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被环保约谈后“休克式”治霾 关57家企业6万人失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34:17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5_07_02_325383_2.shtml

山东临沂被环保约谈后“休克式”治霾 关57家企业6万人失业



今天,澎湃新闻和《南方周末》同日关注山东省临沂市“急转弯”治霾。2月25日,因大气污染严重,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约谈临沂市代市长。作为新环保法施行后第一个被约谈的城市,临沂的污染经央视《焦点访谈》等媒体曝光,引发全国关注。5天后,临沂突击对全市57家污染大户紧急停产整顿,成为全国唯一在约谈后采取停产整顿的城市。

污染企业虽然关停了,但是造成了6万多人直接失业,加上失业者家属,停产波及人群至少在15万左右。如今,企业因环评手续不能复产,资金链断裂,引发千亿债务危机。当地警方称,失业人口增多,盗抢案件增多,“每天十多起被抢劫的报案”。

如今,昔日临沂最大的工业园区、税收最大的来源地罗庄区,正身陷经济衰退的危险。而这场被比喻为“休克式疗法”的治霾风暴看起来尚没有结束的日程表。


以下为报道全文:

临沂治污急转弯:环保约谈后关停57家企业,引千亿债务危机(澎湃新闻)

6月29日,一场及时雨让山东临沂在环保大考中加分不少。当天,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下称华东督查中心)正在临沂复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4个多月前的2月25日,因大气污染严重,华东督查中心约谈临沂市时任代市长张术平。作为新环保法施行后第一个被约谈的城市,临沂的污染经央视《焦点访谈》等媒体曝光,引发全国关注。

重压之下,临沂在约谈后第5天,突击对全市57家污染大户紧急停产整顿,成为全国唯一在约谈后采取停产整顿的城市。

然而,历史遗留问题让这次环保风暴陷入困境。停产企业中,钢铁、水泥、焦炭等污染大户均被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过去急于扩张经济的地方政府鼓励或默认以“先生孩子后上户”的形式,让企业在当地投产,其中不少缺乏环评手续。此次停产整顿之后,按部分要求新增环保设施的企业,又因没有环评手续仍不能复产。

补办手续遥遥无期,随着时间推移,停产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区域性金融危机一触即发。据当地银监部门统计,全市3000亿贷款中,共有1000多亿资金与停产企业互有关联,出现违约,整个城市数年内很难获得新增贷款。

危急之中,临沂市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之外,再度成立了金融领导小组,以解决停产带来的债务危机。

至此,临沂环保措施急转后带来的阵痛,远超预期。



今年2月25日,因大气污染严重,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约谈临沂市时任代市长张术平。

强行关停不计后果

6月初,在遭环保部约谈后,临沂被曝不让当地民众养猪,引发质疑。而早在3月1日,临沂已经因为环保问题深陷舆论漩涡。

“你不知道?我们这里被焦点访谈曝光了。市长在节目上说,绝不会有第二次约谈。”临沂河东区相公镇的再生塑料工业园区内,一位工厂老板对临沂环保风暴感慨良多。该园区虽然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最大的再生资源试点基地之一,但因为污水治理不达标停产。算过房租和停产时间后,这位老板称,“亏损已成定局”。

2015年1月1日,“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华东督查中心将临沂作为第一个督查地区,进行明察暗访。

据央视《焦点访谈》事后报道,2月5日,华东督查中心调查人员在该市北方焦化厂发现偷排烟尘、废气和焦化废水未经任何处理循环使用等问题。督查中心共在临沂发现13家企业存在未批先建、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

2月25日,刚从枣庄调任临沂担任代市长的张术平,成为环保部的约谈对象。张术平在约谈中表态,保证不会再有第二次约谈。

约谈后第三天,张术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铁腕治理雾霾,限期治理412家、停产治理57家企业,停业关闭整治无望企业,全面清除土小企业,“确保全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进入全省前六位、主要指标位次退出全省后三位、空气质量指数瞬时值退出全国排名末位”,以让空气出现决定性的好转。

不过,这一决定遭到部分企业抵触,其中,反对最强烈的是焦化企业。当地一位焦化厂厂长专程请焦炭协会出具了一份技术证明,声明焦炉停产之后,温度骤降可能导致炉体永久性损坏。“就算不能阻止停产,我也要让他知道停产后是什么后果。”这位厂长对澎湃新闻说。他表示,炼铁高炉一关一开之间,成本至少需上千万元。

僵持之下,3月1日晚,《焦点访谈》曝光临沂污染节目播出,临沂和出镜表态的张术平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政府遂下决心实施强停。

当夜零点 ,武警、特警将厂区封锁,中玻蓝星(临沂)玻璃有限公司被直接拉掉电闸,2000多吨玻璃水和锡水留在炉中。“连让我们出炉的时间都不给。”一位工人向澎湃新闻抱怨,“再要复产得用炸药把炉内冷却的锡块和玻璃废品炸开,至少要4-5个月,而且这个炉体基本废掉。”

与玻璃炉子相似,钢炉、焦炉生产时,都是1000度以上的高温, “以往检修缓慢降温停产,都难以避免炉体冷缩开裂而带来巨大的损失,何况这样骤然停产的降温”,诸多被强行停炉的企业管理人员告诉澎湃新闻,他们非常“不满”

区域性金融危机或将爆发

停产10天后,临沂银监分局召集当地金融机构,集体对停产企业信用风险进行了分析。

澎湃新闻获取的一份会议纪要显示,全市57家停产整治企业中,36家有银行授信,授信余额165.25亿元,并对外提供担保192.02亿元。另有97家企业及个人为其提供担保,担保额162亿元。

再加上36家与之相关联的上下游关联企业,如果数百亿债务集中到期,地区性金融危机或将爆发。

约3个月后,全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泉)爆发危机。


江泉集团。昔日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现在已经空空荡荡,几乎所有的烟囱都停止了冒烟。 (南方周末资料图)

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5月底江泉书面通知各银行,称停产后资金困难,无法偿还到期本息。此举将直接令江泉贷款全部终结,面临债务集中爆发而破产。据当地一位银行高层介绍,江泉首轮直接互保资金规模为198个亿,第二圈关联企业约为400亿,第三圈关联企业资金规模将达到1000多亿,而全市的贷款总额为3000亿,江泉停止还息将令金融危机爆发。

该银行高层介绍,6月25日,为解决江泉到期债务问题,临沂银监分局再次召集各行商议。最终银、政、企三方最终达成一致,由政府援手解决江泉危机,以避免其成为“引爆全市的炸药桶”

6月26日,江泉公司把相关报告上报市政府。29日,经市政府同意,市城投公司打给江泉7000万元资金,由江泉所在的罗庄区政府协助其把6-7月份的贷款利息结清,以免江泉在银行留下不良记录。其后政府准备一部分过桥资金,用于解决江泉到期贷款危机。

江泉是当地标志性企业。1989年农民企业家王廷江将自己价值100多万元的陶瓷厂捐献给村集体,并在其后数十年,一步步发展为集钢铁、焦化、陶瓷、食品等于一身的产业集团。土生土长,江泉与当地各界均有深厚交接,2013年曾为地方捐资10亿,建设城市高架路。此次得到政府援手解决贷款危机,正是由当地金融系统一力促成。

江泉危机初现端倪,临沂银监分局金融办和各家银行即派出代表和市政府进行了对接。前述银行高层透露,市长张术平对当下局面,决定采取多项措施:成立金融领导小组解决江泉欠息的问题;指定专人负责环评手续推进;解决江泉集团担保面的问题。

