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旧文,科普青蒿素与中医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02:28
  本文发表于 2011年09月21日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 万人的生命”。由于拉斯克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 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起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 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所谓中药,应该是指中医传统上使用的、用来治疗相同疾病的药 物。中医虽然传统上也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 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青蒿素一开始也称为黄花素或黄花蒿素,后来为了表明其与中药 的关系,才统一叫做青蒿素,再后来干脆在药典里把黄花蒿改叫青蒿,定为青蒿的正品,让人误以为青蒿素真的是从青蒿提取的。

  即便黄花蒿被用来代替青蒿使用,里面的青蒿素也起不了作用,因为中医是把药物煎成汤药来治疟疾的(最著名的是以青蒿、知母、桑叶、鳖甲、丹皮、花粉煎成的青蒿鳖甲汤),而一旦加热到60摄氏度,青蒿素的结构就被破坏,失去了活性,杀不死虐原虫了。

  青 蒿素的发现是许多人分工合作、相互竞争的结果,究竟谁的功劳大,至今争论不休。不过,大家都公认屠呦呦起到的关键作用就是发现青蒿素受热就失去活性,想到 了要用乙醚提取。屠呦呦称,她是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说法,才恍然大悟不能加热青蒿。由于这个 故事,人们会说青蒿素的发现至少受到了中医的启发,葛洪也因此成了“东晋名医”。其实葛洪是个炼丹的术士,《肘后备急方》则是收集民间的偏方,并没有用到 阴阳五行、辨证配伍,与中医中药没有关系。

  事实上,葛洪记载的这个偏方是否真的能治疟疾,也是很可疑的。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所以 屠呦呦才用乙醚提取),用两杯水(东晋的“升”很小,当时一升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也即一杯)浸泡一把青蒿,即使用的是黄花蒿,也不太可能泡出能 达到药理浓度的青蒿素。如果葛洪只记载了青蒿能治疟疾,我们也许能认为有其合理性。但是葛洪共在书中搜集了43个治疗疟疾的偏方,其中有草药,也有巫术。 青蒿一条是其中很不起眼的,只出现了一次(而草药“常山”出现了13次),也没有说其疗效有多灵。

  即使葛洪记载的青蒿偏方真的对治 疗疟疾有效,它并没有被葛洪特别关照,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间,也差不多被淹没了。虽然某些中医典籍中也会抄录它,但是并不看重它,只是作为文献备考。中医和 民间仍然不停地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屠呦呦课题组搜集了808个可能抗疟的中药,而同时的云南小组搜集的中草药单方、验方竟多达4300余个。这么多的 偏方正说明没有哪个有突出的效果,否则就都用它了。而当时的实验也证明它们无一有效。

  的确,虽然偏方如此之多,在历史上中国古人从 来就没能抗击疟疾,每次疟疾流行都死人无数。直到1950年,全中国还有疟疾病人3000万,每年病死数十万人。有人以青蒿素的发现来说明“西医西药没进 入中国时,中国人也活得好好的”,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事实是,没有一种中药能够有效地治疗疟疾,这个史实很能证明这一点:1693年,康熙皇帝患疟疾, 所有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都束手无策,最后是靠吃法国传教士提供的金鸡纳树皮粉末治好的。从金鸡纳提取的西药奎宁进入中国后,成了最受热捧的、最著名的药物 之一。在京剧《沙家浜》里,新四军赖以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奎宁,而不是青蒿或别的中草药。

  青蒿素是“文革”期间集中全国力量用人海战 术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发现了青蒿素。中医和中医典籍提供的众多药方没有 派上用场,和拿着一本《中国植物志》一个一个往下筛选的效率差不多。有人从青蒿素的发现认识到“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中药中当然完全可能含有某些 还未被挖掘出来的化学药,但是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恰恰说明想从中医典籍的记载中找到真正有用的药物极为困难。青蒿素发现之后的40年间,虽然有无数的科研人 员试图从草药中再创奇迹,却再也没能找到第二种能被国际公认的新药,也就并不奇怪了。本文发表于 2011年09月21日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 万人的生命”。由于拉斯克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 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起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 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所谓中药,应该是指中医传统上使用的、用来治疗相同疾病的药 物。中医虽然传统上也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 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青蒿素一开始也称为黄花素或黄花蒿素,后来为了表明其与中药 的关系,才统一叫做青蒿素,再后来干脆在药典里把黄花蒿改叫青蒿,定为青蒿的正品,让人误以为青蒿素真的是从青蒿提取的。

