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资源和技术与军事力量的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36:48
不同历史时期,具有战略地位的资源和技术决定着各国国力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地位。赫梯人的铁制兵器,游牧民族的马镫,中国人的火药,英国的煤炭和钢铁,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工业革命时代以后,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人口和智力资源、资本密度决定了能否进入资本主义大生产阶段。德国受益于阿尔萨斯、洛林的铁矿,鲁尔区的煤矿和莱茵河水运,大量的大学资源、完善的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大规模的人口(六千万以上)和发达的商业传统(汉萨同盟),迅速崛起而取代了法国的传统优势地位。但是德国人缺乏石油、橡胶、铜矿等第二次科技革命所必须的战略原料,它们是内燃机、电机、电缆的生产材料。因此,在进入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德国的摩托化和机械化进程不如英国、美国、苏联。虽然二战初期依靠闪击战获得了巨大的军事成功,但是这些成功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德国人在战略原料上的短缺状态。并且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张,这种短缺更加严重。与德国类似,日本也是完全依靠外部供给战略原料来维持国家正常生活和军事扩张行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看做是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为了争夺战略资源和市场-投资空间进行的战争。随着德国、日本的战败,以美苏两个亿级人口大国为基础的两超争霸格局形成,西方工业国家结成了北约同盟,对社会主义国家展开冷战,顺便解决了德国、日本的难题,这才有了它们的经济奇迹。

现在,我国面临着产业升级的重大课题,同时中国已经在国力体量上超越中等国家阶段,直接向两强方向发展。因此,必须要理顺各个波次科技革命在我国留下的影响,也就是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同时在我国爆发,并且交互影响。工业化、城市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它们在按照统一的节奏进行,几乎是一次生态学上的“生命大爆发”。那么,庞大的国家发展进程势必要消耗海量的战略资源和技术,能够提供给军队的就要减少。虽然我国军费年年提高,但是大量 军费要投入到偿还型的投资建设当中,甚至还要包括大量的浪费现象。这样能够直接投入到军备的战略原料、财政资金和技术工具,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虽然我国掌握了第三代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但是新世代的武器系统已经在美国服役,而我国还有大量“冷战遗产”需要处理。因此,在保持第三代装备必要的生产节奏时,需要节约战略原料和生产工具,用于在第四代装备成熟时进行换装。

各个军种开出的列表是很漫长的。空军的需求表当中,包括分布式隐身C4ISR系统、隐身轰战机系统、无人机系统、战略运输/加油机系统、作战支援飞机系统等,而且如果要实现空天一体化,就要把航天资产交给空军掌握,那么就需要建立空军航天兵部,建设空间站和全套卫星系统,并且发展空天飞机、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等新锐兵器,以及全套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这个投资和资源消耗将是极为惊人的。

海军的需求表当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核材料的大量引进。因为未来建设可靠的海基核打击系统需要6艘以上的战略导弹核潜艇,100枚左右的潜射战略导弹和200枚左右的核弹头。为了保护战略核潜艇,以及为航母战斗群提供支援,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也要扩张到20艘以上,总的核潜艇规模在30艘以上,那么这些核反应堆对于核材料的消耗也将是颇为惊人的。如果要建设核动力航母,那么势必是9万吨级的超级航母,它对核原料的需求也是很旺盛的。此外,导弹舰艇的全盾化势在必行,因此需要大量的稀土材料和电子元件。万吨级防空导弹巡洋舰,4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大量的导弹护卫舰也对内燃机动力和石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况在大量的巡航、演习、护航、访问等任务当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原料和弹药,无论是对财政资金还是对战略原料,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陆军的需求表当中,主要是对特种合金的需求较为旺盛。因为陆军要实现机械化,就要大量装备高性能的坦克装甲车辆,这些装甲车辆需要的防护装甲和攻击弹药,对新型合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全军18个集团军和两个军区的部队,基本实现机械化的话,大概需要13000~16000辆坦克装甲车辆(只考虑坦克、步战车和自行火炮)。其中装甲兵车辆(主战坦克、轻型坦克、轮式突击车、两栖突击车)约6000~7000辆、步兵车辆(步战车、轮式步战、两栖步战)约7000辆、自行火炮(加榴炮、榴弹炮、火箭炮)约3000辆。这需要怎样的石油和特种金属的供应?更何况信息化车辆对稀土、电气元件、精确制导武器的海量需求。而且每年进行大量的演习、训练要消耗的石油、橡胶、零配件、弹药(炸药和制导头),也是一个难以计数的天文数字。


