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质疑中国机器人产业:连方向都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22:48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在制定过程中。国家发改委在8月3日正式面向社会发布意见收集通知。受益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机器人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产业之一。然而就在这时候,行业内冒出了不和谐的声音,称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连方向都是错的。

持这一观点的是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创始人兼执行主席、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

8月5日下午,界面新闻记者在位于北京的亚洲制造业协会办公室采访了罗军。

罗军认为,未来30年中国都将继续保持全球机器人最大市场。目前国外工业机器人市场已趋于饱和。韩国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数量为440台,日本为332台,德国为273台,全球平均数约为50多台,而中国却不足30台。

2014年,中国共消费5.6万台工业机器人,其中4万台进口,国产仅为1.6台。罗军预测,2015年中国的消费量将超过8万台,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5万台以上,远远超过目前全球市场总量。

但尽管如此,在罗军看来,中国在全球机器人行业上毫无影响力。中国在机器人行业的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而眼下在机器人产业上所付出的努力,“连方向都是错的”。

最近,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正在火热推行“机器人换人”,通过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补贴的方式,促进传统产业大量使用机器人。例如深圳市计划在2014年-2020年,每年对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安排5亿元补助。

“这样做的好处是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推广了机器人技术的使用,但弊端也非常明显。”罗军说,由于中国机器人企业缺乏竞争力,在大量推广使用中反而被国外产品占去“蛋糕”的大头,进一步挤压中国机器人企业的生存空间。

目前,尽管中国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占全球的40%,但是,中国500家机器人企业“小而散”,仅占国内市场的不到30%。其中超过50%份额被“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占有。

在30%的份额里面,中国企业在中高端的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上基本都得依赖进口。

此外,罗军发现,多地推行的“机器换人”计划与扶持本土机器人政策出现脱节现象,机器换完了,当地的机器人产业却并没有发展壮大起来。

为了发展机器人产业,中国多个沿海城市大举招商引资,吸引了包括“四大家族”在内的多家国外机器人生产商来华投资建厂。ABB更是把全球机器人事业总部,以及两大生产基地之一放在了上海。

这一方式也被罗军认为是“方向性的错误”。他说:“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仅仅适用于中西部地区,而沿海发达地区寸土寸金,应该用更大的精力去创新。”

在罗军看来,单纯通过引进国外厂商来发展本土机器人产业将适得其反,严重挤压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事实上,工信部在去年1月就已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加上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提出“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国机器人产业迅速成为热门,产业园遍地开花。

在一片叫好声中也不乏有担忧者,担心“大跃进式”的发展导致产能过剩,泡沫化严重。罗军也属于其中一员,他认为当前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园建设“已经处于失控状态”,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行业规划。

更关键的是,罗军认为,中国没有看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只是盲目跟着国外跑。

“中国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下一轮产业发展的布局上,也就是智能机器人。”罗军说,机器人只是智能制造的一部分,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将是与智能制造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需要不断深化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融合发展。

也正因如此,罗军将其于2012年3月15日创立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改名为“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这是一家非营利性民间组织。

罗军认为,人类将在10年后基本进入智能制造时代。为此,他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即“机器人产业2.0时代”,以区别于机器人解放人力的“1.0时代”。他还将在明年春节前出本书,详细阐述这一概念。

他认为,智能制造的主要特征是平台化、集成化、系统化、模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智能机器人将真正具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与人交流、与人互动的能力,能够应对许多非固定性模式挑战。

“目前全世界现有的机器人,在智能方面,顶多也就相当于两三岁的小孩。”罗军说。

尽管目前中国机器人企业在关键零部件上存在技术短板而大多依赖进口,但这些在罗军看来并不是关键问题。

他认为,机器人产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等到中国在关键零部件上赶上了国外水平,或许由于制造技术的变革,这些零部件已经变成了“白菜价”,而美日等国又抢占了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先机,中国只能再次追赶。

因此,罗军认为,中国应该更多地做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的工作,在智能机器人的方向上针对未来即将出现的需求提早布局,而不是再走“世界工厂”的老路子。

在这方面,美国可以成为中国效仿的对象。1962年,美国诞生了全球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但在1960年代后期,日本大量采购美国机器人,并在此基本上通过模仿、吸收、创新,到1970年代后期,日本机器人反而超过美国,夺得全球机器人的头把交椅。

