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奇的八王之乱,分裂的晋帝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39:38
离奇的八王之乱,分裂的晋帝国
泪痕春雨
  
  为什么会出现八王之乱的历史概念
  
  在司马衷当皇帝的十六年时间里,晋帝国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杨骏执政;在此阶段杨骏不安分守己遂使帝国陷入混乱之中。这一阶段以楚王死为结束;大约历时一年。这个过程中,帝国上层社会斗争激烈,一年时间就有杨氏、卫氏两大豪门被满门抄斩;汝南王、楚王被杀;而且他们的死亡都是源于内部的火并。
  
  第二阶段是贾氏专权。这个阶段帝国整体上一直处于稳定之中,至少上层权力之间相对缓和了。至少公开的火并还没有出现过;大家在解决权力分配之时都是按法律程序进行的。这阶段大约历时八九年。
  
  第三个阶段是贾氏家族的灭亡,诸王纷争开始。这个阶段大约历时六年,到东海王取得胜利为结束。在这六年时间里,以太子死于非命开始,先后有六个处于执政地位的实权人物死于非命;贾后、赵王、齐王、长沙王、成都王、河间王。
  
  所谓的八王之乱,本身就是一种离奇的提法。汝南王一直安分守己,与帝国大乱有什么关系呢?楚王、汝南王死后,帝国又有了长达八九年的稳定,与后来的诸王之乱有什么联系呢?
  
  八王之乱的历史概念出现,使人们对贾后执政时八九年的稳定一笔抹煞了,让人很容易感觉晋武帝死后帝国就一直处于混乱之中。而这种写历史的态度,实际上是人们对外戚专权存在着太多的偏见造成的。八王之乱的提法,使历史成为一笔糊涂帐,好象晋帝国后来的大乱真是贾后造成的。这就把杨骏、楚王等人的过错淡化了;更有意无意的模糊了贾后执政后的八九年的稳定期。
  
  晋武帝死后,帝国先后出现众多的执政,贾后应该算成功的一个。但因为人们对贾氏家族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所以就用了一个八王之乱的历史概念,把晋武帝死后的天下大乱全归于了贾后身上。总而言之,杨骏之乱、楚王之乱造成的影响,都是贾后算计的结果;总而言之,晋帝国在武帝死后,就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但真实的历史显然不是这个样子的。
  
  汝南王之死
  
  我们说起晋帝国的灭亡之时,常会说到八王之乱。而汝南王竟然也名列其中,但泪痕以为汝南王实在太无辜了;因为他他显然没有什么过错;如果他有什么过错,最多就是他不具备乱世雄才的魄力、能力。问题是,这又能算什么错呢?
  
  如果汝南王司马亮还有什么过错,那就是他不幸遇到的对手都是要权不要命的二杆子,面对这种二杆子的对手,司马亮那是一昧的退让,最终仍然没有躲过与对手同归于尽的命运。
  
  汝南王是一个有理智的人,汝南王也一心希望帝国保持稳定,更害怕帝国陷入混乱之中。所以他面对政敌的打击之时,总是表现出一副熊样。面对杨骏的进逼之时,虽然所有的人都认为汝南王应该与他针锋相对的争权去。但汝南王还是二话不说,甘愿接受杨骏的算计。本身汝南王也可以成为辅政大臣之一的,但杨骏却玩阴谋把他排挤了出去。汝南王对此虽然不服气,但还是不敢与杨骏相争。
  
  面对楚王的进逼这时,虽然生命处于极度危险之中,虽然人们都劝汝南王应该调动军队与楚王打仗,但汝南王还是选择了退缩。以汝南王所拥有的军队,如果真要与楚王大打一仗,那最后鹿死谁手还真说不定呢?但汝南王就是不敢相争。
  
  我们常常认为汝南王太熊了。但这正是汝南王有理智的表现。因为以汝南王的实力,也许能杀掉杨骏,也能杀掉楚王;问题是这两个人真是随便能杀的人吗?
  
  西晋帝国后来之所以会乱成一锅粥,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实权派在争权之时,常常忘了一件事;争权很容易,杀人也很容易,问题是,由此引发后果又该如何应对呢?
  
  所以杨骏敢排斥汝南王;楚王敢杀汝南王、卫瓘;贾后敢杀太子;赵王敢废皇帝,都是因为他们忘了争权很容易、杀人也很容易,问题是由此引发后果是什么呢?他们显然都懒得考虑了。汝南王的退让,只能证明他还没有利令智晕,他还懂得考虑这些问题。但在乱哄哄的背景下,他这种理智也救不他的命。
  
  汝南王自知自己没有控制局势的雄才,所以他一直安分守己,绝不敢干违法的事。假如帝国普遍的权力者,都有汝南王这种觉悟,那帝国再乱也有个样。问题是:帝国其余的实权人物,为了权力那是什么离奇的事也敢做。从这层意义上,汝南王名列闹乱国家的八王之一,实在有些冤枉之极了。从这层意义上,所谓的八王之乱的提法本身就是一种离奇的历史概念。
  
  一、贾南风死后的权力分配
  
  在贾南风被杀后;晋帝国的权力已不再以司马衷为中心进行分配了。
  
  司马衷母亲那一系势力曾权倾朝野,但这一系力量早在八九年前就被连根拔掉了。
  
  司马衷老婆那一系力量曾权倾朝野,但这一系力量也被全部屠杀了。
  
  司马衷的儿子,晋武帝曾记刻意培养与发展;但最终在贾后的压制、打击下彻底消失了。
  
  晋武帝一系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了司马衷身上,而司马衷为中心的力量却残破了,这使皇族几个强势枝系现在可以晋武帝子孙分庭抗礼了。
  
  贾后被杀后;帝国实际上已进入诸王纷争的阶段了。从那时起,司马家族几个强势枝系都有了争夺帝国执政官、或地方霸主的野心。
  
  司马孚(司马懿的弟弟)一系在帝国初建之时,完全可以司马懿一系相提并论。(晋帝国初建之初,司马懿一系封王的有九人,而司马孚一系却有十个人封王。)司马孚一系势力虽然强大,但因为帝位在司马懿一系手中,所以司马孚这一系渐渐再也不能与司马懿一系相提并论了。
  
  现在随着司马衷为代表的帝系力量内哄不断。司马孚一系的力量,终于又可以与司马懿一系分庭抗礼了。这一系以河间王为代表;这位老兄坐镇西北长安城内,有利就敲打中央政府,没利就退守西北。总而言之,西北是他的地盘,中央政府也得看他的脸色得事;谁敢不承认这个事实,通常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司马昭的几个弟弟(赵王、梁王);因为与司马衷亲缘关系已疏远了,而且活下来几个人能力、声望都也很低;所以这一系力量自然无法与司马昭一系相提并论了。但贾后为了压制皇帝的弟弟、儿子,自然只有重用这些皇族元老;在这种背景下赵王、梁王的势力在贾后执政期间越来越大。
  
  随着司马衷为代表的帝系力量内哄不断。司马昭的几个弟弟,也终于能与司马昭一系分庭抗礼了。而且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一系力量在诛杀贾南风后迅速的控制了帝国中央政府。
  
  司马炎那个已过继给自己伯父的弟弟(齐王);曾一再与皇位擦肩而过。司马昭就曾一再说过,天下是景王的天下;所以我只是暂时替桃符(也就是小齐王的父亲)坐在这个位置上,终有一天会把这个位置还给桃符的。但司马昭终于食言了!
  
