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十一的所谓超音速陷阱根本就不存在!风洞试验结果:该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6:01:42


通过直接吹风至颤振点,可以获得颤振发展过程中的振动时间历程,便于确定颤振形式。图5给出了Mat=0.90时加速度计所记录的机翼振动波形(U为电压)。由图5可以看出,振动波形呈现明显的“拍”状,表明振动已开始发散,但机翼振幅增长较缓,在将近6s的时间内振幅仅扩大了差不多一倍。因此,该模型的颤振形式属于缓和型颤振,验证了模型设计时的计算结果,也表明所采用的亚临界预测方法是合理的。

====航空学报 , 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编辑部邮箱,
2012年10期
[给本刊投稿]
【作者】 郭洪涛; 路波; 余立; 杨兴华; 罗建国; 吕彬彬;

某战斗机高速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研究
【Author】 GUO Hongtao,LU Bo,YU Li,YANG Xinghua,LUO Jianguo,LU Binbin High Speed Aerodynamic Institute,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Mianyang 621000,China
【机构】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摘要】 为了验证高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技术以及获取某战斗机颤振安全边界,运用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某战斗机全模颤振特性,重点考察了模型在支撑系统上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典型颤振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悬浮支撑系统可以使颤振模型具有除轴向以外的5个方向的运动自由度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跨声速时的非线性气动力与速压较高时的结构非线性对全机颤振特性有较大影响,导致模态参数与颤振稳定性参数随速压呈非线性变化;振动波形图显示了该模型颤振形式为缓和型颤振,验证了模型设计时的计算结果。

http://m.doc88.com/p-3127185285434.html



通过直接吹风至颤振点,可以获得颤振发展过程中的振动时间历程,便于确定颤振形式。图5给出了Mat=0.90时加速度计所记录的机翼振动波形(U为电压)。由图5可以看出,振动波形呈现明显的“拍”状,表明振动已开始发散,但机翼振幅增长较缓,在将近6s的时间内振幅仅扩大了差不多一倍。因此,该模型的颤振形式属于缓和型颤振,验证了模型设计时的计算结果,也表明所采用的亚临界预测方法是合理的。

====航空学报 , 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编辑部邮箱,
2012年10期
[给本刊投稿]
【作者】 郭洪涛; 路波; 余立; 杨兴华; 罗建国; 吕彬彬;

某战斗机高速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研究
【Author】 GUO Hongtao,LU Bo,YU Li,YANG Xinghua,LUO Jianguo,LU Binbin High Speed Aerodynamic Institute,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Mianyang 621000,China
【机构】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摘要】 为了验证高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技术以及获取某战斗机颤振安全边界,运用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某战斗机全模颤振特性,重点考察了模型在支撑系统上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典型颤振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悬浮支撑系统可以使颤振模型具有除轴向以外的5个方向的运动自由度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跨声速时的非线性气动力与速压较高时的结构非线性对全机颤振特性有较大影响,导致模态参数与颤振稳定性参数随速压呈非线性变化;振动波形图显示了该模型颤振形式为缓和型颤振,验证了模型设计时的计算结果。

http://m.doc88.com/p-3127185285434.html

Screenshot_2015-11-23-09-02-16-1.jpg (222.94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23 09:23 上传

很好的科普
八股帝最近迷上风洞了?
跨音速相关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并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但网络上人云亦云的所谓苏27系列“跨音速陷阱”的确夸大其辞了。
跨音速相关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并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但网络上人云亦云的所谓苏27系列“跨音速陷阱”的确夸 ...
跨音速超音速下的滚转率问题有解吗?雷强说过苏27是软体飞机
跨音速超音速下的滚转率问题有解吗?雷强说过苏27是软体飞机
这个情况下对很多飞机有影响,例如F/A-18在某些情况下跨音速滚转率也会降低到15度每秒。根源还在于气动原理,由此带来的操控性和稳定性问题。
有风洞就是好,想怎么吹就这么吹
这个情况下对很多飞机有影响,例如F/A-18在某些情况下跨音速滚转率也会降低到15度每秒。根源还在于气动原 ...
F22情况如何?