然而,最近十年,美国找到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开始在作战机器人、太空机器人、类人机器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抢占先机,奠定了全球作战机器人和太空机器人80%的市场。在类人机器人方面,以谷歌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已经遥遥领先。

罗军还认为,未来十年,美国将重新夺回头把交椅。“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在制定过程中。国家发改委在8月3日正式面向社会发布意见收集通知。受益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机器人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产业之一。然而就在这时候,行业内冒出了不和谐的声音,称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连方向都是错的。

持这一观点的是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创始人兼执行主席、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

8月5日下午,界面新闻记者在位于北京的亚洲制造业协会办公室采访了罗军。

罗军认为,未来30年中国都将继续保持全球机器人最大市场。目前国外工业机器人市场已趋于饱和。韩国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数量为440台,日本为332台,德国为273台,全球平均数约为50多台,而中国却不足30台。

2014年,中国共消费5.6万台工业机器人,其中4万台进口,国产仅为1.6台。罗军预测,2015年中国的消费量将超过8万台,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5万台以上,远远超过目前全球市场总量。

但尽管如此,在罗军看来,中国在全球机器人行业上毫无影响力。中国在机器人行业的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而眼下在机器人产业上所付出的努力,“连方向都是错的”。

最近,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正在火热推行“机器人换人”,通过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补贴的方式,促进传统产业大量使用机器人。例如深圳市计划在2014年-2020年,每年对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安排5亿元补助。

“这样做的好处是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推广了机器人技术的使用,但弊端也非常明显。”罗军说,由于中国机器人企业缺乏竞争力,在大量推广使用中反而被国外产品占去“蛋糕”的大头,进一步挤压中国机器人企业的生存空间。

目前,尽管中国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占全球的40%,但是,中国500家机器人企业“小而散”,仅占国内市场的不到30%。其中超过50%份额被“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占有。

在30%的份额里面,中国企业在中高端的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上基本都得依赖进口。

此外,罗军发现,多地推行的“机器换人”计划与扶持本土机器人政策出现脱节现象,机器换完了,当地的机器人产业却并没有发展壮大起来。

为了发展机器人产业,中国多个沿海城市大举招商引资,吸引了包括“四大家族”在内的多家国外机器人生产商来华投资建厂。ABB更是把全球机器人事业总部,以及两大生产基地之一放在了上海。

这一方式也被罗军认为是“方向性的错误”。他说:“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仅仅适用于中西部地区,而沿海发达地区寸土寸金,应该用更大的精力去创新。”

在罗军看来,单纯通过引进国外厂商来发展本土机器人产业将适得其反,严重挤压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事实上,工信部在去年1月就已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加上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提出“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国机器人产业迅速成为热门,产业园遍地开花。

在一片叫好声中也不乏有担忧者,担心“大跃进式”的发展导致产能过剩,泡沫化严重。罗军也属于其中一员,他认为当前国内的机器人产业园建设“已经处于失控状态”,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行业规划。

更关键的是,罗军认为,中国没有看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只是盲目跟着国外跑。

“中国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下一轮产业发展的布局上,也就是智能机器人。”罗军说,机器人只是智能制造的一部分,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将是与智能制造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需要不断深化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融合发展。

也正因如此,罗军将其于2012年3月15日创立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改名为“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这是一家非营利性民间组织。

罗军认为,人类将在10年后基本进入智能制造时代。为此,他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即“机器人产业2.0时代”,以区别于机器人解放人力的“1.0时代”。他还将在明年春节前出本书,详细阐述这一概念。

他认为,智能制造的主要特征是平台化、集成化、系统化、模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智能机器人将真正具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与人交流、与人互动的能力,能够应对许多非固定性模式挑战。

“目前全世界现有的机器人,在智能方面,顶多也就相当于两三岁的小孩。”罗军说。

尽管目前中国机器人企业在关键零部件上存在技术短板而大多依赖进口,但这些在罗军看来并不是关键问题。

他认为,机器人产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等到中国在关键零部件上赶上了国外水平,或许由于制造技术的变革,这些零部件已经变成了“白菜价”,而美日等国又抢占了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先机,中国只能再次追赶。