  齐王一系的力量,在司马炎一系力量的压制下已远离了皇位。但随着司马衷为代表的帝系力量内哄不断,这一系力量也渐渐出来要与司马炎一系分庭抗礼了。这一系力量在沉寂多年后,以齐王为代表在诛杀贾南风之际再次闪亮登场。
  
  贾南风的死,意味着以司马衷为中心的权力格局残破。这种权力格局残破之后,意味着帝国进入了诸王争雄的格局之中。此时赵王是最大赢家,因为赵王在孙秀的指导下除掉了太子,太子几个叔叔的主要力量又都远在地方;这使司马衷一系的力量暂时无法与他争夺帝国执政官的地位。而河间王一系远在地方,齐王一系并没有完全得以恢复。所以除掉贾南风后,赵王顺理成章的当了帝国的新一代执政官。
  
  赵王接下来应该如何做呢?从实力去看,司马衷一系虽然力量残破了;但依然是帝国最强大的政治力量。因为司马衷是皇帝;几个弟弟(淮南王、成都王、常山王)都也拥有着巨大的权力资源。现在赵王风险最小的方案就是尊崇司马衷,但这意味着帝国权力分配仍然优先于司马衷一系的成员。现在风险最小的方案就是继续让张华负责帝国实际政务;但这意味着赵王一系无法全力抢占帝国政府的主要职权。所以赵王终于没有去选择这种方案。因为这种选择虽然风险最小,但前途却是一点也不光明。
  
  这种选择意味着中央、地方同时存在着众多能与赵王分庭抗礼的实权派。以赵王的能力、威望、实力随时都可能被他们挤下执政官位置的。而赵王在谋杀太子后,实际上也走上了不归路,因为仅这一条罪名,赵王如果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了,恐怕就得陷入万劫不复之中。所以赵王在谋杀太子、杀掉贾南风之时,同时就开始了新的冒险旅程。因为赵王实在没有勇气建立一个众多实权派并存的政治格局。于是赵王只有继续拿刀为自己的前途闯出一条血路。
  
  二、赵王与张华
  
  皇族与外戚相争之时,有一个庞大利益集团在默默注视着。这个利益集团就是官僚贵族集团,虽然它一直充当着配角,但绝没有一个皇族诸王、外戚敢轻视它的存在。杨骏刚当执政官,就对这个利益集团极尽笼络之能。
  
  “普进封爵以求媚于众”。
  
  “诏中外群臣皆增位一等,预丧事者增二等,二千石已上皆封关中侯”。
  
  “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及诸将平吴之功。”
  
  汝南王成为帝国执政之后,也是对这个利益集团仍然是极尽笼络之能;“亮欲取悦众心,论诛杨骏之功,督将侯者千八十一人。”
  
  “今封赏熏赫,震动天地,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贾南风当了执政官后,也是对这个利益集团极尽笼络之能。只是贾南风没有用官、用钱去收买这个利益集团,而是给了这个利益集团最大的独立自由。贾南风虽然是帝国的执政官,但真正负责帝国实际政务的人却是张华。
  
  张华做为皇族、外戚集团之外的第三股力量,他一直是官僚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张华等人,既不支持外戚力量无限膨胀,也绝不支持某个皇族力量无限膨胀;他只是尽力的让帝国既有秩序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在贾后与太子相争之际,张华公然表示了中立。张华一直是受到贾后重用的,但在贾后废太子之际,张华却是带头积极反对。在皇族与贾后相争之际,张华同样公然表示了中立。在贾后败局已定之时,张华拒绝了赵王的邀请,并没有去参与诛杀贾后的行动。
  
  面对上层权力之争已进入白热化的状态。张华的儿子、朋友们都劝张华激流勇退,不要在留恋这种危机伺服的权力中心了。但张华实在舍不得离开这里,也许张华内心中也充满了种种幻想。因为他毕竟是帝国官僚集团的代表人物,任何一个掌权的人离开他都是难以有效控制官僚集团的。再换而言之,赵王即使想杀张华,他也得考虑好杀张华的后果呀!
  
  张华在贾后失败的过程中,已清楚了表明了自己中立的身份。他不支持人们废掉贾后,也不支持贾后害太子,更不参与赵王诛杀贾后。这一切只是他想表明他无意参皇亲国戚们的权力之争,他只是官僚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他的存在只是想保证帝国既有秩序可以继续运作。
  
  杀张华很容易,因为张华所代表的官僚贵集团并不象某些强势亲王、外戚拥有高度集中的权力。所以赵王在杀张华之时,张华只有乖乖的认命。
  
  杀张华容易,但控张华所代表的官僚贵族集团就没有这样容易了。因为这个利益集团人员众多、利益盘根错节;做为一个执政官如果站在这个利益集团的对立面,那恐怕随时都会死于非命的。
  
  赵王在杀掉张华之后,自然还得对官僚贵族集团极尽拉拢之能。赵王在这方面那是比从前的杨骏更舍得花血本。赵王为了拉拢官僚贵族集团,那是花钱花得国库都为之空虚,官员封得太滥,以至官员帽子上的貂尾不够用狗尾续;官员拿的大印不够用白竹版将就。但赵王的因此取得的成效却非常有限。因为赵王用莫须有的罪名杀掉张华,就等于证明赵王有彻底改造官僚贵族集团的野心。这种做法显然让普遍官僚贵族成员都感到了威胁。从这层意义去看,张华比劝说他的人估计的更远。
  
  张华的小儿子劝张华说:妖星出现在南天之际,中台星位置移动。这种星相对您说非常不利的,所以您应该退出权力中心了。张华说了:天意隐微深远,并不象你所说的那样简单!
  
  泪痕序篇中一再说过,晋武帝布的局是非常巧妙的;但它的前提是人们都是有理性的。问题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几个人能保持理性呢?
  
  张华认为自己不必去退出权力中心,仅仅是因为他觉得基于赵王的利益,他实在没有理由把自己赶出权力中心。问题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赵王哪有这份理性呢?于是张华被赵王杀掉了!
  
  赵王如果与张华联手合作;那他就足以保持中央政府的稳定。但赵王所承担的风险就是;张华可能随时与别的强势亲王合作把他挤出执政的位置。虽然张华一再用实际行动表示,自己绝不会干这种事;但赵王却依然无法真正相信张华。
  
  赵王能力、威望一直都非常有限,当然与此而来的自信也非常有限;孙秀是寒人出身,在注重出身的贵族社会中,如果赵王与诸王、官僚贵族集团合作,孙秀也实在没有信心巩固自己的地位。既然如此,赵王自然只有倒行逆施了。于是他们决定利用手中权力,把一切对赵王构成威胁的人全部剪除了。太子、张华不过是赵王这种战略中的牺牲品罢了。
  
  三、赵王与诸王搏奕
  
  在赵王执政之时,帝国的主要实权派都是皇族成员。他们分别是赵王、淮南王、成都王、齐王、河间王。
  
  赵王杀掉贾后、太子、张华之后,只是使他成为了帝国的执政官。但并不意味着他有力量凌驾于这几大强势诸王之上。赵王现在想控制帝国,风险最小的方案莫过于同上述几大强势诸王合作、分享权力。
  
  问题是与这几大强势诸王合作,显然存在一种巨大的风险。那就是赵王的执政官地位可能被某个强势诸王取代。所以赵王自然想趁自己拥有执政官权力之时,把其它几个强势诸王逐个解决掉。从表面上看,赵王只要好好利用执政官的权力,是完全可以把这些皇族诸王逐个解决掉的。
  
  一个人拥有了执政官的权力后,通常总会产生一种幻觉,那就是整个帝国都是属于他的,因为他可以代表皇帝向整个帝国帝国发号施令。从前的贾南风就是被这种幻觉害死的;现在赵王又在这种幻觉中走向了不归路。
  
  一个人拥有执政官的权力,通常总可以合法的去削弱政敌。最常见的方法有;一、他可以让政敌的职务升一级,却使他离开实权的位置。二、他可以给政敌一个比较实惠的职务,却把对手调离权力中枢。三、他也可以直接调动、奖罚政敌的下属,使政敌渐渐失去对下属的控制权。四、他还可以设置种种政治平衡,使他的政敌无形中多出许多竞争对手。这几种手段轮番用过之后,帝国上下自然都只有看他的脸色去行事了。
  
  如果单从这里去看,执政官似乎就是帝国的主人;如果单从这里去看,如果皇帝年纪幼小、或能力不行,那执政官随时都可以成为皇帝的。问题是,这只是一种表象;更深的问题是还在于,执政官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呢?
  
