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周恩来基辛格何对话令毛泽东雷霆震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9:55:59
本文摘自:《中老年时报》2013年7月5日7版,作者:陈东林,原题为:《毛泽东为何不考虑让周恩来接班》

毛泽东对周恩来的批评

林彪事件使毛泽东的接班人出现了空缺。除了年龄稍大外,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周恩来都应该是众望所归的接班人选。但是,毛泽东并没有把周当作接班人考虑。其原因,是他认为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总是表现得“右”。毛泽东担忧的是,他死后周恩来会否定他的“文革”路线。因此,1973年,毛泽东提出了实际是针对周恩来的一系列批评。

6月25日,周恩来会见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布鲁斯时指出,我们对美苏签订的核协定持怀疑态度,中国政府仍坚持中美上海公报的立场。历史表明,签订这类条约是靠不住的,现苏联领导人访美给人以两个大国主宰世界的印象。我们不怕孤立,首先我们不丧失立场,同时我们又是现实主义者。按照周恩来“这是一件大事,值得注意,要好好研究”的指示,由外交部美大司美国处、苏联东欧司苏联处几人讨论,副处长张再执笔,写成了一篇文章《对尼克松——勃列日涅夫会谈的初步看法》,发表在1973年6月28日外交部内部刊物《新情况》第153期上,文章认为美苏签订防止核战争协定以后,“欺骗性更大”,“美苏主宰世界的气氛更浓”。

7月初,王海容、唐闻生去见毛泽东,一进门就问毛的机要秘书张玉凤,《新情况》写得不错,是根据周总理意见写的,你给毛主席读了吗?张说没有。于是唐便给毛读,不料毛听后提出异议,还举例说明简报的分析错误,说是“放屁一通”。

周恩来从王海容处得知情况后,7月3日,给外交部党的核心小组及美大组负责人写信,要求撤回该期《新情况》,并诚恳地承担说:“这个错误主要责任在我。”

7月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同王洪文、张春桥及两个女翻译王海容、唐闻生进行了一次谈话,仍然针对周恩来分管的外交部提出批评说:近来外交部有若干问题不大令人满意。我常说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而外交部忽然来一个什么大欺骗、大主宰。在思想方法上是看表面,不看实质。都说此文(指外交部《新情况》简报)不错。我一看呢,也许我是错的,你们贵部是正确的吧!不过与中央历来的、至少几年来的意见不相联系。你们年纪还不大,最好学点外文,不要上乔老爷、姬老爷的贼船。凡是这类屁文件,我就照例不看。总理讲话也在内,因为不胜其看。结论是四句话: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此调不改正,势必出修正。将来搞修正主义,莫说我事先没讲。

“批周”会议风波

11月10日,上任不久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开始了他的第六次访华。基辛格走后的第二天,翻译王海容、唐闻生拿着周、基最后一次会谈的记录稿,将划有杠杠之处念出来,问周恩来:“您是这样讲的吗?”周回答:“对,这是记录稿嘛,我就是这个意思。”


11月17日,听了两位女翻译汇报,毛泽东认为周恩来在同基辛格的谈判中说了错话,屈从于美方,“雷霆震怒”。当天周恩来和外交部负责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到毛泽东处开会。毛泽东谈了对不久前中美会谈的一些看法,批评说:“对美国要注意,搞斗争的时候容易‘左’,搞联合的时候容易右。”他提议中央政治局开会,批评此次中美会谈中的错误。

当晚,周恩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传达了毛泽东对中美会谈的意见并介绍同基辛格会谈的情况。会上,江青首先发难,斥责周恩来回避实质,是“右倾投降主义”。周恩来拍案而起与之争辩:我周恩来一辈子犯过很多错误,可是右倾投降主义的帽子扣不到我的头上!江青冷笑说:走着瞧!会后,周恩来两次向毛泽东书面报告政治局会议情况,表示自己在此次中美会谈中“做得不够”。
11月1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要开会批评周恩来和以前与美国国防部长会谈的叶剑英的错误。会议中,江青和张春桥等人肆无忌惮地批判周恩来“丧权辱国、投降主义”、“给美国人下跪”。批判范围已经扩大到从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以来的所有外交活动,继而上升到权力之争。江青说,这是继林彪事件之后的“第十一次路线斗争”,周恩来“迫不及待”地要取代毛主席,是“错误路线的头子”。与会者按照毛泽东的要求对周恩来进行了批评。周恩来本人进行了过分的自我检查,痛苦地流下了眼泪。