总之,建立一支庞大的第四代武器系统装备起来的现代军队,这是只有超级大国才能享用的“特权”。但是如此庞大的武装力量,如果没有坚实的经济和工业作为后盾,势必也是难以维持久长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战略地位的资源和技术决定着各国国力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地位。赫梯人的铁制兵器,游牧民族的马镫,中国人的火药,英国的煤炭和钢铁,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工业革命时代以后,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人口和智力资源、资本密度决定了能否进入资本主义大生产阶段。德国受益于阿尔萨斯、洛林的铁矿,鲁尔区的煤矿和莱茵河水运,大量的大学资源、完善的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大规模的人口(六千万以上)和发达的商业传统(汉萨同盟),迅速崛起而取代了法国的传统优势地位。但是德国人缺乏石油、橡胶、铜矿等第二次科技革命所必须的战略原料,它们是内燃机、电机、电缆的生产材料。因此,在进入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德国的摩托化和机械化进程不如英国、美国、苏联。虽然二战初期依靠闪击战获得了巨大的军事成功,但是这些成功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德国人在战略原料上的短缺状态。并且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张,这种短缺更加严重。与德国类似,日本也是完全依靠外部供给战略原料来维持国家正常生活和军事扩张行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看做是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为了争夺战略资源和市场-投资空间进行的战争。随着德国、日本的战败,以美苏两个亿级人口大国为基础的两超争霸格局形成,西方工业国家结成了北约同盟,对社会主义国家展开冷战,顺便解决了德国、日本的难题,这才有了它们的经济奇迹。

现在,我国面临着产业升级的重大课题,同时中国已经在国力体量上超越中等国家阶段,直接向两强方向发展。因此,必须要理顺各个波次科技革命在我国留下的影响,也就是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同时在我国爆发,并且交互影响。工业化、城市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它们在按照统一的节奏进行,几乎是一次生态学上的“生命大爆发”。那么,庞大的国家发展进程势必要消耗海量的战略资源和技术,能够提供给军队的就要减少。虽然我国军费年年提高,但是大量 军费要投入到偿还型的投资建设当中,甚至还要包括大量的浪费现象。这样能够直接投入到军备的战略原料、财政资金和技术工具,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虽然我国掌握了第三代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但是新世代的武器系统已经在美国服役,而我国还有大量“冷战遗产”需要处理。因此,在保持第三代装备必要的生产节奏时,需要节约战略原料和生产工具,用于在第四代装备成熟时进行换装。

各个军种开出的列表是很漫长的。空军的需求表当中,包括分布式隐身C4ISR系统、隐身轰战机系统、无人机系统、战略运输/加油机系统、作战支援飞机系统等,而且如果要实现空天一体化,就要把航天资产交给空军掌握,那么就需要建立空军航天兵部,建设空间站和全套卫星系统,并且发展空天飞机、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等新锐兵器,以及全套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这个投资和资源消耗将是极为惊人的。

海军的需求表当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核材料的大量引进。因为未来建设可靠的海基核打击系统需要6艘以上的战略导弹核潜艇,100枚左右的潜射战略导弹和200枚左右的核弹头。为了保护战略核潜艇,以及为航母战斗群提供支援,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也要扩张到20艘以上,总的核潜艇规模在30艘以上,那么这些核反应堆对于核材料的消耗也将是颇为惊人的。如果要建设核动力航母,那么势必是9万吨级的超级航母,它对核原料的需求也是很旺盛的。此外,导弹舰艇的全盾化势在必行,因此需要大量的稀土材料和电子元件。万吨级防空导弹巡洋舰,4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大量的导弹护卫舰也对内燃机动力和石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况在大量的巡航、演习、护航、访问等任务当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原料和弹药,无论是对财政资金还是对战略原料,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陆军的需求表当中,主要是对特种合金的需求较为旺盛。因为陆军要实现机械化,就要大量装备高性能的坦克装甲车辆,这些装甲车辆需要的防护装甲和攻击弹药,对新型合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全军18个集团军和两个军区的部队,基本实现机械化的话,大概需要13000~16000辆坦克装甲车辆(只考虑坦克、步战车和自行火炮)。其中装甲兵车辆(主战坦克、轻型坦克、轮式突击车、两栖突击车)约6000~7000辆、步兵车辆(步战车、轮式步战、两栖步战)约7000辆、自行火炮(加榴炮、榴弹炮、火箭炮)约3000辆。这需要怎样的石油和特种金属的供应?更何况信息化车辆对稀土、电气元件、精确制导武器的海量需求。而且每年进行大量的演习、训练要消耗的石油、橡胶、零配件、弹药(炸药和制导头),也是一个难以计数的天文数字。