  即便黄花蒿被用来代替青蒿使用,里面的青蒿素也起不了作用,因为中医是把药物煎成汤药来治疟疾的(最著名的是以青蒿、知母、桑叶、鳖甲、丹皮、花粉煎成的青蒿鳖甲汤),而一旦加热到60摄氏度,青蒿素的结构就被破坏,失去了活性,杀不死虐原虫了。

  青 蒿素的发现是许多人分工合作、相互竞争的结果,究竟谁的功劳大,至今争论不休。不过,大家都公认屠呦呦起到的关键作用就是发现青蒿素受热就失去活性,想到 了要用乙醚提取。屠呦呦称,她是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说法,才恍然大悟不能加热青蒿。由于这个 故事,人们会说青蒿素的发现至少受到了中医的启发,葛洪也因此成了“东晋名医”。其实葛洪是个炼丹的术士,《肘后备急方》则是收集民间的偏方,并没有用到 阴阳五行、辨证配伍,与中医中药没有关系。

  事实上,葛洪记载的这个偏方是否真的能治疟疾,也是很可疑的。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所以 屠呦呦才用乙醚提取),用两杯水(东晋的“升”很小,当时一升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也即一杯)浸泡一把青蒿,即使用的是黄花蒿,也不太可能泡出能 达到药理浓度的青蒿素。如果葛洪只记载了青蒿能治疟疾,我们也许能认为有其合理性。但是葛洪共在书中搜集了43个治疗疟疾的偏方,其中有草药,也有巫术。 青蒿一条是其中很不起眼的,只出现了一次(而草药“常山”出现了13次),也没有说其疗效有多灵。

  即使葛洪记载的青蒿偏方真的对治 疗疟疾有效,它并没有被葛洪特别关照,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间,也差不多被淹没了。虽然某些中医典籍中也会抄录它,但是并不看重它,只是作为文献备考。中医和 民间仍然不停地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屠呦呦课题组搜集了808个可能抗疟的中药,而同时的云南小组搜集的中草药单方、验方竟多达4300余个。这么多的 偏方正说明没有哪个有突出的效果,否则就都用它了。而当时的实验也证明它们无一有效。

  的确,虽然偏方如此之多,在历史上中国古人从 来就没能抗击疟疾,每次疟疾流行都死人无数。直到1950年,全中国还有疟疾病人3000万,每年病死数十万人。有人以青蒿素的发现来说明“西医西药没进 入中国时,中国人也活得好好的”,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事实是,没有一种中药能够有效地治疗疟疾,这个史实很能证明这一点:1693年,康熙皇帝患疟疾, 所有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都束手无策,最后是靠吃法国传教士提供的金鸡纳树皮粉末治好的。从金鸡纳提取的西药奎宁进入中国后,成了最受热捧的、最著名的药物 之一。在京剧《沙家浜》里,新四军赖以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奎宁,而不是青蒿或别的中草药。

  青蒿素是“文革”期间集中全国力量用人海战 术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发现了青蒿素。中医和中医典籍提供的众多药方没有 派上用场,和拿着一本《中国植物志》一个一个往下筛选的效率差不多。有人从青蒿素的发现认识到“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中药中当然完全可能含有某些 还未被挖掘出来的化学药,但是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恰恰说明想从中医典籍的记载中找到真正有用的药物极为困难。青蒿素发现之后的40年间,虽然有无数的科研人 员试图从草药中再创奇迹,却再也没能找到第二种能被国际公认的新药,也就并不奇怪了。
极其讨厌方舟子,这件事还是支持一下,对事不对人
《肘后备急方》则是收集民间的偏方,并没有用到 阴阳五行、辨证配伍,与中医中药没有关系。

怎么确定民间收集来的药方就没用到阴阳五行辩证配伍?
没用到这些的就不是中医中药吗?


