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醒了》---对李敖清华演讲的一点个人看法【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25:41
很明显,这份演讲稿和前几日在北大的相较,锋芒少了很多了。。。

“所以引起.的紧张,又穷又要解决这些治安的问题,我们是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今天大家知道吗,现在是中国自汉唐以来所没有的一个盛世。”

连这样直接和明显的法螺都吹出来了---虽然共和国解放后50余年的确成就辉煌,.业绩斐然,但真的达到了“中国自汉唐以来所没有的一个盛世”么,我想,任何一个对历史和现状了解的人,对历史和个人言行负责的人,答案都是否定的。

恐怕,是前几日北大的那份演讲刺疼大陆的.,李先生在有形或则无形或则两则兼而有之的压力下,和G C D达成了某种相互“体谅”和妥协----李先生很好的领教了大陆传媒管制的厉害,事先已经闹到全国沸腾的李先生大陆之行,第一次演讲,北大演讲内容文字竟然从正规渠道上找不出,没有一家传媒单位敢报道。。。

毫无疑问,这样的君子(或非君子)协议,对完成这次大陆表演秀是必要的,不过俗话说“有多大能耐说多大话”,李先生以后在审时度势和量力而行方面会聪明点了----和大陆比起来,台湾那点水只能算口小池塘。。。
再次对G C D的执政能力深深拜服中(真心的)```

PS:个人猜测,这种相互“体谅”的内容大致如下,大陆能体谅李先生作为斗士(不体谅则为烈士了),可以谈问题;而李先生也要体谅大陆的用心良苦,多“提”成就。

个人预测,李先生日后的演讲,会继续以正面宣传为主,各种侧面问题为辅,对此次李先生大陆之行的结果持乐观态度,互惠互利,双收双赢,最后达到和谐统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3 21:19:59编辑过]
很明显,这份演讲稿和前几日在北大的相较,锋芒少了很多了。。。

“所以引起.的紧张,又穷又要解决这些治安的问题,我们是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今天大家知道吗,现在是中国自汉唐以来所没有的一个盛世。”

连这样直接和明显的法螺都吹出来了---虽然共和国解放后50余年的确成就辉煌,.业绩斐然,但真的达到了“中国自汉唐以来所没有的一个盛世”么,我想,任何一个对历史和现状了解的人,对历史和个人言行负责的人,答案都是否定的。

恐怕,是前几日北大的那份演讲刺疼大陆的.,李先生在有形或则无形或则两则兼而有之的压力下,和G C D达成了某种相互“体谅”和妥协----李先生很好的领教了大陆传媒管制的厉害,事先已经闹到全国沸腾的李先生大陆之行,第一次演讲,北大演讲内容文字竟然从正规渠道上找不出,没有一家传媒单位敢报道。。。

毫无疑问,这样的君子(或非君子)协议,对完成这次大陆表演秀是必要的,不过俗话说“有多大能耐说多大话”,李先生以后在审时度势和量力而行方面会聪明点了----和大陆比起来,台湾那点水只能算口小池塘。。。
再次对G C D的执政能力深深拜服中(真心的)```

PS:个人猜测,这种相互“体谅”的内容大致如下,大陆能体谅李先生作为斗士(不体谅则为烈士了),可以谈问题;而李先生也要体谅大陆的用心良苦,多“提”成就。

个人预测,李先生日后的演讲,会继续以正面宣传为主,各种侧面问题为辅,对此次李先生大陆之行的结果持乐观态度,互惠互利,双收双赢,最后达到和谐统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3 21:19:59编辑过]
那有演讲稿呀,脱稿的。
如果连李熬都开始拍马屁了,这个世界将会怎样。
想看看北大的演讲完整版,我今天的晚报上看到了一些,有些GCD看起来出格的东西,难道还有更劲爆的?
大部分都是他在李敖有话说上讲过的东西
凤凰网上竟然找不到北大演讲的完整版
呵呵,太祖说过,要百花齐放嘛,香的臭的人民大众自有鉴别能力,不用遮着盖着的,否则不是不相信群众嘛?
[B]以下是引用[I]zhww9031[/I]在2005-9-23 23:39:00的发言:[/B][BR]呵呵,太祖说过,要百花齐放嘛,香的臭的人民大众自有鉴别能力,不用遮着盖着的,否则不是不相信群众嘛?

