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13:01:37


为什么要研发中四机?最重要的论点莫过于“高低搭配”;那么为什么不用三代机来低配,或者干脆多生产一些重四高高配呢?主要观点是:三代太弱了要淘汰;重四太贵了,用不起。
可见价格是主要问题,以下仅从价格来分析中四生产的必要性。
由于发帖匆忙,最后的数量几次算错,非常抱歉,现已纠正。

几个概念:
全寿命费用:在一个飞机项目全寿命内各阶段发生的费用总和,称为飞机项目的全寿命费用,包括:研发费用、采购费用、使用费用、处置费用
使用费用:包含很多,可以认为是军机交付使用后的所有保障、燃油、人员、训练等费用,也可以把处置费用(占比较低)合并进来计算,以下分析中是合并计算的。

军机全寿命费用各是多少?
这里就需要用到TSQ的一篇帖子了:
http://lt.cjdby.net/thread-2078063-1-1.html
在这个帖子里他列出了军机的研发、生产、使用成本比例。有意思的是,这个材料里却有两套不同的数据。数据一:飞机全寿命费用中研发10%、生产30%、使用60%;数据二:军机全寿命费用中研发15~20%、生产20~30%、使用50~60%。显然后一套数据更切合四代机研发生产的实际,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研发所占费用的比例会逐步下降。
但考虑到我们这里讨论的中四生产数量很多,中国的研发费用可能又相对国外较低,因此我们直接采用第一套数据,也便于计算。(第二套数据对中四方案更加不利)

首先,中国需要多少战斗机?
中四要取代二、三代机,所以数量是很重要的,我们取一个比较合理的数据吧,以重四:中四=1:2的数量来估算,比如500、1000架。以中国目前战斗机保有量看,如果二三代机全部换成四代机,未来总量在1500架以上还是可以接受的。(篇末给出总量1200架的比较结果)
有人提到F22不足200架,对这种观点我只能表示遗憾,个人认为,即使是采购中四,重四400+中四800也是最低保有量了,注意:前提是二三代全部淘汰。如果三代机还在役,采购量更少,对中四方案更加不利。

价格假设:
价格是未知的,以下按比较合理的范围做了一些便于计算的价格假设。
假设我国战斗机(旧机全部淘汰后)总量为1500架以上,重四采购价前500架按1.6亿美元计算(含200亿美元研发成本),后1000架只计算生产费用为1.2亿美元(因为研发无需再投入)。若后1000架全部改为中四的话则要计入中四的研发费用。最后是1000架重四比1000架中四多出的使用费用再用来采购中四时,不计算中四的研发费用,只计算生产、使用费用。

先定义一下,中四和重四到底在生产成本上有多大的差距,注意这里是去掉了研发费用的。我们都知道,军机成本最贵的从高到底大概分别是:航电、火控、机体、发动机,其中航电和火控占比明显更大。出于对中四支持论的尊重,我们在这里假设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中四飞机,那么它的航电、火控应该和重四相同或者至少相当,其成本也基本相当,至于发动机考虑到新研发的成本,恐怕也差不太多,最后是机体的区别。这样算起来,我们且假设中四的生产成本是重四的75%好了,再提醒一下:这仅计算生产成本,不计入研发成本。也就是说,重四生产成本1.2亿美元,中四生产成本9000万美元。
研发成本:重四上面设置为200亿美元,中四也按75%计算,150亿美元。

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一下,仅仅从研发、生产来计算,当重四、中四比例为1:2时,研发中四和直接再生产数量相当的重四,在经济上有多大的差别。
计算节点从重四已经采购500架开始,接下来的方案有两种:采购重四、研发并采购中四。
方案一:采购1000架重四,生产采购费用1200亿美元
方案二:研发并采购1000架中四,总费用150+0.9*1000=1050亿美元

接下来还要考虑到使用费用,根据TSQ提供的数据,按第一套方案计算两种飞机使用+处置费用:
重四:2.4亿美元/架
中四:1.8亿美元/架

1000架重四比1000架中四要多消耗600亿美元。加上研发、采购150亿美元的差距,共750亿美元。
若750亿美元用来再采购中四,此时不计研发费用,只计生产采购和使用费用,每架中四生产0.9亿美元,使用1.8亿美元,计2.7亿美元,共可采购、使用277架中四飞机。

根据以上分析,按全寿命费用计算,再研发中四且大量购买,和不研发中四直接再采购重四,大概比例是:
方案一:重四1500架
方案二:重四500架、中四1277架,共计1777架
区别:1000架重四和1277架中四哪家强?