总之,建立一支庞大的第四代武器系统装备起来的现代军队,这是只有超级大国才能享用的“特权”。但是如此庞大的武装力量,如果没有坚实的经济和工业作为后盾,势必也是难以维持久长的。
楼上很好。。
工科思维,很好,高屋建瓴
赫梯人的铁制兵器,游牧民族的马镫,中国人的火药,英国的煤炭和钢铁,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这里提到的每一个进步都改变了历史!
我们的工业化进入了冲刺阶段,无论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定的高科技技术禁运还是鸦片贩子[英国]率先提出了碳排放限制,总之就是限制我们的工业化进程。扼杀我们的成长。就像一个长身体的十六 七岁的孩子,美国为首的欧美掐断科技养分,英国鸦片贩子更阴毒,直接给你戴上一个钢铁外壳限制你成长。
楼主天文地理无所不通,难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仍然优先换装少数部队呗
我觉得写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楼主的学问和素养很高,猜测下应该是研究生级别的
另,楼主是否在写论文?
楼主给俺这文科生科普了遍,但是俺觉得楼主的结论多少有点晦涩,是否可以脑补为:坚定不移的发展我国工业,持续的做大做强;坚定不移的发现搜集各类资源,不断的提升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坚定不移的发展我国的国防力量,维护我国资源供应的安全;优先发展一部分的科技树分支技术,优先提升尖刀部队的战力。
草帽姐.中国军工要加油
科普好文。
保定面酱 发表于 2015-3-8 12:29
楼主给俺这文科生科普了遍,但是俺觉得楼主的结论多少有点晦涩,是否可以脑补为:坚定不移的发展我国工业, ...
我是文科,不是理科,而且,这个视角是从二战前意大利的教训得来的。墨索里尼在二战前积极扩建军队,介入西班牙内战,侵略埃塞俄比亚,结果当时号称世界先进的军事力量的画皮反而被揭穿了。不但消耗了巨额的财政资金,而且对机床、金属、测量仪器、石油、橡胶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更严重的是,意大利在二战开始时,已经没有外汇来支付重新武装所需要的进口的战略资源了。

德国其实也是个反面典型。按照戈林的设想,德国空军1942年要有1.9万架飞机,而海军雷德尔的Z舰队计划更是无边无际,每年要消耗600万吨燃油。按照他们的计划,德国军队将要消耗当时世界原油产量的85%!结果是陆海空三军争先恐后地争夺大批训练有素的人员、优质钢材和特种合金、滚珠轴承、石油、铜、铝等战略资源。而德国陆军的摩托化和机械化的计划其实也是困难重重,因为德国即便可以合成燃油,但却无法种植橡胶树,人工橡胶当然不能作为摩托化军队的基础。

而且,德国和意大利的大规模扩军直接把工业产能转向了军事用途,这样就不能再通过制造业出口来支付他们所稀缺的所有战略资源。不但耗尽了外汇储备,也耗尽了黄金储备。到了1930年代末期,德国的国家储备资源消耗完毕,又无法支付新鲜的补给品,这是德国军事工业反复发生危机的原因。

logonmy 发表于 2015-3-8 01:59
我们的工业化进入了冲刺阶段,无论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定的高科技技术禁运还是鸦片贩子[英国]率先提出了 ...


