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农业部2.8亿招标采购掀风波 拷问国产仪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8:52:45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1-20/7632804.shtml
农业部2.8亿招标采购掀风波 拷问国产仪器生存尴尬


2015年11月20日 09:25 来源:半月谈  

  前不久,农业部一项2.8亿元的招标采购计划掀起风波,让国产仪器进入公众视野。近期,农业部独家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回应相关质疑。其背后凸显当前国产仪器的尴尬境遇,令人深思。
  失去“参赛资格”?
  今年4月20日,农业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仪器设备统一招标采购”公告。很快,这则公告让农业部成为舆论焦点。参与该项目论证、讨论工作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蒋士强在细读了招标仪器一览表之后发现,招标采购的506台仪器设备中,拟定进口的竟然占97.8%,而拟定采购国产仪器设备仅占2.2%。记者在官网招标采购公告的《招标货物一览表》中也看到,所招标的所有设备中,只有四项没有标注需要进口。
  对此,农业部相关部门对记者作出书面回应:“招标采购的506台仪器设备中,进口比例占97.8%,拟定采购国产仪器设备仅占2.2%”是对招标公告中“是否进口”栏的误读,该项指标是对投标产品资格的要求,并非对是否采购国产或进口产品的最终决定。按照惯例,对国产仪器设备投标的,不需专门标注。本批招标公告本意是:100%的国产仪器设备均可投标,其中97.8%的进口仪器设备可投标,但必须办理进口仪器设备审批手续。
  蒋士强认为,很多类似的国产仪器其实可以达到进口仪器的同样性能,很多仪器甚至已被国内科研机构普遍使用,并在他的“质疑信”当中举例说明。农业部回应称,四类仪器设备的技术参数不一,科研单位需求也不完全一致,是否采购国产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由每次评标委员会根据技术参数及性价比等综合评定。
  采访中,很多专家表示,不管此次中标结果如何,都无疑折射出我国仪器产业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现状。
  国产仪器低端生存
  长期以来,进口检测仪器一直占据我国主要市场,分布在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实验室,以及高校和相关企业中。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李跃光介绍,近年来,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12年到2014年,逆差分别为170亿、166亿和177亿美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仪器仪表全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116家,近1100家主要企业是仪器仪表协会会员单位。“行业规模小,专业分散,有95%的企业年营收在亿元以下,没有过10亿元的企业。绝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集中在低端,还处于‘满足于自己过小日子’的阶段。”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秘书长闫增序说。
  记者了解到,在检测仪器领域,岛津、安捷伦等外资企业长期占领我国市场。功能、参数几乎相同的实验室检测仪器,进口价格相较国产的高出近50%,但仍成为客户首选。
  针对此,原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邓勃认为:“花钱是买实用,而不是买性能指标。目前在中档检测仪器上,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几乎没有区别,完全可以满足使用。”