我比所有人聪明系列,
阡阡陌 发表于 2015-10-5 22:58
我比所有人聪明系列,
方舟子有根有据,想反驳请找证据。
某国试了几十万种没找到,中国取得点成就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的“人海战术”?

是在下输了!



reallancelot 发表于 2015-10-5 23:05
某国试了几十万种没找到,中国取得点成就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的“人海战术”?

是在下输了!

某国据说试了几十亿种呢



别回复我了,我都“认输”了呢



738b4710b912c8fc9e0ca5dcfa039245d6882127.jpg (58.52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0-5 23:11 上传


别回复我了,我都“认输”了呢

这事请听诺奖获得者自己怎么说,别人都是瞎咧咧,,,

【屠呦呦自述:我的梦想是用古老中医药促人类健康】屠呦呦和同事们曾在自己身上进行青蒿素治疗疟疾试验。她说:“青蒿素是古老中药的真正馈赠。我相信,中国医药将帮助我们战胜危害世界各地人们生命的疾病。”
肘子什么都科普(难道是全能神)…………  古代把臭蒿也叫青蒿呢,这个肘子又要怎么科普?  
reallancelot 发表于 2015-10-5 23:09
别回复我了,我都“认输”了呢
回复你只为顶贴。
这事请听诺奖获得者自己怎么说,别人都是瞎咧咧,,,

【屠呦呦自述:我的梦想是用古老中医药促人类健康 ...
有人会说,她说了不算,某大神说了才算。
随便11.07 发表于 2015-10-5 23:45
有人会说,她说了不算,某大神说了才算。
别玩虚的,你敢到热带地区住段时间,得了疟疾用葛洪的那个方子治试试?别怪我没提醒你有可能把命搭上哦。
别玩虚的,你敢到热带地区住段时间,得了疟疾用葛洪的那个方子治试试?别怪我没提醒你有可能把命搭上哦。 ...

有诺奖得主运用中医制造的价廉物美高效药,走遍天下都不怕。
随便11.07 发表于 2015-10-5 23:55
有诺奖得主运用中医制造的价廉物美高效药,走遍天下都不怕。
别转进啊,你不是觉得中医里记载的治疟疾的方子有效才会有青蒿素吗?怎么不敢用你认为有效的中医方子治病了?
别转进啊,你不是觉得中医里记载的治疟疾的方子有效才会有青蒿素吗?怎么不敢用你认为有效的中医方子治病 ...
诺奖得主亲口所说的话我不信,难道信你?还转进,可笑。
有诺奖得主运用中医制造的价廉物美高效药,走遍天下都不怕。
中医什么时候掌握乙醚提取技术了?
中医什么时候掌握乙醚提取技术了?
9楼写得很明白了,中文应该认识吧?
随便11.07 发表于 2015-10-6 00:03
诺奖得主亲口所说的话我不信,难道信你?还转进,可笑。
嘿嘿,不看广告,看疗效,在人的生命面前,谁说的都没用,实证压倒一切。当年政治挂帅给中医贴金的遗产,你想继承就别玩虚的,既然你这么支持中医,敢以身试药不?
中国古代一直把臭篙当成青篙,这个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实际上记载是错误的

也就是说,香蒿、臭蒿,青蒿、黄花蒿这些问题,本来就是李时珍搞错了,但是经过查阅文献,可以非常容易地将之解决。事实是,在方舟子纠缠这个问题之时,这个问题早已经得到了解决。对此,他根本就不可能不知道,因为1985年以后的《中国药典》和1999年出版的《中华本草》对此都十分明确。不仅如此,屠呦呦、胡世林等人还多次撰文,讨论这个问题(屠呦呦:《中药青蒿的正品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87年4期2-5页;胡世林《青蒿、黄花蒿和邪蒿的订正》,《基层中药杂志》 1993年3期4-6页;胡世林等:《青蒿与黄花蒿的订正》,见《本草纲目补正》,中国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90-93页)。
嘿嘿,不看广告,看疗效,在人的生命面前,谁说的都没用,实证压倒一切。当年政治挂帅给中医贴金的遗产, ...
可笑可悲的中医黑,看看9楼吧,懒得跟你们啰嗦了。
中国古代一直把臭篙当成青篙,这个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实际上记载是错误的