因此,罗军认为,中国应该更多地做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的工作,在智能机器人的方向上针对未来即将出现的需求提早布局,而不是再走“世界工厂”的老路子。

在这方面,美国可以成为中国效仿的对象。1962年,美国诞生了全球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但在1960年代后期,日本大量采购美国机器人,并在此基本上通过模仿、吸收、创新,到1970年代后期,日本机器人反而超过美国,夺得全球机器人的头把交椅。

然而,最近十年,美国找到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开始在作战机器人、太空机器人、类人机器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抢占先机,奠定了全球作战机器人和太空机器人80%的市场。在类人机器人方面,以谷歌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已经遥遥领先。

罗军还认为,未来十年,美国将重新夺回头把交椅。
别装13!亚洲协会又怎么了?
别看我公司一共就5个人,俺们在美国也有个门脸呢!
我叔叔的堂弟的媳妇的舅舅,负责美国分部的运营!
我特么还是公司的全球副总裁呢!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345568.html

感觉有点扯蛋
玩了十几年工业机器人,我可以负责说丫在扯淡
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仅仅适用于中西部地区,而沿海发达地区寸土寸金,应该用更大的精力去创新.
让引进外资见鬼去吧,通篇只有这一句是发光的钻石。
方向我认为没有错,但是要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步子太大了怕扯着蛋
罗军的意思是,目前这种大力引进机器人和外资的做法,全是便宜了外国人,机器人有了,但是本土的机器人没了
这话的意思是不要搞j20了 你都还没开始f22都服役十几年了·等你做出f22这等水平的时候·人家下两代的都出来了。
中国从来都是在竞争的夹缝中斗争再成长的。世纪初时家电日本品牌占了多少,难道就要再闭上门,扶持国内品牌?终归是要在市场竞争中去提高自己竞争力。并且以中国人口基数和教育发展带来庞大人才队伍,我对这些有信心
“在罗军看来,单纯通过引进国外厂商来发展本土机器人产业将适得其反,严重挤压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说得不是挺有道理的
深刻认同 看看大中型Plc系统,还是国外品牌的天下!中国应该鼓励更多得本土企业发展,包括政策核资金
看看各国政府对自家人民的洗脑和思维控制,对人类尚且不能做到启发民智,谈什么人工智能,机器人充其量是在一些领域代替人进行单调繁重危险的工作而已
哭穷要钱呗,以为几句大话就能忽悠国家
我觉得说的有道理,只要中国一哄而上的产业必然都搞不好,没一个是真正下功夫搞的,国产汽车产业已经失败了,如果国产机器人产业搞不好,中国的未来没有希望
总觉得自动化是把双刃剑。 最近参观了村子附近的一间现代化养鸡场,总共养了16000只鸡和9000只鸭子,收蛋包装全部自动化,只有一个管理员,难怪本村的失业率高居不下呢。
2014年,中国共消费5.6万台工业机器人,其中4万台进口,国产仅为1.6台。
没办法  国企力足心不足  民企心足力不足   外企有技术有资本直接来抢市场就可以了 政府还给外企支持。。。
现在大城市搞创客街区和高新技术孵化器之类的玩意 也不知道效果  出的新闻就做几个无人机 几个安卓APP   。。。。
不要搞得像汽车行业一样就行
iamrabbit 发表于 2015-8-6 22:55
深刻认同 看看大中型Plc系统,还是国外品牌的天下!中国应该鼓励更多得本土企业发展,包括政策核资金
政策资金只会包装出垃圾。
哭穷要钱呗,以为几句大话就能忽悠国家
国家现在不好忽悠了,起码中央是这样。
罗某某:不应招商引资搞改革开放,应等本土企业赶上md再去加入wto。不应搞j20,而要直接研制第六代战机。你们都错的离谱,我才是对的,而且我马上要出本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不快来买?
这人真是完美演绎了“眼高手低,纸上谈兵”……
我觉得说的不错。。。

国家加大机器人换人力度。。。

但是重心应该在中国本土企业。。。

加大对中国本土企业的机器人补贴力度,而不是本土与国外企业一样的补贴力度。。。

同时,要建立机器人最低保护价格,为机器人留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企业有钱了,才能投入到研发之中。。。

