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海洋之心”的现实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05:28


http://www.zaobao.com/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50609-489688
海洋之心的现实意义
包淳亮 2015年06月09日


5月下旬,一位中国建筑师绘制了“南沙群岛填海项目规划方案:美济·海洋之心”,公布在天涯社区,许多网站也热情转载。作者并称不久将推出黄岩岛的规划方案,似乎意犹未尽。

他的规划是填出9.53平方公里的土地,扣除机场与绿地后以6.29平方公里的面积进行建设,在其上兴建的楼层总面积350万平方公尺,规划居住7万人,其中5万常住人口、2万流动人口。比起许多网友强调的军事用途优先,这个规划其实呼应了很多大战略的设想,值得玩味。

南中国海、特别是南沙群岛最大的特征是岛礁虽多,但成形者甚少,面积也小,因而难以定居。这个现实使得包括中国的各个声索方,其实在南中国海都没有很长远的占有历史。而近年各方的种种作为,也经常包含实际的占有,特别是鼓励平民移住其间。

这是由于国家是由共同体内的个人所组成的,国家所捍卫的首先是人,其次是这些人的财产,然后是这些人所关心的其他事物。没有平民百姓居住的土地,如果又不属于共同体内为了保卫财产而可能积极行动起来的特定个人,则所谓领土最多就属于国家,甚至国家都并未登记在案,那么这个领土就更多只是一种宣示,因而容易被交易、乃至于放弃。

相对的,如果一块土地名义上属于甲国,但在其上居住了大量的乙国百姓,那么这块土地就有可能在未来转变为乙国所有。例如过往得克萨斯州属于墨西哥,一些美国人担心未来得州又再度属于墨西哥。又如克里米亚曾属于俄罗斯,现在又再度属于俄罗斯。

南沙如果无人居住,甚至难以做为私人财产被管理,这个地方的主权就是国家的宣示,不是百姓个人的权益之争。而当岛礁成形,数以万计的百姓居住其间,那么这块土地就成为“共同体”的一部份,不能轻易割舍。

这种作为还可能具有“滚动开发”的示范作用。倘若美济礁能顺利成为南沙第一个马尔地夫的旅游与开曼群岛的金融作用的岛屿,更多的岛礁就可能比照办理。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面积仅6平方公里,人口达10万;而世界第四大离岸金融中心的开曼,人口更不到6万。

不仅中国占有的岛礁可以如此建设发展,中国甚至可能将之作为与争议相关方的共同开发方案,实现类似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五个共同”。

无论是国内或者国际法,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生存、增进生产。那种把南中国海、南沙“撂荒”的维持现状,是对人类福祉的漠视与伤害。中国带头开发南沙,要注意的是如何先富带后富,让在此也有显著利益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也能藉此获得利益。

大型的开发案似乎最严重的改变现状,但其间的旅游、博弈、金融、运输等等各行各业,都将需要大量工作机会。南沙岛礁滚动开发之后,为数众多的新兴岛屿上大量的服务需求,甚至意味着数以十万计的岗位。这些“开曼”的国际性地位,也意味这些工作岗位的国际性,从而创造更多中国与相关国家面向未来的筹码。

军事在此棋盘中仅仅扮演虽具根本性但又隐微的角色。根本性,是因为中国在南中国海势必获得主导性的优势地位,这在三大人工岛的兴建后已经没有疑义了。隐微,是因为很快各国在理性计算下,都会选择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因而既消弭军事对抗的可能性,又提升了其他开发的重要性。有些评论文章已经指出,南沙群岛可能变成“全世界最富裕的地区”;“海洋之心”放在这个脉络下,比起绝大多数南中国海局势观察者的忧心忡忡,还更加具有现实感与可行性。

作者是台湾中国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50609-489688
海洋之心的现实意义
包淳亮 2015年06月09日


5月下旬,一位中国建筑师绘制了“南沙群岛填海项目规划方案:美济·海洋之心”,公布在天涯社区,许多网站也热情转载。作者并称不久将推出黄岩岛的规划方案,似乎意犹未尽。

他的规划是填出9.53平方公里的土地,扣除机场与绿地后以6.29平方公里的面积进行建设,在其上兴建的楼层总面积350万平方公尺,规划居住7万人,其中5万常住人口、2万流动人口。比起许多网友强调的军事用途优先,这个规划其实呼应了很多大战略的设想,值得玩味。

南中国海、特别是南沙群岛最大的特征是岛礁虽多,但成形者甚少,面积也小,因而难以定居。这个现实使得包括中国的各个声索方,其实在南中国海都没有很长远的占有历史。而近年各方的种种作为,也经常包含实际的占有,特别是鼓励平民移住其间。

这是由于国家是由共同体内的个人所组成的,国家所捍卫的首先是人,其次是这些人的财产,然后是这些人所关心的其他事物。没有平民百姓居住的土地,如果又不属于共同体内为了保卫财产而可能积极行动起来的特定个人,则所谓领土最多就属于国家,甚至国家都并未登记在案,那么这个领土就更多只是一种宣示,因而容易被交易、乃至于放弃。

相对的,如果一块土地名义上属于甲国,但在其上居住了大量的乙国百姓,那么这块土地就有可能在未来转变为乙国所有。例如过往得克萨斯州属于墨西哥,一些美国人担心未来得州又再度属于墨西哥。又如克里米亚曾属于俄罗斯,现在又再度属于俄罗斯。

南沙如果无人居住,甚至难以做为私人财产被管理,这个地方的主权就是国家的宣示,不是百姓个人的权益之争。而当岛礁成形,数以万计的百姓居住其间,那么这块土地就成为“共同体”的一部份,不能轻易割舍。

这种作为还可能具有“滚动开发”的示范作用。倘若美济礁能顺利成为南沙第一个马尔地夫的旅游与开曼群岛的金融作用的岛屿,更多的岛礁就可能比照办理。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面积仅6平方公里,人口达10万;而世界第四大离岸金融中心的开曼,人口更不到6万。

不仅中国占有的岛礁可以如此建设发展,中国甚至可能将之作为与争议相关方的共同开发方案,实现类似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五个共同”。

无论是国内或者国际法,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生存、增进生产。那种把南中国海、南沙“撂荒”的维持现状,是对人类福祉的漠视与伤害。中国带头开发南沙,要注意的是如何先富带后富,让在此也有显著利益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也能藉此获得利益。

大型的开发案似乎最严重的改变现状,但其间的旅游、博弈、金融、运输等等各行各业,都将需要大量工作机会。南沙岛礁滚动开发之后,为数众多的新兴岛屿上大量的服务需求,甚至意味着数以十万计的岗位。这些“开曼”的国际性地位,也意味这些工作岗位的国际性,从而创造更多中国与相关国家面向未来的筹码。

军事在此棋盘中仅仅扮演虽具根本性但又隐微的角色。根本性,是因为中国在南中国海势必获得主导性的优势地位,这在三大人工岛的兴建后已经没有疑义了。隐微,是因为很快各国在理性计算下,都会选择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因而既消弭军事对抗的可能性,又提升了其他开发的重要性。有些评论文章已经指出,南沙群岛可能变成“全世界最富裕的地区”;“海洋之心”放在这个脉络下,比起绝大多数南中国海局势观察者的忧心忡忡,还更加具有现实感与可行性。

作者是台湾中国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联合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