  执政官能号令天下,那是因为人们认为既有秩序最代表自己的利益,所以们都不敢去挑战既有秩序。执政官之所以号令天下,那是因为他是既有秩序的管理者。
  
  人们都不敢挑战既有秩序,执政官做为既有秩序的管理者,自然对于每一个竞争对手都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问题是,如果他想打破既有秩序去建立新的秩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这会引起所有在既有秩序中获利的人反对。
  
  这也就是诸葛亮不敢去做乱臣贼子的主要原因。这也就是杨骏、贾后先后向失败的主要原因。赵王又开始沿着这条路走向失败了。
  
  单从表面上去看,赵王拥有执政官的权力;他完全可以逐步把几个竞争对手都解决掉。赵王可以用执政官的权力,对强势诸王明升暗降(赵王对淮南王就是如此做的)。赵王可以用执政官的权力,把强势诸王调离中央政府(赵王对齐王就是如此做的)。赵王也可以直接任命强势诸王的下属,逐步把他们架空(赵王对河间王、成都王、调到地方的齐王都是如此做的)。
  
  单从表面去看,赵王这样做下去,是完全有机会把几个竞争对手都解决掉的。问题是:赵王不是以一个既有秩序的维护者的身份去做这些事;所以人们自然会意识到赵王虽然是执政官,但你反对他总会引起普遍人支持的。既然如此,赵王在执政削弱诸王的政策之时,受到的阻力自然是越来越大。
  
  把齐王调离中央政府并不是什么事。因为以齐王当时的处境,让他坐镇军事重镇许昌,他自然是不会拒绝,也难以拒绝的。问题是:齐王是司马家族最重要的支系之一;让这种重要支系(且是赵王的潜在竞争对手)坐镇军事事镇许昌,实际上等于为自己在地方设立了一个危险的敌人。
  
  赵王把齐王调到许昌,与贾后把成都王调到邺城;实际上是大同小异的行为。这种行为只是为自己能迅速控制中央政府罢了,但实际上留下的后遗症却是严重的,因为这都等于把帝国最重要的军事重镇留给了自己敌对力量。而齐王、成都王也都是因此成为帝国最举足轻重的实权派之一。
  
  解决齐王之后,再去解决一个主要力量都在东南地区的淮南王,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孙秀就先对淮南王明升暗降,但没有料到淮南王竟然公开表示反对。淮南王率领一些亡命的勇士差点把赵王给整死;但淮南王终于还是被赵王杀掉了。
  
  赵王杀掉淮南王后,意味着他彻底控制了中央政府。因为皇后死了、太子死了,现在有资格与赵王分庭抗礼的张华、淮南王也被杀掉,齐王被调离中央政府。现在整个中央政府就是赵王一个人说了算。
  
  但在地方呢?西北的河间王、河北的成都王、河南的齐王;这三个强势诸王拥有的政治资源,也都足以与赵王分庭抗礼。面对这三个强势的王爷,赵王似乎也拥有着足够的竞争优势。因为赵王做为新一代的执政官,他可以合法的向这些地方派谴自己的亲信,当这些地方遍布自己的亲信之后,这三个强势的王爷自然就成了光杆的司令。单从这层意义去看,赵王获胜的机会是非常大的。
  
  问题是:控制一个四外遍布不满情绪的中央政府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实在值得人去怀疑。于是最终的结果是赵王以洛阳一隅之地与西北、河北、河南三个强势诸王在搏奕。
  
  赵王在这种搏奕之中,本来就不占据优势;而他后来更做了一件让他彻底陷入被动之中的事。赵王竟然忍不住把晋惠帝给废了。
  
  四、晋惠帝被废
  
  司马衷绝不是傀儡皇帝。在赵王执政前,司马衷一直是货真价实的皇帝。
  
  司马衷绝不是傀儡皇帝,在他母亲、妻子两系力量彻底毁灭之后,他只是丧失了皇帝的权力。但他绝不是一个傀儡皇帝,因为他从来也不会让别人随便操纵自己。
  
  赵王把司马衷当成傀儡之后,肯定没有过几天就气得快疯了,因为这个皇帝实在一点也不识实务。总而言之,这个家伙现在明明已变成傀儡了,却从来不随着背后扯动的线去动作。
  
  把司马衷当傀儡有多难,我们可以通过赵王的禅让大典去看看。
  
  禅让场面通常是如此;皇帝一再表示要把皇位让给乱臣贼子,乱臣贼子对此一再表示谦让。乱臣贼子篡位的事情;通常总是在这种你推我让的场面中度过。因为所有的傀儡皇帝,都知道自己的处境,都会随着权臣背后扯动的线去表演;但这种场面遇到司马衷,马上就成了另一幅样子。
  
  赵王一方面想篡位,另一方面还想向世人装装自己是忠君爱国的,但司马衷却是一点机会也不给他留。因为司马衷抱着玉玺,死活也不肯放手;因为司马衷一点也没有让位给乱臣贼子的意思。
  
  面对这种不识实务的傀儡皇帝,乱臣贼子也顾不得装什么忠君爱国,只有派人上去抢玉玺,而皇帝抱着玉玺死活不放,狗腿子上去差点把皇帝手指都给撇断了,才把这个玉玺抢到手。
  
  从这个历史明确记载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谁控制了这种傀儡皇帝,恐怕也恨得想废了他、杀了他。
  
  司马衷绝不是在禅让这件事上不配合赵王表演,就是在平常也绝不会配合赵王的表演的。所以赵王虽然控制了皇帝,但他所发下的诏书通常都无法得到皇帝的亲笔签字。孙秀在调动淮南王职务之时,因为无法取得皇帝的亲笔签字,所以淮南王马上就有了最合理的起兵借口,因为孙秀这是明着在假传圣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司马衷虽然丧失了皇帝的权力,但赵王想让司马衷配合自己,那也是无法做到的。
  
  一个智力有问题的皇帝不配合权臣表演,权臣是那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他总不成敢赤裸裸的去打骂、威逼皇帝吧!即使他真敢干这种耸人听闻的事,但皇帝智力有问题,他遇到这种事最有可能做出的反应就是因此乱哭乱叫、乱喊乱说的,就是皇帝反应没有这样强烈,他也会表现的一脸委屈、可怜、不高兴;权臣既然想对世人装出一副忠君爱国的样子,却把皇帝弄成这个样子,那继续装下去还有什么意义?所以遇到这种皇帝,权臣恐怕都会恨得想把这个皇帝干掉算了。
  
  控制一个智力正常的傀儡皇帝,通常是没有这种麻烦的;因为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如果处于傀儡的地位,在公开场合都会自觉的去配合权臣表演的。司马衷做为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他是无法做到这一切的,所以司马衷才会被赵王废掉,后来更会被东海王毒死。
  
  一个人能控制司马衷,通常都得有着得天独厚的客观原因,或是有着绝不可少的主观努力。
  
  杨骏能控制司马衷,那是因为杨骏是司马衷的外公,更是晋武帝亲自托付的人。
  
  贾南风能控制司马衷,那是因为贾南风是司马衷的老婆,更因为贾南风工于心计能让司马衷信任自己。
  
  齐王能控制司马衷,那是因为齐王曾把司马衷从金庸城中解救出来,而且齐王一直对司马衷非常尊重与友好。当齐王被杀时,司马衷一再表示不忍与相救之意,从司马衷在杨骏、贾南风之死时表现的冷漠可以看出来,司马衷对齐王的感情一直是信任与友好的。
  
  长沙王能控制司马衷,那是因为长沙王是司马衷的弟弟;更主要的是长沙对司马衷也一直非常尊重与友好;这种尊重与友好受到普遍史家的赞扬与认可。
  
  从这层意义上,赵王、东海王的客观条件都不足以控制司马衷,而且从主观上,他们都也是心存把司马衷变成傀儡的意思,既然如此他们自然都无法与司马衷去合作了。
  
  最初泪痕感觉赵王废晋惠帝是绝对愚蠢的行为;最初泪痕也感觉东海王毒死晋惠帝是不可以想象的事。等泪痕想明白上面的问题后,终于发现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也都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赵王既然生了废晋惠帝的念头,那就只有去篡位了;因为他废掉晋惠帝不去篡位,那就等于是给成都王等人做一盘菜,因为晋惠帝被废掉,从合法的继承原则去看,新皇帝只能是成都王了。
  
  赵王从害太子之时起,就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以他的能力、影响力而言;他必须打败所有的竞争对手;否则他所做的一切就是给别人做嫁衣裳罢了。太子活着,赵王的政治前途一点也不妙,张华活着,赵王的政治前途同样一点也不妙;淮南王、成都王、齐王那种帝系近枝的强势人物活着,赵王的政治前途同样一点也不妙,从这层意义上赵王只有从这里杀出一条血路,但赵王终于没有杀到路口就死在半路上了。
  
