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不存在?比夏代更早的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1:07:44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2004年正式启动,第一阶段首先关注的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文明进程。陶寺遗址自1978年开始发掘,1983年对若干座大型墓地进行清理,显示出十分明显的社会分化的证据。在研究文明起源过程中这个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1999年以来,在陶寺遗址发现了大型的城址,其规模达到了近300万平方米。而且这个遗址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和夏商时期都邑的关系等都值得探索,尤其是其时间和空间上同尧舜的活动范围十分吻合。为了探索陶寺文化的社会发展程度;是否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文明的发展阶段;和周围同时期区域性文化的关系;同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可能是夏王朝时期的早期文明之间的联系等问题,我们决定将陶寺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三大重点遗址(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良渚遗址)之一来开展考古工作。探源工程是一个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对中国早期文明进行研究的项目,将陶寺遗址纳入其中,不仅仅局限于对陶寺社会状态,还包括经济形态,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研究,以及和其他文化的联系等,被纳入全方位的考虑。对我们全面的了解陶寺遗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陶寺遗址是目前在黄河中游地区能够确认的最早的进入到初级文明阶段的都邑性城址。在龙山时代及更早阶段,我们虽发现了一些城址,但规模小,等级较低,并非最高等级的城址。陶寺城址和这些城址不同,首先它的规模十分巨大,接近300万平方米。其次,它的功能分区很明显,有宫殿区、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祭祀区等等,非常全面的表现出陶寺遗址作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另外,在陶寺遗址中同时发现了城市、青铜器和文字的要素,这三种传统的文明三要素在陶寺遗址皆已具备。由于这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具备普遍的意义,我们现在并不主张以此三要素来作为判断早期文明出现的标准,但是也能作为一种参考。通过对陶寺遗址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一些更符合中国实际的判断早期文明出现的标志,比如,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大型土木工程,比如宫殿建筑的兴建;社会等级分化的出现,如宫殿和大型墓葬的出现,大型墓葬不仅随葬品丰富,而且随葬品中出现大量的表明社会地位和身份的礼器(如鼍鼓、龙盘、石磬等)以及代表礼仪制度的仪仗器物(排列一组的玉石钺)等;以及王权控制区域内聚落等级的出现等等。这些因素都能作为王权的出现和早期国家产生的证据。我认为陶寺遗址对于我们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标志(物化证据),对于我们在考古学上辨识出早期文明国家的出现,都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材料。
陶寺、二里头、良渚文化都处于距今5000—4000年这个区间,这段时间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的重点时间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为了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包括形成的时间和模式。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夏王朝已经进入文明是一个普遍得到接受的观点,但在此之前,比如说5000年文明是否属实,还需要对5000—4000年这个阶段内都邑性的城址和大型高等级墓葬进行重点研究。
陶寺遗址同良渚、红山和凌家滩文化相比较,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特色。首先就是宗教色彩比较淡。良渚、红山文化中发现了许多蕴含强烈宗教色彩的玉器。但在陶寺中很难看到这种十分强烈的宗教色彩,它突出的是王权、军事权力,比如说玉石钺等仪仗用具。陶寺社会中王权和军事权力相互结合,等级权力得到进一步制度化,这些在列钺、鼍鼓、石磬等随葬器物上都得以体现,而恰恰是红山、良渚文化所不具备的。陶寺的礼乐制度在二里头文化以及商文化中得以延续,此后,一直到集大成的周礼的出现。始于陶寺的代表礼仪制度的仪仗在夏商周礼乐制度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这些都是维护王权的重要的方面。夏商周三代中发现的许多文明因素都可以上溯到陶寺时期,陶寺遗址可以说是夏商周文明的主脉。陶寺遗址发现的围绕宫殿区周围的类似围沟的遗迹(发掘者认为疑似宫城城墙基槽),是首次发现的类似宫城的防御设施;宫殿区北部正中有一个主殿的建筑格局等,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在对最早中国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始于夏王朝,有人认为从陶寺遗址开始,还有学者认为开始于庙底沟时期。在我看来,最早的中国是一个阶段性的形成过程,庙底沟时期应该是萌芽阶段,在陶寺时期初步形成,到二里头文化更加巩固,辐射面更大。我不主张用“最早”的字样来形容早期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实际上早期中国包括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萌芽、初次显现和逐步发展的阶段。
。。。
对陶寺遗址同石峁遗址的关系,陶寺的衰落是否同石峁人的到达有关等等问题进行探讨。从年代来看,这两个遗址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石峁的兴盛正是陶寺的衰败期。陶寺的衰落是否和石峁的军事征服有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开展。
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发现的最早的都邑性城址,根据现有的发掘资料和研究结果,从年代和地望、遗址性质、等级和内涵看,陶寺遗址是同尧都最吻合的遗址,但由于我们还没有发现确切的证明它是尧都的文字证据,现在还难以确定陶寺遗址就是尧都。但是,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和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真考虑陶寺遗址同尧都的关系,二者的契合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天文台的发现和《尚书?尧典》记载的吻合度。
陶寺遗址是我们发现的早于夏王朝的文明,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重要实证之一。我们不希望大家把聚焦点放在陶寺是否是尧都的问题上,而是应该重视陶寺遗址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可以确认的早于夏王朝的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转折点,以及其在中国早期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我们希望学术界要有自己的把握和底线,虽然陶寺是最接近尧都的遗址,但我们尚未得到将其确定为尧都的文字证据,就不能定论,只能说他最接近尧都,是发现尧都的重要存在,现在还没有到一锤定音的时候。