太祖也说过,那叫引蛇出洞,然后就是反右。文革!
[B]以下是引用[I]long18[/I]在2005-9-24 0:15:00的发言:[/B][BR]?
太祖也说过,那叫引蛇出洞,然后就是反右。文革!
哈哈 对对对
已经比较务实了,毕竟确实是有大的成绩的。
作为李傲,妥协也是一种斗争方法,能这样摸老虎屁股,未尝不是表明政权在试探开放风气的前奏。
不怕乱说,就怕没人敢说。
楼上各位都在想当然把,看看:
富兰克讲了一句话,非常动人,他说,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告诉大家,富兰克林是错误的,这句话要被我李敖改写,怎么说,这里是我的国家,我要使它自由。别以为都是假的,当我们努力就是真的;别以为他们在骗我们,当我们认真,他们就不是骗子。
----〉这段演讲你们明白么,他在说什么呢?我觉的他比5.4的那帮要把中国变成美国第n个州的sb学生更爱国,更有见地
不要以为李熬什么都刺儿,北大和清华的学风不一样,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场合当然有不同的演讲内容。北大要讲民主,清华以理工为主,当然要讲务实。没什么错的,也不要认为凡是刺儿GCD就是斗士。
刚看完李敖的北大演讲全文。
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批判精神的学者,虽然有些话还是带刺,但并没有太大的煽动性,而且他提倡温和。因此还是一个不错的演讲,有收获。
http://culture.163.com/05/0922/09/1U8D3UBC00280004.html
2005-09-22 09:56:29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才无德啊”,《文星》杂志创办人、曾与李敖相交18年的萧孟能追忆前尘往事,在临终前不久留下了这样一声长叹。他们之间的那场涉及李敖侵占财产的官司,在二十多年前的台湾岛上乃至香港都是轰动一时的新闻。
  侵占财产案
  萧孟能于1957年创办《文星》,1961年大胆起用年轻的李敖,发表大量有锋芒的思想批判和社会批判文章,挑起“中西文化论战”,在岛上引起一场场轩然大波,《文星》成为《自由中国》之后台湾最有影响力的期刊,终于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1965年12月,《文星》在出了98期之后被查禁,1968年4月,萧氏苦心经营了18年的文星书店也被迫关闭,“文星”从此进入历史。萧比李年长14岁,他欣赏李、信任李,他们有过长达十八年的莫逆交情,正因为如此,当他因债务缠身、暂时离开台湾时,才会把所有的财产包括房产、股票、收藏以及一切文件、契据、图章等毫无顾忌地交给李敖,放心地交给李全权处理。不料半年后,当萧回到台湾却发现李敖并无归还委托其保管、处理的财产之意,总计被侵占财物的价值在2000万新台币以上。经多方劝说、交涉无效,萧孟能被迫以“侵占和背信罪”将李敖告上法庭,昔日的“伯乐”与“千里马”终至反目成仇,时在1980年8月。
  最后法庭判决李敖侵占罪名成立,入狱6个月。
  大陆读者的“李敖情结”
  随着更多的历史真相开始浮出水面,人们惊讶地看到了一个“斗士”之外的李敖,他人性中的黑洞、性格中的缺陷,以及在他飞扬跋扈的文字后面的种种手段,换言之,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文人,不是一个只知道爬格子的文人,他聪明过人,能洞察人性的幽微,并利用人性的弱点,以其生花之笔写出恣肆文章,感染、打动了无数仰望他的读者。时至今日,当那些与李敖所说截然不同的声音出现时,被李敖的“斗士”光环、满腹经纶蒙蔽了双眼的“李敖迷”们不愿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只能斥之为“一面之词”。在我们听惯了李敖的“一面之词”后,为什么就不能听一听萧孟能的“一面之词”、胡茵梦的“一面之词”呢?正是不同当事人的“一面之词”才能使我们更好地看清事实,而不是盲目地迷信李敖的“一面之词”。当然,我能理解他们不愿直面偶像被打碎的内心尴尬,我也有过相似的幻灭。
