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装甲兵没考虑过用那门威力强大的120滑发展一种主(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03:47
89-120配上自动装弹机,当然是塞不进59的炮塔啦。
但是为啥非要用59那个小炮塔呢?
80式的六对小直径负重轮地盘出来了,那么加上1对负重轮,车身延长1米,再配上一个类似M1的带大尾舱的炮塔,重量限制在55-60吨,也算和89一样的应急之作吧?
比89强的地方是首上和炮塔正面都能装备厚实的复合装甲,至少在2000米距离上能抗住自身主炮攻击吧?
当年我国复合装甲水平我不清楚,反正给装上最好的装甲就是了。
侧面和菊花保持和59一样就行,多了也没啥意义。
发动机,我国当年应该能提供700-800马力的柴油机,正好和西方蜜月期,还可以引进挑战者的1200马力柴油机。
这样出来的坦克,除了装甲可能比乔巴姆差点,其它都不输给挑1。
89-120配上自动装弹机,当然是塞不进59的炮塔啦。
但是为啥非要用59那个小炮塔呢?
80式的六对小直径负重轮地盘出来了,那么加上1对负重轮,车身延长1米,再配上一个类似M1的带大尾舱的炮塔,重量限制在55-60吨,也算和89一样的应急之作吧?
比89强的地方是首上和炮塔正面都能装备厚实的复合装甲,至少在2000米距离上能抗住自身主炮攻击吧?
当年我国复合装甲水平我不清楚,反正给装上最好的装甲就是了。
侧面和菊花保持和59一样就行,多了也没啥意义。
发动机,我国当年应该能提供700-800马力的柴油机,正好和西方蜜月期,还可以引进挑战者的1200马力柴油机。
这样出来的坦克,除了装甲可能比乔巴姆差点,其它都不输给挑1。


别说还真能塞进59炮塔
----------------
没看清楚,120炮总的来说还是太大,跟rh120比不了

别说还真能塞进59炮塔
----------------
没看清楚,120炮总的来说还是太大,跟rh120比不了
这得给我国80年代悲催的基础设施多大的考验~~铁路,桥梁,公路,隧道涵洞……
PTZ89那硕大的薄皮炮塔已经说明了一切
当年我们只能给这辆五六十吨的坦克配上800马力的发动机


120高膛压坦克炮骄人的威力并不是没有代价的,16L的大药室设计从一开始就为火炮的装车适应性埋下了隐患当时火炮设计组内曾有另一种声音坚持要将120炮的药室容积减小到12.5L以下,从而迎合前二代主战坦克不断变更的炮塔和车体设计。这种观点有它的道理,120坦克炮的药室容积参数选取本来就已经接近火炮内弹道设计规范的极限,为了迁就二代坦克有限的车体而被迫缩短的身管长度进一步恶化了火炮内弹道设计的不平衡性。这些问题如果在定型前不能加以很好的解决,必将对火炮使用和身管寿命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从1982年以后的情况来看,120高膛压坦克炮恐怕很难等到定型投产的那一天了。适时,限于国内综合技术实力的不足,国产前二代主战坦克的研制方案经过数次修改已经出现陷入无限期搁置僵局的苗头。始自1980年2月,先后分两批由西方国家引进105mm线膛坦克炮(及弹药)和光电投射式火控系统等相关先进技术改造升级69式中型坦克作为二代坦克暂时替代的“三七”工程亦全面展开。120mm高膛压坦克炮如果不能坚持既定方案努力前进的话,必将导致现有众多技术成果的报废和全系统的大返工,对同期发展的120高膛压反坦克炮也会产生致命影响。事实上,从120高膛压坦克炮炮选定大药室设计的那一刻起,设计人员就已经把新炮火力目标实现的重要性摆在了坦克装车适应性位置的前面,在后来的具体研制过程中基本放弃了对坦克总体性能的考虑。7、80年代我们面对北方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对火炮反坦克能力重大突破需求的迫切性甚至高过了对新一代主战坦克的需求程度(坦克毕竟是一种用于进攻的武器)。120高膛压坦克炮的设计参数虽然不尽合理,却是当时国内外客观条件制约下我们能作出的唯一正确选择。
       无论如何,事情接下来的发展,是120高膛压坦克炮设计者们无法左右的。前二代主战坦克在研制出1224和1226两种样车方案,几经降低设计难度以后,最终还是在80年代初期黯然下马。120高膛压坦克炮顿时成了嫁不出去的媳妇,前景变得越发暗淡。经过6年的辛苦努力,为了给国家同时也给设计者自己一个交代,447厂于1984年9月至10月对已经基本成熟的火炮和脱壳穿甲弹系统举行了工厂联合鉴定。鉴定一共发射穿甲弹176发,按照战技指标对火炮内弹道、千米立靶密集度和穿甲威力指标进行了严格的考核评定。鉴定结果显示,120高弹压坦克炮项目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战技指标,高膛压坦克炮这块身管火炮技术领域难啃的硬骨头终于被中国铸炮人成功咬动了!
      120mm滑膛坦克炮的设计和研制从1978年提出到1984年结束,一共经历了6年时间,项目最终没有设计定型。经过新老两代120mm坦克炮的技术尝试以后,120mm火炮从此彻底失去了作为坦克炮口径序列装备中国军队的机会。尽管如此,120高膛压坦克炮主要分系统——火炮和脱壳穿甲弹性能经鉴定已经达到了80年代初期国际先进水平,对潜在对手装备的125mm滑膛坦克炮形成了明显的技术性能优势。特别是通过该项目带动了国内高强度炮钢、身管液压自紧技术、大威力钨合金长杆脱壳穿甲弹、火炮高能发射药等一系列相关技术的蓬勃发展。心里明显有了底气的中国人一方面充满自信、游刃有余地同西方谈判105线膛坦克炮技术(120坦克炮穿甲威力明显优于105线膛坦克炮)的引进,另一方面开始了高膛压滑膛炮新口径上的探索。120高膛压坦克炮项目下马的同一年,国产125mm高膛压滑膛炮的技术论证悄然开始。通过对从友好国家渠道获得的苏制125mm滑膛炮进行测绘和反设计,中国掌握了这种口径坦克炮的设计要点,国产高能发射药的火药力指标也终于在80年代后期成功突破110×104J/kg大关,中国铸炮人再也不需要走通过扩大药室多装火药提高火炮威力的老路了。有了120高膛压坦克炮的技术铺垫,具备9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的125mm高膛压滑膛坦克炮终于顺利发展定型,跟随国产新型主战坦克一起昂首步入人民军队的装备序列。