江泉的危机由政府垫支暂时过渡。但其他企业的危机,却正在加急爆发。

6月29日,临沂三德特钢有限公司(下称三德)被莱商银行行长带队前来催款。据该公司高层介绍,三德资金链由此大受影响。停产之后,三德帐面剩余流动资金本约5亿元左右,为新上的环保设施付了1亿多元首付款,加上环保设施土建和陆续到期的货款,原本还可以再坚持多发两个月员工工资,但经此抽贷,不得不提前宣布工人长期放假。

据澎湃新闻了解,当地另一家停产的特钢公司也出现债务危机。在三德债务爆发之前,该厂已经出现供货商爬上高炉,以跳炉威胁讨要工资的情况。

15万市民生活受影响盗抢案增多

环保风暴刮起4个月后,工业重镇面临如何实现“软着陆”的大考。

江泉一位高层对澎湃新闻称,停产直接造成该公司焦化、钢铁、发电、建材等子公司损失10余亿元,“3万人失业”。

“三德公司有职工8000多人,壶井特钢也有8000多人,加上其他50多家,至少6万多人直接失业,加上失业者家属,停产波及人群至少在15万左右”,一位原在罗庄区政府负责招商工作的人士向澎湃新闻描述停产带来的“次生灾害”。

临沂当地警方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随着失业人口增多,当地盗抢案件增多,犯罪率出现上升迹象。“每天十好几起被抢劫的报案”  ,当地一位派出所所长告诉澎湃新闻,民警着便装在高发案区加强抓捕,一时警力繁忙。


政府同样难熬。罗庄区一位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告诉澎湃新闻,作为临沂市的工业重镇,罗庄区此次亦成为“重灾区”。他表示,其所在街道受关停企业影响,财政收入下降60%,正常开支难以维系,只能靠区财政拔款。

一份临沂市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该市自三月份关停大批企业以来,全市前五十名工业用电大户总用电量下降28.12%。罗庄区财政2015年1-5月份的税收公示牌显示,大量企业上交税收剧烈下降。

临沂当地一位副县长曾算过一笔账,他告诉澎湃新闻,“57家停产企业加上400多家限期整改的企业,税收总量占到全市工业税收的40%,去年,全市的财政工业税收是260亿,40%就是100亿左右。以400多家企业平均投入2000万环保设备资金,年底要17%增值税抵扣共为17亿,对地方财政影响太大了。”



2013年9月13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一家化工企业在排放气体。环保风暴刮起4个月后,工业重镇面临如何实现“软着陆”的大考。

为粗放式发展买单,“这个弯转得有点急了”

事态发展超出政府和企业预料。

停产整顿之前,政府工作人员对企业的统一口径是只要环保排放达标,最多一个月就可复产。据当地一家特钢企业介绍,县环保局曾对该公司的环保设备验收通过,并把复产报告上报给市环保局,本应15天内得到回复,但至今仍杳无音信。

这让当地政府招商引资曾经的“座上宾”极不适应。

临沂曾被预测为地震区之一,工业建设曾在很长一段时间为空白。直到1980年代后期,临沂才依靠当地丰富的高岭土资源,成为全国闻名的陶瓷产地,王廷江正是临沂第一批下海的成功人士,其所在的罗庄区也成为临沂市第一个工业园区。

此后,地处兖石、胶新铁路十字交叉口,又被岚山、日照、连云港、青岛港四个港口包围,临沂的地理优势逐渐凸显,不仅成为“中国物流之都”,更因为贴近港口,在进口铁粉上具有成本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和镍铁生产基地之一。

2003年,三德公司被招商而来,随后发展为罗庄工业园最大的公司之一。

三德公司一位高层告诉澎湃新闻,三德来到临沂之时,当地遍地土小企业,整个罗庄工业园区除了一座25吨转炉,全是小铁炉,“整个园区乌烟瘴气”。收购了这座最大的转炉后,三德先后被四任市长视为座上佳宾。虽然没有环评手续,却先后被三任市长极力鼓励扩大规模,从一期一座高炉,变为二期三座高炉,三期五座高炉。在上任市长任上,三德已经成为当地民营企业第6纳税大户,被列入当地“10+6”重点产业规划之中。

上述三德公司高层介绍,三德是福建民间资本组建的企业,公司有1000多名股东。2010年,当地政府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鼓励三德大力发展,将三德列入“10+6”重点产业规划。三德随后又投资了20多亿元,上马了第三期项目。

经济发展背后是环境代价。直到2008年,随着环境治理的开展,罗庄区环境状况才有所改观,但时至今日,这里的大气环境质量指标依然超标。

“现在看来,这个弯转得有点急了”,临沂市人大一位要求匿名的调研员向澎湃新闻感叹道。

临沂:治霾选择题(《南方周末》)

空气好了,经济差了;民众点赞,企业抱怨。山东临沂的环保风暴,遭遇着现实和利益的严峻挑战。而这有可能是中国环保治理持续深入后,各地亟需作答的选择题。

在山东临沂,一场空前的铁腕治霾风暴,正承受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民间评价:

受益于环境改善的市民赞叹政府终于动真格,利益受损的企业主和产业工人们却在四处抱怨:“全中国其它同样被约谈的地方,都没有采取这样的极端措施。”

四个月前,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暗访临沂,查出当地众多企业存在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市长旋即被环保部约谈。在连续被央视曝光后,临沂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环保风暴——所有被曝光和未曝光的违法企业,一律停产。

如今,昔日临沂最大的工业园区、税收最大的来源地罗庄区,正身陷经济衰退的危险。

2015年6月底,这场风暴仍在持续。昔日热闹的街道上显得冷清,几乎所有的烟囱都停止了对外冒烟,付庄街道的临工市场和大街上,每天挤满了等待招工的工人。

这还不是全部。这场“休克式疗法”看起来尚没有结束的日程表。但让人头痛的事情,似乎才刚刚开始。

大量企业关停后,十万工人失业正带来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工人没有工作,盗抢案件在增多。”罗庄区一位基层派出所副所长说。

潜在的金融风险也渐成燃眉之势。临沂市银监局已经警告,所有被关停的企业涉及银行直接担保354亿元,到第二圈担保达1496亿元,亟待善后。

“如果再不开工,我们将要起诉政府,要求他们承担违约责任。”当地有利益受损的企业老总说,手里拿着当年招商引资时,政府承诺解决手续问题的合同。

更多的涉事企业则选择沉默,“没法说,请你理解,除非我们企业不想在这干了。”

坐不住的地方官员已经行动起来。几天前,临沂市政府刚刚宣布成立了以市长为小组长、罗庄区区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复工协调小组,全面入驻临沂最大的企业华盛江泉集团,以化解随时可能爆发的危机。

“请你联系宣传科。”7月1日中午,临沂市环保局局长赵志德匆匆挂断电话说。此时,他正在陪同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官员的路上。

这场治霾风暴正负重走向最关键的路口。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一个非法加工废旧电瓶的窝点,地面流淌的液体现场检测为强酸。

“打击一批、震慑一片、教育一方”

据临沂的官员称,环保部督查组2015年1月中旬就开始入驻临沂,直至2月6日才公开身份进厂。“新环保法的第一枪刚好对准了临沂。”临沂市环保系统一位官员说。

这是针对大气污染治理全国性督查行动的一部分。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事后宣布,此次明察暗访,针对的正是临沂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情况和区域环境空气状况。

