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胡锦涛出访:中国不愿承认改了对苏丹政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8:17:16
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即将进行的非洲8国之行,尤其是将对苏丹进行的访问引起德语媒体的关注。德国之声编译如下。

“法兰克福汇报”称,此行是对中国非洲政策的一场考验。该报认为,数月来,在苏丹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出现明显改变,但北京对此加以否认。

该报写道:“现在清楚了,喀土穆政府已不能再指望得到北京的无条件支持。去年9月,中国支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向危机地区达尔富尔派遣2.25万人规模的蓝盔部队决议,…不过,也是由于中国的干预,该决议同时作出限制,即,使命必须得到喀土穆政府的同意。这样,使命云云便暂成一纸空文。

“11月份的北京非洲峰会之后传出消息说,胡锦涛曾敦促苏丹总统,应为解决达尔富尔冲突而与联合国和其余各方更多合作。…今年年初,美国达尔富尔特使纳特西奥斯在北京会晤后得到的印象是,中国政府现在已较前更为积极介入外交努力。”

“法兰克福汇报”继续写道:“不过,中国方面否认苏丹政策有任何改变,当然更不愿意承认,中国或许是对美国的压力作出了反应。…如同此前的朝鲜和伊朗一样,苏丹现在也开始体会到,中国的支持不再是无穷无尽和不加协调的了。对联合国决议的支持是中国首次与受到国际社会批评的苏丹政府保持距离。从北京传出的消息称,胡锦涛在访问期间与苏丹总统会晤时将不仅会涉及双边关系,而且还将讨论达尔富尔冲突。仅仅是这样的预告在中国的外交上就已属罕见。因为,中国外交迄今极力避免造成干涉内政的印象。”

在分析北京何以会改变其立场的原因时,“法兰克福汇报”的文章指出:“中国的转变或许因美国和欧盟的压力而加快,但根据在北京的西方外交官的看法,主要还是自身利害关系促使中国改变了政策。中国希望与所有非洲国家保持友谊。它知道,喀土穆政府在非洲也引起争议。北京也知道,达尔富尔冲突有可能导致整个地区的不稳定。因此,与其同一个受争议政权密切往来,还不如参与非盟丶欧盟和联合国的(外交)努力,同时又提出自己的条件,从而留下更好的印象。”

“法兰克福汇报”的文章最后说:“去年在外交上的佳绩,尤其是有48国出席的非洲峰会的召开使中国获得新的外交自信。非洲政策不再是需要加以捍卫的问题,而是积极的正常的能源保障和经济交换的双赢政策。这一新的自信似乎也导致了新的灵活立场。”



(本文摘自其它德语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欢迎读者来信讨论)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即将进行的非洲8国之行,尤其是将对苏丹进行的访问引起德语媒体的关注。德国之声编译如下。

“法兰克福汇报”称,此行是对中国非洲政策的一场考验。该报认为,数月来,在苏丹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出现明显改变,但北京对此加以否认。

该报写道:“现在清楚了,喀土穆政府已不能再指望得到北京的无条件支持。去年9月,中国支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向危机地区达尔富尔派遣2.25万人规模的蓝盔部队决议,…不过,也是由于中国的干预,该决议同时作出限制,即,使命必须得到喀土穆政府的同意。这样,使命云云便暂成一纸空文。

“11月份的北京非洲峰会之后传出消息说,胡锦涛曾敦促苏丹总统,应为解决达尔富尔冲突而与联合国和其余各方更多合作。…今年年初,美国达尔富尔特使纳特西奥斯在北京会晤后得到的印象是,中国政府现在已较前更为积极介入外交努力。”

“法兰克福汇报”继续写道:“不过,中国方面否认苏丹政策有任何改变,当然更不愿意承认,中国或许是对美国的压力作出了反应。…如同此前的朝鲜和伊朗一样,苏丹现在也开始体会到,中国的支持不再是无穷无尽和不加协调的了。对联合国决议的支持是中国首次与受到国际社会批评的苏丹政府保持距离。从北京传出的消息称,胡锦涛在访问期间与苏丹总统会晤时将不仅会涉及双边关系,而且还将讨论达尔富尔冲突。仅仅是这样的预告在中国的外交上就已属罕见。因为,中国外交迄今极力避免造成干涉内政的印象。”

在分析北京何以会改变其立场的原因时,“法兰克福汇报”的文章指出:“中国的转变或许因美国和欧盟的压力而加快,但根据在北京的西方外交官的看法,主要还是自身利害关系促使中国改变了政策。中国希望与所有非洲国家保持友谊。它知道,喀土穆政府在非洲也引起争议。北京也知道,达尔富尔冲突有可能导致整个地区的不稳定。因此,与其同一个受争议政权密切往来,还不如参与非盟丶欧盟和联合国的(外交)努力,同时又提出自己的条件,从而留下更好的印象。”

“法兰克福汇报”的文章最后说:“去年在外交上的佳绩,尤其是有48国出席的非洲峰会的召开使中国获得新的外交自信。非洲政策不再是需要加以捍卫的问题,而是积极的正常的能源保障和经济交换的双赢政策。这一新的自信似乎也导致了新的灵活立场。”