  很多年前,我也曾特别喜欢李敖的文字,他对一个偏处孤岛、继续奉行专制主义的政权的嬉笑怒骂,他对传统文化的无情鞭挞,他的监狱生涯、斗士豪情都让我激动过、兴奋过,在许多年轻的夜晚,我不断地被他笔下的文字所吸引、所感动,有的段落甚至读得滚瓜烂熟:1961年,26岁的李敖在《文星》杂志发表《老年人与棒子》而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到底是《文星》给李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还是横空出世的李敖成就了《文星》?“多少浮云世变,使我觉得,为文星而作战的人,如今只剩下我一个。风雨如晦,水深浪阔,我再做多久也不知道,但是,我不会终止,我不会背弃文星的理想,我总朝前去了!”这是李敖的个人独白——我本人就曾一再地被这番经典式的表述所感动。李敖从《文星》出道,为《文星》入狱,他似乎成了《文星》的化身,是“文星”理想不折不扣的捍卫者。长期以来,我们心目中的李敖首先就是一个这样的“斗士”、“英雄”。
  李敖的人生博弈学
  四十多年来,自称“大陆型知识分子”,向往着埋骨于昆仑之巅的李敖,在台湾岛上目空当世、唾沫横飞、墨花四溅,从当权的蒋氏父子一路骂下来,似乎是横扫千军如卷席,口无遮拦、笔不留情,因此而赢得岛内外万千读者的敬慕,以为他英雄无敌,敢把皇帝拉下马。而没有洞察他无比狂妄、勇敢的背后乃是他精明到家的计算,是他对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他之敢于批评国民党,主要的不是基于理想主义的冲动,而是别有怀抱,因为他不会“那么笨”,“笨”到做投火的飞蛾,用青春、自由去为理想献身,他有见机行事的本事,能准确地观察风向,并及时调整自己,所以他才会反复强调自己不会那么“笨”。选择批评国民党这条路,只是他在那一环境下选择的“玩法”而已,他知道这种“玩法”将有什么后果,他早已窥破当时的国民党“搞民主无量,搞独裁无胆”的内心秘密,即使得罪了蒋,最多无非是把他关上几年,既不会终生监禁,也不会被活活整死,乃至在狱中,他还可以遥控出版他的《千秋评论》、《万岁评论》,继续他的嬉笑怒骂。
  他因受难而获得巨大名声,笼罩在“斗士”的光环之下。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是他自己所说的可以承受的一种“玩法”。一旦不是这样的环境,他就要换一种“玩法”,绝不会去干“笨”事、傻事。
  说穿了,归根到底李敖只不过是一个聪明人、一个“识时务的文人”,一个骨子里缺乏理想主义的人。这一点,罗思义先生在《李敖。梁漱溟。马寅初》文中就已洞见。老实说,只要我们对李敖多一点了解,我们就会对李敖自我粉饰的独白多一分反感,更不要说那些自狂、自大的放言,比如“五百年来白话文第一”之类。我也曾走过一个仰望李敖的年轻时代,但从我看到他真实脸孔的那一刻起,那个被他自己塑造成在狂风恶浪中抵抗横逆的李敖,那个激扬文字、博古通今的李敖就已在我心中彻底死去。
[B]以下是引用[I]999牌杀虫剂[/I]在2005-9-24 13:40:00的发言:[/B][BR]楼上各位都在想当然把,看看:
富兰克讲了一句话,非常动人,他说,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告诉大家,富兰克林是错误的,这句话要被我李敖改写,怎么说,这里是我的国家,我要使它自由。别以为都是假的,当我们努力就是真的;别以为他们在骗我们,当我们认真,他们就不是骗子。
----〉这段演讲你们明白么,他在说什么呢?我觉的他比5.4的那帮要把中国变成美国第n个州的sb学生更爱国,更有见地