所谓跨音速陷阱
本身就不是结构原因,为啥M0.85以下最大可用过载是是9g,跨音速段就是6.5g?结构强度还会随速度变化了?

上面一帮人有没有常识
苏27的跨音速陷阱是大后掠翼的气动特性和飞控导致的
跟结构,颤震都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

所谓滚转慢、结构差都是断章取义以讹传讹

所谓跨音速陷阱
本身就不是结构原因,为啥M0.85以下最大可用过载是是9g,跨音速段就是6.5g?结构强度还会随速度变化了?

上面一帮人有没有常识
苏27的跨音速陷阱是大后掠翼的气动特性和飞控导致的
跟结构,颤震都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

所谓滚转慢、结构差都是断章取义以讹传讹
所谓跨音速陷阱
本身就不是结构原因,为啥M0.85以下最大可用过载是是9g,跨音速段就是6.5g?结构强度还会 ...
学习了。。。
感谢科普              
所谓跨音速陷阱
本身就不是结构原因,为啥M0.85以下最大可用过载是是9g,跨音速段就是6.5g?结构强度还会 ...
相当赞同。
gaohuaide 发表于 2015-11-23 10:00
F22情况如何?
一般来说,菱形翼的跨音速性能还是不错的。
又来接受科普了
国内的所谓专家都是搬砖的民工啊,居然这个问题误导了广大国民这么多年。

那么歼11B的改进,是蛋疼呢还是为了使用新材料而使用新材料?
......
因为这是个战术陷阱
davidxtb 发表于 2015-11-23 10:19
国内的所谓专家都是搬砖的民工啊,居然这个问题误导了广大国民这么多年。

那么歼11B的改进,是蛋疼呢还 ...
歼-11b复合材料减重近百千克,应力分布改善,机体寿命延长,考虑到时间的紧迫,这个答卷已经不错了。
所谓跨音速陷阱
本身就不是结构原因,为啥M0.85以下最大可用过载是是9g,跨音速段就是6.5g?结构强度还会 ...
我查了一下,专业术语只有“跨音速凹坑”,没有“跨音速陷阱”,
==
大量研究表明,在跨声速范围内,飞行器的颤振临界速度会急剧下降,存在“跨声速凹坑”
不知道所谓的”跨音速陷阱”是否意味着“跨音速凹坑”的颤振是突发型颤振
类似于八股文的文:
歼-11B使用了目前中国科研机构所能提供的最先进的综合化航电火控系统。其核心就是中国国产新型数字化1471多功能大型机载火控雷达系统。该雷达系统是目前已知的中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用大型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对空目标最大探测距离达到35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20个目标并同时引导主动雷达制导超视距空空导弹攻击其中威胁最大的6个目标。可以有效滤除杂波干扰探测低空-超低空飞行的小型目标,对5平方米的空中目标的迎头搜索距离为150千米,而且具备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1471雷达融合了合成孔径功能,具备良好的对地(海)面探测能力和对地面地形的多普勒波束锐化扫描/高精度地图适时测绘功能和增搜索跟踪移动目标和海面目标的功能,对地(海)面探测距离达120公里。歼-11B的机载雷达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先进的战斗机机载脉冲多谱勒雷达系统,雷达寿命和可靠性、可维护性是国内机载雷达中最好的。已经达到国际机载多谱勒机械扫描雷达的最高水平。而且该雷达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具备今后在已有雷达基础上直接升级为数字式电扫描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条件。