--这才是学术论见。证据,定论,假说,推测。作者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2004年正式启动,第一阶段首先关注的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文明进程。陶寺遗址自1978年开始发掘,1983年对若干座大型墓地进行清理,显示出十分明显的社会分化的证据。在研究文明起源过程中这个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1999年以来,在陶寺遗址发现了大型的城址,其规模达到了近300万平方米。而且这个遗址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和夏商时期都邑的关系等都值得探索,尤其是其时间和空间上同尧舜的活动范围十分吻合。为了探索陶寺文化的社会发展程度;是否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文明的发展阶段;和周围同时期区域性文化的关系;同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可能是夏王朝时期的早期文明之间的联系等问题,我们决定将陶寺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三大重点遗址(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良渚遗址)之一来开展考古工作。探源工程是一个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对中国早期文明进行研究的项目,将陶寺遗址纳入其中,不仅仅局限于对陶寺社会状态,还包括经济形态,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研究,以及和其他文化的联系等,被纳入全方位的考虑。对我们全面的了解陶寺遗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陶寺遗址是目前在黄河中游地区能够确认的最早的进入到初级文明阶段的都邑性城址。在龙山时代及更早阶段,我们虽发现了一些城址,但规模小,等级较低,并非最高等级的城址。陶寺城址和这些城址不同,首先它的规模十分巨大,接近300万平方米。其次,它的功能分区很明显,有宫殿区、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祭祀区等等,非常全面的表现出陶寺遗址作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另外,在陶寺遗址中同时发现了城市、青铜器和文字的要素,这三种传统的文明三要素在陶寺遗址皆已具备。由于这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具备普遍的意义,我们现在并不主张以此三要素来作为判断早期文明出现的标准,但是也能作为一种参考。通过对陶寺遗址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一些更符合中国实际的判断早期文明出现的标志,比如,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大型土木工程,比如宫殿建筑的兴建;社会等级分化的出现,如宫殿和大型墓葬的出现,大型墓葬不仅随葬品丰富,而且随葬品中出现大量的表明社会地位和身份的礼器(如鼍鼓、龙盘、石磬等)以及代表礼仪制度的仪仗器物(排列一组的玉石钺)等;以及王权控制区域内聚落等级的出现等等。这些因素都能作为王权的出现和早期国家产生的证据。我认为陶寺遗址对于我们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标志(物化证据),对于我们在考古学上辨识出早期文明国家的出现,都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材料。