你以为只有你懂了?
哈哈,其实大陆懂得人太多了,只是大家心知肚明,没说出来而已,就像李敖说的一样“你们其实知道答案,非要我说出来,让我闯祸!”
借李敖的口开始一轮新气象,这未尝不是在有人推动的。
呵呵,15楼的想说什么?李敖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毛病缺点,在你心中死去的不是人的李敖,是先前你心中那个神的李敖[em01]
[B]以下是引用[I]413862311[/I]在2005-9-25 0:29:00的发言:[/B][BR]呵呵,15楼的想说什么?李敖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毛病缺点,在你心中死去的不是人的李敖,是先前你心中那个神的李敖[em01]


呵呵,你也知道他是人不是神啊,那又何必如此吹捧呢
偶认为他就一文痞
要敢说真话
这里有人把李敖当作道德楷模来看待过吗?好像从来没有人把他当作一个道学家罢。好像很多人把他看作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而且是个色咪咪的知识分子。
[B]以下是引用[I]xili9999[/I]在2005-9-24 19:13:00的发言:[/B][BR]http://culture.163.com/05/0922/09/1U8D3UBC00280004.html
2005-09-22 09:56:29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才无德啊”,《文星》杂志创办人、曾与李敖相交18年的萧孟能追忆前尘往事,在临终前不久留下了这样一声长叹。他们之间的那场涉及李敖侵占财产的官司,在二十多年前的台湾岛上乃至香港都是轰动一时的新闻。
  侵占财产案
  萧孟能于1957年创办《文星》,1961年大胆起用年轻的李敖,发表大量有锋芒的思想批判和社会批判文章,挑起“中西文化论战”,在岛上引起一场场轩然大波,《文星》成为《自由中国》之后台湾最有影响力的期刊,终于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1965年12月,《文星》在出了98期之后被查禁,1968年4月,萧氏苦心经营了18年的文星书店也被迫关闭,“文星”从此进入历史。萧比李年长14岁,他欣赏李、信任李,他们有过长达十八年的莫逆交情,正因为如此,当他因债务缠身、暂时离开台湾时,才会把所有的财产包括房产、股票、收藏以及一切文件、契据、图章等毫无顾忌地交给李敖,放心地交给李全权处理。不料半年后,当萧回到台湾却发现李敖并无归还委托其保管、处理的财产之意,总计被侵占财物的价值在2000万新台币以上。经多方劝说、交涉无效,萧孟能被迫以“侵占和背信罪”将李敖告上法庭,昔日的“伯乐”与“千里马”终至反目成仇,时在1980年8月。
  最后法庭判决李敖侵占罪名成立,入狱6个月。
  大陆读者的“李敖情结”
  随着更多的历史真相开始浮出水面,人们惊讶地看到了一个“斗士”之外的李敖,他人性中的黑洞、性格中的缺陷,以及在他飞扬跋扈的文字后面的种种手段,换言之,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文人,不是一个只知道爬格子的文人,他聪明过人,能洞察人性的幽微,并利用人性的弱点,以其生花之笔写出恣肆文章,感染、打动了无数仰望他的读者。时至今日,当那些与李敖所说截然不同的声音出现时,被李敖的“斗士”光环、满腹经纶蒙蔽了双眼的“李敖迷”们不愿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只能斥之为“一面之词”。在我们听惯了李敖的“一面之词”后,为什么就不能听一听萧孟能的“一面之词”、胡茵梦的“一面之词”呢?正是不同当事人的“一面之词”才能使我们更好地看清事实,而不是盲目地迷信李敖的“一面之词”。当然,我能理解他们不愿直面偶像被打碎的内心尴尬,我也有过相似的幻灭。