  五、帝国分裂的开始
  
  赵王废了晋惠帝;遂把洛阳城变成了一个非法权力中心。至少长安、邺城、许昌、荆州、扬州等军事重镇都可以借尊崇皇帝的旗号不再听令于洛阳城了。
  
  因为楚王、淮南王(司马衷的两个弟弟)已死,长江上游(荆州)、下游(扬州)暂时没有一个实权人物能代表这两地。所以在赵王篡位后,这两个地方只是渐渐脱离了洛阳城的控制,却无法形成与洛阳城分庭抗礼的政治中心。这两地大都属于从前的东吴帝国;在洛阳城对这两地控制力越来越弱后;这两地遂成为江南豪族、乱世豪杰们纵横开合的地方。在诸王之乱时,这两地的实权人物通常只是忙于争夺江南的霸权;所以这两地是超然于帝国最高权力之争的。
  
  因为河间王(司马孚一系的代表人物)坐镇长安;成都王(晋惠帝的弟弟)坐镇邺城,以这两个人的背后所代表的利益群体是足以控制这两地(西北、河北)的。所以赵王篡位后,长安、邺城遂一直成为与洛阳城分庭抗礼的政治中心。而帝国的诸王之乱,实际上也就是上述两地与洛阳城之间的纵横开合。
  
  这三大政治中心(洛阳、长安、邺城)的权力搏奕通常总是如此的。不论他们之间谁是谁非,控制中原(以洛阳为中心)的强势诸王,总是面对着来自河北(以邺城为中心)、西北(以长安为中心)两大强势诸王的夹击。赵王、齐王、长沙王都是这种背景下被杀掉的。
  
  洛阳城在这种搏奕中一再受到削弱,最后终于丧失了号令天下的资格。在此之前,洛阳城那是帝国无可争议的权力中心。但在赵王执政后,洛阳城的这种地位却渐渐发生了变化。
  
  如果赵王在杀掉贾南风后,愿意正视晋惠帝才是帝国真正的权力中心;那洛阳城的政治地位自然还是有救的;但我们前面分析过基于赵王的利害关系,他实在难以做出这种选择。于是洛阳城的政治地位遂开始一滑再滑;最终竟然成了邺城、长安的附属(在成都王、河间王执政之时)。
  
  赵王虽然被打败了;但帝国最强势的两个王爷,邺城的成都王,长安的河间王都一心经营自己的地盘,所以使长安、邺城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而后来先后坐镇洛阳城的几个王爷(齐王、长沙王、东海王)都也无力让洛阳城的政治地位超越长安、邺城。于是帝国遂并存着三个权力相若的权力中心;在这种背景下三个权力中心相互搏奕自然是再所难免。
  
  在三个权力中心搏奕的过程中,晋帝国中央政府的权威越来越弱,这使越来越多的地方都拥有了或多或少的独立性。
  
  最初在成都王、河间王的打击下,洛阳城的政治地位一降一再降。最后随着成都王、河间王的失败,遂使他们统治的邺城、长安政治地位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在诸王之乱结束时,整个晋帝国实际上已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中心了。整个帝国已彻底四分五裂了。
  
  后来东海王在打败成都王、河间王后,只是表面上控制了这三大权力中心。因为东海王坐镇洛阳城,东海王的两个弟弟分别坐镇长安、邺城,成为当地最高军政长官。从前帝国的三大权力中心,现在都已落入了东海王一系的手里。
  
  问题是:当时的帝国已四分五裂了,东海王兄弟只是各自地盘内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帝国的权力实际上已下滑到地方豪强、贵族、将帅、流民首脑手中;不要说东海王那两个弟弟了,就是东海王在洛阳城附近也有许多人根本不买他的帐。
  
  帝国在表面的统一背后(诸王之乱结束),却是天下大乱的开始。
  
  在诸王之乱时,帝国还有洛阳、邺城、长安几大权力中心存在。在诸王之乱后,洛阳、长安、邺城再也称不上什么权力中心了;因为一个人控制洛阳、长安、邺城,不要说想靠它号令天下了,就是靠它号令附近的地区也开始力不从心了了。一个人控制长安、洛阳、邺城,最多只是表明他是当时比较强的实权派罢了;绝不意味着他是西北、中原、或河北的霸主。
  
  此时的帝国已彻底的四分五裂了;总而言拉起几千、几万部队就能独霸一方;占据一座两座城池,同样也能独霸一方。
  
  此时天下已无主了,兵强马壮者才是大爷;此时天下已无主了,人人都有帝王相,就看你本事有多大了。逐鹿中原,谁将是最后的胜利者呢?没有一个人知道,也没有一个人能猜测到!
  
  六、西南的混乱
  
  在赵王执政那一年,还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这件事对帝国的影响,虽然没有洛阳、长安、邺城三大政治中心搏奕重大;但他却是成汉帝国(十六国之一)建立的开始,也是帝国西南溃烂的开始。
  
  司马炎死时,晋帝国的主要权力就集中在司马衷一系手中,因为帝国当时最主要的权力者就是司马衷的外公、母亲、妻子、兄弟、儿子;但这一系力量却在内哄中死伤狼籍了。于是司马衷为中心的权力格局彻底破碎了;这种破碎使晋帝国再也找不出一个人足以维系帝国的统一了。
  
  在这种背景下,天高皇帝远的四川地区自然有独立的意思。但有独立的意思,并不证明他能力把这变成现实。因为地方政府之内通常总有许多权力相近、相互牵制的官员存在。即使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想造反,别人也未必同意他;即使同意他造反,也未必会听从他的领导。
  
  四川最高军政长官赵廞之所以要冒险表示独立,自然还有着其它主观、客观原因。
  
  从主观而言,当时四川的最高军政长官赵廞是贾后的亲戚;面对贾氏家族的垮台,他自然本能的想拒绝中央政府调动。因为他一旦放弃四川地区的军政权力,那随时都会面临灭门危险的。
  
  从客观上讲,当时四川有一股政府体系之外的强大力量。因为西北发生了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所以西北各族百姓都大量流向四川,为了确保自己的共同利益,这些人数众多的流民遂形成以李氏家族为中心的权力核心。赵廞为了增强自己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官员竞争的资本,遂主动与李氏家族加强合作,并事事都替流民争取利益。
  
  赵廞既然有了反叛中央政府的理由;而且又与流民集团联合形成足以压服地方官员的实力。那他振臂一呼要造反之时,中央政府自然那是鞭长莫及,而且地方官员也自然只有俯首听命。
  
  于是耿滕拿着中央政府委任状想接替赵廞职务,一进成都就被赵廞公然杀掉了;而四川境内的各级官员与赵廞也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这种背景下,四川遂形建立了以赵廞、李氏家族联盟的新地方政府。
  
  但赵廞、李特所建立的这种联盟是非常虚弱的。因为赵廞是四川政府的最高军政长官,而李特是流民集团的最高首领,这两个独立的政治集团在合作中,自然而然会产生争权夺势的行为。也就是短短几个月后,赵廞就与李氏家族发生了大火并;最终的结果是以赵廞被杀而结束。
  
  失去赵廞为代表的地方政府支持,李氏家族自然无力控制整个四川地区。于是杀掉赵廞后,李氏家族马上向洛阳政府去表示忠心;总而言之我们杀赵廞只是因为他大逆不道,绝不是因为我们无视中央政府的权威。
  
  面对新来的四川最高军政长官罗尚,李氏家族也表示自己非常愿意服从他的领导,他们只是求政府给他们一条生路。新进入四川的罗尚,虽然拥有着强大军事、政治力量,但面对人数众多,且形成组织的流民集团,罗尚也实在也不敢心生剿灭的念头。于是罗尚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与李特为代表的流民集团暂时达成了和平。当然了这种和平的背后,一直充满了蠢蠢欲动的杀机。
  
  最后政府军队虽然一再想制服流民集团,但结果通常总是遭到流民集团的迎头痛击。现在不管帝国政府愿意与不愿意,他们必须得承认流民集团在四川境内的强大影响力与地位。
  
  这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在接下来几年搏奕中,晋帝国政府军彻底退出四川境内,这里遂成为李氏家族的天下。更因为政府向邻近地区征调军队、物资,把邻近地区也弄得陷入了混乱。
    