与以往不同,此次执法,督查中心的人带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全程拍摄。“2月6日公开露面时,环保部的人就现场播放了视频。”一位现场见证督查过程的人士回忆。

污染画面触目惊心。督查人员共调查了临沂15家企业,发现13家存在未批先建、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这些视频随后在央视《焦点访谈》《朝闻天下》中被播出。

此时,时任临沂代市长的张术平履新不到一周,甚至还未被正式免去枣庄市委副书记、枣庄市长职务,就遭遇当头一棒。“一下子就被打懵了。”临沂市政府一位官员说。

2015年2月25日下午,受环保部委托,华东督查中心主任高振宁对张术平进行了正式约谈。这也是新环保法实施后,华东区域内的首场环保约谈。

约谈地方主政官员,是环保部最近这一年来频频采取的行政手段。约谈会上,环保部措辞严厉,对临沂市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时间表,3月4日前将整改方案报送环保部,6月4日前将约谈要求落实情况报送环保部,“……达到打击一批、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我来接受这一次约谈,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同时我的决心也是非常大的,我向你们保证,我不会再接受第二次约谈。”约谈会上,市长张术平承诺。

决心已然昭示。市长被约谈的9天前,临沂市委、市政府就已经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誓师”大会。

力度可谓空前。临沂还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压力层层传递到基层,各个县区和街道的领导,都与重点企业挂钩,承担“包停产、包安全、包稳定、包整改”的四包任务。对工作滞后于时间节点要求的,一次通报批评、两次公开约谈、三次启动行政问责,先后有11名县区、乡镇政府责任人和16名环保部门责任人最终被行政问责。

“压力巨大,力度空前。”临沂市环保系统的一位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临沂市环保局局长赵志德一度向市政府递交了辞职信。

为确保治理取得实效,临沂市提出了“三个彻底”方针,即停要彻底、治要彻底、管要彻底。

所谓“停要彻底”,就是要求所有停产企业高炉铁水、窑炉焦炭全部清空,炉体降至常温,关键部位实施查封。还要县区环保、供电、经信、安监等部门和当地乡镇政府填写《停产现场核查表》,签字确认。市环保局现场复核确认,确保无一家企业出现压火保温现象。

但这一措施,引发了企业主们的巨大争议。“高炉、窑炉运行有着自己特殊性,停产或不生产时,以前都是采取保温措施。”要求匿名的企业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降到常温将对炉窑造成巨大的损害。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不少企业都向临沂市政府递交专家论证书。“江泉请了鞍山焦耐院的专家,其他人也都有专家意见。”三德特钢的一位高管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中玻蓝星(临沂)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志会当时都哭了。知情者说,当时企业的窑炉里还有两千多吨玻璃水尚未出货,但依然被强制关停降温。虽然该企业现在已被同意恢复生产,但迄今仍未能开工。“光修理窑炉就需要四到五个月,费用接近一个亿。而去年的利税仅仅超过亿元。”叶志会拒绝对此作出评论,但接近他的朋友证实了这一点。

7月1日临沂市环保局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称,以前临沂市部分企业就曾因环保违法问题被责令停产治理,而这些企业正是以此为由,不真正落实治理措施,有的企业甚至明停暗产,导致停产治理流于形式。“这次‘彻底停产’,也彻底打消了部分企业的侥幸心理。”


免死金牌不再免死

“罗庄确实需要整顿。”临沂市环保系统的一位官员说,作为临沂市规划的重点工业园区,几十年来,它一直是重污染企业的集中地。

改革开放后,罗庄先是大规模上马了陶瓷地板砖产业。2002年前后,因为全国的钢铁热,临沂再度引进、上马了诸多钢铁项目。随后,钢铁、焦化、地板砖,成为罗庄区,也是临沂市最主要的三大重污染产业。罗庄地方小、重工业过度集中,“到冬天一刮南风,整个临沂都是雾蒙蒙,都是霾。”

“有条件的人都搬出去了,跑到十几公里外的市区住。没条件还住着的,就整天到市里、省里,到处举报。”这位官员说。罗庄一度被山东省环保厅采取区域限批措施。

“罗庄在山东是‘挂了号’的。”多位企业主证实了这一点,但以前治污都是一阵风,过了就过了。“谁也没想到,这次政府下这么大的决心。”

“上届市政府还宣称要培养百亿企业,还鼓励企业大干快上。”一名企业高管说,响应政府号召,本地的规模企业去年还在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谁知道新一届政府被约谈之后,政策突然转变,我们全部被停产整改。”

铁腕治霾的效果已有显现。临沂市环保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临沂市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全面加强城市扬尘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等工作,实现了空气质量大幅度提升,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4项污染物浓度指标改善幅度都居山东省的前列。“1-5月份,这四项指标同比下降24.3%、17.3%、36.1%、14.8%。”

效果明显,或是源于大部分被关停的重污染企业都没有环评手续。“钢铁、焦化、陶瓷、水泥、玻璃,都是国家限批的行业。”临沂市一位官员说,环保系统已经十多年没批过这些项目的环评了。

不过,一些钢铁企业却诉苦,称自己拥有地方的“免死金牌”——在招商引资入驻时,地方政府在合同中都承诺,政府负责包揽解决一切合法手续问题,不办环评,成了当时心照不宣的事。

现在,所有没有环评手续的项目都停产了,而临沂市方面的表态,也变得越来越严厉。一些企业在完成环保整改设施改造后,开始跑环保局,希望尽快复工,但得到的答复是:“连环评手续都没有,你叫我们怎么给你验收?”

“压力太大了,谁都害怕承担责任。”企业主们抱怨。

今年3月,临沂市金融办曾联合人民银行、银监分局向临沂市委市政府呈报了《关于做好全市大气污染治理企业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市委书记曾批示,“……确保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双促进、双胜利。”

“我们的理解,双促进,不是把我们企业直接搞死,而是应当鼓励肯配合改造、能够达标排放的企业,给条出路。”

但对临沂市的钢铁和配套的焦化产业来说,这几乎是道无解的难题。“全国好多钢铁厂建设都没有环评手续,十年后再补办,怎么可能?”当地一位官员说,这直接导致没有人愿意在是非的问题上轻易决策,“既不说是,也不说否,就一直拖着”。

整改的努力白费了?

不过临沂市已经初步决定了退城入园的策略。一位临沂下属县区的领导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十几天前,分管环保的副市长曾有过表态,“临沂主城区的钢铁、焦化,不能再恢复生产了,恢复生产就算是都达标了,我们的排污总量也超了。”

但搬迁或关停看起来并不容易。“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临沂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生态圈,上下游配合的产业链。你只能慢慢来,首钢从开始讨论搬,到最后也花了30年。”临沂市沂南县的一位领导干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搬迁的成本就无法承受。“一家企业两千多亩地的话,按照50万一亩补偿,就是10个亿。”这位官员说。

“我们拥护环保整改,但企业需要出路,而不是简单的关停,好心办了坏事。”沂蒙钢铁集团的高管抱怨,约谈之前的2014年,企业已经按新环保法的要求,投入巨资整改。

去年至今,该公司称自己共花费了2.6亿元购买新的环保设备。沂南县政府已于4月底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现场验收,但报到临沂市环保局后,迟迟未有明确答复。

“企业是最拖不起的,你要是告诉我们无法开工,我们也就直接关停,不投入巨资做环保治理了。但整改完成了,却没有一个政府部门愿意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结论。”沂蒙钢铁集团旗下的壶井特钢公司一位高管说。

