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GCC电站出口美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23:11
本报记者 易蓉蓉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项目是复制华能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电厂)项目。从前都是中国买技术,现在是中国出口技术到美国。”11月23日,在煤层气和液化气亚洲高峰论坛(2011)上,净化空气任务组织亚太地区总代表孙嗣敏博士透露了这个案例。
“我们的惯性思维是发展中国家想要发达国家出钱,但在这个案例中,中国与欧美企业一起分摊成本、共享技术并赚钱。”孙嗣敏说。
后发制人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有人这样形容中国IGCC技术的发展历程。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正式立项至今,IGCC在中国曲折坎坷地发展了30余年。1978年曾确定在苏州建立试验基地,1999年又在烟台建设IGCC项目,后来都胎死腹中。
终于在2009年7月集中爆发出了能量。
2009年7月6日,我国首座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并建设的IGCC示范工程项目华能天津IGCC示范电站在天津临港工业区正式开工,标志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代表世界清洁煤技术前沿水平的“绿色煤电”计划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这次一期项目的开工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了两年。按照最初规划,该25万千瓦IGCC示范电站计划于今年建成,而项目直到5月22日才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准。
对此,绿色煤电公司人士介绍,主要是因为国家发改委需要时间论证项目的开发模式:是高价引进国外技术还是自主研发?是建设一个示范项目还是同时开建一批项目?
最终,国家发改委选择了国内自主研发模式,并将华能天津IGCC电站确定为国家示范项目,先开建一家再逐步推广,以给国内设备商留足时间消化技术,带动相关设备制造业发展,以降低工程造价。
回过头来看,两年的等待是值得的。
核心设备国产化
华能天津IGCC示范电站开工后第5天,孙嗣敏和绿色煤电公司的几位领导前往美国,和美国未来燃料公司正式签订IGCC核心技术的出口合同。
IGCC核心技术是2000吨/天级两段式干煤粉气化炉技术。
孙嗣敏在能源与IT领域有40多年从业经验,曾应邀与中国能源行业领袖一起为国家起草能源计划,也曾参与过世界上多个IGCC项目的研发工作。他说:“以我对这个行业多年的了解,我敢说美国是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市场之一。美国本身的技术能力很强,西安热工院能把IGCC技术出口到美国,一定有它的特色和优势。”
孙嗣敏眨巴着眼睛要《科学时报》记者猜猜他啥时候移民美国,“我们家移民时恐怕你父母亲都没出生呢”。美籍华裔身份让他游走在中美能源合作领域。
这次技术出口意味着美国开始用中国的技术来建造IGCC电站,而在前些年这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事。
过去在干煤气化炉上,壳牌公司占主导地位。现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西安热工院”)已经赶了上来,与之形成了能源竞争格局。负责研发这项技术的西安热工院由华能集团控股,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电投集团参股。
当时与西安热工院同台竞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壳牌公司。经过严格的比较和全面的评估,最终美国方面还是选择了西安热工院的技术。
首先,GE研发的水煤浆汽化炉技术和流化床气化炉技术并非当下的主流发展方向。其次,西安热工院的技术研发过程非常严密,小试、中试等方面的数据扎实。第三,中国的煤种比较复杂,西安热工院研究的煤种更充分,可以适应差异较大的煤种。第四,中国的技术研发一直没有中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发团队,技术再开发能力较强。另外,电站造价低于竞争对手。
加速前行
今年9月上旬,华能天津IGCC电厂示范工程宣布部分装置完成调试,预计年内将具备并网发电条件。届时,华能IGCC电厂每年将可为天津滨海新区提供12亿度的绿色能源,约相当于11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原定2015年左右建成的完整“绿色煤电”示范工程要推迟到2016年。
绿色煤电公司希望能用加速建设来补上失去的时光。为了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期,西安热工院总工程师许世森表示,绿色煤电公司要分秒必争。
之所以称之为“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是因为欧美国家近些年来在IGCC技术上发展相对缓慢。
一方面,欧美国家已经完成了IGCC电站的示范过程,现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碳封存和捕捉技术上;另一方面,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之后,其在IGCC技术上的发展更加缓慢。2003年,美国能源部曾推出“未来发电项目”(Future Gen),联合多家大型能源公司,计划在2012年建成世界上首座利用煤炭发电和制氢、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示范电站。然而,由于这个非营利的项目计划投资高达15亿~18亿美元,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至今工作进展缓慢,仅完成了选址,而且有一些公司已宣布退出该项目。
这样的国际形势,给中国留下了一个加速前行的空间。
《科学时报》 (2011-12-05 B4 国际)

  作者:易蓉蓉
http://roll.sohu.com/20111204/n327892816.shtml本报记者 易蓉蓉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项目是复制华能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电厂)项目。从前都是中国买技术,现在是中国出口技术到美国。”11月23日,在煤层气和液化气亚洲高峰论坛(2011)上,净化空气任务组织亚太地区总代表孙嗣敏博士透露了这个案例。
“我们的惯性思维是发展中国家想要发达国家出钱,但在这个案例中,中国与欧美企业一起分摊成本、共享技术并赚钱。”孙嗣敏说。
后发制人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有人这样形容中国IGCC技术的发展历程。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正式立项至今,IGCC在中国曲折坎坷地发展了30余年。1978年曾确定在苏州建立试验基地,1999年又在烟台建设IGCC项目,后来都胎死腹中。
终于在2009年7月集中爆发出了能量。
2009年7月6日,我国首座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并建设的IGCC示范工程项目华能天津IGCC示范电站在天津临港工业区正式开工,标志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代表世界清洁煤技术前沿水平的“绿色煤电”计划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这次一期项目的开工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了两年。按照最初规划,该25万千瓦IGCC示范电站计划于今年建成,而项目直到5月22日才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准。
对此,绿色煤电公司人士介绍,主要是因为国家发改委需要时间论证项目的开发模式:是高价引进国外技术还是自主研发?是建设一个示范项目还是同时开建一批项目?