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21961197_0_1.html

离奇的八王之乱,分裂的晋帝国
泪痕春雨
  
  为什么会出现八王之乱的历史概念
  
  在司马衷当皇帝的十六年时间里,晋帝国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杨骏执政;在此阶段杨骏不安分守己遂使帝国陷入混乱之中。这一阶段以楚王死为结束;大约历时一年。这个过程中,帝国上层社会斗争激烈,一年时间就有杨氏、卫氏两大豪门被满门抄斩;汝南王、楚王被杀;而且他们的死亡都是源于内部的火并。
  
  第二阶段是贾氏专权。这个阶段帝国整体上一直处于稳定之中,至少上层权力之间相对缓和了。至少公开的火并还没有出现过;大家在解决权力分配之时都是按法律程序进行的。这阶段大约历时八九年。
  
  第三个阶段是贾氏家族的灭亡,诸王纷争开始。这个阶段大约历时六年,到东海王取得胜利为结束。在这六年时间里,以太子死于非命开始,先后有六个处于执政地位的实权人物死于非命;贾后、赵王、齐王、长沙王、成都王、河间王。
  
  所谓的八王之乱,本身就是一种离奇的提法。汝南王一直安分守己,与帝国大乱有什么关系呢?楚王、汝南王死后,帝国又有了长达八九年的稳定,与后来的诸王之乱有什么联系呢?
  
  八王之乱的历史概念出现,使人们对贾后执政时八九年的稳定一笔抹煞了,让人很容易感觉晋武帝死后帝国就一直处于混乱之中。而这种写历史的态度,实际上是人们对外戚专权存在着太多的偏见造成的。八王之乱的提法,使历史成为一笔糊涂帐,好象晋帝国后来的大乱真是贾后造成的。这就把杨骏、楚王等人的过错淡化了;更有意无意的模糊了贾后执政后的八九年的稳定期。
  
  晋武帝死后,帝国先后出现众多的执政,贾后应该算成功的一个。但因为人们对贾氏家族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所以就用了一个八王之乱的历史概念,把晋武帝死后的天下大乱全归于了贾后身上。总而言之,杨骏之乱、楚王之乱造成的影响,都是贾后算计的结果;总而言之,晋帝国在武帝死后,就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但真实的历史显然不是这个样子的。
  
  汝南王之死
  
  我们说起晋帝国的灭亡之时,常会说到八王之乱。而汝南王竟然也名列其中,但泪痕以为汝南王实在太无辜了;因为他他显然没有什么过错;如果他有什么过错,最多就是他不具备乱世雄才的魄力、能力。问题是,这又能算什么错呢?
  
  如果汝南王司马亮还有什么过错,那就是他不幸遇到的对手都是要权不要命的二杆子,面对这种二杆子的对手,司马亮那是一昧的退让,最终仍然没有躲过与对手同归于尽的命运。
  
  汝南王是一个有理智的人,汝南王也一心希望帝国保持稳定,更害怕帝国陷入混乱之中。所以他面对政敌的打击之时,总是表现出一副熊样。面对杨骏的进逼之时,虽然所有的人都认为汝南王应该与他针锋相对的争权去。但汝南王还是二话不说,甘愿接受杨骏的算计。本身汝南王也可以成为辅政大臣之一的,但杨骏却玩阴谋把他排挤了出去。汝南王对此虽然不服气,但还是不敢与杨骏相争。
  
  面对楚王的进逼这时,虽然生命处于极度危险之中,虽然人们都劝汝南王应该调动军队与楚王打仗,但汝南王还是选择了退缩。以汝南王所拥有的军队,如果真要与楚王大打一仗,那最后鹿死谁手还真说不定呢?但汝南王就是不敢相争。
  
  我们常常认为汝南王太熊了。但这正是汝南王有理智的表现。因为以汝南王的实力,也许能杀掉杨骏,也能杀掉楚王;问题是这两个人真是随便能杀的人吗?
  
  西晋帝国后来之所以会乱成一锅粥,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实权派在争权之时,常常忘了一件事;争权很容易,杀人也很容易,问题是,由此引发后果又该如何应对呢?
  
  所以杨骏敢排斥汝南王;楚王敢杀汝南王、卫瓘;贾后敢杀太子;赵王敢废皇帝,都是因为他们忘了争权很容易、杀人也很容易,问题是由此引发后果是什么呢?他们显然都懒得考虑了。汝南王的退让,只能证明他还没有利令智晕,他还懂得考虑这些问题。但在乱哄哄的背景下,他这种理智也救不他的命。
  
  汝南王自知自己没有控制局势的雄才,所以他一直安分守己,绝不敢干违法的事。假如帝国普遍的权力者,都有汝南王这种觉悟,那帝国再乱也有个样。问题是:帝国其余的实权人物,为了权力那是什么离奇的事也敢做。从这层意义上,汝南王名列闹乱国家的八王之一,实在有些冤枉之极了。从这层意义上,所谓的八王之乱的提法本身就是一种离奇的历史概念。
  
  一、贾南风死后的权力分配
  
  在贾南风被杀后;晋帝国的权力已不再以司马衷为中心进行分配了。
  
  司马衷母亲那一系势力曾权倾朝野,但这一系力量早在八九年前就被连根拔掉了。
  
  司马衷老婆那一系力量曾权倾朝野,但这一系力量也被全部屠杀了。
  
  司马衷的儿子,晋武帝曾记刻意培养与发展;但最终在贾后的压制、打击下彻底消失了。
  
  晋武帝一系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了司马衷身上,而司马衷为中心的力量却残破了,这使皇族几个强势枝系现在可以晋武帝子孙分庭抗礼了。
  
  贾后被杀后;帝国实际上已进入诸王纷争的阶段了。从那时起,司马家族几个强势枝系都有了争夺帝国执政官、或地方霸主的野心。
  
  司马孚(司马懿的弟弟)一系在帝国初建之时,完全可以司马懿一系相提并论。(晋帝国初建之初,司马懿一系封王的有九人,而司马孚一系却有十个人封王。)司马孚一系势力虽然强大,但因为帝位在司马懿一系手中,所以司马孚这一系渐渐再也不能与司马懿一系相提并论了。
  
  现在随着司马衷为代表的帝系力量内哄不断。司马孚一系的力量,终于又可以与司马懿一系分庭抗礼了。这一系以河间王为代表;这位老兄坐镇西北长安城内,有利就敲打中央政府,没利就退守西北。总而言之,西北是他的地盘,中央政府也得看他的脸色得事;谁敢不承认这个事实,通常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司马昭的几个弟弟(赵王、梁王);因为与司马衷亲缘关系已疏远了,而且活下来几个人能力、声望都也很低;所以这一系力量自然无法与司马昭一系相提并论了。但贾后为了压制皇帝的弟弟、儿子,自然只有重用这些皇族元老;在这种背景下赵王、梁王的势力在贾后执政期间越来越大。
  
  随着司马衷为代表的帝系力量内哄不断。司马昭的几个弟弟,也终于能与司马昭一系分庭抗礼了。而且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一系力量在诛杀贾南风后迅速的控制了帝国中央政府。
  
  司马炎那个已过继给自己伯父的弟弟(齐王);曾一再与皇位擦肩而过。司马昭就曾一再说过,天下是景王的天下;所以我只是暂时替桃符(也就是小齐王的父亲)坐在这个位置上,终有一天会把这个位置还给桃符的。但司马昭终于食言了!
  