  很多年前,我也曾特别喜欢李敖的文字,他对一个偏处孤岛、继续奉行专制主义的政权的嬉笑怒骂,他对传统文化的无情鞭挞,他的监狱生涯、斗士豪情都让我激动过、兴奋过,在许多年轻的夜晚,我不断地被他笔下的文字所吸引、所感动,有的段落甚至读得滚瓜烂熟:1961年,26岁的李敖在《文星》杂志发表《老年人与棒子》而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到底是《文星》给李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还是横空出世的李敖成就了《文星》?“多少浮云世变,使我觉得,为文星而作战的人,如今只剩下我一个。风雨如晦,水深浪阔,我再做多久也不知道,但是,我不会终止,我不会背弃文星的理想,我总朝前去了!”这是李敖的个人独白——我本人就曾一再地被这番经典式的表述所感动。李敖从《文星》出道,为《文星》入狱,他似乎成了《文星》的化身,是“文星”理想不折不扣的捍卫者。长期以来,我们心目中的李敖首先就是一个这样的“斗士”、“英雄”。
  李敖的人生博弈学
  四十多年来,自称“大陆型知识分子”,向往着埋骨于昆仑之巅的李敖,在台湾岛上目空当世、唾沫横飞、墨花四溅,从当权的蒋氏父子一路骂下来,似乎是横扫千军如卷席,口无遮拦、笔不留情,因此而赢得岛内外万千读者的敬慕,以为他英雄无敌,敢把皇帝拉下马。而没有洞察他无比狂妄、勇敢的背后乃是他精明到家的计算,是他对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他之敢于批评国民党,主要的不是基于理想主义的冲动,而是别有怀抱,因为他不会“那么笨”,“笨”到做投火的飞蛾,用青春、自由去为理想献身,他有见机行事的本事,能准确地观察风向,并及时调整自己,所以他才会反复强调自己不会那么“笨”。选择批评国民党这条路,只是他在那一环境下选择的“玩法”而已,他知道这种“玩法”将有什么后果,他早已窥破当时的国民党“搞民主无量,搞独裁无胆”的内心秘密,即使得罪了蒋,最多无非是把他关上几年,既不会终生监禁,也不会被活活整死,乃至在狱中,他还可以遥控出版他的《千秋评论》、《万岁评论》,继续他的嬉笑怒骂。
  他因受难而获得巨大名声,笼罩在“斗士”的光环之下。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是他自己所说的可以承受的一种“玩法”。一旦不是这样的环境,他就要换一种“玩法”,绝不会去干“笨”事、傻事。
  说穿了,归根到底李敖只不过是一个聪明人、一个“识时务的文人”,一个骨子里缺乏理想主义的人。这一点,罗思义先生在《李敖。梁漱溟。马寅初》文中就已洞见。老实说,只要我们对李敖多一点了解,我们就会对李敖自我粉饰的独白多一分反感,更不要说那些自狂、自大的放言,比如“五百年来白话文第一”之类。我也曾走过一个仰望李敖的年轻时代,但从我看到他真实脸孔的那一刻起,那个被他自己塑造成在狂风恶浪中抵抗横逆的李敖,那个激扬文字、博古通今的李敖就已在我心中彻底死去。
呵呵,李是什么样的人不重要,他的观点对不对也不中要,重要的是人可以表白自己的观点。
有些人越来越可笑了,强盗抢劫杀人犯杀人也是在赤裸裸的表白自己的观点欲望甚至转化为实际行动了,难道这些对不对也不重要
不要因为饥不择食就连泥巴也敢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