12月9日,毛泽东会见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后,分三批同王洪文、周恩来和翻译王、唐谈话,指出:这次会开得很好,就是有人讲错了两句话,一个是讲“第十一次路线斗争”,不应该那么讲,实际上也不是,一个是讲总理“迫不及待”。总理不是迫不及待,江青自己才是迫不及待。对江青所提增补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要求,毛泽东表示:“增补常委,不要。”他还说:不能搞红卫兵上街贴大字报打倒总理、叶帅那一套,要内部开会解决。又要批评,又要工作,几个老同志和我,都是不久于人世的了。毛泽东还握着周的手,指着女翻译说:现在的小将不好惹呢。把她们提起来,整了你自己,也整了我。于是,“批周”会议宣告结束,外事工作仍然由周恩来负责。

但是,毛泽东既然肯定了“批周”会议,周恩来面临的态势就不可能马上得到改变。12月11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汇报根据毛泽东意见,外交部和中央军委办公会议准备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讨论中央政治局“批周”会议有关内容。信中提出:外交部、军委既开这样的会议,中央直属机关和国务院也应安排开这样的会。毛泽东圈阅批准了此信。对周恩来的“批评”被扩大到了相当广泛的范围。


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话,再次严厉批评周恩来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叶剑英主持的中央军委的工作。他说:“军委不议军,政治局不议政。”“你们不改,我就要开会,到这里来。”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接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后,对陪同接见的周恩来问:总理,你怎么样了?周恩来回答:还可以。没抓好大事。毛泽东笑着说:被人整得不亦乐乎吧?周也笑了:没有。自己犯错误。刚才在汽车上我还在说,抓大事还不会抓,没有抓好,常常抓了小事。

这年夏天,毛泽东会见外宾,因为沙发不够,周恩来便坐到椅子上,把沙发让给女翻译。毛看到了,对外宾说:总理可怜哪,被这些娘儿们整得这个样子。
http://news.ifeng.com/a/20150414/43546581_1.shtml本文摘自:《中老年时报》2013年7月5日7版,作者:陈东林,原题为:《毛泽东为何不考虑让周恩来接班》

毛泽东对周恩来的批评

林彪事件使毛泽东的接班人出现了空缺。除了年龄稍大外,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周恩来都应该是众望所归的接班人选。但是,毛泽东并没有把周当作接班人考虑。其原因,是他认为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总是表现得“右”。毛泽东担忧的是,他死后周恩来会否定他的“文革”路线。因此,1973年,毛泽东提出了实际是针对周恩来的一系列批评。

6月25日,周恩来会见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布鲁斯时指出,我们对美苏签订的核协定持怀疑态度,中国政府仍坚持中美上海公报的立场。历史表明,签订这类条约是靠不住的,现苏联领导人访美给人以两个大国主宰世界的印象。我们不怕孤立,首先我们不丧失立场,同时我们又是现实主义者。按照周恩来“这是一件大事,值得注意,要好好研究”的指示,由外交部美大司美国处、苏联东欧司苏联处几人讨论,副处长张再执笔,写成了一篇文章《对尼克松——勃列日涅夫会谈的初步看法》,发表在1973年6月28日外交部内部刊物《新情况》第153期上,文章认为美苏签订防止核战争协定以后,“欺骗性更大”,“美苏主宰世界的气氛更浓”。

7月初,王海容、唐闻生去见毛泽东,一进门就问毛的机要秘书张玉凤,《新情况》写得不错,是根据周总理意见写的,你给毛主席读了吗?张说没有。于是唐便给毛读,不料毛听后提出异议,还举例说明简报的分析错误,说是“放屁一通”。

周恩来从王海容处得知情况后,7月3日,给外交部党的核心小组及美大组负责人写信,要求撤回该期《新情况》,并诚恳地承担说:“这个错误主要责任在我。”

7月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同王洪文、张春桥及两个女翻译王海容、唐闻生进行了一次谈话,仍然针对周恩来分管的外交部提出批评说:近来外交部有若干问题不大令人满意。我常说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而外交部忽然来一个什么大欺骗、大主宰。在思想方法上是看表面,不看实质。都说此文(指外交部《新情况》简报)不错。我一看呢,也许我是错的,你们贵部是正确的吧!不过与中央历来的、至少几年来的意见不相联系。你们年纪还不大,最好学点外文,不要上乔老爷、姬老爷的贼船。凡是这类屁文件,我就照例不看。总理讲话也在内,因为不胜其看。结论是四句话: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此调不改正,势必出修正。将来搞修正主义,莫说我事先没讲。