  齐王一系的力量,在司马炎一系力量的压制下已远离了皇位。但随着司马衷为代表的帝系力量内哄不断,这一系力量也渐渐出来要与司马炎一系分庭抗礼了。这一系力量在沉寂多年后,以齐王为代表在诛杀贾南风之际再次闪亮登场。
  
  贾南风的死,意味着以司马衷为中心的权力格局残破。这种权力格局残破之后,意味着帝国进入了诸王争雄的格局之中。此时赵王是最大赢家,因为赵王在孙秀的指导下除掉了太子,太子几个叔叔的主要力量又都远在地方;这使司马衷一系的力量暂时无法与他争夺帝国执政官的地位。而河间王一系远在地方,齐王一系并没有完全得以恢复。所以除掉贾南风后,赵王顺理成章的当了帝国的新一代执政官。
  
  赵王接下来应该如何做呢?从实力去看,司马衷一系虽然力量残破了;但依然是帝国最强大的政治力量。因为司马衷是皇帝;几个弟弟(淮南王、成都王、常山王)都也拥有着巨大的权力资源。现在赵王风险最小的方案就是尊崇司马衷,但这意味着帝国权力分配仍然优先于司马衷一系的成员。现在风险最小的方案就是继续让张华负责帝国实际政务;但这意味着赵王一系无法全力抢占帝国政府的主要职权。所以赵王终于没有去选择这种方案。因为这种选择虽然风险最小,但前途却是一点也不光明。
  
  这种选择意味着中央、地方同时存在着众多能与赵王分庭抗礼的实权派。以赵王的能力、威望、实力随时都可能被他们挤下执政官位置的。而赵王在谋杀太子后,实际上也走上了不归路,因为仅这一条罪名,赵王如果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了,恐怕就得陷入万劫不复之中。所以赵王在谋杀太子、杀掉贾南风之时,同时就开始了新的冒险旅程。因为赵王实在没有勇气建立一个众多实权派并存的政治格局。于是赵王只有继续拿刀为自己的前途闯出一条血路。
  
  二、赵王与张华
  
  皇族与外戚相争之时,有一个庞大利益集团在默默注视着。这个利益集团就是官僚贵族集团,虽然它一直充当着配角,但绝没有一个皇族诸王、外戚敢轻视它的存在。杨骏刚当执政官,就对这个利益集团极尽笼络之能。
  
  “普进封爵以求媚于众”。
  
  “诏中外群臣皆增位一等,预丧事者增二等,二千石已上皆封关中侯”。
  
  “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及诸将平吴之功。”
  
  汝南王成为帝国执政之后,也是对这个利益集团仍然是极尽笼络之能;“亮欲取悦众心,论诛杨骏之功,督将侯者千八十一人。”
  
  “今封赏熏赫,震动天地,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贾南风当了执政官后,也是对这个利益集团极尽笼络之能。只是贾南风没有用官、用钱去收买这个利益集团,而是给了这个利益集团最大的独立自由。贾南风虽然是帝国的执政官,但真正负责帝国实际政务的人却是张华。
  
  张华做为皇族、外戚集团之外的第三股力量,他一直是官僚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张华等人,既不支持外戚力量无限膨胀,也绝不支持某个皇族力量无限膨胀;他只是尽力的让帝国既有秩序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在贾后与太子相争之际,张华公然表示了中立。张华一直是受到贾后重用的,但在贾后废太子之际,张华却是带头积极反对。在皇族与贾后相争之际,张华同样公然表示了中立。在贾后败局已定之时,张华拒绝了赵王的邀请,并没有去参与诛杀贾后的行动。
  
  面对上层权力之争已进入白热化的状态。张华的儿子、朋友们都劝张华激流勇退,不要在留恋这种危机伺服的权力中心了。但张华实在舍不得离开这里,也许张华内心中也充满了种种幻想。因为他毕竟是帝国官僚集团的代表人物,任何一个掌权的人离开他都是难以有效控制官僚集团的。再换而言之,赵王即使想杀张华,他也得考虑好杀张华的后果呀!
  
  张华在贾后失败的过程中,已清楚了表明了自己中立的身份。他不支持人们废掉贾后,也不支持贾后害太子,更不参与赵王诛杀贾后。这一切只是他想表明他无意参皇亲国戚们的权力之争,他只是官僚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他的存在只是想保证帝国既有秩序可以继续运作。
  
  杀张华很容易,因为张华所代表的官僚贵集团并不象某些强势亲王、外戚拥有高度集中的权力。所以赵王在杀张华之时,张华只有乖乖的认命。
  
  杀张华容易,但控张华所代表的官僚贵族集团就没有这样容易了。因为这个利益集团人员众多、利益盘根错节;做为一个执政官如果站在这个利益集团的对立面,那恐怕随时都会死于非命的。
  
  赵王在杀掉张华之后,自然还得对官僚贵族集团极尽拉拢之能。赵王在这方面那是比从前的杨骏更舍得花血本。赵王为了拉拢官僚贵族集团,那是花钱花得国库都为之空虚,官员封得太滥,以至官员帽子上的貂尾不够用狗尾续;官员拿的大印不够用白竹版将就。但赵王的因此取得的成效却非常有限。因为赵王用莫须有的罪名杀掉张华,就等于证明赵王有彻底改造官僚贵族集团的野心。这种做法显然让普遍官僚贵族成员都感到了威胁。从这层意义去看,张华比劝说他的人估计的更远。
  
  张华的小儿子劝张华说:妖星出现在南天之际,中台星位置移动。这种星相对您说非常不利的,所以您应该退出权力中心了。张华说了:天意隐微深远,并不象你所说的那样简单!
  
  泪痕序篇中一再说过,晋武帝布的局是非常巧妙的;但它的前提是人们都是有理性的。问题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几个人能保持理性呢?
  
  张华认为自己不必去退出权力中心,仅仅是因为他觉得基于赵王的利益,他实在没有理由把自己赶出权力中心。问题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赵王哪有这份理性呢?于是张华被赵王杀掉了!
  
  赵王如果与张华联手合作;那他就足以保持中央政府的稳定。但赵王所承担的风险就是;张华可能随时与别的强势亲王合作把他挤出执政的位置。虽然张华一再用实际行动表示,自己绝不会干这种事;但赵王却依然无法真正相信张华。
  
  赵王能力、威望一直都非常有限,当然与此而来的自信也非常有限;孙秀是寒人出身,在注重出身的贵族社会中,如果赵王与诸王、官僚贵族集团合作,孙秀也实在没有信心巩固自己的地位。既然如此,赵王自然只有倒行逆施了。于是他们决定利用手中权力,把一切对赵王构成威胁的人全部剪除了。太子、张华不过是赵王这种战略中的牺牲品罢了。
  
  三、赵王与诸王搏奕
  
  在赵王执政之时,帝国的主要实权派都是皇族成员。他们分别是赵王、淮南王、成都王、齐王、河间王。
  
  赵王杀掉贾后、太子、张华之后,只是使他成为了帝国的执政官。但并不意味着他有力量凌驾于这几大强势诸王之上。赵王现在想控制帝国,风险最小的方案莫过于同上述几大强势诸王合作、分享权力。
  
  问题是与这几大强势诸王合作,显然存在一种巨大的风险。那就是赵王的执政官地位可能被某个强势诸王取代。所以赵王自然想趁自己拥有执政官权力之时,把其它几个强势诸王逐个解决掉。从表面上看,赵王只要好好利用执政官的权力,是完全可以把这些皇族诸王逐个解决掉的。
  
  一个人拥有了执政官的权力后,通常总会产生一种幻觉,那就是整个帝国都是属于他的,因为他可以代表皇帝向整个帝国帝国发号施令。从前的贾南风就是被这种幻觉害死的;现在赵王又在这种幻觉中走向了不归路。
  
  一个人拥有执政官的权力,通常总可以合法的去削弱政敌。最常见的方法有;一、他可以让政敌的职务升一级,却使他离开实权的位置。二、他可以给政敌一个比较实惠的职务,却把对手调离权力中枢。三、他也可以直接调动、奖罚政敌的下属,使政敌渐渐失去对下属的控制权。四、他还可以设置种种政治平衡,使他的政敌无形中多出许多竞争对手。这几种手段轮番用过之后,帝国上下自然都只有看他的脸色去行事了。
  
  如果单从这里去看,执政官似乎就是帝国的主人;如果单从这里去看,如果皇帝年纪幼小、或能力不行,那执政官随时都可以成为皇帝的。问题是,这只是一种表象;更深的问题是还在于,执政官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呢?
  
