有水平,将他们一年调换一个地方,来回调换,最后搞得这些将领没有任何根基可言,根本没有早饭的资本,这就大功告成了。

而刘邦和朱元璋就没有这些顾忌,他们的家底是自己一步步拼出了的。那些部下对他们既佩服又惧怕,对于他们的命令,部下们不敢违背。刘邦时期还有人敢反抗拼一拼,到了朱元璋时期,明知自己要死,没人敢反抗。这就是家底的区别,自己建的地基和别人帮你建的地基是不一样的。从这方面看,刘秀的江山相对来说得来的太容易,这也不是好事。



三、功臣们的态度差异也非常大

在刘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为了对付项羽,他先后册封了7个异姓王,这些异姓王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对于刘邦也非常的蔑视。以为老小子的江山全部都是他们的功劳,有很多异姓王都在虎视眈眈准备伺机而动。对此刘邦也只能选择一个一个收拾掉。朱元璋的情况要好一点,毕竟没有异姓王。不过为了对于北方的元朝残余力量,他要不断地派出大将进行北伐,这也是不安全因素。万一他的大将们也来一次明朝版的“范阳起兵”或者“陈桥驿兵变”,这可就不好了。



而刘秀时期的将领们可能学聪明了,知道西汉时期的前车之鉴,他们可不想重蹈覆辙。刘秀手下的将领们都非常的小心谨慎,因为他们知道刘秀这位皇帝的军事指挥水平相当的高,比他祖宗刘邦强太多了。刘秀在后期的统一战争中,完全是军队的核心者,而刘邦军队的核心者是韩信,这一点差别很大。既然知道皇帝陛下的厉害,东汉初期的将领们都很会做人,基本上不惹事。这是造成了刘秀不忍心也不能动手的原因。

(来源:今日头条)


杀功臣的前提是功臣威胁到了皇帝统治的稳定,历史上杀功臣的算算也就汉太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而已,前者所谓的诛杀功臣其实是史书上的混淆视听,刘邦杀的所谓功臣基本都是曾经割据一方的诸侯或者军阀,在汉统一后这些人仍然以异姓王的身份列土封疆自成独立王国,这种情况下是严重威胁刘邦的中央集权统治的。所以诛杀他们势不可免,如果俺要是刘邦俺也早动手了!再看刘邦真正的嫡系功臣,如樊哙、张良、萧何、陈平、曹参、周勃、灌婴、夏侯婴等人都是富贵一生!

朱元璋比较特殊,他出身于赤贫家庭,有极强烈的个人不安全感,对领兵大将和把持朝政的宰相都极度地不信任,最后都清理了个干净,将宰相变成了内阁辅臣,大将军变成了五军都督府,确保了其朱氏家族享国276年基本保持了政权的稳定!

所以上历史真正诛杀功臣的是朱元璋而不是刘邦!

杀功臣的前提是功臣威胁到了皇帝统治的稳定,历史上杀功臣的算算也就汉太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而已,前者所谓的诛杀功臣其实是史书上的混淆视听,刘邦杀的所谓功臣基本都是曾经割据一方的诸侯或者军阀,在汉统一后这些人仍然以异姓王的身份列土封疆自成独立王国,这种情况下是严重威胁刘邦的中央集权统治的。所以诛杀他们势不可免,如果俺要是刘邦俺也早动手了!再看刘邦真正的嫡系功臣,如樊哙、张良、萧何、陈平、曹参、周勃、灌婴、夏侯婴等人都是富贵一生!

朱元璋比较特殊,他出身于赤贫家庭,有极强烈的个人不安全感,对领兵大将和把持朝政的宰相都极度地不信任,最后都清理了个干净,将宰相变成了内阁辅臣,大将军变成了五军都督府,确保了其朱氏家族享国276年基本保持了政权的稳定!

所以上历史真正诛杀功臣的是朱元璋而不是刘邦!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5-11-30 18:25
杀功臣的前提是功臣威胁到了皇帝统治的稳定,历史上杀功臣的算算也就汉太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而已,前者所 ...
  那么明朝的政治体制有没有什么缺陷?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5-11-30 18:32
  那么明朝的政治体制有没有什么缺陷?
明朝的皇帝当的还算是比较潇洒地,基本没啥傀儡,都有自己的事业。
弄功臣哪能少的了太祖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5-11-30 18:32
  那么明朝的政治体制有没有什么缺陷?


任何政治制度都有缺陷,即便如今的共党中国昂或是两党美国、多党欧洲都有缺陷,只能说明朝的政治制度是否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以本菜一个历史爱好者的无知认识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的,朱元璋废掉了宰相负责制,而为儿孙们设计出了内阁制度,内阁多人辅政,但是谁也没有独揽大权的可能,因为为了抑制内阁或者说整个文官集团,还设立司礼监批红制度和厂卫,明朝最拉轰的内阁辅臣也就是杨廷和、严嵩和张居正三人了,但是这三人也不是一手遮天威胁到皇权统治的,明朝皇帝除了精力旺盛的太祖、成祖皇帝外其他皇帝都不是十分热衷于亲力亲为的理政,但是明朝的皇权统治却没有出现任何动摇,这也足见当时的政治组的还是很适合当时的明朝的!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5-11-30 18:32
  那么明朝的政治体制有没有什么缺陷?