“批周”会议风波

11月10日,上任不久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开始了他的第六次访华。基辛格走后的第二天,翻译王海容、唐闻生拿着周、基最后一次会谈的记录稿,将划有杠杠之处念出来,问周恩来:“您是这样讲的吗?”周回答:“对,这是记录稿嘛,我就是这个意思。”


11月17日,听了两位女翻译汇报,毛泽东认为周恩来在同基辛格的谈判中说了错话,屈从于美方,“雷霆震怒”。当天周恩来和外交部负责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到毛泽东处开会。毛泽东谈了对不久前中美会谈的一些看法,批评说:“对美国要注意,搞斗争的时候容易‘左’,搞联合的时候容易右。”他提议中央政治局开会,批评此次中美会谈中的错误。

当晚,周恩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传达了毛泽东对中美会谈的意见并介绍同基辛格会谈的情况。会上,江青首先发难,斥责周恩来回避实质,是“右倾投降主义”。周恩来拍案而起与之争辩:我周恩来一辈子犯过很多错误,可是右倾投降主义的帽子扣不到我的头上!江青冷笑说:走着瞧!会后,周恩来两次向毛泽东书面报告政治局会议情况,表示自己在此次中美会谈中“做得不够”。
11月1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要开会批评周恩来和以前与美国国防部长会谈的叶剑英的错误。会议中,江青和张春桥等人肆无忌惮地批判周恩来“丧权辱国、投降主义”、“给美国人下跪”。批判范围已经扩大到从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以来的所有外交活动,继而上升到权力之争。江青说,这是继林彪事件之后的“第十一次路线斗争”,周恩来“迫不及待”地要取代毛主席,是“错误路线的头子”。与会者按照毛泽东的要求对周恩来进行了批评。周恩来本人进行了过分的自我检查,痛苦地流下了眼泪。

12月9日,毛泽东会见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后,分三批同王洪文、周恩来和翻译王、唐谈话,指出:这次会开得很好,就是有人讲错了两句话,一个是讲“第十一次路线斗争”,不应该那么讲,实际上也不是,一个是讲总理“迫不及待”。总理不是迫不及待,江青自己才是迫不及待。对江青所提增补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要求,毛泽东表示:“增补常委,不要。”他还说:不能搞红卫兵上街贴大字报打倒总理、叶帅那一套,要内部开会解决。又要批评,又要工作,几个老同志和我,都是不久于人世的了。毛泽东还握着周的手,指着女翻译说:现在的小将不好惹呢。把她们提起来,整了你自己,也整了我。于是,“批周”会议宣告结束,外事工作仍然由周恩来负责。

但是,毛泽东既然肯定了“批周”会议,周恩来面临的态势就不可能马上得到改变。12月11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汇报根据毛泽东意见,外交部和中央军委办公会议准备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讨论中央政治局“批周”会议有关内容。信中提出:外交部、军委既开这样的会议,中央直属机关和国务院也应安排开这样的会。毛泽东圈阅批准了此信。对周恩来的“批评”被扩大到了相当广泛的范围。


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话,再次严厉批评周恩来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叶剑英主持的中央军委的工作。他说:“军委不议军,政治局不议政。”“你们不改,我就要开会,到这里来。”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接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后,对陪同接见的周恩来问:总理,你怎么样了?周恩来回答:还可以。没抓好大事。毛泽东笑着说:被人整得不亦乐乎吧?周也笑了:没有。自己犯错误。刚才在汽车上我还在说,抓大事还不会抓,没有抓好,常常抓了小事。

这年夏天,毛泽东会见外宾,因为沙发不够,周恩来便坐到椅子上,把沙发让给女翻译。毛看到了,对外宾说:总理可怜哪,被这些娘儿们整得这个样子。
http://news.ifeng.com/a/20150414/43546581_1.shtml
从战略眼光来看,“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确实是对世界形势的判断(对不对另说),也是跟“三个世界”的中国原创战略思想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欺骗、大主宰”的水平却是不在一个档次上。老毛觉得总理不上道,甚至怀疑这是离经叛道前的试探,因此敲打总理一下,也能理解。当然打一棍子揉三揉,他也知道自己离不开总理。
信口开河,胡编乱造,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