注意:以上两种方案中,如果使用中四则需要新设不同的生产线、重新编写训练大纲、多增加一套保障系统、两种飞行员恐怕也不能通用,这些我们都假设计入了生产、使用费用。

如果1500架四代机太多了,换成1200架会怎么样呢?注意这里的假设是二三代机全部淘汰,1200架恐怕不能再少了。假设研发费用、生产和使用单价都不变。
方案一:重四1200架
方案二:重四400架,中四1011架,共1411架
区别:800架重四和1011架中四哪家强?

两种飞机的作战水平,我不敢妄议,还请大家指正:哪种方案更好?

为什么要研发中四机?最重要的论点莫过于“高低搭配”;那么为什么不用三代机来低配,或者干脆多生产一些重四高高配呢?主要观点是:三代太弱了要淘汰;重四太贵了,用不起。
可见价格是主要问题,以下仅从价格来分析中四生产的必要性。
由于发帖匆忙,最后的数量几次算错,非常抱歉,现已纠正。

几个概念:
全寿命费用:在一个飞机项目全寿命内各阶段发生的费用总和,称为飞机项目的全寿命费用,包括:研发费用、采购费用、使用费用、处置费用
使用费用:包含很多,可以认为是军机交付使用后的所有保障、燃油、人员、训练等费用,也可以把处置费用(占比较低)合并进来计算,以下分析中是合并计算的。

军机全寿命费用各是多少?
这里就需要用到TSQ的一篇帖子了:
http://lt.cjdby.net/thread-2078063-1-1.html
在这个帖子里他列出了军机的研发、生产、使用成本比例。有意思的是,这个材料里却有两套不同的数据。数据一:飞机全寿命费用中研发10%、生产30%、使用60%;数据二:军机全寿命费用中研发15~20%、生产20~30%、使用50~60%。显然后一套数据更切合四代机研发生产的实际,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研发所占费用的比例会逐步下降。
但考虑到我们这里讨论的中四生产数量很多,中国的研发费用可能又相对国外较低,因此我们直接采用第一套数据,也便于计算。(第二套数据对中四方案更加不利)

首先,中国需要多少战斗机?
中四要取代二、三代机,所以数量是很重要的,我们取一个比较合理的数据吧,以重四:中四=1:2的数量来估算,比如500、1000架。以中国目前战斗机保有量看,如果二三代机全部换成四代机,未来总量在1500架以上还是可以接受的。(篇末给出总量1200架的比较结果)
有人提到F22不足200架,对这种观点我只能表示遗憾,个人认为,即使是采购中四,重四400+中四800也是最低保有量了,注意:前提是二三代全部淘汰。如果三代机还在役,采购量更少,对中四方案更加不利。

价格假设:
价格是未知的,以下按比较合理的范围做了一些便于计算的价格假设。
假设我国战斗机(旧机全部淘汰后)总量为1500架以上,重四采购价前500架按1.6亿美元计算(含200亿美元研发成本),后1000架只计算生产费用为1.2亿美元(因为研发无需再投入)。若后1000架全部改为中四的话则要计入中四的研发费用。最后是1000架重四比1000架中四多出的使用费用再用来采购中四时,不计算中四的研发费用,只计算生产、使用费用。

先定义一下,中四和重四到底在生产成本上有多大的差距,注意这里是去掉了研发费用的。我们都知道,军机成本最贵的从高到底大概分别是:航电、火控、机体、发动机,其中航电和火控占比明显更大。出于对中四支持论的尊重,我们在这里假设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中四飞机,那么它的航电、火控应该和重四相同或者至少相当,其成本也基本相当,至于发动机考虑到新研发的成本,恐怕也差不太多,最后是机体的区别。这样算起来,我们且假设中四的生产成本是重四的75%好了,再提醒一下:这仅计算生产成本,不计入研发成本。也就是说,重四生产成本1.2亿美元,中四生产成本9000万美元。
研发成本:重四上面设置为200亿美元,中四也按75%计算,150亿美元。