  执政官能号令天下,那是因为人们认为既有秩序最代表自己的利益,所以们都不敢去挑战既有秩序。执政官之所以号令天下,那是因为他是既有秩序的管理者。
  
  人们都不敢挑战既有秩序,执政官做为既有秩序的管理者,自然对于每一个竞争对手都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问题是,如果他想打破既有秩序去建立新的秩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这会引起所有在既有秩序中获利的人反对。
  
  这也就是诸葛亮不敢去做乱臣贼子的主要原因。这也就是杨骏、贾后先后向失败的主要原因。赵王又开始沿着这条路走向失败了。
  
  单从表面上去看,赵王拥有执政官的权力;他完全可以逐步把几个竞争对手都解决掉。赵王可以用执政官的权力,对强势诸王明升暗降(赵王对淮南王就是如此做的)。赵王可以用执政官的权力,把强势诸王调离中央政府(赵王对齐王就是如此做的)。赵王也可以直接任命强势诸王的下属,逐步把他们架空(赵王对河间王、成都王、调到地方的齐王都是如此做的)。
  
  单从表面去看,赵王这样做下去,是完全有机会把几个竞争对手都解决掉的。问题是:赵王不是以一个既有秩序的维护者的身份去做这些事;所以人们自然会意识到赵王虽然是执政官,但你反对他总会引起普遍人支持的。既然如此,赵王在执政削弱诸王的政策之时,受到的阻力自然是越来越大。
  
  把齐王调离中央政府并不是什么事。因为以齐王当时的处境,让他坐镇军事重镇许昌,他自然是不会拒绝,也难以拒绝的。问题是:齐王是司马家族最重要的支系之一;让这种重要支系(且是赵王的潜在竞争对手)坐镇军事事镇许昌,实际上等于为自己在地方设立了一个危险的敌人。
  
  赵王把齐王调到许昌,与贾后把成都王调到邺城;实际上是大同小异的行为。这种行为只是为自己能迅速控制中央政府罢了,但实际上留下的后遗症却是严重的,因为这都等于把帝国最重要的军事重镇留给了自己敌对力量。而齐王、成都王也都是因此成为帝国最举足轻重的实权派之一。
  
  解决齐王之后,再去解决一个主要力量都在东南地区的淮南王,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孙秀就先对淮南王明升暗降,但没有料到淮南王竟然公开表示反对。淮南王率领一些亡命的勇士差点把赵王给整死;但淮南王终于还是被赵王杀掉了。
  
  赵王杀掉淮南王后,意味着他彻底控制了中央政府。因为皇后死了、太子死了,现在有资格与赵王分庭抗礼的张华、淮南王也被杀掉,齐王被调离中央政府。现在整个中央政府就是赵王一个人说了算。
  
  但在地方呢?西北的河间王、河北的成都王、河南的齐王;这三个强势诸王拥有的政治资源,也都足以与赵王分庭抗礼。面对这三个强势的王爷,赵王似乎也拥有着足够的竞争优势。因为赵王做为新一代的执政官,他可以合法的向这些地方派谴自己的亲信,当这些地方遍布自己的亲信之后,这三个强势的王爷自然就成了光杆的司令。单从这层意义去看,赵王获胜的机会是非常大的。
  
  问题是:控制一个四外遍布不满情绪的中央政府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实在值得人去怀疑。于是最终的结果是赵王以洛阳一隅之地与西北、河北、河南三个强势诸王在搏奕。
  
  赵王在这种搏奕之中,本来就不占据优势;而他后来更做了一件让他彻底陷入被动之中的事。赵王竟然忍不住把晋惠帝给废了。
  
  四、晋惠帝被废
  
  司马衷绝不是傀儡皇帝。在赵王执政前,司马衷一直是货真价实的皇帝。
  
  司马衷绝不是傀儡皇帝,在他母亲、妻子两系力量彻底毁灭之后,他只是丧失了皇帝的权力。但他绝不是一个傀儡皇帝,因为他从来也不会让别人随便操纵自己。
  
  赵王把司马衷当成傀儡之后,肯定没有过几天就气得快疯了,因为这个皇帝实在一点也不识实务。总而言之,这个家伙现在明明已变成傀儡了,却从来不随着背后扯动的线去动作。
  
  把司马衷当傀儡有多难,我们可以通过赵王的禅让大典去看看。
  
  禅让场面通常是如此;皇帝一再表示要把皇位让给乱臣贼子,乱臣贼子对此一再表示谦让。乱臣贼子篡位的事情;通常总是在这种你推我让的场面中度过。因为所有的傀儡皇帝,都知道自己的处境,都会随着权臣背后扯动的线去表演;但这种场面遇到司马衷,马上就成了另一幅样子。
  
  赵王一方面想篡位,另一方面还想向世人装装自己是忠君爱国的,但司马衷却是一点机会也不给他留。因为司马衷抱着玉玺,死活也不肯放手;因为司马衷一点也没有让位给乱臣贼子的意思。
  
  面对这种不识实务的傀儡皇帝,乱臣贼子也顾不得装什么忠君爱国,只有派人上去抢玉玺,而皇帝抱着玉玺死活不放,狗腿子上去差点把皇帝手指都给撇断了,才把这个玉玺抢到手。
  
  从这个历史明确记载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谁控制了这种傀儡皇帝,恐怕也恨得想废了他、杀了他。
  
  司马衷绝不是在禅让这件事上不配合赵王表演,就是在平常也绝不会配合赵王的表演的。所以赵王虽然控制了皇帝,但他所发下的诏书通常都无法得到皇帝的亲笔签字。孙秀在调动淮南王职务之时,因为无法取得皇帝的亲笔签字,所以淮南王马上就有了最合理的起兵借口,因为孙秀这是明着在假传圣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司马衷虽然丧失了皇帝的权力,但赵王想让司马衷配合自己,那也是无法做到的。
  
  一个智力有问题的皇帝不配合权臣表演,权臣是那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他总不成敢赤裸裸的去打骂、威逼皇帝吧!即使他真敢干这种耸人听闻的事,但皇帝智力有问题,他遇到这种事最有可能做出的反应就是因此乱哭乱叫、乱喊乱说的,就是皇帝反应没有这样强烈,他也会表现的一脸委屈、可怜、不高兴;权臣既然想对世人装出一副忠君爱国的样子,却把皇帝弄成这个样子,那继续装下去还有什么意义?所以遇到这种皇帝,权臣恐怕都会恨得想把这个皇帝干掉算了。
  
  控制一个智力正常的傀儡皇帝,通常是没有这种麻烦的;因为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如果处于傀儡的地位,在公开场合都会自觉的去配合权臣表演的。司马衷做为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他是无法做到这一切的,所以司马衷才会被赵王废掉,后来更会被东海王毒死。
  
  一个人能控制司马衷,通常都得有着得天独厚的客观原因,或是有着绝不可少的主观努力。
  
  杨骏能控制司马衷,那是因为杨骏是司马衷的外公,更是晋武帝亲自托付的人。
  
  贾南风能控制司马衷,那是因为贾南风是司马衷的老婆,更因为贾南风工于心计能让司马衷信任自己。
  
  齐王能控制司马衷,那是因为齐王曾把司马衷从金庸城中解救出来,而且齐王一直对司马衷非常尊重与友好。当齐王被杀时,司马衷一再表示不忍与相救之意,从司马衷在杨骏、贾南风之死时表现的冷漠可以看出来,司马衷对齐王的感情一直是信任与友好的。
  
  长沙王能控制司马衷,那是因为长沙王是司马衷的弟弟;更主要的是长沙对司马衷也一直非常尊重与友好;这种尊重与友好受到普遍史家的赞扬与认可。
  
  从这层意义上,赵王、东海王的客观条件都不足以控制司马衷,而且从主观上,他们都也是心存把司马衷变成傀儡的意思,既然如此他们自然都无法与司马衷去合作了。
  
  最初泪痕感觉赵王废晋惠帝是绝对愚蠢的行为;最初泪痕也感觉东海王毒死晋惠帝是不可以想象的事。等泪痕想明白上面的问题后,终于发现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也都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赵王既然生了废晋惠帝的念头,那就只有去篡位了;因为他废掉晋惠帝不去篡位,那就等于是给成都王等人做一盘菜,因为晋惠帝被废掉,从合法的继承原则去看,新皇帝只能是成都王了。
  
  赵王从害太子之时起,就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以他的能力、影响力而言;他必须打败所有的竞争对手;否则他所做的一切就是给别人做嫁衣裳罢了。太子活着,赵王的政治前途一点也不妙,张华活着,赵王的政治前途同样一点也不妙;淮南王、成都王、齐王那种帝系近枝的强势人物活着,赵王的政治前途同样一点也不妙,从这层意义上赵王只有从这里杀出一条血路,但赵王终于没有杀到路口就死在半路上了。
  