歼-11B还装备了目前中国国产最新型红外光电前视探测装置,其技术水平要超过俄制同类系统,达到了目前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该系统包括国产最新型红外/热成像探测仪和激光测距器,可根据目标的红外辐射源搜索、探测和跟踪空中目标,当飞行员目视观测可见目标时,用于确定可见目标坐标、测量距离,并完成瞄准空中和地面目标的任务,对空中中型目标的探测距离达92.6公里。当红外光电前视探测装置受到气象条件如云雾影响时,战机的机载火控雷达将自动接手进行探测。歼-11B使用了中国目前最先进的国产全权限数字式三轴四余度电传飞控系统,性能比原型苏-27使用的俄制模拟式电传飞控系统在技术上领先一代,同样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极大的提高了歼-11B的操作灵活性和机动性。机舱内装备了目前中国国产最先进的座舱综合环境控制系统用来保证舱内环境的舒适性以减少飞行员的疲劳度。座舱火控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包括一具国产新型平显、两块国产大型多功能彩色液晶显示器和一块小型多功能彩色液晶显示器,整个座舱内只有极少数作为备份用的仪表。同时还装备有国产新型综合导航系统和国产最新型头盔瞄准显示系统。歼-11B的新型头盔瞄准显示系统不但具备以往头盔瞄准具的搜索—瞄准功能,还可以将战机探测系统如机载雷达和红外光电前视探测等形成的图像直接显示在头盔显示器上。这比以往单纯的头盔瞄准具要先进得多,可以大幅减轻飞行员的操作负担。加上国产综合开放式航电网络系统以及新型大容量高速智能化中央计算机,歼-11B已经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玻璃化座舱。歼-11B的所有火控探测系统、航电系统和机载自卫/电子战系统都通过国产新型开放式光纤网络与新型大容量高速智能化中央计算机交联,构成整体开放式航电网络系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同时,歼-11B的机体结构也比原型苏-27SK有很大改善。由于大量使用国产最新型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机体寿命达到一万小时,远强与原型苏-27SK。加之优化了机体结构,歼11B重量大幅减少七百多公斤。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载油量提高航程和作战半径,另一方面为将来作为海军航母为舰载型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歼-11B的机体由于大量使用国产最新型复合材料并喷涂了国产雷达吸波涂料,而且对一些反射雷达波反射面积较大的地方进行了技术处理如对机腹进气道唇口加装了屛蔽罩,在进气道内亦有雷达吸波涂料,因此其隐身性比原形苏-27有很大提高。但灵云认为,受机体原始气动布局设计的限制,歼-11B的隐身性不可能像西方媒体认为的由苏-27的15平方米大幅下降3倍至5平方米,这是不现实的。


与这些方面相比,歼-11B最大的飞跃是动力系统由俄制AL-31换装为国产WS-10A“太行”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中国空军装备的苏-27SK和早期型歼-11A使用的都是俄制AL-31F涡扇发动机。而新型歼-11B使用的则是两台国产最新型WS-10“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中国空军在引进苏-27SK生产技术时,曾计划引进包括AL-31F涡扇发动机技术的全套生产技术实现AL-31F涡扇发动机的全面国产化的。但是,俄国在苏-27SK计划中最重要、最核心的AL-31F涡扇发动机的技术转让方面的态度异常强硬,始终坚决拒绝将AL-31F涡扇发动机的生产技术提供给中国。这直接导致当苏-27SK的中国国产型号歼-11A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5%,机体其他部分都已实现国产化之时,战机最关键、最核心的航空发动机却必须依赖俄国。俄国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通过对发动机技术的垄断达到长期控制中国空军战斗机市场的目的。发动机被称为“战斗机的心脏”,直接关系到战机的整体性能,AL-31F涡扇发动机不止是苏-27SK和早期型歼-11A的动力装置,而且是国产新型歼-10战斗机的动力装置。中国空军在如此关键的核心技术上长期依赖俄国是非常危险的。正因如此,中国空军才一直没有中断国产军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研制。成果就是目前已经开始装备部队的国产最新型WS-10A“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国产WS-10A寿命比俄制AL-31大幅延长而重量却要低很多,而且推力比更大。加之优良的飞控操纵系统,歼-11B的空战性能比原型苏-27更加强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发动机在可靠性等技术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装备中国空军的最早批次歼-11B的依然是俄制AL-31F涡扇发动机技术。从2008年中期开始,随着性能尤其是可靠性的成熟,“太行”发动机已经取代俄制AL-31成为歼-11B和另一种歼—10B轻型战斗机的标准配套动力装置。


