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中国自信示强将司空见惯 美应调整应对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11:53
2015-02-26 09:27:32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宋宇
核心提示:决心对比比力量对比更能推动结果的信念是中国更加自信示强的新战略的基础,但美国迄今为止的对策未能体现这一点。
参考消息网2月26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季刊》2015年冬季号刊登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的自信示强会变得司空见惯》的署名文章。
作者奥丽娅娜·斯凯拉·马斯特罗在文章中说,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继续快速增强,中国的对外行为对该地区的影响也相应上升。自2010年以来,观察人士宣称中国外交政策行为生硬粗暴、强硬有力或自信示强已成为老生常谈。
许多美国战略家满怀希望地认为北京会缓和其行为,但很遗憾,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在海上争端问题上对胁迫外交的依赖可能会持续,原因有两个。第一,中国的自信示强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战略决定的结果,对于北京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至关重要。
第二,中国有一批富有影响力的人坚持认为这种策略是奏效的,比其他办法要好。
总之,中国的自信示强会变得司空见惯,美国的战略应相应调整。
假如中国依靠胁迫外交来促进其领土声索的倾向果真持续下去,那对美国的政策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所有人都赞成不应放弃接触。但遏制并不是由于中国日益崛起带来当代挑战而应摈弃的唯一冷战思维。很多学者提出了关于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具体建议,大多旨在施加代价从而迫使中国改变示强行为。但假如决策者和战略家们不抛弃冷战思维的另外两个要素,这种措施就不大可能有效实施,甚至根本无法实施,这两个要素就是:过于依靠强大的前沿军事力量来形成可靠的威慑,以及在危机中迷恋使事态降级。
美国的心态应转向接受更大风险而不鲁莽行事。单凭军事力量保证不了可靠的威慑。美国努力增强它在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核心支柱——的军事力量,这能抵御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地理、动能和政治支柱。
但中国目前进行试探不是因为其领导人对力量对比不确定,而是因为他们在探查决心对比。这说明,在当代东亚,就军事力量而言处于领先地位是不够的。
中国的战略家赌定军力最强的一方未必能打胜仗,这是其“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威慑支柱。决心对比比力量对比更能推动结果的信念是中国更加自信示强的新战略的基础,但美国迄今为止的对策未能体现这一点。美国力量的老套展示消除不了关于美国作战意愿而非能力的严重不确定性。
美国在无论什么形势下都着眼于使事态降级的做法让这个问题愈发恶化。在与北京的每场危机、每起意外事件中,美国的主要目标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中国善于通过推进军事化和胁迫外交来蚕食美国的信誉。它经常利用有限的军事行动令人信服地表明,假如它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它愿意让事态升级。
由于中国正是出于这种原因制造风险的,美国着眼于通过危机管理来使事态降级不大可能促使中国的行为发生任何变化——如果说它能有什么效果的话,那就是招致更加放肆的挑衅。要向中国表明美国不会从一场冲突中抽身,华盛顿必须在中国直接地、有意地试探美国的决心时表明,它乐于让冲突上升到更高级别。
归根结底,美国的区域目标必须是以可接受的代价维持和平与稳定。除了经常参加该地区的会谈和发展旨在击败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新技术、新平台和新作战理念以外,美国还应当摆脱冷战的僵化思维,反思关于有限战争、事态升级和风险的观念。
为每起海上意外事件斥责中国和施加象征性的代价不大可能激发美国思想家所希望的校正。美国需要接受更大风险和容许事态升级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改变策略。这毋庸置疑是一种艰难的平衡,尤其是考虑到它需要避免导致美国的盟友大胆采取与美国利益相悖的行动。但只有掌握了这两个平衡动作——着眼于决心对比而非力量对比和重视稳定甚于重视危机管理——美国才能够在东亚维持和平与稳定而不牺牲美国或盟国的利益。
http://china.cankaoxiaoxi.com/2015/0226/679768_2.shtml2015-02-26 09:27:32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宋宇
核心提示:决心对比比力量对比更能推动结果的信念是中国更加自信示强的新战略的基础,但美国迄今为止的对策未能体现这一点。
参考消息网2月26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季刊》2015年冬季号刊登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的自信示强会变得司空见惯》的署名文章。