根据我的判断,现在中国大约处于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的状态。虽然顶尖科技还难以和老牌发达国家抗衡,但是其工业体量已经是世界一极,只要假以时日,坚持长期投资,再过20年即可产生巨大的飞跃。但是在此之前,需要对国内各个潮流进行梳理,为下一步的产业升级和经济模式转向打好基础。中国不再是局限于亚欧大陆一角的国家, 而会是在一路一带建设当中,恢复对地区乃至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地位。

从资源禀赋来看,中国的体量不是德国、日本所能比拟的。中国本身就是世界第四大原油产国,每年石油产量超过2亿吨,但国内燃油消耗也要有5亿吨左右。由于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对整个工业产业链都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其贡献不可忽视。但是在新一代的产业转型当中,电气化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随着高铁建设和铁路电气化的推动,大规模战略运输已经开始转向电能;国内公共交通方面大量使用地铁和轻轨,并且大力推动公交车的电动化,不但可以拉到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城市建设,也可以把一大块燃油消耗节省出来,转到电气方向。我国的资源禀赋最大的优势是煤炭,在现代新型煤炭加工和发电工业的带动下,清洁化的煤炭电力,以及大规模远程高压输电,智能化的电力分配等,将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代能源对海外资源的依赖问题。而节约出来的石油、橡胶、金属等资源,就可以投入到陆军的信息化和机械化,海空军的隐身化上。

现在需要关注的是信息化设备所需要的战略资源稀土,中国的储量是丰富的,但还要注意回收和再利用。把这两个端口把握好,那么我国的下一步战略发展也就有了保障。


logonmy 发表于 2015-3-8 01:59
我们的工业化进入了冲刺阶段,无论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定的高科技技术禁运还是鸦片贩子[英国]率先提出了 ...


根据我的判断,现在中国大约处于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的状态。虽然顶尖科技还难以和老牌发达国家抗衡,但是其工业体量已经是世界一极,只要假以时日,坚持长期投资,再过20年即可产生巨大的飞跃。但是在此之前,需要对国内各个潮流进行梳理,为下一步的产业升级和经济模式转向打好基础。中国不再是局限于亚欧大陆一角的国家, 而会是在一路一带建设当中,恢复对地区乃至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地位。

从资源禀赋来看,中国的体量不是德国、日本所能比拟的。中国本身就是世界第四大原油产国,每年石油产量超过2亿吨,但国内燃油消耗也要有5亿吨左右。由于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对整个工业产业链都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其贡献不可忽视。但是在新一代的产业转型当中,电气化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随着高铁建设和铁路电气化的推动,大规模战略运输已经开始转向电能;国内公共交通方面大量使用地铁和轻轨,并且大力推动公交车的电动化,不但可以拉到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城市建设,也可以把一大块燃油消耗节省出来,转到电气方向。我国的资源禀赋最大的优势是煤炭,在现代新型煤炭加工和发电工业的带动下,清洁化的煤炭电力,以及大规模远程高压输电,智能化的电力分配等,将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代能源对海外资源的依赖问题。而节约出来的石油、橡胶、金属等资源,就可以投入到陆军的信息化和机械化,海空军的隐身化上。

现在需要关注的是信息化设备所需要的战略资源稀土,中国的储量是丰富的,但还要注意回收和再利用。把这两个端口把握好,那么我国的下一步战略发展也就有了保障。

汉军 发表于 2015-3-8 06:28
楼主天文地理无所不通,难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思考笔记而已,写得很浅啦。
logonmy 发表于 2015-3-8 12:16
我觉得写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楼主的学问和素养很高,猜测下应该是研究生级别的
读了大国兴衰之后,有所感想。
另外,从国家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所谓正确的路线就是恰当的分配思路和操作。在有限的时间节点内,可供分配资源终究有限,那么如何操作便是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了。在冷战末期的环境下,中国比其他国家提早15年进行了裁军和武力缩减,为国民经济建设让出了空间,同时通过两伊战争来养活军工企业,保持了一定的平衡关系。但是随着两伊战争结束,苏联解体这种不可预测的重大历史变局,提前缩短的军事战线有必要再度进行扩张,以威慑台独分子和其他敌人。但是,这个扩张行动有些晚。1997年,中国军费支出为813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只有1.03%,和日本有的一拼。但是这点军费要养活300万军人,显然是不够的。直到1999年,中国的军费开支才恢复了增长态势。考虑到中国从1978年开始就大规模缩减了军事投资,无论从GDP占比、财政支出占比、通货膨胀来看,这种缩减是举世无双的。在长达20年时间里基本陷入停滞期,错过了第二代和第三代早期武装力量的革新。因此,进入新世纪以后,虽然国家快速增长了军事投资,然而还需要和浪费、腐败作斗争的同时,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能够留给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空间还是比较有限的。