由于装备有新型多功能机载火控雷达和多种国产航空吊舱,歼-11B可以携带使用目前大部分国产精确打击武器。歼-11B的研制成功是继歼-10后中国航空工业的又一次飞跃,实现了作为中国空军主力机型的歼-11系列的最终全面国产化。今后,中国在歼-11B工程上所取得的相关技术将被用来改进、升级中国空军此前装备的近300架苏-27/30/歼-11系列战机,这标志着今后中国空军在苏-27/歼-11系列战机技术尤其上核心发动机技术上将不在受制于俄国,这对保证中国空军发展、壮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歼-11B目前已经开始批量进入中国空军服役,开始逐步取代中国早期从俄国引进的苏—27战斗机。
国内的所谓专家都是搬砖的民工啊,居然这个问题误导了广大国民这么多年。

那么歼11B的改进,是蛋疼呢还 ...
减重是所有飞机都追求的。
没有J11B上的复合材料的成熟应用做基础,四代机要用复合材料只会更花费时间。

我建议你去下载的书去下载了没有?最好是看全面的东西,而不是别人筛选过给你看的东西。
国内的所谓专家都是搬砖的民工啊,居然这个问题误导了广大国民这么多年。

那么歼11B的改进,是蛋疼呢还 ...
当时对复材的使用能力还不完善,现在这方面已经进步了很多。
常被网上用来作为“黑历史”的相关传记里描述这些故事,本意就是记载光荣进步历史,同时更提供科研道路上的经验教训供后来人参考。
楼主辛苦了,你这两天让一些人黑的疯癫了,这是最大的成果
TSQ 发表于 2015-11-23 10:45
减重是所有飞机都追求的。
没有J11B上的复合材料的成熟应用做基础,四代机要用复合材料只会更花费时间。 ...

多谢,刚下载,还没来得及看,希望能看得懂。
据介绍,为减轻苏27 战斗机的结构重量,飞机采用90 %的载荷进行设计,采用100 %的载荷进行强度试研,这样结构出现提前破坏。然后,对破坏结构进行增强,继续试验。这样反复试验、修补,直到试验飞机无法继续进行修补的情况下,重新按照修补的情况制造一架新的静力试验飞机,再进行试验。这样反复进行,直到第4 架静力试验飞机才通过100 %载荷的试验。通过付出4 架飞机的代价,经历4 架飞机静力试验的时间和努力,对于近30 吨的飞机,最终减轻结构重量800kg。

苏-27就是这么补出来的。补出来也不是什么缺陷,重要的是通过了强度测试。补还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不过是不同技术条件下使用的不同方法。
类似于八股文的文:
歼-11B使用了目前中国科研机构所能提供的最先进的综合化航电火控系统。其核心就是中国 ...
吹的很响的苏35雷达,其实没有比歼11B的雷达强太多。
所谓跨音速陷阱
本身就不是结构原因,为啥M0.85以下最大可用过载是是9g,跨音速段就是6.5g?结构强度还会 ...
这个才是正解。。。。。

hswz 发表于 2015-11-23 10:42
我查了一下,专业术语只有“跨音速凹坑”,没有“跨音速陷阱”,
==
大量研究表明,在跨声速范围内,飞 ...


跨音速段颤振临界速度下降是所有战斗机的共性问题,不是27可用过载大下滑的主要原因

苏27跨音速段可用过载下降,是边条和大后掠翼组合在跨音速段大过载时涡流升力非线性剧烈变化和气动中心后移,导致不可控的大幅上仰
机翼外段降低刚度,是为了大过载时卸载减升,是刻意为之不是强度不足
归根到底是气动和飞控俯仰控制的不足
hswz 发表于 2015-11-23 10:42
我查了一下,专业术语只有“跨音速凹坑”,没有“跨音速陷阱”,
==
大量研究表明,在跨声速范围内,飞 ...