  李跃光告诉记者,未来几年间,我国检测机构(实验室)、工业项目、重大科技专项(集成电路)、新药研制还将采购大量进口仪器。如果这些检测数据、工艺参数等信息均被国外大量掌握,对我国的信息安全不利。
  处境尴尬为何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低档同质化竞争、招投标“遭排挤”、国外隐性技术壁垒制约等因素造成当前国产检测仪器处境尴尬。
  当前,大部分国产仪器处于低档同质化竞争状态。北京海光仪器公司副总经理杜江认为,大多数国产仪器企业在走“低价格市场竞争”的路线,对产品成本投入不够,工艺水平较差。企业为了争夺市场,降低采购零部件成本,加之我国精密加工和元器件产品基础薄弱,直接影响仪器的检测能力,反映在仪器稳定性不高。
  客观上,采购标书提门槛,让国产仪器望尘莫及。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范飞向记者坦言,曾在一地级市药监局的招标书中见到“要求仪器支持七国外语”的说明。标书并不是根据实际需要写,而是为了排挤国产设备,把特定指标故意写高。
  曾多次参与国产检测仪器评标的北京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尹洧说,很多检测仪器的国产化程度很高,但县级采购进口产品的现象还是经常发生。一些单位用公款采购,不惜成本,甚至以拥有进口仪器为荣。
  与此同时,国外隐性壁垒制约国内产业的发展。国家认监委科标部标准管理处处长梁均说,农产品出口领域,一些国家打着安全卫生的“幌子”,对我国出口产品制定严格的技术法规,导致只有使用灵敏度极高的大型仪器才能进行实验室检测。此外,由于国产仪器评价制度不完善,国外采购商会要求设备通过国外指定机构的评价,或指定国外产品,造成国产仪器很难走出去。
  国产仪器出路在哪
  记者了解到,近10年国产检测仪器和国外产品在价格、质量和性能上差距不断缩小。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从2006年设立自主创新奖,9次评选活动中,国产仪器获金奖产品63项,银奖产品81项,获奖产品都具有创新点明显、技术水平高、难度大的特点,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水平。
  业内资深人士介绍,如今约1/3髙端仪器仍依赖于进口;另有1/3仪器的国产品与进口品的水平已完全相当。专家建议,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继续缩短我国仪器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
  首先,国产科学仪器由政府部门归口管理,统筹制订规划,支持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重点解决制造工艺、关键零部件、精密加工、软件开发、行业标准等主要问题,提升现有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其次,制定相关政策,根据实际需要鼓励应用国产仪器,建立首台(套)示范项目。探索内外资企业联合投标,国产仪器与外资技术配套等方式达到“市场换技术”的效果。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华表示,相关政府部门应给国产检测仪器足够的话语权,提供推介、展示的平台。
  第三,积极推广国产检测仪器验证与评价服务,通过三至五年对国内有影响力的国产检测仪器进行从研发设计到推广应用的全程跟踪技术服务。
  记者了解到,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承担的北京市科委试点项目“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已初步显现“政府投入、企业资助、平台成员积极参与”的成效。该平台一方面对比国产仪器和国外相同类型先进仪器,为国产仪器提供改进设计方案;另一方面,从检测实际出发,帮助国产仪器建立检测方法和标准,出具验证报告等。(半月谈记者 鲁畅 张漫子)
【编辑:刘羡】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1-20/7632804.shtml
农业部2.8亿招标采购掀风波 拷问国产仪器生存尴尬