此外,还需要顾虑的问题就是以新汰旧的时机和规模问题。二战前,意大利和苏联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在面对庞大的冷战遗留物资时,我国不可能采取俄罗斯的态度。因此,谨慎的换装并且为应对台湾问题留足战斗力,就是比较合适的选择。所以,我国的军费增长虽快,但是装备的更新比例一直在控制之中,并没有像里根主义下,美国军备大换装那样疯狂。这样就可以留足战略原料、机器设备和投资空间,交给第四代武器装备。


国家力量不是取决于绝对的财富,而是取决于相对的财富。当中国正在有条不紊的汰旧换新的同时,其他国家的军备发展相对要滞后一些。有的是因为早期发展较快,可以停留一会儿;有的是因为经济发展遇到瓶颈,而不能快速更新装备。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大国之间的战争被抑制住了,而中等国家之间像两伊战争那样的军火盛宴也不复存在。可以发生的战斗,要么是落后国家的内战,要么是乌克兰式的志愿者战争。他们能够带动的军火工业发展或者国家军备投资都很有限。 因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所谓主题,乃是世界主要大国的发展趋势,而不包括边缘国家的状态。直到乌克兰内战爆发,大国之间 才总算是获得了一个着力点,展开半直接、半间接的较量。这场乌克兰内战是否会像西班牙内战那样引导世界局势向相反方向逆转,目前还有待观察。

进入1990年代以后,过去的主要世界强权在大规模裁军。增加军备的地方主要在亚洲国家。但是这种增长也是有节奏的,而非快速地扩张。对于较强的国家来说,目前最主要的投资方向是社会福利。由于人口老化,劳动、消费和投资活力下降,新科技革命没有到来,以及国内基建达到了平衡点,因此,发达国家过去一百年间那种雄心勃勃的扩张正在日渐消磨,而变成了对内搞福利,对外搞金融掠夺的威尼斯式的国家。真正意义上人口爆炸,社会矛盾尖锐的地区又远离主要工业地带,远离世界的视角。因此,在那些地方,RPG、AK47和107火箭炮等三件神器才是唱主角。即便是打的火热的中东内战,也被刻意控制在了那个牢笼里。

因此,如果保罗·肯尼迪续写《大国的兴衰》的话,他会删去谁,加入谁呢?中美欧俄四大势力在唱主角,日本失去光环,印度可能会取而代之吗?如果是我要续写这个篇章的话,难题恐怕就在把谁纳入到这个大国名单里了吧?如果一定要把印度纳入进来,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意大利的那些章节挑出来,换个国名,大概也不会有错。这是个兴奋的,却又充满弱点的大国。

国家力量不是取决于绝对的财富,而是取决于相对的财富。当中国正在有条不紊的汰旧换新的同时,其他国家的军备发展相对要滞后一些。有的是因为早期发展较快,可以停留一会儿;有的是因为经济发展遇到瓶颈,而不能快速更新装备。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大国之间的战争被抑制住了,而中等国家之间像两伊战争那样的军火盛宴也不复存在。可以发生的战斗,要么是落后国家的内战,要么是乌克兰式的志愿者战争。他们能够带动的军火工业发展或者国家军备投资都很有限。 因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所谓主题,乃是世界主要大国的发展趋势,而不包括边缘国家的状态。直到乌克兰内战爆发,大国之间 才总算是获得了一个着力点,展开半直接、半间接的较量。这场乌克兰内战是否会像西班牙内战那样引导世界局势向相反方向逆转,目前还有待观察。

进入1990年代以后,过去的主要世界强权在大规模裁军。增加军备的地方主要在亚洲国家。但是这种增长也是有节奏的,而非快速地扩张。对于较强的国家来说,目前最主要的投资方向是社会福利。由于人口老化,劳动、消费和投资活力下降,新科技革命没有到来,以及国内基建达到了平衡点,因此,发达国家过去一百年间那种雄心勃勃的扩张正在日渐消磨,而变成了对内搞福利,对外搞金融掠夺的威尼斯式的国家。真正意义上人口爆炸,社会矛盾尖锐的地区又远离主要工业地带,远离世界的视角。因此,在那些地方,RPG、AK47和107火箭炮等三件神器才是唱主角。即便是打的火热的中东内战,也被刻意控制在了那个牢笼里。