任何政治制度都有缺陷,即便如今的共党中国昂或是两党美国、多党欧洲都有缺陷,只能说明朝的政治制度是否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以本菜一个历史爱好者的无知认识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的,朱元璋废掉了宰相负责制,而为儿孙们设计出了内阁制度,内阁多人辅政,但是谁也没有独揽大权的可能,因为为了抑制内阁或者说整个文官集团,还设立司礼监批红制度和厂卫,明朝最拉轰的内阁辅臣也就是杨廷和、严嵩和张居正三人了,但是这三人也不是一手遮天威胁到皇权统治的,明朝皇帝除了精力旺盛的太祖、成祖皇帝外其他皇帝都不是十分热衷于亲力亲为的理政,但是明朝的皇权统治却没有出现任何动摇,这也足见当时的政治组的还是很适合当时的明朝的!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5-11-30 18:25
杀功臣的前提是功臣威胁到了皇帝统治的稳定,历史上杀功臣的算算也就汉太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而已,前者所 ...
近的还有满清


汉人基本上清除了....


自己人圈养...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5-11-30 19:35
任何政治制度都有缺陷,即便如今的共党中国昂或是两党美国、多党欧洲都有缺陷,只能说明朝的政治制度是 ...
  三国时期,相权独大就压制了皇权。曹操、诸葛亮都是一时权相。到了唐宋时期,相权就从制度上被限制,出现了多相制衡的制度。但是依然出现了权相:秦桧。明代内阁制度从制度上防范了权相出现,还在皇帝罢工的时候维持了国家机器日常运作。算是在中国古代制度比较完善的时期了。
  到了清代,皇权基本上压倒了相权了吧?
文艺帅气小青年 发表于 2015-11-30 18:48
明朝的皇帝当的还算是比较潇洒地,基本没啥傀儡,都有自己的事业。
  所以有人说明代最后几个皇帝中,勤政的皇帝反而祸乱国家……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5-11-30 22:41
  三国时期,相权独大就压制了皇权。曹操、诸葛亮都是一时权相。到了唐宋时期,相权就从制度上被限制, ...
清朝皇帝都是劳碌命,原因就是不相信大臣,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5-11-30 22:44
  所以有人说明代最后几个皇帝中,勤政的皇帝反而祸乱国家……
明朝除了以前说过的败亡原因外,皇帝不识民间疾苦也是原因,朝堂上大臣忽悠,背地里太监厂卫忽悠,左忽悠右忽悠就给忽悠瘸了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5-11-30 23:00
清朝皇帝都是劳碌命,原因就是不相信大臣,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明代出过木匠皇帝、武将皇帝、罢工皇帝,国家机器基本上能够维持运转。看起来,明代的文官体制还是有效的。当然,少了皇帝用印,很多人事任命无法进行。如六部给事中必须有皇帝用印才能任命。

  万历朝,因神宗“怠政”,天下官员有缺不补,以至驾帖发出,因刑科无官没法“佥签”。而刑科无人“佥签”,锦衣卫亦不敢率尔抓人──
  《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十三年七月丁酉:“命户科右给事中梁有年暂署刑科印务。时,刑科右给事中刘道隆、给事中朱一桂候命日久,屡催不下,偶值佥署驾帖,一时无人,故有是命。”
  《明神宗实录》万历四十七年七月壬午朔:“锦衣卫掌卫事都指挥使骆思恭题:臣衙门实与刑科职掌相关,凡奉旨提人,必用驾帖,由刑科佥名,然后遵行。昨岁,该科给事中姚若水册封去后,今又外转,全署无官,阁部催请,不啻舌敝頴秃,至今悬缺。诸事犹可稍缓,惟是逮人旨,即刻差官赍捧驾帖起程回奏,须臾不敢稽留。今辽事决裂,请逮之疏屡上,万一允行,臣欲候请科臣,恐谓稽旨,罪也。欲奉命而行,恐谓违例,亦罪也。伏乞皇上将见在候命刑科给事曾汝召、韩继思,速赐允补,刻期任事,庶佥帖有人,明旨不稽。留中。”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5-11-30 23:02
明朝除了以前说过的败亡原因外,皇帝不识民间疾苦也是原因,朝堂上大臣忽悠,背地里太监厂卫忽悠,左忽悠 ...
  文官集团和商人集团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危机感,扣押着大笔财富坐视各地民乱,把税收压在农民头上,最终也饱尝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