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一下,仅仅从研发、生产来计算,当重四、中四比例为1:2时,研发中四和直接再生产数量相当的重四,在经济上有多大的差别。
计算节点从重四已经采购500架开始,接下来的方案有两种:采购重四、研发并采购中四。
方案一:采购1000架重四,生产采购费用1200亿美元
方案二:研发并采购1000架中四,总费用150+0.9*1000=1050亿美元

接下来还要考虑到使用费用,根据TSQ提供的数据,按第一套方案计算两种飞机使用+处置费用:
重四:2.4亿美元/架
中四:1.8亿美元/架

1000架重四比1000架中四要多消耗600亿美元。加上研发、采购150亿美元的差距,共750亿美元。
若750亿美元用来再采购中四,此时不计研发费用,只计生产采购和使用费用,每架中四生产0.9亿美元,使用1.8亿美元,计2.7亿美元,共可采购、使用277架中四飞机。

根据以上分析,按全寿命费用计算,再研发中四且大量购买,和不研发中四直接再采购重四,大概比例是:
方案一:重四1500架
方案二:重四500架、中四1277架,共计1777架
区别:1000架重四和1277架中四哪家强?

注意:以上两种方案中,如果使用中四则需要新设不同的生产线、重新编写训练大纲、多增加一套保障系统、两种飞行员恐怕也不能通用,这些我们都假设计入了生产、使用费用。

如果1500架四代机太多了,换成1200架会怎么样呢?注意这里的假设是二三代机全部淘汰,1200架恐怕不能再少了。假设研发费用、生产和使用单价都不变。
方案一:重四1200架
方案二:重四400架,中四1011架,共1411架
区别:800架重四和1011架中四哪家强?

两种飞机的作战水平,我不敢妄议,还请大家指正:哪种方案更好?
卖出去最好,能赚钱,卖得多又能降低成本,以供我军装备的费用。
F22数量不足200。
关键看你的中4的作战半径。还有载弹量什么的。
如果像美帝那样,中4腿比重4还长,载弹量还大,那就不错。反正制空靠重4
这个计算意义不大:

首先,那个75%只怕就靠不住,有的东西量和价格的曲线有明显的多个拐点,达不到拐点前,成本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航发、航电之类的产量很难拉出批量和小批量的价格差,毕竟几百套是小批量,一千多套也算不上大批量。

其次,中四也是要研发费用的,只是部分子系统费用会比较低,然而这部分占比并不大,完全省略不现实,至少气动那块是省不了一分钱的。

最后,当规模小到一定程度后,其实省不了几个钱,那个比例是建立在某个批量的模型基础上的,不能直接套用计算,比如F22,其研制费用与整个生产费用相当甚至还更多一些。

ZQSMA 发表于 2015-9-23 17:32
这个计算意义不大:

首先,那个75%只怕就靠不住,有的东西量和价格的曲线有明显的多个拐点,达不到拐点 ...


中四研发费用已经计入,关键是生产费用(不含研发)中,中四计为重四的75%确实值得商榷,这点只是假设,我没办法做一个完整的测算。
如果中四生产价格更低则数量可以更多,否则数量就更少。
但个人认为,为了确保中四的性能,不可能太低,航电火控的钱,省不了,发动机的研发生产也不会省钱。

你提到的F22研发和生产费用的例子,可以考虑作为TSQ提供的材料中第二套数据比例的例子,研发15~20%,生产20~30%,F22大概就是各占20%的水平了。
如果采用这种比例对中四更加不利,主帖还是采用了对中四最有利的比例。

ZQSMA 发表于 2015-9-23 17:32
这个计算意义不大:

首先,那个75%只怕就靠不住,有的东西量和价格的曲线有明显的多个拐点,达不到拐点 ...