因此,如果保罗·肯尼迪续写《大国的兴衰》的话,他会删去谁,加入谁呢?中美欧俄四大势力在唱主角,日本失去光环,印度可能会取而代之吗?如果是我要续写这个篇章的话,难题恐怕就在把谁纳入到这个大国名单里了吧?如果一定要把印度纳入进来,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意大利的那些章节挑出来,换个国名,大概也不会有错。这是个兴奋的,却又充满弱点的大国。

陆军的需求表当中,主要是对特种合金的需求较为旺盛。因为陆军要实现机械化,就要大量装备高性能的坦克装甲车辆,这些装甲车辆需要的防护装甲和攻击弹药,对新型合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制造约束式复合装甲时,陶瓷用得比较多;当然,特种合金也是原料之一。
陆军的需求表当中,主要是对特种合金的需求较为旺盛。因为陆军要实现机械化,就要大量装备高性能的坦克装甲车辆,这些装甲车辆需要的防护装甲和攻击弹药,对新型合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制造约束式复合装甲时,陶瓷用得比较多;当然,特种合金也是原料之一。


我认为,如果要续写大国篇章的话,就需要对战略资源的占有程度和战略技巧做出一个评判。目前,需要划分的国家包括超级大国、潜在大国、中等国家(新兴和衰落)。美国和中国已经脱颖而出,是超级大国,但中国是较为弱势而快速发展的一方;潜在大国包括俄国、印度,两者都有崛起为超级大国的潜力,但是俄国受困于经济格局、人口活力和内政外交环境,印度则受困于“意大利式的陷阱”和拉美化问题;中等国家包括英、法、德、日,他们的发展缓慢下来,进入了成熟阶段,而土耳其、伊朗、韩国是比较有活力的新晋中等国家。其他的国家里,比较引人注意的是潜在中等国家,像马来亚、印尼、巴西。这种地位上的变化还在快速进行当中,目前来看,比较稳定的趋势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俄国的缓慢衰落,欧洲活力渐渐不足,新的中等国家跃跃欲试。


我认为,如果要续写大国篇章的话,就需要对战略资源的占有程度和战略技巧做出一个评判。目前,需要划分的国家包括超级大国、潜在大国、中等国家(新兴和衰落)。美国和中国已经脱颖而出,是超级大国,但中国是较为弱势而快速发展的一方;潜在大国包括俄国、印度,两者都有崛起为超级大国的潜力,但是俄国受困于经济格局、人口活力和内政外交环境,印度则受困于“意大利式的陷阱”和拉美化问题;中等国家包括英、法、德、日,他们的发展缓慢下来,进入了成熟阶段,而土耳其、伊朗、韩国是比较有活力的新晋中等国家。其他的国家里,比较引人注意的是潜在中等国家,像马来亚、印尼、巴西。这种地位上的变化还在快速进行当中,目前来看,比较稳定的趋势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俄国的缓慢衰落,欧洲活力渐渐不足,新的中等国家跃跃欲试。
和毛子一样,把希望寄托在军事上?犹太人为什么能不靠军事就控制了美帝欧洲?

从20世纪的经验来看,轴心国的迅猛扩张,美苏庞大的冷战遗产,都不是值得效仿的先例。但是如果像二战前的英法或者忍耐期的中国那样刻意压缩军事力量,在危机随时来临的时候就会举止失措。就大国来说,平衡的持久发展,才是在历史长河中把握方向的唯一准据。由此,现在我国更加有节奏地梳理各种关系,协调地发展空军、海军和陆军力量,是比较恰当的。

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国防发展策略显然是根据科技革命后军事力量格局的变化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太空力量是所有信息化系统发展的前提,因此我国特别注重航天事业,包括空间站、全套卫星系统、超高速导弹、中段反导、激光反卫等,这是奠定下一代大国地位的技术基础。对于这一点,我国始终抓的很紧,这是正确的策略。最近,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建成,火箭输送船和天津的航天生产工业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正在走向深空,这是保障未来国家安全的“顶层”力量。