陶寺、二里头、良渚文化都处于距今5000—4000年这个区间,这段时间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的重点时间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为了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包括形成的时间和模式。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夏王朝已经进入文明是一个普遍得到接受的观点,但在此之前,比如说5000年文明是否属实,还需要对5000—4000年这个阶段内都邑性的城址和大型高等级墓葬进行重点研究。
陶寺遗址同良渚、红山和凌家滩文化相比较,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特色。首先就是宗教色彩比较淡。良渚、红山文化中发现了许多蕴含强烈宗教色彩的玉器。但在陶寺中很难看到这种十分强烈的宗教色彩,它突出的是王权、军事权力,比如说玉石钺等仪仗用具。陶寺社会中王权和军事权力相互结合,等级权力得到进一步制度化,这些在列钺、鼍鼓、石磬等随葬器物上都得以体现,而恰恰是红山、良渚文化所不具备的。陶寺的礼乐制度在二里头文化以及商文化中得以延续,此后,一直到集大成的周礼的出现。始于陶寺的代表礼仪制度的仪仗在夏商周礼乐制度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这些都是维护王权的重要的方面。夏商周三代中发现的许多文明因素都可以上溯到陶寺时期,陶寺遗址可以说是夏商周文明的主脉。陶寺遗址发现的围绕宫殿区周围的类似围沟的遗迹(发掘者认为疑似宫城城墙基槽),是首次发现的类似宫城的防御设施;宫殿区北部正中有一个主殿的建筑格局等,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在对最早中国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始于夏王朝,有人认为从陶寺遗址开始,还有学者认为开始于庙底沟时期。在我看来,最早的中国是一个阶段性的形成过程,庙底沟时期应该是萌芽阶段,在陶寺时期初步形成,到二里头文化更加巩固,辐射面更大。我不主张用“最早”的字样来形容早期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实际上早期中国包括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萌芽、初次显现和逐步发展的阶段。
。。。
对陶寺遗址同石峁遗址的关系,陶寺的衰落是否同石峁人的到达有关等等问题进行探讨。从年代来看,这两个遗址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石峁的兴盛正是陶寺的衰败期。陶寺的衰落是否和石峁的军事征服有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开展。
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发现的最早的都邑性城址,根据现有的发掘资料和研究结果,从年代和地望、遗址性质、等级和内涵看,陶寺遗址是同尧都最吻合的遗址,但由于我们还没有发现确切的证明它是尧都的文字证据,现在还难以确定陶寺遗址就是尧都。但是,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和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真考虑陶寺遗址同尧都的关系,二者的契合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天文台的发现和《尚书?尧典》记载的吻合度。
陶寺遗址是我们发现的早于夏王朝的文明,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重要实证之一。我们不希望大家把聚焦点放在陶寺是否是尧都的问题上,而是应该重视陶寺遗址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可以确认的早于夏王朝的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转折点,以及其在中国早期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我们希望学术界要有自己的把握和底线,虽然陶寺是最接近尧都的遗址,但我们尚未得到将其确定为尧都的文字证据,就不能定论,只能说他最接近尧都,是发现尧都的重要存在,现在还没有到一锤定音的时候。

