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小学生们看看伯南克如何骂31年升息的那帮家伙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06:56:13
请中国的经济学小学二年级生们好好学习下昧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讲话,1930年昧国把利率从1.5%提高到3.5%,伯南克到现在还在骂呢

1930-1933年,金融系统全面崩溃,市场信用创造和信息收集效率急剧下降,真实融资成本大幅上升,获得贷款极其困难,信贷紧缩将经济下滑转变成大萧条,也即:“金融危机-信用成本上升-真实产出持续下降”之假说,始于股灾的大萧条,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

经济危机前,美国的信用过度膨胀则是造成严重货币信用危机的客观条件。1923~1929年,美国的贷款业务增长了37%,有价证券的发行增加了1.5倍,股票价格上涨了2倍,而在此期间,工业生产却只增长了18%。因此,经济危机一爆发,货币信用突然紧缩,便导致货币信用危机接踵而至。

美联储紧缩政策过于严厉则成为又一诱因。1929年8月9日,美联储根据宏观经济过热情况,将利息提高到6%,将证券交易商的利率由5%提高到20%,使当时投机商们顷刻间陷入了资金短缺状态,只好逃出股市。由于此举也引领其他投资机构跟随,股市流动性顿时陷入紧缺状态,失去了支撑。而前期出逃的示范效果,股民对股市升值预期也发生180度转变,出现股市抛售风潮。

  然而,错误的政策更是加重危机的关键因素。1930年为挽救因股市崩盘造成的大失业,美国国会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筑起史上最高的关税贸易壁垒,造成银行更大的衰退。再加上1931年联储局加息,把利率从1.5%拉高到3.5%,并警告银行不该大量自贴现窗口借款,形成债券市场也崩盘,以致于后来联储局虽然将利率降为1%,并维持十多年的低利率,经济仍然萎靡不振,形成流动性陷阱的恶果。

http://www.cnstock.com/zqsc/2008-10/09/content_3710088_7.htm
想想当年昧国利率只提升两个点,就造成巨大恶果,那么中国央行连续提升利率,更有甚者,将存款准备金率连升25次,提高12.5点,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
看看中国央行英明果断神武的提升准备金率的历史吧
以下数字整理自http://zm6.sm.cn/?src=http%3A%2F ... p;uc_param_str=pidi
公布日 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2007年1月5日 9.50%
2007年2月16日 10.00%
2007年4月5日 10.50%
2007年4月29日 11.00%
2007年5月18日 11.50%
2007年7月30日 12.00%
2007年9月6日 12.50%
2007年10月13日 13.00%
2007年11月10日 13.50%
2007年12月8日 14.50%
2008年1月16日 15.00%
2008年3月18日 15.50%
2008年4月16日 16.00%
2008年5月12日 16.50%
2008年6月7日 17.50%
2008年9月15日 17.50%
2008年10月8日 17.00%
2008年11月26日 16.00%
2008年12月22日 15.50%
2010年1月12日 16.00%
2010年2月12日 16.50%
2010年5月2日 17.00%
2010年11月10日 17.50%
2010年11月19日 18.00%
2010年12月10日 18.50%
2011年1月14日 19.00%
2011年2月18日 19.50%
2011年3月18日 20.00%
2011年4月17日 20.50%
2011年5月12日 21%
2011年6月14日 21.50%
2011年11月30日 21%
2012年2月18日 20.50%
2012年5月12日 20%
2015年2月4日 19.50%
今天的中国在央行这样乱来还没有崩溃已经是个世界经济奇迹了。请中国的经济学小学二年级生们好好学习下昧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讲话,1930年昧国把利率从1.5%提高到3.5%,伯南克到现在还在骂呢

1930-1933年,金融系统全面崩溃,市场信用创造和信息收集效率急剧下降,真实融资成本大幅上升,获得贷款极其困难,信贷紧缩将经济下滑转变成大萧条,也即:“金融危机-信用成本上升-真实产出持续下降”之假说,始于股灾的大萧条,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

经济危机前,美国的信用过度膨胀则是造成严重货币信用危机的客观条件。1923~1929年,美国的贷款业务增长了37%,有价证券的发行增加了1.5倍,股票价格上涨了2倍,而在此期间,工业生产却只增长了18%。因此,经济危机一爆发,货币信用突然紧缩,便导致货币信用危机接踵而至。