而不是陷入了遍地开花,依靠低廉价格战,结果劣币淘汰良币,大家谁也不对先进技术加以投入,而是依靠假冒伪劣产品实施价格大战,这样机器人产业本身是无法提高的。。。

机器人工业实际上,是智能制造的一部分,智能制造这一块很大,包括信息化的办公、信息化的仓储物流、智能设计、快捷生产等一系列组成部分。。。单单做机器人格局有些小了。。。

现在国内机器人市场这一块非常大,如何有效地利用巨大的需求市场,同时把中国本身的机器人工业发展起来,而不是付出了市场,结果中国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只能做一些外围的东西。。。要像高铁,而不能像汽车工业那样。。。
这事把做手机的经验移植到做机器人吧?
智能机器人根本就不存在,文章的目的是误导大众,骗国家进泥坑,维护外国公司的既得利益。
虽然不懂,但是这语言逻辑听起来也不比我专业多少
hizz 发表于 2015-8-6 23:34
智能机器人根本就不存在,文章的目的是误导大众,骗国家进泥坑,维护外国公司的既得利益。
就是这样

国产机器人现在别跟风瞎吹,做好核心的部件就是关键
三硝基甲苯 发表于 2015-8-6 23:01
总觉得自动化是把双刃剑。 最近参观了村子附近的一间现代化养鸡场,总共养了16000只鸡和9000只鸭子,收蛋包 ...
蒸汽机出来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生产效率提高了,人就解放出来去做服务业和其他更高的产业了
楼里好多人不看文章就开喷了,真是醉了。一副早已看穿的样子
为了所谓的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去拉其它产业升级换代的迫切需求的后脚。动机真是那么高尚吗?
这种带头人不去带领大家出去挖别人墙角,天天对内横,管理个啥
韩国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数量为440台,日本为332台,德国为273台,全球平均数约为50多台,而中国却不足30台。
————
如果达到目前日德的普及程度,不知道有多少流水线工人失业。
中国从来都是在竞争的夹缝中斗争再成长的。世纪初时家电日本品牌占了多少,难道就要再闭上门,扶持国内品牌 ...
说说乘用车呗,可以吗?
平流层2.2 发表于 2015-8-7 00:41
韩国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数量为440台,日本为332台,德国为273台,全球平均数约为50多台,而中国却不足3 ...
他們失業不應該是國家的錯
他們本來就應該去幹其他行業,而不是停留在流水線組裝的層次
这个什么协会?哪注册的?


看了文章,我觉的有道理。
机器人产业发展,一方面在机器人本身产业化,智能化上要大力推动,关键部件国产化,扶持几个大型机器人公司,关键器件公司,另一个当然是机器人应用,两者同时进行了互相推动。而机器人的应用推动起始阶段,个人认为应侧重于机器人产业本身,即国产机器人产业做强做大为先,不然又成另一个轿车产业,为别人做嫁衣,等到别国占领后,再想追就难上加难,而且又面临机器人产业为国外创造就业机会,而机器人的使用又使劳动人使用减小,这部分人要转到机器人行业上,将更加被动。
其实现在国人很多行业不重视关键部件的开发,行业本身的做大做强,经济要转型升级,行业背后的真正基础必须打牢,不然后患无穷。

看了文章,我觉的有道理。
机器人产业发展,一方面在机器人本身产业化,智能化上要大力推动,关键部件国产化,扶持几个大型机器人公司,关键器件公司,另一个当然是机器人应用,两者同时进行了互相推动。而机器人的应用推动起始阶段,个人认为应侧重于机器人产业本身,即国产机器人产业做强做大为先,不然又成另一个轿车产业,为别人做嫁衣,等到别国占领后,再想追就难上加难,而且又面临机器人产业为国外创造就业机会,而机器人的使用又使劳动人使用减小,这部分人要转到机器人行业上,将更加被动。
其实现在国人很多行业不重视关键部件的开发,行业本身的做大做强,经济要转型升级,行业背后的真正基础必须打牢,不然后患无穷。
中国现在还没有培养出张屠户,所以大家必须吃带毛猪,是这意思吧?
话是说得不错,可问题是国产机器人有多少厂家敢用……出了问题厂商搞不定分分钟来个撇炮不捞,用户可苦逼死
大忽悠蛋子,搞个神马GP联盟协会,忽悠钱的招数
扯个手绘的虎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