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核武對台戰略意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03:41
苹果日报
尤本立



        過去一周就在台灣朝野正為水果登陸吵的沸沸揚揚之際,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共及南北韓正在北京針對北韓核武議題舉行第四回合六方會談,這是國際間共受矚目的大事,且對台灣的未來頗具戰略意涵,但在台灣似乎不受注意,這是令人擔憂的地方。尤其這次六方會談的召開,確有與先前三輪會談有所不同之處,如在會談展開之初,美方稱北韓為主權國家,而北韓也釋出「準備好」放棄發展核武的善意,給予外界無限想像空間與期待。然而北韓核武問題會否因為第四回合六方會談之召開而獲妥善解決呢?若能產生共識對台灣又有何戰略意涵?似值思考。


[B]北韓凍核曾反悔[/B]


         基本上,與會六國代表此刻正為此次會談的共同聲明進行商討,結論可望即將揭曉。然而縱使各方在會後能就北韓核武問題達成重要共識,其前途恐仍有許多問題,例如如何定義軍用及民用的核用途、國際原能總署(IAEA)人員能否重返平壤、能派多少人員,能待多久,其監督活動範圍等等,都有可能成為華府與平壤未來爭議的焦點。

        實際上,北韓在1994年就曾與柯林頓政府達成凍結核武發展協議,但在八年之後,說變就變,這是美國和北韓政權打交道格外謹慎的原因。換言之,縱使各國在會後傳出正面消息,外界恐不宜給予過高之期望。

        從六方會談停滯長達一年就可研判其複雜性,去年下半年由於華府適逢總統大選,為避免大選遭到平壤挾持,美方暫緩腳步處理北韓問題,而在布希政府連任成功後,就在今年就職期間,適逢伊拉克政府選舉,華府焦點不僅全盤關注新民主政體之建立,更重視中東和平與穩定新秩序之建構。北韓核武問題頓失焦點,然而就在五月間當北韓釋出即將進行核試後,才使華府外交關切重新集中在平壤。

        華府對東北亞局勢之憂慮,帶動一連串外交斡旋,其中高潮就在美國務卿萊斯七月上旬旋風式往訪北京。然而隨後中共國務委員唐家璇也訪問了平壤,唐家璇更在第四回合六方會談召開之際訪問華府,一方面在為九月布胡會打下基礎,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藉此化解美方過去對北京在北韓核武議題上態度消極的抱怨。

         此外,美方在副國務卿佐力克的主導下,於八月一日及二日在北京與以中共副外長戴秉國為首的中方代表團展開首次「美中全球對話」,再加上北京日前讓人民幣升值之政策宣示,種種跡象顯示,北京已經在為建構美中新戰略關係打下基礎。

        然而北京在表面上想要和華府加強合作,但其終極戰略目標似乎是藉由「友善及合作的方式」,逐漸弱化美國在亞太地區之地位,甚至想要將美國邊緣化,施展「中國版的門羅主義」,如中方在「上海合作組織」呼籲美軍自中亞撤軍,以及今年十二月在馬來西亞召開東亞領袖高峰會倡議「東亞共同體」的建構,以取代美國主導的亞太經合會,這些似乎都是例子。



[B]台灣不應太樂觀[/B]

        總的說來,北韓核武問題之進展並非全然與台灣無關,如果此次六方終能有所突破,然而展望未來,似不容許台灣過於樂觀,爾後各國究將如何落實協議?又將如何建構監督機制與框架呢?處處充滿著北京可以著力之處,更有利於中共進行「中國版的門羅主義」的戰略布局。換言之,只要中共願意持續與美方共同處理全球性、區域性及雙邊議題之後,台灣的處境恐會益趨困難。台灣未來能不能夠阻擋美中共同處理台灣問題之趨勢呢?這似乎是一個比水果登陸更為嚴肅的課題。




作者為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助理教授,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外交史博士苹果日报
尤本立



        過去一周就在台灣朝野正為水果登陸吵的沸沸揚揚之際,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共及南北韓正在北京針對北韓核武議題舉行第四回合六方會談,這是國際間共受矚目的大事,且對台灣的未來頗具戰略意涵,但在台灣似乎不受注意,這是令人擔憂的地方。尤其這次六方會談的召開,確有與先前三輪會談有所不同之處,如在會談展開之初,美方稱北韓為主權國家,而北韓也釋出「準備好」放棄發展核武的善意,給予外界無限想像空間與期待。然而北韓核武問題會否因為第四回合六方會談之召開而獲妥善解決呢?若能產生共識對台灣又有何戰略意涵?似值思考。


[B]北韓凍核曾反悔[/B]


         基本上,與會六國代表此刻正為此次會談的共同聲明進行商討,結論可望即將揭曉。然而縱使各方在會後能就北韓核武問題達成重要共識,其前途恐仍有許多問題,例如如何定義軍用及民用的核用途、國際原能總署(IAEA)人員能否重返平壤、能派多少人員,能待多久,其監督活動範圍等等,都有可能成為華府與平壤未來爭議的焦點。

        實際上,北韓在1994年就曾與柯林頓政府達成凍結核武發展協議,但在八年之後,說變就變,這是美國和北韓政權打交道格外謹慎的原因。換言之,縱使各國在會後傳出正面消息,外界恐不宜給予過高之期望。

        從六方會談停滯長達一年就可研判其複雜性,去年下半年由於華府適逢總統大選,為避免大選遭到平壤挾持,美方暫緩腳步處理北韓問題,而在布希政府連任成功後,就在今年就職期間,適逢伊拉克政府選舉,華府焦點不僅全盤關注新民主政體之建立,更重視中東和平與穩定新秩序之建構。北韓核武問題頓失焦點,然而就在五月間當北韓釋出即將進行核試後,才使華府外交關切重新集中在平壤。

        華府對東北亞局勢之憂慮,帶動一連串外交斡旋,其中高潮就在美國務卿萊斯七月上旬旋風式往訪北京。然而隨後中共國務委員唐家璇也訪問了平壤,唐家璇更在第四回合六方會談召開之際訪問華府,一方面在為九月布胡會打下基礎,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藉此化解美方過去對北京在北韓核武議題上態度消極的抱怨。

         此外,美方在副國務卿佐力克的主導下,於八月一日及二日在北京與以中共副外長戴秉國為首的中方代表團展開首次「美中全球對話」,再加上北京日前讓人民幣升值之政策宣示,種種跡象顯示,北京已經在為建構美中新戰略關係打下基礎。

        然而北京在表面上想要和華府加強合作,但其終極戰略目標似乎是藉由「友善及合作的方式」,逐漸弱化美國在亞太地區之地位,甚至想要將美國邊緣化,施展「中國版的門羅主義」,如中方在「上海合作組織」呼籲美軍自中亞撤軍,以及今年十二月在馬來西亞召開東亞領袖高峰會倡議「東亞共同體」的建構,以取代美國主導的亞太經合會,這些似乎都是例子。



[B]台灣不應太樂觀[/B]

        總的說來,北韓核武問題之進展並非全然與台灣無關,如果此次六方終能有所突破,然而展望未來,似不容許台灣過於樂觀,爾後各國究將如何落實協議?又將如何建構監督機制與框架呢?處處充滿著北京可以著力之處,更有利於中共進行「中國版的門羅主義」的戰略布局。換言之,只要中共願意持續與美方共同處理全球性、區域性及雙邊議題之後,台灣的處境恐會益趨困難。台灣未來能不能夠阻擋美中共同處理台灣問題之趨勢呢?這似乎是一個比水果登陸更為嚴肅的課題。




作者為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助理教授,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外交史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