2015年11月20日 09:25 来源:半月谈  

  前不久,农业部一项2.8亿元的招标采购计划掀起风波,让国产仪器进入公众视野。近期,农业部独家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回应相关质疑。其背后凸显当前国产仪器的尴尬境遇,令人深思。
  失去“参赛资格”?
  今年4月20日,农业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仪器设备统一招标采购”公告。很快,这则公告让农业部成为舆论焦点。参与该项目论证、讨论工作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蒋士强在细读了招标仪器一览表之后发现,招标采购的506台仪器设备中,拟定进口的竟然占97.8%,而拟定采购国产仪器设备仅占2.2%。记者在官网招标采购公告的《招标货物一览表》中也看到,所招标的所有设备中,只有四项没有标注需要进口。
  对此,农业部相关部门对记者作出书面回应:“招标采购的506台仪器设备中,进口比例占97.8%,拟定采购国产仪器设备仅占2.2%”是对招标公告中“是否进口”栏的误读,该项指标是对投标产品资格的要求,并非对是否采购国产或进口产品的最终决定。按照惯例,对国产仪器设备投标的,不需专门标注。本批招标公告本意是:100%的国产仪器设备均可投标,其中97.8%的进口仪器设备可投标,但必须办理进口仪器设备审批手续。
  蒋士强认为,很多类似的国产仪器其实可以达到进口仪器的同样性能,很多仪器甚至已被国内科研机构普遍使用,并在他的“质疑信”当中举例说明。农业部回应称,四类仪器设备的技术参数不一,科研单位需求也不完全一致,是否采购国产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由每次评标委员会根据技术参数及性价比等综合评定。
  采访中,很多专家表示,不管此次中标结果如何,都无疑折射出我国仪器产业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现状。
  国产仪器低端生存
  长期以来,进口检测仪器一直占据我国主要市场,分布在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实验室,以及高校和相关企业中。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李跃光介绍,近年来,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12年到2014年,逆差分别为170亿、166亿和177亿美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仪器仪表全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116家,近1100家主要企业是仪器仪表协会会员单位。“行业规模小,专业分散,有95%的企业年营收在亿元以下,没有过10亿元的企业。绝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集中在低端,还处于‘满足于自己过小日子’的阶段。”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秘书长闫增序说。
  记者了解到,在检测仪器领域,岛津、安捷伦等外资企业长期占领我国市场。功能、参数几乎相同的实验室检测仪器,进口价格相较国产的高出近50%,但仍成为客户首选。
  针对此,原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邓勃认为:“花钱是买实用,而不是买性能指标。目前在中档检测仪器上,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几乎没有区别,完全可以满足使用。”
  李跃光告诉记者,未来几年间,我国检测机构(实验室)、工业项目、重大科技专项(集成电路)、新药研制还将采购大量进口仪器。如果这些检测数据、工艺参数等信息均被国外大量掌握,对我国的信息安全不利。
  处境尴尬为何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低档同质化竞争、招投标“遭排挤”、国外隐性技术壁垒制约等因素造成当前国产检测仪器处境尴尬。
  当前,大部分国产仪器处于低档同质化竞争状态。北京海光仪器公司副总经理杜江认为,大多数国产仪器企业在走“低价格市场竞争”的路线,对产品成本投入不够,工艺水平较差。企业为了争夺市场,降低采购零部件成本,加之我国精密加工和元器件产品基础薄弱,直接影响仪器的检测能力,反映在仪器稳定性不高。
  客观上,采购标书提门槛,让国产仪器望尘莫及。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范飞向记者坦言,曾在一地级市药监局的招标书中见到“要求仪器支持七国外语”的说明。标书并不是根据实际需要写,而是为了排挤国产设备,把特定指标故意写高。
  曾多次参与国产检测仪器评标的北京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尹洧说,很多检测仪器的国产化程度很高,但县级采购进口产品的现象还是经常发生。一些单位用公款采购,不惜成本,甚至以拥有进口仪器为荣。
  与此同时,国外隐性壁垒制约国内产业的发展。国家认监委科标部标准管理处处长梁均说,农产品出口领域,一些国家打着安全卫生的“幌子”,对我国出口产品制定严格的技术法规,导致只有使用灵敏度极高的大型仪器才能进行实验室检测。此外,由于国产仪器评价制度不完善,国外采购商会要求设备通过国外指定机构的评价,或指定国外产品,造成国产仪器很难走出去。
  国产仪器出路在哪
  记者了解到,近10年国产检测仪器和国外产品在价格、质量和性能上差距不断缩小。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从2006年设立自主创新奖,9次评选活动中,国产仪器获金奖产品63项,银奖产品81项,获奖产品都具有创新点明显、技术水平高、难度大的特点,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水平。
  业内资深人士介绍,如今约1/3髙端仪器仍依赖于进口;另有1/3仪器的国产品与进口品的水平已完全相当。专家建议,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继续缩短我国仪器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
  首先,国产科学仪器由政府部门归口管理,统筹制订规划,支持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重点解决制造工艺、关键零部件、精密加工、软件开发、行业标准等主要问题,提升现有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其次,制定相关政策,根据实际需要鼓励应用国产仪器,建立首台(套)示范项目。探索内外资企业联合投标,国产仪器与外资技术配套等方式达到“市场换技术”的效果。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华表示,相关政府部门应给国产检测仪器足够的话语权,提供推介、展示的平台。
  第三,积极推广国产检测仪器验证与评价服务,通过三至五年对国内有影响力的国产检测仪器进行从研发设计到推广应用的全程跟踪技术服务。
  记者了解到,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承担的北京市科委试点项目“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已初步显现“政府投入、企业资助、平台成员积极参与”的成效。该平台一方面对比国产仪器和国外相同类型先进仪器,为国产仪器提供改进设计方案;另一方面,从检测实际出发,帮助国产仪器建立检测方法和标准,出具验证报告等。(半月谈记者 鲁畅 张漫子)
【编辑:刘羡】


