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小朝庭为什么不流亡台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20:24:39
当时的地理观念有没有台湾岛?对这个岛有多少认识?是不是郑成功之前,中央政府从来没有在台湾设府郡?没有有效控制和管理当时的地理观念有没有台湾岛?对这个岛有多少认识?是不是郑成功之前,中央政府从来没有在台湾设府郡?没有有效控制和管理
当时呆湾一个化外之地,航海技术也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南宋小朝廷也是失误频频没有战略的朝廷,最关键的,中国历史上就没有海战夺取全国的先例
当时呆湾一个化外之地,航海技术也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南宋小朝廷也是失误频频没有战略的朝廷,最关键的,中 ...
航海技术不是借口,海上丝绸之路通阿拉伯了,台湾不在话下
南宋时期的台湾和民国时期的台湾根本不是一个概念,说句难听点的,花生米能流亡台湾还是托了日本人的福。蝗国细心经营台湾五十年,把当地的基础设施、工农业都建立健全了,不然台湾就是个大一圈的海南,炮党那么多人跑到小岛上面去不得全饿死啊。
农业时代的人上岛,也不会饿死吧
台湾开发都什么时候的事了,没路走也不可能去荒岛呐。
台湾开发都什么时候的事了,没路走也不可能去荒岛呐。
是根本不知道有台湾吧
是根本不知道有台湾吧
三国时孙吴就和台湾有交往,隋朝时已经发现琉球群岛
南宋时期的台湾和民国时期的台湾根本不是一个概念,说句难听点的,花生米能流亡台湾还是托了日本人的福。蝗 ...
花生米饿不到,有橡皮腿给美元,有土地还可以搞大生产运动,种点大烟啥的
没有基础设施去当野人
他们没经过贝爷的野外生存训练,疾病饥饿野兽,分分钟要命
南宋君臣未必知道有台湾
跑到香港来了~其实流亡香港和流亡台湾没分别。。。
当时岛上只有原始森林和部落民
然并卵   蒙元曾经远征印泥


福建有个叫蒲寿庚的msl,把南宋赵氏家族15000人杀的没留下活口,作为投奔蒙古人的大礼,
自此之后,宋人从哪上台湾岛?还剩谁上台湾岛?

福建有个叫蒲寿庚的msl,把南宋赵氏家族15000人杀的没留下活口,作为投奔蒙古人的大礼,
自此之后,宋人从哪上台湾岛?还剩谁上台湾岛?
问这个问题的人,显然不知道宋末泉州msl干的一次骇人的宗族灭绝

===========================================================================
尽杀南外宗室