跨音速段颤振临界速度下降是所有战斗机的共性问题,不是27可用过载大下滑的主要原因

苏27跨音速段可用过载下降,是边条和大后掠翼组合在跨音速段大过载时涡流升力非线性剧烈变化和气动中心后移,导致不可控的大幅上仰
机翼外段降低刚度,是为了大过载时卸载减升,是刻意为之不是强度不足
归根到底是气动和飞控俯仰控制的不足
跨音速凹坑也罢,跨音速陷阱也罢 不都是一个意思:SU-27在跨音速区间可用过载下降。
说白了在在跨音速区间SU-27机动能力下降,这有问题?

hecz 发表于 2015-11-23 11:09
吹的很响的苏35雷达,其实没有比歼11B的雷达强太多。


这个数据是大型目标,歼11B对三平米的目标150Km,歼10对三平米130Km,枭龙Block2对5平米目标130Km,苏35对3 平米目标400公里。
hecz 发表于 2015-11-23 11:09
吹的很响的苏35雷达,其实没有比歼11B的雷达强太多。


这个数据是大型目标,歼11B对三平米的目标150Km,歼10对三平米130Km,枭龙Block2对5平米目标130Km,苏35对3 平米目标400公里。



大家都要降,只是看怎么减小这个降低的值,尽可能保证飞机的性能,原理图2第一段说的很清楚,其根源是跨音速机动减速导致的压力中心前移以及激波/附面层变化导致的重心后升力损失造成飞机俯仰载荷突变,最EF2000初采用限制攻角的方式解决,后来发现对飞机性能影响较大,通过调整飞控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加强结构。

QQ截图20151123112647.png (113.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23 11:27 上传

QQ截图20151123112728.png (216.9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23 11:27 上传


大家都要降,只是看怎么减小这个降低的值,尽可能保证飞机的性能,原理图2第一段说的很清楚,其根源是跨音速机动减速导致的压力中心前移以及激波/附面层变化导致的重心后升力损失造成飞机俯仰载荷突变,最EF2000初采用限制攻角的方式解决,后来发现对飞机性能影响较大,通过调整飞控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加强结构。
台风也有跨音速陷阱,F15那个7.3G到底啥意思谁来解释下。

扬我国威3 发表于 2015-11-23 11:27
这个数据是大型目标,歼11B对三平米的目标150Km,歼10对三平米130Km,枭龙Block2对5平米目标130Km,苏35 ...


400km是通过100平方度的猫眼凝视的结果,直接拿来比较是不妥当的。
扬我国威3 发表于 2015-11-23 11:27
这个数据是大型目标,歼11B对三平米的目标150Km,歼10对三平米130Km,枭龙Block2对5平米目标130Km,苏35 ...


400km是通过100平方度的猫眼凝视的结果,直接拿来比较是不妥当的。
据介绍,为减轻苏27 战斗机的结构重量,飞机采用90 %的载荷进行设计,采用100 %的载荷进行强度试研,这样结构出 ...
最后是不是达到了100%?
达到了还说什么?

27结构的隐患是设计最大速压下有可能导致结构损坏,尤其是空气密度大的低空大表速

和跨音速机动性能下降无关
跨音速凹坑也罢,跨音速陷阱也罢 不都是一个意思:SU-27在跨音速区间可用过载下降。
说白了在在跨音速区间 ...

这个当然没啥问题。
但之前某些人利用这一概念刻意强调苏27的结构缺陷,扭曲理解相关概念,乃至引申到国产化歼11B系列的一些事情,无视这个问题本质是气动和操稳问题,无视几乎所有战斗机都存在跨音速机动能力降低,这种行为不是断章取义就是别有用心了。
楼主之所以开一系列论文帖子,就是为了把被刻意夸大的“跨音速问题”回归本源而已。
这个数据是大型目标,歼11B对三平米的目标150Km,歼10对三平米130Km,枭龙Block2对5平米目标130Km,苏35 ...
苏35正常扫描也做不到400……

扬我国威3 发表于 2015-11-23 11:27
这个数据是大型目标,歼11B对三平米的目标150Km,歼10对三平米130Km,枭龙Block2对5平米目标130Km,苏35 ...


苏35S对3平目标没有400公里探测距离
从本贴资料看,雪豹E雷达仅比J11B的雷达探测威力强了25%。也就是约200公里。
至于雪豹E雷达在10度扫描角才有400公里探测距离,这个是一个扒了雪豹雷达皮的信息,告诉了全世界行家雪豹E比较平庸。
实战中这么小的扫描角很难用到。
扬我国威3 发表于 2015-11-23 11:27
这个数据是大型目标,歼11B对三平米的目标150Km,歼10对三平米130Km,枭龙Block2对5平米目标130Km,苏35 ...