用仪器是为了啥?是为了文章发表能有实验数据,发文章是为了啥?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你出了成果。
看看国内外主流科学期刊,就知道实验设备不叫全部,不过只要是涉及到测试分析系统的,几乎都是国外主流设备。
这就叫标准化。
再考虑到现代学术文献为了防人借鉴,数据基本作假,那么为了装的像一点,实验仪器当然应该是大家统一有参照,这样别人按你的文献做不出来相应的结果,也不能怪设备问题。
这要是用了国内仪器?
哼哼,你说测出来结果就是对的啊?谁知道是仪器故障呢还是系统误差?
就算你这一次是结果正确,你的设备经不经的起测试稳定性考验?你的设备维修周期多长?维修后校验稳定性如何?零配件更换对检测一致性影响多大?
反正,现在我有一个问题,我要申请购买设备,纳米粒径高浓度胶体液体zeta电位测量,单位肯定要招标,而且必须有个国内厂家。国外都好说,zetasizer nanoz, zetapals, delsamax,这些都行。唯独差一个国内竞标型号,有学术行家给推荐一个吧。

用仪器是为了啥?是为了文章发表能有实验数据,发文章是为了啥?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你出了成果。
看看国内外主流科学期刊,就知道实验设备不叫全部,不过只要是涉及到测试分析系统的,几乎都是国外主流设备。
这就叫标准化。
再考虑到现代学术文献为了防人借鉴,数据基本作假,那么为了装的像一点,实验仪器当然应该是大家统一有参照,这样别人按你的文献做不出来相应的结果,也不能怪设备问题。
这要是用了国内仪器?
哼哼,你说测出来结果就是对的啊?谁知道是仪器故障呢还是系统误差?
就算你这一次是结果正确,你的设备经不经的起测试稳定性考验?你的设备维修周期多长?维修后校验稳定性如何?零配件更换对检测一致性影响多大?
反正,现在我有一个问题,我要申请购买设备,纳米粒径高浓度胶体液体zeta电位测量,单位肯定要招标,而且必须有个国内厂家。国外都好说,zetasizer nanoz, zetapals, delsamax,这些都行。唯独差一个国内竞标型号,有学术行家给推荐一个吧。
方方面面的问题吧。
国产仪器的性能问题,利益交换问题,都有。

实际上,这类问题,两个方面吧。
一个是招标条件本身,这个应该受到公开监督。
另一个就是仪器的第三方评价。

这两条解决好了,能解决一大半问题。
国内仪器要行,得先接受国内外期刊检索的考验吧,免得啥国产sem或tem因为设备原因发现了新物质结果连第一作者都不信。更别说审稿人了。
m_sy 发表于 2015-11-23 01:00
国内仪器要行,得先接受国内外期刊检索的考验吧,免得啥国产sem或tem因为设备原因发现了新物质结果连第一作 ...
然而事实上有大量的国产仪器在各种生产性质的实验室使用中……做PCR的,做质朴分析的……说个简单的,同学你要是去查血象,想要轮个进口仪器给你做,估计至少得是是军委发委任状的那些人……高端仪器固然国产的比较挫,但是论产值,国产仪器不算搓啊
只要国产的设备比进口货强,稳定性高的,这个行业的进口货一般就看不到了。如果进口货还活得好好的,一般来说要么国内的生产不了,要么参数不够,要么稳定性不高,要么认知度不够,要么不够便宜。总之,就是个谬论。

又 是 农 业 部
科学检验仪器这玩意其实没什么神秘的,就是标准化和参数稳定性这地方烦人。
wenxf 发表于 2015-11-23 21:02
科学检验仪器这玩意其实没什么神秘的,就是标准化和参数稳定性这地方烦人。
这是仪器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国产仪器差就差在这里~~~并且一般的厂家都不愿意花成本解决这两个指标的问题
pretty 发表于 2015-11-23 17:45
只要国产的设备比进口货强,稳定性高的,这个行业的进口货一般就看不到了。如果进口货还活得好好的,一般来 ...
这个看你国产的争气还是不争气,并不是国内招标不给你机会
二十年前电力行业招标清一色的进口设备,但现在基本看不到进口设备(就是来参加了也基本没机会,还不如找个国内厂家合作)
作为仪器采购方表示极不乐观
做过液相方面……国产,好像真不行。对行家来说,岛津都不行,安捷伦宣传的好,沃特斯才是低调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