其次是大力发展空军。空军的出现意味着海岛、高原、山地这些地理阻隔不再安全,而空军夺取制空权,是地面和海面部队获取机动力的前提。虽然我国空军的更新速度和比例较为有限,但是经过长达十几年的持续努力,中国空军已经积累了相当规模和水平的战术空中力量。除了900架现代化作战飞机外(歼11、歼10和歼轰7),还包括正在快速完善的空中C4ISR系统、作战支援体系和战略空运系统。在战略空中力量上,我国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轰6K型中程轰炸机具备了常规战略打击能力。空中力量在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上的作战能力,目前世界上也仅为美国、俄国和中国所有,当然中国还是处于弱势的地位。

第三,为了应对台海、南海防务压力,维护庞大的海外贸易和能源、原料战略通道安全,我国正在努力发展中等的海上作战能力,包括近海防御、远程投送、海上权益维护等。航母、船坞登陆舰、神盾舰、新式核潜艇和大型快速补给舰的服役,以及大量远洋演习和亚丁湾护航行动,保障了中国海军获得了一定的远海作战能力。无论是在战役还是在战术层面上,我国海军逐步实现了“中等强国”的建设目标。另一个令人瞩目的进步,是战略导弹核潜艇能够开始稳定的服役和执行战备值班任务,这可谓历史性的跨越。如此一来,中国的海军和空军都成为了战略军种,与地面上的二炮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战略反击能力。

第四,中国所有军事力量当中,最受重视,也最为神秘的当属第二炮兵部队。自从90年代建成“核常兼备”的战略/战役打击体系以来,二炮与航天部门紧密配合,始终走在尖刀班的位置上。第二炮兵实现了机动化导弹发射,包括洲际导弹、中程导弹、战术导弹、巡航导弹在内,建立了覆盖远近、核常兼备的武装体系。其中,战术导弹和巡航导弹在战区联合司令部的指挥下,与陆海空军配合对敌人战役要点实施“点穴”式打击;洲际导弹和中程导弹在最高统帅部指挥下,与海空军战略反击力量一起构成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体系。

如果需要对目前中国的国防体系做一个评价的话,那么就是美俄的框架、英法的水准,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位居五大国的中游位置。中国一如既往,走的是平衡发展的道路,尽可能弥补各种结构上的缺陷,但是又不像美俄那样追求绝对的力量优势。这样一来,从战略防御角度来说,就可以节约国家资源并且避免陷入军备竞赛的陷阱;从局部的战役进攻来说,又对其他国家构成了较大的优势,获得了在局部战役层面上腾转挪移的空间。下面一步的发展计划,应该是继续完善这套拟制的“超级大国”体系。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向:

第一, 在航天力量发展上,建立较为成熟的空间站,完整的卫星体系,而战略攻防系统应当基本构建完成,包括导弹预警、中段反导、激光反卫和超高速导弹系统等。

第二,在二炮部队发展上,用新一代导弹系统替换上一代系统,包括东风41、东风26、东风16、东风12和东风10。积极进行信息化改造,提高战略反应能力。

第三,空军要实现“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就要争取将航天部门纳入进来,建立空军航天兵部,在此之前,至少先要把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防空系统建立起来。战略空中力量上,继续完善轰6K型轰炸机,并且积极研制隐身中程轰炸机。战术空中力量上,则要完善空中C4ISR飞机体系、作战支援体系和战略空运体系,在各个战区部署特种航空兵师(空警500、战场监视飞机、空地指挥飞机、电子侦察/对抗飞机、心理战飞机、气象侦察机、战术侦察机),并且装备100架以上的战略运输机和40架以上的空中加油机。同时,要进一步扩大三代机队规模,为四代机留下一定的换装空间,争取实现80%以上的现代化率,装备1100架以上的现代化作战飞机。空降兵部队则要实现半机械化,编为1个特战旅、1个机械化空降师和1个摩托化空降师。

第四,海军要实现“近海防御”战略,还要解决国家统一和海外发展利益的维护问题。因此,海军需要构建现代化的“航母战斗群”和“两栖攻击群”,并且建立常态化的海上护航与近海巡逻机制。如果不对三大舰队进行调整的话,就要建立机动作战群体制,包括航母特混舰队、两栖远征支队、护航编队、巡逻编队等,平时不授予其指挥权,战时进行临时编组。而新型作战舰艇的建造需要区分开来。我国需要四艘航母,001、001A、002、002A正好可以满足需求,保证随时有1艘航母处于战略值班状态,而舰载航空兵师隶属于舰队,战时与航母配合作战但不固定隶属于某个航母战斗群。攻击型核潜艇建设需要加快,数量提升到16艘~18艘(以093B和095为主),保证值班的航母战斗群可以得到2艘攻击型核潜艇保护,并且在太平洋、南海、印度洋都有核潜艇游猎(三三制原则)。常规潜艇以AIP潜艇为主,规模控制在36艘左右即可。