苏35S对3平目标没有400公里探测距离
从本贴资料看,雪豹E雷达仅比J11B的雷达探测威力强了25%。也就是约200公里。
至于雪豹E雷达在10度扫描角才有400公里探测距离,这个是一个扒了雪豹雷达皮的信息,告诉了全世界行家雪豹E比较平庸。
实战中这么小的扫描角很难用到。
我的心在CD 发表于 2015-11-23 09:52
跨音速超音速下的滚转率问题有解吗?雷强说过苏27是软体飞机
机翼的形状就可以看出来,苏27的翼根长度与机翼的比例在三代机中都是比较小的。。。。。而且,为了航程有死命的减重。。。。没有强大的数学计算工具辅助,结构也不够优化。。。。





红色侧卫-浅析国产歼-11D战斗机

作者:小飞猪

简介:歼-11D是相关厂所利用国内最新技术成果对歼-11进行大改的产物,凭借先进的雷达及机载武器,它的空战、对地精确打击能力有明显的增加,新型近距格斗空空导弹也部分弥补了发动机方面的不足。

红色侧卫-浅析国产歼-11D战斗机

网上出现的可能是歼-11D原型机的图片,注意翼尖挂架

近日,网上出现可能是歼-11D的图片,从相关图片来看,歼-11D是在前期歼-15/1-6的基础上研制多用途作战飞机。

从相关图片来看,可以清楚看到歼-11D的机头雷达罩有明显的变化,采用倾斜安装,这样表面它的雷达天线也是倾斜安装,这是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说明歼-11D继歼-16、歼-10C之后又一个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作战飞机,有源相控阵雷达在中国空军已经开始普及。进入新世纪,有源相控阵雷达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空军扩散已经非常明显,所以中国空军新型作战飞机也需要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以适应新时期的挑战。

红色侧卫-浅析国产歼-11D战斗机

对比歼-11的雷达罩

除了雷达更新之外,歼-11D的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也有变化,可能有新型大面阵器件阵替代了歼-11上面的小规模线列阵器件,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歼-11D的探测性能,尤其是在雷达出故障或者电子战激烈环境之下,仍旧让飞行员拥有足够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新型红外探测系统也提高了歼-11D探测隐身目标的能力。

为了发挥新型探测系统的能力,需要新型机载武器配合,从图中可以看到歼-11D翼尖挂架有变化,已经不是歼-11原来的阶梯式翼尖挂架,这种挂架是为PL-8导弹配套,因此可以推测歼-11D将会换装国产PL-10格斗空空导弹,与PL-8相比,PL-10采用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和推力矢量技术,灵敏度更高,过载更大,攻击能力更强,近距导弹更新意味着歼-11D的超视距空战武器可能也进行了升级,用PL-15中距拦射导弹替代了现在的PL-12,与后者相比,PL-15最大的特点就是配备了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射包线更大,射程也更远,可以充分发挥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远程探测能力。

红色侧卫-浅析国产歼-11D战斗机

歼-11挂载PL-8采用阶梯式挂架

除了空战性能之外,歼-11D还提高了对地攻击性能,这表明该机已经由苏-27单纯的空中优势作战向多用途转变,它的机翼翼根之外加装了一个重载挂架,用来挂载重量较大的空地武器,苏-27系列机身挂架存在较大的限制:进气道下面的挂架空间有限,且不在主承力部位,所以挂载能力有限,机腹中心支线的挂架虽然在主承力部位,但是处于两个进气道中间,难以挂载有较大翼面的武器,所以第二代苏-27/T-10M就在机翼翼根处增加了一个重载挂架,用于挂载大型空地武器,以提高飞机的多用途能力,所以歼-11D应该汲取了这个做法,从而提高了飞机挂载精确制导武器尤其是重型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从而增强了飞机的对地攻击能力。

挂载重型精确制导武器,重量和阻力也会迅速增加,从而影响飞机的航程和留空时间,所以我们看到歼-11D增加了空中加油系统,苏-27系列以内部载油大、载油系数高著称,只有在挂载重型对地武器的情况下才会需要空中加油系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歼-11D定位、用途的变化。