蒲寿庚降元后,尽杀南外宗室和,此事应是事实,但资料上对其时间和细节的记载却有些不同。
一说在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张世杰自潮州从海上回军攻泉州城时。
明·何乔远《闽书》记:“明年(指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张世杰自海上回军攻城,寿庚遣其党孙胜夫诣杭求唆都援兵,自与尤永贤、王与、金泳协谋拒守,尽杀淮军、宗子之在城者。攻凡九十日不下,世杰解去。”
明·阳思谦《泉州府志》记:“及张世杰回军攻城,宗室又欲应之。寿庚置酒延宗室欲与议城守事,酒中尽杀之。”
郑思肖《心史》:“(景炎)二年丁丑(1277年),泉州素多宗子,闻张少保至,宗子纠集万余人出迎王师。叛臣蒲受畊闭城三日,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
一说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端宗赵昰至泉时。
清·乾隆《泉州府志·拾遗》记:“宋主昰舟至泉,寿庚来谒,请驻跸,张世杰不可。或劝世杰留寿庚,则凡海舶不令自随,世杰不从,纵之归。继而舟不足,共掠其赀,寿庚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
《闽书》云:蒲寿庚“尽杀准军、宗子之在城者。”清·乾隆《泉州府志·拾遗》云:“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但蒲寿庚究竟杀了多少人,历史资料说法不一。
宋宗室太祖派十二世孙赵由在元末完成的《璿源图谱》中说:“……南外宗室三千余人,悉为其(蒲寿庚)害。”
郑思肖《心史》说:“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
《永春云台赵氏族谱》记杀五千余人 。
赵氏《南外天源族谱》记杀三千人 。
《宋史》说二千三百余人。
《泉州府志·纪兵》说:“尽害宗室千余人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备极惨毒。”
日本·桑原氏《蒲寿庚考》引明·阳思谦《泉州府志》说:“尽杀宗室千余人……此当仅为男子能执武器者。”
要知道,如果说蒲寿庚大杀淮兵还可以理解为是因为船货被大宋淮兵掠走而发怒报复的话,那么杀戮赵宋的宗室,那就显然有问题了。而且,蒲寿庚对赵宋宗室的杀戮,是无差别的大屠杀,只要是在他控制区内的赵宋宗室人员,就全部杀光。这批人(户/男丁)的总数,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也在两三千人之上。
注:1.蒲寿庚屠杀赵宋宗室的数字,根据不同的历史记载,在两三千人到数万人之间不等,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因为有些
记载中包括了被杀的士大夫的数字,另外更主要的是两三千人的数字可能是只包括了宗氏的男丁。而不包括妇女和儿童。
2.所谓淮兵,是指从两淮战场上一路退下来死不降元的一批屡战的疲惫无防备的宋军,这批宋军以淮人为主,数量在一万上下,战兵精锐2500人,虽然当时整个南宋行在号称掌兵十七万,但无论是从战斗力还是从忠诚度来说,真正的核心军事力量,就是这批淮兵,也正因为如此,蒲寿庚要降元,第一个要消灭的,就是辖区内的淮兵(淮兵们没想到自己人对自己人下手)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次改朝换代,不是没有过对宗室的屠杀,但那要么是皇族内部的内讧,要么是北方野蛮异族南下后由敌对国进行的,而
由一个本国地方官员决策并执行的宗室大屠杀,仅此一次。
所以说,张世杰并没有看走眼,蒲寿庚的确是在谒见前就已下了投降元朝的决心,从他敢于屠杀几千赵宋宗室的行为来看,这个穆斯林虽然在中国长大,但他对中国的本土皇权其实没有哪怕一点点的敬畏,对大宋没有一点认同感,没有一点人性,他邀请宋端宗入城,更有可能是为了以端宗作为降元的投名状。
蒲寿庚真面目暴露后,张世杰以兵围城,蒲寿庚引元将索多南下,宋军解围南退,蒲寿庚则以其整个东亚地区最大的各族船队配合元军一路南下,直至崖山决战……
据王寒枫《关于蒲寿庚几个问题的探讨》考证,估计蒲寿庚大概屠杀了六、七千人。其中:南外宗室三千余人(明·阳思谦《泉州府志》说,绍定间[1228—1233年]南外宗室有三千三百余人),淮兵二千五百人,士大夫不知数。
Q6 发表于 2015-8-16 17:43
问这个问题的人,显然不知道宋末泉州msl干的一次骇人的宗族灭绝

===================================== ...
所幸天理昭然,蒲氏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终遭血洗,打入贱籍,也算恶有恶报了。


主要是海流问题,其实帆船时代从中国沿海到琉球到吕宋都比到台湾容易,台湾海峡水流湍急黑潮汹涌。号称黑水沟。清代台湾民谚“六死三留一回头”,意即十人当中,有六人死于“黑水沟”,三人留台,一人因受不了台湾的荒蛮而重返大陆。

主要是海流问题,其实帆船时代从中国沿海到琉球到吕宋都比到台湾容易,台湾海峡水流湍急黑潮汹涌。号称黑水沟。清代台湾民谚“六死三留一回头”,意即十人当中,有六人死于“黑水沟”,三人留台,一人因受不了台湾的荒蛮而重返大陆。
2015-8-16 19:43 上传

琉西泰尼亚 发表于 2015-8-16 19:36
主要是海流问题,其实帆船时代从中国沿海到琉球到吕宋都比到台湾容易,台湾海峡水流湍急黑潮汹涌。 ...
南宋的泉州产的应该是可以远洋到阿拉伯、远征日本的大海船了,
台湾海峡的那点风浪,对朝廷或大贾的船队而言,不是个事。
去澳洲更好。
Q6 发表于 2015-8-16 19:58
南宋的泉州产的应该是可以远洋到阿拉伯、远征日本的大海船了,
台湾海峡的那点风浪,对朝廷或大贾的船队 ...
是的,以南宋泉州的航海技术,到是肯定能到,但是因为水文复杂,一则台湾之行的风险相对要大,二来台湾基础较差(这与长期以来难以横渡形成的蛮荒和开发不足有关),虽然在台澎地区有宋钱出土,说明台湾可能有大陆移民,且与大陆互通,但是难改化外之地的格局,南宋统治者对于在台湾立足的信心不够。
另外,不得不承认:南宋上层缺乏冒险开拓的勇气,乡土情结较重。
泉州屠杀,不要把黑锅全让蒲寿庚来背。