--这才是学术论见。证据,定论,假说,推测。作者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
敢吹陶寺,是因为挖掘和确认了石峁,终于和北方的齐家,老虎山文化这些连起来了。

石峁那海量的玉器,的确让不少人跌碎了一地的眼镜,真正的玉城啊。
dddd_dh_2008 发表于 2015-7-11 18:50
敢吹陶寺,是因为挖掘和确认了石峁,终于和北方的齐家,老虎山文化这些连起来了。

石峁那海量的玉器,的 ...
夏代应该是有的,之前的五帝时期也是真实的历史,这是太史公司马迁所能接触到的真实历史,毕竟作为史官,能接触的资料不是我们所能了解的。当然,五帝之前的历史,对太史公来说都只能算传说,可能连资料也没有,所以治史严谨的司马迁并没有写《三皇本纪》。当然,司马迁那个时候的历史材料估计现在都已经遗失了,要么有可能随着司马迁埋在地下,我们都见不到,所以才会对那段历史产生怀疑。就举个很近的例子,那就是唐朝时宝鸡发现的“陈仓石鼓”,实际上在发现时就已经留下拓本,后来安史之乱时“笮原”石鼓遗失时,韩愈也曾留下拓本。到了北宋,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更是利用唐朝的拓本制作了假的“笮原”鼓来邀功请赏。但是很可惜,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石鼓文拓本最早的是北宋的,唐朝的拓本都没有流传下来。
夏、商都是后世对那个王朝追加的称呼,是历史常识

比如“大邑商”或“天邑商”是商人对殷墟都邑的自称,在战争中称呼己方军队为“商方”

但是没有资料可以证明“商”就是国号或者对自己族群的称呼,也不知道“商”有没有如同后世国号一样的概念

某个帖子里有人用当时没有夏字来鼓吹夏不存在,属于强词夺理

对应夏这个时期有国家存在是肯定的

只不过夏是什么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是和商类似的霸权、天下盟主,也有说是和先商并存的强大势力。还有说是周为了给克商寻找合法性而伪造的,其实夏对应的是先商时期,汤是内部崛起的旁系势力取代了原来的主脉,周把这部分历史篡改成商汤革命。

楼主在故意曲解史学议题!
胜可知不可为 发表于 2015-7-12 09:50
夏代应该是有的,之前的五帝时期也是真实的历史,这是太史公司马迁所能接触到的真实历史,毕竟作为史官, ...
太史公司马迁连当朝武帝及以前的几个皇帝都敢如实写,说他毫无凭据地伪造上古历史简直就是侮辱。只能说是现在的人心不古。有的人否定夏及以前的历史不是为了还原历史事实,而是为了抹黑中国的文明。夏是假的你能叫华夏民族吗?没有黄帝你能叫炎黄子孙吗?然后毫无凭据地说古代文明奠基朝代周造假历史,进而引申出华人的政权都卑劣,最后到现政权说GCD贪了抗日功劳。看华春花怎么回答:那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伟大胜利!有必要去争吗?GMD政府是当时的执政者做抗战主力难道不应该吗?丢掉首都让百姓遭受倭寇屠杀,国家和政府保护民众的职责确实没有做好,这样的政权被取代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司马迁这个太监编的史记,确实是地地道道,如假包换的伪史。

首先,史记不是官版,而是司马氏自己编出来的野史;

其次,司马氏凭借曾经做过史官之便利,在堆砌前人正史的基础上,任意疯狂歪曲和删改一切不符合其个人立场的内容,可谓是“九两肉配一两毒”之典型,居心恶毒,流毒千年。

dddd_dh_2008 发表于 2015-7-12 16:27
司马迁这个太监编的史记,确实是地地道道,如假包换的伪史。

首先,史记不是官版,而是司马氏自己编出来 ...
今天又没吃药
看看秦陵的挖掘,法治而且文明,哪里有暴秦?

看看陶寺的挖掘,只见残杀,哪有禅让?

看看山海经的戏剧性重视江湖,皇帝授意公开的地理文献,儒生都敢将三十多章删改成不到二十章。脏活都是儒,又何来秦朝焚书?
复制代码

這根本就是造假,二里頭早期都沒有城市、青铜器和文字了,比二里頭早多了的陶寺反倒有了??
造假造的太離譜了,之前的斷代工程因偽造假嚴重被國際漢學家一致痛罵
看來陶寺造假更嚴重了
楼上的今天该吃药了
dddd_dh_2008 发表于 2015-7-12 16:43
看看秦陵的挖掘,法治而且文明,哪里有暴秦?