中四研发费用已经计入,关键是生产费用(不含研发)中,中四计为重四的75%确实值得商榷,这点只是假设,我没办法做一个完整的测算。
如果中四生产价格更低则数量可以更多,否则数量就更少。
但个人认为,为了确保中四的性能,不可能太低,航电火控的钱,省不了,发动机的研发生产也不会省钱。

你提到的F22研发和生产费用的例子,可以考虑作为TSQ提供的材料中第二套数据比例的例子,研发15~20%,生产20~30%,F22大概就是各占20%的水平了。
如果采用这种比例对中四更加不利,主帖还是采用了对中四最有利的比例。

韩非非子 发表于 2015-9-23 17:39
中四研发费用已经计入,关键是生产费用(不含研发)中,中四计为重四的75%确实值得商榷,这点只是假设 ...


个人觉得不大可能,毕竟四代中电子部分的比重几乎是一半,这部分维持原价的话,光靠结构和动力部分节省,降低一半的话,这飞机的性能要衰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到。

比较现实的考虑是中四部分设备降低规格和性能,部分性能不低于重,部分不如,这样中4的费用才能下的来,也才有存在的价值。
韩非非子 发表于 2015-9-23 17:39
中四研发费用已经计入,关键是生产费用(不含研发)中,中四计为重四的75%确实值得商榷,这点只是假设 ...


个人觉得不大可能,毕竟四代中电子部分的比重几乎是一半,这部分维持原价的话,光靠结构和动力部分节省,降低一半的话,这飞机的性能要衰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到。

比较现实的考虑是中四部分设备降低规格和性能,部分性能不低于重,部分不如,这样中4的费用才能下的来,也才有存在的价值。
用TSQ的数据,他当然是怎么能论证自己观点用什么数据了
重四一个超巡就把中四秒了
战斗力不具备可比性
用奔四烧水 发表于 2015-9-23 17:50
用TSQ的数据,他当然是怎么能论证自己观点用什么数据了
可惜,他用的数据是用来论证他的另一个帖子的,放到这里来分析,似乎就不那么乐观了。
要是采用他第二套“军机全寿命费用比例”的数据,结果只会更惨。

另外要说明的是:
研发费用中,人工费用占比其实是很低的。
做个计算吧,假设研发人员50人,研发时间15年(包括试飞时间),人均工资30万/年,总费用是2.25亿RMB。
就算工人的工资消耗也有这么多,也不过4.5亿RMB。
这点儿钱,占不到研发总费用的1%,所以国内人工再怎么低,也不会降低多少研发费用的。
作为最尖端的产品研发,研发费用主要还是在材料、生产、实验、试飞等各方面,这些都是高大上的消耗类费用,比国外低很多是不可能的。
主帖里研发费用已经设置得很低了,如果设置得正常一些,中四就更惨了。
其实吧,你最好把中四与重三改进行一下比较~~~~~~

在未来,中四与重三在航电火控武器上基本上是不会有多少差别的(重三为了保证性能必将换装与四代机相近性能的雷达,武器等等)

因此,中四与重三相差的也就是机体的问题了。中四的优势是隐身目标小,飞控先进机动灵活。重三的优势在于载重量大,航程远,火力强。

那么,问题来了,中四的作用在哪里?
尤其是侧卫系列本就以大航程为主要标志,中四的所谓1200公里作战半径也就不够看了。
然而,航程短的飞机也不是没有用,但是兔子空军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这么一来就引申出了下面几点:
一、外贸,一些非欧美盟友的国家需要应对周边不断入役的F35,一款性能有针对性的中四就是一个好选择。
二、国土防空,歼10的替代品,以数量优势来撑起国土防空的任务。
三、海航,尺寸较小的中四能够让空间有限的航母携带更多的数量,毕竟1200对于F/A18的作战半径也有一定的优势。

我个人非常希望FC31有一个好结果,也在不断的寻找各类有利消息。然而,现实的选择是什么,我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很多观点也有待商榷,欢迎大家讨论。

烈焰之翼 发表于 2015-9-23 18:04
其实吧,你最好把中四与重三改进行一下比较~~~~~~

在未来,中四与重三在航电火控武器上基本上是不会有多 ...