红色侧卫-浅析国产歼-11D战斗机

歼-11D可能配备了空中加油系统

增加挂架需要对机翼、机体及相关部件进行加强,同时增加设备、系统也会增加飞机的空重,所以歼-11D需要增加发动机的推力以保持飞机的推重比,歼-11D配备的可能是国产FWS-10B涡扇发动机,它的推力大约130千牛左右,而苏-27/歼-11系列的AL-31F推力为125千牛。最新的苏-35S的AL-41F/117S为140千牛。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沈飞利用歼-15/-16取得的技术成果加上国内新型航空电子系统、武器对歼-11进行改进,便得到了歼-11D,它的空战、近距格斗、对地攻击比歼-11B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海外媒体的报道,中国空军有可能引进苏-35S,因此将歼-11D与苏-35S作一个对比,显然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红色侧卫-浅析国产歼-11D战斗机

苏-35S仍旧配备R-73近距格斗空空导弹

超视距空战方面,歼-11D配备的有源相控阵,苏-27系列飞机雷达孔径可以达到1米左右,大约可以布署2000个T/R模块,根据X波段T/R模块的性能,可以得到4KW的平均功率,而苏-35S配备的IRBIS-E无源相控阵,它的平均功率为5KW,考虑到无源相控阵损耗大于有源相控阵,所以歼-11D的探测性能要高于苏-35S,机载武器方面,PL-15凭借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射包线也优于R-77,不过有消息说俄罗斯也发展类似的R-77改进型。

近距格斗方面,苏-35S凭借带推力矢量的117S涡扇发动机,加上推力高于FWS-10B所以飞行性能应该优于歼-11D,不过歼-11D配备有优良的PL-10格斗空空导弹,而苏-35S挂载还是R-73,在性能上逊于PL-10,所以歼-11D凭借PL-10可以扳回一城。

空地精确方面,歼-11D则全面胜出,中国相关单位在珠海航展上面展出了大量的空地精确制导武器,如隐身防区外弹药布撒器、小直径制导炸弹等,而苏-35S这些武器还没有出现,在空袭叙利亚的行动之中,俄罗斯空军的精确制导武器使用比较也很低。



127855669.jpg (20.9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23 11:39 上传


红色侧卫-浅析国产歼-11D战斗机

作者:小飞猪

简介:歼-11D是相关厂所利用国内最新技术成果对歼-11进行大改的产物,凭借先进的雷达及机载武器,它的空战、对地精确打击能力有明显的增加,新型近距格斗空空导弹也部分弥补了发动机方面的不足。

红色侧卫-浅析国产歼-11D战斗机

网上出现的可能是歼-11D原型机的图片,注意翼尖挂架

近日,网上出现可能是歼-11D的图片,从相关图片来看,歼-11D是在前期歼-15/1-6的基础上研制多用途作战飞机。

从相关图片来看,可以清楚看到歼-11D的机头雷达罩有明显的变化,采用倾斜安装,这样表面它的雷达天线也是倾斜安装,这是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说明歼-11D继歼-16、歼-10C之后又一个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作战飞机,有源相控阵雷达在中国空军已经开始普及。进入新世纪,有源相控阵雷达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空军扩散已经非常明显,所以中国空军新型作战飞机也需要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以适应新时期的挑战。

红色侧卫-浅析国产歼-11D战斗机

对比歼-11的雷达罩

除了雷达更新之外,歼-11D的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也有变化,可能有新型大面阵器件阵替代了歼-11上面的小规模线列阵器件,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歼-11D的探测性能,尤其是在雷达出故障或者电子战激烈环境之下,仍旧让飞行员拥有足够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新型红外探测系统也提高了歼-11D探测隐身目标的能力。