  五、帝国分裂的开始
  
  赵王废了晋惠帝;遂把洛阳城变成了一个非法权力中心。至少长安、邺城、许昌、荆州、扬州等军事重镇都可以借尊崇皇帝的旗号不再听令于洛阳城了。
  
  因为楚王、淮南王(司马衷的两个弟弟)已死,长江上游(荆州)、下游(扬州)暂时没有一个实权人物能代表这两地。所以在赵王篡位后,这两个地方只是渐渐脱离了洛阳城的控制,却无法形成与洛阳城分庭抗礼的政治中心。这两地大都属于从前的东吴帝国;在洛阳城对这两地控制力越来越弱后;这两地遂成为江南豪族、乱世豪杰们纵横开合的地方。在诸王之乱时,这两地的实权人物通常只是忙于争夺江南的霸权;所以这两地是超然于帝国最高权力之争的。
  
  因为河间王(司马孚一系的代表人物)坐镇长安;成都王(晋惠帝的弟弟)坐镇邺城,以这两个人的背后所代表的利益群体是足以控制这两地(西北、河北)的。所以赵王篡位后,长安、邺城遂一直成为与洛阳城分庭抗礼的政治中心。而帝国的诸王之乱,实际上也就是上述两地与洛阳城之间的纵横开合。
  
  这三大政治中心(洛阳、长安、邺城)的权力搏奕通常总是如此的。不论他们之间谁是谁非,控制中原(以洛阳为中心)的强势诸王,总是面对着来自河北(以邺城为中心)、西北(以长安为中心)两大强势诸王的夹击。赵王、齐王、长沙王都是这种背景下被杀掉的。
  
  洛阳城在这种搏奕中一再受到削弱,最后终于丧失了号令天下的资格。在此之前,洛阳城那是帝国无可争议的权力中心。但在赵王执政后,洛阳城的这种地位却渐渐发生了变化。
  
  如果赵王在杀掉贾南风后,愿意正视晋惠帝才是帝国真正的权力中心;那洛阳城的政治地位自然还是有救的;但我们前面分析过基于赵王的利害关系,他实在难以做出这种选择。于是洛阳城的政治地位遂开始一滑再滑;最终竟然成了邺城、长安的附属(在成都王、河间王执政之时)。
  
  赵王虽然被打败了;但帝国最强势的两个王爷,邺城的成都王,长安的河间王都一心经营自己的地盘,所以使长安、邺城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而后来先后坐镇洛阳城的几个王爷(齐王、长沙王、东海王)都也无力让洛阳城的政治地位超越长安、邺城。于是帝国遂并存着三个权力相若的权力中心;在这种背景下三个权力中心相互搏奕自然是再所难免。
  
  在三个权力中心搏奕的过程中,晋帝国中央政府的权威越来越弱,这使越来越多的地方都拥有了或多或少的独立性。
  
  最初在成都王、河间王的打击下,洛阳城的政治地位一降一再降。最后随着成都王、河间王的失败,遂使他们统治的邺城、长安政治地位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在诸王之乱结束时,整个晋帝国实际上已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中心了。整个帝国已彻底四分五裂了。
  
  后来东海王在打败成都王、河间王后,只是表面上控制了这三大权力中心。因为东海王坐镇洛阳城,东海王的两个弟弟分别坐镇长安、邺城,成为当地最高军政长官。从前帝国的三大权力中心,现在都已落入了东海王一系的手里。
  
  问题是:当时的帝国已四分五裂了,东海王兄弟只是各自地盘内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帝国的权力实际上已下滑到地方豪强、贵族、将帅、流民首脑手中;不要说东海王那两个弟弟了,就是东海王在洛阳城附近也有许多人根本不买他的帐。
  
  帝国在表面的统一背后(诸王之乱结束),却是天下大乱的开始。
  
  在诸王之乱时,帝国还有洛阳、邺城、长安几大权力中心存在。在诸王之乱后,洛阳、长安、邺城再也称不上什么权力中心了;因为一个人控制洛阳、长安、邺城,不要说想靠它号令天下了,就是靠它号令附近的地区也开始力不从心了了。一个人控制长安、洛阳、邺城,最多只是表明他是当时比较强的实权派罢了;绝不意味着他是西北、中原、或河北的霸主。
  
  此时的帝国已彻底的四分五裂了;总而言拉起几千、几万部队就能独霸一方;占据一座两座城池,同样也能独霸一方。
  
  此时天下已无主了,兵强马壮者才是大爷;此时天下已无主了,人人都有帝王相,就看你本事有多大了。逐鹿中原,谁将是最后的胜利者呢?没有一个人知道,也没有一个人能猜测到!
  
  六、西南的混乱
  
  在赵王执政那一年,还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这件事对帝国的影响,虽然没有洛阳、长安、邺城三大政治中心搏奕重大;但他却是成汉帝国(十六国之一)建立的开始,也是帝国西南溃烂的开始。
  
  司马炎死时,晋帝国的主要权力就集中在司马衷一系手中,因为帝国当时最主要的权力者就是司马衷的外公、母亲、妻子、兄弟、儿子;但这一系力量却在内哄中死伤狼籍了。于是司马衷为中心的权力格局彻底破碎了;这种破碎使晋帝国再也找不出一个人足以维系帝国的统一了。
  
  在这种背景下,天高皇帝远的四川地区自然有独立的意思。但有独立的意思,并不证明他能力把这变成现实。因为地方政府之内通常总有许多权力相近、相互牵制的官员存在。即使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想造反,别人也未必同意他;即使同意他造反,也未必会听从他的领导。
  
  四川最高军政长官赵廞之所以要冒险表示独立,自然还有着其它主观、客观原因。
  
  从主观而言,当时四川的最高军政长官赵廞是贾后的亲戚;面对贾氏家族的垮台,他自然本能的想拒绝中央政府调动。因为他一旦放弃四川地区的军政权力,那随时都会面临灭门危险的。
  
  从客观上讲,当时四川有一股政府体系之外的强大力量。因为西北发生了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所以西北各族百姓都大量流向四川,为了确保自己的共同利益,这些人数众多的流民遂形成以李氏家族为中心的权力核心。赵廞为了增强自己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官员竞争的资本,遂主动与李氏家族加强合作,并事事都替流民争取利益。
  
  赵廞既然有了反叛中央政府的理由;而且又与流民集团联合形成足以压服地方官员的实力。那他振臂一呼要造反之时,中央政府自然那是鞭长莫及,而且地方官员也自然只有俯首听命。
  
  于是耿滕拿着中央政府委任状想接替赵廞职务,一进成都就被赵廞公然杀掉了;而四川境内的各级官员与赵廞也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这种背景下,四川遂形建立了以赵廞、李氏家族联盟的新地方政府。
  
  但赵廞、李特所建立的这种联盟是非常虚弱的。因为赵廞是四川政府的最高军政长官,而李特是流民集团的最高首领,这两个独立的政治集团在合作中,自然而然会产生争权夺势的行为。也就是短短几个月后,赵廞就与李氏家族发生了大火并;最终的结果是以赵廞被杀而结束。
  
  失去赵廞为代表的地方政府支持,李氏家族自然无力控制整个四川地区。于是杀掉赵廞后,李氏家族马上向洛阳政府去表示忠心;总而言之我们杀赵廞只是因为他大逆不道,绝不是因为我们无视中央政府的权威。
  
  面对新来的四川最高军政长官罗尚,李氏家族也表示自己非常愿意服从他的领导,他们只是求政府给他们一条生路。新进入四川的罗尚,虽然拥有着强大军事、政治力量,但面对人数众多,且形成组织的流民集团,罗尚也实在也不敢心生剿灭的念头。于是罗尚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与李特为代表的流民集团暂时达成了和平。当然了这种和平的背后,一直充满了蠢蠢欲动的杀机。
  
  最后政府军队虽然一再想制服流民集团,但结果通常总是遭到流民集团的迎头痛击。现在不管帝国政府愿意与不愿意,他们必须得承认流民集团在四川境内的强大影响力与地位。
  
  这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在接下来几年搏奕中,晋帝国政府军彻底退出四川境内,这里遂成为李氏家族的天下。更因为政府向邻近地区征调军队、物资,把邻近地区也弄得陷入了混乱。
    
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21961197_0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