还是老帖更有营养

120高膛压坦克炮骄人的威力并不是没有代价的,16L的大药室设计从一开始就为火炮的装车适应性埋下了隐患当时火炮设计组内曾有另一种声音坚持要将120炮的药室容积减小到12.5L以下,从而迎合前二代主战坦克不断变更的炮塔和车体设计。这种观点有它的道理,120坦克炮的药室容积参数选取本来就已经接近火炮内弹道设计规范的极限,为了迁就二代坦克有限的车体而被迫缩短的身管长度进一步恶化了火炮内弹道设计的不平衡性。这些问题如果在定型前不能加以很好的解决,必将对火炮使用和身管寿命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从1982年以后的情况来看,120高膛压坦克炮恐怕很难等到定型投产的那一天了。适时,限于国内综合技术实力的不足,国产前二代主战坦克的研制方案经过数次修改已经出现陷入无限期搁置僵局的苗头。始自1980年2月,先后分两批由西方国家引进105mm线膛坦克炮(及弹药)和光电投射式火控系统等相关先进技术改造升级69式中型坦克作为二代坦克暂时替代的“三七”工程亦全面展开。120mm高膛压坦克炮如果不能坚持既定方案努力前进的话,必将导致现有众多技术成果的报废和全系统的大返工,对同期发展的120高膛压反坦克炮也会产生致命影响。事实上,从120高膛压坦克炮炮选定大药室设计的那一刻起,设计人员就已经把新炮火力目标实现的重要性摆在了坦克装车适应性位置的前面,在后来的具体研制过程中基本放弃了对坦克总体性能的考虑。7、80年代我们面对北方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对火炮反坦克能力重大突破需求的迫切性甚至高过了对新一代主战坦克的需求程度(坦克毕竟是一种用于进攻的武器)。120高膛压坦克炮的设计参数虽然不尽合理,却是当时国内外客观条件制约下我们能作出的唯一正确选择。
       无论如何,事情接下来的发展,是120高膛压坦克炮设计者们无法左右的。前二代主战坦克在研制出1224和1226两种样车方案,几经降低设计难度以后,最终还是在80年代初期黯然下马。120高膛压坦克炮顿时成了嫁不出去的媳妇,前景变得越发暗淡。经过6年的辛苦努力,为了给国家同时也给设计者自己一个交代,447厂于1984年9月至10月对已经基本成熟的火炮和脱壳穿甲弹系统举行了工厂联合鉴定。鉴定一共发射穿甲弹176发,按照战技指标对火炮内弹道、千米立靶密集度和穿甲威力指标进行了严格的考核评定。鉴定结果显示,120高弹压坦克炮项目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战技指标,高膛压坦克炮这块身管火炮技术领域难啃的硬骨头终于被中国铸炮人成功咬动了!
      120mm滑膛坦克炮的设计和研制从1978年提出到1984年结束,一共经历了6年时间,项目最终没有设计定型。经过新老两代120mm坦克炮的技术尝试以后,120mm火炮从此彻底失去了作为坦克炮口径序列装备中国军队的机会。尽管如此,120高膛压坦克炮主要分系统——火炮和脱壳穿甲弹性能经鉴定已经达到了80年代初期国际先进水平,对潜在对手装备的125mm滑膛坦克炮形成了明显的技术性能优势。特别是通过该项目带动了国内高强度炮钢、身管液压自紧技术、大威力钨合金长杆脱壳穿甲弹、火炮高能发射药等一系列相关技术的蓬勃发展。心里明显有了底气的中国人一方面充满自信、游刃有余地同西方谈判105线膛坦克炮技术(120坦克炮穿甲威力明显优于105线膛坦克炮)的引进,另一方面开始了高膛压滑膛炮新口径上的探索。120高膛压坦克炮项目下马的同一年,国产125mm高膛压滑膛炮的技术论证悄然开始。通过对从友好国家渠道获得的苏制125mm滑膛炮进行测绘和反设计,中国掌握了这种口径坦克炮的设计要点,国产高能发射药的火药力指标也终于在80年代后期成功突破110×104J/kg大关,中国铸炮人再也不需要走通过扩大药室多装火药提高火炮威力的老路了。有了120高膛压坦克炮的技术铺垫,具备9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的125mm高膛压滑膛坦克炮终于顺利发展定型,跟随国产新型主战坦克一起昂首步入人民军队的装备序列。