“山东的焦化、钢铁、化工、水泥,这些行业的环保标准,山东都是比国家严厉的。”临沂市下属县区一位分管环保的领导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二氧化硫的国家排放标准是200mg/㎡(单位同下),山东是100,粉尘的国标是50,山东是30。

“以前政府对环保问题一直是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原来给我们设定的期限是今年4月底。但现在约谈后,我们的努力就白费了?”上述公司高管说。



所有停产的钢铁企业门口,都如此门可罗雀。 (南方周末资料图)

潜在的风险

环保之外逐步加大的风险,正让这次环保风暴经受考验。一位要求匿名的金融系统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临沂有可能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据统计,这些停产企业涉及银行授信余额165.25亿元、直接担保354亿元,到第二圈担保达1496亿元,现正陆续发生逾期问题。”这位官员提供数据说,而临沂所有的银行贷款不过3000亿元。“这些企业如果再没有明确的结论,无法开工,区域性的金融风险或许就来了。一旦银行贷款被限批,临沂经济想恢复就要漫长的周期。”

这并不包括纳税的情况。据悉,首批停产的这57家企业,税收总量占到临沂的40%工业税收,就业人数超过十万人。而在罗庄区1至5月的纳税企业榜上,许多涉事企业都以50%的幅度下降。

3月13日,临沂银监分局组织召开了大气污染信用风险防控专题会议,建议市政府提供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企业融资衔接的资金支持。而在临沂的5家大型银行向省行,临沂市银监分局向山东银监局,都已各自做了报告。

“我们现在最怕的是上面的领导无法从数据里了解到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反映上去还是歌舞升平。”临沂市一位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压力之下,一些县市不得不虚构统计数字,以掩盖危机。以此次同样有不少企业遭到停产整顿的某县为例,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长数据实报为负16%,但市统计局发回后,数字已经改成了增长5.6%。

最令人头痛的或许是山东的明星企业华盛江泉集团。这家临沂市罗庄区沈泉庄的村办集体企业,拥有3万多名职工,在1987年农民企业家王廷江创建以来,一直是模范企业,它一度拥有3只在境内外上市的股票。

但现在,“它已经连贷款利息都付不出了,临沂市政府已经帮他还了数千万。”临沂一家商业银行行长说。银监局、金融办和各家银行,已经派出代表和市政府进行了对接,他们担心,“如果长期这么做下去的话,就要出问题了。”

不过,对从2014年9月开始就陷入困境的江泉集团而言,这或许更像是一个机会。知情者说,政府希望江泉集团7月10日前恢复生产,江泉表示同意,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比如政府提供启动资金或者授信。

南方周末记者电话该集团董事长王文涛并短信提出采访要求,尚未得到回应。

而对于其他的企业,恢复生产看起来还没有时间表,尤其那些缺失环评手续的企业。谁也不敢轻易下决定。“市里比较谨慎,需要省环保厅出个书面的东西。而环保厅要求的是达标,并不要求停产。”这位银行行长说。

6月28日,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的官员再度赶赴临沂,开始了为期一周左右的后督查。地方官员和企业主们已经睁大了眼睛,等待着属于自己最后的命运。而这与临沂的命运也休戚相关。

(综合澎湃新闻、南方周末)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5_07_02_325383_2.shtml

山东临沂被环保约谈后“休克式”治霾 关57家企业6万人失业



今天,澎湃新闻和《南方周末》同日关注山东省临沂市“急转弯”治霾。2月25日,因大气污染严重,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约谈临沂市代市长。作为新环保法施行后第一个被约谈的城市,临沂的污染经央视《焦点访谈》等媒体曝光,引发全国关注。5天后,临沂突击对全市57家污染大户紧急停产整顿,成为全国唯一在约谈后采取停产整顿的城市。

污染企业虽然关停了,但是造成了6万多人直接失业,加上失业者家属,停产波及人群至少在15万左右。如今,企业因环评手续不能复产,资金链断裂,引发千亿债务危机。当地警方称,失业人口增多,盗抢案件增多,“每天十多起被抢劫的报案”。

如今,昔日临沂最大的工业园区、税收最大的来源地罗庄区,正身陷经济衰退的危险。而这场被比喻为“休克式疗法”的治霾风暴看起来尚没有结束的日程表。

1.jpg (146.69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7-2 17:09 上传



以下为报道全文:

临沂治污急转弯:环保约谈后关停57家企业,引千亿债务危机(澎湃新闻)

6月29日,一场及时雨让山东临沂在环保大考中加分不少。当天,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下称华东督查中心)正在临沂复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4个多月前的2月25日,因大气污染严重,华东督查中心约谈临沂市时任代市长张术平。作为新环保法施行后第一个被约谈的城市,临沂的污染经央视《焦点访谈》等媒体曝光,引发全国关注。

重压之下,临沂在约谈后第5天,突击对全市57家污染大户紧急停产整顿,成为全国唯一在约谈后采取停产整顿的城市。

然而,历史遗留问题让这次环保风暴陷入困境。停产企业中,钢铁、水泥、焦炭等污染大户均被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过去急于扩张经济的地方政府鼓励或默认以“先生孩子后上户”的形式,让企业在当地投产,其中不少缺乏环评手续。此次停产整顿之后,按部分要求新增环保设施的企业,又因没有环评手续仍不能复产。

补办手续遥遥无期,随着时间推移,停产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区域性金融危机一触即发。据当地银监部门统计,全市3000亿贷款中,共有1000多亿资金与停产企业互有关联,出现违约,整个城市数年内很难获得新增贷款。

危急之中,临沂市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之外,再度成立了金融领导小组,以解决停产带来的债务危机。

至此,临沂环保措施急转后带来的阵痛,远超预期。


2.jpg (44.98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7-2 17:09 上传


今年2月25日,因大气污染严重,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约谈临沂市时任代市长张术平。

强行关停不计后果

6月初,在遭环保部约谈后,临沂被曝不让当地民众养猪,引发质疑。而早在3月1日,临沂已经因为环保问题深陷舆论漩涡。

“你不知道?我们这里被焦点访谈曝光了。市长在节目上说,绝不会有第二次约谈。”临沂河东区相公镇的再生塑料工业园区内,一位工厂老板对临沂环保风暴感慨良多。该园区虽然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最大的再生资源试点基地之一,但因为污水治理不达标停产。算过房租和停产时间后,这位老板称,“亏损已成定局”。

2015年1月1日,“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华东督查中心将临沂作为第一个督查地区,进行明察暗访。

据央视《焦点访谈》事后报道,2月5日,华东督查中心调查人员在该市北方焦化厂发现偷排烟尘、废气和焦化废水未经任何处理循环使用等问题。督查中心共在临沂发现13家企业存在未批先建、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

2月25日,刚从枣庄调任临沂担任代市长的张术平,成为环保部的约谈对象。张术平在约谈中表态,保证不会再有第二次约谈。

约谈后第三天,张术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铁腕治理雾霾,限期治理412家、停产治理57家企业,停业关闭整治无望企业,全面清除土小企业,“确保全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进入全省前六位、主要指标位次退出全省后三位、空气质量指数瞬时值退出全国排名末位”,以让空气出现决定性的好转。

不过,这一决定遭到部分企业抵触,其中,反对最强烈的是焦化企业。当地一位焦化厂厂长专程请焦炭协会出具了一份技术证明,声明焦炉停产之后,温度骤降可能导致炉体永久性损坏。“就算不能阻止停产,我也要让他知道停产后是什么后果。”这位厂长对澎湃新闻说。他表示,炼铁高炉一关一开之间,成本至少需上千万元。