重三不需要那么高大上,因为其定位与中四是不大一样的,其火控航电会相对简化,因为可以依据任务要求挂吊舱来临时实现一些功能,这样整体成本差距就出来了。

而正是因为这点,中四属于那种不管是不是有任务需求都必然带齐所有设备的,那么反过来,就会对动力和内空等提出更高需求。

对比F15E和F35就会有明显的感觉。
烈焰之翼 发表于 2015-9-23 18:04
其实吧,你最好把中四与重三改进行一下比较~~~~~~

在未来,中四与重三在航电火控武器上基本上是不会有多 ...


重三不需要那么高大上,因为其定位与中四是不大一样的,其火控航电会相对简化,因为可以依据任务要求挂吊舱来临时实现一些功能,这样整体成本差距就出来了。

而正是因为这点,中四属于那种不管是不是有任务需求都必然带齐所有设备的,那么反过来,就会对动力和内空等提出更高需求。

对比F15E和F35就会有明显的感觉。


这里数据不准确。f22在2002年的离岸价1.67亿美刀,这13年美元贬值约30%,即按现在价格约2.2亿,其中约1/3是研发费用,而f35不同国家约1亿,约1/5是研发费用,生产成本15:8,使用费比例68:33,即基本都是2:1。

那么问题来了,是1000架重4好,还是600架重4和800架中4好?

这里数据不准确。f22在2002年的离岸价1.67亿美刀,这13年美元贬值约30%,即按现在价格约2.2亿,其中约1/3是研发费用,而f35不同国家约1亿,约1/5是研发费用,生产成本15:8,使用费比例68:33,即基本都是2:1。

那么问题来了,是1000架重4好,还是600架重4和800架中4好?
这里数据不准确。f22在2002年的离岸价1.67亿美刀,这13年美元贬值约30%,即按现在价格约2.2亿,其中约1/3是 ...
J20和FC1,大家都是四大发动机的情况下,战斗力比应该也是2:1
烈焰之翼 发表于 2015-9-23 18:04
其实吧,你最好把中四与重三改进行一下比较~~~~~~

在未来,中四与重三在航电火控武器上基本上是不会有多 ...
第三点不太同意,大型航母甲板停机数占舰载机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如果你稍微留心一下,会发现重型机和中型机甲板停机数量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两者折叠后翼展相近,区别只是长度,而甲板停机时舰载机尾巴是伸到甲板外的,舰载机数量只跟翼展有关,因此如果把美帝的超虫、肥电C换成苏33,甲板停机甚至更多一些。
而中型机真正有优势的只有机库内停机数量,但上面说了,机库停机数量连一半都不到,其中舰载战斗机数量又不足2/3,这样一来差距就很小了。。。
比如大型航母载机68架,其中44架战斗机(中型),4架干扰机(中型),4架预警机,2架运输机,2架搜救直升机,8架反潜直升机,4架飞翼无人侦查机,机库停机往多了算34架,战斗机+干扰机只有24架(中型),换成重型机也能载18架左右,那么将战斗机、干扰机换成重型机,全舰载机数量仍有62架,只是战斗机从44架减到了38架而已,而38架重型舰载机和44架中型舰载机哪个作战能力强,相信是显而易见的问题。
给你一个韩五记的帖子,看看F22重复飞离价格和F35重复飞离价格差多少。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58366&page=1&authorid=353882

根据韩五记的说法,F22的重复飞离价格大约1.45亿,F35A大约1亿左右,今后大约0.8亿,按照这个比例,那么是在F35A价格是F22的0.55-0.69倍。
F22数量不足200。
中国北边只会卖萌南边只会贩毒东西只有海的话也只需要200
给你一个韩五记的帖子,看看F22重复飞离价格和F35重复飞离价格差多少。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 ...
1.45是170~180架左右时的飞离价,如果继续造下去,f35降价比例为多少,f22一样

倒时候还是1.45么?
很多时候,繁琐的计算,复杂的逻辑推理,都是表面现象,其实潜意识里还是高大上心理作怪,就像坦克,有99不要96,有96不要新轻坦。没有双发重型不幸福,有了双发重型,如果是清一色的双发重型更幸福。

TSQ 发表于 2015-9-23 22:28
给你一个韩五记的帖子,看看F22重复飞离价格和F35重复飞离价格差多少。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 ...