美联储紧缩政策过于严厉则成为又一诱因。1929年8月9日,美联储根据宏观经济过热情况,将利息提高到6%,将证券交易商的利率由5%提高到20%,使当时投机商们顷刻间陷入了资金短缺状态,只好逃出股市。由于此举也引领其他投资机构跟随,股市流动性顿时陷入紧缺状态,失去了支撑。而前期出逃的示范效果,股民对股市升值预期也发生180度转变,出现股市抛售风潮。

  然而,错误的政策更是加重危机的关键因素。1930年为挽救因股市崩盘造成的大失业,美国国会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筑起史上最高的关税贸易壁垒,造成银行更大的衰退。再加上1931年联储局加息,把利率从1.5%拉高到3.5%,并警告银行不该大量自贴现窗口借款,形成债券市场也崩盘,以致于后来联储局虽然将利率降为1%,并维持十多年的低利率,经济仍然萎靡不振,形成流动性陷阱的恶果。

http://www.cnstock.com/zqsc/2008-10/09/content_3710088_7.htm
想想当年昧国利率只提升两个点,就造成巨大恶果,那么中国央行连续提升利率,更有甚者,将存款准备金率连升25次,提高12.5点,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
看看中国央行英明果断神武的提升准备金率的历史吧
以下数字整理自http://zm6.sm.cn/?src=http%3A%2F ... p;uc_param_str=pidi
公布日 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2007年1月5日 9.50%
2007年2月16日 10.00%
2007年4月5日 10.50%
2007年4月29日 11.00%
2007年5月18日 11.50%
2007年7月30日 12.00%
2007年9月6日 12.50%
2007年10月13日 13.00%
2007年11月10日 13.50%
2007年12月8日 14.50%
2008年1月16日 15.00%
2008年3月18日 15.50%
2008年4月16日 16.00%
2008年5月12日 16.50%
2008年6月7日 17.50%
2008年9月15日 17.50%
2008年10月8日 17.00%
2008年11月26日 16.00%
2008年12月22日 15.50%
2010年1月12日 16.00%
2010年2月12日 16.50%
2010年5月2日 17.00%
2010年11月10日 17.50%
2010年11月19日 18.00%
2010年12月10日 18.50%
2011年1月14日 19.00%
2011年2月18日 19.50%
2011年3月18日 20.00%
2011年4月17日 20.50%
2011年5月12日 21%
2011年6月14日 21.50%
2011年11月30日 21%
2012年2月18日 20.50%
2012年5月12日 20%
2015年2月4日 19.50%
今天的中国在央行这样乱来还没有崩溃已经是个世界经济奇迹了。
  21.5%是个历史性的时刻。
不是已经开始降了吗?
顺便问楼主,请问怎么才能从中国的银行内部搞垮中国的金融系统?
当年大萧条是金本位。黄金又不会多出来。你一勒紧,当然是通货紧缩了。现在情况不一样的。
卧龙电气飞 发表于 2015-4-16 19:22
不是已经开始降了吗?
顺便问楼主,请问怎么才能从中国的银行内部搞垮中国的金融系统?
按楼主的意思搞就行了
31年搞紧缩不对,并不意味着现在控制货币就是错。
yg199350 发表于 2015-4-16 20:19
31年搞紧缩不对,并不意味着现在控制货币就是错。
为啥呢?
为什么现在控制货币不是个错
这么大的问题你都不给个理由出来吗?
wujingping 发表于 2015-4-16 20:16
当年大萧条是金本位。黄金又不会多出来。你一勒紧,当然是通货紧缩了。现在情况不一样的。
货币供应量小于货币需求量的情况下,再次勒死货币,不管是不是金本位,都会造成巨大的恶果。
卧龙电气飞 发表于 2015-4-16 19:22
不是已经开始降了吗?
顺便问楼主,请问怎么才能从中国的银行内部搞垮中国的金融系统?
px在燃烧,你往里面喷了一公斤的水,然后你就认为可以了是吗?
有量的思维吗?
知道该怎么评估货币宽松的量才是需要的量吗?
px在燃烧,你往里面喷了一公斤的水,然后你就认为可以了是吗?
有量的思维吗?
知道该怎么评估货币宽松 ...
第二个问题呢?
弗里德曼是骗子 发表于 2015-4-23 15:05
货币供应量小于货币需求量的情况下,再次勒死货币,不管是不是金本位,都会造成巨大的恶果。
你如何判断需求?再说了,货币政策又不是死的,这两天不是降准了吗!一脚刹车一脚油门儿才能保安全。
其实你自己都给了答案了。
幼儿园小班的嘲笑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太低
wujingping 发表于 2015-4-23 15:10
你如何判断需求?再说了,货币政策又不是死的,这两天不是降准了吗!一脚刹车一脚油门儿才能保安全。
判断需求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价格
因为供给小于需求,物价上涨,供给大于需求,物价下跌
看看高利贷多少,就知道货币供给是不是大于货币需求
即看资金的价格---利息率有多少,民间贷款市场利息率有多少,就能够看出货币供给是不是大于货币需求了。
至于更具体的一点的计算方法,gdp等于企业利润的相加,中国gdp大约60万亿
企业所需要的资金量=企业利润/企业利润率
企业利润率约等于10%,所以,中国在一年的货币需求量大约就等于60除以10%=600万亿
而中国的M2大约100万亿,这个M2要满足600万亿的资金需求,意味着M2在一年里要周转6次,但是显然的没有周转这么快。
当然了以上,仅仅是一个很粗略的分析,但是这个粗略的分析也告诉我们100万亿的M2显然不是过多的。
美国08年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长时间的利息过低,当想纠正时触发了经济危机。现在美国迟迟不生息给人感觉像是教训没吃够一样。
另外信用溢价导致的利率高位真是让人棘手,在什么时点放松货币政策需要高超的技术。
弗里德曼是骗子 发表于 2015-4-23 15:40
判断需求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价格
因为供给小于需求,物价上涨,供给大于需求,物价下跌
看看高 ...
我只知道前年一碗牛肉面8块,今年涨到14块了。你说呢?!
弗里德曼是骗子 发表于 2015-4-23 15:40
判断需求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价格
因为供给小于需求,物价上涨,供给大于需求,物价下跌
看看高 ...
你意思是我们的水放的还不够狠呗