僵持之下,3月1日晚,《焦点访谈》曝光临沂污染节目播出,临沂和出镜表态的张术平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政府遂下决心实施强停。

当夜零点 ,武警、特警将厂区封锁,中玻蓝星(临沂)玻璃有限公司被直接拉掉电闸,2000多吨玻璃水和锡水留在炉中。“连让我们出炉的时间都不给。”一位工人向澎湃新闻抱怨,“再要复产得用炸药把炉内冷却的锡块和玻璃废品炸开,至少要4-5个月,而且这个炉体基本废掉。”

与玻璃炉子相似,钢炉、焦炉生产时,都是1000度以上的高温, “以往检修缓慢降温停产,都难以避免炉体冷缩开裂而带来巨大的损失,何况这样骤然停产的降温”,诸多被强行停炉的企业管理人员告诉澎湃新闻,他们非常“不满”

区域性金融危机或将爆发

停产10天后,临沂银监分局召集当地金融机构,集体对停产企业信用风险进行了分析。

澎湃新闻获取的一份会议纪要显示,全市57家停产整治企业中,36家有银行授信,授信余额165.25亿元,并对外提供担保192.02亿元。另有97家企业及个人为其提供担保,担保额162亿元。

再加上36家与之相关联的上下游关联企业,如果数百亿债务集中到期,地区性金融危机或将爆发。

约3个月后,全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泉)爆发危机。

3.jpg (22.09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7-2 17:10 上传


江泉集团。昔日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现在已经空空荡荡,几乎所有的烟囱都停止了冒烟。 (南方周末资料图)

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5月底江泉书面通知各银行,称停产后资金困难,无法偿还到期本息。此举将直接令江泉贷款全部终结,面临债务集中爆发而破产。据当地一位银行高层介绍,江泉首轮直接互保资金规模为198个亿,第二圈关联企业约为400亿,第三圈关联企业资金规模将达到1000多亿,而全市的贷款总额为3000亿,江泉停止还息将令金融危机爆发。

该银行高层介绍,6月25日,为解决江泉到期债务问题,临沂银监分局再次召集各行商议。最终银、政、企三方最终达成一致,由政府援手解决江泉危机,以避免其成为“引爆全市的炸药桶”

6月26日,江泉公司把相关报告上报市政府。29日,经市政府同意,市城投公司打给江泉7000万元资金,由江泉所在的罗庄区政府协助其把6-7月份的贷款利息结清,以免江泉在银行留下不良记录。其后政府准备一部分过桥资金,用于解决江泉到期贷款危机。

江泉是当地标志性企业。1989年农民企业家王廷江将自己价值100多万元的陶瓷厂捐献给村集体,并在其后数十年,一步步发展为集钢铁、焦化、陶瓷、食品等于一身的产业集团。土生土长,江泉与当地各界均有深厚交接,2013年曾为地方捐资10亿,建设城市高架路。此次得到政府援手解决贷款危机,正是由当地金融系统一力促成。

江泉危机初现端倪,临沂银监分局金融办和各家银行即派出代表和市政府进行了对接。前述银行高层透露,市长张术平对当下局面,决定采取多项措施:成立金融领导小组解决江泉欠息的问题;指定专人负责环评手续推进;解决江泉集团担保面的问题。

江泉的危机由政府垫支暂时过渡。但其他企业的危机,却正在加急爆发。

6月29日,临沂三德特钢有限公司(下称三德)被莱商银行行长带队前来催款。据该公司高层介绍,三德资金链由此大受影响。停产之后,三德帐面剩余流动资金本约5亿元左右,为新上的环保设施付了1亿多元首付款,加上环保设施土建和陆续到期的货款,原本还可以再坚持多发两个月员工工资,但经此抽贷,不得不提前宣布工人长期放假。

据澎湃新闻了解,当地另一家停产的特钢公司也出现债务危机。在三德债务爆发之前,该厂已经出现供货商爬上高炉,以跳炉威胁讨要工资的情况。

15万市民生活受影响盗抢案增多

环保风暴刮起4个月后,工业重镇面临如何实现“软着陆”的大考。

江泉一位高层对澎湃新闻称,停产直接造成该公司焦化、钢铁、发电、建材等子公司损失10余亿元,“3万人失业”。

“三德公司有职工8000多人,壶井特钢也有8000多人,加上其他50多家,至少6万多人直接失业,加上失业者家属,停产波及人群至少在15万左右”,一位原在罗庄区政府负责招商工作的人士向澎湃新闻描述停产带来的“次生灾害”。

临沂当地警方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随着失业人口增多,当地盗抢案件增多,犯罪率出现上升迹象。“每天十好几起被抢劫的报案”  ,当地一位派出所所长告诉澎湃新闻,民警着便装在高发案区加强抓捕,一时警力繁忙。


政府同样难熬。罗庄区一位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告诉澎湃新闻,作为临沂市的工业重镇,罗庄区此次亦成为“重灾区”。他表示,其所在街道受关停企业影响,财政收入下降60%,正常开支难以维系,只能靠区财政拔款。

一份临沂市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该市自三月份关停大批企业以来,全市前五十名工业用电大户总用电量下降28.12%。罗庄区财政2015年1-5月份的税收公示牌显示,大量企业上交税收剧烈下降。

临沂当地一位副县长曾算过一笔账,他告诉澎湃新闻,“57家停产企业加上400多家限期整改的企业,税收总量占到全市工业税收的40%,去年,全市的财政工业税收是260亿,40%就是100亿左右。以400多家企业平均投入2000万环保设备资金,年底要17%增值税抵扣共为17亿,对地方财政影响太大了。”


4.jpg (34.47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7-2 17:10 上传


2013年9月13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一家化工企业在排放气体。环保风暴刮起4个月后,工业重镇面临如何实现“软着陆”的大考。

为粗放式发展买单,“这个弯转得有点急了”

事态发展超出政府和企业预料。

停产整顿之前,政府工作人员对企业的统一口径是只要环保排放达标,最多一个月就可复产。据当地一家特钢企业介绍,县环保局曾对该公司的环保设备验收通过,并把复产报告上报给市环保局,本应15天内得到回复,但至今仍杳无音信。

这让当地政府招商引资曾经的“座上宾”极不适应。

临沂曾被预测为地震区之一,工业建设曾在很长一段时间为空白。直到1980年代后期,临沂才依靠当地丰富的高岭土资源,成为全国闻名的陶瓷产地,王廷江正是临沂第一批下海的成功人士,其所在的罗庄区也成为临沂市第一个工业园区。

此后,地处兖石、胶新铁路十字交叉口,又被岚山、日照、连云港、青岛港四个港口包围,临沂的地理优势逐渐凸显,不仅成为“中国物流之都”,更因为贴近港口,在进口铁粉上具有成本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和镍铁生产基地之一。

2003年,三德公司被招商而来,随后发展为罗庄工业园最大的公司之一。

三德公司一位高层告诉澎湃新闻,三德来到临沂之时,当地遍地土小企业,整个罗庄工业园区除了一座25吨转炉,全是小铁炉,“整个园区乌烟瘴气”。收购了这座最大的转炉后,三德先后被四任市长视为座上佳宾。虽然没有环评手续,却先后被三任市长极力鼓励扩大规模,从一期一座高炉,变为二期三座高炉,三期五座高炉。在上任市长任上,三德已经成为当地民营企业第6纳税大户,被列入当地“10+6”重点产业规划之中。