用F22和F35来比较,可能不妥。两种相差了近20年的机型,航电火控什么的还会一样吗?当初价格采购的东西,现在还是那个价吗?
当然,如果你认为中四必须比重四晚那么20年采购,我也同意你这个观点。
中四水平不如重四,这是公认的了,倒是三代机中,J10和J11的水平差不多,各有优劣,他们也是同时代的机型,建议你可以拿歼10B和歼11D及其价格来进行比较。

本帖原用词不妥,对TSQ有攻击的嫌疑,特删除相关内容并向他道歉。
虽然,我仍然不喜欢他的某些风格。
TSQ 发表于 2015-9-23 22:28
给你一个韩五记的帖子,看看F22重复飞离价格和F35重复飞离价格差多少。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 ...


用F22和F35来比较,可能不妥。两种相差了近20年的机型,航电火控什么的还会一样吗?当初价格采购的东西,现在还是那个价吗?
当然,如果你认为中四必须比重四晚那么20年采购,我也同意你这个观点。
中四水平不如重四,这是公认的了,倒是三代机中,J10和J11的水平差不多,各有优劣,他们也是同时代的机型,建议你可以拿歼10B和歼11D及其价格来进行比较。

本帖原用词不妥,对TSQ有攻击的嫌疑,特删除相关内容并向他道歉。
虽然,我仍然不喜欢他的某些风格。
1.45是170~180架左右时的飞离价,如果继续造下去,f35降价比例为多少,f22一样

倒时候还是1.45么?
仔细看了韩五记的帖子,韩五记给的F22继续生产后的评论飞离价格是1.3亿,F35A是0.8亿,按照这个数值算,F35A是F22的61.5%。
你可以去看高五记帖子里提供的图表和数据。
很多时候,繁琐的计算,复杂的逻辑推理,都是表面现象,其实潜意识里还是高大上心理作怪,就像坦克,有99不 ...
是个军迷,都愿意自己的祖国强大,但中国有钱并不是钱多得没地方花,钱还是要用在刀刃上的。
人要做自己擅长的事,而不是争风吃醋。
如果一个人连领导交的任务都没有解决好,七拖八拖,却又在工作时间利用阿公的资源去搞私人小事业,呵呵,说轻了是态度问题,说重了是不务正业。
立长还是立贤,这是个问题。
我用你给的资料分析的,如果你觉得不合理,那么用你自己的资料给个说法呗,难不成你提供个资料,佐证了你 ...
你脑子里面想什么呢?

我到这个帖子里来,看到你分析我挺高兴,但你这个回复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怎么就把网站违规词放在嘴上了?!

你所说的中四是重四价格的百分多少基本是拍脑袋给出一个75%,我提供一个链接,里面有实际数据可以去参考,你脑子在想什么呢,把好好的一个讨论问题的帖子转到人身攻击?!
你脑子里面想什么呢?

我到这个帖子里来,看到你分析我挺高兴,但你这个回复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怎么 ...
你说得对,75%是拍脑袋,我也知道不妥,仅仅根据过去论坛上大家的讨论大概举了个便于计算的数值。
我也希望有一个合适的数据,但你的例子也不妥当。
两个相距20年的机型,采购数量又有极大差距,国内外采购的价格又显然有很大不同,无法使人信服,以你的逻辑水平,我相信你也明白这其中的猫腻,那么你举这个例子又是为了什么?
我也说了,你要是以此为例,那么就相当于讨论20年后的中四采购,如果要讨论这个,可以另起一帖。
若要找例子,相同水平航电火控的三代机,可以作为参考对象,且都是国内采购,不会有太大的不同采购对象导致的利润影响。
我没有数据,你如果有数据,欢迎举例。
很抱歉我用不合适的言语攻击你了,我道歉。
但是,我个人仍然不会改变对你的一些看法。
好帖 顶一个
你说得对,75%是拍脑袋,我也知道不妥,仅仅根据过去论坛上大家的讨论大概举了个便于计算的数值。
我也 ...
首先,我建议你去认真读韩五记的帖子,里面有F22继续生产超过200架时的价格。
其次,F35的航电是要比F22更先进一代,F22的航电还要向F35去靠拢,尤其是网络中心战方面,F35的航电不会是F22的缩减版的价格。
再次,F35的价格计算的币值和F22的币值年份不同,美元载贬值,这是一个很大不同点。
最后,F22停产是2012年,到现在可没有几年,20年是1995年,F22真正量产型还没有首飞呢。