这事是泉州地方军政官员合谋搞的,仅凭蒲寿庚一个商人,是没有这么大军事力量的,居然能歼灭几千人的江淮军。

其中,福建左翼军的作用很大。节制左翼军权力的知泉州田真子,及左翼军统领夏璟,是叛乱的关键角色。蒲寿庚不过是担任泉州市舶司,级别最高而已。

“第二年(即至元十四年,1279)七月,张世杰率淮军及诸洞畬军,回师包围泉州,蒲寿庚、田真子也是在林纯子、颜伯录、孙胜夫、尤永贤、王与、金泳等泉州地方精英的协助下,坚守九十日,并派人至杭州向元帅唆都求援兵。(190) 加上蒲寿庚阴赂畬军,畬军未全力攻城,使唆都得以率元兵解泉州之围。(191) 这一事实说明蒲寿庚与泉州地方势力,当宋元势力交替之际,在政局反覆不定的情况下,政治态度并不犹豫。”



荒岛跑去干啥来自: iPhone客户端
张俊 发表于 2015-8-18 17:54
荒岛跑去干啥
嗯,这回头像不错,比斗篷强
楼主正确。再起之日终有时。加油
安倍是条狗 发表于 2015-8-12 14:01
当时呆湾一个化外之地,航海技术也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南宋小朝廷也是失误频频没有战略的朝廷,最关键的,中 ...
水战有,鄱阳湖之战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当时的呆湾就是个瘴气十足的荒岛,比海南还不如,而且就算真的过去了对忽必烈也不是什么大事,大不了他第二次就不打日本了,直接把舰队用来打台湾,那群南宋降将会很卖力的
燕南赵北 发表于 2015-8-13 19:11
南宋君臣未必知道有台湾
三国时代孙吴就派人到过台湾,当时叫夷洲,只不过太过荒凉没有去开发,南宋时应该也是知道有台湾这个地方的
楼主,可惜当时没有漂洋过海流亡美洲,不然世界历史要改写了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如果真的美州建国,那现在我就会纠结效忠哪个中国
三国时代孙吴就派人到过台湾,当时叫夷洲,只不过太过荒凉没有去开发,南宋时应该也是知道有台湾这个地方的
庙堂上的君臣未必知道!要是知道凭崖山的舰队不要说台湾就是东南亚也是可以的,最差走陆路进入越南是完全可以的。
燕南赵北 发表于 2015-10-23 11:05
庙堂上的君臣未必知道!要是知道凭崖山的舰队不要说台湾就是东南亚也是可以的,最差走陆路进入越南是完全 ...
越南人口多,以宋军的战斗力还是跑到台湾好一点点。

没有海外殖民地,这事儿基本等死


错误,编辑掉了

错误,编辑掉了
燕南赵北 发表于 2015-10-23 11:05
庙堂上的君臣未必知道!要是知道凭崖山的舰队不要说台湾就是东南亚也是可以的,最差走陆路进入越南是完全 ...
实际上崖山舰队最后是有人准备去占城的,只不过没去成
燕南赵北 发表于 2015-10-23 11:05
庙堂上的君臣未必知道!要是知道凭崖山的舰队不要说台湾就是东南亚也是可以的,最差走陆路进入越南是完全 ...
蒙古人最后都没把越猴完全啃下来,就凭南宋那群人去越南成功的机会跟中500万差不多
德国鱼雷 发表于 2015-10-23 11:24
越南人口多,以宋军的战斗力还是跑到台湾好一点点。

没有海外殖民地,这事儿基本等死
以南宋朝廷那时的情况,真去了越南最后的下场估计不会比去缅甸的南明朝廷好
蒙古人最后都没把越猴完全啃下来,就凭南宋那群人去越南成功的机会跟中500万差不多
完全不同的概念,蒙古的野蛮人去是杀戮掠夺,南宋的遗民如果低调点,再加上相似的文化,历史和渊源,活动一个落脚点完全可能
燕南赵北 发表于 2015-10-23 18:59
完全不同的概念,蒙古的野蛮人去是杀戮掠夺,南宋的遗民如果低调点,再加上相似的文化,历史和渊源,活动 ...
当时越南已经独立300年有余,和中国朝廷的关系一般般,不见得会接纳南宋流亡朝廷,即使接纳也会要求南宋解除全部武装,到时朝廷过去了也是被越猴完全捏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