上述三德公司高层介绍,三德是福建民间资本组建的企业,公司有1000多名股东。2010年,当地政府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鼓励三德大力发展,将三德列入“10+6”重点产业规划。三德随后又投资了20多亿元,上马了第三期项目。

经济发展背后是环境代价。直到2008年,随着环境治理的开展,罗庄区环境状况才有所改观,但时至今日,这里的大气环境质量指标依然超标。

“现在看来,这个弯转得有点急了”,临沂市人大一位要求匿名的调研员向澎湃新闻感叹道。

临沂:治霾选择题(《南方周末》)

空气好了,经济差了;民众点赞,企业抱怨。山东临沂的环保风暴,遭遇着现实和利益的严峻挑战。而这有可能是中国环保治理持续深入后,各地亟需作答的选择题。

在山东临沂,一场空前的铁腕治霾风暴,正承受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民间评价:

受益于环境改善的市民赞叹政府终于动真格,利益受损的企业主和产业工人们却在四处抱怨:“全中国其它同样被约谈的地方,都没有采取这样的极端措施。”

四个月前,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暗访临沂,查出当地众多企业存在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市长旋即被环保部约谈。在连续被央视曝光后,临沂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环保风暴——所有被曝光和未曝光的违法企业,一律停产。

如今,昔日临沂最大的工业园区、税收最大的来源地罗庄区,正身陷经济衰退的危险。

2015年6月底,这场风暴仍在持续。昔日热闹的街道上显得冷清,几乎所有的烟囱都停止了对外冒烟,付庄街道的临工市场和大街上,每天挤满了等待招工的工人。

这还不是全部。这场“休克式疗法”看起来尚没有结束的日程表。但让人头痛的事情,似乎才刚刚开始。

大量企业关停后,十万工人失业正带来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工人没有工作,盗抢案件在增多。”罗庄区一位基层派出所副所长说。

潜在的金融风险也渐成燃眉之势。临沂市银监局已经警告,所有被关停的企业涉及银行直接担保354亿元,到第二圈担保达1496亿元,亟待善后。

“如果再不开工,我们将要起诉政府,要求他们承担违约责任。”当地有利益受损的企业老总说,手里拿着当年招商引资时,政府承诺解决手续问题的合同。

更多的涉事企业则选择沉默,“没法说,请你理解,除非我们企业不想在这干了。”

坐不住的地方官员已经行动起来。几天前,临沂市政府刚刚宣布成立了以市长为小组长、罗庄区区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复工协调小组,全面入驻临沂最大的企业华盛江泉集团,以化解随时可能爆发的危机。

“请你联系宣传科。”7月1日中午,临沂市环保局局长赵志德匆匆挂断电话说。此时,他正在陪同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官员的路上。

这场治霾风暴正负重走向最关键的路口。

5.jpg (54.61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7-2 17:11 上传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一个非法加工废旧电瓶的窝点,地面流淌的液体现场检测为强酸。

“打击一批、震慑一片、教育一方”

据临沂的官员称,环保部督查组2015年1月中旬就开始入驻临沂,直至2月6日才公开身份进厂。“新环保法的第一枪刚好对准了临沂。”临沂市环保系统一位官员说。

这是针对大气污染治理全国性督查行动的一部分。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事后宣布,此次明察暗访,针对的正是临沂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情况和区域环境空气状况。

与以往不同,此次执法,督查中心的人带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全程拍摄。“2月6日公开露面时,环保部的人就现场播放了视频。”一位现场见证督查过程的人士回忆。

污染画面触目惊心。督查人员共调查了临沂15家企业,发现13家存在未批先建、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这些视频随后在央视《焦点访谈》《朝闻天下》中被播出。

此时,时任临沂代市长的张术平履新不到一周,甚至还未被正式免去枣庄市委副书记、枣庄市长职务,就遭遇当头一棒。“一下子就被打懵了。”临沂市政府一位官员说。

2015年2月25日下午,受环保部委托,华东督查中心主任高振宁对张术平进行了正式约谈。这也是新环保法实施后,华东区域内的首场环保约谈。

约谈地方主政官员,是环保部最近这一年来频频采取的行政手段。约谈会上,环保部措辞严厉,对临沂市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时间表,3月4日前将整改方案报送环保部,6月4日前将约谈要求落实情况报送环保部,“……达到打击一批、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我来接受这一次约谈,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同时我的决心也是非常大的,我向你们保证,我不会再接受第二次约谈。”约谈会上,市长张术平承诺。

决心已然昭示。市长被约谈的9天前,临沂市委、市政府就已经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誓师”大会。

力度可谓空前。临沂还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压力层层传递到基层,各个县区和街道的领导,都与重点企业挂钩,承担“包停产、包安全、包稳定、包整改”的四包任务。对工作滞后于时间节点要求的,一次通报批评、两次公开约谈、三次启动行政问责,先后有11名县区、乡镇政府责任人和16名环保部门责任人最终被行政问责。

“压力巨大,力度空前。”临沂市环保系统的一位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临沂市环保局局长赵志德一度向市政府递交了辞职信。

为确保治理取得实效,临沂市提出了“三个彻底”方针,即停要彻底、治要彻底、管要彻底。

所谓“停要彻底”,就是要求所有停产企业高炉铁水、窑炉焦炭全部清空,炉体降至常温,关键部位实施查封。还要县区环保、供电、经信、安监等部门和当地乡镇政府填写《停产现场核查表》,签字确认。市环保局现场复核确认,确保无一家企业出现压火保温现象。

但这一措施,引发了企业主们的巨大争议。“高炉、窑炉运行有着自己特殊性,停产或不生产时,以前都是采取保温措施。”要求匿名的企业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降到常温将对炉窑造成巨大的损害。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不少企业都向临沂市政府递交专家论证书。“江泉请了鞍山焦耐院的专家,其他人也都有专家意见。”三德特钢的一位高管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中玻蓝星(临沂)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志会当时都哭了。知情者说,当时企业的窑炉里还有两千多吨玻璃水尚未出货,但依然被强制关停降温。虽然该企业现在已被同意恢复生产,但迄今仍未能开工。“光修理窑炉就需要四到五个月,费用接近一个亿。而去年的利税仅仅超过亿元。”叶志会拒绝对此作出评论,但接近他的朋友证实了这一点。

7月1日临沂市环保局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称,以前临沂市部分企业就曾因环保违法问题被责令停产治理,而这些企业正是以此为由,不真正落实治理措施,有的企业甚至明停暗产,导致停产治理流于形式。“这次‘彻底停产’,也彻底打消了部分企业的侥幸心理。”


免死金牌不再免死

“罗庄确实需要整顿。”临沂市环保系统的一位官员说,作为临沂市规划的重点工业园区,几十年来,它一直是重污染企业的集中地。

改革开放后,罗庄先是大规模上马了陶瓷地板砖产业。2002年前后,因为全国的钢铁热,临沂再度引进、上马了诸多钢铁项目。随后,钢铁、焦化、地板砖,成为罗庄区,也是临沂市最主要的三大重污染产业。罗庄地方小、重工业过度集中,“到冬天一刮南风,整个临沂都是雾蒙蒙,都是霾。”

“有条件的人都搬出去了,跑到十几公里外的市区住。没条件还住着的,就整天到市里、省里,到处举报。”这位官员说。罗庄一度被山东省环保厅采取区域限批措施。

“罗庄在山东是‘挂了号’的。”多位企业主证实了这一点,但以前治污都是一阵风,过了就过了。“谁也没想到,这次政府下这么大的决心。”