我来这个帖子一开始高兴是因为有人真正读帖子并认真思考,至于所得结论为何我并没有特别去关心,也没有去想打谁的脸。看到你说的75%这个数据,我就去找韩五记的帖子,因为那里有收集的数据可以供参考,没有任何想法去打谁的脸。你的回答的确很让我感到意外。

说实话,军迷分析得出啥数据都有偏差,算算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行了。
我用你给的资料分析的,如果你觉得不合理,那么用你自己的资料给个说法呗,难不成你提供个资料,佐证了你 ...
航程一项就决定了j11和j10在作战能力上的巨大差别

TSQ 发表于 2015-9-23 23:18
仔细看了韩五记的帖子,韩五记给的F22继续生产后的评论飞离价格是1.3亿,F35A是0.8亿,按照这个数值算,F ...


别闹,寒武纪说的1.3亿是在2009年

如果09年之后继续生产呢?

而F35在2014年价格是1.2亿,未来降低到0.8亿?那是未来什么时候呢?同样这个时候的未来,22又会是多少呢?
TSQ 发表于 2015-9-23 23:18
仔细看了韩五记的帖子,韩五记给的F22继续生产后的评论飞离价格是1.3亿,F35A是0.8亿,按照这个数值算,F ...


别闹,寒武纪说的1.3亿是在2009年

如果09年之后继续生产呢?

而F35在2014年价格是1.2亿,未来降低到0.8亿?那是未来什么时候呢?同样这个时候的未来,22又会是多少呢?

bianyuan.2015 发表于 2015-9-23 23:44
航程一项就决定了j11和j10在作战能力上的巨大差别


照你这逻辑,F15的航程可比F22强得多了,这又怎么说?B2的航程可更远哦。
作战能力不是某一个单项能力所决定的,F35狗斗能力在四代机中相对较弱,仅与三代机相当,但总体能力依然吊打三代机。
歼10和歼11都有不止一种型号,对应的型号比较才有意义,作为中国空军同时采购的两种空优三代机,在空军体系的支持下,它们的表现公认的是半斤八两,如果你找找前几年的一些帖子,不同型号战斗机之间的比武,甚至还是歼10稍稍胜出。
重四和中四的问题在于,中四不是互有优劣,而是各方面都落后,全方位被重四吊打,这才有了中四是否需要研发的讨论。
要真是歼10和歼11的关系,军迷们真是求之不得。
bianyuan.2015 发表于 2015-9-23 23:44
航程一项就决定了j11和j10在作战能力上的巨大差别


照你这逻辑,F15的航程可比F22强得多了,这又怎么说?B2的航程可更远哦。
作战能力不是某一个单项能力所决定的,F35狗斗能力在四代机中相对较弱,仅与三代机相当,但总体能力依然吊打三代机。
歼10和歼11都有不止一种型号,对应的型号比较才有意义,作为中国空军同时采购的两种空优三代机,在空军体系的支持下,它们的表现公认的是半斤八两,如果你找找前几年的一些帖子,不同型号战斗机之间的比武,甚至还是歼10稍稍胜出。
重四和中四的问题在于,中四不是互有优劣,而是各方面都落后,全方位被重四吊打,这才有了中四是否需要研发的讨论。
要真是歼10和歼11的关系,军迷们真是求之不得。
没人关心油耗吗?将来300美元一桶,重四提前退役。
TSQ 发表于 2015-9-23 23:41
首先,我建议你去认真读韩五记的帖子,里面有F22继续生产超过200架时的价格。
其次,F35的航电是要比F22 ...
认真想想是我过于执着了,原帖修改,再次道歉。
你说的内容,我明天看完了再加入分析。
我仍然认为歼10和歼11更具可比性,F22和F35,正式服役时间差别太大了。
又开始热闹了,天天有人跳大神
别闹,寒武纪说的1.3亿是在2009年

如果09年之后继续生产呢?