驱逐舰六大支队扩编为八大支队,每个支队由4艘防空导弹驱逐舰和4艘通用导弹护卫舰组成,其中万吨级的大型防空驱逐舰16艘,中型防空驱逐舰24艘,导弹护卫舰24艘,具体编制方式是2个支队为”大型防空舰×4+中型防空舰×4“,4个支队为”大型防空舰×2+中型防空舰×2+护卫舰×4“,2个支队为”中型防空舰×4+护卫舰×4“。近海巡逻需要50~60艘巡逻护卫舰和60架海上巡逻机,并且在机制上与海岸警卫队协同行动。两栖远征部队要把登陆舰队和海军陆战队综合起来考虑,以6艘船坞登陆舰和3艘两栖攻击舰的容量,可以搭载6000名以上的陆战队员,满足我军两个海军陆战旅的需求,但还可以再建立1个陆战旅作为预备队。至于战略反击力量的建设,则是要进一步完善战略核潜艇的值班机制和人员训练,并且建造新一代的096型战略导弹核潜艇(16弹)。战略核潜艇数量提升到6艘,导弹数量增加到80枚以上,核弹头数量提高到180枚左右,占核武库总量的三分之一。随时有2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处于值班状态。这样,核潜艇部队的规模控制在22~24艘左右,是个比较合理的区间。

最后还要看看陆军的建设情况。庞大的百万人级别的陆军已经不多了,而中国面临十分复杂的周边安全形势。战略力量和海空军力量可以用来影响战略平衡,但是不能决定最后的胜负结局。强大而精干的陆军是我国改革陆军建设的主要目标。随着大量军部和机关的裁撤,现在野战机动部队剩下18个集团军和两个军区,战役军团数量为美俄的总和。因此,建设好这20个战役军团,是非常关键的,但难度也很大。按照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在更新第三代机械化平台的同时搭建信息化网络,这是我军主要的做法。如果以80%作为机械化的标杆的话,我国陆军需要13000辆~16000辆的坦克装甲车辆。但是,考虑到在朝鲜半岛、台湾岛和藏南-阿克赛钦高原是不可能摆下大规模的装甲集团,所以我军的陆军机械化装备更新主要集中在了特战突击、火力压制、防空掩护、陆航飞行、作战支援、后勤保障身上,在信火一体战和目标中心战构建上下功夫,而坦克、步战车和自行火炮的更新速率并不快。但是我军的轮式战斗车辆、两栖突击车辆和轻型车辆的更新频率很高,从而适应朝鲜半岛和台湾岛城市化水平高,道路建设完善的战场环境特征。可见,中国陆军的未来样貌一定不会雷同于美苏冷战时期的装甲机械化,而是会着重于特种车辆、中型和轻型战斗车辆,发展快速反应、两栖突击、山地跋涉、城市作战能力。比较合理的选择就是,通过缩减主战坦克的编制份额来实现汰旧换新,将主战坦克控制在3500辆以内,轻型坦克500辆,轮式突击车1500辆,两栖突击车600辆;履带步战车4000辆,轮式步战车2500辆,两栖突击车600辆。

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是陆军飞行化进程,由于直升机工业和战略资源调配的限制,陆军可能只能装备1500架左右的旋翼机,每80~100架编为1个陆航旅,总计17个旅。其中分配给总参、新疆、西藏军区各1个旅,其余14个旅每个战区分配2个。陆航旅分为支援型、突击型两类,前者注重空地火力打击,后者注重空中突击输送。支援型陆航旅编有3个武直大队(12架直10+4架直19)、1个通直大队(16架直20)、1个支援大队(12架直18+8架直20),总计84架直升机。突击型陆航旅编2个武直大队、3个通直大队和1个支援大队,总计100架直升机。
LZ的分析下了些功夫,有没有书推荐给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