“上届市政府还宣称要培养百亿企业,还鼓励企业大干快上。”一名企业高管说,响应政府号召,本地的规模企业去年还在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谁知道新一届政府被约谈之后,政策突然转变,我们全部被停产整改。”

铁腕治霾的效果已有显现。临沂市环保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临沂市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全面加强城市扬尘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等工作,实现了空气质量大幅度提升,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4项污染物浓度指标改善幅度都居山东省的前列。“1-5月份,这四项指标同比下降24.3%、17.3%、36.1%、14.8%。”

效果明显,或是源于大部分被关停的重污染企业都没有环评手续。“钢铁、焦化、陶瓷、水泥、玻璃,都是国家限批的行业。”临沂市一位官员说,环保系统已经十多年没批过这些项目的环评了。

不过,一些钢铁企业却诉苦,称自己拥有地方的“免死金牌”——在招商引资入驻时,地方政府在合同中都承诺,政府负责包揽解决一切合法手续问题,不办环评,成了当时心照不宣的事。

现在,所有没有环评手续的项目都停产了,而临沂市方面的表态,也变得越来越严厉。一些企业在完成环保整改设施改造后,开始跑环保局,希望尽快复工,但得到的答复是:“连环评手续都没有,你叫我们怎么给你验收?”

“压力太大了,谁都害怕承担责任。”企业主们抱怨。

今年3月,临沂市金融办曾联合人民银行、银监分局向临沂市委市政府呈报了《关于做好全市大气污染治理企业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市委书记曾批示,“……确保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双促进、双胜利。”

“我们的理解,双促进,不是把我们企业直接搞死,而是应当鼓励肯配合改造、能够达标排放的企业,给条出路。”

但对临沂市的钢铁和配套的焦化产业来说,这几乎是道无解的难题。“全国好多钢铁厂建设都没有环评手续,十年后再补办,怎么可能?”当地一位官员说,这直接导致没有人愿意在是非的问题上轻易决策,“既不说是,也不说否,就一直拖着”。

整改的努力白费了?

不过临沂市已经初步决定了退城入园的策略。一位临沂下属县区的领导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十几天前,分管环保的副市长曾有过表态,“临沂主城区的钢铁、焦化,不能再恢复生产了,恢复生产就算是都达标了,我们的排污总量也超了。”

但搬迁或关停看起来并不容易。“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临沂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生态圈,上下游配合的产业链。你只能慢慢来,首钢从开始讨论搬,到最后也花了30年。”临沂市沂南县的一位领导干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搬迁的成本就无法承受。“一家企业两千多亩地的话,按照50万一亩补偿,就是10个亿。”这位官员说。

“我们拥护环保整改,但企业需要出路,而不是简单的关停,好心办了坏事。”沂蒙钢铁集团的高管抱怨,约谈之前的2014年,企业已经按新环保法的要求,投入巨资整改。

去年至今,该公司称自己共花费了2.6亿元购买新的环保设备。沂南县政府已于4月底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现场验收,但报到临沂市环保局后,迟迟未有明确答复。

“企业是最拖不起的,你要是告诉我们无法开工,我们也就直接关停,不投入巨资做环保治理了。但整改完成了,却没有一个政府部门愿意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结论。”沂蒙钢铁集团旗下的壶井特钢公司一位高管说。

“山东的焦化、钢铁、化工、水泥,这些行业的环保标准,山东都是比国家严厉的。”临沂市下属县区一位分管环保的领导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二氧化硫的国家排放标准是200mg/㎡(单位同下),山东是100,粉尘的国标是50,山东是30。

“以前政府对环保问题一直是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原来给我们设定的期限是今年4月底。但现在约谈后,我们的努力就白费了?”上述公司高管说。


6.jpg (38.73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7-2 17:11 上传


所有停产的钢铁企业门口,都如此门可罗雀。 (南方周末资料图)

潜在的风险

环保之外逐步加大的风险,正让这次环保风暴经受考验。一位要求匿名的金融系统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临沂有可能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据统计,这些停产企业涉及银行授信余额165.25亿元、直接担保354亿元,到第二圈担保达1496亿元,现正陆续发生逾期问题。”这位官员提供数据说,而临沂所有的银行贷款不过3000亿元。“这些企业如果再没有明确的结论,无法开工,区域性的金融风险或许就来了。一旦银行贷款被限批,临沂经济想恢复就要漫长的周期。”

这并不包括纳税的情况。据悉,首批停产的这57家企业,税收总量占到临沂的40%工业税收,就业人数超过十万人。而在罗庄区1至5月的纳税企业榜上,许多涉事企业都以50%的幅度下降。

3月13日,临沂银监分局组织召开了大气污染信用风险防控专题会议,建议市政府提供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企业融资衔接的资金支持。而在临沂的5家大型银行向省行,临沂市银监分局向山东银监局,都已各自做了报告。

“我们现在最怕的是上面的领导无法从数据里了解到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反映上去还是歌舞升平。”临沂市一位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压力之下,一些县市不得不虚构统计数字,以掩盖危机。以此次同样有不少企业遭到停产整顿的某县为例,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长数据实报为负16%,但市统计局发回后,数字已经改成了增长5.6%。

最令人头痛的或许是山东的明星企业华盛江泉集团。这家临沂市罗庄区沈泉庄的村办集体企业,拥有3万多名职工,在1987年农民企业家王廷江创建以来,一直是模范企业,它一度拥有3只在境内外上市的股票。

但现在,“它已经连贷款利息都付不出了,临沂市政府已经帮他还了数千万。”临沂一家商业银行行长说。银监局、金融办和各家银行,已经派出代表和市政府进行了对接,他们担心,“如果长期这么做下去的话,就要出问题了。”

不过,对从2014年9月开始就陷入困境的江泉集团而言,这或许更像是一个机会。知情者说,政府希望江泉集团7月10日前恢复生产,江泉表示同意,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比如政府提供启动资金或者授信。

南方周末记者电话该集团董事长王文涛并短信提出采访要求,尚未得到回应。

而对于其他的企业,恢复生产看起来还没有时间表,尤其那些缺失环评手续的企业。谁也不敢轻易下决定。“市里比较谨慎,需要省环保厅出个书面的东西。而环保厅要求的是达标,并不要求停产。”这位银行行长说。

6月28日,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的官员再度赶赴临沂,开始了为期一周左右的后督查。地方官员和企业主们已经睁大了眼睛,等待着属于自己最后的命运。而这与临沂的命运也休戚相关。

(综合澎湃新闻、南方周末)
我觉得关的好,官老爷重视环保了~
一到切,不顾民生。环保要循序渐进,逐步达标,而不是休克疗法
一刀切?是第一天要求他们政改吗?以前有没有要求他们建立处理设施?有没有要求他们达标排放?给了他们改善时间没有?如果一次次的循序渐进都变成原地不动,到哪年哪月才能逐步达标,到了最后只能是休克疗法了,否则个个都是法不制众的想法,或者少少的一点罚款远及不上他们做环保所需投入,那就永无达标之日了
大部分人没有工作,引发冲突看你政府怎么收拾
静静开心了?
报道里“某”字用得太多了,充满了难以验证甚至无法验证的信息与数据
从报道字面看,这些企业基本都把环保法跟环保部当空气,提的要求无非是复产 给钱。环保部明显就是拿临沂来祭师的,哪个干部敢批了企业的意见,无非就是个就地免职的结果,谁敢给造次?三番五次的违法事实简单用个“历史遗留问题”的说法就想掩盖过去,“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诚不我欺。
中央刚下了指示,官员对环保终身负责,这决心就摆上来了,地方上除了叫苦,就只有实心办差一条路。
那就回到 原始社会去了好吧, 那个没有工业污染, 不过有瘴气,一般 人的寿命不超过三十年。
政府违规承诺都是不算数的,何况一句含含糊糊的话。资本家都是人精,能不知道?
其实是企业主动违规,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资本家以违规行为敲诈政府,不可笑吗?
挣的就是这点污染环境的钱。不是不想环保,而是环保了企业就倒闭
一窝蜂、不搞环评、盲目扩张……这些都是谁造成的?最后普通打工者买单?
就不怕暴动吗?