呵呵,你总是喜欢一上来就指责人,讨论事情就认真讨论,别这样好不。

再给你一个链接,里面对F22和F35价格的讨论,在看帖时,注意F35是三个型号的总称,实际比较得单独抽出F35A的数据来算。
http://lt.cjdby.net/thread-1669188-1-1.html

对于F22的价格或者其它方面,你如果有数据也可以提供。或者你认为是多少也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分析。
呵呵,你总是喜欢一上来就指责人,讨论事情就认真讨论,别这样好不。

再给你一个链接,里面对F22和F35 ...

什么叫我喜欢一上来就指责人?我本来说的就是f22继续生产下去也会像f35一样降价,结果你拿个寒武纪给2009年的数据说只会到1.3,这不是逗么?
到2009年187架就没了也叫继续生产下去?

数据寒武纪不是给了吗,既然你知道f35的降价曲线,那把f35在187架后的降价模式往寒武纪的数据上套不就得了
什么叫我喜欢一上来就指责人?我本来说的就是f22继续生产下去也会像f35一样降价,结果你拿个寒武纪给20 ...
”别闹”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指责人,对于认真讨论来说这个说法就是指责人。

2011年12月13日最后一架F22下线。
认真想想是我过于执着了,原帖修改,再次道歉。
你说的内容,我明天看完了再加入分析。
我仍然认为歼10 ...
到论坛来,我认为一方面是说自己观点,另一方面是学习了解一些东西。就我个人来说,没有那么强的军迷对立闹成类似”敌我矛盾”的事,有人真正静下心来讨论问题,不管其最后结论和观点如何,我都很高兴。我比较反感的是不认真讨论而是一上来就扣帽子和攻击人的行为。这个帖子前面的说的算过去了,我很赞赏你的做法。

这里我纠正一个前面的错误,最后一架F22下线是2011年12月13日,不是2012年,估计是2012年真正交付给部队吧。

TSQ 发表于 2015-9-24 08:00
”别闹”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指责人,对于认真讨论来说这个说法就是指责人。

2011年12月13日最后一架F22 ...


问题是你弄错了呀,寒武纪图标只给到了2009年,就算按最后一架在2011年出产。。。2011年那架不是显然也比2009年出产的便宜么

另外,我主要是告诉你,f35会随生产批次降价,f22也会,寒武纪也说了这点
如果要估算和比较双方最后能到什么价格,f35按几千架的产量算有今后,f22就到187就不动了没今后,那是不公平的
如果把22和35价格作为中国重和中的参考,显然就不能这么厚此薄彼
TSQ 发表于 2015-9-24 08:00
”别闹”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指责人,对于认真讨论来说这个说法就是指责人。

2011年12月13日最后一架F22 ...


问题是你弄错了呀,寒武纪图标只给到了2009年,就算按最后一架在2011年出产。。。2011年那架不是显然也比2009年出产的便宜么

另外,我主要是告诉你,f35会随生产批次降价,f22也会,寒武纪也说了这点
如果要估算和比较双方最后能到什么价格,f35按几千架的产量算有今后,f22就到187就不动了没今后,那是不公平的
如果把22和35价格作为中国重和中的参考,显然就不能这么厚此薄彼
问题是你弄错了呀,寒武纪图标只给到了2009年,就算按最后一架在2011年出产。。。2011年那架不是显然也 ...
韩五记给出的F35价格曲线图是先下降后上升,上升的原因是因为通货膨胀。
F22生产年份更早,美元更值钱,两种机型比价格,要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
话说你们都不根据国内的编制数量来考虑么?也不需要对比重四和中四的性能?也不需要考虑中国目前面对的威胁以及地理环境?也不考虑未来空军的作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