还是老帖更有营养
2015-8-13 09:29 上传



当年我们只能给这辆五六十吨的坦克配上800马力的发动机
可以啦,机动和酋长差不多,只要炮塔转的快,打防御战比89强多辣。
那个120滑膛炮最要命的不是火炮,是炮弹,当时开发的时候,火炮设计师对于弹药开发的要求是兼顾火炮的特点,还要求提前规划,结果炮弹开发人员根本没当一回事,结果不匹配,发挥不了效果,弹药费劲改进,最后只是勉强达到了要求,而且因为火炮设计的时候弹药开发的不配套,火炮自身的技术特性已经卡在这里,可以说弹药大规模提升性能不太可能。
上马99坦克,选用125滑膛炮,核心是祝榆生考虑到了火炮的缺陷,尤其是那个发射药的问题,所以选用125口径,主要是用大口径,多装发射药,来弥补发射药工艺技术落后的缺陷。
喜之狼 发表于 2015-8-13 09:30
120高膛压坦克炮骄人的威力并不是没有代价的,16L的大药室设计从一开始就为火炮的装车适应性埋下了隐患。当 ...
您猜他会不会看这楼
发动机,发动机……

看看PTZ-89那个轮廓尺寸,装甲搞成主战坦克的水平全车重量一准看齐老鼠。


当时三北压力太大,必须优先考虑火力性能,火力性能压倒一切的结果就是那个断送了120前程的巨大药室。

59装的是瑞士的120紧凑炮,本来想外贸,但无果。

然后中国其实就是用RH120的工艺来造125,当然就是RH125威力比RH120更大了

当时三北压力太大,必须优先考虑火力性能,火力性能压倒一切的结果就是那个断送了120前程的巨大药室。

59装的是瑞士的120紧凑炮,本来想外贸,但无果。

然后中国其实就是用RH120的工艺来造125,当然就是RH125威力比RH120更大了
喜之狼 发表于 2015-8-13 09:30
120高膛压坦克炮骄人的威力并不是没有代价的,16L的大药室设计从一开始就为火炮的装车适应性埋下了隐患。当 ...
这文章我看过,我就是说没有围绕这门炮来设计一种重型坦克。
cqx7711cqx7711 发表于 2015-8-13 14:17
当时三北压力太大,必须优先考虑火力性能,火力性能压倒一切的结果就是那个断送了120前程的巨大药室。