(本文摘自其它德语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欢迎读者来信讨论)
华尔街日报

2007年01月25日13:41英 | 大 | 中 | 小
中国外交部一位官员表示,促进中非贸易、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将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开始的非洲八国之行的重要内容。这位官员还驳斥了外界对中国一味索取非洲资源、忽视当地人权问题的指责。

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称,此次八国之行将巩固和深化中国与非洲的传统友谊。三个月前,中国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现在北京表示要落实在论坛上作出的援助承诺。

翟隽称,胡锦涛此行将重点讨论贸易、援助、投资及帮助非洲国家摆脱贫困、减轻债务等问题。

非洲已成为满足中国石油及自然资源需求的重要来源,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迅猛增长。

此次非洲之行将是胡锦涛今年首次出访,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对非洲的重视。胡锦涛曾于2004年访问非洲三国,去年又访问了另外三国。

中国在加强与非洲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引来了很多非议。非洲工人曾抱怨称他们在中国工厂待遇低下、薪金微薄,并称大量涌入的中国工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岗位。一向与中国保持友好的南非也声称,中国大量廉价服装的涌入可能挫伤南非的纺织行业。

十几年来赞比亚与中国结成了稳固的政治联盟。不过在去年9月的总统选举中,中国问题仍成为尖锐问题,反对党候选人对中国给赞比亚带来的益处提出了质疑。去年7月,中国在赞比亚的一家矿场因工人不满工资过低发生暴乱。

翟隽称这起事件是正常的商业冲突,“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生,”并表示,北京正在敦促驻非企业关注本地风俗和法规。

对于苏丹,胡锦涛将敦促达尔富尔通过谈判解决危机。美国已呼吁中国利用其对苏丹的影响确保其遵守联合国有关达尔富尔问题的决议。

中国在苏丹石油领域有大量投资。苏丹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方面的数据显示,2006年前11个月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29亿美元,2005年全年为36亿美元。

中国已表示反对联合国迫使苏丹政府接受联合国向达尔富尔派驻维和部队的做法。翟隽表示,胡锦涛在与苏丹总统巴希尔(Omar al-Bashir)的会谈中将讨论达尔富尔问题
胡锦涛时隔9个月将再次访非


    本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李明振 (2007.01.26 11:00)

中国将再次奔向非洲。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本月30日踏上为期12天的非洲之旅,巡访苏丹等8个非洲国家。胡锦涛去年4月访问了埃及等3个国家,中国总理温家宝也于6月份访问了非洲。中国最高领导人在短短9个月时间里先后三次访问同一地区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去年11月,48个非洲国家的首脑齐聚北京,中国豁免了这些国家的全部负债,并决定在3年内将援助规模增加一倍等,让他们带着丰厚的“大礼包”回去。


◆确保资源

中国之所以对非洲如此下功夫,是为了“确保稳定的资源来源”。胡锦涛将和此次访问的苏丹等国签订有关能源的合同。作为年增长率为10%左右的高增长国家,能源的顺利供应是必要条件。

伊拉克战争爆发(2003年)以后,非洲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中国2005年从非洲进口了3830万吨原油,占进口总量的30%。

实际上,胡锦涛就任后于2004年1月第一次访问非洲时,就对埃及、加蓬、阿尔及利亚等产油国进行访问,并签署了有关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协定。去年4月,中国向非洲最大产油国尼日利亚投资了40亿美元,从而获得了4个油田的开发权。

在海外,中国企业最多的地方就是非洲。截至2005年,共有800家企业进军非洲,带走了7.8万人,实现了6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

中国重视非洲的政策背后也隐藏着和美国抗衡的“战略思考”。从过去的毛泽东主席时代开始,中国就一直从和西方世界抗衡的非同盟外交的角度重视非洲。在联合国舞台上,非洲也拥有不容小视的投票权。

◆不干涉内政原则有所改变?

胡锦涛此次访问非洲,还是因为另一个观点而备受关注。在此次巡访的国家中,苏丹是典型的人权侵犯国。在达尔富尔(Darfur)地区,持续4年的纠纷使 20多万人丢掉性命。联合国想要向该地派遣维和部队,但中国消极地表示:“应该通过对话解决,不可施加高强度的制裁。”因为这是内政问题。但是,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说:“胡锦涛主席将和苏丹总统巴希尔等领导人讨论达尔富尔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和人权侵犯国苏丹进行交易的做法本身就引发了谴责之声,但中国仍坚守现有立场称:“我们将在包括军事合作在内的所有领域进行合作,没有丝毫隐瞒。”

美联社(AP)报道说,在非洲各国,中国低廉商品的攻势导致产业基础的崩溃,而且中国企业榨取非洲劳动者等问题正不断出现。


chosun.com中文版
呀,我们从来不干涉别多内政哦:D
看这次胡哥出去有什么收获,
胡哥的外交政策还是满有水平的!:D
现在不光要资源,还要巩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