为了发挥新型探测系统的能力,需要新型机载武器配合,从图中可以看到歼-11D翼尖挂架有变化,已经不是歼-11原来的阶梯式翼尖挂架,这种挂架是为PL-8导弹配套,因此可以推测歼-11D将会换装国产PL-10格斗空空导弹,与PL-8相比,PL-10采用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和推力矢量技术,灵敏度更高,过载更大,攻击能力更强,近距导弹更新意味着歼-11D的超视距空战武器可能也进行了升级,用PL-15中距拦射导弹替代了现在的PL-12,与后者相比,PL-15最大的特点就是配备了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射包线更大,射程也更远,可以充分发挥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远程探测能力。

红色侧卫-浅析国产歼-11D战斗机

歼-11挂载PL-8采用阶梯式挂架

除了空战性能之外,歼-11D还提高了对地攻击性能,这表明该机已经由苏-27单纯的空中优势作战向多用途转变,它的机翼翼根之外加装了一个重载挂架,用来挂载重量较大的空地武器,苏-27系列机身挂架存在较大的限制:进气道下面的挂架空间有限,且不在主承力部位,所以挂载能力有限,机腹中心支线的挂架虽然在主承力部位,但是处于两个进气道中间,难以挂载有较大翼面的武器,所以第二代苏-27/T-10M就在机翼翼根处增加了一个重载挂架,用于挂载大型空地武器,以提高飞机的多用途能力,所以歼-11D应该汲取了这个做法,从而提高了飞机挂载精确制导武器尤其是重型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从而增强了飞机的对地攻击能力。

挂载重型精确制导武器,重量和阻力也会迅速增加,从而影响飞机的航程和留空时间,所以我们看到歼-11D增加了空中加油系统,苏-27系列以内部载油大、载油系数高著称,只有在挂载重型对地武器的情况下才会需要空中加油系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歼-11D定位、用途的变化。

红色侧卫-浅析国产歼-11D战斗机

127855686.jpg (15.4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23 11:40 上传


歼-11D可能配备了空中加油系统

增加挂架需要对机翼、机体及相关部件进行加强,同时增加设备、系统也会增加飞机的空重,所以歼-11D需要增加发动机的推力以保持飞机的推重比,歼-11D配备的可能是国产FWS-10B涡扇发动机,它的推力大约130千牛左右,而苏-27/歼-11系列的AL-31F推力为125千牛。最新的苏-35S的AL-41F/117S为140千牛。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沈飞利用歼-15/-16取得的技术成果加上国内新型航空电子系统、武器对歼-11进行改进,便得到了歼-11D,它的空战、近距格斗、对地攻击比歼-11B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海外媒体的报道,中国空军有可能引进苏-35S,因此将歼-11D与苏-35S作一个对比,显然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红色侧卫-浅析国产歼-11D战斗机

苏-35S仍旧配备R-73近距格斗空空导弹

超视距空战方面,歼-11D配备的有源相控阵,苏-27系列飞机雷达孔径可以达到1米左右,大约可以布署2000个T/R模块,根据X波段T/R模块的性能,可以得到4KW的平均功率,而苏-35S配备的IRBIS-E无源相控阵,它的平均功率为5KW,考虑到无源相控阵损耗大于有源相控阵,所以歼-11D的探测性能要高于苏-35S,机载武器方面,PL-15凭借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射包线也优于R-77,不过有消息说俄罗斯也发展类似的R-77改进型。

近距格斗方面,苏-35S凭借带推力矢量的117S涡扇发动机,加上推力高于FWS-10B所以飞行性能应该优于歼-11D,不过歼-11D配备有优良的PL-10格斗空空导弹,而苏-35S挂载还是R-73,在性能上逊于PL-10,所以歼-11D凭借PL-10可以扳回一城。

空地精确方面,歼-11D则全面胜出,中国相关单位在珠海航展上面展出了大量的空地精确制导武器,如隐身防区外弹药布撒器、小直径制导炸弹等,而苏-35S这些武器还没有出现,在空袭叙利亚的行动之中,俄罗斯空军的精确制导武器使用比较也很低。
苏35正常扫描也做不到400……

正常下据高层说对三平米目标250Km,1平米目标220Km,F22的Aesa也就这水平了。
kgb1059 发表于 2015-11-23 11:32
最后是不是达到了100%?
达到了还说什么?
如果载荷测试达不到100%,能通过定型?哪型飞机在最大速压下就没有解体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