5 ...
我就是说围绕这么炮设计一种重型坦克,或者说重甲TD,有炮塔那种。

毕竟薄皮在对射中太吃亏,
巨鼠 发表于 2015-8-13 14:03
发动机,发动机……

看看PTZ-89那个轮廓尺寸,装甲搞成主战坦克的水平全车重量一准看齐老鼠。
没有那么跨装,老鼠太重是因为设计师吃多了,四面装甲基本一样厚,还装了两门炮。
我们只要正面厚就行,发动机700-800马力就行,机动性达到护士或者酋长早期型就行。
打防御战专用,。
F-111BA 发表于 2015-8-13 15:20
没有那么跨装,老鼠太重是因为设计师吃多了,四面装甲基本一样厚,还装了两门炮。
我们只要正面厚就行, ...
作战对手是什么?基于什么作战环境?装备需求是什么?考虑过没有?没考虑在这儿扯个什么淡
因为89的那门120滑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坦克炮,纯粹是为了穿深放弃了其他的因素,放在炮兵手里不冤枉
喜之狼 发表于 2015-8-13 15:40
作战对手是什么?基于什么作战环境?装备需求是什么?考虑过没有?没考虑在这儿扯个什么淡
所有这些和89有什么区别?
薄皮大陷。
惟有淫者留其名 发表于 2015-8-13 19:58
薄皮大陷。
我这是厚皮。。。
F-111BA 发表于 2015-8-13 20:52
我这是厚皮。。。
你想要多重?炮大必然导致炮塔大,炮塔大正面防护面积大,那么相同的防护需求下,重量也会成倍加大,为加强机动性,你的发动机也要加大,以89为例,要想达到96水平起码向60吨以上奔去,700马力你想乌龟爬?
关键是当年决定了三代坦克参考T72,用自动装弹机,没了装车对象,坦克炮自然也就整不下去了
至于反坦克炮,59的装甲和89的装甲面对T72的125炮没什么区别
gxnnjy 发表于 2015-8-13 21:02
你想要多重?炮大必然导致炮塔大,炮塔大正面防护面积大,那么相同的防护需求下,重量也会成倍加大,为加 ...
59式36吨才520马力,700马力60吨也能接受,达到护士坦克的水平就可以了。以后可以换更大的发动机。
挑战者才62吨,89炮塔正面也不比挑战者大吧?
长日 发表于 2015-8-13 21:16
关键是当年决定了三代坦克参考T72,用自动装弹机,没了装车对象,坦克炮自然也就整不下去了
至于反坦克炮 ...
其实我的意思就是,没想过整一个厚皮TD吗?
据说这个炮连M60都装不进去。
F-111BA 发表于 2015-8-13 21:24
59式36吨才520马力,700马力60吨也能接受,达到护士坦克的水平就可以了。以后可以换更大的发动机。
挑战 ...
89炮塔正面比挑战者大,这时肯定的
F-111BA 发表于 2015-8-13 21:28
其实我的意思就是,没想过整一个厚皮TD吗?
如果扛不住T72的125炮,加厚的意义不大,加到那个厚度的话太重,机动性太差
当然,如果是战时应急,这都不是问题,防守嘛,慢点没关系,只是到这货快定型时,和毛子关系已经缓和,没需求了
发动机,发动机……

看看PTZ-89那个轮廓尺寸,装甲搞成主战坦克的水平全车重量一准看齐老鼠。
89 炮塔的轮廓尺寸比起西方坦克来不算大吧。。。
喜之狼 发表于 2015-8-13 09:30
120高膛压坦克炮骄人的威力并不是没有代价的,16L的大药室设计从一开始就为火炮的装车适应性埋下了隐患。当 ...
对这几段文字y有点不明白
   120滑膛炮下马是因为大药室和短身管无法适应坦克车体设计而下面,照我的理解,依当时国内的技术水平,在发射药工艺上不去的情况下只能靠加大装药量来提高威力。一开始就朝大药室的方向去没有考虑炮塔和车体,等后来发现问题迫不得已缩短身管又带来其他问题,结果被迫下马。
    但对后面就不明白了,既然掌握了120滑膛炮的设计,为什么还要和西方谈判105线膛炮技术引进和仿制苏制125滑膛炮?难道是前面的八股文都是为了粉饰?是可以设计出120滑膛炮,但工艺不成熟量产有问题,不得不和西方谈判引进105线膛炮和仿制125滑膛炮
F-111BA 发表于 2015-8-13 13:46
可以啦,机动和酋长差不多,只要炮塔转的快,打防御战比89强多辣。
当年的主战坦克可是要求和毛子对冲的,可不是用来打防御战的
fake3 发表于 2015-8-13 22:36
89 炮塔的轮廓尺寸比起西方坦克来不算大吧。。。
89这个薄皮的炮塔就已经和西方那些重甲坦克差不多大了,如果装甲也一样厚的话应该大一倍都不止了。
那门120本来就是准备用作坦克炮来着,结果坦克项目下马了,就用120整出个td
tu26160 发表于 2015-8-13 13:51
那个120滑膛炮最要命的不是火炮,是炮弹,当时开发的时候,火炮设计师对于弹药开发的要求是兼顾火炮的特点 ...
125的药室容量没89-120大
F-111BA 发表于 2015-8-13 21:24
59式36吨才520马力,700马力60吨也能接受,达到护士坦克的水平就可以了。以后可以换更大的发动机。
挑战 ...
89那炮塔正面投影还真不比挑2小
F-111BA 发表于 2015-8-13 21:28
其实我的意思就是,没想过整一个厚皮TD吗?
TD为什么要厚皮?

