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上海兵工厂为什么停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51:22
在《文史资料选辑》中看一篇有关民国时上海兵工厂的回忆录,说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兵工厂就被停办了,也没有选新地址建厂。工厂的设备,除了很少的拨给金陵兵工厂,大部分便于移动的设备运到了杭州附近的仓库保管,不便余移动的设备就在上海由上海兵工厂留守处保管。之后一直到抗战爆发,整整5年这批设备就这样闲置着。至于兵工厂的技术工人,除了少数调到兵工署和其他兵工厂,大部分人在发了三个月工资后就遣散了。直到抗战爆发,国民政府才匆忙地把这批机器运往四川准备重新利用,但是还是有一些设备或因匆忙或因不便移动而被日军缴获,并被日军利用生产武器,屠杀中国人民。
这上海兵工厂是从清末江南制造总局中分出来的,机器设备都是购自英国和德国。虽然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些设备都已老化,和生产能力退步(上海兵工厂的炮厂建厂时能够生产大口径要塞炮,后来也能造沪造75山炮,但在被下令停办时只能修炮,不能造炮了。)但作者说,老设备如果认真保养并只需投资几十万元翻新,仍然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作者说自己在英国考察兵工厂时,就看到过阿姆斯特朗公司用保养得很好的与上海兵工厂同期的旧设备生产新式火炮。
作者文中没说上海兵工厂被下令停办的原因。不知当时是处于什么样的考虑才作出停办的决定?特别是在决定停办不久前,当时中国基础设施最大,设备较新,有大批技术工人,从建厂起投资2亿元的沈阳兵工厂完好地被日本夺走了的情况下。在《文史资料选辑》中看一篇有关民国时上海兵工厂的回忆录,说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兵工厂就被停办了,也没有选新地址建厂。工厂的设备,除了很少的拨给金陵兵工厂,大部分便于移动的设备运到了杭州附近的仓库保管,不便余移动的设备就在上海由上海兵工厂留守处保管。之后一直到抗战爆发,整整5年这批设备就这样闲置着。至于兵工厂的技术工人,除了少数调到兵工署和其他兵工厂,大部分人在发了三个月工资后就遣散了。直到抗战爆发,国民政府才匆忙地把这批机器运往四川准备重新利用,但是还是有一些设备或因匆忙或因不便移动而被日军缴获,并被日军利用生产武器,屠杀中国人民。
这上海兵工厂是从清末江南制造总局中分出来的,机器设备都是购自英国和德国。虽然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些设备都已老化,和生产能力退步(上海兵工厂的炮厂建厂时能够生产大口径要塞炮,后来也能造沪造75山炮,但在被下令停办时只能修炮,不能造炮了。)但作者说,老设备如果认真保养并只需投资几十万元翻新,仍然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作者说自己在英国考察兵工厂时,就看到过阿姆斯特朗公司用保养得很好的与上海兵工厂同期的旧设备生产新式火炮。
作者文中没说上海兵工厂被下令停办的原因。不知当时是处于什么样的考虑才作出停办的决定?特别是在决定停办不久前,当时中国基础设施最大,设备较新,有大批技术工人,从建厂起投资2亿元的沈阳兵工厂完好地被日本夺走了的情况下。
军工很烧钱的 据记载上海兵工厂关闭前曾向上海商会借款推测可能是没钱进口原料了
今晚有看的!抗战中的“武器装备业”:军工记忆之抗战硝烟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 ... &fromuid=849207
(出处: 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

可供参考。
大买办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当年的军工先驱:沈鸿

沈鸿,1906年5月19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1913年七岁时在本镇“米业小学”读书四年,这是他一生中接受的全部正规教育,但他酷爱读书,幼时好学历史和人文科学,稍长致力于技术科学,几十年勤奋不息,成为学有专长,知识渊博的专家。

沈鸿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机械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他梦寐以求的是中国自己拥有独立强大的机械工业。
他的很大一部分愿望实现了。但是他对中国每年花一二百亿美元进口机器设备的局而又忧心忡忡。
他承认总体上中国机电产品的品种、质量还赶不上工业发达国家,但这样大规模的进口也不排除某些负具体领导工作同志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和很大的盲目性。

买办思维  造不如买  从清末一贯承之 炮党由盛

就是没有做坚决抗日长期斗争的准备 光看到国造的性价比还赶不上进口 结果到用的时候难以自力更生



买办,即使是爱国的买办,也会认为,这些机器太旧了,不能胜过西方产品,不如买进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