也就是说,香蒿、臭蒿,青蒿 ...
哦,本来就是李时珍搞错了。
9楼写得很明白了,中文应该认识吧?
1楼说得更清楚,你一直无视罢了。
1楼说得更清楚,你一直无视罢了。
不信诺奖得主信大神,那是你们的习惯,谢谢。
安得猛士兮 发表于 2015-10-6 00:08
中国古代一直把臭篙当成青篙,这个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实际上记载是错误的

也就是说,香蒿、臭蒿,青蒿 ...
别绕那么大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你敢到热带地区住段时间,得了疟疾用这个方子治试试?别怪我没提醒你有可能把命搭上哦。
这个现在算天然药物 专门指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药物 40年前药物分类没有明确 但应该也算不上正宗的中药
随便11.07 发表于 2015-10-6 00:10
可笑可悲的中医黑,看看9楼吧,懒得跟你们啰嗦了。
别遁啊,你敢试葛洪那个方子吗?
别遁啊,你敢试葛洪那个方子吗?
葛洪是中医,诺奖得主也是中医。故意把两者对立起来,不是无知就是无聊。
不信诺奖得主信大神,那是你们的习惯,谢谢。
是大神就不会因为讲真话被封。

反“反智”工作仍然要努力呀。
是大神就不会因为讲真话被封。

反“反智”工作仍然要努力呀。
你们所谓的智,其实是公知的智。这种智其实是负智商,人人都有反对的义务。
你们所谓的智,其实是公知的智。这种智其实是负智商,人人都有反对的义务。
你果然智商高的惊人,都知道智商有负的了。
怎么确定民间收集来的药方就没用到阴阳五行辩证配伍?
没用到这些的就不是中医中药吗?
肘子的意思是这个偏方只用了一味药,没有像其他中药方子那样用阴阳五行辩证配伍去抓多味中药,所以它不算中药,照他的意思,比如甘草吧,和其他中药配在一起时甘草是中药,你单独用甘草这一位药时甘草就不是中药了,我觉得肘子真是奇才!
随便11.07 发表于 2015-10-6 00:18
葛洪是中医,诺奖得主也是中医。故意把两者对立起来,不是无知就是无聊。
别转进啊,葛洪那个方子是不是能治疟疾?你敢亲身试药不?
你果然智商高的惊人,都知道智商有负的了。
自从看到你就知道了
dizangli1 发表于 2015-10-5 22:13
极其讨厌方舟子,这件事还是支持一下,对事不对人
可惜古方中明显表明是不能煎的。方舟子是那种认为自己对就不认错的,尤其在绝大多数时间他的确是对的之后
别转进啊,葛洪那个方子是不是能治疟疾?你敢亲身试药不?
葛洪的方子能治什么病我不关心,我只关心诺奖得主能治疟疾且诺奖得主是中医。这么简单的事实都搞不清楚,不嫌丢人吗?
飞翔的伊卡洛斯 发表于 2015-10-6 00:13
别绕那么大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你敢到热带地区住段时间,得了疟疾用这个方子 ...
在日本人牧野富太郎1906年出版的《植物图鉴》中,青蒿和黄花蒿被分别列为两个不同的种,青蒿是Artemisia apiacea,黄花蒿是Artemisia annua。1941年,中国著名本草学家赵燏黄先生(1883-1960)在其《整理本草研究国药之方案及其实例(祁州药之研究1)》(英文)中,将青蒿和黄花蒿定为同一个种,Artemisia annua。可是,1963年和1977年的《中国药典》却仍沿袭李时珍、牧野富太郎的失误,将青蒿定为Artemisia apiacea,结果造成了青蒿素来源的混乱。
浸泡出来

自从看到你就知道了
1加1等于几?

算成什么样可以定为负智商?哈哈。
完全没明白中医粉的喷点在哪: 完全无视阴阳五行做化学分析提纯,从几百种方子里找到一个真正有效的并找到有效成分。这根本就是肘子同学“废医验药”论的完美胜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