看看陶寺的挖掘,只见残杀,哪有禅让?
从秦简的研究来看,秦律还是非常完备成熟的帝国时代法律,包括里耶等地的发现表明,具体处理并非暴秦一词可以简单定义。
而陶寺的证据也并非全盘推翻禅让的可能性,当然至少证明有过内战、反抗乃至石峁族群的攻击。
顺便提一下,对太史公不必如此感冒,还是要重证据。
史记能够顺利留存,也不是稗官野史可以定义的。
dddd_dh_2008 发表于 2015-7-12 16:27
司马迁这个太监编的史记,确实是地地道道,如假包换的伪史。

首先,史记不是官版,而是司马氏自己编出来 ...
太监怎么了?看看历史上,蔡伦是不是太监?可他发明了纸,并且学识渊博为世人所称道。郑和是不是太监?可他七下西洋,建立丰功伟业。英雄不问出身,何必以此瞧不起别人呢?再说司马迁接受宫刑,目的就是写好《史记》,否则早就自杀了,这种牺牲精神不能得到我们敬佩吗?再说,《史记》怎么不是官版史书?你从哪里看出它不是官版史书?那为什么史记会被列为25史头一部?我说你这个,为了造谣居然满口胡言,居心是不是太险恶了?
胜可知不可为 发表于 2015-7-13 14:13
太监怎么了?看看历史上,蔡伦是不是太监?可他发明了纸,并且学识渊博为世人所称道。郑和是不是太监?可 ...
蔡伦是改进工艺,所谓蔡侯纸,也算居功至伟了。
《史记》的半官史半私史性质也有论述,官方许可,私人修史,动用大量官方资源。但武帝对书的态度并非当私史看待的,否则禁毁即可,而不是如历史所记载的那样删削少数内容就留存下来了。
史记是汉武之后才冒出来的吧。

司马和汉武,哪个死得早???

史记到底是不是司马太监亲笔写的还另说呢。
春代、冬代和秋代。
西方人连非洲有过文明都不肯承认。
西方人的逻辑是,不合他们标准的都是假的。西方人以为自己就是世界了,却不知道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是连续的。中国的历史不需要西方人承认,不管西方人说什么,中国还是中国。
dddd_dh_2008 发表于 2015-7-13 17:22
史记是汉武之后才冒出来的吧。

司马和汉武,哪个死得早???
刘彻闲得无聊写个伪史冒个傻X太监的名干什么- -黑秦皇是汉代政治正确,这锅轮不到太史公背

要是武帝本纪能留下来倒是可以好好黑一把,可惜,这玩意儿让刘彻自己砍了
秋风原 发表于 2015-7-12 16:36
今天又没吃药
你这都被扣分。。。。。。。
dddd_dh_2008 发表于 2015-7-12 16:43
看看秦陵的挖掘,法治而且文明,哪里有暴秦?

看看陶寺的挖掘,只见残杀,哪有禅让?
列兵不要乱说话,这里一般不会轻易相信一个列兵

dddd_dh_2008 发表于 2015-7-13 17:22
史记是汉武之后才冒出来的吧。

司马和汉武,哪个死得早???


许多阴谋论有不可证伪的特点,即通常说的“被怀疑者难以自证清白”。太史公显然是不能跳出来说,他妈的就是我写的!
dddd_dh_2008 发表于 2015-7-13 17:22
史记是汉武之后才冒出来的吧。

司马和汉武,哪个死得早???


许多阴谋论有不可证伪的特点,即通常说的“被怀疑者难以自证清白”。太史公显然是不能跳出来说,他妈的就是我写的!
没有阴谋论啊,只是强烈质疑其水分的程度而已。
看着一些人用着自诩中华正统的繁体,大肆的毫无根据的否定自己的历史,人格分裂吗?


有些人,坚信自己国家和民族没历史、没文化,为了证明这个,不惜抛头颅撒热血。

假如有证据,也算一种讨论。可偏偏都是偏执性的臆断,歪曲司马迁就是如此。

不知算不算是一种心理学现象。这个帖子就看到了典型例子。



有些人,坚信自己国家和民族没历史、没文化,为了证明这个,不惜抛头颅撒热血。

假如有证据,也算一种讨论。可偏偏都是偏执性的臆断,歪曲司马迁就是如此。

不知算不算是一种心理学现象。这个帖子就看到了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