作者奥丽娅娜·斯凯拉·马斯特罗在文章中说,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继续快速增强,中国的对外行为对该地区的影响也相应上升。自2010年以来,观察人士宣称中国外交政策行为生硬粗暴、强硬有力或自信示强已成为老生常谈。
许多美国战略家满怀希望地认为北京会缓和其行为,但很遗憾,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在海上争端问题上对胁迫外交的依赖可能会持续,原因有两个。第一,中国的自信示强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战略决定的结果,对于北京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至关重要。
第二,中国有一批富有影响力的人坚持认为这种策略是奏效的,比其他办法要好。
总之,中国的自信示强会变得司空见惯,美国的战略应相应调整。
假如中国依靠胁迫外交来促进其领土声索的倾向果真持续下去,那对美国的政策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所有人都赞成不应放弃接触。但遏制并不是由于中国日益崛起带来当代挑战而应摈弃的唯一冷战思维。很多学者提出了关于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具体建议,大多旨在施加代价从而迫使中国改变示强行为。但假如决策者和战略家们不抛弃冷战思维的另外两个要素,这种措施就不大可能有效实施,甚至根本无法实施,这两个要素就是:过于依靠强大的前沿军事力量来形成可靠的威慑,以及在危机中迷恋使事态降级。
美国的心态应转向接受更大风险而不鲁莽行事。单凭军事力量保证不了可靠的威慑。美国努力增强它在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核心支柱——的军事力量,这能抵御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地理、动能和政治支柱。
但中国目前进行试探不是因为其领导人对力量对比不确定,而是因为他们在探查决心对比。这说明,在当代东亚,就军事力量而言处于领先地位是不够的。
中国的战略家赌定军力最强的一方未必能打胜仗,这是其“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威慑支柱。决心对比比力量对比更能推动结果的信念是中国更加自信示强的新战略的基础,但美国迄今为止的对策未能体现这一点。美国力量的老套展示消除不了关于美国作战意愿而非能力的严重不确定性。
美国在无论什么形势下都着眼于使事态降级的做法让这个问题愈发恶化。在与北京的每场危机、每起意外事件中,美国的主要目标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中国善于通过推进军事化和胁迫外交来蚕食美国的信誉。它经常利用有限的军事行动令人信服地表明,假如它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它愿意让事态升级。
由于中国正是出于这种原因制造风险的,美国着眼于通过危机管理来使事态降级不大可能促使中国的行为发生任何变化——如果说它能有什么效果的话,那就是招致更加放肆的挑衅。要向中国表明美国不会从一场冲突中抽身,华盛顿必须在中国直接地、有意地试探美国的决心时表明,它乐于让冲突上升到更高级别。
归根结底,美国的区域目标必须是以可接受的代价维持和平与稳定。除了经常参加该地区的会谈和发展旨在击败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新技术、新平台和新作战理念以外,美国还应当摆脱冷战的僵化思维,反思关于有限战争、事态升级和风险的观念。
为每起海上意外事件斥责中国和施加象征性的代价不大可能激发美国思想家所希望的校正。美国需要接受更大风险和容许事态升级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改变策略。这毋庸置疑是一种艰难的平衡,尤其是考虑到它需要避免导致美国的盟友大胆采取与美国利益相悖的行动。但只有掌握了这两个平衡动作——着眼于决心对比而非力量对比和重视稳定甚于重视危机管理——美国才能够在东亚维持和平与稳定而不牺牲美国或盟国的利益。
http://china.cankaoxiaoxi.com/2015/0226/679768_2.shtml
没钱还要靠受寒的来吓人,不怕见不到对方底牌?
美国的砖家也不少,不过各国的领导层都比砖家看的高,看的远。
hjxsu30mk 发表于 2015-2-26 14:00
美国的砖家也不少,不过各国的领导层都比砖家看的高,看的远。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到乌克兰走两步,看看你到底什么货色,
美国处处欺负中国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事事忍让求和,美帝竟然无耻的说自己大事化小。而且每件事都是美国挑起事端压迫中国的
真是废话,你挑起的事端,然后舔着脸说要大事化小。
已经从以前的强盗逻辑转变成现在的无赖地痞逻辑了。
通篇看下来,大意是米国老套路对tg没作用了,要换药;什么药呢?猛药和淡药,淡药是无形中容忍,但表明厌烦的态度,同时维持和增强"能力",以备事态烧起来;烧起来了,就别担心控不住,米国自己扑上去添油。当然,唯一有点小担心的是,盟友们在淡药期间,可能靠近中国……这个确实蛮小担心的嘛
美帝先搞定乌克兰再说,呵呵。
呵呵,自信有什么奇怪的?
关门,放崩溃党!
哥看懂第一句话用了半分钟。
全文的意思是中国强硬,美国委屈求全,我还怀疑我进了别的维度呢,整篇文章把中美位置完全说反了
以今天的兔子实力,再装孙子也没人会相信! 不如示强了!