支持停产,先把环保设备搞好再复产,,以前就是太放纵这些老板了。。环保法这么多年都在当摆设,,以后不服法的都去打柴静静。。嘿嘿

支持停产,先把环保设备搞好再复产,,以前就是太放纵这些老板了。。环保法这么多年都在当摆设,,以后不服法的都去打柴静静。。嘿嘿
支持停产,先把环保设备搞好再复产,,以前就是太放纵这些老板了。。环保法这么多年都在当摆设,,以后不服 ...
苦了这些工人啊
苦了这些工人啊
找柴静静阿姨解决吃饭和工作问题。。媒体上呼吁下。。
嘿嘿…………“静静”粉们  快来啊…………

deepsea2015 发表于 2015-7-2 23:59
一到切,不顾民生。环保要循序渐进,逐步达标,而不是休克疗法


你真逗,开工厂的哪个愿意投资环保?那都是纯利润!要他的利润简直就是要他的命。你不强制执行,没有企业会自己上马环保的。政府今天退一步,他们能进一百步。我支持政府铁腕治理,不能再挣子孙后代的钱了。
deepsea2015 发表于 2015-7-2 23:59
一到切,不顾民生。环保要循序渐进,逐步达标,而不是休克疗法


你真逗,开工厂的哪个愿意投资环保?那都是纯利润!要他的利润简直就是要他的命。你不强制执行,没有企业会自己上马环保的。政府今天退一步,他们能进一百步。我支持政府铁腕治理,不能再挣子孙后代的钱了。
夜泊港湾 发表于 2015-7-3 03:07
那就回到 原始社会去了好吧, 那个没有工业污染, 不过有瘴气,一般 人的寿命不超过三十年。
环保不重要?你老板挣了钱出国去了,发老百姓那点钱自己看看病都还不够。

普罗米修斯王 发表于 2015-7-3 10:39
找柴静静阿姨解决吃饭和工作问题。。媒体上呼吁下。。


只是一个房贷问题就把好多家庭逼入绝境
普罗米修斯王 发表于 2015-7-3 10:39
找柴静静阿姨解决吃饭和工作问题。。媒体上呼吁下。。


只是一个房贷问题就把好多家庭逼入绝境
约谈之前应该有限期整顿的时间,如果企业和地方政府当限期整顿没到,现在只好自食其果。当然,如果事前没有任何警告和整改的时间是不妥的。
税收降低倒是其次,主要是老百姓失业造成的一系列治安问题。
只是一个房货问题就把好多家庭逼入绝境
本来是可以循序渐进的,柴静静阿姨一折腾,只能搞休克疗法了。。。失业的都去静静家堵门静坐吧。。。
全国这样推广的话,会导致大概好多人失业?
不动真格的,没哪个资本家把政府当回事,不要叫嚣什么停炉造成的损失,不强行拉闸,企业是不会停炉的。
本来是可以循序渐进的,柴静静阿姨一折腾,只能搞休克疗法了。。。失业的都去静静家堵门静坐吧。。。
本人的工作单位和其中的部分企业有业务关联,公司受影响很大,正在准备裁员。
本来是可以循序渐进的,柴静静阿姨一折腾,只能搞休克疗法了。。。失业的都去静静家堵门静坐吧。。。
2月25号环保部就约谈要求强制停产整改了,而整改的要求在更早前就下达了,你是不是穿越了
有网友声称:杀鸡取卵要不得,周围几千万人咳嗽几下吃点污染物没问题,反正去看病花的医药费还是肉烂到了锅里,得癌症死了人是抵抗力不行,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保住企业和GDP要紧。
正在办公室准备清算结业的工厂老板闻言感激涕零:工业党网友真是我的贴心小棉袄!
若瑟游离 发表于 2015-7-3 11:46
税收降低倒是其次,主要是老百姓失业造成的一系列治安问题。
这个估计是扯蛋的,是借某种社会治安问题,向环保部门施压,普通过日子的人家,谁会去干打劫杀人的勾当?
不排除是地方执法力量不作为的问题。
我帅.别勾引我 发表于 2015-7-3 10:58
你真逗,开工厂的哪个愿意投资环保?那都是纯利润!要他的利润简直就是要他的命。你不强制执行,没有企 ...
政府先把税收,物流,水电煤,地价降下来再说,东南部地区制造业成本比美国还高。

工厂要挣钱,老百姓要工作,政府又不肯让利,最后大家一起完蛋。
山东是淮海流域么 早该整治了 不然今后别跑到南方与东北 真有那个时候准备花几万块一平买房子搬家吧 不然效法古法只能填西域
浆糊瓶 发表于 2015-7-3 13:12
政府先把税收,物流,水电煤,地价降下来再说,东南部地区制造业成本比美国还高。

工厂要挣钱,老百姓 ...
哈, 煤价那是降不下来的,现在煤矿出矿价太低了普遍亏损了,工人收入只有以前 的几成了, 那煤价问题出在哪 了, 是国内铁路运煤运价 高, 现在都达到 美国的两倍价了甚至可以 说是世界上煤炭运价 最高的国家,不算装卸费, 公路大宗运煤价格也就比铁路最多高几成,山西的煤如果 走铁路到 苏南使用, 铁路运费在煤价中占大头了。
syskey1 发表于 2015-7-3 11:29
环保不重要?你老板挣了钱出国去了,发老百姓那点钱自己看看病都还不够。
请举例有证据说明, 有什么 重症病是工厂污染排放造成了, 怀疑你是境外势力派来破坏国内经济发展的。
政府就这么干,当时睁眼闭眼让人上,不监管,出事了就一刀切,也不管企业死活
请举例有证据说明, 有什么 重症病是工厂污染排放造成了, 怀疑你是境外势力派来破坏国内经济发展的。
水吴病痛痛病癌症……好多好多-_-||
这个不好说,最苦的还是工人,企业主最多把企业关了
夜泊港湾 发表于 2015-7-3 18:08
请举例有证据说明, 有什么 重症病是工厂污染排放造成了, 怀疑你是境外势力派来破坏国内经济发展的。
请百度搜索下癌症村。
你真逗,开工厂的哪个愿意投资环保?那都是纯利润!要他的利润简直就是要他的命。你不强制执行,没有企 ...
政府早干嘛去了?

违规电动自行车让卖,百姓买了,又不让骑了。
折腾吧,再折腾折腾,民心就折腾没了
草包地方领导人、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官帽子!
本来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就需要金融扶持,金融宽松,否则就会出现临沂这样的悲剧。
当然了,看了几个经济学公式的读书人会说,你想放大水?
经济学书呆子们往往不知道做经济手术也是需要输血的--即输入流动性,即金融宽松的。
经济学书呆子想象一种不需要输血的大手术,就可以完全剧烈经济转型。
问题是,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