最终,国家发改委选择了国内自主研发模式,并将华能天津IGCC电站确定为国家示范项目,先开建一家再逐步推广,以给国内设备商留足时间消化技术,带动相关设备制造业发展,以降低工程造价。
回过头来看,两年的等待是值得的。
核心设备国产化
华能天津IGCC示范电站开工后第5天,孙嗣敏和绿色煤电公司的几位领导前往美国,和美国未来燃料公司正式签订IGCC核心技术的出口合同。
IGCC核心技术是2000吨/天级两段式干煤粉气化炉技术。
孙嗣敏在能源与IT领域有40多年从业经验,曾应邀与中国能源行业领袖一起为国家起草能源计划,也曾参与过世界上多个IGCC项目的研发工作。他说:“以我对这个行业多年的了解,我敢说美国是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市场之一。美国本身的技术能力很强,西安热工院能把IGCC技术出口到美国,一定有它的特色和优势。”
孙嗣敏眨巴着眼睛要《科学时报》记者猜猜他啥时候移民美国,“我们家移民时恐怕你父母亲都没出生呢”。美籍华裔身份让他游走在中美能源合作领域。
这次技术出口意味着美国开始用中国的技术来建造IGCC电站,而在前些年这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事。
过去在干煤气化炉上,壳牌公司占主导地位。现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西安热工院”)已经赶了上来,与之形成了能源竞争格局。负责研发这项技术的西安热工院由华能集团控股,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电投集团参股。
当时与西安热工院同台竞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壳牌公司。经过严格的比较和全面的评估,最终美国方面还是选择了西安热工院的技术。
首先,GE研发的水煤浆汽化炉技术和流化床气化炉技术并非当下的主流发展方向。其次,西安热工院的技术研发过程非常严密,小试、中试等方面的数据扎实。第三,中国的煤种比较复杂,西安热工院研究的煤种更充分,可以适应差异较大的煤种。第四,中国的技术研发一直没有中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发团队,技术再开发能力较强。另外,电站造价低于竞争对手。
加速前行
今年9月上旬,华能天津IGCC电厂示范工程宣布部分装置完成调试,预计年内将具备并网发电条件。届时,华能IGCC电厂每年将可为天津滨海新区提供12亿度的绿色能源,约相当于11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原定2015年左右建成的完整“绿色煤电”示范工程要推迟到2016年。
绿色煤电公司希望能用加速建设来补上失去的时光。为了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期,西安热工院总工程师许世森表示,绿色煤电公司要分秒必争。
之所以称之为“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是因为欧美国家近些年来在IGCC技术上发展相对缓慢。
一方面,欧美国家已经完成了IGCC电站的示范过程,现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碳封存和捕捉技术上;另一方面,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之后,其在IGCC技术上的发展更加缓慢。2003年,美国能源部曾推出“未来发电项目”(Future Gen),联合多家大型能源公司,计划在2012年建成世界上首座利用煤炭发电和制氢、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示范电站。然而,由于这个非营利的项目计划投资高达15亿~18亿美元,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至今工作进展缓慢,仅完成了选址,而且有一些公司已宣布退出该项目。
这样的国际形势,给中国留下了一个加速前行的空间。
《科学时报》 (2011-12-05 B4 国际)

  作者:易蓉蓉
http://roll.sohu.com/20111204/n327892816.shtml
只讲在自己过五关,不说走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