伯南克又不是歌星,他的话有必要这么追捧吗?

Ymzg 发表于 2015-4-23 16:52
伯南克又不是歌星,他的话有必要这么追捧吗?
昧国1929年危机前期的紧缩货币政策是错误的,这是最基本的一个结论。
马利奥 发表于 2015-4-23 16:10
你意思是我们的水放的还不够狠呗
我的意思是说水收得太狠了。
只有你们这帮小学4年级不到的人才以为水放得太狠了。
wujingping 发表于 2015-4-23 16:05
我只知道前年一碗牛肉面8块,今年涨到14块了。你说呢?!
这是你自己吓自己,结果过敏
现在的CPI数字很低,甚至普遍认为到了通货紧缩的阶段了。
当然你要只看一两种商品,那当然是有可能涨价的,CPI是综合看所有的商品价格的涨幅的。
再说了,以为放水就会涨价,是小学二年级的体现。
1/2和2/4哪个大,小学二年级的你知道吗?
TornadoVicky 发表于 2015-4-23 16:01
美国08年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长时间的利息过低,当想纠正时触发了经济危机。现在美国迟迟不生息给人 ...
不是因为利息过低
利息过低的话,现在都零利率这么多年了,怎么危机又不起来?
恰好相反,危机一来,昧联储马上放松了货币,放得更加的厉害。
次贷危机的根源是次贷本质上是金融赌博,而与实际的房地产无关。
弗里德曼是骗子 发表于 2015-4-23 16:54
昧国1929年危机前期的紧缩货币政策是错误的,这是最基本的一个结论。

但不代表所有的货币紧缩都是错误的
——————更不能说所有的增发货币都是正确的
说来说去,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

弗里德曼是骗子 发表于 2015-4-23 16:57
这是你自己吓自己,结果过敏
现在的CPI数字很低,甚至普遍认为到了通货紧缩的阶段了。
当然你要只看一 ...
去年一年物价涨了不少了。你还嫌不够啊。
我这里稍微用用他人的知识产权。
美国利率.png
互联网泡沫以后美国采取低息策略,使得美国度过了互联网泡沫危机,可是过长时间的低息政策导致了疯狂的投机。结果就是在升息以后触发了经济危机。这个结论不管哪个经济学流派对这点是没有异议的。
而我就是认为要是美国再长期不升息的话又要遭重。而且事实上美国非常想升息,可惜基本面刚刚好起来结果又不行了。
TornadoVicky 发表于 2015-4-23 19:59
我这里稍微用用他人的知识产权。

互联网泡沫以后美国采取低息策略,使得美国度过了互联网泡沫危机,可是 ...
我不知道你说的哪派经济学对低息导致次贷危机的结论是怎么来的。
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是不会管哪派哪派怎么看的。
现在我问的是次贷是不是一种赌博?
然后这种赌博和次贷相关的房地产的供求是不是不再发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