全世界只有2战MD脑子发抽拿中坦当TD造
zmic777 发表于 2015-8-14 10:55
对这几段文字y有点不明白
   120滑膛炮下马是因为大药室和短身管无法适应坦克车体设计而下面,照我的理 ...
两条腿走路而已- -
alucrad 发表于 2015-8-14 19:22
TD为什么要厚皮?

全世界只有2战MD脑子发抽拿中坦当TD造
因为你打了以后跑不了啊。厚皮还能安下心来对射。
参考护士坦克作为防御支撑点的威力。
还有中坦当TD造那是德国吧?黑豹是二战最好的坦克歼击车。
荆深特快 发表于 2015-8-14 18:20
当年的主战坦克可是要求和毛子对冲的,可不是用来打防御战的
和毛子对冲。。。数量不够啊!
还不如挖好掩体打防御交换比高一些。
alucrad 发表于 2015-8-14 19:21
89那炮塔正面投影还真不比挑2小
要是当年能造出天朝版挑战者多好,哪怕机动再次一些也能接受。
毕竟HT打防御战交换比很不错。
zmic777 发表于 2015-8-14 10:55
对这几段文字y有点不明白
   120滑膛炮下马是因为大药室和短身管无法适应坦克车体设计而下面,照我的理 ...
菜鸟一枚。
我的理解是,89-120是在国内发射药能量密度不足,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为提高穿甲深度做出的不得已选择,这种选择是在北方压力之下做出来的。个人认为这种选择牺牲了整炮的体积、重量,甚至是炮管的寿命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药室大,发射药筒就回大,半自动装弹机体积也会大,还会需要更大空间供成员活动。
这一系列的结果,使得原本为新式坦克设计的89-120坦克炮完全无法安装到坦克上。89自行反坦克炮未尝没有‘再利用’的想法,尽量充分利用坦克炮,不使数年的研发工作毫无结果。
另一方面,因为对89-120坦克炮,和瑞士的低膛压版120坦克炮的研究,我国军方应该也认清了,59这一一代坦克上马120或以上口径坦克炮,是无法在穿甲深度去的太大改进的,因为如果要使120坦克炮发挥威力,就必须较大的后坐行程,较重的发射药筒,这些很难塞进59坦克炮塔里。
而由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之后长期的相对和平环境导致解放军数目庞大的59坦克,在短时间全部更换是一件不可能事情。为了保证战斗力,需要对59进行改进,而相对难度较小的,就是加强火力加强火控,保证能击穿敌人。105线膛炮L7引入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了105线膛,配合滑动弹带的稳定尾翼脱壳穿甲弹,59最起码有了打穿大部分二代坦克正面,大部分三代坦克侧面的能力。
而125滑的仿制,就是为了当时还在设想中的新式坦克了。在89-120的研发过程中取得的新技术会全部应用于新式火炮,从而保证我国第三代坦克在火力上不弱于敌。尽管我国已经成功自主研发89-120炮,体重和体积超标。但为了保证火力上的长久优势,仿制并改进潜力更大的苏125炮,显然比花钱引进汉斯的RH120性价比更高,未来提高潜力更大。故而在研发89-120之后,我国放弃了对120口径的深入研究,转而将120上的技术移植到125上,成果应该就是99、96上两门毒菜的125大吊...
纯属个人意见,小白,拍砖轻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